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

合集下载

好孩子的标准英语作文

好孩子的标准英语作文

好孩子的标准英语作文The Standard of a Good ChildBeing a good child is not an easy task as it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various qualities and behaviors. A good child is one who not only excels academically but also exhibits admirable moral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essay, we will explore the essential elements that define the standard of a good child.Firstly academic excellence is a crucial aspect of being a good child.A good child should strive to achieve high grades and perform well in their studies. This not only demonstrates their intellectual capabilities but also their dedication and hard work. A good child should be curious and eager to learn constantly expanding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y shoul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lass discussions and complete all their assignments diligently. Additionally a good child should be able to manage their time effectively balancing their academic responsibilities with other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Secondly a good child should possess strong moral values. They should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right and wrong and consistently demonstrate ethical behavior. A good child should be honest and truthful never engaging in deception or dishonesty. They should respect the rights and feelings of others treating everyone with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A good child should als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actions and be accountable for the consequences of their decisions. They should have the courage to stand up for their beliefs and principles even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Thirdly a good child should exhibit exemplary social skills. They should be polite and well-mannered interacting with others in a courteous and respectful manner. A good child should be a team player willing to cooperate and collaborate with their peers. They should be helpful and considerate offering assistance to those in need. A good child should also be a good listener being attentive and responsive to the thoughts and opinions of others. They should be able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expressing their ideas and feelings clearly and coherently.Furthermore a good child should demonstrate a strong sense of discipline and self-control. They should be able to regulate their emotions and impulses avoiding outbursts or disruptive behavior. A good child should be able to follow rules and instructions without resistance. They should be punctual and organized completing theirtasks and chores in a timely manner. A good child should also be adaptable and flexible able to adjust to changes and new situations.Additionally a good child should possess a positive attitude and a growth mindset. They should be optimistic and enthusiastic about life embracing challenges as opportunities for learning and improvement. A good child should be resilient bouncing back from setbacks and failures. They should be open-minded and curious eager to explore new ideas and experiences. A good child should also be confident in their abilities but remain humble and willing to learn from others.Finally a good child should have a strong moral compass and a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y should be aware of the needs of their community and be willing to contribute to the greater good. A good child should be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and take steps to protect the planet. They should be involved in charitable and volunteer work demonstrating empathy and compassion for those less fortunate. A good child should also be a good role model for their peers inspiring and motivating others to be their best selves.In conclusion the standard of a good child is multifaceted encompassing academic excellence moral values social skills discipline and a positive attitude. A good child is not only a high achiever but also a well-rounded individual who embodies thequalities that make them a valuable member of their community. By striving to meet these standards children can develop into responsible and caring adults who mak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world around them.。

好孩子的八个标准

好孩子的八个标准

好孩子的八个标准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够成为好孩子,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以下是八个标准,可以帮助我们评判一个孩子是否符合好孩子的标准。

1.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一个好孩子最基本的品质。

诚实意味着孩子能够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撒谎、不隐瞒。

守信则意味着孩子能够遵守承诺,信守自己的诺言,不轻易食言。

2.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一个好孩子的重要品质。

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权利、感受和意见,不攻击、不歧视他人。

同时,也要尊重长辈和老师,接受他们的教诲和指导。

3.责任感强责任感是一个好孩子必须具备的品质。

责任感意味着孩子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不推卸、不逃避。

比如,孩子应该按时完成作业,帮助家长做家务等。

4.自信心足自信心是一个好孩子必备的品质。

自信心意味着孩子能够相信自己,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不畏惧、不退缩。

同时,也要有自知之明,不盲目自信。

5.有自控力自控力是一个好孩子必须具备的品质。

自控力意味着孩子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冲动、不失控。

比如,孩子能够在家长或老师的要求下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做出过激的反应。

6.有创造力创造力是一个好孩子重要的品质。

创造力意味着孩子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不墨守成规、不固步自封。

同时,也要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7.能适应变化适应变化是一个好孩子必备的品质。

适应变化意味着孩子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境,善于应对变化和挑战,不断学习和成长。

比如,孩子能够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善于应对变化和挑战。

8.有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一个好孩子必须具备的品质。

学习能力意味着孩子能够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满足现状、不断进步。

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够高效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以上八个标准可以帮助我们评判一个孩子是否符合好孩子的标准。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这些品质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成为好孩子的同时也成为未来的优秀人才。

“好孩子”有标准吗

“好孩子”有标准吗

Hot Topic每位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好孩子”,但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是“好孩子”呢?“好孩子”有标准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答案千差万别。

所谓的“好”是一个判断性词汇,人们会根据自己的体验或外在参考勾勒出心中理想的孩子的样子,“好”寄托的是人们对孩子的教育期望。

“好孩子”类似于“别人家的孩子”,尽管每个人对“好孩子”的评价标准不同,但有一些特征是相同的,如听话、善良、诚实、耐心、孝顺、学习好等词汇都是用来形容“好孩子”的。

但是,并不是说孩子具有了这些特征就一定是个“好孩子”。

既然“好孩子”是人们对孩子的一种理想的愿望和期待,将培养“好孩子”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作为孩子的主要教育者,家长和幼儿教师该如何合力培养好我们的孩子呢?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全文开篇即提到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

各级各类学校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这为“什么是‘好孩子’”及“如何培养‘好孩子’”指明了方向。

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好孩子”,道德品质主要针对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它既影响个人的心理和意识,又调节着人与人日常交往的关系。

道德品质的培养不是靠强制手段来实行的,而要靠教育、示范、内化和自我调节。

“走进孩子的心里去”是因材施教培养“好孩子”的前提和基础。

《论语·先进篇》中子路问孔子:“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会根据学生的能力程度,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建议。

我们总是说要“因材施教”,而忽略了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走进孩子的内心,真正了解孩子。

例如,一个6岁的孩子因为羡慕别的小朋友拥有一盒24色的马克彩笔,向家长提出购买要求,得到家长的直接拒绝后,他私自拿走了别人的马克彩笔,于是被家长冠上“坏孩子”的帽子。

好家庭、好家长育好孩子

好家庭、好家长育好孩子
4、有规矩的环境。
5、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针对“抖音”“网红”等),不要手机陪伴。
6、大环境——社区环境要有文化气息。(孟母三迁)
教育观念不一致所导致的问题
1、家庭教育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会导致孩子具有双面型人格。
2、家庭教育观念的分歧,会让孩子好习惯的培养受到影响。
3、家庭教育分歧,不利于孩子平等相待、尊重他人。
[1]幼儿行为问题家庭成因的个案研究[J]. 袁爱玲,吴楚琼. 学前教育研究. 2001(06)
相关资料:
问题家庭问题多多———或者家庭关系糟糕, 夫妻离异、或者父母早逝或伤残, 或者为人
不尊, 道德败坏、好吃懒做、违法、犯罪, 或者家庭暴力严重, 虐待遗弃子女, 或者家庭贫困、
子女众多无力抚养, 父母任其自生自灭。问题家庭对儿童成长极的建立。
[1]陈予恒. 浅议家庭教育观念分歧体现及对策[C]. 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
媒有限公司.2020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
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1134-1139.
子结局往往很悲催, 要么因疾病、饥饿遭遗弃等而过早夭折, 要么艰难长成却沦为草根弱势群
体———自卑、孤僻、自甘堕落, 遭人白眼和鄙视, 或生活无助, 走向极端, 孳生变态心理, 憎
恨社会, 被犯罪分子拉下水而祸害社会, 只有极少数能克服困难融入正常社会有正常人生。
[1]王道春.当前我国问题家庭儿童权益救济制度探析——以南京江宁区两女童饿死事件为视域
4、家庭氛围融洽,有读书的氛围。
5、给孩子足够的关怀,并培养其独立性。
“中国好家庭的标准”
"国际好家庭的标准”(西方)

三好学生评定标准

三好学生评定标准

南湖学校评先评优的评定标准一、思想积极,品行高尚,热爱班级、学校。

工作积极努力,热心为集体服务,在班级、学校各项活动起模范带头作用。

二、模范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及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法规。

三、讲文明,有礼貌,讲团结,有爱心。

四、学习勤奋,刻苦努力,成绩优秀。

五、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两操一课”表现认真,成绩优秀,有自觉锻炼的好习惯,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六、时时处处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三好学生标准:以往的三好学生是指德,智,体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当今社会,赋予了"三好学生"全新的含义和评价标准:"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好孩子”的具体标准是“勤俭+孝敬”;“好学生”的标准是“合格+特长”;“好公民”的标准是“公德+责任”.评选的条件(一)、三好学生的条件:1、思想品德好。

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热心为集体服务,积极参加劳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执行《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同学中能起模范作用。

2、学习好。

即为“四化”学习的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学习成绩优良(低年级90分以上,中年级85分以上,高年级80分以上)或有显著进步。

3、身体好。

即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身体健康,体育成绩在75分以上(或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二)、先进集体(班级)的评选条件:1、模范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深圳市民行为道德规范》。

全班初步树立共产主义道德风尚,树立“尊师、守纪、诚实、向上”的良好班风。

在各项比赛中(如学习、纪律、卫生、广播操)成绩优异。

2、学习气氛浓,学习自觉性强,学习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显著的提高。

3、班级学生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德智体诸方式全面发展,体育达标率90%以上,保护学生视力,预防近视眼。

谁是好孩子作文范文

谁是好孩子作文范文

"谁是好孩子"是一个常见的话题,但这个问题却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

每一个人的标准都不同。

不过,如果我们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围绕一个基本概念进行思考,那就是:什么是好?好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按照家长或者老师的意见来看,好孩子就是一个乖乖听话,顺从家长或者老师的小孩。

这些习惯良好的孩子在学校里面最受欢迎,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但是这种乖乖听话的孩子是否就是好孩子呢?并不是。

因为有些孩子虽然不会很好地听从家长或者老师的话,但他们很聪明,很勤奋,很努力的学习,这种孩子也是好孩子。

好孩子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呢?我认为,好孩子首先是有责任感的孩子。

他们会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也会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不会将自己的错误和过失推卸给别人。

好孩子还应具备勇气,勇气不仅体现在面对惧怕的事情时的勇敢,更体现在在确信自己正确时的勇敢,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批判错误和不公,不畏惧困难和挑战,能够顶天立地,面对各种艰苦的挑战。

好孩子是有同情心和爱心的孩子。

他们不忘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对那些不幸的孩子进行嘲笑和排斥,而是用自己的行动表达自己的关切和爱心。

好孩子的标准因此而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但不管标准如何,好孩子的本质是一致的:好孩子是具备责任感、勇气和爱心的孩子。

这些特质使得一个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优秀,也更具有未来的发展潜力。

因此,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标准,去发现、培育和尊重好孩子,让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获得最为良好和充分的发展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家长心中好孩子的标准

家长心中好孩子的标准

家长心中好孩子的标准
家长心中好孩子的标准因人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乖巧守规矩:家长希望孩子遵守家庭规定、学校规章制度等,言听计从;能够尊重长辈、帮助他人,不惹麻烦。

2. 勤奋好学:家长希望孩子在学习上努力,能够取得好成绩;有求知欲,善于思考、探索问题;愿意自主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3. 独立自主:家长希望孩子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事务,如穿衣、洗漱、整理房间等;能够自觉地安排学习和生活;具备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与人为善:家长希望孩子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有友善、正直、宽容、诚实的品德。

5. 身心健康:家长希望孩子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注重孩子的饮食、睡眠和运动等方面的养生;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希望孩子能够积极乐观、抗压能力强。

6. 爱家敬爱长辈:家长希望孩子珍爱家庭、关心家人,能够尊敬、孝顺父母和长辈;有家庭责任感,愿意为家庭出力。

7. 有礼貌守时:家长希望孩子有基本的礼貌,懂得敬老尊贤;能够遵守时间约定,守时守信。

这些只是家长心中好孩子的一些一般标准,具体情况因家庭、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等因素而异。

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并在未来的生活中成为一个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

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

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

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一、从几个调查谈起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好孩子,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呢?1、《知心姐姐》杂志最新完成了一项“父母与孩子沟通现状”的调查,在问及“您最满意自己孩子哪一点”时,来自北京、上海、辽宁、吉林、云南、四川、福建、河北、河南、广东、贵州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904名父母回答了这一问题,显示了大多数家长心目中“好孩子”的形象。

1904名中小学生家长给出的48种答案中,其中,满意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刻苦认真”、“自觉主动学习”的家长占38.32%,满意自己的孩子"诚实、真诚、守信、拾金不昧"的家长占15.6%;满意自己的孩子“勤快、做家务”的家长占到12.34%;满意自己的孩子“听父母和老师的话”的家长占到11.08%。

而满意自己的孩子“有创造力、想象力丰富”的家长占2.68%,排在第18位;满意孩子“有思想、有主见、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家长占1.21%,排在第20位;满意自己的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家长的比例只有1.05%,排在第30位;而看重孩子“能与人合作”的家长在调查中仅有4人,排名倒数第三。

2、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少工委对该省129个县市区的未成年人进行的调查。

父母在回答“您考虑孩子前途时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的问题时,比例最高的是“学到知识”占80.6%,其次才是“良好行为习惯”,占43.9%,身体健康占37.3%。

同时,调查问卷问及“您认为好孩子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家长的回答前3项依次为“学习成绩好”占50%;“道德品质好”占36.2%;“身体好”占27.8%。

有近一半的家长要求孩子进入高一级的重点学校。

这表明,父母评价孩子的首要标准是学习成绩。

3、沈阳市2002年以中小学生父母为对象进行了一次家庭教育调查,在对孩子最不满意的一栏统计中,选择孩子学习成绩未达到全班最优的父母占到46%,而选择孩子说谎只占到34.5%。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新三好的评价内容及标准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新三好的评价内容及标准

新三好的评价内容及标准“新三好”是指“在学校做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家庭做勤俭自强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在社区做诚实守信道德规范的好公民。

”(一)、在校好学生的标准:1、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遵守班纪班规,有法纪观念;2、尊师爱友,与同学和睦相处,做老师的好助手。

3、关心集体,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积极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4、爱护学校公物,维护校园环境;5、学习认真,学习习惯好,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能自觉完成各项学习任务;6、创新意识强,实践能力强,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7、积极主动与他人合作,人格健全、心理健康、身体健康;8、综合素质评价优秀,各科成绩优良,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二)、在家好孩子的标准:1、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感恩父母;2、生活自理,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3、节俭朴素,不挑吃穿,不追求名牌服饰,合理使用零花钱;4、活泼开朗,主动与父母交流,不说谎话,知错就改;5、讲究卫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6、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

(三)、在社会好公民的标准:1、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2、文明礼貌,热情待人,诚实守信;3、爱护公共卫生,保护环境,爱花护绿,节约水电,珍惜资源;4、有正义感,遇侵害行为机智勇敢、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5、文明上网、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涉足不健康娱乐场所。

6、不赌博,不迷信,远离毒品。

7、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富有爱心,力所能及参加社会公益事业。

备注:“新三好学生”一票否决项目1、进入“营业性网吧”的同学;2、出现偷窃行为的同学;3、在校园、小区等处出现攀、折花草树木的同学;4、出现打架、说脏话现象的同学;5、损坏公物的同学;6、评选过程出现弄虚作假情况的,取消评选资格并将严肃处理;7、其它违规、违纪现象,受到学校公开批评的。

三好学生评优标准

三好学生评优标准

三好学生评优标准三好学生评优标准三好学生评优标准一三好学生,是一个用来评价一个德智体三方面均为优秀学生的荣誉称号。

“三好学生”的评选自1954年开始,以固定的评选比例、基本相同的衡量标准,在中国的所有大、中、小学校普遍推行。

“三好”成为学生追求的目标和荣誉,也成为“好孩子、好学生”的同义词。

一般要求:一、思想积极,品行高尚,热爱班级、学校。

学习积极努力,热心为集体服务,在班级、学校各项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二、模范遵守《小学生守则》及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法规。

三、讲文明,懂礼貌,有团结意识,有爱心。

四、学习勤奋,刻苦努力,成绩优秀。

五、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两操一课”表现认真,成绩优秀,有自觉锻炼的好习惯,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推行了数十年的“学习好、品德好、体育好”的旧三好评价体系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在我国一些地方开始被“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的新三好评价体系所取代。

新三好学生标准以往的三好学生是指德,智,体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当今社会,赋予了“三好学生”全新的含义和评价标准:“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

“好孩子”的具体标准是“勤俭+孝敬”;“好学生”的标准是“合格+特长”;“好公民”的标准是“公德+责任”。

2005年武汉市教育局,从当年春季开始在部分学校试行新的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考核标准,以好公民、好学生、好子女的“新三好”考核标准取代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的“旧三好”考核标准。

“ 新三好”考核标准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以好公民、好学生、好子女作为评价的一级指标,下设二级考核标准。

“好公民”下设爱国情感、社会责任、社会公德、社会实践4个二级指标;“好学生”下设学习习惯、团队精神、行为规范、身心健康4个二级指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加入了“职业素养”内容);“好子女”(小学生为“好孩子”)下设孝亲敬长、自我服务两个二级指标。

10个二级指标各占10分,同时下面有若干评价要素,如“自我服务”中包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按时作息、放学按时回家;不乱花钱,不互相攀比”三项具体内容。

小学生新“三好”标准

小学生新“三好”标准

温梁小学小学生新“三好”标准温梁小学小学生新“三好”标准在校争做好学生在家争做好孩子在社会争做好少年一、“在校争做好学生”标准1、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举止文明。

能够按照《小学生礼仪规范》的要求去做。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不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

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保持图书馆、阅览室及宿舍的整洁安静。

4、穿戴整洁,朴素大方。

5、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候。

向老师提问题时要举手,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接受递送物品时要起立并用双手,进办公室要喊报告或轻敲门。

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

6、同学之间团结互助,正常交往,真诚相待,不起绰号,不欺侮同学,发生矛盾时多做自我批评。

7、按时到校,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下课时,请老师先行。

在教室、楼道行走时要慢步轻声。

上课专心听讲,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

学习勤奋、刻苦,成绩逐步提高。

8、积极参加班队活动和学校、班级组织的文体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参加各种会议准时到达、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

9、爱护公物,损坏东西要主动赔偿。

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宣传栏等处涂抹刻画,不向窗外扔杂物。

10、遵守学校及班级的各种制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服从管理。

二、“在家争做好孩子”标准1、尊敬、体贴家长,尊重父母意见,经常把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告诉父母。

对长辈有意见时,有礼貌地提出,不顶撞,不耍脾气。

2、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

外出和到家时,向父母打招呼,未经家长同意,不在外住宿。

3、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齐,尽量不给家长添麻烦。

4、主动承担收拾房间、洗衣、做饭、洗刷餐具和打扫楼道、庭院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

5、生活节俭,不摆阔气,不乱花钱,不互相攀比。

6、热情待客,起立迎送。

处理好邻里关系,邻居有困难时,主动关心、帮助;有矛盾时,通过正当渠道依法解决。

如何培养一个好孩子

如何培养一个好孩子

如何培养一个好孩子——教育不是难不难的问题,而是懂不懂的问题【晋侯公原创】一、培养目标:好孩子标准:1、身体棒,体育对孩子很重要。

(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规律的生活习惯、适当的锻炼)2、性格好,会做人(孔子仁的标准:孝悌、忠、恕);3、智能高。

(八大智能理论,如何了解孩子的智能组合情况,多元智能测评软件,并提供给你具体的智能分析和家庭训练方案,为孩子提供个性化成长方案书。

(身体不好是废品,性格不好是毒品,智能不好是次品)二、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影响因素有哪些?1、家长素养。

(有句话这么说:“一个好爸爸胜过一百个好老师”;有本书叫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三字经里有句话这样写的:“养不教,父之过。

”福禄贝尔说过一句话:“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手里,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手里。

”以上都说明了家长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的素养,更多的是强调家长的人格素养,至于文化水平、学历倒不是很重要,比如孔子的母亲、孟子的母亲、岳飞的母亲、毛泽东的母亲、朱德的母亲不都很平凡吗?所以家长一定要注重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

送各位家长一句话:“父母天天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2、抓住教育的黄金时期父母要抓住0—13岁教育的黄金期对孩子实施科学的教育。

为什么是0—13岁呢?大家想一个问题:人作为万物之灵是靠什么统治世界的呢?论体力,人不如马、熊、老虎;在水里,游泳健儿也比不上鱼;在空中,人只能望鸟兴叹。

人是靠大脑统治这个世界的。

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就取决于大脑构建的网络发达程度。

这个网络就如同因特网、电网、高速公路,网络越发达,信息越畅通。

人脑网络的构建是0—3岁完成60%,3—6岁完成80%,6—8岁完成90%,8—17岁完成100%。

还有一个理论:智力发展递减说,也就是孩子刚生下来就好好培养,就能开发出100%的潜能,4岁开始培养,只能开发出50%的潜能,8岁开始培养,就只能开发出20%的潜能。

所以家长要务必重视13岁前的教育。

听话是不是好孩子的标准一辩辩词

听话是不是好孩子的标准一辩辩词

“听不听话”作为评价子女的首要标准,从表面上看是强调子女对家长的态度,实质上是要求子女养成“顺从”的性格;在家里要听从父母长辈的话,在学校里要听老师的话,在工作单位要听领导的话,在社会上要听大家的话;像这样要求子女时时、处处、事事都听别人的,按照别人的意志行事,而不主张子女有自己的独立见解,遇事不进行独立思考,遇到问题不能独立分析、处理和解决,不能自主,唯命是从,唯唯诺诺;对于这种评价子女的标准,鲁迅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曾经进行过批评;他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一文中指出:“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但发展开去,对一切事无不驯良,却决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倒是没出息;,像这样的人一旦离开家庭、父母,怎么能够立足于社会呢更不用说在事业上有什么作为;把“听不听话”作为评价子女的首要标准,这是封建家庭教育思想遗留下来的传统;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造就了人们顺从的性格;在家庭里培养了顺从父母的性格,到社会上就能够顺从统治阶级,逆来顺受,忍受压迫剥削,不“犯上作乱”,成为驯服的奴仆;在封建社会,家庭教育的首要要求和内容是进行“孝道”的教育,培养“孝子”则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何为“孝”孔子解释为“无违”,即绝对顺从父母;“孝”字本身的造字结构也充分表明“顺从”的含义: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解释说:“子从老为孝;” 而这种旧意义上的好孩子,绝不能适用于当今这个注重自己想法的社会;好孩子的标准应该是懂事,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家长不会因为你成绩不好、笨、而责备你,但会为你不知道行为的后果而担忧;试想一下,如果你远离家长,独自生活,又能听谁的话呢,就算你平时在家里再听话,也照样会让家长担忧;所以,只有你明事理,有主见,想好了自己怎么负责,那你在家长眼中才算是个好孩子;但是,当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挫折后,当社会前进的脚步迈入商品经济的时代后,我们忽然发现,现在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面对社会纷繁莫测的变化,再强调孩子听话就远远不够了,应该意识到要教会他们选择的能力家中有客人来访时,孩子总是特别兴奋,想方设法表现自己;每当此时,家长却警告他:“有客人在的时候不许乱说话;”带孩子逛商场,孩子好奇地摸摸这儿、动动那儿,此时家长总是紧紧牵住他的手,警告他:“别动,别动,别给人家弄坏了;”孩子上学了,家长就是劝:“一定好好听老师的话;”很少有家长说记着给老师提问题在学校,老师就喜欢听话的孩子,上课规规矩矩,下课完成好作业,纪律老老实实,不许说话,不许顶嘴,不许给老师、学校添麻烦等等等等;渐渐地,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渐渐学乖了,听话了;然而,我们却发现,孩子变了,变得不敢说,不敢动,做任何事情都唯唯诺诺,畏首畏尾;一个好孩子就是在不断犯错误不断改正的过程中去认知这个世界以及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很难想象,一个正常的宝宝从出生就直接长成听话的孩子,如果真的有那样一个孩子,我敢说他肯定没有过属于自己的童年,而且他的人格也不可能完善;应该有所改变;那些听话的孩子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原来他们应该在坏习惯中找到乐趣,但父母的阻止就让他停止了探索的步伐,只能按着父母的想法去生活;所以他们虽然少犯了不少错误,但也失去了许多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去提高的自己的机会,这对他们的性格培养绝非益事;而那些从小太听话的孩子,很难想象他们如何面对那些有挑战性的工作,如何去改正自己的失误和缺点;也许他们能迈过这道坎,但肯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1.好孩子不等于乖孩子,乖孩子才是听话的孩子2.好孩子要适应时代,不能盲目听从,要有主见3.要勇于自己探索,在不断犯错误不断改正的过程中去认知这个世界,依靠长辈的经验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4.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能用“听话来束缚他们5.不听话是有主见,有想法的表现6. 只有你明事理,有主见,想好了自己怎么负责,才算是个好孩子;。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做个好孩子》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做个好孩子》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做个好孩子》第一章:了解好孩子的标准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好孩子的基本标准。

教学内容:1. 讨论好孩子的标准,如孝顺、礼貌、友爱、勤奋、诚实等。

2. 通过故事或视频,介绍一些好孩子的典型例子。

3.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好孩子,并制定自己的目标。

教学活动:1. 开场游戏:猜谜语,谜底是“好孩子”。

2. 小组讨论:请幼儿分组讨论他们认为的好孩子标准。

3. 分享故事:讲述一个好孩子的故事,如《小猪佩奇做好孩子》。

4. 自我反思:引导幼儿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好孩子的标准,并制定改进计划。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3. 引导幼儿制定自己的生活习惯计划,并监督执行。

教学活动:1. 开场游戏:模仿动物起床,引发幼儿对早起的认识。

4. 自我监督:引导幼儿制定自己的生活习惯计划,并鼓励他们监督执行。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1. 开场游戏:模仿礼貌用语,引发幼儿对社交能力的认识。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3. 引导幼儿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如深呼吸、计数等。

教学活动:1. 开场游戏:模仿不同情绪的表情和动作,引发幼儿对情绪管理的能力。

4. 情绪管理练习:引导幼儿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如深呼吸、计数等,并进行练习。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3. 引导幼儿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监督执行。

教学活动:1. 开场游戏:模仿认真学习的学生,引发幼儿对学习习惯的认识。

4. 自我监督:引导幼儿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鼓励他们监督执行。

第六章:学会尊重与包容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尊重与包容的意义。

2. 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内容:1. 讲解尊重与包容的重要性,包括尊重他人的不同、包容他人的错误等。

2. 通过故事或视频,介绍一些尊重与包容的例子。

3.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示尊重与包容。

教学活动:1. 开场游戏:模仿不同角色的行为,引发幼儿对尊重与包容的认识。

2. 讲解演示:讲解尊重与包容的意义,如尊重他人的喜好、包容他人的错误等,并进行演示。

好孩子面试题目大全及答案

好孩子面试题目大全及答案

好孩子面试题目大全及答案一、自我介绍类1. 请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答案:大家好,我是XXX,今年XX岁。

我性格开朗、乐观向上,善于与人沟通,对于学习和成长充满热情。

我喜欢挑战自己,追求卓越,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勇往直前。

2. 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答案:我认为我最大的优点是责任心强。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我都积极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我能够按时完成任务,关心他人的需求,并且在工作中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

3. 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答案:我的不足之处是有时候过于追求完美,在做事情时会过于苛求细节。

这可能会导致我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一个任务。

我正努力学习如何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更好地控制时间和精力的分配。

二、能力及经验类1. 你有过哪些与孩子相关的经验?答案:我曾在一家幼儿园担任义工工作,与孩子们一起进行游戏和学习。

这个经历让我对孩子的成长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提高了我的沟通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还参与了一些社团活动,担任过班级干部,负责组织和策划各类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2. 你认为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更适合孩子的成长?答案:我认为关注孩子的个性差异和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方式更适合孩子的成长。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赋和兴趣,我们应该倾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选择,并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

同时,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这样他们能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及沟通类1. 如果孩子发脾气,你会怎么处理?答案:如果孩子发脾气,我首先会冷静下来,不将情绪加重。

然后我会耐心倾听孩子的感受,关心他们的需求,并试图理解他们的情绪来源。

接着,我会通过和孩子交流,引导他们用言语表达情感,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 如果孩子受伤了,你该怎么做?答案:当孩子受伤时,我会第一时间了解伤势的严重程度,并适时提供援助。

比如,如果伤势较轻,我会在安全的情况下提供简单的急救措施。

如果伤势较重,我会迅速通知家长或者寻求医疗援助。

非得挨打才能成为好孩子吗启示作文

非得挨打才能成为好孩子吗启示作文

非得挨打才能成为好孩子吗启示作文说起“好孩子”,这三个字在大家心里可能都有一个标准的模样:听话、乖巧、成绩好。

可我最近经历的一件事,让我对“好孩子”的定义有了新的思考。

前段时间,我去朋友家做客。

朋友有个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叫小宇。

那天,朋友因为小宇考试成绩不理想,狠狠地揍了他一顿。

小宇哭得那叫一个伤心,我在旁边看着都觉得心疼。

朋友打完孩子后,坐在沙发上直叹气,嘴里还念叨着:“这孩子,不打不成器,非得挨打才能长记性,才能好好学习,成为好孩子!”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小宇平时是个挺活泼的孩子,喜欢踢球、画画。

可在学习上,确实有点不太上心,总是粗心大意。

这次考试没考好,其实也不是什么天大的罪过,朋友这一顿打,真的能让小宇变成所谓的“好孩子”吗?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也曾经因为一些小错误被父母打骂。

那时候,心里充满了恐惧和委屈,根本没有心思去想怎么改正错误,满脑子都是“爸爸妈妈不爱我了”的念头。

挨打后的我,表面上变得听话了,可内心却充满了叛逆。

再看看小宇,被打之后,整个人都蔫了。

以前那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沉默寡言、眼神里充满恐惧的孩子。

他不敢大声说话,不敢随意玩耍,仿佛做什么都是错的。

我找了个机会,和小宇单独聊了聊。

我问他:“小宇,被妈妈打了,心里难受不?”小宇低着头,小声说:“难受,我知道妈妈是为我好,可我就是害怕。

”我又问:“那你觉得挨打了就能学好吗?”小宇犹豫了一下,摇摇头说:“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现在不想学习,一想到学习就害怕。

”听了小宇的话,我心里一阵酸楚。

孩子的世界是那么单纯,他们需要的是理解和鼓励,而不是打骂。

其实,仔细想想,什么是“好孩子”呢?难道只有成绩好、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小宇喜欢踢球,说不定以后能成为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他喜欢画画,也许会成为出色的画家。

可朋友的一顿打,很可能把小宇的这些兴趣和梦想都给磨灭了。

回到家后,我一直在想这件事。

同学说我,是什么样的好孩子呢

同学说我,是什么样的好孩子呢

同学说我,是什么样的好孩子呢好孩子的内标准好孩子的“内标准”是孩子的内质,发自孩子的内心,包括四个方面:有责任心、有爱心、有德行、有才华。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有正确的价值观——追求幸福。

培养孩子的核心是让孩子有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引导孩子正常地生活、幸福地生活。

中国的教育有一个致命的薄弱环节——孩子价值观教育的缺失。

价值观的教育是家长最需要引导孩子的一个环节。

现在一提到价值观,很多成人就想到“金钱”和“权利”,那是狭隘的“拜金和官本位的成功观”,不是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应该是让孩子幸福,因此我把孩子的价值观命名为“幸福观”。

成功的人不一定幸福,但幸福的人一定成功。

在建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好孩子首先应该有责任心。

一个人最终是要走上社会的,想在社会上立足,想要获得幸福和感成功,一定要“负责任”。

什么是责任?其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二,犯了错敢于承担。

试想,在我们成人的世界里,一个人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好,出了问题还推卸责任的话,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吗?能得到幸福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因此好孩子的第一个标准是要负责任,“有责任心”是做人的根本,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看到了太多没有责任心的孩子,究其原因,都是家长造成的。

一来家长没有正确的教子方法,剥夺了孩子的责任,其中最能剥夺孩子责任心的教育方法是“总要求”、“总表扬”、“总批评”、“总讲道理”,还有“总是说话不算数”;二来大部分中国家长包办孩子的一切,“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别的都让爸爸妈妈来干”是很多家长的真实写照。

记住,即使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如果没有责任心,那也将一事无成。

其次,好孩子应该有爱心。

“爱人者人恒爱之”,只有爱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

如果家长能够正确地爱孩子的话,孩子就会有爱心。

但是,如果大人“溺爱”、“宠爱”、“有条件地爱”、“无原则地爱”,就会剥夺孩子拥有“爱”的能力。

我常常和家长调侃“爱心不需要培养”,为什么?请家长记住:爱心是责任心的外化,有责任的人才可能有爱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
自打我记事以来,就被爸爸妈妈各种教育的
言论刺激着。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多听话!多乖!就你成天给我惹事老妈的这句话每日都跟重
播小广告似的,在我耳边唠叨。

好孩子的标准难
到就是听话吗?如果每个孩子都是温顺的大绵羊,社会上的新创造肯定都绝种了。

我的邻桌、后桌、前桌、都有这样的遭遇。

别人家的孩子似乎早已成了中国批评孩子的经典
版本,后续的话则多是些你怎么也不学着点、真
给我丢脸等诸如此类的话。

似乎,好孩子的标准
只有听话这个选项。

听话就说明可能会损失一些乐趣,但能得到
父母一句我就知道咱们xxx真乖!不听话就说明能够多得到一些自由、乐趣,但免不了父母一句看看,别人家的xxx在读书,你呢?就知道每个孩子都希望有个自由、快乐的生活模式,谁也不希望
成天闷在作业里,变成个书呆子。

但,父母的一切也都是为我们好。

他们一生
劳累,就盼我们能好好读书,考上好大学,一辈
子不愁吃穿,自己也能享天伦之乐。

如何在自我
和父母的爱之间找平衡,寻求既能让父母开心,又能使自己快乐的好孩子标准,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了。

在父母吩咐你学习时,放下你手中的游戏、书籍、等事物,安静地走到书桌前,认真学习,这样,爸妈就会开心啦,那你今天就可以多玩一会了。

父母与你的主见不和时,不要吵架,把你的想法好好捋一遍,再想一下父母的意见,寻求平衡,或是哪一方意见更好。

如果是你,就把好的原因跟爸妈好好说一遍,爸妈理解了,那这一切也就迎刃而解。

好孩子的标准很浅显易懂,只要在父母与自己之间找一个平衡,那你就一定能成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自己生活中的乐天派,过快乐平和的日子。

姓名:陈巧巧
学校:长乐市实验小学
班级:五年五班
指导老师:周宇
邮箱:.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