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汉译的历史和作用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摘要】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在我们探讨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我们深入分析了佛经翻译的历史背景、翻译方法、传播与影响,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在我们总结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对世界佛教文化的贡献以及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关键词】中国古代佛经翻译、译场、重要性、影响、历史背景、翻译方法、传播、影响、传承、中外文化交流、地位、世界佛教文化、贡献、文化传统、结论。

1. 引言1.1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翻译家们的努力,佛经被翻译成了汉语,从而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理解佛教的教义。

这不仅有助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古代佛经翻译不仅对于佛教本身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推动作用。

通过翻译佛经,中国人民得以接触到不同文化的思想,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样化和开放性。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传承了佛教文化,也拓展了中国文化的视野,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2 佛经翻译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佛经翻译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通过对佛经的翻译传播,中国文化得以吸收和融合了印度文化的精华,使得佛教在中国扎根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佛经翻译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宗教信仰上,更体现在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

佛经中融入了许多印度哲学思想,开拓了中国人的思维和视野,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

佛经翻译也推动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与交流。

佛经翻译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本土,还影响了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东亚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佛经翻译与中国文化

佛经翻译与中国文化

佛经翻译与中国文化一、佛经翻译的历史盛况中国人知道有佛教,是在西汉武帝通西域之后。

现在有些人以为佛经翻译是东汉安世高开启的,其实最早的佛经翻译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

贵霜帝国大月氏王遣使来中国口授佛经,博士弟子秦景宪协助来使伊存口授佛经。

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4年)又有佛僧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华翻译佛经。

但是大规模有影响的传人中国,则是在东汉桓帝建和年间(公元147年后)安世高来华译经之后。

至此以后大约七百年,印度佛教通过佛僧译经传教。

持续深入中国,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宗教、哲学、政治、艺术和人民的日常生活,直到唐朝后期武宗会昌五年(845年)灭佛事件,这一状况才有所改变。

然而,就在佛教传播短暂中断之后,佛教又在后世迅速复兴,在中国文化史上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多功能的角色。

佛经翻译运动大体上经历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西汉哀帝年间(公元前2年)至东晋后秦的大约四百年,这一阶段的佛经翻译主要是由外来的佛僧担任主纲。

如前所述,其时最早来华的外国佛僧翻译家是伊存、迦叶摩腾、竺法兰,八十年之后有安世高、支娄迦谶、真谛、昙无谶等(多来自天竺、安息、月支、康居)。

自后秦弘始年间(399年)鸠摩罗什来长安至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为后一阶段,这四百多年中佛经翻译主要由中国本土的佛僧担任主纲,著名翻译家有鸠摩罗什、佛陀跋陀罗、玄奘、义净、不空等。

这二个阶段性的特点也符合外来语言文化从陌生到熟悉的自然发展过程。

在八百多年的佛经翻译盛世中,翻译家的阵容从小到大,不胜枚举。

因篇幅原因,本文不可能将所有译家一一列举,在此仅列表举出部分杰出翻译家,以便读者大致了解佛经翻译运动曾经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的空前盛况。

二、佛经翻译家的历史地位佛教传人中国之初,其经文都是西域文字、伊朗文字和印度文字。

最先为犍陀罗文、焉耆文(吐火罗语A)、龟兹文(吐火罗语B)。

后来则是巴利文、梵文12l,能够读懂原文的人极少,而绝大多数人只能依赖部分佛经翻译家的语言文字水平和见解去了解佛经。

佛经翻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分析

佛经翻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分析

佛经翻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分析在我国历史上,经文翻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最早的翻译实践开始于经文翻译,最早的与外国文化交流也源于佛教翻译。

引言: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1999,11)。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翻译的操作对象是语言,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以翻译是通过语言传播文化,因此传达原语信息才是翻译的实质。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从定义看,文化的定义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语文明两方面内容。

其中物质文化包括生产、生活工具和与衣、食、住、行有关的“物质文化”实体;精神文化指人类大脑里的成就,包括思想、语言和其它超越结构的成就,如哲学、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等。

作为两种文化交流中的翻译人员,应该广泛考虑这两方面的各领域。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行为,不仅仅是跨语言体系的转化。

世界由许多国家组成,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并且大多生存至今,就因为它们之间代代相交流、相互促进和发展。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翻译在文化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王克非博士认为“翻译是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达意义的文化活动(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1999,37)。

人们已经达成共识-翻译有利于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

没有口头或书面翻译,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会传到西方国家;没有翻译中国古代汉唐王朝的成就,不可能对其邻国尤其是韩、日文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马祖毅在《中国翻译简史》中认为,”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了。

“(马祖毅,xx:18)。

中国的佛经翻译从148年安世高起直至北宋末年,历史九百余年,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佛经卷帙。

可见中国古代的翻译活动是以佛经翻译为主的。

佛经经文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承传也带来巨大冲击,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引进外国文化的不同方面,也相应地对中国文化带来不同的冲击和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呈现出了独特的特点,这些策略对中国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汉译策略的选择、翻译方法的创新和意译与直译的平衡等方面展开研究,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

一、汉译策略的选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主要包括直译和意译两种方式。

直译是指将梵文或巴利文的佛经原文逐字逐句地翻译成汉语,力求忠实于原文的语言风格和句法结构。

而意译则是指根据汉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对佛经原文进行合理的转换和加工,使之更符合中国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习惯。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译策略的选择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当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一些翻译士认为直译可以更好地保留原文的严谨和重要性,而另一些翻译士则认为意译可以更好地使佛教教义贴近中国读者的生活和理解。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也需要顾及到当时社会的局限和需求,因此意译策略更容易受到普遍认可。

二、翻译方法的创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的创新主要表现在翻译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

一方面,翻译士们在进行佛经翻译时,经常采用译者注、通假字、释义、比喻等方法,力求对原文的理解和传达。

他们还会结合当时汉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转译和加工,使之更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和读者的理解需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还体现在翻译过程中的创新,翻译士们常常进行合作翻译,广泛征求多方意见,以求策略更加科学和全面。

他们还经常与当地士族、文人和官员互动,提升佛经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三、意译与直译的平衡在进行意译与直译的平衡时,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需要根据当时社会和文化需求,同时也需要根据佛教教义的特点和传播途径进行综合考量。

翻译士还需要不断查验原文,与其他经典和文化相互参考,以求汉译策略更加科学和合理。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1. 引言1.1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佛教的传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佛经翻译则是这一影响的重要载体之一。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佛教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传统,佛经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内容。

佛教的传播和发展需要依赖佛经的传播和理解,而翻译工作为佛经在中国传播奠定了基础。

通过将佛经翻译成中国人民能够理解的文字,使得佛教思想能够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

佛经翻译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方面。

在佛经翻译的过程中,中国学者不仅仅是将外来文化传入,同时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体系。

这种文化的融合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在于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字数:236】1.2 译场的形成与发展译场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中国古代,随着佛教的传入,佛经的翻译工作逐渐展开,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译场。

译场不仅是翻译者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场所,也是促进佛经翻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环境。

中国古代译场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佛教才刚刚传入中国,翻译工作并不是很发达。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逐渐传播和发展,翻译活动逐渐兴盛起来。

隋唐时期,译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了佛经翻译的重要基地。

在这个时期,许多著名的翻译家纷纷加入到译场中,共同努力为佛教教义的传播做出贡献。

2. 正文2.1 佛经翻译在中国的历史背景佛经翻译在中国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汉朝开始接触印度文化,佛教也逐渐传入中国。

最早期的佛经翻译是由外国僧人直接翻译成汉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本土僧侣也开始参与翻译工作。

隋唐时期是佛经翻译在中国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翻译家和翻译作品,如玄奘、鉴真、真谛等人的翻译成就在佛经翻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佛教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宗教文化,它的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汉代,但佛教在中国确立并影响深远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经作为佛教的重要经典,在中国古代也有了相当丰富的翻译传统,这其中既有许多值得钦佩的翻译士,也有很多有意思的译场现象。

佛经翻译始于东汉,那时翻译典籍的主要手段是词翻字,很多原文并没有译名,只是给出了“音译”,例如梵文中的阿弥陀佛在汉译为阿美特余佛。

这种翻译方法并不足以传达原典的内涵,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奘以及隋唐时期的玄奘、玄奘等人采用了更为深入的翻译方法,即意译。

意译方法开启了佛经翻译的新时代。

玄奘出生在汉代末年,他具有丰富的佛教修养和深厚的学识,对梵文有相当的了解。

玄奘进行了长达17年的传梵法会和翻译工作,翻译了大量佛经,并且注解详细、通俗易懂,使得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更具有感受性,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古代对佛教的理解。

玄奘的翻译方法不仅在翻译层面上进行了创新,译场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

在玄奘之前,佛经的翻译大多是由民间的声教或地方豪族进行,没有一个规范的组织机构。

玄奘在翻译佛典的还创办了翻译官,确立了一套严谨的翻译制度,使得佛经翻译进入了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阶段。

这也为日后的佛经翻译和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玄奘的翻译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由于他对梵文的理解和翻译方法的限制,一些佛经的翻译内容成为了后人争议的焦点。

因为佛教经典本身的涵义不同,翻译又存在于不同学派之间,所以佛经的翻译历程充满了争议和讨论。

除了玄奘之外,唐宋以后有一位重要的佛经翻译家,即贞观之治时开元年间僧人玄奘,他翻译了大量的佛经,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

玄奘的翻译风格注重文理结合,力求准确传达梵文原意,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玄奘相比,玄奘的翻译更加严密详尽,对原文的理解更为深刻,因此玄奘的翻译也备受佛教学术界的推崇。

在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过程中,有一些有意思的译场现象。

其一是宋元时期中日佛经的翻译比较兴盛。

简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作用

简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作用

简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作用佛经翻译是佛教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译场”作为佛经翻译的重要环节,在佛教传播和学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简要概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其作用。

一、初期译场的形成佛教翻译起源于公元前2世纪,最早的译场可以追溯到汉朝的开元寺。

当时的佛经翻译活动集中在一些重要的寺庙中,称之为“译场”。

最早的外国人加入到翻译活动中,如印度、波斯、突厥等国。

他们利用汉朝东北边疆与西方接触的便利,开始了佛教的传播和翻译工作,逐渐形成了初期的佛教翻译“译场”。

在这个初期的译场中,翻译者主要是印度僧人,他们主要采用口授、记忆和口述等方式进行翻译。

他们还结合当时的翻译技术,如音译、直译等,逐渐形成了以目录、上讲和下讲等形式的佛教翻译模式。

这些翻译模式对后来的佛经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中期译场的发展佛教经由佛教译场经初期的发展逐渐进入到中期,这个时期的佛教翻译受到了佛教传播的大力推动。

在这个时期,佛教开始在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中发展壮大,翻译活动也进一步扩大。

佛教外文语种也有所增加,除了印度文外,还有兰、梵、汉、藏、突厥、朝鲜等。

这个时期的译场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翻译者的身份逐渐多元化。

云游僧成为佛经翻译重要的一部分,他们不仅有着丰富的见闻和学问,而且能够与不同地域的翻译者进行交流,推动佛教的传播和翻译。

还有一些有学问底蕴的文人士人加入到佛经翻译中,如郭婴、义净等。

翻译活动逐渐规范化。

当时的佛教经已经相当丰富,不同版本也不尽相同。

为了规范佛经翻译的活动,保证翻译的准确和一致性,一些重要的译场开始建立起相关的翻译规范和制度,如比丘律、翻译师范等。

这些规范和制度对后来的佛经翻译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后期译场的演变佛经翻译进入到后期,随着佛教的发展和翻译技术的创新,佛教翻译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译场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国际化的特点。

佛教翻译开始开展国际交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翻译使得原始佛经文字被翻译成汉文,这一过程被称作佛教经典的汉译。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重要阶段,也是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大量佛典被译入汉文,并逐渐融入中国文化习俗之中。

探究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汉译策略,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佛教传入中国时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过程,同时也有助于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对佛教文化的吸收和转化。

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汉译策略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当时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状况和文化氛围,还可以进一步探讨佛教在中国化过程中的特点与特色。

对这一时期佛经翻译汉译策略的研究,可以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佛经翻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一时期是中国佛教传入中国并融合本土文化的关键时期,佛经翻译活动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策略,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情况,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交流提供宝贵资料。

对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译策略与其他时期的翻译方法,可以更好地探讨汉地文化对佛教的接纳与传播过程,有助于揭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最重要的是,深入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策略,可以为今人理解古代文化、儒释道三家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互动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2. 正文2.1 佛经翻译的历史背景佛经翻译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汉代,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汉代开始翻译佛经。

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达到了高峰。

在这个时期,由于社会动荡和文化融合,佛教在中国逐渐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促进了大量佛经的翻译工作。

佛经是佛教的经典文献,由梵文经典翻译成汉文,为中国佛教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引言2.佛经翻译的概况佛经的翻译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上千年,始于东汉,盛于隋唐,续至宋元,经历了草创、发展、鼎盛和衰落四个阶段后,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初期共译经书570部,译经多由外籍僧人口授,汉人笔录。

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当属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和竺法护。

东晋至隋代这一阶段被称为佛经翻译的发展期,期间共译佛经3155卷,著名的翻译家及理论批评家有释道安、鸠摩罗什、真谛、彦琮,他们不仅在实践上大有成就,在理论上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到了唐代,佛经翻译发展至鼎盛时期。

据记载,此期的译经数量为玄奘的贡献最突出,他不仅译经达70部之多,译法更高超,或直译或意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规也”。

历经了发展鼎盛之后,到了宋元,在朝廷的支持下,译经事业虽还在继续,但在唐后期及周朝所遭受的毁灭性打击,已使其繁华成了历史。

宋元之后,译经事业便告中止。

明清两代,则仅有由日文、藏文、巴利文翻译为汉文的零星作品。

纵观佛典汉译的历史,除了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四大译师”之外,尚还有留下姓名的译者200多名,共译佛典2100余种,6000余卷(祁志祥,2000:76-79)。

3.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3.1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首先,在人生观上。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佛教首要探讨的就是生与死的问题。

佛教认为人生一切皆苦,人生的目的应该是解脱生死,人处在无休止的轮回当中,宇宙万物也都在轮回当中,还将宇宙划分层次,有天堂、人间及地狱。

这一观念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致使许多人相信,人生的确有轮回,人生的确有无尽的烦恼和痛苦,要解脱苦难的唯一方法就是摆脱轮回。

也使人相信人确实有前生也有来世,可能寄托于不同的形体中,可能在天堂,在人间,也可能在地狱。

其次,在宇宙观上。

我国秦汉时期便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中心的宇宙论体系。

这一体系一直为儒家和道家所继承发扬。

自佛教宇宙观传入以来,这一理论体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中国的思想界引起了各种争论。

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千年 的历 史 , 形成 了 中 国最早 期 的 翻 译理 论 。本 文 对 佛 经翻 译 的历 史进 行 了简要 回顾 , 并 分析 了其 对 我 国翻译 活动 的 影 响 。 关键 词 : 佛 经翻 译 翻 译 理 论 翻 译 活 动 佛 经 翻 译 历 史 根 据 我 国佛 经 翻译 的发 展 历 程 , 一 般 可 以分 为 三 个 阶段 : 第 一 阶段 , 从 东 汉 到 西 晋 的佛 经 翻 译 萌 芽 期 : 第 二 阶段 . 从 东 晋到隋的佛经翻译发展期 ; 第三阶段 , 唐 朝 时代 的佛 经 翻译 成 熟期 。 中 国最 早 的 正 式 佛 经 翻 译 大 约 始 于 东 汉 明 帝 永 平 年 间 . 明 帝 睡 觉 时 梦 到 金 人 于 是 派 遣 大 使 到 天 竺 寻访 佛 法 .天 竺 僧 人 迦 叶 摩 腾 跟 随使 前来 洛 阳 , 翻译了《 四十 二 章 经 》 一卷 。 到 了 东汉末年时期 , 一 些 古 印度 和西 域 僧 人来 到 汉 地 . 以 洛 阳 为 中 心, 翻译 出大 量 的佛 教 典 籍 。 自此 , 中 国 的佛 经 翻 译 日渐 兴 盛 。 所 以 翻译 学 界 一 般 把 这 个 时 期 视 为 考 察 起 点 。但 是 这 时 的佛 经翻译大多为个人行为 , 无组织性 . 因 此 文 体 杂 乱 。这 个 时期 佛 经 翻译 的 特 色 , 主要 有 大 小 乘 两 系 统 : 一 是 以安 世 高 为 代 表 的 小 乘禅 学 派 ; 一 是 以支 娄 迦 谶 为代 表 的 大乘 般 若 学 。 从东 晋开始, 佛 经 翻译 逐 渐 受 到 国家 的重 视 , 因此 开 始 出 现 大 规模 的 翻译 组 织 , 佛 经 翻译 开始 蓬 勃 。 这 时候 翻译 佛 经 的 人 大 多来 自印度 , 他们既通梵文 . 又懂 汉 文 。 翻 译 出 许 多 的佛 经经 典 , 主要有大小乘经论 、 密教 经 、 律典等 , 涉 及 印 度 佛 教 各 个流派。 这 个 时 期 佛 经 翻译 的特 点 是 传 译 较 完 备 。 译 经 师 有 系 统地 介 绍 佛 经 , 确 立 翻译 文 体 , 翻译作 品不求华美 , 但 求 切 合 原意 , 这 是 汉 译 佛 经 的 发展 期 。 到 了唐 代 , 由 于 统 治 者 十 分 重 视 佛 经 翻译 活 动 . 因 此 在 人 力 财 力 方 面给 予 了极 大 的 支 持 。 特别在唐太宗时期 . 为 玄 奘 大 师 开 设 译 经 院 ,译 经 者 达 三 千 人 之 盛 .这 是 中 国译 经 的 巅 峰 期, 同 时 也 是 佛 教 的 成熟 期 。 在 这 个 时期 译 经 师 则 以 中 国高 僧 主持 译 事 , 典型代表是玄 奘 、 义净 , 他们 不但精通 华文 、 梵文 , 佛学造诣更是博大精深 , 且 以 朝 廷 力 量 设 置 组 织 完 备 的译 场 . 进行大规模的译经事业。 二、 佛经 翻 译 对 我 国翻 译 活 动 的 影 响 东 汉 至 唐 宋 时 期 的 佛 经 翻 译 .是 中 国 翻译 文学 史 上 的第 次高 潮 , 也 是 中 国传 统 翻 译 理 论 的 形 成 时 期 。 它 不 但 对 我 国 的社会 、 政治 、 文化 等 产 生 重 大 的 影 响 , 在 中 国 翻 译 史 上 也 有 举 足轻 重 的地 位 。 下面从翻译形式 、 翻 译 理 论 和 翻 译 策 略 三方 面 阐述 佛 经 翻译 对 我 国 翻 译 活 动 的影 响 。 1 . 佛 经 翻 译 对 翻 译 形 式 的影 响 佛 经 翻 译 经 历 了从 东 汉 时 期 的 个 人 翻 译 到 后 来 的组 织 翻 译。 唐 代 的 翻译 分 工 更 明 细 , 分为译主 、 度语 、 笔受 、 缀文 、 参 译 等 。在 这 些 分 工 中 , 各 人 的 职责 是 明确 的 , 如 译 主 作 为译 场 的 翻译主管 , 要 最 终 定 夺 翻译 中遇 到 的 问题 . 度 语 要 根 据 梵 语 言 文 字 音 译成 汉 文 , 笔受要把录下来的梵文字译成汉 文 。 缀 文 要 整 理译文 , 使译文通顺 , 参译要对 译文进行 校对 . 并 与 原 文 对 照, 检查 错 误 等 。 这 样 一 种合 作 翻译 的方 式 对 中 国近 代 翻 译 产 生 了一 定 的 影 响 , 其 中最 典 型 的 例 子 当属 翻 译 大 家林 纾 。 林 纾 自 己是 不 懂 外 语 的 , 却 翻译 了 多 达 1 8 0 篇外 国文学作 品 . 采 用 的就是与别人合作翻译的形式。 这 在 中 国 翻译 史 上 是 罕有 的 .

简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作用

简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作用

简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作用佛经是东方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崇敬和尊重。

佛经原文是用梵文写成的,而且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了几千年,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容易理解。

翻译佛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而“译场”作为翻译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译场”一词最初由法国文化哲学家费尔南德·布拉松(Fernand Braudel)提出,指的是在文化交换和文化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特定的翻译环境。

在佛经翻译中,“译场”指的是佛经翻译所形成的社会、文化、历史和语言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翻译家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等等。

佛经最早是在印度兴起的,梵文是最早的佛经语言。

第一个译场主要是在印度。

最著名的佛经译场是古印度的菩提迦耶,这座城市曾是佛教的发源地和繁荣地。

在这里,翻译家们通过对梵文经典的翻译工作,使佛经得以向外传播,成为了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播渠道。

在中国汉传佛教的发展中,翻译家们也在中国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译场,他们将佛经译入汉语,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产生了不少经典的汉译佛经。

在佛经翻译的历史长河中,译场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译场为翻译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文化和语言环境。

比如在印度,由于佛教文化的繁荣和梵文的流行,译场为翻译家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语言素材,使他们得以确切理解和准确翻译佛经原文。

译场也为翻译家提供了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

比如在中国,译场是在中国汉传佛教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这一译场为翻译家提供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历史机遇和条件,使他们能够将佛经翻译成符合中国人文化需求的作品。

译场也为翻译家提供了一个文化传播的平台。

在佛经的翻译过程中,翻译家们不仅要将佛经翻译成当地语言,还要将佛教文化传播到当地社会,这就需要一个特定的文化传播平台。

比如在印度,译场就成为了佛经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为佛教在印度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唐朝的佛教翻译活动汉传佛教的传播与繁荣

唐朝的佛教翻译活动汉传佛教的传播与繁荣

唐朝的佛教翻译活动汉传佛教的传播与繁荣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佛教传播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唐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且在社会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的佛教翻译活动是佛教在中国传播与繁荣的重要支撑。

一、佛教翻译活动的背景唐朝开国之初,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佛经被介绍到中国。

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这些佛经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往往难以理解。

为了让佛教更好地在中国生根发芽,佛教翻译活动应运而生。

二、佛教翻译活动的规模与意义唐朝的佛教翻译活动规模庞大,持续了几百年之久。

佛教翻译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手段,更是对佛教经典的深入理解和传播的一种途径。

通过翻译,中国学者掌握了佛教的核心教义和精髓,对佛教进行整理与梳理,并将其传播给普通民众。

三、佛教翻译活动的参与者与成果唐朝的佛教翻译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学士参与其中,这些翻译家不仅具备了良好的佛学修养,还精通于语言学、文字学等多个学科。

他们通过对佛经的翻译与注释,使得佛教在中国逐渐被接受与理解。

佛教经典翻译的成果丰硕,其中最为重要的有《大藏经》、《三藏》等。

四、佛教翻译活动的推动作用佛教翻译活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中国人民对佛教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于唐朝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佛教的传播使得中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了交流与融合,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佛教还倡导了道德修行、心灵净化等思想,对唐朝社会的道德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佛教翻译活动的影响与传承唐朝的佛教翻译活动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与繁荣,也为后世的佛教研究与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翻译家们的成果被后世学者广泛引用,形成了中国佛教翻译史上的重要篇章。

在总结中,唐朝的佛教翻译活动在中国佛教传播与繁荣的历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翻译佛经,中国学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佛教的核心教义,并将其传播给普通民众。

佛教翻译活动不仅满足了中国人民对佛教的需求,也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精品】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及文化的影响

【精品】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及文化的影响

关于佛经译文的总的特点,梁启超曾加以总结,归纳成十条: 一, 普通文章总所用“之乎者也矣焉哉”,佛经一概不用(除支 谦流之译本);
二, 既不用骈文家之绮词丽句,亦不采古文家之绳墨格调;
三, 倒装句法极多; 四, 提携句法极多;
五, 一句中或一段落中含解释语;
六, 多复牒前文语; 七, 有联缀十余字乃至数字而成之名词———一句词中含形容 格的名词无数; 八, 同格的语句,铺排叙列,动致数十; 九, 一篇之中,散文诗歌交错; 十, 其诗歌之译本为无韵的。
采取忠实于原文的直译方法,合理清晰地表达原文 的思想内容和深层意义,但是考虑到译语的通顺流 畅就得采取意译的方法以确保译文不但要符合目 的语的语法规范更要符合目的语所在国家的历史 文化语境,使之靠近译文读者。所谓准确地音译就 是保持源语言的音位特点,为汉语输入更多的外来 词汇。在译文的文体风格方面,玄奘主张使译文与 原文的风格保持一致,尽量让汉译版的佛经突出源 语文本古雅朴素的风格。玄奘的翻译思想是严复 “信、达、雅”这一翻译准则形成的精神源泉。 另外,现代英语翻译教学中所涉及的一些翻译技巧, 例如增词、删词、拆分、合并、译名假借等也来 自于玄奘的翻译思想。
鲁迅指出: “魏晋以来, 渐译释典, 天竺故事亦流传世间, 文人喜其颖
异, 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 遂蜕化为国有。” (1998 : 30) 两万多卷佛经 涉及了印度的哲学、文学、逻辑、医药、天文、文法、声韵、音乐、舞 蹈等诸多内容, 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发展的活力与清新的风格。其中不少 是极具文学价值的经典作品, 它们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题材不朽的源泉。 佛经中文学性很强的篇章不少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不朽的题材。 例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讲述的故事原型正是唐朝高僧玄 奘历经磨难、誓向西域求取佛经的曲折历程, 根据陈寅恪的系统考证, 该小说作者吴承恩在加工创作时借用了相关佛典里的许多情节。陈寅恪 指出, 孙悟空大闹天宫出自《贤愚经》、《顶生王缘品》里争夺王位的 故事, 沙和尚的很多情节源自《慈恩法师传》, 猪八戒来自义净翻译的 《毗奈耶杂事三佛制芘诌发不应长缘》, 孙悟空从须菩提祖师半夜得到 法术的故事, 就是佛经里禅宗五祖弘忍夜半传衣钵给六祖慧能传说的演 变, 还有, 《西游记》着力描写的九九八十一难取材于《严华经》里善 财童子的五十三参的情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佛经翻译的高峰期。

在这一时期,大量印度佛经被翻译成汉语,这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和中印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分析这一时期佛经翻译的特点、方法和意义,以及对当代翻译工作的启示。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特点1.多样性和繁荣性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许多翻译家纷纷翻译印度佛经,形成了佛经翻译的繁荣局面。

在这一时期,有关佛经的翻译成千上万卷,形成了庞大的佛经翻译体系。

2.翻译策略多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翻译家采用了多种汉译策略,如音译、意译、结合音译和意译等。

这些策略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经典中得到了灵活运用,发挥了各自的优势。

3.注重文化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强调了印度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对印度佛经进行本土化处理,使其更符合中国文化的语境和思维方式。

1.音译策略魏晋时期,音译策略是佛经翻译的主要方式之一。

音译通过借用汉字的发音来翻译印度佛经中的名词,使汉语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印度佛教的概念和术语,提高了佛经的传播效果。

3.结合音译和意译魏晋时期的佛经翻译中,结合音译和意译策略的案例也比较常见。

翻译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保留印度佛经原有名词的音译基础上,加以意译,以适应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需求。

1.促进中印文化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是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环节。

通过佛经的翻译和传播,中国古代学者接触了印度的佛教思想和文化,开拓了中国文化的视野,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和融合。

3.对当代翻译工作的启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为当代翻译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翻译家可以在翻译过程中,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音译、意译或结合音译和意译等多种方式,以实现翻译的最佳效果和传播效果。

翻译影响下的汉语词汇——以中国古代佛经汉译为例

翻译影响下的汉语词汇——以中国古代佛经汉译为例

翻译影响下的汉语词汇——以中国古代佛经汉译为例发布时间:2021-04-01T09:33:43.07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1期作者:陈甜陈琛李小花[导读] 从汉末到宋初的一千多年间,佛经翻译经历了发展、高潮和衰落,对中国的哲学思想、语言文学、绘画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陈甜陈琛李小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430019摘要:从汉末到宋初的一千多年间,佛经翻译经历了发展、高潮和衰落,对中国的哲学思想、语言文学、绘画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语言文学领域,通过转移借词、混合借词、音译借词、翻译借词和新用文化负载词等手段,在现代汉语中留下了印记。

关键词:汉语;词汇;佛经翻译;一、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印度。

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遣僧徒出国传教,促成了这一世界性宗教的繁荣。

中国历史上,汉代前的布教活动无法考证,遂将传入时间定为汉代。

魏晋南北朝,随着民族迁徙和进一步融合,形成了佛经翻译的第一个高潮。

唐朝,中国的佛教体系渐趋成熟,佛经翻译空前鼎盛。

宋朝后,佛经翻译逐渐衰落。

纵观历史,佛经翻译对中国的哲学思想、语言文学、绘画艺术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语言文学领域,起到了扩大中文词汇、扩充语法结构、发展音韵学和反切法、丰富修辞手法以及为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提供素材的作用。

二、佛经翻译方法对于汉语词汇的丰富佛教典籍多由梵语著成,和汉语差异巨大;翻译过程中,大量新的汉语词汇得以产生。

从借用方式而言,主要可分为转移借词、混合借词、音译借词、翻译借词和新出现的文化负载词五类。

(一)转移借词转移借词是赋予原有的汉语词汇梵语新意,即“汉词佛意”,从而扩大汉语词汇的原有词义。

“功德”一词,语出《礼记·王制》“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原指“功业与德行”。

在汉乐府《安世房之歌》“君臣男女,有功德者,靡不褒扬”一句中,“功德”仍被拆成两字单独理解。

但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它被视为一个不可拆分的词,“多泛指念佛、诵经、布施等佛事”——此义项便是由佛教典籍《大乘义章·十功德义三门分别》中的“功谓功能,能破生死,能得涅槃,能度众生,名之为功。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佛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宗教之一,而佛经作为佛教的经典文献,对于佛教的传播和影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工作也是非常广泛和深入的,这些翻译成果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对译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翻译历史背景佛教是在中国汉代传入的,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独特风格。

而佛经则是佛教经典文献的总称,包括《大正藏》、《嘉興藏》、《宋藏》、《法藏》等种类。

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工作始于东汉末年,一直持续到唐代末期,历时约500年左右。

在这500年间,中国共进行了三次佛经翻译活动,即东汉初期的初译、晋末隋初的中译和唐代的后译。

这三次翻译活动为中国佛经翻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代佛经翻译的背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佛教的传入,二是中国翻译传统的发展。

由于佛教经典原文是梵文,所以佛教的传入必然伴随着翻译活动。

而中国翻译传统的发展则为佛经翻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在文字学、经羸学、史学等方面均有成熟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经验,这些都对佛经翻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翻译特点1. 随声译与意译相结合在古代佛经翻译中,经常使用随声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随声译即是音译,是指将外来语的词汇以中文的音韵或音节模仿过来。

随声译主要用于翻译佛经中的专有名词和术语,如“佛陀”、“菩提萨埵”等。

而意译则是指将外来语翻译成与之相对应的中文词汇,以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

这种方法的使用使得佛经翻译在传达原文的意义和语音方面都能较好地兼顾,为后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意境表达与情感表达古代佛经翻译在表达语言的严谨性和美感上也表现出了独特的特点。

在对梵文原文进行翻译时,翻译者们不仅注重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而且注重表达原文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他们常常通过修辞手法和形象化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中的思想和情感,使得佛经翻译成品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性和文学性。

简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作用

简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作用

简述佛经翻译中“译场”的发展及作用
佛经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的汉朝,当时的翻译主要集中在西
北地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传播到中国各地,经文也随之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译场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译场是指翻译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交环境,其中包括翻译家、译员、出版者、学者等。

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译场中不同角色的作用也不同。

最初,由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文化背景
的差异,翻译家主要是来自中亚的外籍僧人,而中国学者的参与非常有限,这导致了早期
的翻译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差。

随着翻译的不断深入和佛学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增强,中国
学者开始积极参与翻译工作,他们对原文的理解比外籍僧人更深入,对翻译的准确性也更
为重视。

此外,译员的出现使得翻译工作更加便利和高效。

译场的发展促进了佛经翻译的进步。

在译场中,翻译家通过互相讨论、辩论、比较、
复制等方式相互学习,不断提高翻译水平。

此外,翻译家还会将自己的译作提交给其他人
审查,以便发现翻译存在的问题和错误。

这种相互协作和学习的氛围促进了佛经翻译的进
步和发展。

译场在佛经翻译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它创造了一个学术氛围,让翻译家们在相互交
流和讨论中不断提高,同时也保证了翻译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此外,译场还有助于佛教思
想在中国的传播,通过翻译传播佛教,吸引更多的人学习佛教。

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发源于印度的佛教流传到中国以后,在中国得到了极⼤的推⼴,这主要得⼒于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中国最早期的翻译理论。

⼀、佛经翻译历史 根据我国佛经翻译的发展历程,⼀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阶段,从东汉到西晋的佛经翻译萌芽期;第⼆阶段,从东晋到隋的佛经翻译发展期;第三阶段,唐朝时代的佛经翻译成熟期。

中国最早的正式佛经翻译⼤约始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睡觉时梦到⾦⼈于是派遣⼤使到天竺寻访佛法,天竺僧⼈迦叶摩腾跟随使前来洛阳,翻译了《四⼗⼆章经》⼀卷。

到了东汉末年时期,⼀些古印度和西域僧⼈来到汉地,以洛阳为中⼼,翻译出⼤量的佛教典籍。

⾃此,中国的佛经翻译⽇渐兴盛,所以翻译学界⼀般把这个时期视为考察起点。

但是这时的佛经翻译⼤多为个⼈⾏为,⽆组织性,因此⽂体杂乱。

这个时期佛经翻译的特⾊,主要有⼤⼩乘两系统:⼀是以安世⾼为代表的⼩乘禅学派;⼀是以⽀娄迦谶为代表的⼤乘般若学。

从东晋开始,佛经翻译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因此开始出现⼤规模的翻译组织,佛经翻译开始蓬勃。

这时候翻译佛经的⼈⼤多来⾃印度,他们既通梵⽂,⼜懂汉⽂。

翻译出许多的佛经经典,主要有⼤⼩乘经论、密教经、律典等,涉及印度佛教各个流派。

这个时期佛经翻译的特点是传译较完备,译经师有系统地介绍佛经,确⽴翻译⽂体,翻译作品不求华美,但求切合原意,这是汉译佛经的发展期。

到了唐代,由于统治者⼗分重视佛经翻译活动,因此在⼈⼒财⼒⽅⾯给予了极⼤的⽀持。

特别在唐太宗时期,为⽞奘⼤师开设译经院,译经者达三千⼈之盛,这是中国译经的巅峰期,同时也是佛教的成熟期。

在这个时期译经师则以中国⾼僧主持译事,典型代表是⽞奘、义净,他们不但精通华⽂、梵⽂,佛学造诣更是博⼤精深,且以朝廷⼒量设置组织完备的译场,进⾏⼤规模的译经事业。

⼆、佛经翻译对我国翻译活动的影响 东汉⾄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学史上的第⼀次⾼潮,也是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形成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研究【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阶段,佛经翻译在这一时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分析其在文化交流中的贡献和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通过对历史背景、翻译特点和译经家的贡献进行综合研究,揭示汉译策略在佛经翻译中的重要性。

本研究旨在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并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传统。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汉译策略、翻译家、文化交流、汉传佛教、影响、重要性、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逐渐兴起并传播开来,佛经翻译也成为当时的重要任务之一。

佛教经典的翻译工作对于中国古代文化与佛教相互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而汉译策略的研究则是了解和探讨这一时期佛经翻译活动的关键。

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汉译策略,有助于深入了解当时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和策略,探讨他们如何将印度佛经翻译成适合中国文化习惯的版本,以及这种翻译过程对中国文化和佛教的影响。

通过研究汉译策略,可以揭示出翻译家在传播佛教经典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交流和佛教传播具有重要价值。

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历史价值。

1.2 研究意义翻译是文化交流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更是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翻译家们在翻译过程中的思考与选择,揭示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翻译原则和方法,进而探讨他们对文化交流的贡献和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现象和演变过程,还有助于拓展我们对于翻译史的认识和理解。

对汉译策略的研究也将有助于我们从文化交流的角度重新审视佛经在中国传播中的重要性,探讨其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terature is a lso ana ly zed.
K eyW ords.. Buddhist Scr ipture.. T ransla tion.. H istor ic im po rtance.. Soc ia l ro le
.. ..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 由当时迦毗罗卫国的
2. 1佛经汉译对汉语的影响
佛经汉译对汉语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中国
音韵学的影响。微观上说, 佛经汉译对某些汉
字的读音产生了影响, 如伽叶的叶读sh..而不
读y.. ,
般若的般读b..而不读b..n, 道行的行读
h..ng 而不读x..ng 或h..ng, 南无阿弥陀佛的南无
读n..w..而不读n..nw.., 阿闍梨的闍读sh..而不
监护人使。玄奘的11种分工中, 前有译主, 即
译场主脑, 他精通华梵, 深谙佛理; 后有监护大
使, 乃饮差大臣, 受命于皇帝监阅译经。在具体
翻译过程中, 证义、证文在前, 主要负责审查原
文是否有讹误, 审查译文与原文意义是否有出
入, 保证了原文和译文的准确性: 缀文、参译、刊
定、润文在后, 主要负责对原文校勘, 对译文刊
还有一关于翻译的生动比喻, 即..翻也者, 如翻
锦绮, 背面俱花, 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赞宁对
中国佛经翻译理论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他..今立
新意, 成六例焉..。这.. 六例..主要是归纳译经
中的各种情况, 提出解决各类矛盾的方法, ..凡
诸类例, 括彼经诠.., 必须全面了解、融会贯通。
Aug. 2006
* 本文系属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 04C562 )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 2005.. 10.. 17 /52
奘所用的方法。当代香港翻译研究者戴天在
..采花与酿蜜.. .. .. 翻译琐谈.. (载..翻译丛论..
1986年)一文中认为, 玄奘的这种翻译组织分
大差异, 佛经翻译过程中为满足翻译的需要, 为
能更加充分地表达佛教义理, 汉语中有些字或
借用, 或引申, 被赋予新的含义; 也创造许多新
字, 出现许多新的词语; 汉语中还出现许多梵汉
合壁词。杜爱贤( 2000: 48)从这些词的构成上
把它们概括为四种情况, 即: 1、汉词佛意, 2、意
译词汇, 3、梵汉合壁词, 4、利用新造汉字组成的
削冗长, 加工润色, 使之符合汉语习惯, 保证了
译文文字纯正流畅。玄奘以后的译场组织和分
工虽也有变化和发展, 但总的来说没有超越玄
第19 卷3期
2006 年8月
中国科技翻译
CH INESE SC IENCE & TECHNOLOGY TRANSLATORS JOURNAL
Vo.l 19. No. 3
王子乔达摩.. 悉达多舍王位出家修行悟道后于
公元前6至5世纪创立。公元前3世纪, 由于
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大力弘扬, 佛光法乳遍流世
界, 佛教遂成为世界性宗教。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我国, 中国佛经翻译随
即开始。中国佛经翻译是中国文字翻译的滥
觞。史学界、佛学界公认中国佛经翻译始自公
元67年(汉明帝永十年), 即始自天竺僧摄摩
译经过程中原作内容或形式的流失。这..五
失.. , 反映了译家在..译梵为秦.. 时, 充分认识到
两种语言(在语法、修辞、文体以及行文习惯诸
多方面上)的差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而作的变
通。.. ..道安的..三不易.. 则反映了译家译梵
典的..难易观.. , 反映了译家对古梵文和古圣先
贤的玄奥哲理..洞入幽微, 能究深隐.. , 化难为
工即使用于现在, 也是十分科学的。
1. 2佛经翻译的基本理论
从西汉末年到宋初的千年佛经翻译, 自东
汉至隋唐约600年的译经盛世中, 译出的经书
浩如烟海。佛经译家也对自己的翻译实践自觉
地进行了经验总结, 对翻译方法、翻译标准、翻
译批评和译者应具有的基本素质等进行了探
讨。他们的翻译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
ent o f Buddh ism in China. In the present a rtic le, the h isto rical im po rtance o f Ch inese transla tion o f Buddh ist
Scr iptures is summ ar ized and its far-reach ing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 ent o f the Ch inese language, cu lture and
述了自己独特的翻译见解。对于翻译的性质和
定义, 他在..宋高僧传..第一卷..译经篇..的第一
篇..义净传..的最后写道: ..译之言易也, 谓以所
有易所无也。譬诸枳橘焉, 由易土而殖, 橘化为
枳。枳橘之呼虽殊, 而辛芳干叶无异。..赞宁借
我国古代..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典故来比喻翻
译, 令人耳目一新。在..宋高僧传..第三卷中他
..凡什公所译, 对于原本, 或增或削, 务在达
旨, ....信而后达, 达而后雅。..道宣对他的译文
评价也很高: ..后秦童寿(即罗什), 时称僧杰,
善披文意, 妙显经心, 会达言方, 风骨流便。..
彦琮( 557 - 610)的..辩证论..是我国翻译
史上今存第一篇正式的翻译长篇专论。源自中的 圆满调和, 斯道之极轨也。..玄奘还立.. 五不翻..
原则, 对后世翻译活动, 特别是20世纪初掀起
的.. 译名大讨论.., 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千年佛经翻译的总结者是赞宁( 919-
1001)。他主持编撰的..宋高僧传..记载了从南
北朝至宋朝五百余年间38位译经高僧的翻译
实践和翻译思想, 总结了前人的翻译经验, 也阐
分工, 有组织领导的特点。
曹魏的佛教重镇在洛阳, 译经在白马寺, 由
五人负责。孙吴的佛教重镇在建康, 译经主要
在建初寺, 也由五人负责。北魏孝文帝迁都洛
阳后, 佛法大兴, 洛阳成了译经中心。到隋朝,
设译经馆, 在长安大兴善寺和洛阳上林园开展
活动。到唐代, 译场先设在弘福寺, 后迁慈恩
词。
佛经汉泽对汉语词汇的丰富还表现在源于
佛教的成语和熟语的大量出现, 如.. 天花乱坠、
不二法门、不可思议、盲人摸象、作茧自缚、随机
应变、心心相印、现身说法、五体投地、心花怒
放、昙花一现、借花献佛、三生有幸..等。汉语史
上外来成语90%以上源于佛教。史有为在..外
来词: 异文化的使者..一书中作了专节介绍。
义与我国传统译论发展的一脉相承。
道安( 314- 385 )涉及佛经译论最有名的
是提出..五失本..、.. 三不易..之说的..摩诃钵罗
若波罗蜜经钞序..。钱钟书认为, .. 吾国翻译术
开宗明义, 首推此篇..; 而支谦的..法句经.. 序..
.. 仅发头角..而已。.. 道安的..失本.. , 指的是在
腾译..四十二章经..。至唐代, 中国佛经翻译达
至鼎盛时期, 之后逐渐走向衰落, 到北宋仁宗景
佑年间, 完全沉寂下来。至此, 我国翻译史上第
一次翻译高潮, 历经草创、发展、鼎盛和衰落四
个阶段的千年佛经翻泽完成了历史使命。千年
佛经汉泽, 不仅是建立中国佛教的重要基础之
一, 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给古代文明的中国带来了崭新的东西, 给汉语
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中
国翻译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 佛经翻译在我国翻译史上的地位
1. 1我国第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翻译活动
我国的佛经翻译, 从东汉时起就采用..译
场..方式, 即许多人通力合作, 在严格的分工制
度下从事佛经翻译, 呈现出有固定场所, 有严密
关键词.. 佛经.. 翻译.. 历史地位.. 社会作用
Abstrac t.. T ransla tion played a very im portant pa rt in the process o f the introduction, d issem ination and dev elopm
佛经汉译的历史和作用*
刘祥清
(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衡阳市.. 421001 )
摘.. 要.. 佛教向中国引入、传播和发展过程中, 翻译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佛教的影响已深入中国社会的
方方面面。本文主要概述、分析佛经汉译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以及它对中国汉语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广
泛而深远的影响。
寺, 最后又迁玉华宫。
前秦符坚组织译场时, 有口授、传言、笔授
的职责划分, 后又增加记录梵文、证议和校对三
职责。唐代玄奘主持译场时, 译场分工组织比
以前要严密、健全、科学得多。据..续高僧传..
记载, 玄奘译经有11种分工, 即译主、证义、证
文、度语、笔受、缀文、参译、刊定、润文、梵呗和
..八备..说是我国译论史上最早较全面论述翻
译的主体即译者本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问题,
..可谓深探本源.. (梁启超语)、目光独到。.. 八
备..中的一、二、五、六条说的是译者的人格修
养, 是译德: 二、四、七、八条说的是译者的学识
修养, 是译才。只有德才兼备, 方为合格的译
者, ..八者备矣, 方是得人.. (彦琮语) , .. 凡此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