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阳经络与腧穴123

合集下载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

人体穴位图:十四经穴高清图解经穴指十四经上的腧穴。

十四经指中医经络学说中的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加上督脉、任脉,共十四条经经络的统称。

经穴一共有361个。

本文详解男性人体穴位,十四条经络的穴位图谱。

1、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左右各67个,共134个:2、足厥阴肝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厥阴肝经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4个,3、足少阳胆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少阳胆经穴;位于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左右各44个,共88个:4、手少阴心经穴位图主条目:手少阴心经穴;位于手少阴心经上的穴位左右各9个,共18个:5、足太阴脾经穴位图共42个:6、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图主条目: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左右各20个,共40个:7、手太阳小肠经主条目:手太阳小肠经穴;位于手太阳小肠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9个,共38个:8、手太阴肺经穴主条目:手太阴肺经穴;位于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1个,共22个:9、足阳明胃经穴位图主条目:足阳明胃经穴;位于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左右各45个,共90个:10、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图主条目:手厥阴心包经穴;位于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左右各9个,共18个:11、足少阴肾经穴位图共54个:12、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图主条目:手少阳三焦经穴;位于手少阳三焦经上的穴位左右各23个,共46个:13、督脉穴位图主条目:督脉穴;位于督脉上的穴位有28个:14、任脉穴位图主条目:任脉穴位;位于任脉上的穴位有24个:会阴穴、子午流注十二时辰胆经子时(23:00-1:00)此时胆经最旺,摄生学认为:'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决定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因而可知胆的重要性。

手太阳经络与腧穴

手太阳经络与腧穴

课程教案
教研室:针灸基础教研室课程名称:《经络腧穴学》
专业(层次):针灸推拿学(本科)教材:“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章节:第九章手太阳经络与腧穴(一)学时:2学时
课程教案
教研室:针灸基础教研室课程名称:《经络腧穴学》专业(层次):针灸推拿学(本科)教材:“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章节:第九章手太阳经络与腧穴(二)学时:2学时
课程教案
教研室:针灸基础教研室课程名称:《经络腧穴学》专业(层次):针灸推拿学(本科)教材:“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章节:第九章手太阳经络与腧穴(三)学时:2学时。

《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
• [刺灸法]直刺0.2~0.3寸;可
灸。
精选课件
小 肠 5
• 3、后溪* (SI3) • 输穴 八脉交会穴通督
脉 • [定位] • 自然半握拳。 •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
当小指本节(第五掌指 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 头赤白肉际。 •
精选课件
小 肠 5
• [主治]
• (1)腰背痛,头项强痛,手指及肘臂挛痛。 • (2)目赤,咽喉肿痛,耳聋。 • (3)癫狂痫。 • (4)热病,盗汗,疟疾。
• [定位]
• 正坐,自然垂臂。 • 在肩胛部,当冈下窝
中央凹陷处,与第四 胸椎相平。 •
精选课件
肠 1 3
• [主治]
• (1)肩胛疼痛,肩臂外后侧 痛。 • (2)乳痈。 • (3)气喘。
• [刺灸法] • 直刺0.5~0.7寸;可灸。
精选课件
肠 1 4
• 12、秉风 (SI12) • 手三阳与足少阳经交会穴 • [定位]正坐,自然垂臂。
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 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能 视。颈筋急则为筋瘘,颈肿,寒热在颈者。
精选课件
小 肠 2
• 第二节手太阳腧穴
• 1、腧穴概况: • 本经腧穴,起于少泽,止于听宫,左右
各19个穴位。 • 2、联系脏腑器官: • 小肠、心、胃、咽喉、鼻、目、耳 • 3、主治概要: •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和热病、神志
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 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 • [主治] • (1)肩臂疼痛,上肢酸 麻 、不举。 • (2)咳嗽。 • [刺灸法]直刺0.3寸;可 灸。
精选课件
肠 1 5
• 13、曲垣 (SI13) • [定位]正坐,自然垂

经络腧穴完整表 含交会穴

经络腧穴完整表 含交会穴

81 SP 5 商丘
82 SP 6 三阴交
83 SP 7 漏谷
84 SP 8 地机
85 SP 9 阴陵泉
86 SP 10 血海
足太阴 Spleen
冲脉 任脉 任脉
督脉 督脉
大肠募
胃募


合、胃下募 大肠下合
小肠下合

输 荥 井
井 荥 输

郄 合
冲脉
足阳明 足阳明 足阳明 足阳明 足阳明 足阳明 任脉、足阳明、手太阳 任脉、足阳明、手太阳 足阳明 足阳明 足阳明 足阳明 足阳明 足阳明 足阳明 足阳明 足阳明 足阳明 足阳明 足阳明 足阳明 足阳明 足阳明 督脉、诸阳 督脉、诸阳 足太阴 足太阴 足太阴 足太阴 足太阴 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 足太阴 足太阴 足太阴 足太阴
臑俞 天宗 秉风 曲垣 附分 肩外俞 大杼 肩中俞 大椎 上脘 中脘 臂臑 肩髃 天窗 天容 颧髎 瞳子髎 耳和髎 听宫 睛明 百会 睛明 攒竹 神庭 眉冲 曲差 头临泣 五处 承光 通天 百会 曲鬓 率谷 浮白 头窍阴
阳跷脉、阳维脉
督脉 任脉 任脉 阳维脉 阳跷脉

胃募

阴跷脉、阳跷脉 督脉
阴跷脉、阳跷脉 督脉
68 ST 37 上巨虚
69 ST 38 条口
70 ST 39 下巨虚
71 ST 40 丰隆 络
72 ST 41 解溪
73 ST 42 冲阳 原
74 ST 43 陷谷
75 ST 44 内庭
76 ST 45 厉兑
督脉
大椎
督脉
百会
77 SP 1 隐白
78 SP 2 大都
79 SP 3 太白 原
80 SP 4 公孙 络

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
18.颧髎﹡﹡(Quánliáo,SI18)手少阳、太阳经交会穴 在面部,颧骨下缘,目外眦直下凹陷中。
On the face, inferior to the zygomatic bone, in the depression directly inferior to the outer canthus of the eye.
问题:
1、请背诵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原文。 2、请说出下列腧穴定位:少泽、后溪、天宗、颧髎、
听宫 3、试说出下列腧穴定位:腕骨、臑俞、肩贞、小海 4、试谈下列腧穴的主治规律或治疗特色:少泽、后溪、
天宗、颧髎、 听宫 5、试述手太阳小肠经常用的特定穴有哪些。 6、试按顺序叙述手太阳小肠经所属腧穴。 7、请背诵手太阳小肠经腧穴主治概要。
二、手太阳腧穴
(Acupoints of Hand-Taiyang,SI.)
3.后溪﹡﹡(Hòuxī,SI3)
主治 ①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落枕、急性
腰扭伤(经脉病及外经病) ②目赤、耳聋、咽喉肿痛(头面五官病) ③癫狂、癫痫、失眠、癔症(神志病) ④ 疟疾、盗汗、热病寒热往来 (特殊治疗作用)
3.后溪﹡﹡(Hòuxī,SI3) 输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
在手背,第5指掌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On the dorsum of the hand, in the depression proximal to the ulnar side of the metacarpophalangeal joint, at the border between the red and white flesh.
操作: 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刺0.5~l寸,慎灸。
二、手太阳腧穴

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定位】在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搏動處。 [主治] 咳嗽,氣喘,咳血,胸痛,咽喉腫痛,腕臂痛。 [刺灸法] 避開橈動脈,直刺0.3~0.5寸。
列缺 Lièquē(LU 7) 絡穴,八脈交會穴,通任脈 【定位】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 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 簡便取穴法〆 兩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 另一手橈骨莖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 ● 外感頭痛,項強,咳嗽,氣喘,咽喉腫痛 ● 口喎,齒痛 (一絡通兩經 ) 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肺病和陰虛內熱等症。
● 咳嗽,氣喘,咳血,潮熱,
● 胸部脹滿,咽喉腫痛 ● 肘臂攣痛
尺澤
孔最
太淵
孔最 kǒngzuì(LU 6) 郤穴 [定位]在前臂掌面橈側,當尺澤與太淵連線上,腕橫紋上 7寸處。 [主治] 咳血,咯血 鼻衄,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熱病無汗,痔血,肘臂 攣痛
太淵 Tàiyuān(LU 9) 輸穴,原穴,八會穴(脈會)
陽溪 LI 5 [定位]在腕背橫紋橈側,手拇指向上翹時,當拇短伸肌腱 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 [主治] 頭痛,目赤腫痛,耳聾,耳鳴,齒痛,咽喉腫痛,
手腕痛。
[配伍] 配合谷治頭痛。
陽溪
手三里
LI 10 手三里 溫溜 偏歷 曲池 [定位] 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 上廉下廉 處。
迎香 LI 20 [穴名]迎者,接也。有開通鼻竅,迎聞香臭的作用。 主治 “鼻鼽不利,窒洞氣塞”,鼻塞不聞香臭。 [定位] 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間。 [主治] 鼻塞,鼽衄,口歪,面癢。 [刺灸]直刺0.1~0.2寸,或斜刺0.3~0.5寸。
刺鼻病宜沿鼻唇溝斜刺々
迎香 禾髎
列缺
少商 Shàoshāng(LU 11) 井穴

经络学-手太阳小肠经

经络学-手太阳小肠经

14.肩外俞 Jiānwáishū (Sl 14)
【定位 Location】 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 下,旁开3寸
肩外俞
【层次解剖 Stratified anatomy】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浅层有第一、二胸 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分布有颈横动、 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和肩胛背神经的肌支。 【主治 Indications】 肩背疼痛,颈项强急。 【刺法 Method】 向外斜刺0.5~0.8寸。
3.后溪* Hòuxī (SI 3) 输穴, 八脉交会穴,通 督脉
【定位 Location】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 当小指本节(第五掌指 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 头赤白肉际 。
后溪
【层次解剖 Stratified anatomy】 皮肤→皮下组织→小指展肌→小指 短屈肌。浅层分布有神经手背支, 尺神经掌支和皮下浅静脉等。深层 有小指尺掌侧固有动、静脉和指掌 侧固有神经。 【主治 Indications】 1.手指及肘臂挛急。 2.目赤,耳聋,咽喉肿痛,癫狂痫。 3.头项强痛,腰背痛。 4.疟疾 【刺法 Method】 直刺0.5~0.8寸;或向合谷方向透刺。
19.听宫* Tīnggōng (Sl 19) 手 足少阳、手太阳交会穴
【定位 Location】 在面部,耳屏前,下 颌骨髁状突的后方, 张口时呈凹陷处
听宫
【层次解剖 Stratified anatomy】 皮肤→皮下组织→外耳道软骨。布有耳颞神经,颞浅动、 静脉耳前支的分支或属支等结构。 【主治 Indications】 1.耳鸣,耳聋,聤耳,齿痛。 2.癫痫。 【刺法 Method】 直刺0.5~1.0寸。
17.天容 Tiānróng (Sl 17)
【定位 Location】 在颈外侧部,当下颌 角的后方,胸锁乳突 肌的前缘凹陷中

经络腧穴学(含穴名释义)-手太阳小肠经

经络腧穴学(含穴名释义)-手太阳小肠经

【特异性】

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土。
28
小海 Xiaohai(SI8)
【功用】

安神定志,清热通络 。
【主治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癫痫,精神分裂症;

2.其它:齿龈炎,颈淋巴结结核,高尔夫球肘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可有触电感
向前臂及手部尺侧放散。
(指寸)。
【穴名释义】少,指小指及幼小。泽,指光 泽,滑润。甲根多光润润泽,穴在小指甲角 之光泽处也。
【取法】

微握拳,掌心向下,伸小指,在小指
尺侧,去指甲角0.1寸处取穴。
【特异性】

五输穴之井穴,五行属金
【功用】清热利咽,通乳开窍。
7
少泽 Shaoze( SI 1 )
【主治病症】
豌豆骨与尺骨茎突之间取穴。
【穴名释义】阳,指手太阳经,手腕之阳与阳 气。谷,山洼无水之地,又肌肉之结合处即古 之所谓“肉之大会”亦称为谷。以其属于阳经 阳穴,且有兴阳之效也。
【特异性】

五输穴之经穴,五行属火。
19
阳谷 Yanggu(SI5)
【功用】明目安神,通经活络。 【主治病症】 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癫痫,肋间神经痛,

微握拳,在第五掌指关节尺侧后方,第五掌骨小
头后缘,赤白肉际处取穴。
【特异性】

五输穴之输穴,五行属木。
【功用】清心安神, 通经活络
13
后溪 Houxi(SI3)
【主治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 癫痫, 精神分裂症, 癔病,
面肌痉挛; 2.五官科系统疾病:耳鸣, 耳聋,角膜炎, 麦粒肿, 鼻出

手太阳经络与腧穴

手太阳经络与腧穴

二、手太阳腧穴
【概述】 穴数:本经一侧19穴,左右对列。 分布:上肢背面尺侧分布8穴,肩、颈、面部分布11穴。 特定穴: 五输穴:井穴—少泽,荥穴—前谷,输穴—后溪,经穴— 阳谷,合穴—小海。 原络穴:原穴—腕骨,络穴—支正。 郄穴:养老 八脉交会穴:后溪,通于督脉。
1.少泽* Shàozé (SI 1) 【定位】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 寸。 【取法】同少商。 【操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主治】①头痛,目翳,咽喉肿痛,耳聋, 耳鸣。 ②乳痈,乳汁少。 ③昏迷,热病。 【配伍】①配天容,主治咽喉肿痛,扁桃 体炎。 ②配人中,主治热病昏迷,休克。 【特定穴属性】井穴
上缘:喙突 三缘 内侧缘
外侧缘 上角对向第2肋 三角 下角对向第7肋 外侧角:关节孟 二面 前面:肩胛下窝 后面:肩胛冈,冈上窝,冈
下窝,肩峰
12.秉风 Bǐngfēng (SI 12) 【定位】在肩胛部,冈上窝中 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取法】正坐,自然垂臂。当 天宗直上,冈上窝中央取穴。
【取法】正坐,上臂自然下垂。 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 陷处取穴。
【操作】向前直刺1~1.2寸。 【主治】肩臂疼痛,瘰疬。
【特定穴属性】手、足太阳、阳 维脉、阳蹻脉交会穴。
11.天宗* Tiānzōng (SI 11) 【定位】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 第四胸椎相平。
【取法】正坐,上臂自然下垂,当肩胛骨内侧 缘与外侧角的中点直线与第四胸椎棘突水平 线交点处取穴。
经络腧穴各论
手太阳经络与腧穴
一、手太阳经
起于手小指尺侧端少泽穴, 沿手背、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 到肩关节后面,绕肩胛部,左右 交会并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 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 沿食道,穿过膈肌,到达胃部, 下行,属小肠。

-人体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 手掌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 手掌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手掌穴位图解大全手部是一个全息元,刺激相应的手部穴位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以下位于人体手部的穴位,学习掌握手背、手掌穴位按摩方法。

中医认为手部经络穴位丰富,既有手三阳经、手三阴经及其穴位循环与分布,又有十四经的沟通联系,众多经外奇穴的分布,治疗手穴能治疗全身疾病。

手部穴位图(高清详解) 一、循环系统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突出的是舒张压持续升高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主要与中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液体调节功能猕乱有关,也与年龄、职业、环境、肥胖、嗜烟等因素有关。

中医理论认为主要由于肝肾阴阳失调所致。

具体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要首先按压阳谿、合谷、落零五穴及整个血压反应区。

手法是用力按压。

用一根一束的牙签强刺,会获得更高的疗效。

良好的心脏功能,是保证血脉通畅的必要条件。

所以要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必须加选手心的心包区,手背的腕骨穴的按摩、刺激才奏效。

在体检或是定期检查时,如果医生说你的血压高,应立即开始做穴位疗法,用牙签刺激穴位,按摩穴位,很快血压就出现下降。

每天坚持治疗,血压会持续逐渐下降。

按摩的穴位有:腕骨、血压反应区、零落五、心包区、合谷、阳谿。

低血压通常收缩压在100 毫米汞柱以下,便为低血压,底血压者往往血管收缩力差,血流不畅。

因此,血液不能流到毛细血管的每个角落,以心脏为主的血液循环系统功能不良,从而出现低血压特有的症状:站起来时眼前发黑,手脚冰凉、耳鸣等。

具体治疗方法:在治疗低血压时,需选择与心脏关系密切的心经、心包经及与心包经关系很密切的三焦经上的穴位。

取手腕掌侧的神门、太陵穴,手背的阳池、中渚穴,这四个穴位都是治疗低血压很有效的穴位。

另外,还可加取手心的心包区和手背的血压反应区,这两个区带也是治疗低血压敏感区。

常时间慢按揉、轻捻搓。

刺激要领是柔和而轻松。

按摩的穴位有:血压反应区、中渚、神门、太陵、心包区、阳池。

手太阳经脉

手太阳经脉

2、白话文:
手太阳小肠经,从小指外侧末端开始(少 泽),沿手掌尺侧(前谷、后溪),上向 腕部(腕骨、阳谷),出尺骨小头部(养老), 直上沿尺骨下边(支正),出于肘内侧当肱骨 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之间(小海),向上沿臂外 后侧,出肩关节部(肩贞、臑俞),绕肩胛(天宗、 秉风、曲垣),交会肩上(肩外俞、肩中俞;会 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心,沿食管, 通过膈肌,到胃(会上脘、中脘),属于小肠。
间的凹陷处。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
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1., 少泽* 至目内眦(斜络于颧)。【定位】
Shàozé(SI 1) 井穴 SI 6 养老
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SI 5阳谷
SI 3后溪
3、体表重要腧穴
8.小海 (SI 8) 合穴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 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
颈部支脉,从缺盆上行沿颈旁(天窗、天容), 上向面颊(颧髎),到外眼角(会瞳子髎),弯向 后(会耳和髎),进入耳中(听宫)。
面颊部支脉,从面颊部分出,上向颧骨,靠鼻 旁到内眼角(会睛明),接足太阳膀胱经。
3、体表重要腧穴

SI 3后溪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
SI 5阳谷
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 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6出.养老*3(.SI后6)溪* (SI 3) 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定位】【在定前位臂】背在面手尺侧掌,尺当侧尺,骨微小握头拳近,端桡当侧小凹指陷本中节。(第 后上抵廉,胃入,,出缺属肩 小盆,解肠络,。绕心肩,循胛咽,交,下肩膈取法,后:掌掌心5【心.转S定向五向阳I下位胸掌1谷,】部指用(在,S关另I当手节5一手)腕)手经后指尺指滑穴的侧按入远在,的侧尺骨当掌骨缝尺横小中骨纹头取茎头的穴突赤。最与高白三点肉上角际,骨。然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释
• 6. 目锐眦:外眼角。 • 7. 别颊上聉: • 别,分别。 • 聉:目下颧骨处。
眼眶的下方,包括颧骨内连及上牙床的部位 滑伯仁注:“目下为聉。” • 8.邪络与颧:疑似注文。《太素》《发挥》无此 四字
循行小结
1.联系脏腑:心、小肠、胃 2.联系器官:膈、咽、目、耳、鼻 3.交接经脉:心经(少泽)、膀胱经(睛明)
【定位】手小指末节尺侧, 距指甲角0.1寸。
【主治】 (1)中风,昏迷,热病 (2)头痛,目翳,咽喉肿
痛,耳鸣,耳聋 (3)乳痈,乳汁分泌不足
(配乳根、合谷、膻中)
后溪﹡ (SI 3): 输穴、八脉交 会穴
【主治】 本经疾病
(1)头面五官病症 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耳聋耳鸣 (清热泻火) (2)颈痛、落枕 (3)手指屈伸不利 督脉病候 (1) 治疗脑神志病:癫痫、癔病 (2) 急性腰扭伤 (3) 发热、盗汗、疟疾
直肠的蠕动增强。
手部经穴
经穴
少泽﹡
前谷
后溪﹡ 腕骨﹡
阳谷
取穴要点 指甲角,尺侧
前 手小指本节

前 三角骨

主治共性
治疗特点
疏风清热,消肿 缺乳、乳房疾病
止痛
井穴开窍
荥主身热
治疗 头面五官疾病;
督脉病症、汗证
外感热病;
消渴
上肢痿痹瘫--经 脉循行部位病症
二、前臂取穴要点: 1、一条线
上点—小海 下点—阳谷 骨度为12寸 2、适宜体位: 前臂取穴对手臂有一定的位 置要求。(屈肘,掌心向胸)
治疗上肢痿痹瘫 上肢外
侧后缘
清眩明目,宁心安神
连线上
尺骨鹰 嘴与肱 骨内上 髁之间
通经活络止痛, 刺激尺神经
6.养老(SI 6):郄穴
【主治】 (1)肩臂疼痛:
肩周炎、风湿症、上肢急性软组织损伤。 (2)颈项强痛(落枕):
4.腕骨(SI 4):原穴 【主治】 (1)头面五官疾病:头痛项强,耳鸣,耳聋,目翳 (2)热病:热病汗不出,隐虚内热-消渴 (3)经脉循行部位病症:肘臂挛痛,胁痛,指挛 本穴特点:消渴(配足三里、三阴交有健脾滋阴增
液的作用)。 【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 【现代研究】 • 针刺腕骨穴可使不蠕动或蠕动减弱的结肠下部及
《灵枢 ·经脉》
注释
1. 踝:手踝、手尺骨小头隆起处。 2. 臂骨:尺骨。 3. 肘内侧两骨之间: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 4. 肩解:肩关节部。 5. 肩胛:肩胛骨部。
肩解、肩胛——滑伯仁注:“脊两旁为膂,膂上两 角为肩解,肩解下成片骨为肩胛。”
张介宾注:“肩后骨缝曰肩解。” 按:“肩后骨缝”指肩关节缝; 两角指左右肩峰与肩胛冈部;成片骨即指肩胛骨体 。
第八章 手太阳经络与 腧穴
第一节 手太阳经络
手 太 阳 小 肠 经
一.经脉 1.循行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 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 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 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 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 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 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 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其支者:别颊上聉,抵鼻,至 目内眦(斜络于颧)。
2.经脉病候
是动则病: 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
是主液所生病者: 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
外后廉痛。
[注释] 颔:颏下喉结上两侧肉之空软处。
二、手太阳络脉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 上腕五寸,内注少阴; 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
实,则节弛肘废; 虚,则生疣,小者如指痂疥。
二、本经重点穴 重点穴 10 个
• 少泽----井穴
• 后溪----输、八脉交 会穴
• 腕骨----原穴
• 支正----络穴
• 养老----郄穴
• 小海----合穴
• 肩贞
• 天宗
• 颧髎
• 听宫
起于手小指 少泽
止于耳前
听宫
三、腧穴主治概要 1.治疗头面五官病 2.治疗经脉肢体病症 3.主热病 4. 主津液病 5.神志病(络心、通督脉病)
腧穴各论
一、手部腧穴(5穴) 二、前臂腧穴(3穴) 三、肩部腧穴(7穴) 四、颈面部腧穴(4穴)
一、手部取穴要点 1、手部腧穴多位于手背和 手掌的交界处(赤白肉际)
2、腧穴在手自然弯曲的状 态下,取穴准确,进针顺利
3、腕骨、阳谷的定位 要注意三角骨和钩骨的解剖 关系
少泽﹡ 前谷
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 角0.1寸。
第八章 第二节 手太阳腧穴
手第 太八 阳章 经 络 与 腧 穴
手太阳腧穴歌赋
少泽前谷后溪腕 阳谷养老支正延 小海肩贞臑俞穴 天宗秉风曲垣连 肩外肩中天窗容 颧髎听宫十九完
概述
一、腧穴分布规律
左右各19个腧穴。 1、上肢伸侧面的后缘
手部(5穴)* 前臂(3穴) 肩部(7穴)* 2、 颈项头面部(4穴)
前臂腧穴
经穴
定位
养老﹡ 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 桡侧凹陷处。
支正﹡ 在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与小海 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小海 微屈肘,在肘内侧,当尺骨鹰嘴 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前臂腧穴总结
经穴
养老﹡ 支正﹡
小海
取穴要 点
作用共性
治疗特点
尺骨小

通络止痛。
止痛作用显著; 治疗目视不明、肩周炎
取之所别也。 《灵枢·经脉》
三、手太阳经别
手太阳之正,指地, 别于肩解,入腋,走心, 系小肠也。
《灵枢· 经别》
别:肩关节 入:由腋窝部进入胸腹 ,
走向心,联系小肠。
四、 手太阳经筋
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 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 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 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 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 肩胛,循颈,出足太阳之筋 前,结于耳后完骨。 其支者,入耳中; 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 属目外眦。
在手尺侧,微握拳,当小 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
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
手部腧穴后溪﹡ 腕骨 ﹡ 阳谷 Nhomakorabea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 小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 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 际。
在手掌尺侧,第5掌骨基底 与钩骨之间凹陷处,赤白 肉际。
在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 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
• 1.少泽﹡(SI 1) 井穴
其病: 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
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
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
应耳中鸣,痛引颔, 目瞑良久乃得视。
颈筋急则为筋瘘,颈肿, 寒热在颈者。
手太阳腧穴歌赋
• 手太阳经一十九 • 少泽前谷后溪穴 • 腕骨阳谷可养老 • 支正小海到肩贞 • 臑俞天宗与秉风 • 曲垣肩外复肩中 • 天窗天容上颧髎 • 却入耳中寻听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