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陆海统筹 发展海洋经济
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
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2012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5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海洋是陆海交汇的天然资源宝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区域。
没有海洋就没有今天的中国。
中国要实现海洋强国梦,必须坚持海洋自信,走蓝色崛起之路,建设海洋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海洋工作。
他指出,当今世界,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使用海洋,国际社会对海洋开发和利用有着广泛而深刻地共识。
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海洋经济与其他学科融合发展;坚持海洋权益维护;坚持维护海洋权益始终不渝;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共赢;坚持共同发展;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同推进蓝色崛起。
中国致力于海洋权益维护和开发,促进海洋文明共同繁荣。
•一、海洋强国的内涵海洋强国是以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发展为核心内容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国家形态。
海洋强国是一个多层次复合概念,既包括海洋的基本要素又包括海洋战略与规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战略、规划、政策等属于宏观层面的管理范畴和行动纲领。
海洋强国由国家的综合实力、海洋战略与海洋环境、国家综合实力、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等因素综合评判而形成。
随着人类对海洋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与海洋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海洋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国际社会对海洋安全、海洋权益、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沿海地区经济等给予高度关注。
世界各主要海洋强国都已确立了具有自身特色和战略意义的海上强国建设方案。
因此中国实施“海权战略”(2013年3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巴西总统特梅尔时提出)需要对此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把握。
我们要贯彻党关于海疆事业发展要求,强化维护管控与开发能力建设在我国外交全局中作用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
为了更好地实施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形成的“三大法宝”――坚持党对沿海工作领导、维护中国海洋权益、实施全球治理以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些重大问题。
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及调控路径
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及调控路径【摘要】海洋经济是我国近年来新兴经济增长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决定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基础。
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处于转型的阶段,需理清沿海城市总体现状,针对问题制定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四粱八柱,推动区域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调控路径新时期我国海洋经济一直围绕着海洋高质量发展开展。
通过创新产业发展路径、贯彻绿色发展以及坚持改革开放从而促进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我国海洋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海洋产业为基础,需要进一步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1.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其直接影响着我国现代化建设。
针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概念内涵的理解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当前,我国已经有一些学者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从而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赵晖等以天津市为例进行研究发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多的体现在海洋经济结构、海洋资源禀赋、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文明、海洋开放共享等内容;李大海等通过对青岛海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从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提升海洋创新能力、升级海洋现代服务业等角度提出要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以此来确保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由此可以发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比较丰富,从微观层面来看,其主要是依靠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同步提升,力争以最少的要素投入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并实现资源配置优化;从宏观层面来看,其是指海洋经济的协调、均衡、全面发展,具体包括了陆海统筹、海陆经济、区域协调一体化等,以确保海洋经济发展成果能够实现对全体人民的惠及;从中观层面来看,其一般是指调整和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具体包括了市场主体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的升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系统、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政策解读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政策解读近日,省政府印发了《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发展基础、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建设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我省今后五年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
现解读如下:一、《规划》的编制背景和过程(一)编制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根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海洋强省建设的有关批示要求,进一步强化全省域海洋意识、沿海意识、开放意识,全面提升我省海洋经济实力、海洋创新能力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深入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取得新成效。
(二)编制过程。
《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开展专题研究。
袁家军书记、郑栅洁省长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为此,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在2020年6月份启动《规划》前期研究,组成课题组,开展了高水平打造浙江海洋强省专题研究。
二是推进规划编制。
2020年12月,由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牵头组建了浙江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专班,在前期课题研究基础上,开展规划编制工作,起草形成《规划》初稿。
三是专班协同修改。
2021年1月11日,召开专班工作推进会,根据各成员单位反馈意见修改完善形成了《规划》(讨论稿),1月18日,郑栅洁省长主持召开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专班第一次例会,听取《规划》(讨论稿)编制情况的汇报。
四是书面征求意见。
先后两次书面征求省级有关单位和各市政府意见,并完成了专家论证和网上公开征求意见。
二、《规划》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一)基本框架。
规划分为3大部分、11项具体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是发展基础和总体要求。
第二部分提出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构建全省全域陆海统筹发展新格局、强化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世界级临港产业集群、打造宁波舟山港世界一流强港、增强海洋经济对外开放能力、优化海洋经济内陆辐射能力、提升海洋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水平和完善海洋经济“四个重大”支撑体系。
海洋环保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十四五年规划纲要第三十三章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坚持陆海统筹、人海和谐、合作共赢,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第二节打造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探索建立沿海、流域、海域协同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
严格围填海管控,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与滨海湿地保护。
拓展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范围,保障入海河流断面水质。
加快推进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构建流域-河口-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联动机制,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
防范海上溢油、危险化学品泄露等重大环境风险,提升应对海洋自然灾害和突发环境事件能力。
完善海岸线保护、海域和无居民海岛有偿使用制度,探索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和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青岛西海岸新区进⼀步深化改革创新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二、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支持西海岸新区建设海洋特色鲜明的科教产业基地,推进科教与产业⼀体化发展。
支持西海岸新区创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创新示范区。
支持青岛华大基因北方中心建设国家海洋基因库,争取进入国家基因库序列。
支持西海岸新区建设国家海洋环保大数据中心。
统筹近海岛礁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创新海岛经济发展新模式,争取海上能源岛建设全国试点。
加快建设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和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区。
大力发展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海洋生物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国家海洋药物中试基地建设,支持创建省现代海洋产业“雁阵形”集群和国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支持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相关区域规划建设,打造东北亚水产品加工及贸易中心。
建立完善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工作机制,推动平台实体化运作,深度融入国际海洋开放合作。
支持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纳入国家、省相应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世界⼀流海洋港口。
提升青岛港国际中转能力,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
规划,加快建设世界-流海洋港口。
提升青岛港国际中转能力,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
心得体会:以江海联动为重点推进陆海统筹
心得体会:以江海联动为重点推进陆海统筹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陆域和海洋两大系统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统筹陆海关系,包含所有处理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联系。
具体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战略层,为全球战略视野下的陆海统筹,即研究中国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和整个世界大洋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规划层,这一层次的陆海统筹涉及沿海11个省份和管辖海域,重点任务是要把海和陆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规划好;第三个层次是工程层,要求在处理小范围的涉海项目中妥善协调处理好陆海关系。
与全国其它省份沿海相比较,X沿海地区存在三个明显特点,对陆海统筹形成一定的制约作用。
一是沿海岸线建设大港的自然条件一般。
在全省总长954公里海岸线中,只有连云港市西墅至烧香河北口40公里基岩海岸具备建设大型海港的自然条件;其余砂质、淤泥质海岸建港条件相对较差。
二是沿海经济社会基础较薄弱。
连云港、盐城和南通3市14个县(市、区),人口密度和GDP密度均较低,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比较滞后,不仅是X发展的“洼地”,也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软腹部”。
三是历史上错过了几次发展机遇。
在内陆文明的漫长岁月里,X沿海地区远离我国文明中心。
在改革开放的沿海优先发展时期,由于建港条件、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发展基础等相对滞后的不利影响,导致X沿海港口、海洋经济等整体上发展不充分。
而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看,原先依托港口实现生产要素和加工贸易大进大出的“窗口期”在渐行渐远。
另一方面,X沿江地区也具有三个鲜明特点,对陆海统筹形成很强的支撑作用。
一是具有通江达海的优势区位。
X沿江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的交汇处,既可以利用长江黄金水道与中上游流域建立密切联系,又可以充分利用上海等国际大港与世界各国开展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
不仅在我国江海联动版图中拥有得天独厚的突出地位,而且在全球也拥有明显的通江达海区位优势。
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实施方案
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实施方案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国内生产总值突破IOO万亿元。
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复兴号”高速列车、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年产量连续稳定在L3万亿斤以上。
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目标顺利实现,区域重大战略扎实推进。
污染防治力度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目标超额完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金融风险处置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公平和质量较大提升,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超过2300万套。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
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胜利完成,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加快建设海洋强省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作者:钱春泰来源:《唯实》2022年第08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
要提高海洋开发能力,擴大海洋开发领域,让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
”江苏应紧紧抓住海洋强国建设战略机遇,科学高效利用海洋资源,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省。
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战略意义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面对日益高涨的国际国内海洋开发浪潮,江苏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省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落实党中央海洋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历史反复昭示我们,向海而兴,背海则衰。
21世纪,人类已进入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
海洋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实施这一战略部署,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江苏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应当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海洋强省建设步伐,努力走在海洋强国建设前列。
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客观需要。
江苏拥有海岸线954千米,管辖海域3.75万平方千米,沿海滩涂和湿地面积位居全国之首,海洋生物资源、海港资源和海洋风能得天独厚。
然而,长期以来,江苏海洋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沿海一直是全省发展的“洼地”,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贡献率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海洋无疑是江苏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和希望所在。
自2009年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沿海地区发展步入了后发快进、加速崛起的快车道,海洋经济也初步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展望未来,江苏只有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步伐,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才能突破人多地少、陆域资源要素的瓶颈制约,真正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08.16•【文号】发改地区[2016]1771号•【施行日期】2016.08.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域经济开发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地区[2016]17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2016年8月16日附件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工作。
近年来,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指引下,我国区域发展空间布局逐步优化,区域良性互动格局加快形成,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区域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也存在诸多挑战,特别是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一些区域无序开发情况比较突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区域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统筹协调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板块,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工作部署,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创新完善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推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积极推动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福建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
福建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11.23•【字号】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14届〕第16号•【施行日期】2024.0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正文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四届〕第十六号《福建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已由福建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23年11月23日通过,现予公布。
本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11月23日福建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2023年11月23日福建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产业发展第三章科技创新第四章生态保护第五章文化兴海第六章开放合作第七章闽台融合第八章服务保障第九章监督管理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落实海洋强国战略,促进本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山海协作,打造高水平的“海上福建”,加快建设海洋强省,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海洋经济及其管理与服务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以各种投入产出为纽带、与海洋产业构成技术经济联系的生产和服务活动总和。
第三条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应当坚持新发展理念,遵循陆海统筹、生态优先、创新驱动、集约开发、开放合作的原则。
第四条省、沿海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应当加强对海洋经济促进工作的领导,负责海洋政策制定、重要规划编制、重点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利用等重大决策,督促落实有关政策措施,统筹海洋经济发展。
其他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区域涉海产业发展情况,建立相应协调机制,解决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部门负责牵头本省海洋经济促进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承担海洋经济工作的部门负责牵头推进本区域内海洋经济促进工作。
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国面临的问题与思路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民革中央网站
44
资政群议ZIZHENGQUNYI
团结
2021.03
识,无法对陆海产业布局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进 行有力宏观指导。发展观念与管理体制,不适应
陆海统筹发展的需要。
2. 功能规划不衔接。有的地方,沿海区域, 其海洋功能为渔业养殖、滨海旅游,而相邻的
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 ,中共
出“坚持陆海统筹,加
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为建设海洋强国再一次吹响了号角。
陆海统筹,就是从陆海 的国情出发,协调陆海关系,促进陆海两
大系统
、良性互动和 发展,是发展思路上的重
,具有
重大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沿海欠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
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陆海经济循环;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
处长、一级调研员/责编刘玉霞)
答案:l.C 2.B 3.A 4.D 5.B 6.C 7.B &B 9.C 10.A ll.C 12.D 13.A 14.B 15.C 16. +
B 17.B 18. A 19.C 20.C
|
j
、“一i—i—i—i—i—i—i—i—i—i—i—i—i—i—i—i—i—i—i—i—乂
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协调”,各级海洋规
划&各类涉海规划纵向衔接&横向兼容&统合
结合的“多规融合”,“一张图”管控的陆海协
调发展新格局。
“一带管控”,就是将海岸带划分为优化利
用&重点建设&限制开发和严格保护不同类型,
分类分段进行精细化管控。“两域对接”,就是
构建以海岸带为主轴,陆域经济区和包括毗连
区、专属经济区和无争议大陆架等经济领土在内
从历史的角度浅析我国的海洋战略
从历史的角度浅析我国的海洋战略摘要: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海洋战略与国家兴衰民族复兴的关系,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
进一步做好海洋工作,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海洋战略;海权;海洋经济海洋覆盖着地球70%左右的面积,蕴藏着地球至少65%以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在可预见的将来最重要的能源与矿产的来源。
可以说,“得海洋者兴,失海洋者衰”。
中国虽是一个海陆交汇的大国,拥有18 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6000多个岛屿,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海权相对较弱。
针对目前的周边局势,?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由此可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海洋意识的回归和觉醒。
一、什么是海洋战略一般来讲,所谓海洋战略是国家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海洋领土和主权、海洋军事、海洋安全、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法制、海洋文化等诸多方面,这些内涵相互联系,并与其他相关领域的战略有机的联系起来,海洋战备的基本要素由海洋地理条件、国民经济对海洋的需求、国家安全对控制海洋的需求、国家政治层面对海洋的需求、国家战略决策对海洋的重视等构成。
二、实施海洋战略的紧迫感和重要性海洋战略涉及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但从战略视角来看,中国海洋战略一直处于比较被动的困境。
从历史来看,海洋曾经带给中国人财富和荣耀,也带来过灾难和屈辱,而从现实与未来来看,则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关于南海诸岛之争,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等对中国构成的严重威胁。
这充分说明提高海洋观念,增强海上力量,切实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已越来越紧迫和重要。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海洋事业的发展,制定新一轮的海洋战略,尤其是在海洋权益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竞争非常激烈。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4.3 海洋权益和我国海洋发展战略-课件(共37张PPT)
(五)维护海洋权益
➢ 妥善解决我国面临的海洋纠纷,坚决维护国家 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保障海洋及其资 源开发的环境安全,进而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 宏伟目标。
(六)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 倡导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蓝色伙伴 关系”,通过双边及多边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 保护海洋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世界海洋 规则制定,构建和平、公平的海洋秩序。
当前,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 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在 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拓展。 这些都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加以保障。
活动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明朝初期,郑和率领 浩大船队七下西洋,将中华文化和发明创造送给友邦。到了近 代,封建王朝固步自封,实施海禁,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发展 海洋事业,泱泱大国逐渐沦落为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 家。惨痛的历史教训,一直激励着仁人志士奋发图强。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事业取得了 长足进展,“蓝色国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利用。 1.海洋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对此谈一谈你的看法。 2.为什么要坚持陆海统筹建设? 3.国家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你可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 提高海洋开发能力,科学合理利用 海洋资源和空间布局,提高海洋经 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①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 ②提升海洋传统产业,优先发展 新兴海洋产业。 ③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三)创新海洋科技 ➢ 海洋科技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技术保障, 也是增强海洋开发能力的重要支撑。
(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A.a
B.b
C.a+b
219435038_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与分布动态及影响因素
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与分布动态及影响因素撰文|李旭辉,何金玉,严晗制图|柠语在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引领下,海洋产业集聚发展的“三圈”格局初具规模,迅速崛起的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202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为80010亿元,比2016年增加了13.4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1%,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14.9%。
海洋经济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强调,要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为引领,充分利用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个经济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我国北部、东部和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空间布局。
然而,在海洋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的同时,由于三大海洋经济圈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区域发展失衡现象,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制约着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影响到全国经济发展大局。
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失衡问题已成为推进“海洋强国战略”的羁绊。
由此,科学考察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规律和失衡影响因素,对于“十四五”时期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和三大海洋经济圈区域统筹浙江省舟山市东极岛自然风光Ocean World重点推介>>协调推进具有重要政策启示意义。
海洋经济发展是海洋强国战略的基本保障,海洋经济的发展对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经济发展问题也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国外关于海洋经济的研究大多关注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可持续增长等问题,选取定量模型进行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国内学者针对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海洋经济发展的静态定性研究,这主要集中在海洋经济发展路径、海洋经济提升策略及对策建议与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及趋势等方面。
江苏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
江苏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第一条为了落实海洋强国战略,提高海洋经济发展质量,促进资源科学利用,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的海洋经济活动及其管理与服务,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海洋经济,包括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以各种投入产出为纽带、与海洋产业构成技术经济联系的生产和服务活动。
第四条发展海洋经济,坚持统筹协调、创新驱动、生态优先、开放合作的原则,加强陆海统筹,推进江海联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五条省以及沿海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建立海洋经济发展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协调涉海政策制定、重要规划编制、重点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利用等重大决策,督促落实有关政策措施,统筹海洋经济发展。
其他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建立相应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省自然资源部门主管全省海洋经济发展工作。
沿海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门和其他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主管本地海洋经济发展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省自然资源部门会同省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拟定并监督实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综合协调海洋经济发展事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海洋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沿海、沿江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和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结合本行政区区位特征、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力和海洋经济发展基础与情况,制定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
第八条省自然资源部门应当健全海洋经济统计制度,开展海洋经济统计与核算,定期发布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和海洋经济发展报告,省统计及相关部门应当给予支持指导。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承担海洋经济监测评估职能的部门,具体组织开展海洋经济统计、监测、评估等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关于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关于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海洋局•【公布日期】2016.12.22•【文号】发改地区[2016]2702号•【施行日期】2016.12.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关于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地区[2016]2702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承担海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海洋产业集聚、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权益保护等重大任务的区域性海洋功能平台。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要部署,为进一步优化海洋经济发展布局,提高海洋产业综合竞争力,探索海洋资源保护开发新途径和海洋综合管理新模式,对示范区建设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彻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海洋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体制与先行先试促改革、以产业集聚与转型升级促发展、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生态,突出示范区的试验示范作用,将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基本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结合国家战略安排和区域发展需要,统筹考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布局,坚持陆海统筹,科学规划建设示范区。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强化规划和政策引导,立足各地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合理确定示范区发展方向和重点,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引领,先行先试。
充分发挥示范区在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发展海洋经济
论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结构优化张晓丽(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天津300191)摘要:海洋经济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对海洋产业进行结构优化和调整就成为当前必须进行的工作,但在调整过程中,必须遵循统一原则、高新技术原则、高新产业原则、产业集群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海洋经济的效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海洋经济发展结构优化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发展海洋经济做出了清晰部署,强调要“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
”不容否认,自“十一五”以来,海洋经济发展对提升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优化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增加社会就业、有效维护国家权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如海洋生产总值从“十五”末期的1.77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3.8万亿元,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十五”末期的15%增长到2010年的近16%,海洋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达到13.5%,涉海就业人员超过3300万人。
海洋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本身的结构化就面临着调整,而如何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也就成为人们当前关注的重点,所以“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积极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加强海洋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研发,提高海洋科技水平,增强海洋开发利用能力。
深化港口岸线资源整合和优化港口布局。
制定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的优化方案。
一、当前海洋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分布当前,全球经济正由陆地经济为主向以海洋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转变。
应该说,随着社会的进步,今后一段时期将是海洋经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实现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攻坚期,所以必须全面提升海洋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把促进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基本知识
——解读《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的基本思路,坚持科学谋划、高点定位、强力推进,坚持统一规划、保护开发、立体发展,坚持海陆统筹、区域统筹、产业统筹,坚持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以沿海七市为前沿,以全省资源要素为依托,以海带陆、以陆促海、内外联动,努力建设我国海洋科技教育中心、海洋优势产业聚集区、海滨国际旅游目的地、宜居城市群和海洋生态示范区,形成连接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沟通黄河流域广大腹地、面向东北亚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增长极,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要依据半岛地区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按照优势互补、产业配套、组团架构、错位发展的思路,以重点港口、大型园区和产业基地为依托,规划整合要素资源,构建各具特色的产业区,促进沿岸线、环半岛地区联动发展,形成整体优势。
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
作为我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陆地海岸线总长3345公里,沿岸分布有200多个海湾,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港址50多处,优质沙滩资源居全国前列。
此外,山东半岛还拥有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320个,且多数处于未开发状态;海洋资源类型齐全,可用于开发建设的空间广阔。
山东半岛海洋油气已探明储量23.8亿吨,我国第一座滨海煤田——龙口煤田累计查明资源储量9.04亿吨,海底金矿资源潜力在100吨以上,地下卤水资源已查明储量1.4亿吨。
厦门经济特区海洋经济促进规定
厦门经济特区海洋经济促进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12.26•【字号】厦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5号•【施行日期】2024.03.01•【效力等级】经济特区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海洋资源正文厦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5号《厦门经济特区海洋经济促进规定》已于2023年12月26日经厦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12月26日厦门经济特区海洋经济促进规定(2023年12月26日厦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市,打造国际特色海洋中心城市,遵循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厦门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海洋经济发展遵循陆海统筹、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开放合作、多元共建的原则。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将海洋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海洋经济发展综合协调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涉海政策制定、重要规划编制、重点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保护利用等重大事项。
市海洋发展部门负责协调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工作,按照规定编制本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开展海洋经济统计,组织实施运行监测与核算,发布海洋经济发展成果。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协同做好相关工作。
区人民政府负责本区海洋经济发展工作,确定主管部门,落实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每年向市人民政府报告海洋经济发展工作情况。
市人民政府每年对区人民政府海洋经济发展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并依照规定予以考核。
第四条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优化海洋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依托海沧涉海园区、同集涉海园区、翔安涉海园区,拓展环岛、环湾海洋经济发展带,推动涉海园区协同发展,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现代化湾区。
第五条支持发展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完善产业链、创新链,建设国家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发展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
坚持陆海统筹,是海南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海洋经济的题中之义。
“十一五”时期,海南海洋经济以年均14%的速度增长,进入“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海洋经济已成为海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增长点。
海南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虽然海南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海洋经济持续发展仍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
发展水平与所具有的资源优势极不相称。
当前,海南海洋生产总值在全国所占的分量还很低。
海南岛岸线经济密度(海洋生产总值与海岸线长度之比)在全国沿海省份排名倒数第二。
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23:55,还不够合理。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依然较为突出。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突出对海洋资源的利用,海洋生态保护存在薄弱点,近海生态环境过载。
产业特色不突出与结构同构现象较为严重。
海南密布着大小港口20多个,平均不到100公里就有一个港口。
近年来,不少沿海市县都突出传统的临港产业发展,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船舶、油气化工、交通运输等在沿海“遍地开花”。
新兴海洋产业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
海南海洋经济仍以传统海洋产业为主,海洋新兴产业比重较小、产业化水平低。
2013年,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两个新兴海洋产业产值仅占当年海洋生产总值的0.32%。
海南的海水利用还仅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尚未具备产业规模。
推进海南海洋经济发展的建议
坚持陆海统筹,在发展陆地经济同时,深耕海洋生产力,才能不断提升地区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强化海洋意识和陆海统筹思维。
要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和合理开发海洋的良好氛围。
坚持多层次陆海统筹思维,既从维护国家陆海安全的高度来认识,也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认识。
加强陆海统筹科学规划和顶层设计。
切实把海洋经济发展更好地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构建“海陆互动”工作布局。
做好海洋产业发展的陆海和区域统筹。
统筹考虑海洋资源与陆地资源的关系,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实现海陆资源互补、海陆产业互动和海陆经济一体化,提高海洋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
加快转变海洋资源开发方式,提高资源开发效率和综合利用率。
积极推进
近岸重点海域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对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
高度重视海岛、海岸线、河口、滩涂的保护,科学确定围填海规模和开发时序,加大渔业资源养护与修复。
做好海洋生态环境和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不断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
切实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
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及海洋科技计划,大力发展深海勘探、卫星遥感和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高新技术。
建立健全涉海行政审批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禁违规审批。
加强对围海填海、海砂开采和无居民海岛开发等活动的监管,规范海洋养殖。
加大海洋执法力度,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推进海洋领域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争创国家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示范区。
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了促进山东、浙江、广东和福建等地海洋经济发展的专项规划,以建设高效发展的海洋经济集聚区、示范区。
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不仅有利于海南更好地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国际旅游岛战略对海南的定位和要求,而且有利于将海南具有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区位优势变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赶超优势。
对此,海南有关部门应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打造国家级改革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