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氏应用益气疏肝养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82例经验总结
老中医应用升阳益胃汤临床经验应用体会
老中医应用升阳益胃汤临床经验应用体会摘要】升阳益胃汤是调理脾胃功能的代表方,本方由多个基础方组成,在临床上可以根据疾病症状加减化裁,灵活应用,老中医在治疗临床多种疾病的过程中,常用此方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通过理论和临床应用,总结老中医对升阳益胃汤的应用经验,治疗临床多种疾病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升阳益胃汤;经验总结;调理脾胃;应用体会【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6-0072-02邹世昌主任医师,广西柳州市名中医,广西柳城县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三十多年,对消化系统的疾病有独到的见解,升阳益胃汤就是其使用较多的有效方剂之一。
我有幸跟随其学习,收益良多,现将跟师应用升阳益胃汤经验体会加以整理,以供大家分享老师的经验。
升阳益胃汤的功能有益气升阳和清热除湿,用在脾胃气虚和清阳不升,湿郁生热等证[1]。
临床常见:怠惰嗜卧,四肢软困,肢体重着,口苦而舌干,饮食觉无味,食之不易消化,大便不正常。
根据药物组合分去分析,黄芪、党参能补气,当归、川芎有养血、活血之功能,能行血中之气,羌活、独活能升清阳而燥湿,干姜、公丁香有温中散寒功能,陈皮益气化湿,使得湿去而阳气能升发,黄连苦寒有清热燥湿苦降的功能。
从方剂的功能去分析,这方剂量有恢复脾阳和胃气的功能,脾胃阳气正常了就使得纳食正常,消化也及时了,水谷的精微分布到全身,食物的糟粕能下传而顺畅。
使得脾胃的升降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升阳益胃汤主治脾虚湿胜,升降失司之证[2],方中可见四君子汤、玉屏风散、痛泻要方、二陈汤、泻心汤、败毒散、芍药甘草汤等基本方,故临床上可灵活引用,加减化裁,治疗多种疾病,故为老师常用方。
1.案1:下肢水肿刘某某,女,68岁。
下肢水肿1月余,初发时以左下肢为重,后双下肢皆肿,表现为膝关节以下水肿,经检查肾功能无异常,下肢血管无异常,无肝硬化及心衰表现,多次配服氢氯噻嗪片等利尿药效果不满意,要求中医诊治。
疏肝健脾和胃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28例
疏肝健脾和胃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28例作者单位:842000 新疆库车县第二人民医院通讯作者:陈瑶目的探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方法。
方法采用自拟疏肝健脾和胃方:柴胡、枳壳、党参、白术、茯苓、谷芽、麦芽、山楂、神曲、黄连、吴茱萸、白芍、海螵蛸、生甘草,并随症加减。
结果痊愈60例,显效32例,有效2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0.6%。
结论自拟疏肝健脾和胃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药疗法;疏肝健脾和胃方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约占胃炎的24.2%[1]。
发病原因和机理较为复杂,多因胃部分切除术后幽门被切除或其功能受到破坏,或因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及胆道疾病导致幽门功能不全,出现胆汁、胰液和肠内碱性液体向胃内反流,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等炎性病变的疾病。
临床常见上腹部或剑突下持续性胀痛或餐后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甚至贫血、体重减轻。
西医主要采用促胃动力药和止吐药等对症治疗[2]。
笔者自2008年以来,用自拟疏肝健脾和胃方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28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全部来自门诊,其中男68例,女6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4岁,平均40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8年。
临床主要表现为频发性或持续性胃脘胀痛,痛处固定,痛时拒按,嗳气、口苦、恶心,或呕逆苦水,或嘈杂泛酸、纳差等。
所有病例无胃肠手术史,全部经纤维胃镜确诊,胃镜下见有大量混浊黄色胃液,或见黄绿色胆汁自幽门反流入胃,胃黏膜有不同程度充血、水肿、糜烂,黏膜有黄色黏液附着。
所有病例经胃镜检查排除占位病变。
1.2 治疗方法疏肝健脾和胃方:柴胡15 g、枳壳9 g、党参15 g、白术12 g、茯苓9 g、谷芽、麦芽各30 g、山楂、神曲各15 g、黄连3 g、吴茱萸1 g、白芍9 g、海螵蛸15 g、生甘草6 g。
加减:肝郁气滞型加郁金、香附、木香、延胡索等;肝胆郁热型加山栀、黄芩、延胡索等;胃阴亏虚型加沙参、麦冬、石斛、生地黄等。
疏肝和胃方治疗反流性食道炎55例总结
疏肝和胃方治疗反流性食道炎55例总结
刘红;袁晓清;周立武
【期刊名称】《湖南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7(23)1
【摘要】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方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0例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疏肝和胃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洛赛克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2%,对照组为91.43%;且治疗组在改善烧心、泛酸、嗳气等临床症状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停药12周后两组痊愈、显效病例复发情况比较,P<0.05。
结论:疏肝和胃方治疗反流性食道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总页数】3页(P16-18)
【关键词】食管炎;消化性;中医药疗法;疏肝和胃方
【作者】刘红;袁晓清;周立武
【作者单位】湖南省财贸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1
【相关文献】
1.疏肝和胃方配合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观察 [J], 黄欢;陈玲;廖永丽;丁冠福;吴福敏
2.疏肝和胃方配合针刺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效果观察 [J], 吴建
军
3.疏肝降逆和胃方治疗肝胃不和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 [J], 何美君;白光;李晶;孟子惠;王天佐;陈艺楠;Pawat Thanavachirasin
4.清胃降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道炎60例疗效观察 [J], 金月萍;李学军;徐辉
5.疏肝和胃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 [J], 黎凤娇;温贤金;韦克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何区别?如何治疗?
慢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何区别?如何治疗?在临床上,部分患者因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嗳气反酸就诊,且胃镜检查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但按照慢性胃炎标准方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未见改善。
有经验的临床医师考虑患者精神压力较大,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情绪,诊断其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经治疗后病情会有所好转。
功慢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相似,临床诊断以混淆,尤其是近年胃镜检查的广泛开展,大部分就诊的患者在经胃镜及其病理组织学检查后,几乎所有的受检者胃粘膜都有炎症性改变,这样就使得诊断和治疗非常的困难。
那么,慢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什么样的关系?两者有何不同?两者治疗方法有哪些?本文将逐一为大家解答。
1慢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区别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但大部分慢性胃炎患者是不会有症状表现的,而因饱胀不适就诊的患者大多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慢性胃炎是胃镜检查的病理诊断,并不能反映临床症状体征,而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根据临床症状而诊断,其症状轻重与慢性胃炎的炎症病变程度无直接相关性。
每个国家对慢性胃炎内镜检查的诊断标准是不一样的,我国一项调查显示,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均可检出慢性胃炎病变。
而欧洲一项研究报道,其366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行内镜检查只有20.9%有慢性胃炎。
日本学者认为胃粘膜有轻度充血水肿是正常的,而这在我国已可诊断为慢性胃炎。
换句话说,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功能性胃肠病,胃粘膜可能会存有慢性炎症变化,这是由于胃部经食物长期反复研磨,极易损伤胃粘膜,故胃粘膜会有不同程度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这是正常的。
但慢性胃炎则不同,其是由于感染而致病,胃粘膜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中性粒细胞是慢性活动性炎症病变的主要标志。
因此,慢性胃炎属于胃肠道器质性病变,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胃肠道功能性病变,两种疾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简述见表1。
表1慢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区别疾病类型相同点不同点慢性胃炎都可以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部疼痛、烧灼感,餐后饱胀感及早饱,并可能伴有嗳气、恶心等强调胃粘膜组织学炎症改变,主要分为浅表性与萎缩性,幽门螺杆是导致胃粘膜炎症变化的主要原因功能性消化不良强调消化不良症状。
单兆伟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透法初探
单兆伟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透法初探齐姣姣;周春祥【摘要】[目的]探讨单兆伟教授巧用六大”透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le reflux gastritis,BRE)的辨证思路及用药规律.[方法]分别从单教授对BRE病因病机的认识、单教授对”透法”在BRE的用药规律的具体总结,并通过典型病例体现单教授学术观点和临床用药经验.[结果]单教授认为BRE发病与加重多与情志相关,病位在肝、胆、脾、胃,但以脾胃为本,肝胆为标;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疗中总要以时时顾护脾胃为第一要务,并提倡患者调节情志.[结论]单兆伟教授诊疗BRE,治法轻灵,简约醇正,行之有效,值得广大医者借鉴推广.【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37)002【总页数】3页(P163-165)【关键词】BRE;透法;临床用药;孟河医派;单兆伟经验【作者】齐姣姣;周春祥【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金匮教研室南京 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明基教学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3单教授师早年师从孟河医派名医张泽生教授近20年,尽得薪传。
从医50年来,悉心研究脾胃病,与孟河医派一脉相承又不断创新发展,临床治疗注重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相结合,尤善于治疗脾胃病之疑难杂症,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炎症性肠病、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治,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单教授临证注重辨证与辨病、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
单教授常谆谆教诲我们,用药应力求和缓,宜轻清灵动,简单精要,少用重浊厚味刚劲燥烈之属,更应辨病和辩证相结合[1]。
单教授引用《医醇賸义·序》中的一句话作为临床用药的座右铭: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
单教授认为用药过为庞杂则群药无首,不能切中病机,药味过重则药过病所而伐害胃气,正所谓“一派阴寒腥浊性味,将置脾胃生长之气于何地?”处方用药中时时顾护胃气,斡旋气机升降,务求调气以平复,使邪祛而正安。
升阳益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王伟
升阳益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王伟发布时间:2023-06-14T03:34:36.461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7期作者:王伟[导读] 目的探究升阳益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莱阳市中医医院山东莱阳 265200摘要:目的探究升阳益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按照随机法将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幽门螺杆菌性胃炎患者分为各25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取三联疗法联合中药升阳益胃汤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68.00%(P<0.05)。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36.00%(P<0.05)。
结论幽门螺杆菌性胃炎患者采取升阳益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升阳益胃汤;幽门螺杆菌;胃炎;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性胃炎是一种胃部感染,由一种名为幽门螺杆菌的细菌引起。
这种细菌能够定居在胃黏膜上并引起炎症,影响胃的正常功能。
如果不及时治疗,幽门螺杆菌性胃炎还可能引起溃疡、胃癌等严重后果[1]。
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是目前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用疗法,但是由于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使得三联疗法的疗效下降,还有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和皮疹等。
据传统中医理论,升阳益胃汤具有温阳祛寒、健脾和胃、化痰止咳等功效,对于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升阳益胃汤可以减轻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症状,同时也能够降低胃肠道的炎症程度和白细胞浸润。
此外,升阳益胃汤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胃肠动力和胃排空功能,缓解胃肠道不适症状[2]。
我院对50例幽门螺杆菌性胃炎患者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50例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性胃炎患者进行观察,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
胆汁反流性胃炎
4.2病理组织学疗效标准
• 痊愈:胃黏膜腺体原有的萎缩、肠化、不 典型增生消失,无活动性炎症。 • 显效:胃腺体原有的萎缩、肠化、不典型 增生消失,呈慢性炎症。 • 有效:胃腺体原有的萎缩、肠化、不典型 增生减轻1~2级,呈慢性炎症。 • 无效:腺体较治疗前无变化,或呈活动期 慢性炎症。
4.3证候疗效标准
1.2 与胃镜象关系
• 张氏观察了100例胆汁返流性胃炎的胃镜下 粘膜表现,发现微观的胃粘膜表现及病理 改变与宏观的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存在着密 切联系,进一步从微观领域证实了中医辨 证的科学性,使得传统的辨证方法与内镜 下微观辨证相结合,对疾病的治疗、预后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2 与胃镜象关系
• 肝胃气滞型乃病发初期,胃镜象表现为胃 窦粘膜轻度红白相间,粘膜病理检验多为 浅表性炎症,病程短,病情轻,预后良好. 肝胃郁热型乃病程进展期,郁热迫血妄行, 所以胃粘膜充血、水肿明显,并常见粘膜 下出血点,十二指肠球部炎症较重,溃疡 多见,此型临床最常见,阴虚火旺型乃病 程后期,阴虚失养,故胃粘膜色泽苍白, 粘膜病理检验亦均为萎缩性胃炎,此型病 程长,病情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一、诊疗指南
• • • • 1.诊断 2.分证论治 3.中成药应用举例 4.疗效评定标准
2.分证论治
• • • • 2.1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解郁。 主方: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味。 药物:柴胡9g,香附9g,川芎9g,陈皮9g, 枳壳9g,白芍15g,甘草6g,半夏9g,茯 苓15g,白术10g,厚朴9g,莪术9g。
1.4 幽门螺旋杆菌与胆汁反流性胃炎
• 1.4.1 Hp与胆汁反流性胃炎(BRG) • 1.4.2 胆汁反流与Hp感染
1.4.1 Hp与BRG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
精选ppt
16
病因病理
▪
本病以精神因素为起因,以神经失调为病理,而
以胃的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经研究证实,精神因素致
病以植物性神经失调及内分泌失调的变化作为生理基础。
▪
神经因素的致病作用,一方面取决于精神因素的性
质和强度,另一方面取决于该类因素对个体引起的情感
体验。即使同一因素在不同个体引起的情感体验也存在
精选ppt
23
胃神经官能症方剂:
▪ 脉搏显示:脾脉细弦;肝脉濡细弦,寸脉沉伏。 舌苔白干或黄薄少津。
▪ 柴胡,二皮,川芎,元胡,砂仁,白叩,代赭石, 茯花,香附,半夏,天冬,麦冬,公英,银花。 甘草;炒枣仁;生龙牡;
▪ 香砂养胃安神汤:人参,半夏,陈皮,茯神,远 志,枣仁,琥珀,木香,砂仁,三仙,生龙牡, 珍珠母,甘草。
变并不明显,如果冒然断定是单纯的神经调节紊
乱,往往会贻误病情,丧失早期治疗机会。同时
体内的器质性病变也往往会成为发病因素,因植
物性神经和内脏的病灶反过来也可以向中枢神经
发出不良刺激,而使高级神经活动发生障碍。这
就是说在某种情况下,胃神经官能症可以是器质
性病变的继发症,两者可以并存,且又相互影响。
此外,在胃肠道器质性疾病痊愈后,少数也可遗
精选ppt
11
胆汁返流性胃炎
▪ 旋复代赭石汤:旋复花,代赭石,党参, 厚朴,黄连,苏叶,吴茱,麦冬,内金, 伏龙肝。注:用伏龙肝土加水搅拌后用上 浮清水煎药效果显著。伏龙肝即原土灶中 泥土。
▪ 小柴胡加减;党参,柴胡,半夏,黄芩, 甘草,橘皮,竹茹,枇杷叶,
▪ 丁香柿蒂汤:公丁6,柿蒂100,竹茹10良 姜10甘草6,此方治疗泛酸,(胃痉挛) 频繁打呃有特效。
柴胡疏肝散化裁方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临床观察
柴胡疏肝散化裁方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临床观察黄湘谚;许怡珠;杜国如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24(40)5
【摘要】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化裁方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肝郁脾虚证的效果。
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用柴胡疏肝散化裁方治疗。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均降低(P<0.01),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柴胡疏肝散化裁方治疗CNAG肝郁脾虚证效果较好,复发少。
【总页数】3页(P817-819)
【作者】黄湘谚;许怡珠;杜国如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广东省东莞市沙田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37.339
【相关文献】
1.柴胡疏肝散化裁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析
2.益胃化裁方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3.半夏泻心化裁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4.益胃化裁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型)的效果观察
5.柴胡疏肝散化裁方治疗肝郁脾虚证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减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型)的临床观察》
《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型)的临床观察》一、引言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一系列症状。
其中,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的证候类型之一。
四逆散合四君子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治疗方法,针对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本文旨在探讨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符合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的病例,共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
2. 治疗方法四逆散合四君子汤的组成包括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柴胡、枳实等中药材。
根据患者病情,可适当加减药物。
治疗组患者以口服中药为主,每日一剂,连续治疗4周。
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胃镜检查结果、生活质量评分等。
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的胃痛、胃胀、反酸、嗳气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且生活质量评分也有显著提高。
2. 胃镜检查结果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食管黏膜炎症程度、糜烂程度及范围均有所改善,且黏膜修复速度明显加快。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胃镜改善情况更为显著。
3. 统计学分析通过对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统计分析,发现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四、讨论四逆散合四君子汤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
该方剂通过调和肝胃、理气止痛、降逆止呕等作用,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内科学脾胃常见病治疗经验
中医内科学脾胃常见病治疗经验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调理脾胃病的方法及方法。
方法:根据近年中医辨证论治,归纳其治疗理论、规律和思路,从治疗思路、治疗方式、治疗思路、治疗实践等方面,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适合当代、采用现代科技的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结论:中药在脾胃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很好的应用,中药在脾胃方面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以胃论治、脾论治、心论治等方法,能迅速减轻病人的病症,治好脾胃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中医;辨证论治;脾胃病;临床经验目录1 前言2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理论3 中医对脾胃病病机的认知3.1升与降的生理特点3.2湿与滞的突出病症3.3情志失调、脾胃虚弱4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总结4.1从脾论治 (2)4.2从胃论治4.3从心论治结论参考文献致谢1 前言脾胃病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临床疾病,它包括食管、胃、脾、胰脏等上消化系统的疾病,包括胃痛、呕吐、打嗝、恶心、呕吐等。
一般而言,脾胃失调的根源在于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受损或失调。
[1]中药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在临床上已有很好的疗效,从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对中药脾胃病的理论、规律及思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归纳,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2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理论在脾虚病人服用健脾药物后,其郑状症状明显好转,并可使其神经机能恢复,使消化道的分泌趋于常态。
“意”与“智”也包含了感觉、意识、意志和智力等的中枢。
脾虚多见,以泻泻(特别是久泻)、胀、肿、胃脘痛等为脾疾病。
因为脾主在中焦,是上升和下降的中枢,所以脾脏和其它器官是相互关联的。
如果是脾胃方面的疾病,也可以表现为头部、面部、四肢等方面的症状。
可见,在病态的情况下,脾脏会对全身造成损害。
脾病病机与辨证的关系和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补脾益气,理顺脾,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广木,砂仁,陈皮,下陷配加升麻、柴胡、荷叶脾阳虚,加干姜、附子、草豆蔻、桂枝、枣仁、龙眼肉脾阴虚,加莲肉、扁豆、石斛、白芍、白芍、白芍、神曲、山楂、鸡内金、麦芽湿,加苍术、厚朴、半夏、藿香、甘草、泽泻,加猪苓、车前子、连皮苓、玉米须等。
疏肝和胃汤、多潘立酮片联合使用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疏肝和胃汤、多潘立酮片联合使用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观察曾睿华发表时间:2017-10-17T13:33:57.01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作者:曾睿华[导读] 观察并分析疏肝和胃汤、多潘立酮片联合使用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惠州 516000【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疏肝和胃汤、多潘立酮片联合使用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疏肝养胃汤、多潘立酮片联合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并对患者进行随访。
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医症候以及胃镜疗效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随访,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23.3%)高于观察组患者(6.7%),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疏肝和胃汤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疏肝和胃汤联合多潘立酮片;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效果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造成胆汁反流回胃。
患者临床表现为腹部饱涨并伴有灼烧感、常有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
严重时还有可能胃出血[1]。
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临床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饮食调养。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
本文选用疏肝和胃汤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两组患者均符合《中国胆汁反流性胃炎共识意见》中的诊断标准[2],排除身体脏器严重不全以及沟通交流障碍患者。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
4 诊 断鉴 别
胆汁反 流性 胃炎 的诊断 主要依靠 胃镜检查 和和 胃吸出物 测定 ,同位素测 定可 了解 反流程 度。
4 . 1 胃镜检查
可在 内镜 下直接 看到胆 汁返流 ,胃黏膜表 现为 弥漫性充 血并 伴 有 不 同程度 的黏膜 皱 襞水 肿 或糜 烂 。 胃腔里 可 见绿 色潴 留液 ,幽 门 口松 弛或 处 于 开放 固定 状 态 ,十二 指 肠蠕 动 时可见黄 色泡 沫反流入 胃。内镜下 胆汁反 流可分 为 3度 : I 度为 量 黄色 泡沫 间 断从 幽 门 口涌 出和 ( 或) 黏 液 湖呈 淡 黄 色 ; Ⅱ度 为黄 色泡沫从 幽 门口涌出和 ( 或) 黏液 湖呈黄绿 色 ; Ⅲ度指 黄色液 体从 幽 门 口频 繁流 出和 ( 或) 持续 性 喷射 出或 胃内布满黄 绿色黏 液。
( 3)促动力 剂 :吗丁啉 、莫 沙必利 伊托 必利 等 , 增加 胃动力 胃排 空 ,减少 十二指 肠液反流 。 ( 4)抗 酸治疗 常用 的 p p l h 2受体 阻滞剂 ,有 抑制 胃酸 作用。 1 ). 抑 酸剂 ,如 奥美 拉唑 、兰 索拉 唑 、埃 索美 拉 唑镁 、 泮 托拉 唑等。 2). 抗 酸剂 , 如氢 氧化铝 、 氧 化镁 、 三矽 酸镁 、 碳酸钙 等 。 ( 5)熊去 氧胆 酸 抑制 胆 酸 的合成 减少 胃中 的胆酸 ,保
2 l 0
世界最新 医学信息文 摘 2 0 1 3年第 l 3 卷第 1 4期
・
药 物 与 临床 ・
胆汁反流性 胃炎的发病机 制及药 物治疗
( 江阴市人民医院 胃病专科 ,江苏 江阴 2 1 4 4 0 0 )
仲 高娟
摘 要 :胆 汁反 流性 胃炎一 种特 殊 类 型 的慢 性 胃炎 ,常见 于 胃切 除、 胃肠 吻合 术 后 ,总发 病 率 约 5 % 左右 ,其 中 B i l l r o m Ⅱ式 胃切 除术后 的发病 率为 B i l l r o  ̄ I 术式 的 2~3倍 。正 常生理 条件 下 ,机体存在十二指肠 胃反 流,而反 流 物不对 胃粘膜造成伤 害。但在胆汁反 流性 胃炎患者 ,由于胃 . 幽门 . 十二指肠运动 障碍 ,十二指肠 内容物 ( 如胆汁酸、 胆盐 ) 反流入 胃,在 胃酸作用下 ,破坏 胃粘膜屏 障 ,引起 H+向上皮 细胞 内反渗 , 造成 胃黏膜慢性炎症 、糜烂甚至溃疡 , 继而 引起上腹 痛、呕吐胆 汁、腹胀 、体 重减轻等一 系列表现的综合征 。胆 汁反流性 胃炎可分为原发 性胆 汁反 流性 胃炎 和继发性胆 汁反 流性 胃炎 :前者为非手术 胃发生在过量十二指肠液反流 ;后 者为 胃幽 门手术或胆 囊切 除后发生的 胃胆 汁反流 。长期胆 汁反 流可以导致食管炎、 胃黏膜糜烂性 、增生性 、活动性 炎症、 胃溃疡、甚至促使发 生 胃癌的发 生。 本文对胆汁反 流性 胃炎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临产表现 、诊 断鉴别和药物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 了分析阐述。 关 键 词 :胆 汁反 流 性 胃炎 ;发 病 特 点 ;药 物 治 疗 中图 分 类 号 :R 5 7 3 文 献标 识 码 :B DO 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1 4 . 1 6 0
胃病中医治疗绝技
胃病中医治疗绝技胃炎名方---摘于吴大真《现代名中医胃病治疗绝技》1. 胃舒方--供方名医:杨泽民组成:黄芪20g,良姜3g,桂枝10g,白芍10g,黄连3g,姜半夏10g,陈皮10g,元胡10g,煅瓦楞30g,甘草3g。
用法:每日1剂,每剂煎2次,头煎取汁300ml,分别在上午9点、下午3点左右服150ml;二煎取汁150ml,晚上8点左右服下。
功效:益气温中、理气泻火。
主治: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属寒热夹杂证,有胃痛、嘈杂、胀满、嗳气、呕恶者。
加减:偏寒者,良姜重用至5g;偏热者,良姜减量或去良姜;便秘者,加生大黄3g;10个月内曾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去桂枝,良姜改炮姜,加生地榆30g。
2. 三黄胃炎汤--供方名医:陈士奎组成:黄芪18~30g,黄连3~6g,黄精12~15g,桂枝12g,白芍12g,神曲30g,生姜3片,大枣6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补气温中、健脾和胃。
主治:慢性胃炎等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加减:脾胃虚寒,胃寒怕冷者,加高良姜;胃阴不足,口干咽燥者,加麦冬、玉竹、生地;肝强脾弱,脘腹痞满者,合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肝气犯胃,呃逆嗳气者,合四逆散,加制半夏、竹茹、丁香、代赭石;痛甚者,加元胡、佛手、甘松;嘈杂不舒者,加吴茱萸;纳差者,加炒谷麦芽、焦楂;便溏者,加党参、木香、诃子肉、肉豆蔻;HP感染者,加蒲公英,并酌情加高良姜佐制其苦寒伤胃。
3. 厚朴八味饮--供方名医:刘茂甫组成:厚朴15g,苍术12g,炒枳壳12g,陈皮12g,炒莱菔子15g,连翘9g,生山楂15g,甘草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理气和胃。
主治:慢性胃炎、肝炎属气滞痛、腹胀、呃逆、嘈杂、反胃、纳差者。
4. 健脾和胃汤--供方名医:王祖雄组成:太子参10g,白术9g,苍术9g,茯苓15g,陈皮9g,法半夏9g,砂仁6g,佛手9g,香橼皮9g,厚朴6g,蔻仁6g,川芎6g,丹参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香砂养胃汤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5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香砂养胃汤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5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尚素芬【摘要】目的:观察香砂养胃汤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0月我院108例CSG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香砂养胃汤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对比两组胃镜下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两组胃镜下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90.74%(49/54)较对照组的75.93%(41/5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5.56%(3/54)较对照组的18.52%(10/5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养胃汤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CSG,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8(015)012【总页数】2页(P99-100)【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香砂养胃汤;柴胡疏肝散【作者】尚素芬【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济源45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3+1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为消化系统多发病,指胃黏膜出现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为主的浅表性炎症。
其病程迁延,易反复,对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CSG病因不明,可能与吸烟、部分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等有关。
临床常采用制酸剂、胃动力药物治疗CSG,可缓解临床症状,但治疗效果有待提升。
CSG属于中医“痞满”、“胃脘痛”范畴,病机为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情志失调等致肝失疏泄,胃气失和,胃络瘀阻,胃失濡养。
中医药在CSG治疗方面经验丰富,效果良好。
本研究以我院CSG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香砂养胃汤联合柴胡疏肝散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0月我院108例CSG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54例。
中医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门诊中的观察
中医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门诊中的观察【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门诊中的价值。
方法:将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1月6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接受中医养胃复元汤治疗。
统计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低,两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33%,大幅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3%(P<0.05)。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了20.00%,大幅高于观察组患者的3.33%(P<0.05)。
结论:中医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门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养胃复元汤;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门诊;临床症状;疗效;不良反应作为一类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由不同原因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持续病变所致[1]。
该病的发病较为缓慢,病程偏长,反复发作性强,临床治愈率较低,且发病率和患者的年龄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即年长患者例数明显超过青壮年[2]。
临床多以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虽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长期用药容易产生耐药性,造成预后不佳。
本研究以我院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刍议中医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门诊中的价值,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1月6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断标准相符;(2)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本次研究,入选患者(家属)均了解本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并签订知情协议。
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2)免疫性或感染性疾病;(3)近期内使用过类似药物;(4)对本次使用药物过敏;(5)血液疾病;(6)肝肾功能异常或心肺功能不全;(7)其他类似胃部疾病。
疏肝利胆法治疗5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探讨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用药后出现皮炎 1 例,恶心、 呕吐 1 例,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自行转复, 未对治疗造成影响。研究组无不良反应出 现。
3 讨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又称为碱性反流性胃 炎、胆汁性胃炎,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疼痛、 上腹部烧灼痛,以及嗳气、饱胀、恶心、 呕吐、吐酸及口苦等。目前,西医主要采
参考文献 [1] 哲 剑 虹 . 疏 肝 利 胆 法 治 疗 胆 汁 反 流
取促进胃动力及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治疗, 但其作用较为局限,收效欠佳 [3]。中医认为, 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于“胃嘈杂”、“胃脘 痛”、“反胃”的范畴,肝喜条达,主疏泄, 胆附于肝,胃气和降及肝气疏泄对胆汁的 排泄与生成至关重要,而当情场不畅或饮 食不当时,可致使肝失疏泄、横逆犯胃、 肝气郁滞,胆腑不降而胆汁逆流至胃,最 终发为胆汁反流性胃炎。见于此类病理环 节,故采取疏肝利胆之方予以施治,从而 达到安胃的功效。我院自拟疏肝利胆法中, 柴胡疏肝解郁,轻清升散,降肝胆之逆; 白芍药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枳壳消积导滞、 疏解肝气;茯苓、半夏、陈皮利胆降气和胃; 香附疏肝理气;黄芩利湿清热;栀子利肝胆; 木香止痛行气;甘草调和药性,解毒清火; 全方共奏清热祛湿、疏肝利胆和胃之功效。 现代药理认为,疏肝利胆法可以保护胃黏 膜,强化幽门括约肌张力,促进胃黏液合成, 预防胆汁反流。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 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96.15%,显著高于对 照组的 84.62%(P<0.05)。结果可见,疏 肝利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可以有效 改善胆汁反流症状,修复胃黏膜组织,安 全可靠,适于临床应用。
表 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n)
组别 例数 痊愈 治疗显效
研究组 52
25
16
对照组 P<0.05
慢性胃炎治疗临床体会
慢性 胃炎 这种 反 复发作 、 症状 持久 时 间 长的病症 , 者更 应该 重视 日常 饮 患 食 的调养 , 饮食 宜 清淡 , 忌抽 烟 喝酒 , 吃生 冷 、 少 辛辣 厚 腻 的食 品 , 能 暴 不 饮 暴食 。此外 , 慢性 胃炎 时常 伴有 精神 和心 理疾 病症状 , 以防治 胃炎 还 所 应注 意生 活要 规律 , 避免 过度 操劳 , 限浓茶 和尽 量避 免对 胃有 刺激 的 食 物 和有 损 胃黏 膜 的药物 。 4 2 西 医治疗 ① 清 除幽 门螺 杆 菌 ( p 感染 : 多 研究 表 明 ,0 . H) 许 8% 9 % 的慢性 活动 性 胃炎与 幽 门螺杆 菌 ( p 感 染 有 关 , 5 一2 % 与 5 H) 仅 % 0 其他 病 因有关 。幽门螺 杆菌 ( ) 生的毒 素能 破坏 胃黏 膜屏 障 , 机 体 Hp 产 使 产生 炎症 和 免疫 反应 , 加 胃泌素 的分 泌 , 而 导致 一 系 列疾 病 的形 成 。 增 从 研究 证实 , 除 H 根 p后 胃炎 的 病变 可 以 逆转 , 且根 除 H 而 P不 仅 可 以改 善 胃炎 病变 的严 重 程度 , 而且 可抑制 肠 化 生 的发 生 。近 年来 国外 提 出 克 拉 霉素 对 H p有 较强 的 抑制 作 用 ,0 m / , 日 2次 , 甲硝 唑 20 g或 20 g次 每 与 5m 20 g每 日 2次 , 兰索 拉唑 3mg早 上 1 , 合用 1 , H 0m , 及 0 , 次 联 周 对 P根除 率 达 9 % 以上 。铋剂 既 能保护 胃黏 膜又 能 杀灭 幽 门螺 杆 菌 , 期服 用 除 舌 0 短 苔 发黑 、 大便 变黑 色外 , 少 出 现不 良反 应 。但 为 避 免 铋 在 体 内 过 量 蓄 很 积 , 宜 长期服 用 。②制 酸剂 : 不 消化 酶类 、 2受体 拮抗 剂适 用 于 胃酸 增 高 H 及 急性 胃黏 膜糜 烂 性病 变 , 取其 减 少 胃酸 分 泌 和促 进 胃泌 素 释 放 作 用 。 各类 弱碱 性 物质 及各 种复方 制 品 , 点是作 用快 而强 。③ 其他 对症 治 疗 : 特 包括 解 痉止 痛 、 吐、 止 助消 化 、 焦虑 、 善 贫血 等 。若 为 缺铁 性 贫 血 , 抗 改 应 补充 铁剂 , 细胞 贫血 者应 根据 维生 素 B : 叶酸 缺乏 量分别 给 予补 充 。 大 或 4 3 中 医治疗 : . 目前 , 中医对 慢性 胃炎 的治疗 缺乏 统 一的 标 准 , 中医 治疗 强 调 审证 求因 , 论 治 , 别病 症 之 虚实 寒 热 。邪 盛 以驱 邪 为 先 , 辩证 辨 正 虚 以养 胃为 主 , 虚实 夹 杂 者标 本 兼 顾 , 补 兼 施 J 攻 。笔 者 结 合 近 年 来 对 慢性 胃炎病 因病 机的认 识 , 系 l 病 例认 为 健 脾 和 胃 , 消兼 施 , 联 临床 补 调 畅肝 气 , 针药 结合 , 合调 理可 取 的较 好 的 临床 疗 效 。① 健脾 和 胃 , 消 综 补 兼 施 : 胃为 后天 之本 , 为脏 , 脾 脾 胃为腑 , 相表 里 , 主 升 , 脾 胃主 降 , 以脾 所 胃是人 体运 转 和吸 收营 养物质 的 中 心枢 纽 , 气血 生 化 的源 泉 。脾 胃 的功 能 旺盛 , 则疾 病易 于痊 愈 , 正气 易 于恢复 。而 慢性 胃炎往 往 表现 为脾 升 胃 降 运 化功 能的 失调 。所 以 , 临床 治疗 本 病 , 不但 要 重 视健 脾 和 胃治其 本 , 而 且要 针 对不 同病 邪治 其标 , 去 邪气 同 时 又不 伤 正 气 。中 医药 中常 用 除 香 砂六 君 子汤 加姜半 夏 、 麻之 类 ; 脾 虚湿 困较 重 , 加 藿 香 、 升 若 则 佩兰 、 厚 体会。 朴 花 、 薏苡 仁 、 生 白蔻仁 。 ② 脏腑 相 关 , 意调 肝 : 性 胃炎 常 因 情 志 所 注 慢 3 1 幽 门螺 杆菌 ( p 感 染 : 18 . H) 自 9 J年 , 大利 亚 两位 科 学 家 , 慢 伤 , 澳 从 肝气 郁结 犯 胃 , 胃失 和降 , 见胸 胁 胀 痛 、 烦 易 怒 , 而 胃脘灼 痛 泛 而 心 继 性 胃炎 的 胃黏膜 中取样 , 微 需养 的条 件下 , 在 培养 出幽 门螺 杆 菌 ( p , H ) 并 酸 、 眠等郁 而化 火 之 症 。慢 性 胃炎病 位 虽 在 中焦 , 多 累 及 肝 气 而 成 失 但 指 出 了这种 菌 与慢 性 胃炎有 着 直接 的关 系 。而 后 , 世 界 医 学界 人 士 都 肝 、 、 全 脾 胃三脏 之病 , 因而临 床不 必见 肝郁 方调 肝气 , 时 可酌 情 加入 疏 治疗 对 其进 行 研 究 , 证 明 了 其 结 果 的正 确 性 。 至 今 , 确 定 幽 门螺 杆 菌 肝之 品 , 也 已 使肝 气 疏 , 中气 畅 , 从而 脾 胃功能 如 常 。 中医 药 中常 采用 方 剂 柴 ( p 感 染 占 8%左 右 , 慢性 胃炎患者 发 生最 主要 的病 因 。在低 胃酸 分 胡疏 肝散 , 金 丸加玫 瑰花 、 月 札 、 H ) 0 是 左 八 夜交 藤 、 木蝴 蝶 等 , 以达 到肝 胃同治 。 泌人群 中 , 门螺 杆 菌 ( p 寄居 于全 胃 , 幽 H) 引起 全 胃浅表 炎 症 ; 高 胃酸 分 ③针 药结 合 , 在 内外 同治 : 针灸疗 法 为外 治法 , 有利 于 改 善慢 性 胃炎 的 临床 泌 人群 中 , 门螺 杆菌 ( p 常 寄宿 在 胃窦 , 幽 H) 引起 弥 漫性 胃窦 胃炎 。 症状 , 过腧 穴 经络 对 胃病起 调 节 作 用 , 减 轻 胃脘 痛、 通 可 嗳气 、 酸 等 症 泛 3 2 十 二指 肠反 流 : 有胆 汁 的十二 指肠 内容 物异 常 的反 流入 胃引 . 含 状, 各种 胃炎 症 型均 可配合 应用 , 尤其适 用 于 胃动 力 障碍 起 的疼 痛 。而 l 起 的 胃黏 膜炎 症 , 胆 汁反流 性 胃炎 , 称 碱性 反 流 性 胃炎 , 进行 过 毕 内服 中药 汤剂 为 内治法 , 称 又 在 直接对 胃腑 起调 节 作用 。两 者 的结 合 运 用 能提 Ⅱ式 手术 者 中反 流最 为常 见 。相 关 报 道 提 到 6 % 的 反 流性 胃炎 病 人 都 高 医疗效 果 , 突 出了慢 性 胃炎 的 中医治 疗 特 色 。临 床 时要 树 立 正 确 的 0 更 有 胆囊 切 除史 。 治法 , 择正 确 的方 药和穴 位 , 得针 药有 机的结 合起 来 。 选 使 3 3 年 龄 因素 : 性 胃炎发 病率 随着 年 龄的增 加 而增加 。衰 老能 引 5 结 语 . 慢 起 胃黏膜 小血 管扭 曲 , 璃 样 变 和 管 腔狭 窄 , 血 不 足 和生 理 性 退 行 性 玻 供 慢性 胃炎按新 悉尼 系统 的分 类 方法 可分 为浅 表 性 、 缩 性 和其 他特 萎 变, 都使 得 黏膜 营养 不 良以及 萎 缩 , 这是 老 年人萎 缩性 胃炎 的 重要病 因。 殊类 型 的 胃炎 。 目前 , 认 的幽 门螺 旋杆 菌 感染 是 慢 性 胃炎 的最 主 要病 公 3 4 饮 食 习惯 : 吸 烟 : 重 吸烟 者 胃炎 的发 生 率 高 。研 究 发 现每 因 , 药采 用抗 幽 门螺杆 菌 的抗生 素 很多 , 合 挪酸 、 . ① 严 西 联 保护 胃黏 膜 药应 用 天吸 烟 2 以上 的人 ,0 会 发 生 胃黏 膜 炎症 。② 饮酒 : eu ot 过 效果 会更 好 , O支 4% J B am n 通 同时 阿莫 西林 、 甲硝 唑 、 果胶 铋等 联合 使用 , 杀菌 的 同 时可 在 胃瘘病人最早观察到 , 酒精可使胃黏膜产生片状潮红, 以后又通过 胃镜观 改变 胃肠 道环 境 , 到 了协 同相 加 的作用 , 起 能更好 的治疗慢 性 胃炎 。 相对 察又证实这一点 , 停止饮酒后 即恢复。Wod用盲 目活检法观察慢性嗜酒 于西 药 , o 中医药 在 治疗慢 性 胃炎上 有独 特 的优 势 , 中医基 本 理论 和 辨证 在 者 5 例 均 有浅 表性 胃炎 , 停 止饮 酒就 会恢 复 , 果 长期持 续不 戒 , 1 但 如 则可 论治 思 想 的指导 下 , 结合 不 同病人 不 同的病 因 , 开取 适合 每位 患者 的中 药 发展 为慢 性萎 缩性 胃炎 。③食 物刺 激 : 冷过 热 的 食 物或 饮 料 等 均 可 引 药方 , 过 在需 要 时还 可针药 结合 , 有 效 的 改善 病 人 的病 症 。总 的 来 说 , 更 中 起 胃黏膜 损伤 , 可发 展 为慢 性 胃炎 。④药 物 : 甾体抗 炎类 药如 阿斯 药 益 胃舒 肝 、 进而 非 疏肝 通络 , 能有 效 改善 慢 性 胃炎 患 者 胃阴 不 足 、 气 不 疏所 肝 匹林 和保 泰 松可 引起 胃黏 膜糜 烂 , 烂愈 合后 可遗 留有 慢性 胃炎 ; 生 素 致 临床 症状 。 糜 抗 对 胃黏 膜亦 有 一 定 损 害 但 目前 尚无 证 据 说 明 长 期 服 用 可 引 起 萎 缩 性 参 考文 献 胃炎 。 [ ] 唐 晓群. 性 胃炎 的发 病原 因 与 药理 分析 [ ] I 慢 J .医学信 息 ,00,3 2 1 2 4 慢 性 胃炎 治疗 ( ) 35 . 9 :4 3 4 1 一 般治疗 : 数浅 表 性 胃炎 症 状 相 对 较轻 微 , . 大多 一般 可 自行 消 [ ] 尹 国有 , 2 朱磊. 性 胃炎 辨证 与 成 方治 疗 [ . 京 : 学 技 术 文 献 慢 M] 北 科 退 。对 慢性 胃炎无 症状 或症 状 轻微 的 患者 可 不 给 予治 疗 , 需要 注 意 的 但 出版 社 , 0 :6 2 6 14—1 6 0 6 是, 有些 许部 分浅 表性 胃炎 可 逐渐 发展 为萎 缩性 胃炎 , 而部 分萎 缩性 胃炎 又 可能 发生 癌 变从 而发 展 为 胃癌 。俗话 说 “ 三分 药物 七 分养 ” 特别 是 对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等病 变 , 先选择 的方 法 。 为优
关键 词 茎 突 张 口位 X 线 机 摄 片 与 诊 断 d i1 . 9 9j i n 10 —64 . 00 o:0 36 /.s . 0 7 s 1x 2 1.
逆之效 , 药切 病 机 , 疗 效 满 意 。 故 参 考 文 献
l 贝 政 平 , 20个 内 科 疾 病 诊 断 . 京 : 京 30 北 北 科 学 术 出 版 社 ,9 6 26 19 :2 . 2 国家中医管理局. 医病 症诊断疗 效标准. 中 南京 : 南京中医药出版社 ,9 56 19 :.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 化系统疾病 专业委 员会. 性 胃炎 中西 医结 合 诊治 方 案 ( 慢 草 案 ) 巾 国 巾 西 医 结 合 消 化 朵 志 ,0 4 1 . 2 0 ,0
胆 汁反 流 性 胃炎疗 效理 想 。
1g 五味子 6 ; 酸频 者 加 乌贼骨 2 g 0、 g泛 0、 煅 瓦楞 1 g 5 。1日 1剂 , 晚 腹 各服 1 次, 连续服 1 5剂为 1 个疗程 。 对 照组 药 用 诺氟 沙 星 +多潘 立 酮 。 川法 : 诺氟沙星 0 2 , . g 每天 3次 , 、 晚 早 中、 餐前 半 小 时服 , 续 服 1 连 5天 ; 潘 酮 多 1m , 0 g 每天 3次 , 、 中晚餐 后半小 时服 , 连续 1 为 1 疗程 。 5灭 个 疗效判 断标 准 : 临床 显效 : ① 临床 主 要症状 消 失 , 胃镜 复 查 黏膜 活 动 炎症 消 失, 胃黏膜组织 学改 变基本 正 常 , 汁 反 胆 流消失 ; ②好转 : 白觉症 状好 转 , 胃镜检 查 黏膜急性 炎症好转 , 胃黏膜组织学改变 减 轻, 胆汁反流减少 2 3以上 ; l 效 : 不 / ③尢 达 到显效标 准的病例 , 而未见恶化者总有 效
结
果
结 果 见表 1 。
。 表 两组病例稿床疗效统计 [ { 例 % 垂
藕剐 鬻 葚 攀 誊 麟 麓 誊藕 i鬻 誊 篓藩簿糕
诊为胆汁反流性 胃炎 , 中伴有慢 浅表 性 炎 7 8例 , 性 萎 缩 性 胃炎 5 慢 4例 , 糜 烂性 胃炎 3 。合并 胃安 炎者 6 6例 3例 , 十 二指肠 球 部 炎症 2 7例 , 弯 溃 疡 者 1 小 6 例, }二指肠球部 溃疡 1 , 大部 切除 2例 者 6例 , 中 H 其 P检测 性者 4 例 。 2 治疗方 法 : 以益 气 疏肝 养 肖汤 为 主 方 。药物组 成 : 黄芪 3 g 白术 2 g 茯 苓 0, 0, l g 当归 2 g 术 香 lg 十 壳 3 g 元 胡 O, 0, O ,』 J 0, 1g郁 金 l g 白 芍 3 g 柴胡 lg 三 七 0, O, 0, O, 6, g 茵陈 3 g 竹草 6 。加减 : 0, g 胃热 炽盛 加丹 皮 1g 栀 子 1 g 黄 连 6 、 公 英 0、 0、 g浦
( ) 3 4 5 :1 .
潦 黼雏黼罐灌幕簿 澄戆 甏
讨
论
胆 汁反 流 性 胃炎 多 凶 幽 门 括 约 肌 功 能失调 , 或任何减低及破坏幽 门功能 的手 术 , 致 十 二 指 肠 内 容 物 、 汁 或 胰 腺 液 导 胆
等反流人 胃 , 胃黏膜遭受胆汁酸等碱 性 使 反 流 液损 害 而 引 起 的 胃黏 膜 充 血 、 肿 、 水 糜烂 等炎症 改变。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 ① 幽门螺 旋杆菌 感染 ; 向身 免疫 缺陷 ; ②
中 国社 区 医 师 ・ 医学专 业半月刊 2 1 年 1 00 月下期 ( 2 总 第2 8 )8 第1 卷 2期 3
杜 氏应 用益 气 疏肝 养 胃汤 治疗 胆 汁 反流 性 胃炎 12例 经 验 总 结 8
李 娜 张 凤 琴 3 g 大 黄 6 ; 胃 虚 寒 型 加 高 良姜 1g 0、 g脾 0、 肉饨 1g 胃阴亏虚型加太 子参 3 g 麦 冬 0; 0、 且 汁 反 流 性 肖 炎 属 『 “胃脘 痛 ” } 1 } 1 、 “ 啃杂 ” “ 、 吐酸”、痛满” “ 等范畴 。多 由情
地 示其 长度 与 = 的关 系。 在 基层 l围 { ; l 应川 x线平片摄影对 茎突过长的诊断 , 仍
安全可行 。现 介绍 我科 经多 年临床 实践 研究一种新 技术 , 照茎 突方 法 , 借临 投 床 x线投照诊断应用。放射线诊断标准 : 止常茎 突平均 长度约 2 5m, . c 在监视器下 摄片 , 茎突根 部 隐约 显示 , j L 此测 量其全 大 长可以观察它是否 过度 向下延 长 , 若茎 突
x 线机 监视 器下投 影 , 茎 突过 长 , 对 增粗 、 扭
资料与方法 苇突过长为先天性发 育异常 , 由于茎 突过长 , 或其方位 、 形态异 常, 导敛压 迫邻 近组织和 周 围神 经血 管 出现 的一 系列 症 状, 称为茎 突综 合征 , 名茎 突过 长综 合 又 征、 依格尔 综合 征 、 突神经 痛。伴随 我 茎 国物理学 、 电子学 、 算 机科 学及 微 电子 计 技术 跃发展的今天 , 学影 像领域也 存 突飞猛进 , 逐步 实 现全 数字 化。螺旋 C T 三维重建越来越被广泛 应用。螺 旋 C T成
术 9 . % 40
忠、 饮食 等 因素致病 . .其病位 虽 然存 胃, 但与肝关系密t , 本病机为肝 肖气机失 U 调, 脾虚肝郁 , 上逆犯 胃, 胃失 和 降为 主。
针对这一 本病机 , 杜氏在临证时均以健 脾益气 , J 解郁 为基 本治疗 方法 , 以 疏 j f 配 活血养血为原则 , 临床应J 益气疏肝养 胃 { J
汤治疗 胆 汁反 流性 胃炎。方 r 芪、 黄 白 术 、 苓 甘 温 益气 , 脾 养 胃 , 强 胃黏 膜 茯 健 加 屏障的作用 、 柴胡 、 白芍 人肝经 , 疏肝解
关键词
胃汤
胆 汁反流 性 胃炎
辨 证 论 治
益 气疏 肝养
郁; 木香 , 枳壳 可减 少十二 指肠 的逆 向蠕 动, 使十二指肠液 和 胃液能顺利的向下流 动 , 而阻止 r胆 汁 的逆流 ; 从 王七 活血 化 瘀 ,丁 善 胃黏膜 的血液循 环 , 进 胃黏 n改 促 膜的修复 ; 蒲公英 入脾 二经 , 清热解毒 , 健脾益 肖, 消除胀 满 而散结 , 有抑制 胆 具 囊收缩 , 奥狄 氏括 约肌 松驰 , 有利 于胆 汁 排 人 肠 l 日有 抑 菌 消 炎 的作 用 ; } . 1 茵陈 有 显 著的利胆作 用 , 增加 胆汁分 泌 的 同时 , 在 也增加胆汁 中 体物 , 胆酸和胆红素的排
d i 1 . 9 9 j i n 0 7 —6 4 . 0 0 o : 0 3 6 / . s .1 0 s 1x 21.
01 0 . 98
资 料 与 方 法 19 9 7~20 07年 收 治 胆 汁 反 流 性 胃炎 12例 , 8 均为门 诊病 人 , r 男 15例 , 其 f 0 1 女 7 7例 , 年龄 2 2~6 7岁。病程 1~6年 , 令 部病例均 经纤 维 肖镜 , 胆 B趟检 查 确 肝
74 0 3 00甘 肃 张 掖 市 中 医 医 院
摘 要 目的 : 察杜氏益 气疏肝养 胃汤 观 的疗效 。方法 : 采用益气疏肝养 胃汤辨证 治疗胆 汁反 流性 胃炎的疗 效。并 与单 纯 西药治疗 10例进行观察。结果 : 0 治疗组
总有效率 9 . % , 4 0 痊愈 率 6 . % , 5 O 显效 率 2 . % , 照 组 总 有 效 率 7 % , 愈 率 9O 对 8 痊 5 % , 效率 2 % , 0 显 2 治疗组 总有效 率明显 高于对照组 。结论 : 益气疏肝养 胃汤 治疗
镶 瓣 磷 熊薅鞭ii 堡 t
黪 蠹 羲 舛_ 囊 黪冀 l : 塑l 墼 塑 i 塑 i
i
出 。综 观诸 药 配 伍 , 有 益 气 而不 温 具 燥, 行气 不伤阴 , 清热 而不伤 正 , 活血而 不碍 胃, 标本 兼治 , 共奏益气疏肝 , 肖降 和
③胆 汁反流 ; ④病毒感染 。
茎 突 X线机 监 视器 下 摄 片 与诊 断
为 检 查 茎 突过 长 的 新 方 法 , 以 更 为 明 了 可 王相 芝 王 刚 4 10 6 00河 南 许 昌 市 中心 医院 放 射 科 摘 要 目的 : 析 茎 突过 长 x 线 机 监 视 分 器下 , 片技 术 对 比各种摄 照方 法应 用及 技 摄 术 , 示 茎 突 特征 上 的 差 别 。结 果 : 用 在显 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