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三十而立_人生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三十而立_人生感悟
孔子说的“三十而立”,已经成为一个大众熟知的话语。现代人往往用它来指称人到了三十岁应当成家立业。但在孔子的文化生命中,三十而立有着更深刻的内涵。那么,孔子的“三十而立”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孔子曾说过“可与共学,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强调人需通过学习获取不同境界的人生智慧。从此语可以看出,立的前提是学。学了之后内心要有所确立。其实际上是指人到了三十岁,内心有一定的道德坚持,并且一辈子不会随着环境轻易改变。同样的精神见于《易经》所主张的“君子以立不易方”,即君子一旦内心有所确立,就不会轻易改变方向。
这就有一个三十而立立什么的问题?
首先,三十而立强调的是人到三十应当是人格成熟的年龄。《礼记?内则》曰:“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博学无方,孙友视志。”即,人在三十岁已经有家室了,要承担男人的责任。要博学多方,谦逊交友,选择朋友也要慎重,要看朋友的志向而决定是否与他交往。如果一个三十岁的人还经常被人忽悠,没有主见,人生就会充满各种不确定性。
其次,三十而立要有责任与担当。三十岁是成人的标志,要告别年轻时候的懵懂。我的一位老师的孩子,今年正好三十岁,已经成家。有一次聊天他说,成家后与不成家的朋友话题少了,而与成家的朋友们交往多了。这就是人成家之后带来的生活视角的变化。但古人对于三十而立,却不仅仅是成家带来的变化,更强调的是责任与担当。
最后,三十而立强调的是要有独立行动能力。所以朱熹说“有以自立,则守之固而无所事志矣”。即,人到了三十岁,其志向已经落实到行动,所以,就不再强调志向,而强调独立行动力的形成。
由此看来,三十而立,实际是强调三十岁时要对自己和家庭有责任,不轻易被环境改变。而现代社会,很多人到三十岁没有成家,甚至还依附父母。从经济独立到人格独立再到内心独立,是古人对于三十岁的人的一种期许,了解古人对于人成熟的评价,可以为人的成长提供很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