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后遗症(研究荟萃)
脑梗后遗症——手抖的患者
脑梗后遗症——手抖的患者
某男,59岁,脑梗塞后,几乎没有后遗症,由于是第一次脑梗塞,所以经过住院治疗后,效果很好。
很多病人第一次脑梗塞恢复很好,但以后就一次比一次后遗症严重了。
现在天气冷了,预防受凉就成了重中之重,天冷了,血管收缩,血粘度增高,自然容易梗塞。
这个病人脑梗之后,其它恢复的都很好,就是写字不能写的快了,只要写的快了,就会手抖,无法掌控笔杆。
症状一点一点加重,后来拿筷子都会出问题。
同时记忆力也逐渐下降,写文章好多字都想不起来了。
这个病人不拿东西,手就不抖,一拿东西,手就抖动。
找了不少医生,有按中风治疗,服用地黄饮子,补阳还五汤之类的,有按颤动,用真武汤,苓桂术甘汤治疗的,都没有效果。
病人十分苦恼,四处求医。
同时担心病情恶化,影响生活。
病人找到我治疗时,我也十分头疼,认为是帕金森病,顽固难治。
病人开玩笑给我说,你外号绞尽脑汁,一定要为我的病多费脑筋啊。
我苦笑回答一定一定。
第一次用了侯氏黑散,五天后一点儿效果也没有。
半夜时分,我熬夜研究,苦苦思索,一直在想病人究竟是什么病?伤寒病还是金匮病?也许是精诚所至,我突然想到了。
四肢聂聂动,手属于四肢,手抖动不就是聂聂动吗?皮水。
就是金匮病里的皮水病。
处方防己茯苓汤。
防己15克黄芪15克桂枝15克茯苓30克甘草10克
果然是,药对症了,迅速见效,一付药就见效了。
吃了五十付,症状全部消失。
原文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脑梗塞后遗症(研究荟萃)
7
行业特选
8
辅助检查
1.头颅CT:发病后24h内,一般无影像学改变(超早期阶段,发病6小时内,可 有一些轻微改变)。24h以后,梗死区出现低密度病灶。2周左右梗死病灶(由于 水肿减轻,吞噬细胞浸润)与周围正常组织等密度,难以分辨(称为模糊效应)
2.MRI:梗死后数小时,即可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病变区域。可发现脑干、 小脑梗死和小灶梗死。DWI(弥散加权成像)和PWI(灌注加权成像)可在发病后 数分钟内检测到缺血性改变。
脑梗塞后遗症
.
概念
脑梗塞: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
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脑梗后遗症: 是指在脑梗发病一年后,如果还存在偏瘫(半
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口眼歪斜 等症状,与恢复期相比,恢复速度及程度较慢。
行业特选
2
病因发病机制
心源性疾病:心房颤动、风 湿性心瓣膜病、心脏手术、 心内膜炎赘生物及附壁血栓 脱落等 非心源性疾病:颈动脉粥样 硬化斑块脱落、红细胞增多 症,三高导致的血液高凝状 态。
栓子来源不明的栓子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动脉硬化-小动脉血管壁 的变性、狭窄、堵塞
பைடு நூலகம்
脑血栓
脑栓塞 腔梗
行业特选
脑梗塞
3
行业特选
4
临床症状
(一) 脑梗塞的先兆症状 脑梗塞的病人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有的病人一觉醒来, 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这就是发生了脑梗 塞,常使人猝不及防。只有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一过性眼前发 黑,头晕或眩晕,恶心等短暂脑缺血的症状。这些先兆症状一般很轻微,持续时间短 暂,常常被人忽视。
中医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中医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在脑梗塞后遗症治疗中应用中医治疗方式的效用价值。
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6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对比试验,均存在后遗症,采取摇号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患者,前者沿用常规治疗方式,后者实施中医治疗方式,对比两组实际应用效果。
结果:通过所记录的数据来看,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以及治疗前(P<0.05)。
结论:对于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而言,中医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各症状,与此同时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升。
关键词:中医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效果引言:脑梗塞主要是由于脑部缺血所引发的脑部组织、神经损伤,对此还需及时展开治疗,但结合以往经验来看,多数患者虽经有效治疗但还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后遗症,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了不同治疗方式在脑梗塞后遗症治疗中的差异表现,具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对象均为院内所收治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时间在2020年12月~2021年11月区间,因受到后期对比所需,可将其分为人数对等的两个组别,对照组与观察组男女人数、平均年龄分别为19、11例(58.37±2.66)岁与17例、13例(57.19±3.05)岁。
将其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呈现出(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式,给予患者血塞通注射,剂量为400mg,需利用0.9%浓度的生理盐水进行稀释,每日1~2次,同时辅以阿司匹林、脑活素等药物,具体用量需根据患者情况而定,为保证治疗效果好应当按疗程使用,连续使用周期不少于14d。
在此过程中还应当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血糖情况,结合其实际指标水平给予相应的药物,以此来提高治疗的相符性与可行性[1]。
观察组实施中医治疗方式,可分为中药内服、针灸、推拿三种方式,①中药内服,药材为黄芪、赤芍、桃仁、红花、川芎、地龙、当归尾,剂量分别45、15、10、10、15、10、15g,因每位患者的症状有着较大差异性,对此还应根据其病情对药方进行调整,若患者有大便秘结表现可给予肉苁蓉;天麻、炒白术对头晕头痛有一定效果;语言功能障碍给予胆南星、全蝎、石菖蒲等药材;对于偏瘫患者可在基础药方中加入天麻、石决明以及钩藤[2]。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自2020年4月~2022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
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3)。
参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加用补阳还五汤。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
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实验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
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提高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脑梗塞后遗症;临床疗效;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脑梗塞为临床多见的脑血管疾病,其致病机制为血管狭窄或堵塞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1]。
随着近年来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导致脑梗塞的发生率显著提高。
脑梗塞的致死率较高,而且患者经救治后出现后遗症的可能性较高,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生活自理困难、偏瘫等[2]。
临床常规药物对于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效果不足。
中医是我国的特色医学,中医将脑梗塞归为中风范畴。
中药治疗、针灸等多类治疗方法均能够有效改善脑梗塞后遗症[3]。
鉴于此,本文特研究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20年4月~2022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
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3)。
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临床对于脑梗塞后遗症的诊断标准;(2)均存在后遗症;(3)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脑梗塞前肢体障碍或生活不能自理;(2)重度精神障碍;(3)对药物过敏。
实验组男女比例23:20;年龄54~79岁,平均(65.08±7.46)岁。
参照组男女比例22:21;年龄56~78岁,平均(65.47±8.09)岁。
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数据对比差异不成立(P>0.05),可将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116例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116例疗效分析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病情严重时可能导致各种后遗症。
传统医学对脑梗
塞的治疗往往注重药物治疗,而中医则注重人体阴阳平衡,针对不同症状、不同体质进行
个体化的治疗。
本文总结了116例脑梗塞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效果。
方法:在本研究中,116例脑梗塞患者均接受了中西医结合治疗。
其中,78例为男性,38例为女性。
年龄范围为37岁至80岁。
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汤剂、针灸、推拿按摩、理疗、康复训练等。
治疗周期为3个月至半年,每周治疗2-3次。
结果:对11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
其中,33例完全恢复,69例症状显著
改善,14例症状略有改善。
治愈率为28.4%,有效率为86.2%。
治疗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
方面:
1.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治疗后,患者的言语能力、记忆力、注意力等神经系统功能均
有所提高。
2.改善肢体功能:患者的肢体瘫痪、肌肉僵直等症状有所缓解,行走、抓握等日常活
动也有所恢复。
3.改善心理状态:治疗后,患者的情绪稳定,自信心增强,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有
所改善。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后遗症具有显著的疗效。
通过针对不同症状、不同体
质的个体化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中西
医结合治疗需要严格掌握治疗剂量和方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
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其保持积极的心态,以促进康复。
脑梗死后遗症
脑梗后遗症是指在脑梗发病一年后,如果还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语言障碍或口眼歪斜等症状,就叫做脑梗后遗症,该时期也叫做脑梗后遗症期,与恢复期相比,恢复速度及程度较慢。
脑梗后遗症主要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
概念脑梗后遗症是指在脑梗发病一年后,如果还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语言障碍或口眼歪斜等症状,就叫做脑梗后遗症,该时期也叫做脑梗后遗症期,与恢复期相比,恢复速度及程度较慢。
脑梗后遗症主要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
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语困难、语言障碍、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
出现以上症状的根本原因在于脑血管内部出现血粘度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小板聚集等血液病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血管病变,由两种病变共同作用结果形成的血栓堵塞脑动脉所致,导致脑局部的血流中断和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如果影响到由脑神经控制的运动神经系统,就会出现偏瘫、肢体障碍等相应的后遗症;如果影响到脑神经控制的语言中枢神经,就会导致语言障碍甚至失语等相应神经系统症状。
[1]治疗脑梗发病一年后仍有肢体、语言障碍等就属于脑梗后遗症了,后遗症期的治疗重点以防止脑梗复发,改善症状为主。
有的患者在发病一年内能够坚持服药,一年后就忽视了可靠用药;有的患者认为只要坚持锻炼,控制好饮食,吃不吃药没关系。
只靠锻炼和饮食调节,这是一级预防,是对尚未发生脑梗病变,但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的一种防病措施。
对已经发生了脑梗的患者来说,要防止复发并继续改善症状,让它一直向好的方向发展,除注意清淡饮食,功能锻炼,控制好血压血脂外,最重要的还是可靠用药对脑梗病因的持续性防治。
脑梗五年的复发率是30%以上,而一旦复发,患者及家属将面临更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所以说与其发病再治,不如未发先防。
脑梗是慢性病,而且多发于60岁左右的老年人,选择用药的重点,除对脑梗病因如动脉硬化等有针对性的防治作用外,还应具备长效、安全、无耐药性、剂型合理、剂量小的优势,这才是真正适合中老年脑梗病人长期服用的最佳二级预防用药,而能够着眼二级预防进行二次研发的临床重点用药,就是脑梗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首选用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116例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116例疗效分析引言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生,往往会给患者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效果有限,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疗效逐渐受到重视。
本研究旨在对116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其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我们选取了116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3例,女性53例,年龄范围在40至70岁之间。
患者均已确诊为脑梗塞后遗症,且病情稳定,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二、治疗方案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
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镇痛药物等,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则主要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传统疗法,帮助患者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神经功能恢复能力。
三、治疗过程经过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一系列的评估指标来评估患者的疗效,主要包括神经系统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自评量表等。
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按时接受治疗并进行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疗效分析经过治疗,116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
神经系统功能评分由治疗前的平均分20.5±3.7分提高到治疗后的平均分28.6±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生活质量评分由治疗前的平均分60.17±8.4分提高到治疗后的平均分78.67±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神经功能自评量表评分由治疗前的平均分24.8±3.6分提高到治疗后的平均分32.6±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五、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中医疗法能够调理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神经功能的恢复能力,而西医疗法则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症状,降低患者的病情风险。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效果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效果研究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0例脑梗死伴有后遗症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为72.5%。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
治疗组仅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
对照组有9例发生不良反应;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可大大提高血液流变学指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显着提高对该病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后遗症;脑梗塞;中西医结合;影响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由各种原因如脑血管阻塞、狭窄等所导致的脑供血不足进而发生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理等改变,产生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高经济负担的特点。
目前医学上认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发病机制有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动脉闭塞性型、心源性栓塞型、其他病因明确型和不明原因型。
主要临床表现有偏身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利、面部麻木、口角歪斜、凝视、视物模糊、眩晕伴呕吐、抽搐或意识障碍等。
临床西医治疗主要为抗栓、调脂稳斑、降压及控制高危因素等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
中医认识方面,中风病的病机复杂,往往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历代中医名家对其病机立论侧重点不同,大体有风、痰、瘀、火、虚等几种认识。
风、痰、瘀、火、虚导致气血逆乱、气虚血瘀、升降失司、痰瘀互结。
近年来,在“怨气虚损为根本,痰瘀互结、痰热生风”病机核心指导下,提出扶持元气为主,佐以逐瘀化痰、泄热熄风、通络“等治法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然而,疾病不能通过单独的西医或中医方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脑卒中存活者中50%-70%的病人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患者经过急性期后,可采用中医方法减少瘫痪和失语等后遗症的发生率。
脑梗死后遗症文档
O:患者生活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症状减轻,日 常生活能力增强。
• P2语言沟通障碍:可能与大脑语言中枢功能 受损有关。
I:1.鼓励家属多与病人沟通,营造轻松、充 满亲情的交流环境。
2.鼓励病人缓慢、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可借助笔、纸、手势等进行。
3.指导病人发音训练。
1-28胸部MSCT:a.慢支肺气肿,双肺间质改变伴少 许慢性炎症b.双侧胸膜增厚,左侧胸腔少量积液c.主动 脉壁部分钙化d.甲状腺左叶疑低密度结节e.食道壁局部 略厚。
1-29颅脑MRI:a、脑萎缩,b、颅脑MRA检查提示 脑动脉硬化,左侧大脑后动脉不均匀狭窄c、右额、顶 部脑外间隙局限性增宽,合并蛛网膜囊肿可能d、幕上 轻中度脑积水。
护理问题/诊断
P1生活自理缺陷:与左侧肢体无力、麻木,长期 卧床有关。 P2语言沟通障碍:与大脑语言中枢功能受损有关。 P3吞咽障碍:与延髓麻痹有关。 P4知识缺乏:缺乏疾病防治相关知识有关。 P5有皮肤受损的危险(压疮):与肢体偏瘫、长 期卧床有关。 P6有受伤的危险:与疾病致机体活动障碍有关。
• P1生活自理缺陷:与左侧肢体无力、麻木, 长期卧床有关。
I:1.鼓励协助病人摄入充足的营养,保证病 人身体基本需要。
2.协助病人定时翻身,拍背,温水擦浴, 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增进睡眠。
3.协助病人入浴、入厕、起居、穿衣、饮 食等生活护理,将日常用品放于病人伸手可及处 教会病人使用床头铃。
4.按摩和被动运动患肢、鼓励指导和协助 病人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增强病人的信心。
既往史:发现血压升高2月余,规律服用了乐卡地平 10mg qd,未监测血压,血压控制不详,无头晕 等不适。
入院查体:T:36.8℃ P:70次/分 R:20次/ 分 BP: 148/80mmHg。神清,语利,左侧肢体 肌力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无其它异常体征;
综述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护理
综述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护理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康复护理措施。
方法对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7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康复护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7例患者,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其余患者心理状态健康,其运动功能、语言恢复较好,饮食合理,大小便保持畅通。
结论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要更根据其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梗塞后遗症;康复护理;心理护理脑梗塞后遗症主要有肢体麻木、半侧肢体障碍、偏盲、偏瘫、失语。
或者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交叉性感觉障碍、交叉性瘫痪、眼球震颤、外眼肌麻痹、语言障碍、构语困难、记忆力下降、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
其发病较急、病程长,治疗效果缓慢,致残致死率高,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脑梗塞患者还会出现心理、社会功能等障碍。
因此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非常的重要。
我院对2017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7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护理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7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经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后遗症。
其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41~85岁,平均年龄(52.8±3.7)岁。
其中21例偏瘫,15例失语,7例吞咽困难,4例焦虑与抑郁症。
1.2护理方法对于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在急性期治疗之后的护理方法主要从心理康复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行为护理干预以及生活护理这几个方面进行。
让患者得到全面的照顾,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1.3康复护理措施1.3.1心理康复护理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通常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1]。
因此护理人员要和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及时调节患者情绪,消除或者缓解患者不良心理。
及时耐心的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给患者详细解释病情,从精神上鼓励患者。
脑梗塞后遗症护理措施药物治疗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信心,以 更好地应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
及时处理情绪问题
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和干 预,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03
脑梗塞后遗症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种类
01
02
03
04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能 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
脑梗塞后遗症护理措施药物 治疗
汇报人: 2023-12-12
目录
• 脑梗塞后遗症的概述 • 脑梗塞后遗症的护理措施 • 脑梗塞后遗症的药物治疗 • 脑梗塞后遗症的预防和治疗建
议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脑梗塞后遗症的概述
定义和症状
• 脑梗塞后遗症是指在脑梗塞发病后,由于缺血、缺氧导致脑组 织坏死而遗留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包括偏瘫、 失语、认知障碍、情感障碍等。
对脑梗塞后遗症的防治展望
进一步探索脑梗塞后遗症的发病 机制,为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 据;
开展更加规范和有效的药物治疗 临床试验,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 疗选择;
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康复训练 、心理治疗等,提高治疗效果;
尽管目前对于脑梗塞后遗症的治 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 其防治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
脑梗塞后遗症的分类
脑梗塞后遗症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01
02
肢体功能障碍:表现为偏瘫、截瘫或单瘫。
语言及认知障碍:表现为失语、言语含糊 不清、思维迟钝、记忆表现为情感淡漠、抑郁 、焦虑、幻觉等。
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表现为吞咽困难、 饮水呛咳等。
05
脑梗塞遗症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危象
01
03
意识障碍
烦躁不安、昏迷、抽搐等意识障碍表 现。
其他症状
包括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 等。
05
04
心血管症状
心悸、胸闷、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 现急性左心衰竭。
高血压危象的并发症
脑血管意外:高血压危象可能导致脑血 管破裂或梗塞,引发脑出血或脑梗死等 严重并发症。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性参考。在 实际临床情况下,患者应尽快就医,并 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综合治疗策略在脑血管疾病后遗症中的应用案例
案例一
患者陈先生,62岁,脑梗塞后遗症包括认知障碍和情绪异常。采用综合治疗策略 ,包括药物治疗、认知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陈先生的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得到 显著改善。
案例二
患者周女士,59岁,因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后遗症为偏瘫和语言障碍。通过多学 科团队协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降压治疗、肢体康复训练、语言康复训 练和心理支持,周女士的病情得到全面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针对脑梗塞和高血压危象,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 物,如溶栓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物等。 患者应按时服药,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和副作用 。
心理支持
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危象对患者和家人的心理健 康也造成一定影响。患者可以寻求心理支持,如 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帮助应对疾病带来的情 绪和心理压力。
05
案例分析与讨论
高血压危象成功救治案例
案例一
患者王先生,48岁,因情绪激动诱发高血压危象。经过紧急 降压治疗、心电监护等措施,王先生血压稳步下降,生命体 征平稳,成功度过危险期。
案例二
患者赵女士,72岁,有高血压病史,因未按医嘱服药导致高 血压危象。经过及时救治,包括静脉降压药物、吸氧等措施 ,赵女士病情逐渐稳定,后续调整降压方案,避免类似事件 再次发生。
脑梗死后遗症
脑梗后遗症是指在脑梗发病一年后,如果还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语言障碍或口眼歪斜等症状,就叫做脑梗后遗症,该时期也叫做脑梗后遗症期,与恢复期相比,恢复速度及程度较慢。
脑梗后遗症主要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
脑梗发病一年后仍有肢体、语言障碍等就属于脑梗后遗症了,后遗症期的治疗重点以防止脑梗复发,改善症状为主。
有的患者在发病一年内能够坚持服药,一年后就忽视了可靠用药;有的患者认为只要坚持锻炼,控制好饮食,吃不吃药没关系。
只靠锻炼和饮食调节,这是一级预防,是对尚未发生脑梗病变,但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的一种防病措施。
对已经发生了脑梗的患者来说,要防止复发并继续改善症状,让它一直向好的方向发展,除注意清淡饮食,功能锻炼,控制好血压血脂外,最重要的还是可靠用药对脑梗病因的持续性防治。
脑梗五年的复发率是30%以上,而一旦复发,患者及家属将面临更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所以说与其发病再治,不如未发先防。
脑梗是慢性病,而且多发于60岁左右的老年人,选择用药的重点,除对脑梗病因如动脉硬化等有针对性的防治作用外,还应具备长效、安全、无耐药性、剂型合理、剂量小的优势,这才是真正适合中老年脑梗病人长期服用的最佳二级预防用药,而能够着眼二级预防进行二次研发的临床重点用药,就是脑梗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首选用药。
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些细节上的护理,特别在心理方面要培养患者的积极向上的心理。
在出现脑梗的症状时需要积极的治疗,配合医生的手段进行合理的服药,是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的。
在饮食方面也是需要进行特别的护理,脑梗患者的饮食一定要保证低盐,低脂,高蛋白质的饮食,这些饮食是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防止病情出现加重的。
患者在出现一些并发症的时候,也需要通过一些康复锻炼来缓解。
脑梗塞有后遗症吗
脑梗塞有后遗症吗脑梗塞有后遗症吗1、失认是指病人认识能力的缺失,它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及对身体部位认识能力的缺失,是脑梗后遗症的症状之一。
2、中枢性瘫痪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呈痉挛性瘫痪;麻木在脑梗塞后遗症症是中比较常见的,表现为患侧肢体,尤其是肢体的末端、如手指或脚趾、或偏瘫侧的面颊部皮肤有蚁爬感觉,或有针刺感,或表现为刺激反应迟钝。
3、嘴歪眼斜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
鼓颊和吹哨时,口角歪向健侧,流口水,说话时更为明显;周围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降低,反射减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缩,但无病理反射。
4、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也是常见的脑中风后遗症;失语是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丧失。
脑梗塞后遗症引发什么疾病1、心肌梗死是脑梗塞的常见并发症,目前发病机制不明,有研究表明,很多脑梗塞病人,在急性期,常常伴有心肌缺血的表现,但是这种改变大部分病人在度过急性期后能够改变,有部分病人,可能发展成为心肌梗死。
所以,对脑梗塞病人,我们要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如发现有心肌梗死,应对应心脑血管病症采取同时治疗方案。
2、肺部感染是脑梗塞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
有很多研究表明,肺部感染成为脑梗塞的最主要的致死因素。
脑梗塞病人的肺部感染一般与以下因素有关病人长期卧床,产生的沉积性肺炎,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提倡勤翻身,勤吸痰。
照顾不当,引起病人饮水或饮食呛咳而引发的戏入性肺炎。
病人使用抗生素不当,造成菌群失调,加上病人多为老年、抵抗力差,也增加了易感因素。
3、尿路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的病人,或大小便失禁,得不到良好护理的病人,常用治疗细菌性尿路感染的药有起效迅速的西药抗生素,及安全可靠,预后效果好的中药银花泌炎灵片等。
4、肾功能不全:也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并发症,主要与以下方面因素有关:脑梗塞是一种"应激"状态,体内的高肾上腺素水平,容易造成肾动脉收缩,影响肾血流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动脉硬化-小动脉血管壁 的变性、狭窄、堵塞
脑血栓
脑栓塞 腔梗
行业特选
脑梗塞
3
行业特选
4
临床症状
(一) 脑梗塞的先兆症状 脑梗塞的病人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有的病人一觉醒来, 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这就是发生了脑梗 塞,常使人猝不及防。只有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一过性眼前发 黑,头晕或眩晕,恶心等短暂脑缺血的症状。这些先兆症状一般很轻微,持续时间短 暂,常常被人忽视。
行业特选
12
治疗
一、急性期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尽量卧床休息, 治疗脑梗塞原则:降低颅内压(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降低血粘度抗凝 (拜阿司匹林)、改善微循环(低分子右旋糖苷)、营养脑细胞(胞二磷 胆碱)
二、后遗症期治疗 1.中医 中药、针灸、康复训练 2.介入术 一般脑梗死后如症状及生命体征稳定就可以行支架等介入治疗 3.干细胞移植 4.北京神经组织修复中心—生物疗法 第一步:神经组织修复疗法是通过颈动脉介入、鞘内介入、静脉输送等 方式将神经因子输送到患者体内,神经因子到达病灶后能产生大量的神 经调节免疫因子及修复因子。
第二步:这些神经调节免疫因子及修复因子能快速修复衰老、损伤的神 经细胞,使坏死神经细胞得以修复及补充。
第三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重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通路和环路,调控 和改善神经信号传导,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运动、感觉和智力功能,最终 实现人体神经功能修复提高生存质量。 5.神经靶向定位修复疗法。
行业特选
三、大脑后动脉栓塞:病灶对侧同向偏盲或上象限盲,病灶对侧半身感 觉减退伴丘脑性疼痛。病灶对侧肢体舞蹈样徐动症,各种眼肌麻痹等。
四、基底动脉栓塞:最常见症状为眩晕、眼球震颤、复视、交叉性瘫痪 、肢体共济失调。若基底动脉主干栓塞可出现四肢瘫痪、严重者可迅速 昏迷、四肢瘫痪、中枢性高热。
行业特选
6
行业特选
(二) 脑梗塞的临床表现 梗塞的部位和梗塞面积有所不同。每个病人可具有以上 临现中的几种。 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共济失调、呛食 呛水、并出现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语言中枢的位置在左侧大脑皮层、所以当脑血 管病变发生在左侧时,就会发生讲话因难),恶心、呕吐、偏瘫(可以是单个肢体 或一侧肢体瘫痪,一侧瘫痪往往上肢比下肢重)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 每个病人可具有以上临现中的几种。
行业特选
5
一、大脑前动脉栓塞:病灶对侧肢体的感觉及运动障碍,对侧面瘫、舌 肌瘫及上肢瘫痪,可伴有尿潴留。
二、大脑中动脉栓塞:最常见,其临床表现为主干栓塞时引起病灶对侧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优势半球动脉主干栓塞可有失语、失写、 失读。大脑中动脉深支或豆纹动脉栓塞可引起病灶对侧偏瘫,一般无感 觉障碍或同向偏盲,优势半球受损,可有失语。大脑中动脉各皮质支栓 塞可引起病灶对侧偏瘫,以面部及上肢为重,优势半球可引起运动性失 语、感觉性失语、失读、失写、失用;
7
行业特选
8
辅助检查
1.头颅CT:发病后24h内,一般无影像学改变(超早期阶段,发病6小时内,可 有一些轻微改变)。24h以后,梗死区出现低密度病灶。2周左右梗死病灶(由于 水肿减轻,吞噬细胞浸润)与周围正常组织等密度,难以分辨(称为模糊效应)
2.MRI:梗死后数小时,即可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病变区域。可发现脑干、 小脑梗死和小灶梗死。DWI(弥散加权成像)和PWI(灌注加权成像)可在发病后 数分钟内检测到缺血性改变。
13
ADD SUB TITLE
话术
治疗目的:年轻人-生活自理,可以工作,减轻减轻家庭 负担实现自我价值;老年人-生活自理
阻碍:慢性病不着急、担心效果、没人陪、钱、远
Company System LOGO
ADD SUB TITLE
Company System LOGO
3.血管造影:DSA、CTA、MRA可显示脑部大动脉的闭塞、狭窄及其他血管病变。
4.彩色多普勒超声(TCD):可评估颅内外血管狭窄、闭塞及侧支循环建立的程T
行业特选
10
行业特选
11
脑梗-磁共振 水在T1显示为低信号,T2显示为高信号,周围 脑细胞水肿软化了,所以在T2加权图像上显示大片模糊高信 号 分辨T1还是T2关键看含水的结构,比如侧脑室和沟回内含 有脑脊液
脑梗塞后遗症
.
概念
脑梗塞: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
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脑梗后遗症: 是指在脑梗发病一年后,如果还存在偏瘫(半
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口眼歪斜 等症状,与恢复期相比,恢复速度及程度较慢。
行业特选
2
病因发病机制
心源性疾病:心房颤动、风 湿性心瓣膜病、心脏手术、 心内膜炎赘生物及附壁血栓 脱落等 非心源性疾病:颈动脉粥样 硬化斑块脱落、红细胞增多 症,三高导致的血液高凝状 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