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15个历史典故

合集下载

中华历史励志故事大全

中华历史励志故事大全

中华历史励志故事大全故事一般是侧重事件的发生过程,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中华励志故事一:刮目相看【传统故事】吕蒙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

他出身贫寒,所以他读书不多,懂得的知识很少。

有一次,吴王孙权劝他多读些书,说读书对治军有很大的益处。

吕蒙就决定下一番苦功夫,不辜负吴王的期望。

从那以后,吕蒙不管军务如何繁忙,每天都要抽出一些时间读书,渐渐地,学问大有长进。

一天,东吴大都督鲁肃跟吕蒙谈起了军事。

吕蒙提出的见解非常深刻而精辟。

鲁肃听后,觉得他跟自己以往印象中重武轻文的吕蒙大不相同,就大为赞赏。

吕蒙开玩笑地说:“咱们三日不见,你当然要刮目相看(擦亮眼睛看人,即另眼相看了)了呀!”【人生感悟】吕蒙的先天条件并不好,但他具有不断进取的精神,所以最终达到智勇兼全。

对青少年来说,为了今后堂堂正正地做人,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必须从现在开始,抓紧宝贵的学习时间和机会,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培养竞争意识,树立忧患意识。

中华励志故事二:谢道韫咏雪【传统故事】东晋女文学家谢道韫自幼好学,喜欢读书,尤其善于吟诗作对。

一年冬天下雪,谢道韫的伯父丞相谢安带着几个孩子赏雪。

谢安一时诗兴大发,指着大雪问:“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的一个侄儿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当时谢道韫也在,她脱口而出:“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听了非常高兴,一边笑眯眯地摸着胡子,一边反复吟咏称妙。

原来,比拟最难得的是传神。

空中撒盐固然可以描摹雪花的轻盈美妙。

后世许多诗人都从这一精妙的比喻中寻找咏雪的灵感,“谢道韫咏雪”也成为千古佳话。

【人生感悟】晋朝才女谢道韫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

她才思敏捷且出口成章,成为了后世文人尊崇的楷模。

她的天分来自于自幼好学,对知识的渴求和勤勉的学习态度。

中华励志故事三:薛谭学歌【传统故事】战国时有个叫薛谭的人,向歌唱家秦青学艺。

没学多久,薛谭便自以为把老师的技艺全学到手了,于是向老师辞行。

秦青也没挽留,只是说明日要为他饯行。

10个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

10个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

10个历史人物励志小故事1、尝胆卧薪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

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

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

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情况非常危急。

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准备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

但是吴国的伍子胥认为不能与越国讲和,否则无异于放虎归山,可是吴王不听。

越王勾践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俩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坟墓和养马的事情。

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

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

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

越王勾践他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

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

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2、闻鸡起舞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

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这就是成语闻鸡起舞的来源了。

同义词: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3、悬梁刺股“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

《太平御览》卷载:“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

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后为当世大儒。

”孙敬到洛阳太学求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废寝忘食。

时间久了,也会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束在头发上,当他读书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扯住头发,弄疼头皮,人自然也就不瞌睡了,好再继续读书学习。

中国历史人物正能量励志故事

中国历史人物正能量励志故事

中国历史人物正能量励志故事中华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的事迹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成为正能量的象征。

他们的励志故事,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实现自我价值。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位中国历史人物的正能量励志故事。

一、孔子:智慧与仁爱的化身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故事饱含着对智慧和仁爱的追求,对于现代人来说依旧能够给予启示。

孔子出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自小聪明好学,对于礼义道德有着极高的追求。

然而,他在生活中经历了诸多挫折和逆境。

他曾经面对贫困的家庭环境,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孔子通过刻苦学习,不断努力,终于成为了一位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提倡以仁爱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尊重。

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论遭遇怎样的困境,我们都需要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努力和坚持,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诸葛亮:智谋与智慧并重诸葛亮是中国三国时期蜀国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智慧和智谋令人叹为观止。

他的故事给予了人们很多关于人才和智慧的启示。

诸葛亮年少时已有出众的才华,为人正直,对于国家的命运充满了责任感。

他在蜀国刘备的倡导下成为重要谋士,参与军事策划和政务管理。

在对抗强大的敌人时,诸葛亮以他超凡的智慧和卓越的军事策略,帮助刘备巩固了蜀国的地位,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著作和兵法。

诸葛亮的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智谋是成功的关键。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在困难的环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取得成功。

三、杨震:坚持理想与信念杨震是明代末年的忠臣和思想家,他以高尚的品德和追求理想的精神而闻名。

他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坚守信念,秉持正道。

杨震出生在明朝灭亡之际,他在乱世中保持着对理想之地的忠诚,并为之努力奋斗。

他早年曾被倭寇追杀,但他依旧坚守信念,力保正义与公正。

他不仅助力明朝抵御倭寇入侵,还为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保护百姓的生活安宁。

然而,他的直言不讳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却引来了官方的嫉妒和排挤。

励志的历史典故

励志的历史典故

励志的历史典故励志的历史典故励志的历史典故11、【磨杵成针】[出处] 宋代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记载,李白幼年时,在路上碰见一个老大娘,正在磨一根铁杵,说要把它磨成一根针。

李白很感动,改变了中途辍学的念头,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励志成语解释】: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2、【囊萤映雪】[出处] 囊萤:唐代房玄龄等《晋书·车胤传》记载,晋代车胤年少时家贫,苦学不倦,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数十,用来照明,夜以继日地读书。

映雪:《孙氏世录》记载,晋代孙康,聪明而好学,家贫无油,冬天常映雪读书。

【励志成语解释】: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读书。

形容勤学苦读。

3、【破釜沉舟】[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励志成语解释】:打破饭锅,凿沉渡船。

比喻决一死战。

也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4、【锲而不舍】[出处]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励志成语解释】:不断地镂刻下去。

比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5、【有志不在年高】[出处] 明代许仲琳《封神演义》:“樵子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曰:‘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

”【励志成语解释】:不一定是年纪大的人才有抱负。

谓人贵在有志,不能凭年龄来衡量。

6、【有志者事竟成】[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励志成语解释】: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7、【愚公移山】[出处] 《列子·汤问》记载:古代有一个北山愚公,年已九十。

他门前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出入,决心铲平大山。

有个叫智叟的老头笑他愚蠢,他反驳道:“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率领全家每天挖山不止,终于感动了上帝,命夸娥氏二子把山背走。

励志历史故事大全

励志历史故事大全

励志历史故事大全大多来源于生活,历史故事更是其重要的源头。

而人物,往往是成语故事中的重要因素。

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历史故事大全,希望对您有帮助!励志历史故事篇一: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励志历史故事篇二: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励志历史故事篇三:陆羽弃佛从文.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励志历史故事篇四: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励志历史故事篇五: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励志历史故事篇六: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励志历史故事篇七: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20则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20则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20则在古代,有许多名人以其励志故事鼓舞人心。

这些故事以他们的智慧、勇气和毅力为特征,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启示和教训。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古代名人励志故事的20个例子,希望能够激励读者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继续努力。

01 诸葛亮与刘备诸葛亮是刘备的重要谋士,在面对困境时,他总能提供明智的建议和有效的方案。

他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保持冷静和智慧,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02 曹操的坚韧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一位杰出军事家和政治家。

尽管他多次遭遇失败,但他从不气馁。

他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失败并不代表终结,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最终会取得成功。

03 孙中山的坚持孙中山是近代中国的伟大革命家和政治家。

尽管他在推翻清朝统治方面经历了很多挫折,但他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

他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04 李时中的责任心李时中是中国现代医学界的杰出人物,他在应对COVID-19疫情时表现出色。

他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医生,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责任心,为患者的健康负责。

05 赵州桥的毅力赵州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修建过程中面临巨大的困难,但建筑师们没有放弃。

他们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就能够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06 程子华的奋斗程子华是中国泳坛的传奇人物,他在追求游泳梦想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停止努力。

他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拥有梦想,并为之奋斗,就能够创造出不可思议的成就。

07 关羽的义气关羽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武将,以忠诚和义气而著称。

他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境况,只要我们坚守信念,始终如一,就能够赢得他人的敬佩和信任。

08 纪晓岚的勇气纪晓岚是中国早期的女性医生之一,她在传统社会中面临巨大的阻力,但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帮助了无数人。

她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困难多大,只要我们有勇气,就能够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命运。

励志的历史故事24篇

励志的历史故事24篇

励志的历史故事24篇励志的历史故事24篇中华文化历史久远,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2000年以上。

华夏民族在中华大地上演绎出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励志的历史故事,请您阅读。

1、姜尚因为年代太久远,姜尚的生卒年不可靠。

传说他活了100岁,这毕竟是传说。

不过说姜太公大器晚成那是肯定没问题的。

很有代表性,也很有传奇性,不过可能没几个人有这样的运气。

当然自己的实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姜尚在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

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

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

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

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

武王十一年,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大获全胜。

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为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市临淄北)。

2、吴承恩吴承恩其实从小在家乡就小有名气,他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

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

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然而他的成名作《西游记》却成书很晚。

他生于一个有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

吴承恩自幼就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

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

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正式《西游记》的.创作。

17个古人刻苦学习,励志读书的典故,我辈真要好好学学!

17个古人刻苦学习,励志读书的典故,我辈真要好好学学!

17个古人刻苦学习,励志读书的典故,我辈真要好好学学!1.苏秦刺股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外交家,在他成功之前,有一回,因多次游说秦王失败而返回家乡。

回家后,他的妻子不迎接他,嫂嫂不给他做饭吃,父母亲连话都不跟他说,大家还暗地里讥笑他,说他不务正业,搬弄口舌,倒霉活该。

苏秦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耻辱,决心发奋读书。

每当读书犯困的时候,他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都流出来了,真疼啊,疼得他睡意全无,接着认真读书。

后人用“刺股、锥股、握股”等形容勤学苦读,刻苦自励。

2.韦编三绝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写书的竹简编联起来,就叫“韦编”。

孔子晚年喜欢研究《周易》,编撰《系辞》《象辞》《说卦》《文言》等作品解说《周易》。

由于反复阅读《周易》,以致编联竹简的熟牛皮绳多次断开。

后人常用这个典故形容勤奋读书。

3.凿壁借光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却没有蜡烛照明。

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就烛光明亮,可惜这光照不到匡衡的屋里。

怎么办呢?匡衡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把邻居家的烛光引进来读书。

后人用“凿壁、空壁、偷光、偷光凿壁、凿壁借辉、借光”等表示勤学苦读,有时也引申为向别人请教而得到好处。

4.买臣负薪朱买臣家境贫寒,靠上山砍柴、卖柴度日。

每次上山砍柴,他就把书摊开,放在树下,一边砍柴一边读书。

砍好柴,挑柴回家时,他就把书放在柴担的前头,边走边读。

汉武帝时期,他凭借自己的学识、才能得到了严助的推荐,做了大官。

5.带经而锄倪宽小时候聪明好学,但家中贫穷,上不起学。

他就在一个学校的伙房里帮忙烧饭,以此求得学习的机会。

他还时常被人家雇用做短工。

每当下地干活的时候,他总是把经书挂在锄把上,休息时就认真诵读,细心研究。

由于他勤学好问,得到了西汉著名学者欧阳生的身传亲授。

后来,他又拜孔子后裔、西汉经学博士孔安国为师。

所以,他在经学、特别是《尚书》研究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诣。

6.临池学书张芝是东汉时期的一位书法家。

古代名人励志奋斗的故事30个

古代名人励志奋斗的故事30个

古代名人励志奋斗的故事30个1.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2.陆羽弃佛从文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

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

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

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

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

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3.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

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

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4.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

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古代励志故事大全

古代励志故事大全

古代励志故事大全一:李密牛角挂书李密牛角挂书。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

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

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

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

此事被传为佳话。

二:诸葛亮勤奋好学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

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

时间就不好掌握了。

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

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

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三:凿壁偷光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

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

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

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

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

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

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四:苏秦刺股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关于励志的15个历史典故【推荐】

关于励志的15个历史典故【推荐】

三一文库()〔关于励志的15个历史典故【推荐】〕导语:正路并不一定就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励志的相关素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悬梁刺股】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着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孙敬悬梁苦读)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苏秦刺股苦学)[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鹿乳奉亲】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

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关于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含感悟

关于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含感悟

关于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含感悟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你的风景终会出现;只要是自己选择的,那就无怨无悔。

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关于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励志故事1:荒丘的福音孙叔敖是春秋时楚国名臣,在他重病缠身的时候,他告诫儿子说:“大王有很多次要赐给我封邑,我都没有接受,这样做是为了在我升天以后,大王会给你封地。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你千万不要接受土地肥美的地方!在越国和楚国之间有一块荒丘,那是埋葬死人的地方,那个地方名声不好,土地也不肥。

因为楚国人信鬼神而越国人也把祈求鬼神赐福避祸当做常事,因而他们都不会争夺这块“不祥之地”。

你可以靠这块土地来成就你的事业。

”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赐给他的儿子一些肥美的土地。

他的儿子没有接受,只请求将“寝丘”那块荒地封给自己,楚王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结果一直到汉代,孙氏家族在那里一直得到繁衍。

【感悟】人必须有一个长远的打算,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舍去长远的利益,这样就会得不偿失。

励志故事2:齐桓公大度用管仲齐襄公是个无道的昏君。

当时的齐国,有两位高瞻远瞩、经天纬地的人才:一个是管仲,一个是鲍叔牙。

他们两人商议说:“国君如果再这样昏乱下去的话,必然会丧失政权。

齐国的各位公子中值得辅佐的,只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

我们各侍奉一人,先得志的一个就招揽另一个。

”他们说的公子纠是齐襄公的长子,是鲁国女子所生;公子小白是次子,是莒国女子所生。

于是,鲍叔牙跟随公子小白到了莒国,管仲跟随公子纠到了鲁国。

齐襄公的昏庸终于引起了群臣的愤怒,发动兵变,杀了齐襄公,立公孙无知为国君。

随后,公孙无知也被刺杀了。

众大臣派人去鲁国迎公子纠为君,公子纠就带着管仲,在鲁军的护送下向齐国进发。

却说公子小白在莒国听说齐国国乱无君,就与鲍叔牙计议,向莒国借得兵车百乘,也回齐国争做国君。

这样,兄弟二人之间发生了一场恶战。

战斗中,管仲亲手射了公子小白一箭,使他受了伤。

但最终还是公子小白杀死了公子纠,做了齐国国君,这就是齐桓公。

关于自强不息的典故

关于自强不息的典故

自强不息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自己努力向上,永不懈怠。

以下是一些关于自强不息的典故:
1. 悬梁刺股:这个典故讲的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刻苦读书,困倦时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

最终,他成为了六国之相,名垂千古。

2.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俘。

勾践为了复国,忍辱负重,在吴国做了三年的奴隶。

回国后,他睡在柴草上,每天都要舔尝苦胆,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国耻。

经过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强大起来,打败了吴国。

3. 闻鸡起舞:东晋时期,祖逖和刘琨是好朋友,他们都有远大的志向。

为了报效国家,他们每天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后来,祖逖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将领,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些典故都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自强不息古代名人故事

自强不息古代名人故事

自强不息古代名人故事1.范仲淹:幼时家贫,读书刻苦勤奋。

他的故事“断齑画粥”讲述了他为了学习,不顾艰辛,用刀将粥切成小块,每天只吃一块,最终成为了一代名臣。

2.苏秦:战国时期纵横家,因刻苦学习,成功地说服了六个国家,成为了著名的纵横家。

他的故事“头悬梁,锥刺股”讲述了他为了学习,用绳子将头发系在屋梁上,用锥子刺入大腿,以防止自己困倦。

3.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因勤奋学习,成为了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的故事“躬耕陇亩”讲述了他为了学习,在田间劳作,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了蜀汉的丞相。

4.岳飞:南宋时期名将,因刻苦训练,成为了著名的军事家。

他的故事“精忠报国”讲述了他为了国家,奋勇抗敌,最终成为了民族英雄。

5.陶渊明:东晋时期诗人,因不满官场黑暗,辞官归隐田园。

他的故事“采菊东篱下”讲述了他归隐田园后,依然坚持创作,写下了许多清新自然的诗篇。

6.王阳明:明代哲学家,因政治失意,被贬谪到贵州龙场。

他的故事“龙场悟道”讲述了他在那里深入研究心学,成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杰出人物。

7.关羽: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因英勇善战,成为了名将。

他的故事“千里走单骑”讲述了他为了保护刘备,一人一骑,千里走单骑,最终成为了名将。

8.荀子:战国时期哲学家,因思想深邃,成为了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杰出人物。

他的故事“劝学”讲述了他提倡学习,鼓励人们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9.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因英勇善战,成为了杰出人物。

他的故事“观沧海”讲述了他豪情壮志,立志统一天下,最终成为了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10.颜真卿:唐代书法家,因才华出众,成为了唐代书法史上的杰出人物。

他的故事“颜筋柳骨”讲述了他坚持练习书法,最终成为了书法家。

11.班超:东汉时期名将,因功高震主,被贬谪到西域。

他的故事“投笔从戎”讲述了他为了国家,毅然从军,最终成为了名将。

12.秦始皇:秦朝皇帝,因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

他的故事“统一天下”讲述了他自强不息,立志统一六国,最终成为了杰出的政治家。

自强不息精神的历史典故

自强不息精神的历史典故

自强不息的历史故事典故一、中国古代有许多自强不息的故事如范仲淹闻鸡起舞?表现范仲淹自强不息的故事是“断齑画粥”,不是“闻鸡起舞”。

“闻鸡起舞”是祖逖的故事。

“断齑画粥”说的是,范仲淹年幼时家境贫寒,无法上学,但他读书心切,只好到寺院的一间僧房中去读书。

在寺庙读书期间,他将自己关在屋内,足不出户,手不释卷,常常读书通宵达旦。

由于家贫,他的生活十分艰苦。

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这就是“划粥”。

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这就是“断齑”。

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

“断齑划粥”的典故即由此而来。

“闻鸡起舞”是东晋著名爱国将领祖逖与刘琨自勉奋发的故事。

祖逖与刘琨两人意气相投,对于当时内忧外患的国家危局,抱着共同的看法;也怀着共同的报国决心。

两人夜间同睡一床,经常谈到深夜。

有一天,祖逖与刘琨“共被同寝。

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日:‘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这段故事,叫做“闻鸡起舞”。

作为一个成语,它比喻有志之,能够及时奋发自励。

二、关于自强不息的寓言故事?靠自己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

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三、自强不息事例?①自强不息事例?答案是这样的:西汉时期大文学家司马迁身遭宫刑,却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前苏联文学家奥斯托洛夫斯基身遭瘫痪,凭着一种毅力写下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贝多芬耳朵聋了,可他顽强写下命运交响曲。

历史上励志的成语故事

历史上励志的成语故事

历史上有关励志的成语故事15则(1)【负薪(xīn)挂角】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

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

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朱买臣负薪读书)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

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李密牛角挂书)(2)【映雪囊(náng)萤】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

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

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

(孙康映雪苦读)当时还有一个人,名叫车胤(yin),也和孙康一样,没有钱买灯油。

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许多萤火虫,盛在纱袋里,用萤光照亮,夜以继日地学习。

(车胤囊萤夜读)(3)【悬梁刺股】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孙敬悬梁苦读)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苏秦刺股苦学)[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古代励志故事20篇

古代励志故事20篇

古代励志故事20篇古代励志故事(一):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

他小时候就十分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

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先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

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

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

以后的每一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

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之后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古代励志故事(二):诸葛亮勤奋好学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

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

时间就不好掌握了。

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

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

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古代励志故事(三):诗仙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先世为陇西(今甘肃)人,5岁时随父亲迁居四川。

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游侠。

25岁时开始漫游各地,42岁那年被任命为供奉翰林。

李白毕生写诗。

他写起诗来既快又好,杜甫说他是斗酒诗百篇。

他的诗歌,热情奔放,气势宏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后世称他为诗仙。

李白的父亲是位商人,做生意赚了不少钱,相当富裕。

相传,李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

有一天逃学下山,经过一条小山涧,见到一位老奶奶在山洞旁磨铁棒。

李白觉得很奇怪,走上前询问,老奶奶回答说要用铁棒磨针。

一根粗铁棒要磨成一根细小的针谈何容易,但老奶奶信心十足,她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20则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20则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20则故事一:屈原撞钟在古代中国,盗贼为了夺取屈原的职位,对他进行了诬陷。

屈原不屈不挠,最终选择投江自尽。

人们为纪念他,在端午节时悬挂艾草和赛龙舟。

他的聪明才智和坚定意志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故事二:孔子励志孔子是古代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

他在文化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被贬至乡村,但他并没有放弃追求正直和伟大的理想,而是坚定地继续努力学习,并将自己的智慧和教诲传授给更多的学生。

故事三:诸葛亮提亲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智慧和魅力受到了大家的赞赏。

据说当他还是一个年轻人的时候,曾经亲自上山向一位美丽聪明的女子打听草药,结果却被撒了一脸泥巴。

但是,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智慧,最终成为了一代伟人。

故事四:李白的诗魔李白是唐代最有名的诗人之一,他的才华和创造力令人赞叹不已。

据说李白当年陪同皇帝游泳时,因为酒劲上头晕晕乎乎,差点被淹死。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继续埋头写作,创作出许多经典诗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故事五:曹操的机智曹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智慧和决策能力成为了后世的楷模。

据说曹操在一次战斗中被敌军围困,他假装展示出气馁的神情,敌军掉以轻心,最终被曹操趁机突围成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和机智是非常重要的。

故事六:文天祥的黔婆梦文天祥是南宋时期的忠臣,他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说文天祥在南宋灭亡前夕,曾经做了一个黔婆梦,梦中的黔婆告诉他:“悲欢离合都是兴亡之事,兴必有时,亡必有时。

”这个梦启发了文天祥的智慧,使他在国家危难之际选择了坚定的抗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

故事七:韩愈的正直韩愈是唐代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主张反对腐败和贪污行为。

据说有一次他在做官时发现了一位被贪官虐待的妇女,他勇敢地站出来为妇女讨公道。

韩愈的坚持正直和勇敢行为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故事八:唐僧的修行唐僧是《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他带领着孙悟空等人去西天取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励志的15个历史典故导读:【悬梁刺股】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着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孙敬悬梁苦读)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苏秦刺股苦学)[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鹿乳奉亲】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

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

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 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一诺千金】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

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

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凿壁借光】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

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

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

就这样,他经常学到深夜,后来成了西汉着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

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员。

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匡衡凿壁偷光)【以荻画地】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欧阳修以荻画地)【囫囵吞枣】有个人曾经对人们说:“吃一点梨,对人的牙齿有好处,但是吃多了,会伤脾的;枣呢,正好与之相反,虽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会对牙齿有害。

”听的人中一个人听了,想了想,说:“吃梨时,只嚼不咽,还会伤脾吗?吃枣时,我不嚼,一口吞下去,这不就可以保护牙齿了吗?”另一个年轻人听他这么一说,就想开个玩笑:“你这不是囫囵吞下枣吗?”周围在场的人都笑了。

读后:我们学习知识时不能囫囵吞枣,首先把要学的知识理解清楚,然后再认真去掌握它。

如果学知识只是笼统地学,就不会学到真正的知识。

【狗猛酒酸】宋国有个卖酒的人,为了招来生意,他总是将店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将酒壶、酒坛、酒杯之类的盛酒器皿收拾得清清爽爽,而且在门外还要高高挂起一面长长的酒幌子,上书“天下第一酒”几个大字。

远远看去,这里的确像个会做生意的酒家。

然而奇怪的是,他家的酒却很少有人问津,常常因卖不出去而使整坛整坛的酒搁酸了,变质了,十分可惜。

这个卖酒的宋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于是向左邻右舍请教这好的酒竟然卖不出去的原因。

邻居们告诉他:“这是因为你家养的狗太凶猛了的缘故。

我们都亲眼看到过,有的人高高兴兴地提着酒壶准备到你家去买酒,可是还没等走到店门口,你家的狗就跳将出来狂吠不止,甚至还要扑上去撕咬人家。

这样一来,又有谁还敢到你家去买酒呢?因此,你家的酒就只好放在家里等着发酸变质啊。

”您看,一匹恶狗看门,就能把一个好端端的酒店弄得门庭冷落,客不敢入;如果一个国家让坏人控制了某些要害部门,其后果必然是忠奸颠倒,社会腐败,百姓遭殃。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西汉时期,有一个着名将领叫李广,他精于骑马射箭,作战非常勇敢,被称为“飞将军”。

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猎,忽然发现草丛中蹲伏着一只猛虎。

李广急忙弯弓搭箭,全神贯注,用尽气力,一箭射去。

李广箭法很好,他以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于是走近前去,仔细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块形状很像老虎的大石头。

不仅箭头深深射入石头当中,而且箭尾也几乎全部射入石头中去了。

李广很惊讶,他不相信自己能有这么大的力气,于是想再试一试,就往后退了几步,张弓搭箭,用力向石头射去。

可是,一连几箭都没有射进去,有的箭头破碎了,有的箭杆折断了,而大石头一点儿也没有受到损伤。

人们对这件事情感到很惊奇,疑惑不解,于是就去请教学者扬雄。

扬雄回答说:“如果诚心实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一成语也便由此流传下来。

【居安思危】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

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

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提示: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

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叫景岑(cén),号招贤大师,人们称他“长沙和尚”,他经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

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

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深受感染。

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起来,向他提了几个问题,大师慢慢地作答起来。

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向大师提问,于是两人一问一答,气氛亲切自然。

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

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帖。

所谓偈帖,就是佛教中记载唱词的本子。

但见大师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到: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意为“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尚需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黄香温席】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

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黄香非常悲伤。

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

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

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

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

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

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

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

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

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

”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

”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

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

”黄香说。

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不耻下问】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

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

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

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

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

”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的意思: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

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

形容虚心求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