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热液矿床概论

合集下载

气水热液矿床概论

气水热液矿床概论
温度范围:50~800ºC,成矿温度100~600ºC;状态:气态(高温低 压条件)、液态(高压中低温条件)、 超临界状态(高温高压条件)。
(二)气水热液的意义: 1. 有关矿床的成因类型 (1)热液矿床 (2)接触交代矿床 (3)在伟晶岩矿床、沉积矿床和变质矿床中的作用 2. 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1)萃取矿源系统中的矿质 (2)搬运矿质的主要介质 (3)围岩蚀变,形成重要的找矿地质-地球化学标志 3. 有关矿种
气水热液矿床的有关理论
一、气水热液及其在内生矿床中的意义
(一)气水热液的概念: 1. 气水热液
地下形成的含多种挥发组分和成矿元素的气态或液态水溶液(简称 热液) 2. 热液的成份
主要成份:H2O(盐度一般为几%—几十%),其他挥发 组分: HCl、HF、H2S、CO2、B、(As),主要金属元素:K、Na、Ca、Mg; 常见成矿金属元素:Fe-Mn、Cu-Pb-Zn-W-Sn-Mo-Sb-Hg、Au-Ag、LiBe-Nb-Ta、U-Th 3. 温度及物理状态
[HS-]= H++ S2-,k2=[H+][ S2-]/[HS-]=1.2×10-15,
[ S2-]= k2[HS-]/[H+] = k1 k2[ H2S]/ [H+]2 可见,影响H2S解离的因素是热液中H2S的浓度和PH值:H2S的溶 解度又与压力呈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PH值低溶液中[HS-]高, 有利于矿质的迁移,PH值高溶液中[ S2-]高,有利于硫化物的沉淀。 3. 二氧化碳 高温条件下为中性分子,温度降低水和为H2CO3
(四)深部流体 1. 沉积物沉积时包含在沉积物中的水,因此又称封存水。 地表→沉积物沉积→封存于地球内部→与周围环境反应→含矿流体。 这一过程使封存水的成分特征、同位素特征完全不同于地表水。 2. 地球排气作用导致地球内部不同圈层广泛形成含矿流体富集带。

矿床学06气水热液矿床概论.ppt

矿床学06气水热液矿床概论.ppt

三、成矿物质的来源
3.萃取围岩源(水-岩交换) (来自热液渗滤的围岩)
• 热液与围岩发生水-岩反应,萃取(溶解)围岩中的一部
分物质,使热液中金属组份含量升高,并使围岩中原有金 属组份的含量减少。
三、成矿物质的来源
气水热液与其成矿物质间的关系 (1)气水热液(介质)的来源具有多源性;在成矿过程中,
岩浆源汽水热液的主要依据
1)地质事实 A、时间、空间上的一致性; B、成矿专属性:一定类型热液矿床常与一定类型岩浆岩 相关; C、不同类型矿床或矿种常围绕侵入体呈水平或垂直分带; D、现代火山喷气、火山热泉资料.
2)高温高压实验研究:证实不同温压条件下水在二氧化硅 熔融体中溶解度的存在以及溶解度的不同(葛朗松(1937 年)、肯尼迪(1962年);
使岩浆热液重新溶解到岩浆体系中去,而不表现出单独活
动的性质。
• 岩浆分异出热液的过程是地质学者重视的一项内容。
Burham(1979)认为常见的长英质岩浆中,含水量一般为
2.5%~6.5%,平均3.0%。水在几种硅酸盐岩浆中的溶解度,
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压力降低,水就会从岩浆中释放
出来,形成熔有K、Na、Ca、Mg、Cl、F、 HCO3-等的岩浆热液。
• 在气水热液成矿作用过程中,挥发组分的性状对其有较大
的影响。特别是F、Cl 、S、 CO2 1、卤族元素:
• 热液中主要卤族元素是F和Cl
a、卤族元素的化合物(尤其是氯化物)是强电解质,电解 后强烈影响热液的pH值;
b、大部分金属元素的卤化物都有较大的溶解度,很多金属 元素均可与卤族元素形成易溶络合物,还有部分卤化物高 温时具有挥发性质。卤族元素的这些重要性质有助于有用 组分的迁移。
(2)压力:4×106 -2.5×108 Pa,形成深度不超 过6-8Km。

矿床学 第五章 矽卡岩矿床08.3

矿床学 第五章  矽卡岩矿床08.3

3、矿床的分带性
矽卡岩可分内带和外带二个带: 内带—指交代岩浆岩形成的矽卡岩带,主要由较高温矿物组 成,如石榴石、辉石等,次要矿物有符山石、方柱石等。 外带—指交代碳酸盐岩等围岩形成的矽卡岩带。主要由高-中 温矿物组成,如石榴石、辉石,角闪石、绿泥石、绿 帘石、阳起石等。 金属矿化也具有明显的分带性。金属氧化物(磁铁矿、赤铁矿等) 主要分布在靠近岩体一侧的接触带上,金属硫化物(黄铁矿、黄 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主要分布在靠近围岩一侧的外接触带 上。
规模大小不等,一般长200-500m、厚10-30m、延深100-200m。
2、矿石特征
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榴石、辉石及其它钙、镁,铁,铝的硅 酸盐矿物(如镁橄榄石、硅镁石、符山石,方柱石、蛇纹石、透 闪石、阳起石、绿泥石等)。金属矿物以氧化物和硫化物为主, 如磁铁矿、赤铁矿、锡石、白钨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 黄铁矿、毒砂等; 矿石组构:粗粒结构,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 晶洞构造等。
3. 其它物理化学条件 除温度、压力外,成矿热液的氧逸度、pH值、二氧化 碳逸度和硫逸度等也是影响矽卡岩矿物成分、矿物组合特征和 制约矿床形成过程的重要参数,例如,在高氧逸度条件下形成 的矽卡岩型钨矿床中含钼较高,而在低氧逸度条件下形成矽卡 岩型钨矿床中含锡较高。
(二)岩浆岩条件
主要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按岩性又可分为两系列: 钙碱性系列-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 碱性系列-碱性正长岩、花岗正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岩 成矿专属性: Fe~石英闪长岩、闪长岩; Cu、Pb、Zn~花岗闪长岩、石英 W、Sn、Mo~花岗岩 中小型、中浅成(中深成)岩体有利于成矿 形态越复杂,越有利于成矿(岩株、岩脉、岩瘤等) 中、新生代为主

第五章 热液矿床总论-2(2006)

第五章 热液矿床总论-2(2006)
主讲内容提纲 第一节 气水热液矿床概述 第二节 气水热液的来源、组成、性质 第三节 气水热液中成矿元素的搬运和沉淀 第四节 气水热液矿床的成矿方式 第五节 气水热液矿床的围岩蚀变 第六节 气水热液矿床成矿温度和压力(深度) 的测定 第七节 气-水热液矿化期、矿化阶段、矿物 生成顺序 第八节 气-水热液矿床的原生分带 第九节 气-水热液矿床的形成条件和分类
二、交代作用与交代矿床 1.交代作用 系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矿液与围岩发 生化学反应或置换作用,而矿质的聚集的作用。 ——由交代作用形成的矿床,称交代矿床。 ※表现为由一个原生的矿物集合体,向一组更稳定 的新矿物的转变。 2.交代方式 可分三种形式:扩散、滲滤、选择交代作用
(1)扩散交代作用:交代作用中组份的移动系通过停滞的粒 间溶液,以分子或离子扩散方式缓慢地迚行的作用。 引起原因:组份的浓度差(浓度梯度),扩散作用总是从 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迚行。一般扩散交代作用的效应半 径为数十米。 (2)滲滤交代作用:交代作用中组份的移动是靠溶液流动迚 行的。 引起原因:借助于流经岩石裂隙中的溶液迚行的,溶液流 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压力差;一般波及范围较大。 ※(3)选择交代作用:交代过程对岩石(层)选择性的交代 作用。
充填脉中矿物的生 长情况 1-脉壁;
2-石英晶体;
3-闪锌矿; 4-紫水晶; 5-晶洞
2.矿床基本特征 (1) 矿体的形状决定于容矿空隙的形状,一般多为脉 状,与围岩的界线清楚; (2) 矿体中矿物沉淀的顺序通常从孔隙均两壁向里面 生长,其最发育的晶面指向热液供应的方向; (3)充填作用形成的矿石,常具有一些典型的构造, 如;梳状构造、晶簇构造、对称带状构造、角砾状 构造及同心圆状构造等;它们可作为识别充填矿 床的标志。 (4) 形成较浅,围岩蚀变对称、较弱。

第五章 热液矿床概论

第五章 热液矿床概论

第五章热液矿床概论(气水)热液指形成于地壳一定深度的,具有一定的温度(500-50℃)、压力的气液两相体系,称为气水热液,简称热液。

气水热液组成:以水为主,含挥发组份(H2O、F、Cl、B、S、P等),并经常含有各种成矿组份,故又称之为含矿(气水)热液。

当含矿气水热液在一定的地质构造中移动时,由于温度、压力和组份浓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平衡遭到破坏,其中的成矿物质通过充填或交代作用,发生沉淀、聚集,以致形成矿床,这类矿床称为(气水)热液矿床。

①成矿晚于围岩,属于后生矿床。

②成矿温度400℃-50℃之间,少数可达500℃或更高,成矿深度变化较大。

③构造对气水热液矿床的形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它既是气水热液运移的通道,又是成矿组分沉淀的场所。

④气水热液矿床往往都发育有较强烈的围岩蚀变。

⑤成矿作用具有多阶段性。

⑥矿石组份:构成矿床的金属矿物以金属硫化物(Cu、Mo、Pb、Zn、Hg、Sb、Ag)为主,另外有部分金属氧化物和含氧盐(W、Sn、U……)。

⑦矿体主要呈透镜状、囊状、不规则状,有时也呈似层状。

⑧矿石组构:具充填和交代形成的结构构造,如脉状、网脉状、浸染状、块状构造,胶状、侵蚀、残余、骸晶结构等。

含矿热液的种类岩浆成因热液变质成因热液建造水大气水热液幔源初生水热液1. 岩浆成因热液岩浆成因热液指在岩浆结晶过程中从岩浆中释放出来的热水溶液。

水从岩浆中分出的主要因素是由于温度和压力的降低。

岩浆成因热液中常含有H2S、HCI、HF、SO2、CO、CO2、H2、N2等挥发组分,故具有很强的形成金属络合物并使其迁移活动的能力。

此外有高盐度、富K+的特征。

人们不可能直接得到岩浆水,但通过氢-氧同位素的计算可以确定岩浆水的参与:岩浆成因热液:δ18O:+6~+9‰,δD:-48~-80‰2 .变质成因热液指岩石在进化变质作用过程中(增温增压)所释放出来的热水溶液。

岩石遭受进化变质作用时,总伴随着矿物的脱水反应,而且脱水同变质的强度成正比。

第五章 热液矿床概论

第五章 热液矿床概论

4. 大气水热液(meteoric fluid)
第 一 节 含 矿 热 液 的 种 类 与 来 源


东太平洋北纬21°所进行的海底调查中发现海底 热水活动正在形成块状硫化物矿床; 冲绳海槽和西南太平洋发现类似的海底成矿作用; 目前已经发现几百个正在活动的海底喷流热卤水 池。 大量的岩浆岩及其相关流体的氢、氧同位研究表 明,在岩浆流体成矿系统中早期成矿以岩浆流体 为主 ,但中晚期通常有不同比例的大气水的混入, 即使是发育于斑岩体内外接触带的斑岩型铜矿也 都显示成矿后期有大气水的加入,甚至在一些热 液矿床中成矿流体以大气水为主。
热液矿床概念、形成物理化学条件
第 五 章 热 液 矿 床 概 论

传统上一般认为热液矿床的形成深度不超过 6~8Km,但
– 20世纪80、90年代在前苏联科拉半岛的超深钻11km 深度的裂隙中发现了含矿热液,在德国巴伐利亚KTB 超深钻9.1km深度上发现了丰富的含矿卤水。 – Barnicoat等(1991)研究了西澳大利亚南克劳斯省 产于角闪岩相和低麻粒岩相区的2个热液金矿床,发 现其成矿温度分别可达500~550 ℃和740℃。 – Groves等(1992,1993)研究认为,从次绿片岩相 到麻粒岩相的变质岩中都有热液脉状金矿产出,反映 至少在15km以上的地壳剖面中,在不同的垂向深度 上可连续形成金矿,成矿温度变化在180~700℃之间, 成矿压力最高可达5×108P来 源
前述的各种来源的热液均可把地壳岩石中的成 矿物质活化出来,并使之迁移、富集成矿。热 液沿围岩的裂隙、孔隙渗滤、运移时,可以与 围岩中组分发生反应,这一过程通常称为水岩 反应。通过水-岩反应,一部分物质溶解,使热 液中金属组分含量升高,并使围岩中原有金属 元素的含量减小。 – 例如:江西德兴铜矿,远离矿体的九岭群中 元古界火山-沉积岩系平均含铜55×10-6;紧 邻矿化-蚀变带的外围有一环形含铜量低值区, 宽2~5 km,平均含铜40×10-6;而在矿化蚀 变带中含铜在(100~1000)×10-6以上,矿 化蚀变带中的铜有一部分来自铜元素降低的 围岩。在成矿物质从围岩滤出的过程中,围 岩可发生或强或弱的变化。

热液成矿

热液成矿

1. 岩浆热
硅酸盐岩浆,含有一定量的挥发组份。当岩浆结 晶、冷凝到一定阶段,挥发组份的集中、富集形 成高温含矿热液。 不同化学成分的火成岩都含水,尤以酸性喷出 岩,如流纹岩、黑曜岩、松脂岩最高,H2O的质 量分数可达12%以上。火成岩中含水的直接依据 是主要造岩矿物中都存在大量的气液包裹体,和 含水矿物的大量出现,如闪石类、云母类矿物。
(二)含矿热液的成矿期次与矿物生成顺序
热液矿床的成矿时间通常很长,热液活动的反复 性决定了成矿的多期性、多阶段性特点。 矿化期:代表一个较长的成矿过程,明显的物理 化学条件的变化集中表现为不同成分的矿物类型, 如硅酸盐矿物和硫化物矿物两个矿化期。 矿化阶段:代表一个相对较短的成矿过程,反映 一次热液的活动,由一组相同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 的矿物表现。 不同矿化阶段的主要划分依据矿脉的切截、胶结 、交代、蚀变等。
六、热液矿床的研究方法
(一) 围岩蚀变
围岩蚀变 指含矿热液对围岩发生的种种变化。 围岩受到围岩蚀变后,在化学成分、矿物成分 以及物理性质上都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 围岩蚀变的种类很多,通常是根据蚀变作用所 产生的矿物、岩石进行命名,如: 1. 根据蚀变产物中的主要矿物命名,如绢云 母化、叶腊石化、高岭石化等; 2. 根据蚀变后的岩石命名,如云英岩化、矽 卡岩化、青盘岩化等; 3. 还可从蚀变过程中从热液中加入的元素命 名,如钠化、钾化等。

3. 矽卡岩化 在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岩类 接触带及其附近,由含矿热液经复杂的高温交 代作用形成。 矽卡岩化作用时,对碳酸盐岩是带出CaO、 CO2,带入SiO2、Al2O3及Fe2O3;对酸性岩类 是带入CaO、Fe2O3,带出部分K2O、Na2O、 SiO2。矽卡岩中经常见有含F、B、Cl、SO3和 金属元素组成的矿物。

热液矿床 - 概述

热液矿床 - 概述

22 20 18 16 14
盐度
成矿地质环境,含矿热液 的来源不同
黄 大 金 水
柏 华 满 泄
盆地卤水
深源流体
12 10 8 6 4 2 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形成众多矿床类型
——矿床地质特征各异
大气降水
加热的深循环水
温度
2. 热液成分复杂(气水热液) 主要组份:水


⑥ 角砾岩充填矿床
◆角砾岩中的岩块杂乱
堆积产生大量空穴,
可使含矿溶液进入形
成角砾岩充填矿床
◆角砾岩可以是火山成
因、构造崩塌和碎裂
作用造成
陕西省太白金矿床中钠长 质角砾岩型充填金矿脉
(2)交代成矿作用
是指热液(流体)与围岩发生物质交换的作用
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a)原矿物溶解与新矿物沉淀同时进行。
矿床形成的深度:
深-中深(4.5-1.5km) 浅到超浅(1.5km-近地表)
成矿温度和压力(深度)的测定
矿物包裹体测温法 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主要 测温方法。其中均一法用于透明矿物二相及 多相包裹体,测定最终均一温度经压力校正 后为成矿温度的下限值;爆裂法用于不透明 矿物,测定的包裹体爆裂温度应是成矿温度 的上限值。 稳定同位素测温法 是应用某一元素的同位 素在热液共结晶的一对矿物中的测定结果, 依据两矿物间的该元素的同位素分馏平衡常 地质推断法 通常是依据矿床自身特 征、与成矿相关侵入体的特征、成矿 时期矿体上覆地层厚度等概略的推断 成矿深度,定性的推断矿床属浅成还 是中-深成因。 矿物包裹体测压法 通过测定包裹体 均一温度和包裹体的密度、盐度确定 成矿的压力,再依据静岩压力换算成 矿深度。此法是目前定量测定成矿压 力(深度)的最通用的方法。

热液矿床概论-知识点3-气水热液矿床成矿作用的主要方式

热液矿床概论-知识点3-气水热液矿床成矿作用的主要方式
WO2CI2+ 2CaCO3==CaWO4 + CaCI2 + 2CO2
中国地质大学
(3)围岩的岩性和构造
由于围岩的化学活泼性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含矿气液对不同化学成分和性 质的围岩所发生的交代作用常有很大的差别。例如化学性质活泼的灰岩远比页岩 和砂岩更易遭受交代。同样,碳酸盐质胶结的砂岩(钙质砂岩),远比硅质胶结 的砂岩易于交代。所以成矿气液在流经各种围岩时,会发生十分明显的选择性交 代。
中国地质大学
2.交代作用及交代矿床
1) 概念: 热液(流体)与围岩发生化学反应或置换作用称为交代作用。由交代作用造 成矿质的聚集而形成的矿床称为交代矿床。 交代作用的特点:
(a)原矿物的溶解与新矿物的沉淀同时进行; (b)在交代过程中岩石始终处于固体状态; (c)交代前后岩石体积基本不变。
交代作用发生的基本条件: 围岩化学性质活泼;有组分浓度差或压力差; 热液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温度和压力条件)。
中国地质大学
充填作用形成的矿石构造
角砾状构造
环状构造 中国地质大学
充填矿床中的矿石构造
(1)梳状构造;
(2)鸡冠状构造;
(3)角砾状构造
中国地质大学
充填矿脉特征
各式各样的裂隙脉 A-囊状矿脉;B-透镜状矿脉;C-席状脉;D-雁行状 矿脉;E-链环状矿脉。
充填脉中矿物的生长情况 1-脉壁;2-石英晶体;3-闪 锌矿;4-紫水晶;5-晶洞
中国地质大学
气水热液矿床成矿作用的主要方式
五、气水热液矿床的形成方式
热液矿床形 成方式
充填作用 交代作用
充填矿床 交代矿床
中国地质大学
1.充填作用及充填矿床
1)概念: 含矿气水热液在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围岩中流动时,基本上不与围岩发生物 质成分的交换,主要是由于物化条件的改变,使热液中的成矿物质直接沉淀于已 有的各种裂隙和孔隙内的作用,称为充填作用。 由充填作用方式形成的矿床称为充填矿床。 充填作用发生的基本条件: 围岩化学性质不活泼; 围岩中有裂隙或孔洞; 矿质的沉淀受物理化学条件影响,没有明显化学反应。

汽水热液矿床总论2

汽水热液矿床总论2
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石英化、黄铁矿化
2、蚀变形成的岩石
云英岩化、绢英岩化、矽卡岩化、青磐岩化 3、特征性交代元素 钾化、钠化、硅化、碳酸盐化
五、气水热液矿床的围岩蚀变
(三) 围岩蚀变的影响因素
原岩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 围岩的性质
酸性火成岩--绿泥石化、青盘岩化、黄铁矿化
碳酸盐岩--矽卡岩化
页岩、板岩--电气石化
热液的化学成分、浓度、pH值、Eh值 热液的温度、压力 蚀变作用时间、围岩与矿体的距离 裂隙发育程度
五、气水热液矿床的围岩蚀变
(四) 围岩蚀变研究的主要内容
确定围岩蚀变的类型
围岩蚀变的分带性(水平、垂直)及其与矿化
的时空对应关系
矿化阶段与矿化强度对围岩蚀变的影响 建立围岩蚀变模式
(五) 常见的围岩蚀变类型
包裹体是矿物形成过程中被捕获的成矿介质
均一法(透明矿物)--均一温度--成矿温度的下限
爆裂法(透明或不透明矿物)—爆裂温度—成矿温度的 上限
3、同位素测温法
(二)成矿压力(成矿深度)的测定 1、地质法(定性)
(1)岩浆热液矿床常与相关岩浆岩的深度相一致 (2)矿床地质特征(与矿有关脉岩深度相、矿体延深、矿石矿物组 成、矿石组构等) (3)计算剥蚀深度和上覆岩层厚度—恢复成矿深度
相关矿产:Au、Cu、Pb、Zn、Mo、Bi等中低温硫化物矿床;
萤石、刚玉、红柱石
五、气水热液矿床的围岩蚀变
(六)围岩蚀变的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有利于研究矿床成因,丰富和发展成矿理论
了解成矿热液的可能成分和性质; 分析成矿热液的搬运形式; 了解成矿时的物理化学条件,矿物沉淀的原因
找矿意义—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关矿产:W、Sn、Bi、Mo、Be、Li、Nb、Ta

矿床学第五章气水热液矿床

矿床学第五章气水热液矿床
整理课件332、 Nhomakorabea体形式搬运
人们发现许多金属硫化物在胶体溶液中的含量,比真 溶液中至少大一百万倍。
胶体特性: ① 胶体质点具有特别大的表面积,具巨大的表面能
和吸附力。
② 胶体质点带有一定的电荷,同一胶体中由于相同 电荷的排斥保持胶体的稳定性。
③ 胶体溶液能在任何物理化学条件下产生,且在低 温条件下特别稳定。


热液产生的孔隙 热液的压裂、隐爆、溶蚀和交代等作用产生的孔隙
以上三种孔隙中,构造孔隙对热液运移和矿质沉淀成矿更具重要意义。
构造孔隙和热液产生的孔隙为次生孔隙。
整理课件
26
1)原生孔隙:
指岩石生成时就存在的孔洞、裂隙(岩浆岩颗粒 间的孔隙、火山岩中的气孔、沉积岩的层间裂 隙)。花岗岩孔隙度0.37-0.5%,沉积岩孔隙度 5-30%,对含矿热液的运移来说有效孔隙度才 有意义,也就是相互连通的孔隙越多,对热液的 流动越有利。
如岩浆上升到浅部,因压 力较低而使岩浆分馏,水 可呈蒸气状态逸出,然后 再聚集成热水溶液;若深 度较大、压力较高,则岩 浆分馏作用可形成超临界 溶液,冷却时直接转变成 热水溶液。
整理课件
2、变质热液
通过变质作用从受变质的围岩中析出后汇集而成的热水溶 液。据A.萨乌科夫计算,密度为2.5×103(kg/m3)的 泥质沉积岩,变质时将失水5-1%;若以4%计,则1km3 的沉积物中将释放出1亿t水。矿质来源:从变质原岩中, 从变质水流经的岩石中萃取的和深部的物质。
5、具有明显的围岩蚀变。
整理课件
三、研究意义
1、工业意义
矿产类型繁多
主要金属矿种如Fe、Mn,Cu、Pb、Zn、W、 Sn、Mo、Sb、Hg,Au、Ag,Li、Be、Nb、 Ta,U、Th;

矿床学课件第五章气水热液矿床

矿床学课件第五章气水热液矿床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气水热液矿床, 发展更为精准的找矿技术和方法,提 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THANKSBiblioteka 形成条件与过程形成条件
气水热液矿床的形成需要具备高温、高压的地质环境,以及含矿的岩石和良好 的围岩条件。同时,还需要有充足的成矿物质来源和热水溶液的流动。
形成过程
气水热液矿床的形成通常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渗滤交代阶段、充填交代阶段、 热液成矿阶段和表生改造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成矿作用和矿物组合。
气水热液矿床的形成与地球动力学、板块构造、岩浆活动等密切相关,研究有助于 深入了解地球内部过程。
气水热液矿床中常伴有贵金属、稀有金属等高价值矿产,其研究对于经济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研究现状与进展
国内外学者对气水热液矿床的 形成机制、成矿规律等方面进 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 成果。
先进的地质勘查技术与方法在 气水热液矿床研究中得到广泛 应用,提高了找矿成功率。
矿床学课件第五章气水热液矿床
目录 Contents
• 气水热液矿床概述 • 气水热液的性质与来源 • 气水热液矿床实例 • 气水热液矿床研究意义与展望
01
气水热液矿床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气水热液矿床是指由气水热液( 即来自地下的热水溶液)在岩石 的裂隙或洞穴中沉淀而形成的矿 床。
特征
气水热液矿床通常具有较窄的矿 化范围,矿体形态多样,矿石品 位变化较大,矿物组成复杂,常 伴有围岩蚀变现象。
形成机理
气水热液的形成机理主要包括变质作用、岩浆活动、构造活 动等。这些过程可以导致地下水加热并产生流动,携带溶解 的矿物质迁移到有利成矿的构造中,最终在适当的条件下沉 淀成矿。
热液活动与成矿作用
热液活动

06气水溶液概述fqh

06气水溶液概述fqh

床 学 第五章
气水热液矿床概述
1
一、气水热液及其在成矿作用 中的意义
“气水热液”是指在一定深度下形成的,具 有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力的气态和液态的溶液。 成分以H2O为主,并含有氟、氯、溴、硼、 硫、碳等多种挥发成分,以及W、Sn、Mn、 Nb、Ta、TR、Cu、Pb、Zn、Ag、Au、Hg 等成矿元素。 因其成分以H2O为主,并主要呈液态,故 称为气水热液或简称为热液。
30
3.pH值的变化
温度、压力的变化或外来物质的加入,都可 引起溶液pH值的改变。许多络合物或易溶的化 合物,只能在溶液的一定pH值范围内才是稳定 的,当pH值超过这个范围时,就会引起这些化 合物的分解和沉淀。例如由[UO2(CO3)3]4-络阴离 子组成的络合物,当溶液PH值为7.2,即近于中 性溶液时,溶解度最大。当溶液的pH值大于或 小于这个数值时,它的溶解度会很快减小,产生 分解和铀矿物的沉淀。
PbS+2H20=Pb(OH)2+H2S
ZnS十2H20=Zn(OH)2十H2S PbS+4NaCI=4Na+[PbCl4]2-+S2- 12NaCl+Fe2O3+3SiO2= 3NaSiO3+2Na3FeCl6 当温度升高时,上式反应向右进行,降低时, 则反应向左进行。
29
2.压力的降低
压力的降低会影响热液中溶质的溶解 度。压力降低引起热液产生“沸腾”作用, 将增加溶液的浓度。但更重要的是能使挥 发组分从溶液中析出,HF、HCI、H20等的 减少,使剩余溶液的碱性增高,而搬运金 属的能力则降低。压力的降低能促使某些 含挥发份化合物的分解,结果导致矿质的 沉淀。
9
3.海水热液
由下渗的海水形成,主要产生在海洋环境。 在大陆的边缘及海洋的岛屿地区,也有下渗的海 水,但常与地下水相混合。在海洋底部,海水可 沿裂隙,构造变动带下渗到地壳的深部,在地下 热能的影响下受热形成热液环流,并可从流经的 围兴中萃取成矿物质,然后通过断裂、火山口或 爆破带,再流人海中,与海水作用形成火山一沉 积矿床。在海洋扩张中心、火山岛弧、海洋岛屿 和大陆边缘地区,这种下渗海水对于成矿作用有 着重要的意义。

脉岩型矿床(热液矿床)课件

脉岩型矿床(热液矿床)课件
脉岩型矿床的开采和利用能够带动地区经 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等方面 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企业应积极履行 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福利和环境保护,实 现可持续发展。
06
脉岩型矿床的研究现状与 展望
研究进展与成果
地质勘查技术
随着地质勘查技术的不断进步,脉岩型矿床 的发现和识别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遥感技 术、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等手段在 矿床勘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矿物提炼
对于一些需要高温还原或熔炼的矿物,需采用相应的提炼技术。例如,铜矿的熔炼和铁矿的高温还原 等。
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效益
资源利用
脉岩型矿床的资源利用需综合考虑矿物 的经济价值和环境影响。对于具有较高 经济价值的矿物,应优先开采和利用。 同时,应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资 源利用率。
VS
社会经济效益
特征
脉岩型矿床通常具有明显的矿物 分带性,矿石矿物和围岩矿物在 空间上呈明显的分带排列。
形成条件与过程
形成条件
脉岩型矿床的形成需要具备岩浆活动、 成矿元素和适宜的地质环境等条件。
形成过程
岩浆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 等条件的变化,使得成矿元素在岩浆 中结晶析出,并在岩浆冷却过程中形 成矿石。
分布与分 类
改造期
矿床形成后,受到区域变 质、岩浆活动等地质作用 的影响,矿床的矿物组成 和结构会发生改变。
03
脉岩型矿床的地质特征
矿体的形态与规模
矿体形态
脉状、网脉状、不规则状等。
矿体规模
从小到大,从几厘米到几 十米不等。
矿体分布
常呈群带状、成群成组出现。
矿石的类型与组成
矿石类型
矿石结构
根据矿物成分和结构可分为石英脉型、 长石脉型、伟晶岩型等。

【矿床学】第五章热液矿床总论(思考题及答案)

【矿床学】第五章热液矿床总论(思考题及答案)

第五章气水热液矿床总论(思考题及答案)1.气水热液与含矿气水热液的概念答:“气水热液”简称“热液”,是指形成于一定深度,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主要由“水”和挥发性组分(F、Cl、B、P、S)组成(“气”)的流体,该流体在临界温度以上为气态,降到临界温度以下是液态。

含矿热液(ore-bearing hydrothermal solution)也称成矿热液(ore-forming hydrothermal solution),是指含有成矿物质的气水热液。

流体包裹体研究以及矿物组合的稳定性热力学计算表明,成矿热液一般具有较大的温度(50~500℃)和盐度(所溶解的所有固体组分的百分含量,<5%~>40%)区间,压力一般为4×106~2.5×108Pa,传统上一般认为热液矿床的形成深度不超过6~8Km。

2.何谓临界温度?水的临界温度是多少?答:使物质由气相变为液相的最高温度叫临界温度。

每种物质都有一个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增大压强,液体就会沸腾,气态物质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就是临界温度。

临界温度越低,越难液化。

水的临界温度约是374℃。

当在临界温度时,恰好还能使水保持液态的那个压力,被称作水的“临界压力”,它大约是标准大气压的218.3倍。

当温度与压力高于上述数值时,就能得到“超临界水”。

与水蒸气相似,它没有固定体积并能充满任何容器。

然而,它的密度远比水蒸气高,事实上是液态水密度的三分之一。

而它最令人惊奇的性质是,它能像液态水一样溶解物质。

CO2的临界温度是31℃,临界压力是72.85标准大气压。

H的临界温度是-204℃,临界压力是12.8标准大气压。

3.含矿热液的来源有几种?如何判断?答:多数研究者认为,自然界中的存在不同来源的气水热液,包括岩浆水、变质水、地层建造水、天水(大气水)以及幔源初生水。

其中,大气水热液(meteoric fluid)包括雨水、湖水、海水、河水、冰川水和浅部地下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液矿床概念、形成物理化学条件
第 五 章 热 液 矿 床 概 论

传统上一般认为热液矿床的形成深度不超过 6~8Km,但
– 20世纪80、90年代在前苏联科拉半岛的超深钻11km 深度的裂隙中发现了含矿热液,在德国巴伐利亚KTB 超深钻9.1km深度上发现了丰富的含矿卤水。 – Barnicoat等(1991)研究了西澳大利亚南克劳斯省 产于角闪岩相和低麻粒岩相区的2个热液金矿床,发 现其成矿温度分别可达500~550 ℃和740℃。 – Groves等(1992,1993)研究认为,从次绿片岩相 到麻粒岩相的变质岩中都有热液脉状金矿产出,反映 至少在15km以上的地壳剖面中,在不同的垂向深度 上可连续形成金矿,成矿温度变化在180~700℃之间, 成矿压力最高可达5×108Pa间。
第 一 节 含 矿 热 液 的 种 类 与 来 源

很多证据表明岩浆水 的存在有多方面的证 据,如:
– 岩浆流体从岩浆析出 的过程和数量,与岩 浆结晶的深度、温度、 初始含水量、成分和 流体相的组成有关, 也受到围岩渗透性和 裂隙系统发育程度的 影响,其中最重要的 是岩浆侵位深度和岩 浆的初始含水量。 – Burnham(1979)实 验表明,岩浆中溶解 的H2O重量百分比随 压力的升高而加大 (图5-l)。
第五章 热液矿床概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含矿热液的种类与来源 成矿物质的来源 含矿热液的运移 成矿物质的沉淀 成矿方式 围岩蚀变 矿化期、矿化阶段和矿物的生成顺序 热液矿床的分带性
第 五 章 热 液 矿 床 概 论
热液矿床概念、形成物理化学条件
4. 大气水热液(meteoric fluid)
第 一 节 含 矿 热 液 的 种 类 与 来 源


东太平洋北纬21°所进行的海底调查中发现海底 热水活动正在形成块状硫化物矿床; 冲绳海槽和西南太平洋发现类似的海底成矿作用; 目前已经发现几百个正在活动的海底喷流热卤水 池。 大量的岩浆岩及其相关流体的氢、氧同位研究表 明,在岩浆流体成矿系统中早期成矿以岩浆流体 为主 ,但中晚期通常有不同比例的大气水的混入, 即使是发育于斑岩体内外接触带的斑岩型铜矿也 都显示成矿后期有大气水的加入,甚至在一些热 液矿床中成矿流体以大气水为主。
2. 地壳岩石
第 二 节 成 矿 物 质 的 来 源




同生热液可以把原来沉积物中所含的铅、锌, 在建造水释放过程中带出,某些含铅、锌较高 的油田卤水即可能属于这种成因。 变质热液可以从变质原岩中带出或从所流经的 岩石中萃取成矿物质。 岩浆热液除了可以把岩浆中的成矿组分带出外, 由于其高温特点所决定的高搬运能力,往往会 捕获所流经的岩石中的成矿物质而成矿。 被不断加热的大气水热液在其循环过程中,会 淋滤所接触的地壳岩石中成矿物质,形成热液 矿床。
1. 岩浆成因热液(magmatic fluid)
第 一 节 含 矿 热 液 的 种 类 与 来 源


指在岩浆结晶过程中从岩浆中释放出来的热水溶 液,最初是岩浆体系的组成部分。由于岩浆热液 中常含有 H2S、HCl、HF、SO2、CO、CO2、H2、 N2等挥发组分,故具有很强的形成金属络合物并 使其迁移活动的能力。 很多证据表明岩浆水的存在有多方面的证据,如:
热液矿床特征
第 五 章 热 液 矿 床 概 论

热液矿床类型多、特征复杂,具有主要以下 特点:
– ⑥热液矿化往往呈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原 生分带(以矿物或元素的变化表现出来); – ⑦形成的矿床种类多,除铬、金刚石、少数铂 族元素(如锇、铱)矿床外,与多数金属、非 金属矿床的形成都与热液活动有关,如铜、铅、 锌、汞、锑、钨、钼、钴、铍、铌、钽、镉、 铼、铁、金、银、萤石、重晶石、天青石、明 矾石、温石棉矿床等。因此,热液矿床具有重 要的经济价值。
– 如果沉积岩在变质过程中释放出4%的水,则1km3 的沉积岩可释放出约1亿吨水。 – 低级变质岩(如绿片岩)遭受到高温高压作用转变 为高级变质岩(如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变质岩)的 过程中,也可排出水。

对某些热液矿床(如部分变质岩中的金矿床) 矿物中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成分的研究,也证 明有的热液矿床主要是在变质水参与下形成的。 变质成因热液也具有很强的溶解迁移金属络合 物的能力。
5. 幔源初生水热液(mantle fluid)
第 一 节 含 矿 热 液 的 种 类 与 来 源

幔源流体在向地壳运移过程中,可以参 与热液成矿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幔源C-H-O流体溶解深部成矿元素并带入 地壳成矿; – ②幔源C-H-O流体改造地壳物质,使其中的 成矿元素发生活化转移成矿; – ③幔源C-H-O流体含有较多的碱质和硅质, 它可以直接为某些热液矿床提供这类物质; – ④幔源C-H-O流体可以在地壳中产生异常高 的地热梯度,加速地壳浅层水的深循环,或 与浅层水混合形成对流的循环系统而成矿。
2. 地壳岩石

第 二 节 成 矿 物 质 的 来 源
前述的各种来源的热液均可把地壳岩石中的成 矿物质活化出来,并使之迁移、富集成矿。热 液沿围岩的裂隙、孔隙渗滤、运移时,可以与 围岩中组分发生反应,这一过程通常称为水岩 反应。通过水-岩反应,一部分物质溶解,使热 液中金属组分含量升高,并使围岩中原有金属 元素的含量减小。 – 例如:江西德兴铜矿,远离矿体的九岭群中 元古界火山-沉积岩系平均含铜55×10-6;紧 邻矿化-蚀变带的外围有一环形含铜量低值区, 宽2~5 km,平均含铜40×10-6;而在矿化蚀 变带中含铜在(100~1000)×10-6以上,矿 化蚀变带中的铜有一部分来自铜元素降低的 围岩。在成矿物质从围岩滤出的过程中,围 岩可发生或强或弱的变化。
2. 地壳岩石
第 二 节 成 矿 物 质 的 来 源

不同来源的热液,在其源区或其运移过程中与 不同类型的地壳岩石发生反应,从而捕获其中 的成矿物质,形成含矿热液,进而成矿。几个 因素决定了地壳岩石对热液成矿作用过程中成 矿物质的供应: – ①岩石中成矿组分的最初含量; – ②热液流体循环过程中所影响的岩石的体积 (范围); – ③岩石和所流经的热液之间发生水岩反应的 强度; – ④水-岩比值(即参与反应的流体质量和发生 反应的岩石质量之比)的大小。


通过含矿热液作用而形成的后生矿床称热 液矿床或气水热液矿床(hydrothermal ore deposits)。 流体包裹体研究以及矿物组合的稳定性热 力学计算表明,成矿热液一般具有较大的 温度(50~500℃ )和盐度(所溶解的所 有固体组分的百分含量,<5%~>40%) 区间,压力一般为4×106~2.5×108Pa。
– 快速冷却的火山岩含水量一般为0.2%~5%,最高可达 12%(如某些松脂岩); – 岩浆岩大量的含水硅酸盐矿物也是岩浆含水的最好证 明。 – 对热液矿床中矿物及其中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成分 的分析结果,也证实部分热液矿床形成的早期,确有 岩浆流体存在。
1. 岩浆成因热液(magmatic fluid)
2. 地壳岩石
第 二 节 成 矿 物 质 的 来 源

针对地壳岩石对成矿的物质贡献,矿床学家提出了 “矿源层”(source bed)的概念。 – 这一概念最初是由澳大利亚人C.L.奈特 (C.L.Knight)于1957年首先提出的,其出发点 是认为许多重要矿床和侵入岩之间并不存在成因 联系。相反,这些矿床的产出却与某一特殊的沉 积层显示出重要关系,它们是成矿物质的提供者。 但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发现在矿床形成过 程中除沉积岩外,变质岩和成矿前已经形成的岩 浆岩都可以为成矿提供矿质。 – 因此矿源层的概念已经扩大,包括能够提供矿质 的所有岩石,称之为“矿源岩”(source rock)。 许多类型矿床的形成与矿源岩有关,如大多数类 型的铀矿床,在其形成过程中不同类型的沉积岩、 变质岩、火山岩和成矿前的花岗质侵入体可以作 为其矿源岩。
1. 岩浆熔体
第 二 节 成 矿 物 质 的 来 源


在岩浆结晶过程中,岩浆中的成矿物质 随着岩浆热液的析出,多以络合物的形 式进入热液,形成含矿热液。由于许多 金属阳离子,如Fe2+、Fe3+、Cu+、Cu2+、 Pb2+、Zn2+等,易形成氯络合物,因此 热液和岩浆中Cl-的浓度高低与热液形成 矿床的能力有一定关系。其他挥发性组 分,如CO2、CO、H2S、SO2、HF等与岩 浆热液的含矿性也有关系。岩浆热液的 其他物理化学性质也会影响热液的含矿 性。 这种情况下,热液介质和矿质来源一致。
2. 变质成因热液(metamorphic fluid)
第 一 节 含 矿 热 液 的 种 类 与 来 源

指岩石在进化变质作用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 水溶液。岩石遭受进化变质作用时,总伴随着 矿物的脱水反应,而且脱水同变质的强度成正 比,如沉积岩的平均含水量为5.54%(少数沉 积岩含水可高达15%以上),经过变质作用, 这些水可被逐渐排出。
5. 幔源初生水热液(mantle fluid)
第 一 节 含 矿 热 液 的 种 类 与 来 源

指幔源挥发分流体,其最初来源可以是 核幔脱气,也可以是大洋岩石圈俯冲到 上地幔中脱气,是在地幔中形成的一种 高密度的超临界流体,多数研究者认为 属C-H-O体系,挥发分以H2O和CO2为主, 含少量的F、Cl、S、P及惰性气体等组分, 其中溶解了大量的微量及常量元素,为 还原性流体;弱还原条件下以H2O-CO2为 主,在强还原条件下则以CH4-H2O-H2为 主。
图 5-1 水在硅酸盐熔浆中的溶解度图解
(据 Burnham,1979) (1)玄武岩桨(1100℃) (2)安山质熔浆(1100℃) ;
1. 岩浆成因热液(magmatic flui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