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油基础知识
试油知识

6. 试油作业中井喷的预防和控制
(2)井喷的控制。 • 安装灵活可靠的防喷器,是有效地对油 井环形空间进行控制的最佳措施。 • 起下作业前,要先准备好井口大闸门, 下端连接好卡箍及与油管扣相符的短节, 以便及时的一次安装好闸门。 • 应使闸门处于全开状态,闸门的上端也 要事先连接好卡箍及提升短节。
(1)射孔作业中的防喷管理措施 (2)施工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3)射孔过程中发生井喷的时候的 安全处理措施 (4)井喷防火
5. 试井作业中的防喷、防火
(1)射孔作业中的防喷管理措施。 • 严禁在夜间、雷雨天和6级风以上的 条件下施工; • 施工井场必须清理空地,以便能合 理地摆放射孔车辆、消防车辆及消 防器材。
3. 气举诱喷
• 气举的进口管线试压不能低于压风机 的最高工作压力; • 出口管线必须用高压硬管线,并固定 好,喷口处不许接90度的弯头; • 气举时应严格注意油井产出的天然气 与注入的空气混合后的防爆问题; • 气举后,在井内空气和油气混合物未 排净前,切勿进行井下作业和测压工 作,以防摩擦静电引起井下爆炸。 • 气井、高油比井及轻油井严禁用空气 气举。
6. 试油作业中井喷的预防和控制
(3)抢喷
• 一旦发生井喷,机车必须立即熄火, 切断电源。 • 抢喷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 严禁吸烟或进行动火作业。
7. 试油作业井场防火、 防爆炸措施
(1)井场防火防爆措施 (2)井场着火的处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 试油作业井场防火、 防爆炸措施
(1)井场防火防爆措施 • 在作业施工井场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 火; • 井场施工动火焊井口或管线时,必须 办理动火手续,非经有关部门审批, 并有严密的安全措施,任何单位和个 人不得擅自动火施工。 • 冬季施工使用电热管时,严禁接触易 燃物品。
《油井试油技术培训》课件

压力监测与记录
在试压过程中,应实时监 测压力变化,记录压力数 据,为试油结果分析和评 价提供依据。
试油液体的选择与处理
试油液体的选择
根据油井的实际情况和试油目的,选择合适的试油液体,如清水 、泥浆等。
试油液体的处理
对选定的试油液体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添加药品、搅拌混合等,以 满足试油要求。
某气田的试油技术应用
总结词:高效检测 总结词:环境保护 总结词:安全保障
详细描述:该气田采用试油技术,快速准确地确定了气 层的分布和储量,为后续的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详细描述:在试油过程中,该气田注重环境保护,采取 了一系列措施减少对周围生态的影响,确保了气田的可 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通过严格的试油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该气 田有效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 安全。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人才培养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培养了一批具备专业知识 和技能的试油技术人才,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 障。
05
油井试油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油井试油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油井试油技术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
展。智能化技术能够提高试油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实现远程监控和自
废液处理与环保要求
在试油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
04
油井试油技术应用实例
某油田的试油技术应用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成功应用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该油田采用先进的试油技术,成功地检测到了 油层的位置和储量,为后续的开采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 。
试油扣型基础知识

•外径有:1、1.25、1.5、2、2.5、3、4、6、8、10英寸
第二节 基础介绍:油井的套管、油管、由壬 地面流程配件介绍
• 1502型油壬
• 2202型油壬
第二节 基础介绍:油井的套管、油管、由壬
地面流程配件介绍 M=male sub=凸接头 F=femal sub=凹接头
EUE-P(External Upset Pin)表示外加厚公扣,EUE-B(External Upset Box)表 示外加厚母扣。 • 除了用pin和box表示公扣母扣外,其他表示公扣有1. external thread 2. male 3. male thread。母扣有1. female thread 2. internal thread 3. box 4. box thread。 • 2 NU • 表示是没有外加厚的油管接头。除了没有外加厚外和EU一般还有一种区别就 是NU一般每英寸10扣,EU一般每英寸8扣。其中NUE表示非加厚端或者说端 部非加厚。
--
---
33.9
53.3
73.3
--
63.4
87.1
31.4
39.7
46.4
29.8
37.3
43.0
---
48.4
58.8
--
32.8
36.5
--
--
16.1
第二节 基础介绍:油井的套管、油管、由壬
外径
mm (in)
• 2、油管
• 油管分为两端加厚(EU)和平式(NU)油管;
• 扣型:外加厚(EUE)或(UPTBG)8扣/in;
78mm
试油知识简介

试油知识简介井下作业公司地质研究所试油知识简介第一部分:常规试油技术一、概念试油:利用一套专用的工具、设备和方法,对井下油气层进行直接测试,并取得有关资料(如产能、压力、液性、温度等)的工艺过程。
试油分为:常规试油和科学试油常规试油: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老的试油取资料方法。
现在习惯上把地层测试以外的试油方式统称为常规试油。
主要工作内容:通过传统的试油工艺技术手段,取得地层的产能、压力、液性、温度等项资料,进而给该地区下结论(定性)。
常规试油一般要求试油井段上、下无射孔井段。
二、试油的目的和意义:1、探明新区、新构造是否具有工业油气流;2、查明油气田的含油面积及边界情况、生产能力及驱动类型;3、验证储层产能及利用测井资料解释油气层的可靠程度;4、测得有关分层资料,为计算油气田储量及编制开发方案提供依据;5、通过试油给该地区下结论,作出评价,为下步勘探工作指明方向,为开发提供必要的资料数据。
三、试油工作要求:施工后的井(层)要做到“三不”、“四清楚”,资料齐全、准确、及时。
“三不”即不漏取一个数据,不错取一项资料,不堵塞一个油层,尽最大努力解放油层,恢复油层自然产能。
施工完的井(层)要做到“四个清楚”,即液性清楚、产能清楚、压力清楚、井下情况清楚,做到试一层清楚一层,试一口清楚一口。
四、常规试油基本工序:1、试压、通井、替泥浆(或洗井)、探人工井底;2、射孔、观察油气显示、检查射孔质量;3、求产:包括自喷求产、测液面求产、抽汲(或提捞)求产、泵排求产;4、测压:测取井底流动压力及地层静压资料,包括自喷井井口油压、套压资料。
5、油层改造:对双低(低产、低渗)产层进行强化处理。
6、封层:封闭产层。
一般有注灰、打桥塞、下封隔器、填砂等。
五、各工序解决的问题、录取资料项目及要求:(一)通井:用一定长度和外径的通井规,将套管畅通至人工井底或要求的位置,以保证射孔和其他作业的顺利进行;1、录取资料项目:通井起止时间,通井规或刮管器外径、长度,油管类型、规格及根数,通井深度、实探人工井底深度、末根方入。
石油地质与试油技术基本知识教学课件PPT

三、试油工艺主要步骤与要求
开工准备:
• 生产准备充分:设备摆放标准化,游动系统工 况良好,游车中心和井口中心左右偏差不大于 5cm、前后偏差不大于10cm,井控设备按设计 配置,各配套工具齐全。
• 技术准备到位:上岗干部员工证照齐全,了解 试油、作业目的,熟悉各工序的质量标准和安 全技术操作规程,半分析化验仪器、药品齐全 有效,各种计量、测量用仪器仪表齐全且在质 检和安检有效期内。
一、常见名词解释
5、地质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受 力而发生变位、变形留下的形迹。 6、水平构造:岩层层面近于水平的构造。 7、倾斜构造: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之间有 一定夹角时为倾斜构造。 8、褶皱构造:(褶皱、背斜、向斜) 9、断裂构造:(节理 、正断层 、逆断 层)
一、常见名词解释
10、褶皱:岩层受力变形产生系列连续的弯曲。
一、常见名词解释
45、含水率:生产油井日产水量与日产液量(油和水)之比 也称含水百分数。
46、油气比:油气比分为原始油气比和生产油气比。油田未 开发时,在油层条件下,一吨原油中所含溶解的天然气量称为 原始油气比;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每采出一吨原油所伴随着采 出的天然气量称为生产油气比。
47、采收率:油田采出来的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称为采收 率。无水采油阶段的采收率称为无水采收率。油田开发结束时 达到的采收率叫最终采收率。
一、常见名词解释
51、开发井:油、气田开发生产所部署的井统称 开发井,包括滚动井、生(投)产井、注水井、 观察井等。对于开发井的试油主要目的是确定油、 气、水产能、性质。 1) 滚动井:滚动井是在尚未认识清楚的区块所部 署的井,兼有详探井的任务。 2) 生产井:用来采油、采气的井称为生产井。 3) 注水井:用来向油层注水保持油层压力的井称 为注水井。
石油工程教材试油部分

第四章试油在石油勘探过程中,通过钻井、录井、测井等手段,取得了所钻地层的岩性、电性、油气显示等资料,经电测解释、录井综合解释,提出在钻井剖面中可能含油气地层的评价,这种评价是对地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及电性的综合特征认识,是拟定试油层位的基础。
试油工作就是利用一套专用的设备和方法,对井下油、气、水层进行直接测试,并取得有关地下油、气、水层产能、压力、温度和油、气、水样物性等资料和有关参数,为最终提交油气储量所做工作的全过程。
试油的目的就是将钻井、综合录井、电测所认识和评价的含油气层,通过射孔、替喷、诱喷等多种方式,使地层中的流体进入井筒,流出地面。
这种诱导油流的一整套工艺过程,将取得地层流体的性质、各种流体产量、地层压力及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压力变化等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和处理获得地层的各种物性参数,对地层进行评价。
为了很好地完成试油工作,必须对试油的对象、任务、工作内容、应取得的资料以及取得资料的技术手段(试油工艺)等有充分的了解。
一、试油的任务和要求试油工作的主要任务:1、了解储层及其流体的性质,为附近同一地层的其他探井提供重要的地质资料,许多探井资料可以初步确定该油田的工业价值;2、查明油气田的含油面积及油水或气水边界以及驱动类型,为初步计算地下油气的工业储量提供必要的资料;3、了解储层的产油气能力和验证测井资料解释的可靠程度;4、试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结果是确定一口井合理工作制度的基础,在制定油田开发方案时可作为确定单井生产能力的依据。
二、试油取得的基本资料1、产能资料。
对于自喷层的试油,要录取油层嘴直径、油压、套压、油层及流体温度、日产油、气、水量,油层静压等资料;对于非自喷层,要记录求产深度、恢复时间、求产时间、周期时间、周期产油、气、水量等,油层静压、温度都是必不可少的。
2、测试数据。
录取资料应包括封隔器、压力计下入深度、井温与井下压力曲线、关井时间、回收流体数量等。
通过测试,要求出地层的有效渗透率、流动系数、测试半径、异常点距离、堵塞比等。
井下试油知识及试油工艺ppt

多级压裂技术使低渗透储层渗透性 提高20%;地热、二氧化碳驱等技 术使采油效率提高15%。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多学科交叉与集成
现代试油技术需要多学科的交叉与集成,包括地 质、地球物理、化学、机械等多个领域。通过多 学科的协同创新,可以推动试油技术的进步和发 展。
环保与安全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试油技术的发展 也需要考虑环保和安全问题。因此,研发环保、 高效、安全的试油技术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
06
井下试油案例分析
探究复杂储层的渗流规律,为试油工 艺提供理论支持。
针对复杂储层的非均质性、裂缝发育 等特点,开展渗流实验、数值模拟研 究;结合实际试油数据,分析储层特 征与试油效果的关系。
03
成果应用
提出针对复杂储层的试油工艺对策, 为后续油田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案例三:某井的储层保护与试油效果分析
分析目标
评估储层保护措施对试油效果 的影响。
试油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数字化与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试油技术也逐渐向数字化 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采用智能化的测试仪 器和设备,能够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和分 析,提高试油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需 要适应高压高温环境下的测试需求。因此,发展 高压高温测试技术将成为未来试油技术的重要研 究方向。
05
试油工艺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试油工艺的应用范围及条件
要点一
确定油气层状况
要点二
检验油气藏的可行性
通过试油工艺可以对油气层的产能、 压力、温度等参数进行测定,进而评 估油气层的性质和储量。
试油工艺可以验证油气藏的开发价值 和开发效益,为后续的开发方案提供 依据。
第四章 试油与试气

课前复习:1.简答射孔的现场施工工序?2.在水平井中射孔,为什么只能用油管传输式射孔?第四章试油§4—1 试油概述一、试油工作的目和任务1.试油概念:试油是指利用一套专用的设备和工具,对井下油、气进行直接测试,以取得有关目的层的油气产能、压力、温度和油、气、水样物性资料的工艺过程。
2.试油工作的目和任务油田勘探开发的阶段不同,所钻井的种类不同,试油的工艺、目的和任务也不同。
常见的有:参数井(区域探井)试油;预探井试油;详探井试油;开发井试油。
(1)参数井(区域探井)试油参数井是在区域普查阶段,为了了解地层区域构造,提供岩石物性参数所钻的井。
试油目的任务:了解地层层序、厚度、岩性及生、储、盖层发育情况;验证盆地勘探确定的区域构造形态、位置及发育情况;了解区域油、气、水性质;确定基底起伏、埋深、结构和性质;进行含油气远景评价。
(2)预探井试油预探井是在地震详查基础上确定的某个有利圈闭上部署的第一口探井。
试油目的任务:是探明圈闭的含油、气性,查明含油、气层位及其工业价值。
系统了解整个剖面纵向油、气、水的分布状况及产能,搞清岩性、物性及电性关系。
(3)详探井试油详探井是在经预探井钻探已证实的油气藏上进一步部署的井。
试油目的任务:是探明含油、气边界,圈定含油、气面积。
试油工作的目和任务归纳如下:(1)探明新区、新构造是否有工业性油气流;(2)查明油气田含油面积及油水或气水边界以及油气藏的产油气能力、驱动类型;(3)验证对储集层产油、气能力的认识和利用测井资料解释的可靠程度;(4)获取各层测试资料,为制定油田开发方案,确定合理工作制度提供重要依据;(5)评价油气藏,对油、气、水层做出正确结论。
二、常规试油工序(一)施工前的准备1.仔细阅读施工设计书,掌握有关数据包括井的基本数据、油层基本情况、施工目的及要求、下井管柱的结构及要求等试油施工必须的数据。
2.开工准备了解井场和进入井场的道路情况;准备设备、工具和材料;搬迁,立井架,调试设备;装井口,实测油补距、套补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的基本性质
4)粘度 指液体质点间移动的摩擦力,以m Pa•s表示 。粘度大小决定着石油在地下、在管道中的流动性能。一 般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有密切关系。通 常原油中含烷烃多、颜色浅、温度高、气溶量大时,粘度 变小。而压力增大粘度也随之变大。地下原油粘度比地面 的原油粘度小。
6)旋光性 石油在偏光下,具有把偏光面向右旋转的 特性。偏转度一般小于1°。旋光性是有机质所特有的一种 性质,而且当加温至300℃时即消失。
---石油的基本性质
7)溶解性 石油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如 醚、三氯甲烷、硫化碳、四氯化碳等,也能局部溶解于 酒精之中。原油又能溶解气体烃和固体烃化物以及脂膏树脂、硫和碘等。
内 纲容
提
1、石油的基本性质 2、石油地质基础知识 3、石油勘探开发过程 4、试油测试目的及意义 5、试油测试依据及原则 6、试油工艺发 石油的基本性质
---石油的基本性质
石油
石油常与天然气并存。因产地不同,其理化性质有很 大差异。未经加工的石油称原油。原油经加工后可制成汽 油、煤油、柴油等。还可提取润滑油、润滑脂等。也是石 油化工的重要基础原料。石油炼制工业中由原油经过一系 列石油炼制过程和石油产品精制加工而得到各种产品,通 常按其主要用途分为如下几类:(1)石油燃料,如液化石 油气、汽油喷气燃料、煤油、柴油、燃料油等;(2)石油 溶剂和化工原料,如汽油型溶剂、煤油型溶剂和化工原料 ;(3)润滑剂和有关产品,如各种润滑油和润滑脂等;( 4)其他,如石蜡、沥青、石油焦等。
11)馏分 由于石油是由不同沸点的烃化合物混合而成, 因此通过控制不同的温度而可分别获得不同的石油产品。
---石油的基本性质
二、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学组分
石油和天然气主要由碳(C)和氢(H)两种化学元素组 成的多种化合物(烃)的混合物。按质量计算,碳元素约占 83-87%,氢元素约占12-14%。这两种元素合起来,大约占石 油总量的97%-99%!在剩下的1%-3%之中,有硫、氧、氮,还 有极微量的磷、钒、钾、钠等元素。
---石油的基本性质
2)臭味 是由于原油中所含的不同挥发组分而引起。 芳香属组分含量高的原油具有一种醚臭味。含有硫化物较 高的原油则散发着强烈刺鼻的臭味。
3)密度 指在地面标准条件下,脱气原油单位体积的 质量。常用克每立方厘米(g/cm3)表示。密度大小与石油 的化学组成、所含杂质数量有关。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密 度大,颜色深;低分子量烃含量高,密度小。不同地区、不 同地层所产原油密度有较大的差别。原油按其密度可分为 四类:轻质原油(<0.87g/cm3),中质原油(0.87~ 0.92g/cm3),重质原油(0.92~1.0g/cm3),超重质原油 (≥1.0g/cm3)。我国生产的原油密度变化也较大。
---石油的基本性质
5)荧光反应 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受激发发光,并在 照射后所发光立即消失的这种荧光反应特性,普遍被用于 野外工作(录井)时作为判断岩石中是否含有石油显示的 重要标志。按发光颜色的不同以及分布的情况,大体可推 测所显示的石油组分及其百分含量。一般油质呈天蓝色, 胶质呈黄绿色,沥青质呈棕褐色。
---石油的基本性质
一、石油物理性质
石油的物理性质随其化学组成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 。不同性质的石油,对开发、集输、贮存及加工影响较大 ,因此其经济评价也各不相同。
1)颜色 石油颜色的深浅取决于胶质和沥青质的含 量。一般胶质和沥青质含量愈高,颜色愈深。深色原油密 度大、粘度高。流体性明显的原油多呈淡色,甚至无色; 粘性感强的原油,大多色暗,从深棕、墨绿到黑色。玉门 、大庆等油田的原油多呈黑褐色;克拉玛依油田原油呈茶 褐色;柴达木盆地的原油多呈淡黄色;四川、塔里木、东 海等盆地的一些凝析气田所产凝析油从浅黄色到无色。
烃是碳氢化合物的简称。烃类构成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 ,石油中各种烃类的结构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属于 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三类:
---石油的基本性质
1、烷烃 是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联接的链状碳氢化 合物。又称烷族碳氢化合物。以分子里所含的碳原子 的数目来命名的,碳原子数在10个以下的,从1到10依 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烷来 表示,碳原子数在11个以上的,就用数字来表示。烷 烃的分子式的通式为CnH2n+2,其中“n”的表示分子中 碳原子的个数。“2n+2”表示氢原子的个数。在常温常 压下,C1-C4的烷烃呈气态,存在于天然气中;C5-C15 的烷烃是液态,是石油的主要成分;C16以上的烷烃为 固态。
8)凝固点 凝固点系指原油从流动的液态变为不能 流动的固态时的温度。根据凝固点高低,石油可分为高凝 油(≥40℃)、常规油(-10~40℃)、低凝油(<10℃)三类。我国多数油田所产原油的凝固点,在15~ 30℃之间。
---石油的基本性质
9)燃烧性 石油和成品油可燃程度随温度而异,表现 在闪点、燃点和自燃点的差异。“闪点”指石油在容器内 受热,容器口遇火则发生闪火但随之又熄灭时的温度。 “燃点”指受热继续升高,遇火不但出现闪火而且引起了 燃烧的温度。“自燃点”指原油在受热已达到相当高的温 度,即便不接触火种也出现自燃现象的温度。石油是混合 物,其闪点在-20~100℃之间,自燃点在380~530℃之间。 规律是:沸点高,闪点也高。如煤油闪点在40℃以上,柴 油在50~65℃之间,重油在80~120℃,润滑油300℃左右。 自燃点却相反,沸点高的成品油,自燃点降低。如汽油为 415~530℃,残渣油约270℃,沥青则降至230~240℃。
---石油的基本性质
10)含蜡 石油含蜡量系指原油中含石蜡的百分数。石 蜡在其熔点温度(37~76℃)时溶于石油中,一旦低于熔点 温度,原油中就出现石蜡结晶。我国主要油田原油的含蜡量 较高,大约在20%~30%之间。河南魏岗油田为42%~52%,江 汉王场油田为2.8%~11.4%,克拉玛依油田仅7%左右。含蜡 量高的原油凝固点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