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解剖学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解剖学
一,神经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及技术手段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1,传统的组织染色技术,用以了解各种神经元的形态、神经核和神经束之间的联系;
2,神经通路追踪技术,主要是利用轴突运输的已知分子进行逆行和顺行追踪;
3,化学神经解剖学法,常用诱发荧光法;
4,放射自显技术;
5,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过程,损伤后修复和对药物等因素发生反应时的基因表达变化。
二,神经系统的发育演变过程及其特点有哪些?
由网状神经――链状神经――管状神经
网状神经特点:可将感觉引起的冲动传至肢体各部,引起广泛的反应,但是是弥散的、无方向性的;
链状神经特点:由弥散到集中,出现神经链,初步具有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和内脏神经的基本特征。
管状神经特点:运动神经细胞和中间神经细胞集中形成管状的中枢神经,感觉神经细胞向中枢靠拢。
三,神经管的结构和形成,脊髓的发育及脑泡的发育分化如何?
1,神经管的发生:从胚胎第三周开始,位于原条前方的胚盘外胚层在脊索的诱导下增厚形成一波板,即神经板。以后,神经板的边缘部位增厚,中央凹陷的纵沟为神经
沟,神经沟向脊侧卷曲形成一管状结构即神经管。
神经管包括:室曾膜层、套层、边缘层。
2,脑的形成:胚胎第四周神经管前端部分膨大为三个脑泡,即前脑泡、中脑泡、后脑泡,同时神经管向腹侧弯曲,在第五周时前脑泡前部向两外侧膨大形成左右大脑半球,后部形成间脑,前脑泡的内腔同时形成第三脑室和两侧大脑半球内的侧脑室。
中脑泡的发育最快,形成中脑部分,其内腔即为中脑水管。
后脑泡演化形成菱脑峡,菱脑峡之后的膨大部为菱脑,进而发育成小脑、脑桥、延髓。
3,脊髓的形成,神经管的后段分化成延髓,其中管腔演化为脊髓中央管,套层分化为脊髓的灰质,边缘层分化成白质。
四,脊髓前柱、侧柱及后柱的神经核团各有哪些?有何功能?
脊髓前柱:前角内侧核,支配颈部、躯干部的固有肌
中央柱,副神经、膈核、腰骶柱、前联合柱
前角外侧核,支配四肢肌
脊髓侧柱:中间外侧核,为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中间内侧核,内脏感觉有关
副交感核,是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处
脊髓后柱:胶树核,温痛觉传导
后联合核,接受盆腔内脏器的传导
后角边缘核,
后角固有核,部分神经元起中间联络的作用,发出的纤维联络脊髓
胸核,接受后根的传入神经,发出脊髓小脑后束上行至小脑
五,脊髓白质内主要的上下行传导束有哪些?各有何功能?
脊髓上行的传导束:1,薄束和楔束,传导来自同侧上、下半身的肌、腱、关节的本体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
2,脊髓小脑束,包括:脊髓小脑前束、后束、嘴侧束和楔小脑束。传递下肢和躯干下部的非意识性本体觉和来自皮肤的部分触、压觉信息到达小脑。
3,脊髓丘脑束,分为丘脑侧束和丘脑前束,传递由后根细纤维传入的温痛觉。
4,内脏感觉束,发出的纤维伴随脊髓丘脑束上行至脑。
脊髓下行传导束:1,皮质脊髓束,分为侧束、前束、前外侧束,支配上下肢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只接受对侧半球的纤维;而支配躯干肌的前角运动神经元接受双侧皮质脊髓束2,红核脊髓束,支配屈肌的运动
3,前庭脊髓束,主要兴奋躯干和肢体的伸肌,调节身体平衡。
4,网状脊髓束,参与躯干和肢体近端肌运动的控制
5,顶盖脊髓束,兴奋对侧颈肌,抑制同侧颈肌的活动
6,内侧纵束,协同眼睛的运动和头颈部的运动
7,下行的内脏通路
六,脊髓横断性损伤和半横切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发生机理?
1,脊髓横断性损伤:当外伤致脊髓突然完全横断后,横断面一下全部感觉和运动丧失,反射消失,处于无反射状态,又称脊髓休克。数周或数月后各种反射可逐渐恢复,但由于传导束很难再生,脊髓又失去脑的易化和抑制作用,因此恢复后的深感觉和肌张力比正常时高。离断平面以下的感觉和运动不能恢复。
2,脊髓半横切损伤:主要临床表现为:布朗-色夸综合征,损伤平面以下的位置觉、震动觉和精细触觉丧失;同侧肢体硬瘫,损伤平面以下对侧身体温痛觉丧失。发病机理:主要因为脊髓的功能受到影响,脊髓白质中上下行传导束受到影响,使得高级神经中枢的信息不能传递,因为正常情况下脊髓的反射是在脑的控制下进行的,包括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当上运动神经元受损时,下运动神经元失去了高级中枢的控制才出现了脊髓反射。
七,脑干内的脑神经核及主要的非脑神经核各有哪些?有何功能?
1,脑神经核:一般躯体运动核: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舌下神经核
特殊内脏运动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副神经核
一般内脏运动核: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一般内脏和特殊内脏感觉核:孤束核
一般躯体感觉核:三叉神经感觉背核
特殊躯体感觉核:蜗神经核、前庭神经核
2,非脑神经核:中继核:延髓的中继核:薄束核、楔束核、下橄榄核、楔束副核、弓状核脑桥的中继核:脑桥核、上橄榄核、外侧丘系核、蓝斑核
中脑的中继核:中央核、下丘周灰质、红核
八,下橄榄核群、上橄榄核群、面神经核群、三叉神经核群、前庭神经核群及动眼神经核群的构成及功能如何?
上橄榄核群:内外侧上橄榄核和斜方体核;是听觉传导通路上的重要中继核之一,共同参与声音的空间定位。
面神经核群:支配面部表情肌、颈阔肌、二腹肌肌腹、茎突舌骨肌和镫骨肌
三叉神经核群:包括三叉神经中脑核:接受本体感觉和压觉冲动。
三叉神经脑桥核:主要接受三叉神经内传递牙齿、头面部皮肤和口、鼻腔粘膜触觉、压觉的初级感觉纤维;还接受来自三叉神经中脑核的神经传入。
三叉神经脊束核:头面部的温痛觉、接受来自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前庭神经核群:包括前庭上核、前庭下核、前庭内侧核和前庭外侧核。主要接受经前庭神经传入的初级平衡觉纤维,还接受来自小脑、大脑的前庭皮质和脊髓的传入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