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例当今世界与宗教矛盾相联系的地区性冲突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6300608289 姓名:肖昊戎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
两例当今世界与宗教矛盾相联系的地区性冲突事件
巴以冲突
很长时间以来,巴以局势云谲波诡,令人眼花缭乱。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及其继任者兰提西先后被以色列“定点清除”之后,持续已久的巴以冲突更是难见穷期。
巴以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历史上,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祖先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和睦共存。公元前1025年,犹太人曾在这里建立了统一的希伯莱王国,也是最早的犹太国家。巴勒斯坦历史上曾多次遭到外族入侵。公元135年,罗马人疯狂地捕杀因不满其统治而起义的犹太人,屠杀了上百万犹太人,大批犹太人被驱逐出这片土地,从此开始了犹太人的世界各地的流散史,最后留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不足千人。后阿拉伯人打败了罗马统治者进入巴勒斯坦,并将伊斯兰教传播到这片土地,并最终使巴勒斯坦归属阿拉伯世界。从此,阿拉伯人一直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19世纪末,欧洲出现排犹主义浪潮,德国法西斯更是屠杀了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开始掀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英国的支持下,大批犹太人开始移居巴勒斯坦,并同当地的阿拉伯人频频发生冲突。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从此以后,巴以间爆发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流血冲突。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以后,双方决定通过和谈来解决争端,但冲突和摩擦却始终伴随着和平进程一路走来。这充分表明了巴以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说明双方追求的目标与对方实际的心理承受能力之间尚有很大差距,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条件还不成熟。
巴以之间问题很多,矛盾尖锐,以下是横亘在巴以和平之路上的几大主要难题:
耶路撒冷问题。巴以都声称对耶路撒冷拥有主权。耶路撒冷在历史上曾是犹太民族的政治和宗教中心,《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8卷耶路撒冷条目称:“公元前1000年大卫王占领耶路撒冷,遂成犹太人的都城。大卫王后继承人所罗门王扩建城市并建造第一圣殿,奠定了耶路撒冷作为一神教中心的神圣地位”。尽管犹太人后来长期流落他乡,但他们始终将耶城视为本民族历史的见证和民族存在的象征。
公元7世纪后,伊斯兰教逐渐在耶路撒冷乃至整个巴勒斯坦占据主导地位。阿拉伯人把耶城视作是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的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如今,虽经长期历史演变,但阿犹两个民族都可以在耶城找到代表本民族宗教和传统文化的历史遗迹。1980年7月,以色列通过立法将耶城确立为“以色列永恒的与不可分割的首都”。1982年9月,阿拉伯国家在摩洛哥非斯城召开第12届首脑会议并通过《非斯宣言》,宣布耶路撒冷为独立的巴勒斯坦国的首都。从现实情况看,巴以双方都无法独占耶路撒冷全部主权。因此,在各种解决方案与设想中,巴以共享耶城是迄今双方讨论最多的一种方案。但巴以双方在这一问题上仍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巴勒期坦难民问题是1948年和1967年两次中东战争的产物,是阻碍巴以谈判取得进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多年来,巴以双方对难民形成的历史责任、难民的确切人数以及解决办法一直各执一词,互相指责。随着时间的推移,解决难民问题困难越来越大。由于这一地区人口的急剧增加和水资源的极度短缺,无论是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都不具备接收所有难民返回家园的必要条件。犹太人定居点问题。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以移民定居而形成的国家,移民并建立定居点是犹太民族建立国家的主要途径。巴以间涉及的定居点问题,主要指以色列在其公认的边界外所建立的定居点,主要分布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含东耶路撒冷)。目前巴以双方对定居点数量的统计有很大的出入。犹太人定居点不仅涉及土地、水资源以及主权和安全等问题,还涉及以色列内部的安定团结。以色列强硬派至今坚决反对拆除巴控区的犹太人定居点。
2000年7月,美、以、巴在美国总统度假地戴维营举行首脑会议,巴以双方详尽阐明了各自在上述问题上的最新立场,谈判几近达成协议,但在最后时刻功亏一篑。当年9月发生了沙龙强闯耶路撒冷并引发巴勒斯坦人起义,此后,巴以暴力冲突的事件不断,和谈陷入僵局。“9,11”事件发生后,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被与“反恐”挂钩。遏制中东反美激进势力和恐怖活动成为美国中东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对巴以问题的决策,也按着美国的这一战略节拍跳舞:一是听任以色列以反恐为由,打击巴勒斯坦所谓的“恐怖主义”,同时配合以色列对“反恐不力”的阿拉法特进行封杀;二是推出以反恐和在巴建立西方式“民主”制度为前提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而其实质是为改变中东政治格局铺路。
和平“路线图”计划是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出现困难局面、地区民众中的反美情绪有增无减、巴以局势继续恶化、国际社会要求重新关注巴勒斯坦问题的呼声日高的背景下正式出台的。为了稳定中东局势,实施新的中东战略,布什政府于2003年4月30日正式公布了酝酿已久的巴以和平“路线图”计划。这一“路线图”计划是由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四方在布什政府2002年6月24日提出的中东和平新计划的基础上共同拟定的。根据这项计划,巴勒斯坦将在2003年6月底建立一个有临时边界和主权象征的临时国家,其后两年,巴以双方将就最终地位进行谈判,并于2005年达成协议,以实现巴勒斯坦建国。作为实施计划的第一阶段,“路线图”要求巴方实行政治和司法制度改革,打击暴力恐怖活动,要求以方撤出2000年9月28日以后占领的巴领土,停建并拆除2001年3月以后犹太人定居点。
但是由于这项计划的提出只是美国策略性考虑,而非战略性安排,因此本身存在很大缺陷。首先,它预设了不切实际的前提条件,如美国要求巴勒斯坦必须打击所谓的恐怖主义,从而把复杂的巴以冲突简单地归结为反恐问题,掩盖巴以问题的实质。又如,美国要求巴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意在架空进而封杀阿拉法特。这对任何一个巴勒斯坦领导人来说都是难以办到的。其次,计划只有框架,对如何确保实施没有具体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其三,路线图计划对引起以巴分歧的核心问题边界线的位置、拆除犹太人定居点、耶路撒冷的最终地位、巴勒斯坦难民回归以色列家园等一系列敏感和棘手问题无一涉及,可以说路线图计划是“一个没有地图的计划”,许诺给巴勒斯坦人的只是一个虚拟的国家。
“路线图”公布至今始终未能取得任何进展。除了该计划本身的缺陷外,还有如下原因:首先是来自巴以双方内部的强大的反对势力。其次是双方缺乏最起码的互信,彼此不但没有履行相关义务,还都设置了先决条件。以方要求巴方必须采取“决定性的有效措施”打击恐怖活动,解除激进组织武装。巴方则要求以色列解除对阿拉法特的软禁、停止对巴勒斯坦人的“定点清除”、释放被关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