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竖式和除法竖式的写法及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步骤

乘法竖式和除法竖式的写法及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步骤
乘法竖式和除法竖式的写法及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步骤

乘、除法竖式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掌握乘法竖式和除法竖式的写法及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步骤。

(二)使学生明白乘、除法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含义。

(三)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乘法竖式和除法竖式的写法。

难点:除法竖式的写法,商的数位要和被除数的相同数位对齐。

教具和学具

投影仪和投影片,实物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

4×7= 3×8= 2×6= 4×9=

7×8= 6×9= 7×6= 4×8=

2.卡片口算,用手指出示得数

8÷2= 12÷4= 6÷3= 10÷5=

18÷6=42÷7= 56÷8=54÷9=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刚才我们练习了用乘法口诀直接求积、求商。像上面这些乘、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我们就要学习乘、除法竖式,板书课题。

1.乘法竖式的写法

出示例6 5×9=

你们知道乘法竖式怎样写吗?根据学生情况,教师进行指导。

写竖式时,要先写被乘数5,在被乘数下面写乘数9,接着在乘数的前面写上乘号“×”,然后在乘数下面用尺子比着打一条较长的横线,横线下面写出积45。教师边指导边完成下面的板书。

提问:同学们观察积45,老师是怎样写的?5为什么对齐个位呢?(45里有4个十,5个一,5就要和个位对齐)

把得数写在横式等号的后面。

练一练:

订正时,注意检查积的书写位置。(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9= 7×6=

订正时,注意检查竖式书写格式。

2.除法竖式的写法

出示例7

提问:

谁能说一说这幅图什么意思?(有8个苹果,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也就是8里面有几个2)

(2)谁会列算式?(学生口述算式,教师板书)

8÷2=

教师指导写除法竖式。

除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法和乘法的竖式都不一样。“”是竖式除号,被

除数写在的里面,除数写在外面,商写在上面。(教师

教师继续指导:每份是2,4份就是8,用除数2乘以商4得8,这个8写在被除数的下面,表示分掉的数,用被除数8减去分掉的8,正好分完,得0。(边说边完成下面的板书)把商写在横式的等号后面。

教师进一步追问:

(1)商写在什么地方?

(2)被除数下面的8是怎么得到的?它表示什么?练一练:

出示例8 63÷9=

提问:

(1)列竖式时,除号里面写什么,除号外面写什么?

(2)被除数是两位数,商7写在什么地方?你是怎样想的?(商写在3的上面,因为它们都是个位数)

(3)下一步要干什么?(除数和商相乘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

(4)最后怎么办?(被除数减去除数和商相乘的积)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着板书:

教师追问:

计算被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注意什么?

练一练:

小结性提问: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用竖式做乘法应注意什么?

(3)用竖式做除法应注意什么?

教师明确:

用竖式做乘法应注意积的个位与被乘数、乘数的个位对齐;用竖式做除法特别要注意,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时,商要和被除数的个位对齐。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4÷4= 6×5= 8÷2=

2.发展性练习

判断下面各题,对的在()里打√,错的打×,并指出错在哪里。

3.思考性练习

在□里填合适的数。

4.课后作业

练习三十四第1,4,5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的基础上进行的,为后面学习有余数除法及今后学习笔算除法打下基础。本节课主要使学生在理解每一步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竖式写法的格式,特别是除法竖式的写法,步骤比较复杂,与加、减、乘法都不同。因此,在课堂设计中采用边讲边练的形式,最后再进行集中练习,重点放在除法竖式的写法上,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板书设计

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150

25.2÷6= 34.5 ÷1.5= 5.6÷0.04= 1.8÷12= 1.8÷1.2= 7.83÷9= 4.08÷0.8= 0.54÷0.6= 6.3÷0.14= 72÷15= 14.21÷7= 24÷1.5= 1.26÷18= 43.5÷29= 18.9÷0.27= 1.35÷15= 28.6÷11= 20.4÷24= 3.64÷52= 156÷0.12= 328÷1.6= 1.35÷27= 7.65÷0.85= 12.6÷0.28= 62.4÷2.6= 54.4÷0.16= 1.44÷1.8= 11.7÷2.6= 19.4÷12= 59.8÷0.23= 19.76÷5.2= 10.8÷45= 21÷1.4= 8.84÷1.7= 62.1÷0.03= 1.89÷54= 0.51÷2.2= 7.1÷2.5= 1.998÷0.54= 1.28÷16= 2.1÷0.4= 2.56÷32= 50.18÷38.6= 4.68÷75= 14.7÷0.07= 5.4÷15= 124.8÷0.24= 23.4÷585= 0.544÷0.025= 203.5÷11= 24÷15= 3.64÷52=

5.6×2.9 3.77×1.8 0.02×96 5.22×0.3 9.99×0.02 4.67×0.9 5.54×2.44 1.666× 6.1 9.432×0.002 5.6×6.5 4.88×2.9 5.61×2.1 8.9×2.4 9.77×0.02 1.384×5.1 8.78×83 2.6×61 0.059×0.2 4.268×1.7 57×5.7 9.46×2.85 1 7.8×6.4 1.5×4.9 2.5×0.88 5.555×5.2 2.22×3.33 7.658×85 36.02×0.3 56.78×8 5.6×2.9 3.77×1.8 0.02×96 5.22×0.3 9.99×0.02 4.67×0.9 5×2.44 1.666×6.1 9.432×0.002 5.6×6.5 4.88×2.9 5.61×4.3 8.9×2.4 5.5×55 9.77×0.02 1.384×5.1 8.78×83 2.6×61 0.059×0.2 4.268×1.7 57×5.7 9.46×2.85 17.8×6.4 1.5×4.9 2.5×0.88 5.555×5.2 2.22×3.33 7.658×85 36.02×0.3 56.78×8 3 0.1×5.3 5.3×6.3 4.4×7.3 4×8.8 4.1×0.8 9.9×1.4 6.4×2.4 12.48×4 9.8×1.3 4.8×9.1 0.6×7 4.2×1.8 8.6×6.5 5.59×4.3 0.2×5.6 9.4×8.4 0.5×4.6 1.3×1.6 4.6×3.8 9.1×5.6 2.1×7.9 3.8×2.3 1.8×9.6 3.8×2.3 1.8×9.6 6.1× 4.8 27.5× 5.7 8.7×0.1 1.7×4.7 8.6×8.9 0.3×7.6 2.1×0.4 9.8×4.3 7.7×9.9 3.4×9 2.8×3.5 5×1.1 2.9×8.2 3.9×1.7

三年级除法竖式计算

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及算理。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除法竖式的书写,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除法竖式的书写及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知识铺垫 一、复习 1、口算 5 ×4= 7×5= 3×6= 40÷5= 21÷ 7= 24÷3= 2、竖式计算 120+245= 6×8= 师:在竖式计算当中应注意什么? 生:数位要对齐。 3、写出下面各数名称 20 ÷ 5 = 4 ::: ::: ::: ()()()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结合校园生活情况让学生体会除法的实际背景。1、出示P49的主题图。 师:接下来,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并说一说你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让学生独立观察教材P49上的情境图。思考问题) (师:先来看篮球架这边,有几位同学在打篮球呢?分成几队?)

生1:有的在打篮球,每5个同学分为一队。 生2:有的在跳绳,每组4人。 生3:从图中我发现了教学大楼前面的两树之间都插着4面不同颜色的彩旗。 生4:我发现了篮球场傍边摆了许多花,其中有3盆摆一组。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真棒! 师:那么要是我们知道这些花盆的总数,按每组5盆来分,又能摆成几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例1(出示例1主题图) 根据画面内容你能口头编一道解决题吗?。 生5:学校在布置会场,同学们搬来了15盆花,如果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 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棒极!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你会列式子吗?生:15÷5 师:板书:15÷5 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 生:要求15里面有几个5,所以用15÷5 师:你会口算吗? 生:会,根据乘法口诀三五十五,所以15÷5=3 师:对极了!我们以前学过的除法都是用乘法口诀求出商直接写出得数,像15÷5=3。 那现在能不能像加法或乘法用竖式来进行除法计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除法的竖式计算。板书课题: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 三、互学互动,学习新知 2、教学竖式 师:我们仍然以例题1为例,15÷5如何来列竖式计算呢? 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个符号宝宝“) ̄”,这是除号,除号的里面写上15,15叫被除数,除号的左边写上5,表示5个花盆分一组,5叫做除数,读作:15÷5 师:15里面有3个5,商是3。3要写在横线上,那3应该写在哪一位上呢? 是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还是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现在请你们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师:写在个位上的同学请举手,(请位同学口答)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呢?说一说你的想法?(生解答) 师小结:这里1是十位,5是个位。而3是一位数,应该要写在个位上,也就是要写在被除数个位上,5的上面。刚才还有部分同学把3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请举手? 那现在你们理解了吗? 生:理解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乘除法竖式计算200题

336÷21 858÷39 918÷27 888÷37 645÷32 432÷46966÷23 731÷79 980÷28 828÷36 294÷29689÷34 618÷88 372÷45 444÷76 4321÷48 350÷34930÷32 864÷36 694÷17 598÷26 609÷879100÷2405070÷397936÷26 450÷25 289÷444200÷700 117÷25 2627÷71=2170÷70=3528÷63=988÷13 = 2680÷67=138÷69=1342÷61=320÷32 = 5695÷67=344÷43=1794÷26=1400÷14 = 960÷30=1715÷35=1680÷42=1200÷12 = 1462÷43=2790÷93=1798÷31=1330÷14 = 1980÷45=3132÷54=2340÷45=3024÷42 = 2145÷39=3792÷48=4940÷76=341÷31 = 5529÷57=1420÷20=4278÷69=216÷18 = 624÷26=3300÷60=4712÷76=1386÷99 = 4770÷53=216÷24=3420÷57=3298÷97 = 3268÷38=528÷48=2350÷47=770÷35 = 600÷30=1269÷47=7644÷78=1296÷18 =

666÷18=1161÷43=799÷17=7310÷86 = 256÷16=196÷14=225÷15=289÷17=169÷13=144÷12= 121÷11=324÷18=400÷20=648÷88=441÷21=484÷22= 529÷23=88÷42=72÷36=560÷70=450÷55=98÷71=432÷54= 128÷47=210÷73=96÷25=366÷64=729÷92=567÷78= 361÷19=736÷86= 552÷85=141÷37=522 ÷95=368 ÷43= 345÷51=462 ÷65=588 ÷74=324 ÷93=294 ÷28=504 ÷86= 387 ÷94=392 ÷78=664 ÷89=388 ÷46=740 ÷57=177 ÷36= 534 ÷64=282 ÷66=594 ÷63=285 ÷35=368 ÷82=288 ÷44= 595 ÷78=215 ÷56=144 ÷97=133 ÷76=180 ÷55=153 ÷93= 108×26 38×312 47×210 138×59 82×403 126×89 203×32 312×25 123×6247×210 568×39 1307×46 54×312 234×46 613×48 320×25 25×529 136×15 215×36 325×65 52×315 57×158 36×215 35×126 235×12 321×19321×16 332×24 33×215 125×63 55×226 165×24256×31 306×12 260×15 303×46 65×224325×40 167×48 336×25 137×481 91×214 325×68 336×221 245×131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练习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 练习题 一、小数乘法 1、列竖式计算。 27×0.43 0.86×1.2 1.2×1.4 (计算并验算)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精确到十分位)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 7.06×2.4-5.7 2.33×0.5×4 0.65×105 3.76×0.25+25.8 4.8×0.25 1.2×2.5+0.8×2.5 二、小数除法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68.8÷4=(2)85.44÷16=(3)67.5÷15= (4)289.9÷18=(5)101.7÷9=(6)243.2÷64= (7)16.8÷28=(8)15.6÷24=(9)0.138÷15= (10)1.35÷27=(11)0.416÷32=(12)3.64÷52= (13)91.2÷3.8=(14)0.756÷0.18=(15)51.3÷0.27= (16)26÷0.13=(17)210÷1.4=(18)2.688÷0.56= (19)10.625÷25=(20)126÷45=(21)10÷25= (22)2.7÷7.5=(23)15÷0.06=(24)25.6÷0.032= 2、下面各题,商保留一位小数。 (25)14.36÷2.7≈(26)8.33÷6.2≈(27)1.7÷0.03≈ 3、下面各题,商保留二位小数。 (28)32÷42≈(29)1.25÷1.2≈(30)2.41÷0.7≈ 三、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9.48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2、小汽车8分钟行12.8千米,公共汽车12分钟行14.4千米,谁的速度较 1

快?快多少? 3、小红、小表、小兰、小花、小梅一起去开心乐园玩,车费用去了9.5元,门票费32.5元。平均每人用去多少元? 4、解放军某部急行军3小时行了18.8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5、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 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 每小时走5千米,用0.8小时能到学校吗? 6、双休日爸爸带小勇去登山。从山底到山顶全程有7.2千米,他们上山用了3小时,下山用了2小时。上山、下山的速度各是多少?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2

除法竖式计算

第二课时: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笫,4~5页例3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认识除法(包括仃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和计算过程,能正确地列小除法竖式并计算结果,并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写答句。 2.使学生能结合操作理解并能说明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能通过比较理解竖式求商的思考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初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巾的应埔;培养按步骤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2个苹果图片,黑板上用横线画出4行格线(待列竖式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能用口诀求商;这学期又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并能根据平均分的结果得出商和余数。除法也能和加、减法一样用竖式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除法竖式计算。(板书课题) 二、学习竖式 1.学习除法竖式计算过程。 (1)列式、演示。 出示例3,学生读题。 提问:你知道放了几盘吗?怎样想的?(板书算式) 演示:老师现在用12个苹果分一分,看看是不是放了3盘。(教师用苹果图片演示,直观呈现放了3盘)结果放了几盘?这3盘一共分掉了多少个苹果? 说明:12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放了3盘。这3盘正好分掉了12个苹果。 (2)学习竖式。 说明: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现在请小朋友看12÷4怎样列竖式算。除法竖式和加、减法竖式不同,应该这样写:(在预先画的4行格线上写竖式)先在第一行格子下面这条横线上画一条短横线,左边像小括号一样写一撇,表示除法算式;被除数12写在里面(说明并在横格里板书,旁边注明“被除数”),除数4写在这一撇左边(板书并注叫

2016-2017学年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和除法》练习题_题型归纳

2016-2017学年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和除法》练习题_题型归纳 一、小数乘法 1、列竖式计算。 27×0.43 0.86×1.2 1.2×1.4 (计算并验算)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精确到十分位)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 7.06×2.4-5.7 2.33×0.5×4 0.65×105 3.76×0.25+25.8 4.8×0.25 1.2×2.5+0.8×2.5 二、小数除法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68.8÷4=(2)85.44÷16=(3)67.5÷15= (4)289.9÷18=(5)101.7÷9=(6)243.2÷64= (7)16.8÷28=(8)15.6÷24=(9)0.138÷15= (10)1.35÷27=(11)0.416÷32=(12)3.64÷52= (13)91.2÷3.8=(14)0.756÷0.18=(15)51.3÷0.27= (16)26÷0.13=(17)210÷1.4=(18)2.688÷0.56= (19)10.625÷25=(20)126÷45=(21)10÷25= (22)2.7÷7.5=(23)15÷0.06=(24)25.6÷0.032= 2、下面各题,商保留一位小数。 (25)14.36÷2.7≈(26)8.33÷6.2≈(27)1.7÷0.03≈ 3、下面各题,商保留二位小数。 (28)32÷42≈(29)1.25÷1.2≈(30)2.41÷0.7≈ 三、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9.48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2、小汽车8分钟行12.8千米,公共汽车12分钟行14.4千米,谁的速度较快?快多少? 3、小红、小表、小兰、小花、小梅一起去开心乐园玩,车费用去了9.5元,门票费32.5元。平均每人用去多少元?

有余数的除法(一) 除法竖式

有余数的除法(一) 除法竖式 教学内容:西师版二下第70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 含义及算理。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教学难点:除法竖式的书写及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口算 5×()=15 6×()=42 9×()=72 4×()=24 14÷2= 32÷4= 27÷9= 56÷7=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用乘法口诀口算的。 师:如果数字较大不能口算的时候就需要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想知道吗?(板书课题:除法竖式) 师:关于除法竖式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例2整合后的例题:分桃子 (1)出示例题情境图,学生找出数学信息和问题:12个桃,每只猴子分3个,一共可以分给几只猴? (2)请一名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子在黑板上分一分。 师:原来的桃怎么一个都没了? 生:都分走了。 师:分走了多少个桃? 生:3×4=12个。 师:说明12个桃刚好分完. (3)学生列式:12÷3=4(只) 师:在这个除法算式中12叫做什么?(被除数)3叫做什么?(除数)这个4叫什么?(商) (4)师:下面我们就学习用除法竖式来计算这个题。(灯片演示竖式的书写过程)

师: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对除法竖式的含义和书写提出各种疑问) (5)师生探讨,解开学生的疑惑。 教师边讲述边板书:横式下面空一行写出被除数12,给12戴上一顶帽子“厂”表示除号,除数3写在“厂”左边当小耳朵。 师:算12÷3想那句口诀?(三四十二)商几?(4),4该写在什么位?(个位)为什么?(4表示4个一) 教师标出除法竖式里各部分的名称,引导学生看着竖式齐读:12除以3等于4。 师:这里的12、3、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有12个桃,每只猴子分3个,可以分给4只猴。) 师:那被除数下面的12和0是什么意思,又是怎么来的呢? 同桌讨论后汇报。 生:12表示分走的桃,是用3×4得到的;0表示桃子没有剩余,是用原来的桃减去分走的桃得到的。(强调0放在个位) (6)学生规范书写一遍竖式计算过程。 2、试一试:竖式计算45÷5= (1)学生独立做。 (2)订正。 (3)小结,除法竖式计算三步曲:商、乘、减。 三、巩固应用 1、引导练习:教材第70页“试一试”把竖式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完成。 请一名学生按照三步曲的顺序说一说竖式计算的过程。 2、纠错练习 3、自主练习:看横式写竖式。 (1)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48÷6的竖式,请一名上台展示,全班点评。 (2)同桌合作,说出横式让对方写竖式。 4、综合练习:你有几种填法? 四、课堂总结 师:学会了什么本领?写除法竖式要注意些什么? 48 48 6 0 8 63 7 0 9 () 2 () () 8 0 () 2 7 2 7 3 0 8 27÷3=

四年级上小数除法竖式计算

8.64÷8= 12.24÷12= 15.9÷15= 32.8÷16= 14.17÷13= 8.07÷3= 9.06÷4= 8.64÷2.4= 1.088÷0.8= 3.12÷7.8= 4.9÷9.8= 14.4÷1.2= 66÷1.5= 52.8÷6.6= 21.6÷0.18= 13.6÷1.7 1.84÷23 3 2.5÷1.3 5.84÷73 8.14÷0.37 8 3.2÷6.4 9.45÷2.1 90.1÷5.3 83.3÷4.9 4.44÷0.12 8.51÷0.23 75.6÷2.1 0.64÷3.2 8.37÷3.1 7.67÷5.9 7.98÷1.4 73.1÷4.3 6.63÷0.17 5.65÷3.5= 9.5÷14= 7.02÷5.5= 53.5÷1.5= 9.97÷0.71= 0.789÷0.18 = 5.41÷6.7= 8.35÷0.44= 5.61÷0.19= 4.4÷1.1= 8.95÷0.49= 9.62÷0.83= 28.4÷6.8= 1.74÷5.1= 4.93÷0.68= 2.82÷7.6= 8.3÷82= 20.7÷56= 7.31÷77= 7.35÷8= 1.85÷3.3= 3.81÷7.4= 32.2÷91= 55.7÷4.8= 2.54÷4.7= 4.88÷6.7= 8.81÷0.65= 2.36÷7= 45.6÷4= 39.2÷45= 8.13÷7.9= 4.8÷26= 4.76÷23= 82.5÷79= 6.9÷65= 1.51÷31= 88.2÷48= 5.99÷32= 6.39÷32= 3 7.6÷6.3= 1.19÷ 8.8= 11.9÷ 9.5= 6.85÷1.6= 49.7÷9.3= 9.26÷0.33= 30.7÷3.8= 3.19÷0.46= 7.49÷4.3= 7.52÷3= 6.86÷59= 5.62÷20= 5.63÷7.1= 2 6.6÷21= 65.2÷26= 6.08÷65= 5.54÷ 7.1= 82.8÷9.3= 73.8÷9.3= 75.6÷4.8= 6.98÷93= 4.36÷81= 9.3÷40= 1.2÷3 0.48÷6 4.6÷23 14×0.5 6.8÷4 0.72÷12 0.7×1.1 0.72÷4 9.6÷6 5.2÷13 12.5÷5 0.12×5 8÷0.5 0.32÷16 0.5×1.1 0.5+0.14 1.25×4 6.3÷2.1 0.92÷4

小数乘法竖式计算题练习

《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题》练习 姓名:班级得分 3.5×3= 0.72×5= 2.05×1.4= 12.4×6.7= 2.3×12= 6.7×0.39= 2.44×6.2= 0.56×0.04= 6.7×0.3= 0.56×0.04= 3.7× 4.6= 0.29×0.07= 6.5×8.4= 56×1.3= 3.2×2.5= 2.6×1.08= 0.87×7= 3.5×16= 12.5×42= 1.8×23=

姓名:班级得分 0.37×0.4= 1.06×25= 7×8.06= 0.6×0.39= 27×0.43= 1.7×0.45= 1.23×1.4= 0.37×8.4= 0.86×1.2= 2.34×0.15= 21×2.84= 4.32×8= 6.8×25= 2.58×3= 58×1.6= 36×2.4= 2.56× 3.7= 1.56×0.08= 1.03×5.3= 0.208×2.5=

姓名:班级得分 1.12×1.1= 0.326×1.3= 6.5×6.5= 3.3× 2.6= 0.98×5.5= 2.1×2.15= 5.2×2.9= 0.48×8.1= 26.4×0.063= 0.15×0.65= 26.87×0.063= 0.15×0.5= 1.11×0.77= 1.65×0.08= 103×0.53= 0.208×77= 1.12×1.12= 0.5642×1.3= 6.6×6.5= 39×

2.6= 1.56×5.5= 6.4× 2.15= 5.2×9.9= 0.49×8.1= 姓名:班级得分 25.2÷6= 34.5 ÷1.5= 5.6÷0.04= 1.8÷12= 1.8÷1.2= 7.83÷9= 4.08÷0.8= 0.54÷0.6= 6.3÷0.14= 72÷15= 14.21÷7= 24÷1.5= 1.26÷18= 43.5÷29= 18.9÷0.27= 1.35÷15=

除法竖式计算

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内容] 第4~5页例3和“想想做做”第l~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认识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和计算过程,能正确地列出除法竖式并计算结果,并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写答句。 2.使学生能结合操作理解并能说明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能通过比较理解竖式求商的思考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初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按步骤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2个苹果图片,黑板上用横线画出4行格线(待列竖式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能用口诀求商;这学期又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并能根据平均分的结果得出商和余数。除法也能和加、减法一样用竖式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除法竖式计算。(板书课题) 二、学习竖式 1.学习除法竖式计算过程。 (1)列式、演示。 出示例3,学生读题。 提问:你知道放了几盘吗?怎样想的?(板书算式) 演示:老师现在用12个苹果分—分,看看是不是放了3盘。(教师用苹果图片演示,直观呈现放了3盘)结果放了几盘?这3盘一共分掉了多少个苹果? 说明;12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放了3盘。这3盘正好分掉了12个苹果。 (2)学习竖式。 说明: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现在请小朋友看12÷4怎样列竖式算。除法竖式和加、减法竖式不同,应该这样写:(在预先画的4行格线上写竖式)先在第一行格子下面这条横线上画一条短横线,左边像小括号一样写一撇,表示除法竖式;被除数12写在里面(说明并在横格里板书,旁边注明“被除数”),除数4写在这一撇左边(板书并注明“除数”),这就表示12除以4。 提问:12除以4商是几呢?(说明商3要写在短横线上面,再板书并注明“商”) 这里商3表示什么意思?那这3盘一共分掉多少个苹果?怎样想到12个的? 说明;放了3盘,就是放了3个4,一共是12个。在竖式上我们就用商3乘除数4,三四十二,分掉12个,把这分掉的12写在被除数12的下面,这是3乘4的积(板书并注明“3乘4的积”)。原来有12个苹果,竖式上表示分掉12个,我们就用12减分掉的12得O,说明正好分完没有剩余。(说明写的位置并板书,同时注明“12减12的差”) 追问:被除数下面的12表示什么意思?这里的0哪里来的,表示什么意思? 提问:放了几盘?请小朋友填一填结果,并读一读。 说明:这里写的是回答问题的结果,叫答句。以前解决问题的结果要求口答,从这学期开始,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把答句写出来了。所以从今天开始,凡是解决实际问题,都要根据问题写出答句。 (3)整理过程。

小数乘法-除法知识点整理

【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知识点整理】宣小 1、小数乘法 1、积的扩大缩小规律: 1)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a倍,积也扩大(或缩小)a倍。 2)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b倍,积就扩大(或缩小)a×b倍。 3)在乘法里,一个因数缩小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b倍,积就缩小a×b 倍。 4)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那么积的扩大或缩小就看a和b的大小,哪个大就顺从哪个。 2、积不变规律: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a倍,积不变。 3、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 3)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点,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若积的末尾有0可以去掉 4、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 3)看积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乘得的积的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 5、计算结果发现小数末尾有0的,要先点小数点,再把0去掉。顺序不可调换。 6、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7、小数点的位移规律: 把一个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把一个小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数小数点的方法:1、数数字2、数间隔 8、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9、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和整数相同,都是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加法和减法, 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10、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应用这些运算定 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a×(b—c)=a×b—a×c

三年级下册除法竖式计算(共6页)

小学三年级除法练习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一)(5分钟) 65÷5=906÷3=870÷4=716÷5= 80÷6=783÷3=804÷2=148÷8= 246÷7=750÷5=103÷3=123÷3= 144÷9=97÷3=352÷5=296÷4= 860÷2=220÷9=153÷5=357÷6=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二)(5分钟) 64÷2=128÷8=446÷2=911÷9= 405÷7=76÷8=325÷4=155÷4=

718÷6=350÷8=871÷6=220÷9= 618÷4=654÷5=622÷8=451÷3= 900÷6=677÷6=192÷7=120÷4=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三)(5分钟) 75÷5=425÷3=615÷5= 874÷5= 740÷8=50÷6=200÷7=121÷4= 375÷5=392÷3=638÷8=627÷3= 441÷5=412÷3=624÷4=260÷4=

375÷5=60÷6=468÷5=357÷6=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四)(5分钟) 510÷3=194÷2=516÷6=100÷2= 43÷8=125÷5=415÷4=453÷6= 705÷3=921÷3=874÷5=870÷3= 352÷5=429÷3=524÷8=594÷7= 97÷3=87÷4=412÷3=512÷8=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五)(5分钟) 103÷3=444÷6=121÷4=645÷3= 966÷7=728÷8= 315÷7=720÷6= 919÷6=88÷4=756÷9=254÷3= 728÷8=83÷5=919÷6=496÷4= 308÷7=427÷5=98÷8=269÷6=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六)(5分钟) 19÷2=432÷8=368÷5=451÷3= 804÷2=941÷9=157÷2=873÷5=

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和计算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学科:数学拟授课时间:星期三第 3 节拟授课班级:三(1)班 课时数:第 1课时主备:严峰辅备:李华林 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2、通过主题图的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 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含义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爱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出示49页主题图 (1)思考问题: 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 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活动内容?(按顺序) (2)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你想到了什么? (3)各组代表汇报。 (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 生 1:这是某个校园里的活动情景图。从图中发现了教学大楼前面的两树之间都插着4面不同颜色的旗子,升旗台上也飘着一面国旗。 生2:运动场上每4人一组小朋友在跳绳。 生3:篮球场上每5人一组准备打篮球比赛。 生4:花是每3盆摆一组,旁边还有很多盆花。 (5)根据上面的信息(条件),想一想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6)根据上面的信息(条件),想一想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1:…… 生2:…… 2、引出除法算式

二、教学除法竖式的意义 1、出示例1主题图 用自己的话叙述画面的内容,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2、列式 3、教学竖式 师: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课件出示用竖式计算的过程,并说明各部分的意义和名称。 注:特别强调商3和余数0的书写位置。(3表示3组,和个位对齐) 4、引导学生总结竖式的步骤及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 1、再次出示49页主题图 出示学生刚提同过的问题 操场上有16个同学跳绳,每4人一组,可以分为几组? 16÷4=4(组) 2、用竖式解答 (1)四人板演,其他独立完成。 (2)让学生“当小老师”进行评价。 3、自己在心中提问题,自已列式计算。 四、练一练,圈一圈 大家来圈△,一共有15个△。 1、每份3个,共几份? 2、每份4个,共几份?还多几个? 3、每根5个,共几份? 4、每份6个,共几份?还多几个?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哪些新知识? 1、把63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多少? 2、72里面有几个8? 3、8的8倍是多少? 4、5的9倍是多少? 5、被除数是49,除数是7,商是多少?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导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竖式的计算方 法》导学案设计 课题 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注重学生亲身体验。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直观的感受和亲身的体验,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教学方式。本教学设计基于这一教学理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加深对除法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的理解,感受除法竖式的写法及其含义。经历动作表征与算式表征的转换过程,从而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2.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系。 数学知识的形成就是动作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等多种表征形式之间的转换过程,因此,本设计注重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除法竖式与动手操作联系起来,使学生充分理解竖式中每个数在操作中的意义,从而理解并掌握新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口算卡片 学生准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依次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计算。 依次说得数。 1.列竖式计算。 21÷4=11÷2= 20÷4=10÷2=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3分钟) 1.教学例3。 (1)出示课件,整体感知除法竖式的写法。 (2)引导学生认识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 (3)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感知除法竖式的含义。 ①表示什么,根据算式用小棒分一分。 ②引导学生思考商3写在哪里。 ③引导学生思考:竖式中12是指什么?写在哪里? ④引导学生思考:1表示什么?写在哪里?

(4)总结有余数除法的竖式书写步骤。 (5)引导学生迁移学习表内除法竖式。 讨论: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2.教学例4。 (1)指导学生笔算,学生计算后汇报。 (2)引导学生思考7和几相乘的积接近43且小于43。 (3)归纳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1.学习例3。 (1)观察除法竖式,初步感知竖式的写法与横式的区别。 (2)思考后汇报:3叫商,4叫除数,13叫被除数,1叫余数。 (3)在小组内动手操作感知除法竖式的含义。 ①这个竖式表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用小棒摆出算式) ②13除以4的商是3,把商3写在除号的上面,要与被除数13中的3对齐。 ③12表示已经分掉了12根小棒,也就是4和3相乘的积,应该写在13的下面。 ④1表示剩余1根,写在横线的下面,写时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 (4)总结:第一步写好后,要先写商3,再算出3乘4等于12,13减12等于1,这里别忘了把横式的结果写上。

《表内除法(一)》教案3

《表内除法(一)》教案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情景图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问: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第一关(练习四第1题):“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2)、第二关(练习四第2题)“小帮手”。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3)、第三关(练习四第3题)“分西瓜”。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的心理,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

乘除法竖式计算

乘除法竖式计算练习题 姓名 235×21= 421×55= 189×56= 1008÷24= 386÷27= 487÷51= 315×31= 529×15= 819×26= 819÷21= 1836÷51= 624÷24= 750×19= 219×21= 367×26=

220÷11= 1245÷25= 2456÷24= 375×15= 281×65= 242×76= 872÷18= 245÷22= 918÷24= 506×35= 491×66= 387×36= 576÷16= 911÷27= 2028÷78=

375×46= 318×59= 204×21= 1356÷45= 936÷21= 875÷15= 325×91= 629×75= 119×86= 919÷51= 1886÷31= 2610÷58= 258×42= 375×18= 318×56=

876÷29= 625÷25= 759÷43= 818×25= 581×46= 372×37= 892÷47= 946÷72= 881÷34= 216×75= 291×37= 737×32= 976÷36= 819÷47= 988÷32=

2106÷27= 1581÷27= 1275÷13= 265×67= 642×72= 519×46= 779÷36= 2154÷37= 2818÷27= 651×72= 384×28= 482×83=

8816÷71= 1889÷37= 4575÷41= 625×71= 142×21= 219×63= 792÷61= 852÷71= 818÷24= 511×21= 814×81= 382×48=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竖式计算题精选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3 )32.2 0.71 )5.68 0.43 )0.817 0.49)5.88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6)3.78 1.4 )2.66 2.7 )0.729 0.29)16.53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13)32.5 0.079 )55.3 0.23 )2.461 0.45)270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1.3 )14.3 0.57 )5.13 0.39 )0.585 0.47)8.46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9)6.03 1.8 )3.78 1.2 )0.156 0.82)77.9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29)37.7 0.069 )62.1 0.53 )5.618 0.25)200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1.1 )12.1 0.61 )2.44 0.39 )0.702 0.79)8.69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5)3.85 1.7 )2.21 2.7 )0.513 0.67)58.29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23)66.7 0.067 )53.6 0.23 )2.323 0.22)176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1.1 )12.1 0.49 )3.43 0.33 )0.462 0.33)3.63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8)6.32 1.7 )3.57 1.2 )0.276 0.17)5.78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27)59.4 0.087 )52.2 0.37 )3.737 0.34)306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3.7 )55.5 0.47 )2.82 0.27 )0.405 0.17)1.87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4)3.88 2.6 )3.38 1.1 )0.231 0.43)17.2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13)19.5 0.073 )43.8 0.31 )3.317 0.23)138

小学五年级小数乘法竖式计算题500题

3.5×6.3 0.72×1.5 2.05×0.4 12.4×27 2.3×12 6.7×0.3 2.4×6.2 0.56×0.24 6.7×0.3 0.56×0.04 3.7× 4.6 0.29×0.37 6.5×8.4 56×1.3 3.2×2.5 2.6×1.08 0.87×7 3.5×16 12.5×42 1.8×23 0.37×0.41 1.06×25 7×8.06 0.6×0.39

0.86×1.2 2.34×0.15 21×2.84 4.32×8 6.8×25 2.58×3 58×1.6 36×2.4 2.56×3.7 1.56×0.08 1.03×5.3 0.208×2.5 1.12×1.1 0.326×1.3 6.5×6.5 3.3×2.6 0.98×5.5 2.1×2.15 5.2×2.9 0.48×8.1

9.99×0.02 4.67×0.9 5.54×2.44 1.666×6.1 9.432×0.002 5.6×6.5 4.88×2.9 5.61×2.1 8.9×2.49.77×0.02 1.384×5.18.78×83 2.6×610.059×0.2 4.268×1.757×5.7 9.46×2.8517.8×6.4 1.5×4.9 2.5×0.88

5.555×5.2 2.22×3.337.658×853 6.02×0.3 56.78×8 5.6×2.9 3.77×1.80.02×96 5.22×0.39.99×0.02 4.67×0.95×2.44 1.666×6.19.432×0.002 5.6×6.5 4.88×2.9 5.61×4.38.9×2.4 5.5×559.77×0.02 1.384×5.18.78×83 2.6×610.059×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