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读书笔记短篇(共4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读书笔记例选

读书是读快乐

——读《我的图画书论》有感(一)

松居直是日本的图画书创作家,对于图画书有着深入的研究,被称为日本的“儿童文化功劳者”,在他的《我的图画书论》中,处处透露着出一种观点——读书最重要的是体验书本身给我们带来的乐趣,读书是读快乐。

其一,读书不是读字。读书和读字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虽然书是由一定的文字组成的,但它不是一个个单独无意义的字、词的机械堆砌,而是表达了一定的情境和情感,是向人们传递一种思想,一种精神的载体。读书不是读字,而是感受一种愉悦,正如松居直先生所言“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如果我们以认字为基础,让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去辨别、区分某些文字,那么,读书已经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在这过程中,读字是目的,读书反而成了一种手段了,这与真正的读书是背道而驰的。会识字并不代表会读书,松居直先生认为,只有真正理解了书所表达的意思和内容,体验书所描绘的意境,才算是会读书。在重视早期教育的今天,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三、四岁的孩子便能将《三字经》读或背个滚瓜烂熟,但他们并不真正理解其含义。

相反,松居直先生认为,从对读书概念理解的意义上来说,不识字的人也能读书。也就是说,幼儿园的孩子虽然不认字,但他们同样可以读书,他们可以通过聆听成人的阅读来理解、想象故事。

其二,读书要抛却功利。

各样的测试。这种想法固然没有错,但当读书被附加了那么多的目的时,读书本身的意义和乐趣却被忘却和抛弃。当孩子读书时,家长们热衷的是指导和提问,唯恐孩子在看书时遗漏了“重要”的东西,他们往往在孩子还沉浸于故事书的遐想中时就开始将一堆堆的问题向孩子轰炸。正如松居直先生所说“大人却用提问的泥脚将这个童心的世界践踏得乱七八糟”。更为糟糕的是,这种现象在目前幼儿园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许多老师自身没有或缺少阅读的经验,她们自以为是地操纵着孩子的思维,当孩子正欲进入故事翱翔时,却被教师生生地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久而久之,孩子在读书时会背上一个包袱,他在看书时关注的不是书的内容和情节,而是揣测成人会提出哪些问题。

要改变这种现状,正确的途径就是抛却功利的目的性,站在孩子的立场读书给孩子听。因此,首先,我们要尊重孩子。有过读书体验的人都知道,当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美文时,有时会被其中的意境所感动,久久不能自已;有时则有一种想说想写想表达的冲动;有时却只想一个人默默地回味和体会。孩子也是一样的,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允许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体验书籍,并不一定要用我们的方式去达成。感悟固然重要,但感悟只有发自内心的才是最真实的,当被加上一定的目的时,感悟就显得空洞和无力了。其次,要让孩子看真正有趣的书。当前市场上,有着许许多多的图画书,但我们在为孩子选择时,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选择真正有趣的图画书。在为孩子选择图书的问题上,我们不需要“务实”,要将那些带有实用目的的图画书推到一边去。孩子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时期,那些能结合孩子生活经验,给孩子丰富想象空间的图画书才是好的书籍,“而且在那个世界里,无论动物还是玩具都能说话。图画书的世界,童话的世界,就是这样的世界,是一个能看到用眼睛所看不到的东西的世界。”我们要把孩子带入到这样的一个世界中去。第三,要提供适合孩子的读书方式。正如前面所言,孩子缺少识字阅读的能力,但不识字同样也能读书。我们要采取更为轻松的方法,让孩子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其三,亲子阅读是最快乐的。对于孩子来说,最亲近的情感莫过于对父母的依恋。

听父母为他们读书,这种愉悦的情感体验是没有什么能够替代的。这是一个相互满足和愉悦的过程:父母为孩子读书,如果书籍本身又十分有趣的话,这时孩子的满足和喜悦是无可比

拟的;父母看到孩子快乐,自己也会产生愉悦的情感,他们带着这种情感去为孩子读书时,所读的不光光是书里的内容,还包含着他们对孩子深深的爱恋,孩子在听的过程中,会体会到这种爱的愉悦,这才是最为珍贵和难得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家长能做到这点,他们往往借口工作忙压力大,将孩子推到了电视机前,放弃了与孩子交流阅读的时间与机会,这是多么的可惜和可悲。

由孩子“为什么不爱听故事”谈幼儿园故事教学

——读《我的图画书论》有感(二)

当我们在进行故事教学时,常常会发现不同的孩子对同一个故事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听得津津有味;有的刚开始能听一会,但很快就被其它事物所吸引;有的则东张西望,游离于故事之外。孩子中为什么会有爱听故事和不爱听故事之分呢?分析这样的情况,教师的反思往往停留在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指向上,认为是孩子注意集中能力的差别或者是对故事内容是否感兴趣造成的,很少有人会去进一步思考:这种差别和不同是怎么形成的。松居直在《我的图画书论》里的阐述,为我们拔开云雾,显现真谛。松居直先生认为,爱听故事的孩子在听的过程中,不光光是听到,他还看到。“故事的情境,清晰地形成画面(形象),在他们的心里,有如观看了一部短电影。这些孩子听故事时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的脸和嘴角,然而他们看到的并不是老师的脸,而是心中放映的故事的电影。

反之,对于听不进故事的孩子,松居直先生认为“是因为没有在心中想象故事、把它们变成画的能力。

而那些听了一半失去兴趣的,松居直先生又是这样分析的,他认为这样的孩子是由于不能理解其中的一个情境或片断,中断了对故事的想象而无法继续,“就像看电影的时候胶片断了一样。

一、丰富孩子的经验,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

有着丰富经验的孩子,他的经历和感悟必然多于他人,他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也更

为深刻。同时,孩子的生活经验,也为他积累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和感悟是一种内隐的,可迁移的知识,是一种不可言传的理解力。其实孩子爱不爱听故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如果故事能唤起孩子相关的回忆或经验,孩子就会身临其境,将自己融于故事之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与主人公一起欢笑悲伤。反之,再好听的故事,幼儿不能理解,那等于是对牛弹琴,弹琴的人还不觉得厌烦时,牛已经感觉无聊之至了。例如,同样是《萝卜回来了》这个故事,对于北方的孩子来说,他们有过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的亲身感受,知道为什么小动物在冬天特别寻找食物困难,所以他们更能理解故事中所描绘的冬天场景和故事中传递的小动物间相互关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他们关注着故事的发展,被故事所深深吸引。

二、因材择教,选择适合孩子的故事

三、反思自身,正确对待孩子的“不爱听”

我认为,开展故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未曾具备独立阅读能力之前,以教师讲述的形式来帮助孩子感受文学作品,并在这过程中丰富幼儿的词汇,增强幼儿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一目的指导下开展的故事教学是一种愉悦的教学,它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快乐的,积极的。

完成教学。

故事教学是幼儿园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教学形式,但它的有效基于孩子对故事的喜爱。画自己喜爱的书

——读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感受

嘉兴市华侨幼儿园张菊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