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下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下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类和回收利用》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方法,以及垃圾处理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了解回收利用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环保的知识,对垃圾处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和回收利用的实践操作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了解回收利用的方法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垃圾处理对环境的重要性,养成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回收利用的方法。
2.难点: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和回收利用的实践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了解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了解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和回收利用的实践操作,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工具。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了解垃圾处理的基本知识,准备好自己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垃圾处理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思考。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垃圾处理的问题?你们知道垃圾应该如何分类和处理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回收利用的方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4.4分类和回收利用》》的内容主要包括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回收利用等。
本节课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回收利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回收利用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
2.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回收利用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垃圾的分类方法。
2.垃圾的回收利用意义。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回收利用的意义。
2.使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垃圾物品,用于教学演示和练习。
2.准备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供学生参考。
3.准备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应该如何处理吗?垃圾是否可以回收利用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展示各种垃圾物品,向学生讲解垃圾的分类方法。
同时,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将这些垃圾进行分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将老师提供的垃圾物品进行分类。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垃圾分类方法的掌握情况。
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5分钟)老师向学生讲解垃圾的回收利用意义,让学生了解垃圾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6.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回收利用的意义。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设计收1吨废玻璃可以节约石英砂0.72吨,纯碱0.25吨,长石粉0.06吨,煤炭10吨,电400度。
许多金属可以被熔化后再利用。
回收利用废金属,既节约能源又节约矿石资源。
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二)家庭垃圾调查在家庭垃圾中,包含哪些可以被回收利用的材料?【链接】塑料瓶底的数字隐含什么秘密?饮料瓶底图是塑料回收的标志,中间的数字是塑料品种代码,“1”代表聚醋类塑料,"2”代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3”代表聚氯乙烯塑料等。
如果在三角形外还写有“PET" "HDPE""PVC”则分别是它们的塑料名称缩写代号。
【链接】纸张回收再利用过程二、垃圾的分类和分装垃圾的回收利用,需要把其中可利用的材料区分和集中起来。
要有效地回收,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旧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1、调查活动(1)调查要求交流家庭垃圾回收调查阅读调查生活垃圾分类与分装情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其他垃圾:主要包括废弃食品袋(盒)、废弃纸巾、废弃瓶罐、灰土、烟头、宠物粪便等。
(3)家庭垃圾分类统计表2、垃圾分类、分装还便于对有毒垃圾的处理(1)废电池就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垃圾。
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面积上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
如果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浸入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通过食物链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2)医疗垃圾也要集中进行处理。
否则会传染疾病,危及我们的健康。
3、小结垃圾混倒,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
三、做一个堆肥箱家庭垃圾中有约1/3是碎菜叶、蛋壳等厨余垃圾。
4.4垃圾的回收利用与分类教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 废纸回收:回收废纸,再利用生产新纸品。
- 塑料回收:回收塑料,再利用生产塑料制品。
- 玻璃回收:回收玻璃,再利用生产玻璃制品。
- 金属回收:回收金属,再利用生产金属制品。
5. 环保行动
- 个人行动:从自身做起,做好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产生。
- 社区行动:参与社区垃圾分类活动,宣传环保知识。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垃圾分类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垃圾分类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垃圾分类重点,强调垃圾分类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垃圾分类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针对以上教学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全面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理解透彻。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
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一本《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特别是第4单元“垃圾的回收利用与分类”章节。这将作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资料。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
(1)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通过讲解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
(3)垃圾处理方式:介绍垃圾填埋、焚烧、堆肥等处理方式,让学生了解各种处理方式的优缺点。
然而,我也注意到,对于一些垃圾分类的细节,比如某些特殊垃圾的处理方式,学生们还存在一定的混淆。这提示我,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细致地讲解这些难点,并设计更多的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巩固理解。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分类和回收利用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分类和回收利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垃圾的分类方法以及各种垃圾的性质和用途。
2.学会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利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行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垃圾的分类方法及其性质和用途。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自主学习教师发放教材,让学生自主学习第26页的内容,了解垃圾的分类方法及其性质和用途。
学生边学习边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
3.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会的垃圾分类方法。
同时,教师向学生讲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分类错误,提醒学生注意。
4.实践活动(1)实验:教师演示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垃圾分类的过程。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2)调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垃圾分类调查,了解学校或家庭的垃圾分类情况。
学生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6.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的垃圾分类知识,对家庭或学校的垃圾进行分类,并记录分类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评价1.学生能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及其性质和用途。
2.学生能在生活中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3.学生能通过实验、调查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重难点补充: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的是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方法,以及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实践垃圾分类,以及如何激发他们参与回收利用的积极性。
对话设计:教师:“大家知道,我们每天都会产生很多垃圾,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垃圾都去了哪里呢?”学生:“被清洁工人运走,然后扔到垃圾桶里。
”教师:“对,但是这些垃圾并不是都被扔掉了,其实它们还可以被再次利用。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4.4分类和回收利用》3-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4.4分类和回收利用》3-教科版一. 教材分析《4.4分类和回收利用》是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中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了解回收利用的意义,培养环保意识和行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知识了解不够深入。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思考,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来提高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垃圾的分类方法,学会正确分类和投放垃圾;知道回收利用的意义,能够自觉参与回收活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回收利用的意义。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垃圾分类宣传册、垃圾分类模拟箱、回收利用物品等。
2.学具:垃圾分类卡片、笔记本、笔等。
3.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垃圾污染环境的严重性,引导学生关注垃圾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垃圾的分类方法,展示垃圾分类宣传册,让学生了解各种垃圾的分类标准。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垃圾分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设计
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2、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过程与方法:1、调查当地废品回收情况。
2、进行垃圾的分类分装,参与回收利用的活动。
3、开展做堆肥的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2、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并学会分类、分装的有效回收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材料,正确处理有毒垃圾。
【教材处理】将教材中的调查活动安排在课前来完成,并只安排小部分同学去做,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如果学生在课上对这部分内容已经有比较多的认识,会削减课后再去实践调查的积极性;二是课上将课文的这部分知识内容让孩子们身边自己的伙伴来讲,比老师的说教要生动,也更具说服力。
三是社会调查这样的实践活动需要走出校门,在行动和安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只安排了小部分同学去做;四、这样的活动确实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能在班级中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教学准备】1、有回收标志的不同品种的塑料瓶,如聚醋塑料饮料瓶、高密度聚乙烯塑料酱油瓶其他可回收的不同材料的物品。
2、回收垃圾的有关图片。
3、教师在校园一角选定安放堆肥箱的场地,并放置好空堆肥箱。
【课前活动】1、开展一次小范围的调查活动:布置一小队同学(4~6人)调查附近的的废品回收站或询问废品回收工作者,他们回收些什么?这些物品回收后有什么用处?指导时应注意:要求调查组同学调查前设计好采访的问题(除了教材中提到的两个问题之外,还可自行设计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并要求在采访时做好记录,为在班级汇报做准备,最好老师也能和调查组同学一起参与调查活动,有条件的情况下拍几张调查现场的照片或摄一段采访的录像。
这样能确实汇报活动更生动,更具说服力。
2、指名让三两个学生上网查阅关于“有毒垃圾”的信息,并做好汇报准备。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第4课《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2.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过程与方法:1.阅读资料,进行垃圾的分类分装,参与回收利用的活动。
2.课后开展做堆肥的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2.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并学会分类、分装的有效回收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材料,正确处理有毒垃圾。
【教学准备】小组材料:4个纸盒垃圾桶(上面标有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垃圾卡片(卡片上有垃圾的名称)。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师播放网红视频:上海垃圾分类之干垃圾和湿垃圾。
生观看视频,了解去年7月1日,上海开始施行垃圾分类。
师引导学生知道:解决垃圾问题,首先要减少垃圾的数量,再将可利用的材料回收,剩下的作无害处理。
师引出课题:分类和回收利用。
师板书课题:分类和回收利用。
二、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小组讨论记录:在家庭垃圾中,包含哪些可以被回收利用的材料?师出示资料引导学生讨论记录:塑料能够多次熔化成形,回收利用废塑料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取玻璃便宜,因为玻璃熔化的温度比用生料熔炼的温度低很多。
许多金属可以被熔化后再利用。
回收利用废金属,既节约能源又节约矿石资源。
生交流讨论结果:(预设)师补充拓展资料:我们喝水的杯子、矿泉水瓶的底部都有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型 , 三角型里面有一个数字,一般是1-7,数字不同,代表材料的实用范围,毒性差异。
链接:一张图看懂塑料底的秘密三、垃圾的分类和分装师引导学生:垃圾的回收利用,需要把其中可利用的材料区分和集中起来。
要有效地回收,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旧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教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分类和回收利用
【关键字】教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4.分类和回收利用一、教材简析:本课是环境单元的第四课,是学生认识了《减少渣滓及重新使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重新使用渣滓的研究。
渣滓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许多渣滓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回收利用渣滓可以节约大量资源和能源,节约成本,减少渣滓,减少污染。
本课共三个活动:认识一些可回收利用的渣滓、学习对渣滓进行分类和分装、做一个堆肥箱。
第一个活动需要布置学生课前先进行调查,了解哪些渣滓可以回收利用,而渣滓的回收利用必须先要对渣滓进行分类和分装,由此进入第二个活动,利用学生自己带来的渣滓对渣滓进行分类和分装,在分类和分装时,学生会发现渣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厨余渣滓,对这部分渣滓怎么处理呢?于是又进入第三个活动:做一个堆肥箱。
二、教学背景:渣滓的回收利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渣滓的回收利用必须以渣滓的分类和分装为前提,现在一些国家已经实行渣滓源头分类,我国也已经开始在一些城市试点实施渣滓分类分装。
渣滓的分类涉及到千家万户和每个公民,能否让学生从小养成对渣滓进行分类和装的习惯是我们教学的任务,因为学生是渣滓的受害者,也是渣滓的产生者,更是渣滓的治理者,他们有能力也有义务对渣滓进行治理,渣滓分类是对学生来说是力所能及的环保行为。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2.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二)过程与方法:1.调查当地废品回收情况。
2.进行垃圾的分类分装,参与回收利用的活动。
3.开展做堆肥的活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2.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并学会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难点:正确区分和处理不同垃圾。
教学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垃圾准备有回收标志的不同品种的塑料瓶,有关图片,做堆肥箱用的空箱子等。
教科版科学六下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类和回收利用》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对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养成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良好习惯。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知识点。
2.难点:如何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知识。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2.准备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知识点,用于教学。
3.准备小组合作的活动,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问题?你们认为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在哪里?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分析,使学生掌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知识点。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
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生活垃圾中的一些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2.了解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科学探究:1.能对常见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正确投放,参与回收利用的活动。
2.设计一个堆肥箱,知道厨余垃圾可以进行堆肥,制造有机肥料。
科学态度:1.通过课堂研讨、堆肥箱设计等,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2.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知道日常生活中一些可回收或再利用的资源,树立回收或再利用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的重难点1.重点:正确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合理处理有害垃圾。
2.难点: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材料并在生活中能落实。
三、教学准备学生材料:常见生活垃圾实物及有关图片;模拟垃圾分装桶;记录单。
教师材料:ppt、视频、垃圾分装桶、堆肥箱。
四、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引出课题1.同学们,听说过“垃圾围城”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新闻评论类节目的视频吧!《老梁观世界“垃圾围城”》。
2.垃圾围城成为全球趋势,垃圾是城市发展的附属物。
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
而垃圾问题的根源关键在于人们长期将生活垃圾混装。
针对这一陋习,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3.揭示课题:《分类和回收利用》。
(二)研讨探究,分类回收1.你们自己家里或者是社区有对垃圾进行分类了吗?说说你知道的垃圾分类是怎么分的?2.《深圳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规定深圳市生活垃圾分为以下四类:可回收物,未污染的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有害垃圾,对人体或环境有危害;餐厨垃圾,餐厨废弃物、易腐烂的有机物;其他垃圾,上述三类外,如污染的纸类、塑料、建筑垃圾等。
对垃圾有了统一分类后,还要进行合理分装,所以,分装上述四类垃圾的垃圾桶颜色一般也是比较统一的。
3.同桌讨论,将下面这些垃圾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内,并做好记录。
4、分类和回收利用 (教科版六下科学教案)
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科版六下科学教案)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
2、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过程与方法:1、调查当地废品回收情况。
2、进行垃圾的分类分装,参与回收利用的活动。
3、开展做堆肥的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强烈的资意识和环保意识。
2、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并学会分类、分装的有效回收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材料,正确处理有毒垃圾。
【教材处理】将教材中的调查活动安排在前完成,并只安排小部分同学去做,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如果学生在上对这部分内容已经有比较多的认识,会削减后再去实践调查的积极性;二是上将的这部分知识内容让孩子们身边自己的伙伴讲,比老师的说教要生动,也更具说服力。
三是社会调查这样的实践活动需要走出校门,在行动和安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只安排了小部分同学去做;四、这样的活动确实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能在班级中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教学准备】1、有回收标志的不同品种的塑料瓶,如聚醋塑料饮料瓶、高密度聚乙烯塑料酱油瓶其他可回收的不同材料的物品。
2、回收垃圾的有关图片。
3、教师在校园一角选定安放堆肥箱的场地,并放置好空堆肥箱。
【前活动】1、开展一次小范围的调查活动:布置一小队同学(4~6人)调查附近的的废品回收站或询问废品回收工作者,他们回收些什么?这些物品回收后有什么用处?指导时应注意:要求调查组同学调查前设计好采访的问题(除了教材中提到的两个问题之外,还可自行设计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并要求在采访时做好记录,为在班级汇报做准备,最好老师也能和调查组同学一起参与调查活动,有条的情况下拍几张调查现场的照片或摄一段采访的录像。
这样能确实汇报活动更生动,更具说服力。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分类和回收利用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内容: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目标:1. 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2. 掌握常见垃圾的分类方法;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会正确处理垃圾。
教学重点:1. 垃圾的分类方法;2. 垃圾的回收利用。
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或实物:废纸、废塑料瓶、废电池、废玻璃瓶等;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话题(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垃圾的概念和垃圾的分类方法。
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他们对分类和回收利用的认识。
Step 2:垃圾分类的方法(10分钟)结合图片、视频或实物,向学生展示常见的垃圾如废纸、废塑料瓶、废电池、废玻璃瓶等,并向学生解释这些垃圾应该如何分类投放。
让学生根据实物进行分类演示,并进行讨论。
Step 3:垃圾的回收利用(1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垃圾的回收利用过程,让学生了解垃圾回收的重要性和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以及回收利用的方法和意义。
Step 4:讨论和总结(10分钟)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和总结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意义。
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Step 5: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课堂作业:请学生回家和家人一起讨论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方法,并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想。
教学延伸:1. 去垃圾分类中心参观,了解实际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情况;2. 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分类和回收利用的过程;3. 开展垃圾减量活动,鼓励学生减少垃圾产生,提倡环保生活方式。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4 分类和回收利用|教科版
《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一、教学背景生活中,我们每天会产生很多废弃物——垃圾,有的垃圾弃之为害,用之为宝。
垃圾的回收利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垃圾的回收利用必须以垃圾的分类和分装为前提,现在一些国家已经实行垃圾源头分类,我国也已经开始在一些城市试点实施垃圾分类分装。
垃圾的分类涉及到千家万户和每个公民,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垃圾的受害者,又是垃圾的制造者,也应该是垃圾的治理者,让学生认清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垃圾分类对学生来说是力所能及的环保行为。
二、教材分析《分类和回收利用》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六年级下册(2004年5月第1版)《环境和我们》一单元中的第4课内容。
是学生认识了《减少垃圾及重新使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重新使用垃圾的研究。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许多垃圾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回收利用垃圾可以节约大量资源和能源,节约成本,减少垃圾,减少污染。
本课共三个活动:认识一些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学习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做一个堆肥箱。
第一个活动需要布置学生课前进行调查,了解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而垃圾的回收利用必须先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由此进入第二个活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网络媒体的支持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在分类和分装时,学生会发现垃圾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厨余垃圾,对这部分垃圾怎么处理呢?于是又进入第三个活动:做一个堆肥箱。
同时也为后面《污水和污水处理》、《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和《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使《课标》中关于环境教育的要求得到全面落实。
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能利用新的材料进行设计与制作,并能与老师和同学很好地沟通交流。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回收并重新加工利用,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数量,而且能够节约大量自然资源。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设计
让学生源于生活,还原生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学生认清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为创建清洁美丽的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课堂小结
1.【展示】PPT。
2.【练习】巩固。
(1)学生【观看】PPT。
(2)完善表格和练习。
巩固课堂要点,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水平。
活动三: 做一个堆肥箱
1.【展示】PPT,【认知】堆肥这种处理垃圾的方式。
2.【引导】活动。
(1)学生【观看】PPT。
(2)全班【交流】。
让学生意识到堆肥的优点及重要性,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为创建清洁美丽的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拓展
1.【倡议】爱护环境,从你我做起。
(1)学生【观看】PPT。
1.【展示】PPT。
教科版
2.【提问】:被丢弃的物品有多种材料制造而成,你们知道哪些材料一般都有 回收利用价值的?
3.【引导学习】:可回收标志--♻及可回收的主要类别。
4.【展示】PPT,了解回收此类材料的好处。
5.提出【任务】:书本76页表格。
(1)学生【观看】PPT。
(2)学生围绕问题分组【讨论】。
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分类和回收利用》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一单元中的第4课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对垃圾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加工利用,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为后面《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使《课标》中关于环境教育的要求得到全面落实。
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
通过垃圾分类和分装训练,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4 分类和回收利用教科版 (3)
《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科学概念:1、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2、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过程与方法:1、调查当地废品回收情况。
2、进行垃圾的分类分装,参与回收利用的活动。
3、开展做堆肥的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2、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并学会分类、分装的有效回收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材料,正确处理有毒垃圾。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活动:开展一次全班参与的调查活动:请学生调查附近的废品回收站或询问废品回收工作者,他们回收些什么?这些物品回收后有什么用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二、汇报交流垃圾调查情况。
1、提问:废品回收工作者回收些什么?这些物品回收后用什么用处?2、学生思考、讨论,汇报3、归纳:垃圾的回收利用,需要把其中可利用的材料区分和集中起来。
要有效地回收,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旧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三、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四、给垃圾分类。
五、小结:垃圾的种类六、有毒垃圾的处理提问:类似废旧电池这样的有毒垃圾该怎么处理?阅读:危险品的处理办法 71页七、制作堆肥箱1、谈话:说到家庭垃圾,有心的同学一定注意到了家庭垃圾中约有1/3是食物废料,能不能将这些垃圾变废为宝?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做一个利用食物废料等垃圾做成的宝贝——堆肥箱(板书:堆肥箱)3、出示堆肥箱的图片谈话:堆肥箱有什么用?怎么制作堆肥箱?练习:分类西瓜皮②旧电池③瓷碗④破热水瓶胆⑤废日光灯管⑥破雨伞⑦剩菜⑧塑料杯⑨过期药品⑩穿不下的衣服总结:垃圾分类、分装并不难!只要我们人人参与,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周围的环境一定会变得更加清洁和美丽。
板书分类和回收利用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塑料、玻璃、金属、布匹不可回收垃圾: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厨余垃圾:剩菜、果皮、蔬菜茎叶有害垃圾: 电池、医疗器械、废旧日光灯。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4《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类和回收利用》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方法,以及垃圾的再利用过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物质、能量、生物圈等相关的知识,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具体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方法。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3.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垃圾的分类方法。
2.垃圾的回收利用过程。
3.如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收集一些垃圾实物和图片。
2.准备一些关于垃圾回收利用的资料。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初步了解垃圾的分类。
游戏规则:教师出示一些垃圾实物,学生要快速判断这些垃圾属于哪一类,并将其分类。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关于垃圾回收利用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回收利用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利用?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对一些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利用。
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评价。
5.拓展(5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他人请教,了解一些垃圾回收利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并进行分享。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教科版科学六下《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分类和回收利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类和回收利用》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等,并且明白各种垃圾的处理方法,从而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垃圾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垃圾需要分类,但具体分类的方法和原则可能还不够明确。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各种垃圾,但对垃圾的回收利用知识了解不多,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拓展这方面的知识。
学生具备基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完成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知识,学会正确分类垃圾,提高资源利用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原则。
2.难点:垃圾的回收利用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思考。
2.互动教学法:分组讨论、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各种垃圾的图片和资料,制作PPT;准备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材料。
2.学生准备:了解日常生活中垃圾的分类情况;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数据展示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引发学生对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介绍垃圾的分类方法,讲解分类的原则,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分类方法。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分类和回收利用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目标1.了解物品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2.能够简单分类一些物品3.了解回收利用的方式和方法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物品分类的本质和目的,进而了解回收利用的重要性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回收利用观念,学会基本的分类方法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交互式”、“案例教学”等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出示几个实物,例如:纸张、铅笔、电池等,让学生谈谈这些东西有什么共性和不同之处,引出物品分类的重要性。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分类?分类有哪些好处?在何时何地需要分类?正文1.什么是分类?教师简要介绍物品分类的概念和内容,指出分类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物品的性质、用途等相同的特征将其划分为一类。
2.物品的分类方法向学生介绍根据不同的特征,物品可以分为颜色、形状、材质等多个方面,例如:–颜色:红色、蓝色、黄色等–形状:方形、圆形、三角形等–材质:金属、玻璃、塑料等同时,教师也要向学生介绍物品分类的具体方法,例如:–颜色分类法:将颜色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形状分类法:将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材质分类法:将材质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3.什么是回收利用?教师引入回收利用的概念,引导学生探讨相关的问题,例如:什么是回收利用?为什么要回收利用?回收利用有哪些好处?学生应做到对其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有简单的理解。
4.回收利用的方式和方法向学生介绍回收利用的常用途径及方法,例如:–回收利用玻璃、纸张、塑料等废弃物品–使用不同的容器收集不同种类的废物–压缩机、分拣机等技术在回收过程中的应用5.实际操作让学生动手将教室内的废弃物品进行分类并进行回收利用,同时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感受分类和回收利用的实际效果。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实践,我们使学生明确了正确的分类和回收利用观念,养成轻量化、环保的生活习惯,在实际中增强环保意识。
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废弃物分类和回收利用提供了一些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分类和回收利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2、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过程与方法:
1、调查当地废品回收情况。
2、进行垃圾的分类分装,参与回收利用的活动。
3、开展做堆肥的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2、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并学会分类、分装的有效回收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材料,正确处理有毒垃圾。
【教材处理】
将教材中的调查活动安排在课前来完成,并只安排小部分同学去做,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如果学生在课上对这部分内容已经有比较多的认识,会削减课后再去实践调查的积极性;二是课上将课文的这部分知识内容让孩子们身边自己的伙伴来讲,比老师的说教要生动,也更具说服力。
三是社会调查这样的实践活动需要走出校门,在行动和安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只安排了小部分同学去做;四、这样的活动确实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能在班级中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
【教学准备】
1、有回收标志的不同品种的塑料瓶,如聚醋塑料饮料瓶、高密度聚乙烯塑料酱油瓶其他可回收的不同材料的物品。
2、回收垃圾的有关图片。
3、教师在校园一角选定安放堆肥箱的场地,并放置好空堆肥箱。
【课前活动】
1、开展一次小范围的调查活动:布置一小队同学(4~6人)调查附近的的废品回
收站或询问废品回收工作者,他们回收些什么?这些物品回收后有什么用处?
指导时应注意:要求调查组同学调查前设计好采访的问题(除了教材中提到的两个问题之外,还可自行设计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并要求在采访时做好记录,为在班级汇报做准备,最好老师也能和调查组同学一起参与调查活动,有条件的情况下拍几张调查现场的照片或摄一段采访的录像。
这样能确实汇报活动更生动,更具说服力。
2、指名让三两个学生上网查阅关于“有毒垃圾”的信息,并做好汇报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发现生活中一些看似可以废弃了的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后,马上就能变废为宝,或为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几分情趣,切切实实地减少了垃圾的产生。
更多的情况下,有一些物品我们明知道它们进行处理和再次加工后仍可再利用,却苦于手上没有掌握一些必要的设备和技术,不得不将他们废弃。
你们知道老师说的是哪一类物品吗?
(说明:提到“必要的设备和技术”,宗在让孩子们逐步认识到许多事情得有科学技术的支撑才能实现。
)
学生思考、汇报。
二、识别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谈话:生活中有许多废弃物通过回收,是完全可以重新加工利用的。
比如:金属、塑料等。
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怎样回收利用它们呢?
学生交流、汇报
1、垃圾回收调查小组的汇报
课前,老师派一小队同学做了一次调查活动,让他们调查废品回收站或询问废品回收工作者,他们都回收些什么?这些物品回收后有什么用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调查小组同学的汇报吧!
调查小队的汇报。
师生共同评价调查活动的开展情况
(注意,调查小组汇报前一定要让其他同学充分地思考并交流。
这样自己先动脑参与了,再学习、倾听才会更有收效。
)
2、了解回收利用垃圾的方法及好处
示教材76页插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塑料、金属、玻璃、金属回收利用的方法和好处。
归纳小结:生活中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很多,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回收垃圾中的废旧材料再加以利用,可以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成本、减少垃圾、减少污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3、家庭垃圾中可回收材料的识别
提问:在家庭垃圾中,你发现都包含了哪些可以被回收利用的材料呢?
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76页的表格,结合家庭生活经验,进一步识别哪些材料属可回收垃圾。
各组派代表交流。
(注意提醒学生相同的答案不要重复,学生汇报时,老师应板书关键词,使学生对可回收材料有较清晰的总体印象。
)
三、垃圾的分类和分装
1、垃圾有效回收的探讨
提问:
(1)平时,我们家庭垃圾中的一些可回收材料是否都得到了有效的回收和再加工利用呢?为什么?
(2)你认为垃圾应该处理才便于有效回收?
学生思考、讨论,汇报
归纳:垃圾的回收利用,需要把其中可利用的材料区分和集中起来。
要有效地回收,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旧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2、垃圾的分类
提问:你们家的垃圾分装了吗?有没有存放废纸、玻璃、金属和塑料的地方?
大家认为可以把垃圾大致分为几类来分装?每一类包含的是哪些垃圾?
学生思考汇报。
出示垃圾分类表格(见教材77页),向学生做简单介绍,使之进一步明确科学处理垃圾过程中的垃圾分类方法。
谈话:垃圾分类、分装还便于对有毒垃圾的处理。
大家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有毒垃圾吗?
学生汇报
3、资料查阅组同学汇报:有毒垃圾的相关信息
补充、归纳: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部分医疗垃圾及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充值卡(手机卡、上网卡、电话卡等)等都是有毒垃圾,处理不当将会直接危害到人体健康。
四、做一个堆肥箱
谈话:说到家庭垃圾,有心的同学一定注意到了家庭垃圾中约有1/3是食物废料,大家知道吗?它们利用得好,可是宝贝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做一个利用食物废料等垃圾做成的宝贝——堆肥箱(板书:堆肥箱)
请同学们打开书78页,自学堆肥箱的制作方法。
带学生到生物园建堆肥箱
总结:垃圾分类、分装并不难!只要我们人人参与,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周围的环境一定会变得更加清洁和美丽。
布置作业:
利用身边的简易材料为班级、学校或社区设计分类垃圾箱,要求制作适当图片贴在回收箱上。
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小组作品的评比,并落实回收箱放的地方,谁去管理,怎么管理及回收后怎么办。
板书设计:4、分类和回收利用
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塑料、玻璃、金属、橡胶……
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垃圾
厨余垃圾
有毒垃圾
垃圾分类、分装,有效回收利用。
做一个堆肥箱
教学后记:
附:在教学中可向学生渗透的信息:
1、人们对旧电池的危害认识已久,以往常将旧电池收集起来集中处理,经过多年实践发现,这种处理方式反而比分散处理造成的危害更大。
而目前环保电池在市场上占到了更来更大的比例,危害已经不是太大,所以现在国家环保部门已不再提倡将旧电池集中起来处理。
2、各种充值卡污染大,也不宜集中处理。
3、垃圾分装时,不要系紧袋口,因为现在很多城市的垃圾都是采用了“风选”技术,系紧了袋口将导致象塑料袋这样的轻材料不能被风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