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例当今世界与宗教矛盾相联系的地区性冲突事件
战争的起因与背景
战争的起因与背景战争是人类历史中一种血腥而破坏性的行为,给无辜的生命带来伤害与苦痛。
战争的起因多种多样,通常是由于各方的利益冲突、国际关系紧张、民族矛盾激化等因素引发。
本文将分析战争的起因与背景,并探讨如何避免战争,实现和平与和谐。
一、经济利益冲突经济利益冲突是战争的主要起因之一。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为了争夺资源、市场和利润,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利益的冲突也更加明显。
例如,二战期间,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发动战争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资源和领土。
为了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各国往往不惜以武力来解决争端,从而引发战争。
二、民族、宗教矛盾民族、宗教矛盾也是战争的常见起因。
当不同民族或宗教群体之间存在争夺土地、信仰、文化认同等方面的矛盾时,很容易导致冲突升级为战争。
近年来,中东地区的战乱就与宗教矛盾密切相关。
例如,叙利亚内战的爆发主要是由于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宗教矛盾引发的。
在这种情况下,政治、经济等因素仅仅是战争背后的推手,根源在于民族和宗教的纷争。
三、领土争端与国际关系紧张领土争端和国际关系紧张也是引发战争的常见原因。
当两个或多个国家对某一领土享有主权的权利存在争议时,往往会通过武力解决争端。
克里米亚危机就是一个现实的例子,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因为对克里米亚地区的争夺而爆发冲突,并最终演变为战争。
国际关系紧张也是战争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各国之间的关系紧张,互相敌对、猜疑时,很容易导致误判和冲突升级。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种紧张的关系有时甚至会引发核战争的威胁,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不安全感。
四、如何避免战争,实现和平与和谐为了避免战争,实现和平与和谐,各国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
首先,各国应加强外交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
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和矛盾,建立起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有助于缓解紧张局势,降低发生战争的风险。
其次,国际组织发挥重要作用,例如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电大《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成性考核性作业答案(全)
电大【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行为体: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事务,具有影响世界经济政治能力的经济政治实体。
2、综合国力:也称国力、国家力量,它是衡量国家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全方面发展的主要指标,对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
综合力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力量构成。
3、欧盟:即欧洲联盟(EU)。
它是目前最为完备、最有成效的区域化集团。
1993年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施商品、劳务、人员和资本“四大自由流通”,成为经济集团化的最高层次。
1995年1月1日欧盟扩大到15国,对外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48%,是美国的2.4倍,日本的4.3倍。
1995年12月,欧盟马德里首脑会议决定,欧盟从1999年起实行单一市场,即“欧元”(Euro),并制定了实施的具体时间表。
1999年1月1日欧元如期启动。
20XX年至今欧盟成员扩大至25国,这必将对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4、新经济:是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是由信息技术和当代其他高科技驱动,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加工、分配和使用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
“新经济”也被称为“知识经济”。
5、雅尔塔体制:指1943年11月、1945年2月和1945年7月,美国、苏联、英国三国首脑先后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苏联雅尔塔、德国波茨坦等举行的国际会议上,达成的关于彻底击败法西斯国家,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以及划分三大国在战后世界中权力的谅解、协议、协定的总称。
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美、苏、英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世界秩序重新作出安排。
6、恐怖主义:指为了达到某种政治或社会目的,通过制造恐怖气氛来引起社会注意,以威胁有关政府或社会,无论弱者或者强者都可以采用的,针对非战斗目标特别是无辜平民的各种形式的违法或者刑事犯罪性质的暴力破坏行为。
[原创]当代国际冲突中的宗教因素
当代国际冲突中的宗教因素当代国际冲突中的宗教因素梁丽萍(山西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内容提要]宗教文化的对立与冲突是冷战后国际和地区冲突的焦点之一,具体表现为宗教因素引发民族冲突与地区冲突,以及宗教极端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的结合破坏世界和平。
但是,宗教冲突决非纯粹的宗教战争,宗教冲突的真正根源在于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矛盾运动,在于各种政治集团和社会力量围绕利益问题所做的争夺。
注重宗教因素与国际冲突的关联,客观分析其间的互动规律,并由此制定相应的文化策略,应该成为国际问题研究和宗教问题研究的共识。
[关键词] 宗教因素国际冲突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在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发展中,宗教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随着“冷战”的结束,宗教文化的对立与冲突成为国际冲突和地区冲突的重要焦点, “世界宗教已经培育了具有巨大权利和资源的宗教精英和政治精英,他们有能力动员军队和人民,能够形成跨文化的认同感和效忠感,或者能够提供根深蒂固的神学基础和合法的社会基础。
在这些方面,世界宗教毫无疑问构成了前现代时期最强有力的和最重要的文化全球化形式”①。
“9·11”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宗教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美国学者甚至将宗教因素作为“了解历史、政治、社会甚至经济的一个关键因素”②一、宗教因素的两极性作用宗教,是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坐标之一,同时,又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自然物崇拜、原始宗教到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成熟宗教再到当代社会种种具有“非神学”特征的新宗教、准宗教运动,无不对其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纵观人类的文明史,宗教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不能等闲视之的社会力量。
但宗教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具体功能却需要冷静分析。
社会学家莫顿(P. K.Merton) 在其社会分析的理论中曾建立了独创性的“功能分析图式”(paradigm) 。
他认为,社会功能有一个明显特征,即它的两重性,就其社会作用而言,任何社会系统,都不只有正功能,因为有些事情的后果,常会带来负功能(dysfunction) ,也就是说这些后果,会减少社会的适应与调适能力。
中东地区的宗教与冲突
中东地区的宗教与冲突中东地区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和复杂的政治环境而闻名于世。
这个地区被誉为“宗教之地”,因为几大世界主要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在此发源并得到广泛传播。
然而,由于宗教因素在中东地区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巨大影响,宗教和冲突也成为中东地区的显著特征之一。
中东地区的宗教多样性是冲突产生的根源之一。
伊斯兰教是最大的宗教,约占地区总人口的85%。
然而即使在伊斯兰教内部也有着派系和教派之间的分歧,这导致了不同团体之间的紧张关系。
例如,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
这种宗教派别之争经常导致分裂、经济动荡和政治问题。
除了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在中东地区也有庞大的信徒群体。
自古以来,基督教和犹太教对中东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基督教和犹太教在伊斯兰教主导的中东地区常常遭受歧视和迫害,这加剧了宗教冲突的存在。
例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在宗教、领土和政治问题方面的复杂性凸显了中东地区的宗教与冲突之间的紧密联系。
宗教与政治的交织也是中东地区冲突的重要原因。
由于宗教信仰对中东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社会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力量经常试图利用宗教作为获取权力和控制群众的手段。
这导致了政治与宗教之间的交织与利益的纷争。
例如,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在伊斯兰教上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这引发了与许多国家的冲突和紧张关系。
此外,中东地区还存在着宗教和经济利益之间的紧张关系。
宗教圣地的控制和经济资源的分配产生了许多纷争和冲突。
例如,沙特阿拉伯作为伊斯兰教最神圣的地方,对伊斯兰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众多穆斯林国家为了争夺这种影响力而产生了争议和冲突。
此外,中东地区还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石油资源的控制和分配问题也经常引发冲突。
在世界范围内寻求中东地区宗教与冲突的解决之道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为了实现区域的和平与稳定,国际社会需要采取行动。
首先,对话和谈判是解决中东地区宗教冲突的关键。
浅析中东地区冲突中的宗教因素和宗教解决途径
浅析中东地区冲突中的宗教因素和宗教解决途径摘要:随着东欧巨变和冷战的过去,结束了长期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居于主导地位的局面,民族矛盾、宗教差异、地区霸权主义随着政治格局多极化日益狂热。
本文试着浅析中东地区冲突中的宗教因素和探究相应解决途径,以阿以冲突和两伊战争为例,从宗教方面,分析相应宗教主张来解释冲突现象,以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并尝试寻求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中东地区冲突宗教因素解决途径正文: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冷战时期,国际格局主要表现是以美苏两大集团的对峙和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对立居于主导地位。
民族矛盾、宗教差异、地区霸权主义等被压抑,居于次要地位。
随着东欧巨变和冷战的结束,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冷战时期的平衡机制被打破,新的民族、宗教狂热取代了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争夺,民族矛盾、种族仇恨、宗教纷争重新显现,成为地区武装冲突的新的根源之一。
宗教的介入使得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激化和复杂化。
基于宗教原因而引发的地区性冲突和战乱已经严重威胁着国际安全体系和人类的和平进程,已是世界性问题。
寻找相关的宗教因素和探究解决途径迫在眉睫。
而众多地区冲突中,中东问题尤其突出。
中东地区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结合部,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石油资源,历来是世界主要大国争夺的重点地区。
该地区冲突中夹杂着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差异矛盾而变得更加复杂。
例一、阿以冲突阿以冲突发生在巴勒斯坦地区,是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枢纽。
历史上,犹太人曾在这块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
20世纪40年代后期,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复国建立以色列,从此与在这生活1300多年,并且已经成为这块土地主人的阿拉伯人水火不容,为领土争夺厮杀不断。
这也反映了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差异与对峙。
中东巴以冲突宗教圣地的争夺与影响
中东巴以冲突宗教圣地的争夺与影响冲突分析与历史背景中东地区是世界上宗教争议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冲突和争夺的根源之一就是宗教圣地的争夺。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巴以冲突,主要围绕着耶路撒冷这个宗教圣地展开。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争夺的宗教圣地、冲突的原因以及对地区和世界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历史背景中东地区历史悠久,宗教多元。
在古代,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相继诞生和传播,形成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
耶路撒冷作为这三大宗教的圣地,拥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2. 争夺的宗教圣地(1)圣殿山圣殿山是耶路撒冷最重要的宗教圣地之一,对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里,耶和华殿、圣墓教堂和阿克萨清真寺并存。
由于宗教和历史的关联,导致了各方对圣殿山的争夺。
(2)耶路撒冷旧城耶路撒冷旧城是中东冲突中最具争议的地区之一。
旧城中包括了耶稣受难教堂、圣谷圣墓教堂、胜利门等重要的宗教建筑。
无论是犹太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的信徒,都希望能够在耶路撒冷旧城拥有自己的宗教势力。
3. 冲突的原因(1)宗教争夺巴以冲突的核心问题是宗教争夺。
长期以来,不同宗教信仰者对圣地的所有权产生了争议,双方坚决主张自己的权益,难以妥协。
(2)民族认同巴以冲突也是民族认同的冲突。
以色列建国以来,以色列认为自己是犹太人的国家,而巴勒斯坦认为自己是巴勒斯坦国的主人。
双方对于国家领土的争夺也导致了巴以冲突的不断升级。
(3)政治影响中东巴以冲突不仅仅是地区性的冲突,也涉及到国际政治格局。
各国利用巴以冲突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成为了一些大国争夺的筹码,导致了冲突的延续。
4. 对地区和世界的影响(1)地区稳定中东地区的冲突对地区的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战争、恐怖袭击等问题不断发生,导致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长期的冲突导致了地区资源的浪费,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2)世界安全中东冲突也给世界安全运行造成了压力。
恐怖主义等问题波及到全球范围,一些恐怖组织将中东地区作为他们的基地,对世界各地实施恐怖袭击。
世界的主要冲突地区和国际关系
科索沃问题:科索沃的独立地 位和与塞尔维亚的关系问题
北爱尔兰问题:北爱尔兰与爱 尔兰共和国之间的政治和安全 问题
欧洲地区的国际关系
欧盟成员国之间 的关系
欧洲国家与俄罗 斯的关系
欧洲国家与美国 的关系
欧洲国家与中国 的关系
欧洲地区的未来展望
政治稳定:随着各国政治体制的成熟,欧洲地区政治稳定性将得到加强 经济合作:欧洲各国经济联系紧密,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社会融合: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社会融合将更加深入 国际影响力:欧洲作为世界重要地区之一,未来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01/01
石油资源: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各国之间为了争夺石油利益而产生的冲突也不可忽 视。
恐怖主义:中东地区是全球恐怖主义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恐怖组织与政府军之间的冲突也是 主要问题之一。
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
石油资源争夺: 中东地区拥有丰 富的石油资源, 是世界各国争夺 的焦点
宗教文化差异: 中东地区是伊斯 兰文化的发源地, 各国间存在较大 的宗教文化差异
非洲地区的国际关系
非洲国家之间 的合作与竞争
非洲与中国的 关系
非洲与西方国 家的关系
非洲与俄罗斯 的关系
非洲地区的未来展望
政治稳定与民主 化进程
经济持续增长与 减贫
基础设施建设与 区域一体化
应对气候变化与 环境保护
欧洲地区
04
欧洲地区的主要冲突
乌克兰危机:俄乌之间的政治 和军事紧张局势
巴以冲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之间的长期冲突
经济多元化:中东地区国家正在积极推进经济多元化战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发展 其他产业,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历史事件对政治格局的影响
历史事件对政治格局的影响2023年,历史事件对政治格局的影响日益凸显。
各国政府和民众深刻认识到过去的历史事件在当今世界上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这些事件的深远影响不仅限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也扩散到全球甚至影响到人类整个文明的发展进程。
在这个背景下,历史事件成为人类思考过去、理解现在和预见未来的基础。
首先,历史事件对政治格局的影响体现在国际关系的发展中。
过去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和冲突,造成了各国之间深刻的历史恩怨和矛盾,这些矛盾和恩怨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延续和转化。
例如,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结束了,但是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战略竞争和冲突仍然存在。
这些历史矛盾和恩怨常常是导致国际关系波动和变化的根源。
其次,历史事件对政治格局的影响也体现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
过去,各国之间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曾经导致了很多地区性战争和冲突,例如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争端。
这些历史事件不仅导致了国家的分裂和领土失去,还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在当今时代,尽管形势已经有所缓和,但是民族和宗教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局势再次升级和战火重燃。
再次,历史事件对政治格局的影响还体现在全球治理进程中。
过去,世界上出现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往往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这些历史事件和因素成为全球治理进程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帮助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全球现状,分析全球趋势,理解全球乱象,制定全球治理规划,促进全球合作和和平发展。
例如,世界各国在联合国机构中展开协商和谈判,就是一种全球治理的重要体现。
最后,历史事件对政治格局的影响还应该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看。
过去的历史事件,例如两次世界大战、三十年战争、独立战争、革命等,都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些事件的发生和后果,不仅影响到当时的人们,也会影响到后代,成为人类思考和理解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宗教冲突现象
基本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宗教冲突现象,努力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团结。
一、当今世界的主要冲突当代许多地区冲突和国际争端都有宗教背景。
放眼宇内,以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为主线的冲突与争端此起彼伏。
在巴尔干地区,南斯拉夫解体、波黑内战、科索沃危机无不交织着东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矛盾;在北爱尔兰,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教徒之间的利益张力最终演变为持续50多年的武装冲突;在北高加索地区,车臣分离势力以伊斯兰教为旗帜,顽强对抗笃信东正教的俄罗斯;在南亚,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紧张关系鲜明地体现于印巴冲突。
特别是中东愈演愈烈的阿以冲突则深刻地反映着犹太教与伊斯兰教的直接对抗。
1、科索沃问题科索沃问题从整体上看集中反映了西方基督教文明内部的冲突。
随着2003年科索沃战争的爆发,以及战后科索沃宣布独立,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和具有新教、天主教传统的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在这一问题上的对立日趋尖锐。
科索沃战争是打着“制止人道主义灾难”的旗号出兵南联盟,实质上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击以俄罗斯为首的东正教文明在那里的传统影响,排挤俄罗斯的势力范围。
2、印度和巴基斯坦争端印度和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争端问题同样夹杂着深刻的宗教分歧。
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之前,都是英国的殖民地。
1947年英国从印度次大陆撤出时,提出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把印度教徒占多数地区划归印度,把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划归巴基斯坦。
克什米尔土邦王哈里?辛格希望独立,而占克什米尔人口77%的穆斯林族要求加入巴基斯坦,成立自由克什米尔政府。
克什米尔土邦王为保王位,违背多数人的意志加入了印度,并请求印度出兵援助,从而引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
从此克什米尔就成为印巴两国矛盾和发生战争的策源地,半个多世纪以来两国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3、两伊战争伊朗和伊拉克因阿拉伯河归属问题而发生的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是同属伊斯兰教的国家间冲突的例子。
伊朗于1979年爆发伊斯兰革命,什叶派上台执政,伊朗变为神权国家。
中东地区的宗教争端与政治冲突
中东地区的宗教争端与政治冲突中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其宗教争端与政治冲突早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中东地区的宗教争端主要源于伊斯兰教的两大派别——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矛盾,而宗教争端和政治冲突之间则存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现象。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东地区的宗教争端不是由于宗教本身的问题而引起的,而是因为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干扰。
长期以来,中东地区一直处于政治和经济混乱的状态,各种内外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地区内宗教争端的激化。
宗教被利用为争权夺利、争夺国家控制权的工具,严重扭曲了其本质。
伊斯兰教是中东地区最主要的宗教,不同派别的争端主要源自对伊斯兰教历史和权威的解释。
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双方在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继承者问题上分歧较大。
逊尼派认为继承者应该由社区共识产生,而什叶派则认为继承者必须由先知直系家族传承。
这种差异导致了两大派别之间长期的分裂和敌对。
此外,中东地区的宗教争端还与政治和民族问题相关。
以巴冲突正是典型的例子。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与宗教因素不无关系,但更多地是源自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和民族问题。
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在这一地区的竞争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竞争,更是民族认同和国家主权的争夺。
宗教争端与政治冲突在中东地区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宗教争端往往被政治力量利用来掩盖其自身政治目的,并通过操纵宗教情绪来拉拢群众。
同时,政治冲突也加剧了宗教争端的紧张局势。
政治冲突引发的战争和恐怖主义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宗教派别之间的仇恨和分歧,使争端日益严重。
解决中东地区的宗教争端与政治冲突,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首先,各国政府应该重视不同宗教信仰群体的平等和共存,通过法律和政策保障各宗教群体的合法权益和宗教自由。
其次,政府和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努力,通过对话和协商,促进不同宗教派别的互相理解和和谐发展。
此外,在处理政治冲突时,应尽量避免利用宗教作为政治争斗的工具,以免加剧宗教争端的复杂性。
逊尼派与什叶派延续千年的冲突
逊尼派与什叶派延续千年的冲突作者:李明波来源:《世界知识》2016年第03期由沙特阿拉伯处死什叶派教士尼姆尔引发的危机,深刻反映了伊斯兰教内两大派别——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无法调和的尖锐矛盾。
实际上,中东地区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阵营,与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阵营之间的“冷战”已持续多年,“尼姆尔事件”只不过又给这两大派别之间延续千年的旧仇增添了新恨。
大体来说,逊尼派在当今世界穆斯林中占多数,比例大约在90%左右,什叶派大约只有10%左右。
伊斯兰史上最主要的帝国均是正统的逊尼派掌权,除个别地区外,什叶派一直处于被逊尼派统治的地位。
在有些地区,虽然什叶派人数占多数(比如巴林),但掌权者均为逊尼派。
伊朗是世界上最大的什叶派国家:约90%的伊朗人是什叶派。
除伊朗外,什叶派仅仅在伊拉克、巴林以及阿塞拜疆三个国家占人口多数。
在黎巴嫩,什叶派虽占少数,但他们人数不少,且拥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
在叙利亚,什叶派占少数,但统治叙利亚的阿萨德家族所属的阿拉维教派是什叶派的一个分支。
在也门,什叶派的另一个分支宰德派占该国人口的45%,当下沙特领导的阿拉伯联军军事打击的目标——胡塞武装就属于宰德派。
最大的分歧:谁是先知的继承人什叶派与逊尼派的最大分歧在于先知穆罕默德继承人的合法性问题。
什叶派又称“阿里党”,指的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及其支持者,而逊尼派则是由那些不支持阿里及其后裔担任“哈里发”(意为继承人)的教徒组成。
伊斯兰教分裂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7世纪,几乎与伊斯兰教本身一样久远。
这场分裂源于继承权之争——先知穆罕默德于公元632年去世后应由谁来作为他的继任者领导穆斯林社团乌玛?当时,穆斯林乌玛内部有三大利益集团:代表新兴的伊斯兰神权贵族的圣门弟子团、代表中下层穆斯林利益的阿里党、代表前伊斯兰时代贵族的倭马亚家族。
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后,围绕着穆斯林社团的领导权问题,首先是圣门弟子团和阿里的支持者之间发生了冲突。
尽管阿里在宗教资历和血统两方面都有担任哈里发的条件——他既是先知堂弟,也是先知女婿;他既是穆罕默德最早的追随者之一,也曾在穆罕默德迁徙时冒死留下来做替身,但阿里还是被排除在继承人入围名单外。
正确看待宗教和宗教问题
对经济:
宗教文化对经济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西班牙 和摩洛哥两地宗教对牲畜的养殖产生重要影响。 以罗马天主教为主的西班牙,猪的养殖极为普遍, 但是在非洲这一边的伊斯兰教流行的摩洛哥,就 不以为然,由于伊斯兰教是禁食猪肉的。 罗马天 主教促进渔业的生产是由于天主教徒在周五禁食 肉类。在天主教的国家里由于教义对渔夫的崇拜, 大大促进了捕鱼业发展和鱼类的航业运输。相反, 在印度人们常常缺乏食物,但印度教的信奉者是 不吃鱼的,尽管其沿岸地区的鱼类极多,但并不 可以促进印度捕鱼业的发展。
尤其是在中世纪,科学倍受宗教的摧残, 科学家被送上火刑柱,他们的著作遭到查 封和禁止,使整个中世纪的科学几乎成为 一片空白。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 绝对的,科学与宗教也有相互渗透、相互 利用之处,佛教和中国的道教就包含了丰 富的医学、生理学、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宗教对于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影响
宗教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历史现象,有其自 身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宗教作为人 类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人类社 会长期发展中的产物,它和社会政治存在 必然的联系。尤其是阶级和国家出现后, 因追求阶级利益的需要,维持宗教自身存 在和发展,促使宗教和社会政治联在一起, 逐渐成为阶级统治的一部分。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地区冲突还是局部战 争中都可以看到宗教因素在发挥重要的作 用。
在中东,伊斯兰教的两大教派——逊尼派 掌权的伊拉克与什叶派掌权的伊朗展开了 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双方死伤惨重。两 伊战争的原因主要是两国长期存在的边界 纠纷,但在教派问题上的矛盾,也是战争 的原因之一。
美国因9.11恐怖袭击事件,在全球发 动了“反恐战争”,出兵阿富汗,推 翻支持基地组织的“塔利班”政权。 又以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由, 对另一伊斯兰教国家——伊拉克发动 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
当下国际形势中东地区的冲突与不稳定
当下国际形势中东地区的冲突与不稳定近年来,中东地区的冲突与不稳定问题一直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
各种政治、经济和宗教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导致了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
本文将就中东地区的冲突原因、局势以及可能的解决途径进行探讨。
一、冲突原因1. 地缘政治的角力中东地区作为地缘政治的重要节点,吸引着各大国家的关注。
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成为了争夺的焦点。
各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常常在地区事务上采取干预的态度,从而加剧了冲突。
2. 宗教因素的作用中东地区众多的宗教信仰交织在一起,使得宗教因素成为了地区冲突的一个重要元素。
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各种宗教信仰之间的历史纷争,以及宗教极端思潮的抬头,都给中东地区的稳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 民族矛盾与边界争端中东地区存在大量的民族矛盾和边界争端,这些问题使得地区内部各方力量难以实现和解。
例如,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纷争,导致了长期的暴力冲突和紧张局势,极大地削弱了地区的稳定。
二、冲突局势1. 叙利亚内战叙利亚内战自2011年爆发以来,已经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成为当今中东地区最严重的冲突之一。
多方势力的介入使得局势复杂化,伊斯兰国组织的崛起更是加剧了内战的恶化。
2. 伊拉克的动荡自从美军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以来,该国一直陷入了动荡的状态。
宗派冲突、恐怖活动等问题屡屡发生,给伊拉克的稳定和重建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3. 巴以冲突的紧张局势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问题长期存在,双方之间的对抗和仇恨难以化解。
暴力事件频发,地区的紧张局势严重影响了中东地区的整体稳定。
三、解决途径1. 强调对话与合作国际社会应该致力于在中东地区推动各方开展对话和合作。
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分歧,调和各方关系,是实现该地区长期稳定的关键。
2. 多边主义的推动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多边主义的推动,通过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努力促进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各国应该摈弃单边主义,共同维护国际秩序和地区安全。
地缘角力如何引发了地区性冲突
地缘角力如何引发了地区性冲突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地缘角力成为了引发地区性冲突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种角力往往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其影响深远且复杂。
地缘角力的核心通常是对资源的争夺。
资源涵盖了广泛的范畴,包括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矿产,也包括战略资源如重要的地理位置、交通要道等。
以中东地区为例,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得各大国竞相角逐。
石油不仅是现代工业的血液,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军事力量的重要支撑。
因此,为了获取和控制石油资源,各国在该地区展开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行动,从而引发了诸多地区性冲突。
比如伊拉克战争,其背后就有着对石油资源掌控权的争夺因素。
领土争端也是地缘角力引发地区性冲突的常见原因。
在一些地区,由于历史、民族、宗教等多种因素的交织,领土归属问题长期存在争议。
当各方的利益诉求无法通过和平手段得到满足时,冲突就容易爆发。
例如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围绕其归属问题多次发生冲突。
双方都认为该地区对自身的国家安全和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互不相让,导致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甚至爆发了多次军事冲突,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地缘政治的博弈也是引发地区性冲突的重要因素。
一些大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全球或地区霸权地位,往往会通过支持某些地区国家或势力来实现其战略目标。
这种干预可能会打破原有的地区力量平衡,引发其他国家的不满和反抗,从而导致冲突的发生。
在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地缘政治竞争,导致了许多地区性的冲突和动荡。
例如在东南亚地区,美国的介入使得该地区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稳定。
经济利益的驱动同样在地缘角力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但同时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市场,可能会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或者通过政治手段打压竞争对手。
这种经济上的摩擦和对抗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很容易升级为地区性冲突。
中东地区的冲突与难民问题
中东地区的冲突与难民问题近年来,中东地区的冲突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引发了大规模的难民潮。
这些冲突和难民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需要严肃对待和解决。
本文将从中东地区的冲突原因、影响及难民问题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冲突原因及影响1. 地缘政治因素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复杂多变,多个国家的利益交织。
一些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宗教差异、权力斗争等问题,往往成为冲突的导火索。
2. 宗教和民族矛盾中东地区是世界上宗教和民族差异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
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宗教冲突,以及库尔德人等少数民族的民族矛盾,常常导致暴力冲突的发生。
3. 外部势力干预中东地区的冲突问题常常牵扯到各大国的利益。
外部势力的干预往往加剧了地区冲突的复杂性和程度,进一步加深了冲突的难以解决性。
中东地区的冲突问题不仅在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还产生了一系列的全球影响。
首先,冲突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口流离失所。
成千上万的人被迫逃离家园,成为难民。
这不仅给他们和他们所涉及的国家带来了经济和社会负担,还给接收难民的国家增加了压力,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
其次,冲突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破坏。
基础设施遭到损毁,经济活动受到严重限制,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无法正常进行,地区整体的社会稳定和发展进程受到了长期的阻碍。
最后,冲突还使得地区的政治局势更加动荡不安,甚至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
这种不稳定局势对整个中东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安全都带来了巨大威胁。
二、难民问题的应对措施面对中东地区的难民问题,国际社会应该采取积极的行动,共同努力解决。
首先,国际社会应加大人道援助力度,向受影响的国家提供充足的物资和人力资源支持,确保难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缓解人道危机。
其次,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分担难民负担。
应建立起严密的国际难民合作机制,通过合理的分配和安置,减轻单一国家承受的难民压力,共同促进难民的重新定居和融入。
另外,国际社会还应加强冲突预防和解决机制的建设。
因宗教信仰而引发的矛盾和冲突
因宗教信仰而引发的矛盾和冲突「宗教信仰的矛盾与冲突」“宗教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这是知名学者托马斯•伯恩特的话。
然而,在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却常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引发矛盾和冲突。
这篇文章旨在探讨因宗教信仰而引发的矛盾和冲突,并探讨如何降低这种情况的发生。
一、宗教信仰的多样性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种不同的宗教信仰,每一种信仰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仪式等等。
其中一些信仰被广泛接受,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而其他一些信仰则只被某些地区或群体所接受,如耆那教、锡克教等。
这些信仰的多样性、独特性,使得不同宗教之间难免会出现相互的不理解,和对于他人信仰观念的不认同。
这往往是出现矛盾和冲突的基础。
二、矛盾和冲突的原因1.信仰的不同宗教信仰的不同,包括有关神的理解、崇拜的对象、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方面的不同,往往是导致宗教矛盾和冲突的主要原因。
比如,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对神的看法、崇拜的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时常会导致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2.地域、民族和文化的因素宗教信仰在不同的地域、民族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表达。
这些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宗教信仰的传播和接受。
在与其他宗教信仰的交流中,不同地域、民族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往往会引起误解和不信任,甚至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3.利益冲突宗教信仰面临的经济和政治现实也可能成为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原因。
比如在某些地区,信奉某种宗教的群体具有较高的经济和政治地位,而其他宗教信仰的群体则面临社会和经济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信仰会成为群体之间控制资源和权利的工具,产生矛盾和冲突。
三、降低矛盾和冲突的方法1.教育和宽容教育和宽容是缓解宗教矛盾和冲突的常用方法。
对于信奉不同宗教的人来说,他们需要尊重彼此的信仰,了解对方的宗教信仰,尊重对方的教义和仪式等。
这需要教育的支持和宽容的态度。
2.法律和政策保障法律和政策保障是保证每一个人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有力保障。
国际人权法规定人们有权实践自己的宗教信仰,并对其他人的宗教信仰给予尊重。
世界近代史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世界近代史材料解析题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文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无人走过。
——录自《中世纪晚期的西欧》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上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哥伦布的遗嘱》材料三: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捕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
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
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摘自《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回答:①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路,而走向西的海路”?②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三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③你怎样认识材料三中的“公平交易”?2、“美洲和东印度洋的发现,扩大了交往……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①为什么说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②我国远洋航海业起步早,但为何未能使我国历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3、阅读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材料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名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6300608289 姓名:肖昊戎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
两例当今世界与宗教矛盾相联系的地区性冲突事件
巴以冲突
很长时间以来,巴以局势云谲波诡,令人眼花缭乱。
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及其继任者兰提西先后被以色列“定点清除”之后,持续已久的巴以冲突更是难见穷期。
巴以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
历史上,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祖先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和睦共存。
公元前1025年,犹太人曾在这里建立了统一的希伯莱王国,也是最早的犹太国家。
巴勒斯坦历史上曾多次遭到外族入侵。
公元135年,罗马人疯狂地捕杀因不满其统治而起义的犹太人,屠杀了上百万犹太人,大批犹太人被驱逐出这片土地,从此开始了犹太人的世界各地的流散史,最后留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不足千人。
后阿拉伯人打败了罗马统治者进入巴勒斯坦,并将伊斯兰教传播到这片土地,并最终使巴勒斯坦归属阿拉伯世界。
从此,阿拉伯人一直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
19世纪末,欧洲出现排犹主义浪潮,德国法西斯更是屠杀了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
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开始掀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在英国的支持下,大批犹太人开始移居巴勒斯坦,并同当地的阿拉伯人频频发生冲突。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
从此以后,巴以间爆发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流血冲突。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以后,双方决定通过和谈来解决争端,但冲突和摩擦却始终伴随着和平进程一路走来。
这充分表明了巴以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说明双方追求的目标与对方实际的心理承受能力之间尚有很大差距,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条件还不成熟。
巴以之间问题很多,矛盾尖锐,以下是横亘在巴以和平之路上的几大主要难题:
耶路撒冷问题。
巴以都声称对耶路撒冷拥有主权。
耶路撒冷在历史上曾是犹太民族的政治和宗教中心,《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8卷耶路撒冷条目称:“公元前1000年大卫王占领耶路撒冷,遂成犹太人的都城。
大卫王后继承人所罗门王扩建城市并建造第一圣殿,奠定了耶路撒冷作为一神教中心的神圣地位”。
尽管犹太人后来长期流落他乡,但他们始终将耶城视为本民族历史的见证和民族存在的象征。
公元7世纪后,伊斯兰教逐渐在耶路撒冷乃至整个巴勒斯坦占据主导地位。
阿拉伯人把耶城视作是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的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
如今,虽经长期历史演变,但阿犹两个民族都可以在耶城找到代表本民族宗教和传统文化的历史遗迹。
1980年7月,以色列通过立法将耶城确立为“以色列永恒的与不可分割的首都”。
1982年9月,阿拉伯国家在摩洛哥非斯城召开第12届首脑会议并通过《非斯宣言》,宣布耶路撒冷为独立的巴勒斯坦国的首都。
从现实情况看,巴以双方都无法独占耶路撒冷全部主权。
因此,在各种解决方案与设想中,巴以共享耶城是迄今双方讨论最多的一种方案。
但巴以双方在这一问题上仍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巴勒斯坦难民问题。
巴勒期坦难民问题是1948年和1967年两次中东战争的产物,是阻碍巴以谈判取得进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多年来,巴以双方对难民形成的历史责任、难民的确切人数以及解决办法一直各执一词,互相指责。
随着时间的推移,解决难民问题困难越来越大。
由于这一地区人口的急剧增加和水资源的极度短缺,无论是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都不具备接收所有难民返回家园的必要条件。
犹太人定居点问题。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以移民定居而形成的国家,移民并建立定居点是犹太民族建立国家的主要途径。
巴以间涉及的定居点问题,主要指以色列在其公认的边界外所建立的定居点,主要分布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含东耶路撒冷)。
目前巴以双方对定居点数量的统计有很大的出入。
犹太人定居点不仅涉及土地、水资源以及主权和安全等问题,还涉及以色列内部的安定团结。
以色列强硬派至今坚决反对拆除巴控区的犹太人定居点。
2000年7月,美、以、巴在美国总统度假地戴维营举行首脑会议,巴以双方详尽阐明了各自在上述问题上的最新立场,谈判几近达成协议,但在最后时刻功亏一篑。
当年9月发生了沙龙强闯耶路撒冷并引发巴勒斯坦人起义,此后,巴以暴力冲突的事件不断,和谈陷入僵局。
“9,11”事件发生后,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被与“反恐”挂钩。
遏制中东反美激进势力和恐怖活动成为美国中东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对巴以问题的决策,也按着美国的这一战略节拍跳舞:一是听任以色列以反恐为由,打击巴勒斯坦所谓的“恐怖主义”,同时配合以色列对“反恐不力”的阿拉法特进行封杀;二是推出以反恐和在巴建立西方式“民主”制度为前提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而其实质是为改变中东政治格局铺路。
和平“路线图”计划是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出现困难局面、地区民众中的反美情绪有增无减、巴以局势继续恶化、国际社会要求重新关注巴勒斯坦问题的呼声日高的背景下正式出台的。
为了稳定中东局势,实施新的中东战略,布什政府于2003年4月30日正式公布了酝酿已久的巴以和平“路线图”计划。
这一“路线图”计划是由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四方在布什政府2002年6月24日提出的中东和平新计划的基础上共同拟定的。
根据这项计划,巴勒斯坦将在2003年6月底建立一个有临时边界和主权象征的临时国家,其后两年,巴以双方将就最终地位进行谈判,并于2005年达成协议,以实现巴勒斯坦建国。
作为实施计划的第一阶段,“路线图”要求巴方实行政治和司法制度改革,打击暴力恐怖活动,要求以方撤出2000年9月28日以后占领的巴领土,停建并拆除2001年3月以后犹太人定居点。
但是由于这项计划的提出只是美国策略性考虑,而非战略性安排,因此本身存在很大缺陷。
首先,它预设了不切实际的前提条件,如美国要求巴勒斯坦必须打击所谓的恐怖主义,从而把复杂的巴以冲突简单地归结为反恐问题,掩盖巴以问题的实质。
又如,美国要求巴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意在架空进而封杀阿拉法特。
这对任何一个巴勒斯坦领导人来说都是难以办到的。
其次,计划只有框架,对如何确保实施没有具体措施,缺乏可操作性。
其三,路线图计划对引起以巴分歧的核心问题边界线的位置、拆除犹太人定居点、耶路撒冷的最终地位、巴勒斯坦难民回归以色列家园等一系列敏感和棘手问题无一涉及,可以说路线图计划是“一个没有地图的计划”,许诺给巴勒斯坦人的只是一个虚拟的国家。
“路线图”公布至今始终未能取得任何进展。
除了该计划本身的缺陷外,还有如下原因:首先是来自巴以双方内部的强大的反对势力。
其次是双方缺乏最起码的互信,彼此不但没有履行相关义务,还都设置了先决条件。
以方要求巴方必须采取“决定性的有效措施”打击恐怖活动,解除激进组织武装。
巴方则要求以色列解除对阿拉法特的软禁、停止对巴勒斯坦人的“定点清除”、释放被关押的
巴勒斯坦人、撤除巴控区的犹太定居点并将军队撤出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巴控区。
而美国在“路线图”计划实施前景变得渺茫、伊拉克局势进一步恶化,以及大选日期逐渐逼近的情况下,已无暇推动这项计划。
纵观近年来的巴以局势,可以发现,美以双方坚持以打击所谓的恐怖组织为解决巴以问题的先决条件,使巴以核心问题被压制,并导致巴以冲突激化。
在美以打压下,巴内部力量分化,激进势力反弹,阿拉法特及巴民族权力机构地位严重削弱,处于失控边缘。
虽然近期迫于国际社会与内部促和力量的压力,双方都不得不进行自我调整,但由于双方严重缺乏互信,冲突难以避免。
此外,由于巴方难以满足美设置的“反恐”先决条件,和平“路线图”计划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印度境内的宗教冲突
印度近来境内恐怖袭击不断,关于印度恐怖袭击事件频发的根源,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印度多民族、多宗教间的矛盾冲突加剧。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的国家。
80%以上的居民为印度教徒,但全世界所有的主要宗教几乎都在印度,特别是占人口12%左右的穆斯林教徒在印度占有重要地位。
在印度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上,宗教教徒间的流血冲突始终伴随着印度社会的发展过程。
英国曾经一度统治整个南亚次大陆,当年的英属印度包括了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三个国家。
英国殖民者一手策划的印、巴分治以及后来的三次印-巴战争,加剧了印度教和穆斯林教这两大宗教之间的冲突。
因此,宗教矛盾始终是印度国内局势动荡不宁的主要因素。
同时,要求独立、分离的势力也是印度国内暴力冲突产生的根源之一。
其次,贫富两极分化严重。
由于复杂的历史和社会原因,印度内部的贫富差距又与宗教、种族等因素交织纠缠在一起;同时,这种经济上的不平等现象又与更加复杂的国际因素相结合,从而为恐怖主义的产生、发展及暴力活动不断发生制造了适宜的温床。
另外,面临日益严峻恐怖形势,印度反恐措施显得滞后,对恐怖主义势力打击不力也是印度各地恐怖袭击事件不断发生的一个直接原因。
近年来,尽管不断有极端主义组织宣称对恐怖袭击事件负责,但印度安全机构迄今却仍未能将恐怖分子抓获并绳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