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机化学总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同分异构
• 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合物的特性之一。 分子式相同而分子中各原子的排列次序和 方式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同分 异构的类型可归纳如下:
同分异构

碳架异构

位置异构

构造异构 官能团异构

互变异构
同分异构
顺反异构

构型异构

立体异构
旋光异构

构象异构
• 碳架异构:由于碳骨架(碳链)的不同而产生的, 例如,丁烷和异丁烷。
• 如:DMF、阿司匹林。
2.习惯命名法
• 要求掌握“正、异、新”、“伯、仲、叔、 季”等字头的含义及用法,
• 掌握常见烃基的结构,如:烯丙基、丙烯 基、正丙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 苄基等。
3.系统命名法
• 系统命名法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重点,必 须熟练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其中 烃类的命名是基础,几何异构体和多官能 团化合物的命名是难点,应引起重视。要 牢记命名中所遵循的“次序规则”。
• 构象异构:由于围绕σ键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或 基团在空间不同的排列方式叫构象异构。
3.电子效应
• 电子效应包括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两大类。 • 诱导效应:由于分子中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产生的一种
极化效应,沿σ键由近而远传递,距离越远影响越小。 它包括吸电子诱导效应和给电子诱导效应。 • 共轭效应:在共轭体系中由于电子的离域而产生的效应, 沿共轭体系以极性交替的方式传递,不随碳链的增长而 减弱。它包括吸电子共轭效应和给电子共轭效应。共轭 效应的形式有π-π共轭(如共轭烯烃、苯环)和p-π共 轭(如烯丙基碳正离子)。
• 位置异构:由于取代基或官能团在碳链或环上的位 置不同而产生的,例如,正丁醇与2-丁醇。
• 官能团异构:由于官能团的不同而产生的,例如, 正丁醇和乙醚。
• 互变异构:由于不同官能团之间迅速互变而形成的 可逆异构化现象。
• 顺反异构:由于双键或环的存在使分子中某些原子 或基团在空间位置的不同而产生的,例如,顺-2-丁 烯和反-2-丁烯。
(1)几何异构体的命名
• 烯烃几何异构体的命名包括顺、反和Z、E 两种方法。
• 简单的化合物可以用顺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用 顺反表示时,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在双键碳原子同侧的为 顺式,反之为反式。如果双键碳原子上所连四个基团都 不相同时,不能用顺反表示,只能用Z、E表示。按照 “次序规则”比较两对基团的优先顺序,较优基团在双 键碳原子同侧的为Z型,反之为E型。必须注意,顺、反 和Z、E是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不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 有的化合物可以用顺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顺式 的不一定是Z型,反式的不一定是E型。例如:P-53
有机化学期末复习总结
本课程的学习即将结束,现将全 书的内容按命名、结构理论、基本 反应、化合物转化及合成方法、鉴 别等几个专题进行总结归纳,供同 学们复习时参考。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 三、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 四、有机化合物的转化及合成方法 五、有机化合物的鉴别
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3)、双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
双官能团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关键是确定母体。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 ① 当卤素和硝基与其它官能团并存时,把卤素和 硝基作为取代基,其它官能团为母体。
• ② 当双键与羟基、羰基、羧基并存时,不以烯烃 为母体,而是以醇、醛、酮、羧酸为母体。
• ③ 当羟基与羰基并存时,以醛、酮为母体。 • ④ 当羰基与羧基并存时,以羧酸为母体。 • ⑤ 当双键与三键并存时,应选择既含有双键又含
有三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编号时给双键或三键 以尽可能低的数字,如果双键与三键的位次数相 同,则应给双键以最低编号。
(4).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 由于大部分杂环母核是由外文名称音译而 来,所以,一般采用音译法。要注意取代 基的编号。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
• 1、碳原子的杂化和共价键 要求掌握杂化 的概念、碳原子的三种杂化形式SP、SP2、 SP3以及各种杂化形式的特点, 能判断有机 化合物分子中各碳原子的杂化形式。掌握σ 键和π 键的形成及它们的区别,共轭π 键 和芳香大π 键的特性以及双键、三键是由 什么键组成的。掌握不同结构的碳正离子 及自由基的稳定性。
• 结构中存在π-π共扼的化合物
• 要求掌握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能用电子效应解释碳正离子、碳负离子和游离基 的稳定性,取代基对羧酸、酚酸性的影响及对胺 碱性的影响;解释不对称烯烃进行亲电加成时所 遵循的马氏规则、卤代烃和醇进行消除时所遵循 的查依采夫规则、不同结构的卤代烃进行亲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代反应的活性、羰基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的 活性等。
• 化合物氨 、甲胺、二甲胺、苯胺中碱性最强的 是
• 芳香亲电取代反应中活性最大的化合物。
三、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
• 1、加成反应:根据反应历程不同分为亲电加成、 亲核加成和游离基加成。
• 亲电加成:由亲电试剂的进攻而进行的加成反应。 要求掌握不对称烯烃进行亲电加成反应时所遵循 的马氏规则,即试剂中带正电核的部分加到含氢 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而负性部分加到含氢较少 的双键碳原子上。烯烃加卤素、卤化氢、硫酸、 次卤酸、水,炔烃加卤素、卤化氢、水以及共轭 双烯的1,2和1,4加成都是亲电加成反应。烯 烃进行亲电加成反应时,双键上电子云密度越大, 反应越容易进行。
• 命名是学习有机化学的“语言”,因此, 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包括俗名、习惯命名、系统命名等方法, 要求能对常见有机化合物写出正确的名称 或根据名称写出结构式或构型式。
1.俗名及缩写
• 要求掌握一些常用俗名所代表的化合物的 结构式,如:甘油、蚁酸、水杨醛、水杨 酸、氯仿、草酸等。还应熟悉一些常见的 缩写及商品名称所代表的化合物。
• 命名下列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的顺反异构
• 脂环化合物也存在顺反异构体,两个取代 基在环平面的同侧为顺式,反之为反式。
• 例如:
单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
• 除卤代烃之外,单官能团:选择含官能团在内 的最长碳链作为主碳链,编号时以官能团的编 号最小为主。
• 烷烃及卤代烃化合物的命名:选择取代基最多 的最长碳链作为主碳链,编号时以排列小的取 代基的编号最小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