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复习题
分析题
一、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数据分析如何更好地发挥经济宏观调控的作用?
答题要点:
(一)从理论上讲,文件的财政政策是相对于扩张性或紧缩性政策而言的,其实质就是中性的财政政策,一般是在社会供应总量大体平衡,但结构上有矛盾的情况下实施的。
稳健财政政策的总体思路可以用16个字概括,即“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特征是依据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合理把握总量调控的政策力度,适当控制财政赤字总量和调减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制定出台了烟叶税条例,彻底废除了农业特产税税种,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继续完善“三补贴”等政策,加大粮食直补力度,继续完善补贴的兑付方式,对2006年种粮农民的生产资料增支实行了综合直补。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西部地区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市、区),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标准均由10元提高到20元。
(2)完善收入分配政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顺利实施了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的调整方案,增强了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效果。按照公务员法的要求,大力推进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和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形成科学合理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统筹解决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问题,致力于提高农民收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逐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稳定。
(3)调整和完善税收制度,支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2006年4月起,对消费税的应税品目进行了有增有减的调整,并对小汽车等原有税目的税率进行了有高有低的调整。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政策,继续扩大资源类产品和污染类产品取消出口退税和降低退税率的范围,研究完善已经引起贸易磨擦的大宗出口产品出口退税政策。研究完善现行加工贸易政策,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积极推进资源税改革,进一步研究调整资源税税负,增加资源开采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完善资源税费关系,促进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另外,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实现制度创新。在继续深化税收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和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大力推动国有企业制度、金融体制和投资体制等经济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制度创新。
(二)货币政策主要参考教材第264页第二供给管理政策和第三物价和收入政策的部分内容
二、当前财政赤字减少,银行储蓄减少等现象,请说明财政政策类型有哪些方面的变化?
答题要点:基本同上(一)部分
三、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失业增加,反映当前就业方面,经济增长方式有那些问题?应如何转变?
答题要点:(一)经济增长模式带来失业增加。
表明资本密集型增长方式不利于就业人口的增加。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之间存在四种关系:一是高经济增长率、就业机会扩大类型;二是高经济增长、低就业类型;三是经济增长率下降、就业机会下降;四是经济增长率下降、就业机会有所扩大。表中列举资料表明属于“高经济增长、过高资本投入、低就业增长”类型。在我国目前就业压力加大的前提下,过多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当前应当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保持经济增长率和资本投入增长率的前提下,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增长弹性系数。
(二)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增长模式与速度。
在我国现阶段,确定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注重提高就业的投资增长弹性和经济增长弹性,对于增加就业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当前,不要把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经济对立起来,在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加快第三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发展。一般来讲,经济增长和就业正相关奥肯法则也指出,GNP每下降2个百分点,失业人口就会增加1百分点。因此,扩大就业,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第一,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不同产业就业增长弹性差异较大,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最高,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增加就业的前景十分乐观,而且我国目前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发展传统第三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缓解就业压力。第二,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中小企业的数目都占企业总数的95%以上,就业人数占60%左右。可见,中小企业历来都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领域。应从战略高度制定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并运用政府的产业政策扶持其发展,尽快形成稳定的中小企业群,为缓解就业压力找到强有力的支撑点。第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本身带有诸多市场紧急的因素,其许多行为更带有明显的市场化,是顺应我国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起来的,具有相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特征,与传统经济部门相比较,更具有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优势。
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反映什么问题?出现的原因?请提出相应的对策?
答题要点:(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增长水平差距。
收入差距:1978年 2.36:1 1998年 2.51:1
2000年 2.79:1 2005 年 3.22:1
收入增长速度:1993年农村:2% 城市:10%
2000年农村:2% 城市: 7%
收入增长速度差距:
2000年 3.5:1 2003年2.09:12004年1.13:1,2005年1.55:1
(三)体制与制度安排以及政策的不合理是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改革以来,双重二元体制有很大松动,但仍没有完全消除:一是财政投入明显不足,二是信贷投入不足,三是农民作为农村土地的所有者,不能获得应得的土地转让收益,四是农民还有许多享受不到的制度性收入。
(二)深化体制与制度改革
首先,要改革行政体制,明确政府职能,在完善内部监督制度的同时,加强社会对政府的监督;其次,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步伐,打破行业垄断;再次,要深化西部地区体制与制度改革;最后,要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对农村的政策倾斜。一是要通过发展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村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革;二是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三是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四是要加大财政支出中的支农比重。
论述题:
一、宏观经济管理有哪些提高?有哪些变化?
(一)宏观经济管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