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2课时《数学广角(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2课时《数学广角(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2)》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单元的第2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和发现图形的对称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认识图形的对称性;另一部分是让学生运用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图形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于图形的对称性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认识图形的对称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让学生能够运用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让学生发现和认识图形的对称性,以及运用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
2.突破难点的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反复实践,从而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对称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操作。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交流和解决问题。
3.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对称性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具有对称性的图形,如正方形、圆形、的心形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如设计轴对称的图案、计算对称图形的面积等。
3.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对称性的图形,如正方形、圆形、的心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初步感受对称性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设计轴对称的图案、计算对称图形的面积等,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交流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解决过程,总结和归纳对称性的规律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通过剪贴、折叠等方式,自己创造一些具有对称性的图形。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9单元《数学广角——推理(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9单元《数学广角——推理(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正确理解推理的概念,能够运用简单的逻辑推理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理解推理的概念。
2. 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难点: 1. 运用逻辑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数学练习册。
3.学生:二年级学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进入推理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在实际例子中体会推理的过程。
2. 提出问题老师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 知识讲解老师讲解推理的概念和基本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逻辑推理的过程。
4. 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若干道关于推理的练习题,检验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拓展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思维的训练,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6.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逻辑推理方面的掌握程度还有待加强,需要多进行一些相关练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作业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学生在本节课上所学的内容。
七、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推理(第2课时)1. 导入2. 提出问题3. 知识讲解4. 练习5. 拓展6. 总结八、教学反馈通过作业批改和课堂表现来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步骤。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推理的概念和方法。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本课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第2课时,围绕着“有序”“优化”这两个知识点展开本课教学。
本节内容里创设的搭配服装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且易于理解和探究。
解决“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用更简洁、更抽象的方式把思考的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内容,她们可以找出最简单的搭配方法,但对有序搭配有一定的模糊意识,缺乏理性思考。
本节课难度稍有提升,不仅数据加大了,而且问题情况也更加复杂,同时给出了更简洁、更抽象的表达方式。
教师可以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迁移来学习新知。
三、教学目标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给学生搭配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2.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搭配的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联系实际、通过服装搭配等活动,掌握搭配的方法,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2.难点:有序搭配,用更简洁、更抽象的方式表达出搭配的过程与方法。
五、教学准备知识准备:已有知识经验。
教具准备:课件、服装卡片、学习单六、教学时间:一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游戏导入(一)教师和全班学生搭配玩石头剪刀布。
(二)思考:一共有多少种玩法?小结:像这样一种游戏有多种玩法,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搭配。
引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一)摆一摆,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1.小小服装搭配师。
注意:每次上装和下装只能各选一件。
思考: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小声交流。
2.请学生上台摆,说明搭配过程。
3.再次请学生上台摆。
小结:有序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4.思考:有没有不一样的摆法?请学生上台摆。
5.小结:既可以先固定上装,再选定下装;也可以先固定下装,再选定上装。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01页例1,完成做一做。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让学生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和组合方式。
2、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组合的过程,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有序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师:同学们,欢迎来到美丽的602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手提箱,忘记了密码,你能帮帮我吗?课件出示提示卡:密码是由1,2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中的最小的那个数?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说想法:先把1固定在十位,然后排上个位的数2;或先把2固定在十位,然后排上个位的数1,组成12和21两个数。
师:谁还能理解他的想法,再来说一说。
师小结:真棒,像这样按规律,有序排列,能不重复不遗漏地写出所有密码。
二、情景导入,探究新知。
1.导入。
师:您已经帮老师解开了密码,现在能帮老师设计一个密码吗?密码要求:用1、2、3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猜猜看有多少种可能?生:同桌合作,在学习单上排一排,并记录下来。
师:说说你们的想法。
师:课间活动:组织乒乓球比赛。
思考:同样都是3个数,数字排列是6种情况,乒乓球比赛是3种情况,为什么?2.课堂实践,摆一摆。
(1)你能用1、3、5、7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请认真思考一下十个十个十个十个1 3 3 1 5 1 7 11 5 3 5 5 3 7 31 7 3 7 5 7 7 5师:所有的可能都摆完了吗?还有别的数吗?你是怎么想的?十位为1的有3个数,十位为3的有3个数,十位为5的有3个数,十位为7的有3个数,一共有12种搭配方法。
(2) 你能用1、3、5、0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你还能有序地列出所有可能性吗?请认真思考一下。
师:谁能上台操作展示,看看到底有多少种排列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8章《数学广角》教案2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8章《数学广角》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数学广角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数学广角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数学广角的定义和特点。
2.数学广角的应用题解答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利用数学广角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2.教学投影仪。
3.学生练习册。
4.计算器。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过的知识,复习角的概念和性质。
2. 学习数学广角的定义(15分钟)
通过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广角的概念。
3. 计算数学广角的方法(20分钟)
教师讲解如何计算数学广角,进行示范计算,并让学生做相应练习。
4. 阐述数学广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5分钟)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将数学广角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拓展与巩固(1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且鼓励他们寻找更多关于数学广角的应用场景。
六、教学反馈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的批改,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纠正,加强巩固。
七、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在生活中观察并记录数学广角的应用场景。
八、教学心得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数学广角的概念和应用,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了这一知识点,教学效果较好。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
豆浆牛奶
面包饼干油条蛋糕1. 下面的早餐有()种不同的搭配。
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1种。
(学生独立完成)
生:8种
师:你为什么没有连线就完成了?
生:我用4×2得到的8种。
2.完成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4题。
3.完成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5题。
四、全课总结
师:看来每个同学都是搭配大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在搭配过程中,有顺序的思考问题,不但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还可以帮助我们很快算出搭配的种类。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搭配(二)
3+3=6(种)
2×3=6(种)
在搭配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有顺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穿衣搭配,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练习中也安排了一些配合例题且生活中常见的巩固性练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氛围浓厚,不仅获得了知识,还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但部分学生在碰到同一个知识点,不同问法的题型时,便无从下手,不能灵活运用本课所学内容来解决问题,教师今后要着重培养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01页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例1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排列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惯.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排列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教学难点:掌握固定法、数形结合的方式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卡纸、磁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师:介绍三只小羊:懒洋洋,名如其羊,爱吃蛋糕,爱睡懒觉,不爱运动,不爱动脑。
XXX:草原三剑客,单纯善良,健壮鲁莽,正义勇敢。
XXX:羊村小英雄,性格活波,机智可爱,有勇有谋。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羊羊们的人物特点,并引导教育孩子们向喜羊羊研究。
)2.出示村长慢羊羊被XXX抓走图片师:一天,XXX在野外遇到了村长慢羊羊,XXX抓走了村长,不生:准备好了。
设想意图:创设情境,激起孩子们的乐趣)3.师:它们来到青青大草原,发现大门被锁住了,需要密码才能打开。
出示青青草原大门、密码锁和密码的线索。
生:密码是由1、2、3组成的一个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密码可能有多少种?设想意图:让学生回忆二年级上册,搭配例1的解答办法。
)4.出示懒洋洋可怜巴巴,两眼泪花的图片。
师:首先派出XXX闯关,看到XXX这可怜巴巴,两眼泪花的模样,你能帮助懒洋洋闯关成功,拿到打开青青草原的钥匙吗?生:能。
5.师:让学生在纸上写一写。
同学们总共有多少种?找个同砚回答,并说出解题思路,老师板书。
课件展示xxxxxxxx3132共6种。
出示XXX对同学们的帮助表示感谢的图片。
师:哇,你们真的是太棒了!设想意图:表现XXX不爱动脑的性情特点;激起同砚们匡助懒洋洋闯关的热情。
)22、自立探究(一)出示狼堡图片,密码锁以及密码的线索。
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7.2 数学广角2
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7.2 数学广角2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数学广角2》展开,教学内容包括对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复习,重点探讨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问题。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定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不同几何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美的感知。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周长和面积概念的理解和区分。
2. 学生对不规则图形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
3.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周长和面积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几何图形模型(如三角形、矩形、圆形等)。
2. 直尺、圆规等测量工具。
3. 白板或黑板,粉笔。
4. 学生练习本、计算器(可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利用几何图形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周长和面积。
2. 新课讲解:- 讲解周长和面积的定义,强调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 通过示例,展示如何计算规则图形(如矩形、圆形)的周长和面积。
- 引导学生探索不规则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不同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合作计算周长和面积,并分享计算过程和结果。
4. 巩固练习:在黑板上展示几个不同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独立计算其周长和面积,并邀请个别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
5.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周长和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以下要点进行设计:- 周长和面积的定义。
- 计算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面积的步骤。
- 学生练习题及其解答过程。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选择家中的物品,测量并计算其周长和面积。
2. 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大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重难点突破建议
“数学广角——搭配(二)”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
因而在教学中要多注意抓住并把握好适合学生发展的有利素材。
1.选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儿童节到了,穿什么衣服,有几种搭配方法,如何选择游览的路线等等。
2.注重学习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本单元的内容活动性和操作性较强,要尽可能的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排出不同的三位数,比赛场次问题等,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采用一一列举、连线等方法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3.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能力。
每种活动结束后,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例如在活动前质疑:怎样才能保证不重不漏?
4.注意教学语言的表述,把握好教学目标。
教学时要尽量避免出现排列、组合这些术语,以免影响学生的思维。
用学生能接受的语言表达、交流即可,使学生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单元结构图及课时
安排。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2、数的排除)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数学广角:2、数的排除)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数的排除相关概念及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数的排除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排除法对数的运用。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数的排除•数的排除是指根据已知条件,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确定未知数的值。
2. 数的排除方法•列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排除•确定未知数的值3. 数的排除实例•例1:有一个三位数,百位数比十位数大1,十位数比个位数大2,这个数是多少?•例2:小明必须用10根蜡烛表示出65这个数字,该如何排除?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引入数的排除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体会排除法的运用。
2. 概念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数的排除的定义和方法。
•举例说明数的排除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第二课时1. 复习•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回忆数的排除的方法和实例。
2. 练习•出示一些排除法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操作,培养学生排除法的应用能力。
第三课时1. 拓展•让学生思考更复杂的排除问题,引导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综合训练•给学生一些综合性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数的排除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平时练习、课堂讨论和小测验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数的排除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数的排除知识,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为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数学广角:2、数的排除)教学设计,希最能够对教学实践起到参考作用。
数学广角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数学广角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理解广角的定义和性质;2.能够正确绘制广角的图形表示;3.掌握广角的度量方式;4.能够解决与广角相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活动: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复习角的概念。
新知讲解与训练:1.展示一张图,图中有一个广角,请学生描述广角的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广角,引导学生绘制广角的图形表示。
3.引导学生根据图形表示判断广角的大小关系。
4.解释广角的度量方式,介绍弧度和角度两种度量方式,并进行比较。
5.给学生提供一些例题,让学生通过计算来度量广角的大小。
6.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已知的度量关系来计算未知的广角大小。
巩固与拓展:1.给学生提供一些综合性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2.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并分享解题思路。
教学总结:1.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广角的定义、性质和度量方式。
2.查漏补缺,强调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答。
反思与改进:这节课的设计主要是围绕广角展开的,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广角的理解。
在导入活动中,通过展示一张图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广角的探究欲望,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新知讲解与训练环节中,我将广角的度量方式作为重点进行讲解,并给予了一些例题,让学生通过计算来度量广角的大小。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但是在讲解过程中,我可能给出的例题有些过于简单,没有涉及到一些更复杂的问题。
下次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一些更有难度的例题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巩固与拓展环节中,我采取了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并分享解题思路。
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在时间安排上,我没有考虑到分组讨论所需的时间较长,导致后面的内容有些仓促。
下次我会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足够的时间。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在活动设置、讲解方式和巩固方式上还有一些改进的地方,但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
8.2《数学广角-优化》例2(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8.2《数学广角优化》例2(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将学习《数学广角优化》例2,这是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8.2章节的一部分。
这个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感受优化思想,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优化问题的实质,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2. 学生能够运用优化思想,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优化问题的实质,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优化思想,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准备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PPT、优化问题的小故事、实际问题案例等。
一、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优化问题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初步感受优化思想。
二、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数学广角优化》例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找到最优解。
三、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优化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我会提供几个问题案例,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板书设计(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优化问题的实质、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六、作业设计(5分钟)布置几个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作业题目包括:1. 请用 optimization thinking 解释一下今天学的例子。
2. 找一个生活中的优化问题,用所学的策略去解决。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5分钟)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有没有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我还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一、情境引入的环节情境引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让他们初步感受优化思想。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2课时 数学广角(2) 人教版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2课时数学广角(2)人教版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折叠2. 简单的统筹方法3. 最优解问题4. 数字编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图形的折叠,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学习(1)图形的折叠a.让学生观察图形,了解图形的折叠特点。
b.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感受图形的折叠过程。
c.讨论图形的折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简单的统筹方法a.介绍统筹方法的概念。
b.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统筹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c.引导学生运用统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最优解问题a.介绍最优解问题的概念。
b.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最优解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c.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最优解问题。
(4)数字编码a.介绍数字编码的概念。
b.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数字编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c.引导学生运用数字编码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共同探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数学广角(2)-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数学广角(2)-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表示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教学难点:如何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举例说明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讲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表示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解决实际问题。
3.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表示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七、课后拓展1. 让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例子,进行分析。
2. 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提出一些问题,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解决。
3. 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通过讲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书本第102例2二、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并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方法。
2、感受符号化思想,以及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简单的组合方法难点:能有序的思考问题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同学们,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她是谁呢?1、我们一起去看看小丸子的衣柜里都有哪些衣服呢?(板书:在黑板上贴上每一件衣服的图片)生:她有一件牛仔上衣、一件T恤;两条裙子、一条裤子2、如果你是小丸子,你打算穿哪套呢?(学生自由说,请学生说)3、如果一件上衣只配一件下衣的话,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该如何搭配?(学生自由说,请学生说)生一:用连线的方法先固定一件上衣,分别去搭配三件下装有三种方法;再固定另一件上衣,分别去搭配三件下装又有三种方法,一共有2个三,用算式表示是:3+3=6(种)(在黑板上连线演示搭配过程)生二:还可以先固定一件下装,分别去搭配两件上装有两种方法;再固定另一件下装,分别去搭配三件上装又有三种方法,再用最后一件下装去搭配两件上装还有两种,一共有3个2,用算式表示是:2+2+2=6(种)(课件出示搭配过程)看来小丸子的选择很多,那么除了用连线的方法外,你们还想不想用其它方法来进行有序的搭配呢?生:想如何用图示法来解决生活中的搭配问题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新知识(板书:数学学广角——搭配(二))(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活动要求:1、自学书本P102页例2并完成自主学习卡2、小组讨论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示搭配过程的?3、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自主学习,现在开始自学完后请举手告诉老师4.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讨论结果展示给大家看一看?找学生来回答他们的搭配过程。
(到展示台上边展示边讲解)(1) 用汉字表示出每件衣服的名称,在将它们一一搭配。
短袖—花裙短袖—长裤短袖—短裙长袖—花裙长袖—长裤长袖—短裙一共有两个三 3+3=6(种)花裙—短袖花裙—长袖长裤—短袖长库—长袖短裙—短袖短袖—长袖一共有三个二 2+2+2=6(种)(2) 我们小组用字母A1 A2分别表示两件上装,再分别用字母B1 B2 B3分别表示三件下装,A1搭配B1;A1搭配B2;A1搭配B3;A2搭配B1;A2搭配B2;A2搭配B3;一共有两个三 3+3=6(种)(在黑板上板书)(3) 我们小组用 1、装,再将它们按顺序一一搭配,一共有两个三 3+3=6(种)这三个小组的方法都非常好,你喜欢哪种方法呢?(学生自由发言)小结:这些方法各有优点,其中用图示法表示既简洁又明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26:数学广角 第二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精选教案《26:数学广角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广角的定义和意义。
2.掌握计算几何图形的角度。
3.训练学生测量角度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数学广角的概念和特点。
2.通过实例训练计算几何图形的角度。
3.学会使用角尺等工具测量角度。
三、教学内容1. 数学广角的概念数学广角是指大于180度的角,学生需要理解其定义和特点。
2. 计算几何图形的角度通过具体示例,教授如何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的各个角度。
3. 角度的测量学生将学会使用角尺等工具准确测量各种角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几何图形,引出数学广角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讲解数学广角详细讲解数学广角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数学广角。
3. 计算角度以三角形、四边形等为例,指导学生如何计算各个角度,引导学生探索角度的计算方法。
4. 角度测量实践让学生分组,使用角尺等工具测量各种角度,检验他们对角度测量的准确性。
五、课堂练习1.计算角度练习题。
2.角度测量实践题目。
六、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角度测量实践报告。
七、教学反思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计算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训练角度的计算和测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
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增加更多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收获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典型例题讲解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学广角——搭配(二)》,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搭配的概念和方法,我将讲解几个典型的例题。
例题1:小明有3件上衣和2条裤子,他想要搭配出不同的造型。请问小明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例题4:有一个数字拼图游戏,拼图由4个不同的小正方形组成。请问这些小正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
解答: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看作是一个排列问题。首先,选择一个小正方形放在左上角,有4种选择;然后,选择另一个小正方形放在右上角,有3种选择(因为左上角已经选择了一个小正方形);接着,选择一个小正方形放在左下角,有2种选择(因为左上角和右上角已经选择了两个小正方形);最后,选择一个小正方形放在右下角,有1种选择(因为左上角、右上角和左下角已经选择了三个小正方形)。根据排列数的计算公式,一共有4×3×2×1=24种不同的拼法。
其次,在讲授新课时,我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搭配的原理和方法。但是,我发现有些学生在理解难点部分时还是有些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我可以在课后找一些更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搭配的应用。
再次,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积极性很高,但是我发现有些小组的成果展示不够充分。针对这个问题,我可以尝试让学生在展示前做更好的准备工作,比如制作PPT或者写一份简单的报告,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全面地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数学广角——搭配(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广角(二)教学设计
数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109例2及3练习二十四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使学生会运用等量代换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高兴趣
1. 师:同学们,我们的童年生活在丰富多彩、游戏多种多样,跷跷板就是其中之一,你们玩过吗?好玩吗?(自由回答)
师:想一想,玩跷跷板的两个人在体重上有什么要求?
生:两人体重不能相差太多。
师:三四班的甲同学体重50千克、乙、丙分别重25千克,假如甲和乙玩跷跷板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画图表示。
师:如何使跷跷板平衡?
生画图表示。
2. 介绍天平
师:天平的工作原理同跷跷板一样,下面请看大屏幕(flash画面伴有声音:同学们,大家好,我叫天平。
在实验室里能见到我,当我平衡时,表示左右两边的物体同样重。
)
二、动手合作、探究就知
1. 故事引入
(flash画面伴有声音。
)森林王国的熊妈妈生病了,小猴和小兔准备买东西去看望他。
他们来到水果摊前,小猴对小兔说:“西瓜又大又甜,我们就买它吧。
”于是他俩把西瓜放到天平上称了称,发现一个西瓜重4千克,小猴提了提:“哎呀,太沉了,我提不动。
”小兔试了试:“我也不行。
”正在他们俩不知怎么办时,售货员叔叔说:“西瓜和苹果都是1千克2元钱,你们可以把西瓜换成苹果,这样就一人一半了。
”“对呀!叔叔的主意好。
”他俩高兴地说:“一个西瓜4千克,4个苹果1千克,假如每个苹果同样重,1个西瓜能换几个苹果?小朋友,你能帮我们算一算吗?”
①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会关心别人;
②师: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从第一个图中看出,一个西瓜重4千克,从第2个图中看出4个苹果1千克,问题是一个西瓜和几个苹果同样重?
师:请同学们用学具摆一摆。
(教师巡视,适当指导)
学生讲思路。
师:熊妈妈见到两位小客人,心情十分高兴,病也好了一大半,决定邀请小猴和小兔去动物园逛逛,他们看到了什么?请看大屏幕。
①P109做一做。
(flash画面伴有声音:森林王国动物园的跷跷板平衡游戏开始了。
“我小猪先坐上去,谁来和我玩呀?”“小猪等等我,我们和你玩,呵,跷跷板平衡了。
”“你们玩的这么开心,我也来凑凑热闹吧!”“老牛,我们四头小猪站在一起才能和你玩啊!”同学们,两头牛和几只羊站在一起才能使跷跷板平衡呢?)
学生找出条件和问题。
师:2头牛等于几只羊?应怎样思考,自己想一想,再交流讨论。
师:边播放课件边讲解。
②看大屏幕(练习二十四4题)
(flash画面伴有声音:“小鸡,你比我轻,我不想和你玩。
”“臭鸭子,你才比我轻呢!我还不想和你玩呢。
”在一旁的鹅听到后,赶紧跑来劝架:“别吵了,我和你们一起玩吧!”孩子们看到这里,你们知道一只鸡和一只鸭谁重一些?)
学生讨论,汇报结果。
播放课件,讲解。
四、拓展内化解决问题
师:参观完动物园后,在回家的路上又碰到什么情况了?
看大屏幕(练习二十四.3)
(flash画面伴有声音:“灰兔哥哥,今天我们真是大丰收,我采了大萝卜,你采了这么多胡萝卜和白菜,我想用9个大萝卜换3棵白菜,行吗?”“白兔弟弟,行,那我也用6个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吧。
”等量代换游戏开始了,你们知道6棵白菜能换几个胡萝卜吗?)
师:提示先求1棵白菜能换几个胡萝卜?
学生可用学具摆一摆。
课件展示:
9个大萝卜=3棵白菜→3个大萝卜=1棵白菜
6个胡萝卜=2个大萝卜→3个胡萝卜=1个大萝卜
6棵白菜=?胡萝卜→1棵白菜=?胡萝卜
(54)←(9)
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