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师说】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课时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 人民版
思维激活· 想一想 1.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 哉!”秦王得以统一六国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与兼并战争中联系加强;人 民渴望统一;秦国经商鞅变法后实力最为雄厚;秦王嬴政制定了统一 六国的具体策略。
2.古代中华文明是一种以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为主轴„„文 化上高度认同而予以强化的政治大一统文明。据此指出秦朝建立的 “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的内容。
1三公:丞相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 2.三公九卿制度2九卿:是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 3议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 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
3.汉承
1西汉大体上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 秦制 2汉武帝设置刺史和司隶校尉,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考试大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标提示]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知识梳理 一、“六王毕,四海一” 1.统一
1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 2结果: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 六国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深度思考 要点 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提示:(1)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 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诸卿中奉常、宗正等官职就 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 (3)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 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行政权力体系, 为以后历代王朝的中央机构开创了模式。
两则材料分别表明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如何看待历史上的 分封制和郡县制优劣利弊?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案(含解析)
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考试要求:(1)秦的统一(b);(2)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b)。
一、秦的统一——(b)1.统一六国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
2.拓展疆域(1)北方: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设九原郡,修筑长城和“直道”。
(2)岭南:平定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
(3)“西南夷”:开辟“五尺道”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3.统一的影响(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
(2)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3)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微点拨秦统一前称“秦国”,是战国时期诸侯国之一,统一之后,称为“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二、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b)1.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官僚政治)(1)建立: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2)内容①“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职责。
②“县”隶属于郡,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3)特点①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③地方官分工明确。
(4)影响: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皇帝制度的建立(1)创立: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①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
②皇权至上,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③皇位世袭,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
(3)弊端:君主理念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影响国家政治决策的合理性。
3.三公九卿制官职职责议政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九卿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4.“汉承秦制、有所损益”(1)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大体沿袭秦代。
汉武帝时通过频繁换相、设立“中朝”等方式限制相权、加强皇权。
高三历史课件:秦汉的政治
返回
2.两汉对秦朝制度的继承和变化。(“汉承秦制”又 两汉对秦朝制度的继承和变化。(“汉承秦制” 两汉对秦朝制度的继承和变化。( 颇有所改” 的表现 的表现。) “颇有所改”.的表现。) 继承: 继承 继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 三公,郡县制 包括皇帝,三公 郡县制; 继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包括皇帝 三公 郡县制 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 变化: 变化 (1)强化监察制度 刺史监察地方诸侯和高官 强化监察制度,刺史监察地方诸侯和高官 强化监察制度 刺史监察地方诸侯和高官; (2)完善选官制度 采取察举征召选拔官吏 完善选官制度,采取察举征召选拔官吏 完善选官制度 采取察举征召选拔官吏; (3)地方制度采取郡国并行 造成王国问题 地方制度采取郡国并行,造成王国问题 地方制度采取郡国并行 造成王国问题; (4)赋税制度 进一步完善 形成编户齐民制度 赋税制度:进一步完善 形成编户齐民制度; 赋税制度 进一步完善,形成编户齐民制度 (5)治国思想 从崇法到尊儒 治国思想,从崇法到尊儒 治国思想 从崇法到尊儒. (6)废除秦朝的一些暴政和肉刑 废除秦朝的一些暴政和肉刑. 废除秦朝的一些暴政和肉刑 (7)中央设内外朝 削弱宰相 中央设内外朝,削弱宰相 中央设内外朝 削弱宰相.
掌握和小结: -统一\秦制\汉制 统一条件多意义大客观主观;结束战乱,符合潮流,三个有利; 巩固措施全影响深; 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有利,激化矛盾. 两工程重要长城灵渠. 长城积极消极;灵渠沟通两系. 汉制革新四.. 监察刺史;选官察举;编户齐民;郡国并行.
秦朝 统一 秦 制度 汉 的 统 一 和 制 度 两汉 制度
(战乱思合 主观有实力 变法彻底 策略 战乱思合);主观有实力 变法彻底) 策略. 战乱思合 主观有实力(变法彻底 统一 过程 灭六国 统越族 辖西南 取河套 疆域四至。 过程: 灭六国,统越族 辖西南,取河套 疆域四至。 统越族,辖西南 取河套-疆域四至 一个结束,两个符合 三个有利-政治 意义: 划时代-一个结束 两个符合,三个有利 意义 划时代 一个结束 两个符合 三个有利 政治 奠基础,经济促发展 经济促发展,社会促安定交往 奠基础 经济促发展 社会促安定交往 。 政治: 皇权至上 三公 郡县 秦律 专制集权制度。 政治 皇权至上-三公 郡县-秦律 专制集权制度。 三公-郡县 秦律:专制集权制度 经济: 土地,赋税 度量衡;货币 车轨驰道。 经济 土地 赋税 度量衡 货币 车轨驰道。 赋税;度量衡 货币;车轨驰道 措施 文化 书同文 焚书坑儒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文化: 书同文; 焚书坑儒;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工程: 长城 安定 智慧 和灵渠 沟通 交流 科技 工程 长城(安定 智慧)和灵渠 沟通,交流 科技.) 安定,智慧 和灵渠(沟通 交流,科技 评价: 三个有利-经发政巩民成 激化矛盾. 评价 三个有利 经发政巩民成 激化矛盾 经发政巩民成;激化矛盾 暴政: 繁役(徭役兵役 酷罚;重税 地兼. 徭役兵役);酷罚 重税;地兼 灭亡 暴政 繁役 徭役兵役 酷罚 重税 地兼 起义: 起义 前209-207;刘邦灭秦 击封 精神 刘邦灭秦;击封 精神. 刘邦灭秦 击封;精神 监察: 刺史制度: 汉武设;东汉变质 权力,名称 性质,影响 监察 刺史制度 汉武设 东汉变质 权力 名称 性质 影响 东汉变质-权力 名称,性质 影响. 地方: 郡国并行: 平乱;推恩令 分割;附益之法 集权加强. 地方 郡国并行 平乱 推恩令 分割 附益之法 集权加强 推恩令-分割 附益之法.集权加强 自下而上; 德行到门第. 选官: 察举征召: 察举-自下而上 标准变-德行到门第 选官 察举征召 察举 自下而上 标准变 德行到门第 征召-皇帝自上而下征召 皇帝自上而下征召. 征召 皇帝自上而下征召 赋税: 编户齐民: 多标准;多种类 田租,人口税 赋税 编户齐民 多标准 多种类 田租 人口税 徭役兵役 多种类-田租 人口税,徭役兵役 更赋,杂役 负担重;手续繁 杂役,;负担重 手续繁. 更赋 杂役 负担重 手续繁
《第2课秦汉时期》课件-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历史总复习(共22张PPT)
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政治方面:建立皇帝制度;建立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经济方面: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半两钱);统一车轨,修驰道;建立户籍制度。 文化方面:书同文;焚书坑儒,奉行法家思想,以法为教,以吏 为师;实行愚民政策。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014年全国卷2,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 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 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经济方面: • 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将铸币权力收归中央; • 推行重农抑商; • 盐铁官营,国家垄断; • 实行“均输”“平准”,稳定物价; • 实行“算缗”“告缗”; • 强行将富商大贾迁往边境或茂陵地区。
(2012年全国卷,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 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 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皇帝纪年 汉高帝十二年 汉文帝十六年 汉景帝中六年 汉武帝元封五年
公元纪年 前195年 前164年 前144年 前106年
郡级政区 15郡 24郡
68郡、国 108郡、国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材料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大发展时期,秦朝建立了“车同轨、书同 文、行同伦”的统一国家;汉朝的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文化。但 秦汉又是多民族的国家,随着边疆民族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也蓬勃发展, 形成了统一前提下风格多样的秦汉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秦汉时 期,中外交通发展,开辟了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大规模地吸收了印 度、中亚等地的外来文化。秦汉文化也广泛外传。造纸术的发明、《九章 算术》的问世、天文和医学的成就,表明了那时的中国文化处于世界领先 地位。万里长城、兵马俑、《史记》等成就,都表现出秦汉人奋发向上的 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的恢弘气势。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人民版必修1201709210372
朝的官僚制度,而是大体沿袭了秦制。
运用一、一、二归纳“秦汉”政治 一个中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个首创: 皇帝制度实现了从以王权为核心到以皇权 为核心的集权制度的转变。 二层官制:中央:三公九卿。地方:郡守和县令。
要点一
比较理解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
异同点
分封制
郡县制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 件下实行,按地域 划分 官吏由皇帝任免, 不得世袭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 构,地方绝对服从 中央
(2)意义: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不失为在君主专 制制度之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 (3)发展:晚年秦始皇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朝廷大 臣参与议政的制度遭到破坏。 4. “汉承秦制” 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历史上称 此为“汉承秦制”。
[思维点拨 ]
汉承秦制绝不是汉王朝完全沿袭秦王
不同点
与宗法制相联 前提条件 系,以血缘关 系为基础 传承制度 世袭 诸侯国拥有很 与中央的 强的地方独立 关系 性
官吏的 权力
不 官员的 同 职责范 点 围 历史作 用 相同点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 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 位 地
在辖区内只有行政管 在封地内有行政权, 理权,对土地无所有 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 权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 治秩序,但容易发展 强和国家的统一 为割据势力 都是为巩固统治;都是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 制度;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探究问题] 材料 与分封制相适应, 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
世禄制 ” 。三代 ( 夏商周 ) 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 族 …… 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 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 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
(2)特点 ① 皇位世袭 :嬴政自称“始皇帝”,由子孙传承皇权,不可转移。 ② 皇权至上 :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 都由皇帝任免。
③ 皇权独尊 :皇帝有一系列专用称号: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 称“玺”等。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
职责
三公: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 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
2.消极影响 (1)政治上:君主个人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国家政策,容易造成决策的随意和行 政的专断,极易出现暴政、腐败现象。 (2)经济上:在明清时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妨碍了社会的进步。 (3)思想文化:加强思想文化控制,文化专制日趋严厉。思想上独尊一家,禁锢了 人们的头脑,压抑了人性及其创造力,阻碍了中国民主政治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答案:C
角度二 皇帝制度
【典例2】 (2012·海南卷,3)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 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试题分析】 解题的突破口是抓住“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是名 人,功绩大。秦王从“三皇”“五帝”中分别取“皇”和“帝”,表明德高 “三皇”功过“五帝”,突出自我的功业。 答案:C
“公天下”的理解,分析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即从分封制下的“世卿世禄”
到郡县制下的“依据才干政绩”来选官,故D项正确。
答案:D
考点即时演练
实战演练·夯实基础
1.(2017·湖南郴州摸底)南朝宋裴驷《史记集解》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 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 A.材料观点前后矛盾 B.反映了皇权至高无上 C.体现了皇权的独裁 D.文字材料不足以为信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材料前后所述史 实不是一个时代的,不存在矛盾之处,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秦以后对皇帝使 用的印从名称和材质方面都做了专属规定,他人不得僭越,这从本质上揭示了 皇帝制度的特征——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决断事务 的机制,故C项错误;文字材料也是有效的史料,但使用时需要仔细甄别,故D项 错误。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课件
的设计”。这种设计在秦汉以后成为中央集权的专制
社会,其立足基础是遍布全国的均匀的农村组织,上端
是同样结构均匀的有纪律的官僚组织,这样使中国的朝
代以一种权力的架构放在一个大规模的社会基础之上, 难以在短时期内用和平方式改造,它在明清时期丧失了 其扩展性和开发性,走向内敛和非竞争性,也是中国在 近代走向落后和遭受屈辱的历史根源。
祭天到官员、百姓祭祖,反映了封建伦理秩序的不可逾
越,通过祭天和祭祖,也可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A与材
料无关,材料并未涉及宗教问题。C是对材料的错误理
解,祖先崇拜是先古时期就有的,不是皇权至上促成的。 宗法制体现为贵族世袭,官员、百姓祭拜祖先无法反映 贵族世袭制,和题干主旨不符,可判断D不正确。
【考向揭秘】 1.已考角度:皇帝制度的由来;君主专制的特点;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2.预测角度:
善。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 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 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秦朝的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消极影响: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矛盾,
秦朝短命而亡。
【考题印证】 (2014·全国卷Ⅰ·T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 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 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
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解题思路】
主题归纳 秦汉以后,上至皇帝下至官 员、百姓,都祭拜祖先
知识迁移 君主专制的特点及统 治手段,政治统治融入 封建思想文化的内容
2017版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考点2
考纲要求
走向“大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秦汉政治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的统一;(2)皇帝制度;(3)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4)中央集权制度 的形成及影响。 排查 细讲 精练 考点
基础知识
核心考点
高考模拟
训练
排查 基础知识
一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全国
1.统一六国 结束战乱,建立了秦王朝。 (1)北方: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 和“直道”。 2.拓展疆域 (2)岭南:平定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
御史大夫 负责监察系统。 2.百官 九卿 ②九卿:是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 公卿 制 ③议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备皇帝裁决。
汉承 ①西汉大体上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
三公
秦制 ②汉武帝设置 刺史 和司隶校尉,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微点拨
答案
必背答题要语
1.“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统一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 权势和地位。 2.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 3.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
(3)“西南夷”:开辟“ 五尺道 ”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3.影响: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微点拨
答案
二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
实施:秦始皇确定以 郡县制 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1.海内为郡县
实现了地方权力向中央的集中。 ①“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 内容 职官分掌职责。 ②“县”隶属于郡,下设“乡”“里”两级地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新人教版
尚书省 、中书省及门下省三省 2.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________
体制。
3.隋唐 (1)内容:推行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省分别负责决 执行 ,尚书省下设六部。 策、审议和________ (2)影响:提高了办事效率;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
4.宋代
中书门下 (1) 设 ___________ 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
史料二:元朝“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 推行行省制度央”→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 对中央集权的受到中央节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意义
(1)依据史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措 施的意义。 提示: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 家统一。 (2)依据史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
权。
参知政事 (2) 后 来 设 ___________ 、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
权、军权和财权。 5.元代 中书省 (1)设_______ 为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元朝后期,宰相权势增大。
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 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史料主旨
解读信息
“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国除为郡”“ 史料一:汉武 又颁布律令……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汉 帝为解决王国 武帝的举措,即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 问题采取的措 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 施 对诸侯王的防范
些创新。
提示: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设行中书省 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
(3)综合上述史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
提示:地方自主性(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
秦汉政治制度2ppt
趣味探究
如果你是汉高祖刘邦,从农民起义倒 秦,到用10万人的军队对抗项羽40万大军, 最后建立大汉王朝,只用了几年的时间,而 且新国家又极其萧条贫困,你能高枕无忧吗? 你看到想到的是什么?又打算如何来巩固政 权呢?
我们来看刘邦的治国态度
刘邦成功建国的要素在宽,这和秦朝的严,
项羽的暴形成对比。 刘邦尊重历史,反秦政而承秦制,开创了西 汉王朝。汉初变法家政治为道家政治,使国 家摆脱了战国以来几百年的战争轨道,转入 和平建设,为汉朝的强盛,封建制的相对稳 定奠定了基础。
五、汉朝政治制度建立的背景原因:
(一)秦的灭亡 真接原因----秦朝的暴政: 沉重的赋税; 繁重的徭役、兵役; 社会阶级 矛盾激化
暴虐统治
根本原因:封建君主专制
严酷的刑法;
焚书坑儒。
灭亡过程:(陈胜、吴广起义时间、性质、地点、政权、结果)
(二)、西汉的建立 楚汉战争:时间:前206----前202 人物:刘邦 项羽 实质?争夺全国统治权 西汉的建立:前202;开国皇帝、刘邦 ;都城、长安。
六、两汉的政治制度 (一)、巩固完善专制主义(中央官制): 1.保留三公九卿制(汉承秦制) 2.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设中朝(内 朝)、外朝制:
中朝:皇帝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决策。尚 书令权力日显重要。 外朝: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组成。且布衣为相
(二)、巩固完善中央集权(地方官制):
能力提高 如何评价秦始皇? (如上少有的暴君。 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 侯割据混战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统一了 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等,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 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对中国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称 他是千古一帝。 但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严酷的刑法,给人民带 来。了无比的痛苦和灾难,“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 成了极大损失。因而他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秦汉的统一与政治制度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4)官员选拔与管理【链接选择性必修 1 第 5 课】
主要是“以法为教”“__以__吏_为__师_____”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 选拔
而为官
考核
上计制
监察 建立以__御__史_大__夫_____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5)民族关系【链接选择性必修 1 第 11 课】 设立官职 设典客、典属国等管理民族事务
①监察 a.中央:建立了以__御__史__大_夫_____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b.地方: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 13 个州部,分设__刺__史____。 官员管理 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 制度 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 ②考核:上计制。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链接 选择性必修 1 第 5 课】 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 地方治理 行为
①确立以__察__举_制_____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 a.方式:先考察而后推举。 b.标准:在乡里的__舆__论__评_价_____和为官能力。 官吏 c.特点:分常科和特科。 选拔 d.作用: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②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是选官制度的重要补充【链接选择性必修 1 第 5 课】
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
内容
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县(道)设于郡下,根据户数 的多少,置县令(长)、县丞、县尉;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
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长官任命
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___直_接__任_命_____和考核
【概念阐释】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1)君主专制:它是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掌握政权,主要特征是
③实行一系列军事、经济、文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对秦以后中国社 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
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
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解读】作者充分肯定了秦始皇在建立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方面的贡献。肯定了秦朝建立后加强中央集 权的措施,包括皇帝制度、郡县制度等,政治上废除封
建国家和王国,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实行郡县制,地方官
(3)结合历史古迹遗存、文献材料考查对郡县制的评价。
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2.形成原因: (1)经济根源: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封建的个体的 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 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
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
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
绝„„新的、更有效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原先
的黄河发源地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
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商品化为各封建国家的统治者提供
了建立中央集权所必需的财政资源。„„法家人物关
心的是改革社会,以加强他们所奉事的诸侯的力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探究1:材料中的作者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产生 的历史原因有哪些?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提示:(1)原因:西北游牧民族的威胁;东周以来的混 乱局面使人民渴望结束割据战乱;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行政机构。
垂直管理 地方;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 (2)特点:中央_________ 免调动,不得世袭。
官僚政治 取 (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_________
代贵族政治。
【特别提醒】 2.理解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1)贵族政治的突出特征是世袭,官僚政治的突出特征
高中历史复习第2课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2
• 11、(09浙江)关于明代内阁,下列 表述正确的是
•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 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 • 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考点8:军机处(清)
• 12、(07宁夏)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 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 君权神授学说是皇帝掌握与运用至高无上的权力以及中国皇 帝制度长期延续的重要理论依据。历代统治者都充分利用神 权来加强君权的不可侵犯性。
5、影响
• 1) 积极影响:
• 第一,皇帝制度强调集中、大一统的原则,在一定 程度上消除了封建制度本身固有的割据性和分散性。
• 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里,统一是历史的主流,这对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1、两对矛盾及其演变趋势
朝代 中央 (时期)
地方
选官、用人
秦朝
皇帝制、三公 郡县制 九卿
皇帝任免
汉朝
魏晋南 北朝 隋朝
汉承秦制,有 郡国并行制;察举制
所损益;中朝 推恩令、刺
(武帝)
史制度
三省制(形成)北魏:整顿 九口中正制 吏治、三长 制
三省制
科举制(创立)
唐朝
三省六部制 (完善)
信的近臣构成。重要政事,“中朝”在宫 廷内先自作出决策,以此分割、削弱相权。
• 3、(11全国)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 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 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 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 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 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及文化成就”
汉朝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开放
1 丝绸之路
开辟了陆上和海上的贸易通道,促进了与西方的交流。
2 和亲政策
通过与周边国家的联姻,巩固了和平关系。
3 发展外交使团
派遣使节前往其他国家,拓展对外关系。
儒家思想在秦汉时期的影响
仁爱
强调仁爱之心,塑造人性美德。
礼节
重视礼仪规范,维护社会秩序。
孝道
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秦朝的文化成就及其影响
秦始皇陵
千秋之谜,见证着秦朝的巨大工 程和统一建制。
秦琴
融合多种乐器的特点,开创了中 国古代音乐的发展。
秦砖
烧制工艺超前,为后来的陶瓷制 作奠定了基础。
汉朝政治制度的演变
1 推行分封制
刘邦开始实行分封制,赏地给功臣,保持中央集权。
2 设立丞相制度
丞相成为最高决策者,有助于平衡各地势力。
司空
• 管理水利、交通、地方工程 • 负责永巷、巡河
地方行政和土地制度
郡县制度 均田制度 屯田制度
建立郡县体系,加强地方行政机构。 实施土地均分,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田开垦。 推行屯田制,培育新的军事力量和粮食供给。
汉朝科举制度的实行
乡试
选拔地方士人,考取举人。
省试
选拔州、府级士人,考取进士。
殿试
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秦 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及文化 成就
了解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探索古代中国的辉煌历史。
秦朝的政治制度简介
1
官僚体制
2
设立三公九卿制度,建立官吏选拔制度,
加强中央控制。
3
集权统一
始皇帝实行严密的中央集权,推行郡县 制,统一货币和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史证
-9-
考点一
考点二
论从史出: 1.由史料可知,“皇帝”一词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其含义如何? 背景:秦王嬴政平定六国统一天下之后,需要新的称号。含义:比 三皇五帝的功绩更大。 2.秦始皇称“皇帝”是否合适?为什么? 合适。秦国统一天下,是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秦始皇居功至伟,理 应称之。(或答:不合适。秦国一统天下是历史的必然。) 3.由史料可知,秦始皇为“皇帝”规定了哪些特殊制度?其目的如何? 制度: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除谥法,实行世袭制,以数字计世 系。目的:维护皇权的绝对权威。
考点史证
-1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二郡县制 史料 (二十六年)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 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 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 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 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 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 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 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 秦始皇本纪第六》
央政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
察内容”可知,汉武帝采取措施抑制豪强可以缓解土地兼并,故选C项;D项 C 材料信息不能体现。
解析 答案
关闭
史学要论
-21-
秦朝具有“真正革命意义”的制度建设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期也可能是一件好 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 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经过了汉代的完善和巩固, 又继续推行了1 700年,其间只逐步地作了修正。……不管人们是 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 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 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 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的革命。的确,它是 在本世纪以前中国唯一的真正革命。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秦汉史》
说明 皇权至高无上 是其基本特征 三公九卿之间 相互配合、彼 此牵制 建立起“中央 —地方—民 户”的统治体 系
基础梳理
-4-
知识笔记
疑难阐释
3.影响:历史性变革 (1)在当时,有效地维护了秦王朝的国家统一局面。秦朝经济文化 措施的推行得益于政治上的集权专制。 (2)对后世,奠定了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基础梳理
-3-
知识笔记
疑难阐释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涵
组成部分 具体实施 皇权不可转移:世袭制、终身 最高统 制 皇帝制度 治者称 皇位不可僭越:总揽全国军政 皇帝 大权 实行三 设立三公分掌全国政务、监 中枢机构 公九卿 察、军事 制 设立诸卿分掌各项具体事务 全国设郡,以郡辖县,管理地方 地方行 实行郡 政制度 县制 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真题剖析
-17-
考向一
考向二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材料“最后必须经皇帝 裁决”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君主专制),宰相仅仅将群臣议定结果领衔
对点训练1 (2015天津文综)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 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 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基础梳理
-5-
知识笔记
疑难阐释
二、汉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1.中枢机构:从丞相专权到削弱相权 (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2)汉武帝时期重用侍从、秘书等,使其参与朝政,以削弱相权。 2.地方体制:从郡国并行到单一的郡县制 (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初,郡县数量少,封国势力大、发展快, 终于酿成“七国之乱”。 (2)汉景帝的初步整治:汉景帝平定叛乱,收回王国的一些权力,开 始解决王国问题。 (3)汉武帝时期实行单一的郡县制:先是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 力,后来削去大批王侯爵位,彻底剪除王国势力。
考点史证
-10-
考点一
考点二
拓展升华 对皇帝制度的认识 (1)皇帝制度是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表现 为:一是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掌握整个国家各方面的最高权力,二 是中央机构旨在帮助皇帝处理全国各方面事务,三是地方行政机构 是代表皇帝来管理地方。 (2)帝制度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皇权不可转移,二是皇位不可僭越, 其基本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 (3)皇权至高无上必然产生专制。因此中国的皇帝制度就是专制 制度。近代时期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就直接表现为废除皇帝制度。
第2 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基础梳理
-2-
知识笔记
疑难阐释
一、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背景:春秋战国历史的终结 (1)一些诸侯纷纷称王,扩大自身权力,为统一的君主权力的出现 奠定了基础。 (2)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取得实效,国家实力大增。 (3)秦王嬴政剪灭六国,统一天下,赢得建章立制的历史机遇。
真题剖析
-16-
考向一
考向二
解题思路:①审题干,找题眼:“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执 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②审设问,找关联:“背景”应在历史事件发生之前出现,包含特定 的“原因”“条件”“因果联系”等因素。 ③审选项,找答案: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年幼的皇帝往往封外戚(即 舅舅、外祖父)为列侯,用他们来辅政,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这正 说明了皇帝的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并 未说明重用外戚是为了抑制相权,故A项可排除;B项“家天下”思想 反对外戚干政,故排除;外戚不一定是刘氏同姓诸侯,故D项错误。 答案:C
真题剖析
-19-
考向一
考向二
解题思路:①审题干,找题眼:“良二千石”“与朕共治天下”。 ②审设问,找关联:“体现”意味着对题干的分析、认识。题干中 “共治”“良”“重申”等说法是取舍选项的依据。 ③审选项,找答案:材料的核心信息是“与我共同治理天下的,就是 那些称职的郡守啊!”,这实际指出了地方基层官员对维护国家统治 的重要性,因此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地方官员贤明有助于维护统 治,而非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汉宣帝的治 国观念受到后代统治者的重视,没有体现汉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延续 性,故C项错误;“历代帝王”的说法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考点史证
-13-
考点一
考点二
拓展升华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历史转变 (1)含义: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体制下,建立郡、县二级 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2)过程:秦朝首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县与封 国并行的制度,以至于出现了封国的叛乱(即“七国之乱”)。此后,郡 县制大行于天下,而分封制则退出历史舞台。这一历史过程,说明 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曲折性。 (3)影响:郡县制的实施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它从根本上否定了 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中央通过任命、考核和 监察郡县官吏,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这就基本上解除了 以封国为代表的地方割据势力对封建中央政权的威胁,有利于维护 国家的统一,也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考点史证
-14-
考点一
考点二
(4)实质:郡县制的全面推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战胜贵族分 封体制的表现,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真题剖析
-15-
考向一
考向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考向一汉朝皇帝制度 【例1】 (2015课标全国Ⅰ,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 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 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 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命题品鉴:本题依托“汉家之制”这一历史现象,要求分析其形成的 相关背景,在思维上属于“由果溯因”,需要从“汉家之制”的内涵出发, 分析其形成的条件。
基础梳理
-6-
知识笔记
疑难阐释
3.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 (1)含义: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 做官的主要途径。 (2)影响:选举人才的标准由秦朝的军功转向品德,选举的程序开 始走向制度化,标志古代官僚选举制度的重大进步。
基础梳理
-7-
知识笔记
疑难阐释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 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这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 要特征是皇帝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在决策上具有独断性和随意 性。专制主义是决策方式。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 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 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权是管理方式。 二者之间的关系:①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②专制主 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 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这时候地方权力常常较大,国家的统一 或稳定受到影响。
关闭
上奏于皇帝,故A、B、C三项均错误。从材料中“„下其议‟于群臣”可知,皇
帝重视朝臣的意见和建议,这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从而在最大程 D 度上保证了皇帝决策的正确 ,故选D项。
解析 答案
关闭
真题剖析
-18-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二汉代官僚政治 【例2】 (2015课标全国Ⅱ,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 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 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命题品鉴:认识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是历史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本题旨在考查能否正确认识题干所述的历史现象——“良二千 石”“与朕共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