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课后训练:第七课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 含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

课后训练一起提高

一、基础知识巩固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造诣.(yì)负笈.(jí)

气氛.(fèn) 颠沛.流离(pèi)

B.夯.实(hāng) 隽.永(juàn)

不啻.(chì) 耳濡.目染(rú)

C.跻.身(jī) 迸.射(bènɡ)

谬.论(niù) 矢.志不渝(shǐ)

D.纨.袴(wǎn) 勉强.(qiǎng)

契.机(qì) 真知灼.见(zhuó)

解析:A项,“氛”应读“fēn”;C项,“谬”应读“miù”;D项,“纨”应读“wán”。

答案: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合璧涵养颁奖名列前矛

B.繁琐秘诀夯实举一反三

C.麾下辩论栋粱因材施教

D.窘相安祥贪婪按部就班

解析:A项,“矛”应为“茅”。C项,“粱”应为“梁”。D项,“祥”应为“详”。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学室友知道我非常喜欢悬疑文学,毕业前夕,她送了我一套珍藏版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直到现在我还敝帚自珍

....。

②二胡和唢呐是北方乡村最为悲情的两种乐器,而演奏者又往往是身世坎坷的江湖艺人。一曲

下来,演奏者荡气回肠

....,听曲者悲悲戚戚。

③这些被称为是“屏幕育成的”一代青少年,他们很多的价值观念直接来自于长期耳濡目染

....的影视文化。

④在经过六个月按部就班

....的试验之后,德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得出了一个结论:这项技术是

安全的。

⑤姑母居然敢和这位连神佛都敢骂的老太太分庭抗礼

....,针锋相对地争辩,实在令人不能不伸大

拇指。

⑥在埃尔逊实验室的两年里,他的动手能力捉襟见肘

....,暴露了他这方面的不足,被同事们传为笑谈。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⑥

D.②⑤⑥

敝帚自珍:破扫帚,自己当宝贝爱惜,比喻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②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用在此处,适用对象不当。③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用在此处正确。④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用在此处正确。⑤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指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该语境是“姑母”和“老太太”进行争辩,并没有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的意味,故使用不当。⑥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用在此处正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段时间以来,公众对于公共安全措施的抱怨不绝于耳,这是因为一些地方的公共安全措施过于简单和粗暴是根源,动辄出台封路等限制性措施。

B.在印度设立中国图书编辑部,旨在加强中印两国出版领域务实合作,编辑出版更多高质量的中国图书,提高印度各界对中国的了解。

C.事实上,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世界上本没有万能的一劳

永逸的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D.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项,句式杂糅,把“这是因为一些地方的公共安全措施过于简单和粗暴是根源”改为“这是因为一些地方的公共安全措施过于简单和粗暴”或“一些地方的公共安全措施过于简单和粗暴是根源”。B项,搭配不当,“提高”与“了解”不搭配,可以把“提高”改为“增进”。C项,语序不当,“一种”移到“万能”之前。

5.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自己觉得幸福。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大白话。我却知道,有不少人,很多人并非为自己的感觉,而是为了他人的观瞻而去构建自己的人生与生活。窥察别人的生活与家庭,便成为我们生活的另一部分。

A.也许但是而且因此

B.如果而甚至因而

C.如果但是而且因此

D.也许而甚至因而

,据此可以排除B、C两项。第二个横线处前后是转折关系,用“但是”表示转折语气偏重,选“而”更符合语言习惯,据此可以排除A、C两项。第三个横线处前后两句之间是递进关系,选“甚至”更符合语感,据此可以排除A、C两项。

二、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俞可平:仰望星空,做天国的学问

肖堂

学而优则仕的进阶逻辑,到俞可平这里被颠覆了。争取了两三年后,这位中央编译局副局长的辞职请求,终于得到中央批复。他如愿回到未名湖畔,履新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

一直以来,俞可平身上最引人关注的,是他大胆而犀利的学术观点。他的成长经历和最鲜活的生活细节,却很少有人知晓。如今看来,恰恰是这些被忽略的部分,生动印证了时代的发展。

1959年7月,俞可平出生于浙江诸暨。他曾做过两年多生产队干部,之后恰逢国家恢复高考,俞可平考入当时的浙江师范学院绍兴分校,就读政史专业,后来成为厦门大学哲学系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我们这代人,受毛主席的影响特别深。毛主席喜欢读什么?喜欢读历史、哲学。”他这样解释自己选择专业的原因。

在厦大三年,因为看到政治对中国的决定性作用,俞可平的兴趣渐渐转向了中国政治。“当时的我,内心似乎涌动着一种莫名的责任感,觉得应该为这个社会的进步做点儿什么。”俞可平说,“所谓责任,无非两种。一种是知识的责任,就是通过研究,推动学术的进步;另一种,就是通过实践,推动社会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