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4-86页例1,课堂活动第1~3题,练习十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意义,能理解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具、学具准备】

相关图片、课件或小黑板、方格纸、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课件或小黑板展示:学校教学楼图片或者学生照片,然后定格在2~3组图片,将几组图片放大和缩小。

2.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图片放大了和缩小了)

3.举例:你能举出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遇到图像放大和缩小的问题吗?

4.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教师:其实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图像放大和缩小的问题,如修建房屋和桥梁、修建公路和铁路等都需要先把物体绘在图纸上;同学们写生,也要按一定的比例把事物进行缩小(课件或小黑板演示);科学家在观察很小的微生物时也要用放大镜,然后按一定的比例把他们放大再记录下来(课件或小黑板演示),看来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所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索“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板书课题)

1.教学例1。

(1)课件或小黑板出示例1图片,同桌互议:两张图片有什么相同或不同?

学生:这是两张大小和画面都完全相同的图片。(板书:形状相同,大小相同)

教师:用课件或小黑板演示进行验证。

(2)同学们去过XX动物园吗?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动物园吧!

课件或小黑板演示:XX动物园,最后定格在大象图片,变成两张大小不同但画面相同的图片。

教师:观察这两张图片,你又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议一议。

学生:两张都是同一只大象的图片。

学生:图片的大小不同。

学生:从左往右观察,图片在变小;从右往左观察,图片在变大。

……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或小黑板演示验证:两张图片景物相同但是大小不同。

(3)教师小结。

教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观察到第一组图片是两张大小和画面都完全相同的图片;第二组是两张都是同一只大象的图片,但两张图片的大小不同,一张是另一张缩小的图片。非常棒!

教师板书: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动手操作。

(1)摆正方形。

我们用火柴棍来摆一摆正方形,要求每个同学摆出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摆好后仔细观察,同桌互议,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摆出的两个正方形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课件或小黑板出示:房屋图和六边形图。

教师:这里还有一位建筑家,将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房屋建筑上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教师:观察这两组图形的形状怎样?从左到右图形是怎样变化的?反之,从右到左又是怎样变化的?

(3)总结提炼,揭示概念。

教师:图形放大或缩小时,形状相同、大小不同。(板书)

3.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课件或小黑板出示前几组图形:找找放大或缩小的图形?为什么?

(2)举例:生活中图形。

(3)欣赏:课件或小黑板展示生活中图片。

4.指导学生看教科书第P82~83页。

5.教学小结。

教师:学到什么知识或收获?

三、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第1~3题。

四、运用新知,巩固提高

练习十八第1、4题。

附板书: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形状相同,大小相同——完全相同图形

形状相同,大小不同——放大或缩小图形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6-87页例2,课堂活动第4、5题,练习十八第2、3、5、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像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2.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

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

方格纸、投影仪或小黑板、火柴、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回忆,揭示课题

图形放大或缩小时,有哪些变化;有哪些没有变化?

(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1)投影仪或小黑板出示例2:理解题意,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图。

(2)学生动笔尝试画一画图1,教师巡视。

(3)学生板演,集体评议。

教师: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4)学生独立完成例2的图2、图3,相互评价。

(5)评讲反馈。

教师强调:把长方形的长和宽都缩小为原来的12,就是把长方形的长和宽都缩小2倍。

2.小组讨论,明确画法。

(1)小组讨论在方格纸里画图的步骤。

教师:按要求在方格纸里画图,我们应该按怎样的步骤画呢?四人小组议一议。

(2)反馈讨论情况,明确画法。

①弄清楚是把图形放大或缩小。

②确定图形每条边应画多长。

③确定图形在方格纸中的位置。

3.规范操作,强化画法。

课件或小黑板演示:按以上步骤示范画出相似图形。

教师: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相似图形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然后再按要求将原图形各边放大或缩小规定的倍数。

4.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第4、5题。

5.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三、运用新知,巩固提高

1.练习十八第2、3题。

强调:第3题要突出相似,注意各边的关系。

2.练习十八第5题。

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相对位置不变”的意义。

3.课外拓展:练习十八第6题。

用计算机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再将它放大或缩小。

四、学生质疑,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或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五、板书: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画法关键放大或缩小的图形

每条边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

比例尺(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3题,练习十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2.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运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中国地图、螺丝帽的放大图、尺子、格子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激趣设疑。

课件或小黑板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和国旗的平面图。再依次点击,出现一组大小不同的地图平面图和国旗平面图。

教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