《系统分析与设计》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rt 1: 系统分析与设计概述

系统:相互交互或相互依赖的组件集合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分析:将复杂系统分解成小的、可以理解和可以管理的组成部分的过程

设计:用一组模型元素描述满足系统需求和约束条件的模型的过程

Part2:UML和RUP

1.软件建模工具通常包括结构化建模工具和面向对象建模工具;结构化建模工具包括数据

流图DFD、软件结构图SSD和程序流程图PFD

2.面向对象的建模工具为UML

3.建模:用建模工具构建模型的过程

4.系统模型包括结构模型(静态模型)和行为模型(动态模型)

5.常用的uml建模工具包括rational rose 和staruml

6.UML为unified model language简写,是一种符合工业标准的图形化建模语言

7.uml包括构造块,规则和公共机制

8.构造块包括建模元素、关系和图

9.规则包括命名,范围和可见性

10.公共机制包括规格描述、修饰、公共分类和扩展机制

11.建模元素包括结构元素、行为元素、分组元素和注解元素

12.关系包括关联关系、依赖关系、泛化关系和实现关系

13.图包括静态图和动态图,其中静态图包括类图、组件图和部署图。动态图包括顺序图、

协作图、状态图和活动图

14.规则包括命名、范围和可见性

15.公共机制包括规格描述、修饰、公共分类和扩展机制。其中用斜体字体表示的类为抽象

类就是一种修饰。扩展机制包括版型、标记值和约束

16.RUP是一个迭代和递增的开发过程

17.RUP的四个阶段:初始(先启)阶段、精化阶段、构建阶段和移交(产品化)阶段;对

应四个阶段结束的里程碑分别是生命周期目标里程碑、生命周期架构里程碑、初始可运行能力里程碑和产品发布里程碑;RUP的每个阶段包含一到多次迭代;每次迭代包括业务建模、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部署5个工作流。

18.RUP工作流由角色、角色所参与的活动和活动所输出的工件组成,工件包括文档、模型

元素和软件模型

19.依赖关系是单向的和临时的

20.依赖关系的四种表现:A)ClassA中某个方法的参数类型是ClassB;B)ClassA中某个

方法的参数类型是ClassB的一个属性;C)ClassA中某个方法的实现实例化ClassB;D)ClassA中某个方法的返回值的类型是ClassB;

21.泛化关系是由派生类指向基类的;泛化关系是is-a的关系

22.关联关系是一种结构关系,关联关系的可导航性和重复度(阶元),关联类的表达方式

23.关联关系在设计阶段可以进一步精化成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的整体和部分不

具有一致的生命周期,而组合关系中整体和部分之间有一致的生命周期

24.实现关系用于表达接口和实现该接口的类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表示成接口和实现接口的

组件之间的关系

25.结构型元素中类由类名、属性和操作三个框组成,第一框不能省略,第二框第三框都可

省略,属性和操作不能放错位置或者交叉

26.可见性由公有+、私有-和保护#三种符号表达

27.类的属性的类型表达方式,类的操作的类型和参数列表表达方式

28.对象通常由对象名:对象所属的类和属性值构成,而且对象名要加下划线

29.三种重要的类:实体类、边界类、控制类

30.接口可以用一个圆来表达,也可以用类的<>版型来表达

31.接口和抽象类都是不能实例化的,但是抽象类可包含部分实现,接口可多重继承或扩展,

但是有些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不支持抽象类的多重继承

32.参与者(actor)是一个与组织(或系统)外部的,与组织(或系统)交互的角色

33.用例描述了一系列活动,通过该系列活动,用例为参与者提供可见的价值

34.参与者和用例是关联关系

35.活动图中的分支和合并;表示并发的分叉和联结,分叉和联结都用同步条来表示

36.活动图中的泳道用于表达责任区域;一个泳道通常用来代表一个角色

37.状态图用于表示一个系统或一个对象整个生命周期所经历的状态和状态迁移

38.一个状态通常包括状态名、进入/退出条件和内部迁移

39.状态迁移包括引起状态迁移的事件名、护卫条件和动作组成,动作包括入口动作(Entry)、

出口动作(Exit)和处于该状态所要执行的动作(Do)。

40.描述对象之间交互的交互图包括顺序图和协作图(通信图)

41.顺序图包括对象、生命线、控制焦点和消息四种元素

42.包是把元素组织成组的机制

43.组件是系统中物理的、可替代的部件,组件是逻辑元素的容器

44.节点是系统运行时存在的物理元素,通常包括存储能力和处理能力,节点是组件的容器,

节点可以是处理器也可以是设备。

45.组件分部署组件、工作组件和执行组件三种

46.组件与接口之间可以是实现和依赖两种关系

47.部署图中的连接指的是两个物理设备之间的耦合,包括物理介质和软硬件传输协议。Part3 业务建模

1.业务(business):一个组织通过组织内部为实现其价值通过资源的协作而完成的事务

2.业务模型是以组织之外视角来观察组织内部要素和过程的模型

3.业务模型包含业务用例模型(业务用例图)和业务对象模型(活动图、顺序图和状态图)

4.业务用例图包含业务主角、组织边界和业务用例等模型元素

5.业务对象模型包含业务工作者和业务实体等模型元素

Part4 需求建模

1. 从业务建模到需求建模是从组织视角向系统视角转换,从组织提供价值到计算机系统提供价值转换

2. 系统需求是系统必须满足的条件或具备的能力

3. 系统需求包含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功能需求用用例模型来建模,非功能需求在需求的补充规约里载明

4. 将基用例中一段相对独立并且可选的动作,用扩展(Extension)用例加以封装,再让它从基用例中声明的扩展点(Extension Point)上进行扩展,从而使基用例行为更简练和目标更集中

5. 使用包含(Inclusion)用例来封装一组跨越多个用例的相似动作(行为片断),以便多个基(Base)用例复用。

6.用例的扩展关系与包含关系的本质区别是扩展用例可不被基用例执行,而包含关系中,基用例必须执行包含用例才是完整的

7.用例的泛化关系,子用例与父用例的行为相似,子用例继承父用例的所有行为、结构和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