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阅读交流课教案
《西游记》阅读交流课教案
《西游记》阅读交流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西游记》,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介绍2. 第二章:孙悟空的诞生及大闹天宫3. 第三章: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缘起4. 第四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5. 第五章:唐僧师徒四人过火焰山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西游记》第一章至第五章,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课堂讲解:教师对每一章的内容进行简要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章节进行讨论,讨论内容包括:章节主要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
4. 分享成果:每组派代表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积极性、主动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西游记》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学生在交流、合作、思维等方面的表现。
1. 《西游记》原著: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材料。
2. 相关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西游记》的背景、人物和主题。
3. 教学PPT:用于课堂讲解和展示。
六、教学内容1. 第六章:孙悟空与红孩儿的斗争2. 第七章:唐僧师徒四人到达女儿国3. 第八章:沙和尚的过去与转变4. 第九章:唐僧师徒四人遭遇黄风怪5. 第十章: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七、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西游记》第六章至第十章,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课堂讲解:教师对每一章的内容进行简要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章节进行讨论,讨论内容包括:章节主要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
4. 分享成果:每组派代表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积极性、主动性。
《西游记》阅读交流课教案
《西游记》阅读交流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西游记》,了解其作者吴承恩、成书背景、故事梗概及人物形象。
2. 分析《西游记》中的神魔元素,探讨其在我国古代文学中的意义和影响。
3. 提高学生对名著的鉴赏能力,培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故事梗概。
2. 第二课时:分析《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如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
3. 第三课时:探讨《西游记》中的神魔元素,如妖怪、神仙等。
4. 第四课时:分析《西游记》中的道德观念,如忠诚、勇敢、坚韧等。
5. 第五课时:总结《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如想象奇特、语言幽默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教师对《西游记》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
2. 采用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对《西游记》的理解和感悟。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西游记》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西游记》的基本信息,如作者、成书背景、故事梗概等。
2. 学生能分析《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神魔元素和道德观念。
3. 学生能欣赏《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并对名著阅读产生兴趣。
五、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2. 与《西游记》相关的论文、评论等资料,供学生拓展阅读。
3. 教学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
六、教学活动设计6.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提前阅读《西游记》原著,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准备课堂讨论。
7.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西游记》的预习情况,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8. 主体教学:按照预定的教学内容,逐课时进行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西游记》。
9. 课堂互动: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西游记》中的精彩片段,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悟。
10. 总结反馈:每节课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
七、教学进度安排11. 第一周:介绍《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故事梗概。
《西游记》阅读交流课教案
《西游记》阅读交流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以及作品的背景和创作年代。
1.2 引导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主要角色: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以及他们的冒险经历。
1.3 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通过阅读交流,深入理解《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第二章:角色分析2.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孙悟空这一角色的特点,如聪明、勇敢、机智等,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孙悟空的故事。
2.2 学生分组讨论猪八戒和沙僧的性格特点,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分析,并汇报讨论成果。
2.3 教师总结四位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强调他们在团队中的互补作用。
第三章:情节解析3.1 教师选取《西游记》中的一个经典情节,如“三打白骨精”,引导学生分析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2 学生分享自己认为最有趣或最感人的情节,并简要说明原因。
3.3 教师引导学生从情节中挖掘作者想要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西游记》中的宗教元素,如佛教、道教等,并讨论这些元素在作品中的作用。
4.2 学生分组探讨《西游记》中的友谊、奋斗、成长等主题,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分析,并汇报讨论成果。
4.3 教师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强调《西游记》在现代社会中的启示和价值。
第五章:阅读拓展5.1 教师推荐与《西游记》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其他古典名著、相关研究书籍等,并介绍这些材料的特点和价值。
5.3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读后感,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第六章:作品比较6.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西游记》与其他古典名著的异同,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6.2 学生分组进行比较研究,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如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并汇报比较成果。
6.3 教师总结比较结果,强调阅读不同作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从比较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七章:创意写作7.1 教师引导学生从《西游记》中选取一个角色或情节,进行创意写作,如编写一个续篇、改编一个情节等。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案)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交流《西游记》的读后认识,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
2.采用“知识竞赛”和“课本剧表演”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相结合。
3.感受名著的人文魅力,延伸阅读其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交流《西游记》的读后认识,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采用“知识竞赛”和“课本剧表演”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热情引导:歌曲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让我们忘记忧伤,分享快乐。
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会唱的一起唱。
(播放歌曲《白龙马》)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部动画片《西游记》中的主题曲。
今天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轻轻敲开《西游记》的大门,去聊一聊《西游记》吧!二、知识竞赛,回顾历程1.开展知识竞赛。
引导:大家已经完成了《西游记》的阅读,下面让我们来一场知识竞赛吧。
2.写作背景介绍交流:吴承恩写《西游记》跟他所处的明朝社会有什么联系呢?他为何不直接写现实生活?说说你的认识。
【设计意图】有趣的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交流兴趣,并将情节、人物串联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内容复现的过程。
三、漫谈主角,走近人物1.提问:《西游记》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有哪些?明确: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2.交流人物形象特点。
A.谈孙悟空预设:(1)他武艺高强,有72种变化,一个筋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有火眼金睛,将人和妖看得一清二楚。
(2)他还聪明机智。
(3)他很有人情味。
(4)他非常勇敢,如果没有他力战妖魔,就不会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5)但孙悟空也是有缺点的。
教师总结:说得很好,常言说:人无完人。
孙悟空虽然优点很多,但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受约束。
正因为他性格的多姿多彩,我们才更喜欢他。
B.谈猪八戒预设:(1)他能吃苦。
(2)他强硬。
(3)他勇敢、单纯。
(4)他好色、贪吃、懒惰。
(5)他还爱贪小便宜,留有私房钱,不坚定,动不动就分行李打退堂鼓。
《西游记》阅读交流课教案
《西游记》阅读交流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西游记》选段,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作品中的神话色彩、寓意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3. 提高学生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西游记》选段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品寓意。
3. 教学难点:神话色彩的描绘,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自读:学生自主阅读选段,理解课文内容。
3. 讨论: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神话色彩及作品寓意。
4. 讲解:教师总结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拓展: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宽学生视野。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
3.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评估其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西游记》选段。
2. 参考资料:相关研究《西游记》的论文、书籍。
3. 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兴趣。
4.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课堂活力。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 对比分析:将《西游记》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对比,突出其独特性。
4. 案例教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章节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七、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寻找答案,锻炼思维能力。
4.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魅力。
八、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选段,了解基本情节。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西游记》,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阅读经典名著的习惯。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1. 作者吴承恩及其生平简介2. 《西游记》创作的背景与文化内涵3. 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第二章:概述故事情节1. 故事的开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原因2. 重要情节: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等3. 故事结局:师徒四人成功取得真经第三章:分析孙悟空形象1. 孙悟空的出生与成长2. 孙悟空的性格特点:聪明、勇敢、机智、顽皮、忠诚3. 孙悟空在故事中的重要作用第四章:探讨作品主题1. 佛教、道教与儒家的思想交融2. 善恶报应、因果循环的观念3. 对人性的探讨:贪婪、自私、勇敢、坚持等第五章:评价与启示1. 评价《西游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2. 从作品中汲取的启示: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坚定信念等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作品中的具体情节、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3. 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评价:2.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互相交流观点。
3. 学期论文:深入分析《西游记》中的一个主题或人物形象。
五、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文本或改编版本。
2. 与《西游记》相关的参考书籍、论文、视频等资源。
3. 网络资源:关于《西游记》的介绍、评论、解读等。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六、第六章:猪八戒与沙僧的形象分析1. 猪八戒的性格特点:好吃懒做、贪恋女色、忠厚老实2. 沙僧的性格特点:沉稳冷静、忠诚可靠、严守戒律3. 师徒四人在取经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与协作七、第七章:《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1. 介绍神话元素:神仙、妖怪、魔界等2. 分析神话元素在作品中的作用:烘托氛围、丰富情节3. 探讨神话元素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影响八、第八章:《西游记》的文学艺术价值1. 独特的叙事手法:幻想与现实相结合2. 丰富的想象力与创意:如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筋斗云等3. 语言艺术:幽默、讽刺、生动、形象九、第九章:《西游记》的影视改编1. 介绍《西游记》的影视作品及其特点2. 分析影视改编对原著的忠实与创新3. 讨论影视改编对原著传播与普及的作用十、第十章:拓展阅读与推荐1. 推荐与《西游记》相关的其他古典名著2. 推荐现代文学作品,如科幻、奇幻等类型的小说六、教学方法:1. 采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案)
本节课教学内容基于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名著阅读”章节,重点围绕《西游记》展开。内容包括:
1.《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简介;
2.分析《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
3.交流讨论《西游记》的经典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表达、倾听和评价的能力;
5.引导学生从《西游记》中汲取勇敢、团结、坚持等精神力量,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掌握主要角色特点及其发展变化;
-例如:孙悟空从“大闹天宫”到“保护唐僧取经”的心态转变,体现了角色的成长与担当。
(2)分析《西游记》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如道教、佛教、儒家思想等;
-例如:孙悟空在“五行山”下受苦,反映了道教“五行相生相克”的哲学思想。
(3)领会《西游记》所传递的团结合作、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内涵;
-例如:唐僧师徒四人共同克服重重困难,展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1)对《西游记》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的理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角色。这是一部描绘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神话小说,它体现了团结合作、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这些案例展示了主要角色如何克服困难,以及这些故事如何给予我们启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通过设置情境、提问、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难点,确保他们对《西游记》的核心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思维品质。
《西游记》教案参考8篇
《西游记》教案参考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工作方案、条据文书、讲话致辞、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job reports, work summaries, insights, work plans, policy documen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西游记》教案参考8篇教案的完善有助于教师规划好教学步骤和教学顺序,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西游记》教案参考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西游记》阅读交流课教案
《西游记》阅读交流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和能力。
3. 通过阅读交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教学重点: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创作动机。
2. 第二课时: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教学重点:分析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3. 第三课时:解读经典情节教学重点:解析《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
4. 第四课时:探讨作品主题思想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发现和思考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弱点。
5. 第五课时:阅读交流分享教学重点: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作品背景及经典情节。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 分享法: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
(2) 讲解《西游记》的创作动机和意义。
(3) 学生自主阅读,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
2. 第二课时:(1) 分析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人物形象的特点。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老师点评。
3. 第三课时:(1) 解析《西游记》中的经典情节,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经典情节的表现手法和意义。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老师点评。
4. 第四课时:(1)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发现和思考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弱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老师点评。
5. 第五课时:(1)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阅读《西游记》原著,深入了解作品内容。
品味西游记阅读交流课教案
品味《西游记》阅读交流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西游记》,了解其作者吴承恩、成书背景、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形象。
2. 把握《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和民间传说,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3. 学习分析人物形象,培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阅读《西游记》原著,了解作品的基本情况,把握故事线索。
2. 第二课时: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
3. 第三课时:欣赏《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
4. 第四课时:交流阅读心得,分享对作品的感悟。
5. 第五课时:总结课程内容,布置课后阅读任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采用分组讨论法,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西游记》原著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
2. 学生准备《西游记》原著阅读。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阅读《西游记》原著,了解作品基本情况1. 导入: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成书背景。
2. 学生自主阅读《西游记》原著,了解故事情节。
3.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作品的特点。
第二课时: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探讨作品主题思想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主要人物形象。
2. 学生分组讨论人物形象的特点及其对主题思想的体现。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三课时:欣赏《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体会作品艺术特色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如神仙、妖怪等。
2. 学生举例分析神话元素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3. 教师总结神话元素对作品艺术特色的影响。
第四课时:交流阅读心得,分享对作品的感悟1. 学生分组讨论《西游记》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和感悟。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五课时:总结课程内容,布置课后阅读任务1. 教师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西游记》阅读交流课教案
《西游记》阅读交流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西游记》,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2. 第二课时:分析孙悟空形象3. 第三课时:探讨猪八戒、沙僧形象及其性格特点4. 第四课时:解读唐僧形象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5. 第五课时:分析《西游记》中的神仙、妖怪形象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请学生预习《西游记》相关内容,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和课外资料,对作品进行深入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每个课时的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4. 分享讨论成果: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西游记》原著及配套辅导书籍。
2. 课外资料:相关研究文章、评论和视频资料。
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第六课时:比较《西游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的主题思想活动设计:请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部作品,对比分析三部名著的主题思想,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
2. 第七课时:分析《西游记》中的寓言和象征手法活动设计:请学生举例分析《西游记》中的寓言和象征手法,如孙悟空代表孙悟空、猪八戒代表贪婪等等,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手法在作品中的作用。
3. 第八课时:探讨《西游记》中的道德观念活动设计:请学生讨论《西游记》中的道德观念,如忠诚、勇敢、坚韧不拔等,并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这些道德观念的意义。
4. 第九课时:欣赏《西游记》中的诗词活动设计:请学生挑选《西游记》中的诗词,进行朗读和欣赏,分析诗词的意境和寓意,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西游记》整书阅读教案公开课
《西游记》整书阅读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以及作品背景。
1.2 介绍《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1.3 阐述本节课的目的:通过整书阅读,深入理解《西游记》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2.1 分析唐僧的形象:慈悲为怀、坚韧不拔、不明是非。
2.2 分析孙悟空的形象:机智勇敢、傲慢自信、忠诚善良。
2.3 分析猪八戒的形象:贪吃懒惰、好色自私、忠厚老实。
2.4 分析沙僧的形象:沉稳内敛、忠诚朴实、缺乏主见。
第三章:故事情节梳理3.1 概述《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过程。
3.2 分析重要故事情节: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等。
3.3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中的矛盾冲突及解决方法。
第四章:主题思想探讨4.1 提出问题:作品传达了哪些主题思想?4.2 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分析。
4.3 总结:《西游记》体现了长征精神、战胜困难、忠诚信仰等主题思想。
第五章:阅读方法指导5.1 介绍整书阅读的方法:分章节阅读、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探讨等。
5.2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方法,深入理解《西游记》。
5.3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西游记》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整书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下一节课将继续深入探讨《西游记》的其他内容。
第六章:艺术特色分析6.1 分析《西游记》的语言特色:幽默诙谐、生动形象、韵律感强。
6.2 探讨《西游记》中的象征手法:如孙悟空代表智慧与勇敢,猪八戒代表人性中的缺点等。
6.3 引导学生欣赏《西游记》中的诗词、对联等文学形式。
第七章:比较阅读7.1 提出比较阅读的角度:如《西游记》与其他神魔小说、与《红楼梦》的比较。
7.2 学生分组进行比较阅读,分享阅读心得。
7.3 教师总结比较阅读的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西游记》的独特价值。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西游记》,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感受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古典名著的能力,提高阅读素养。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西游记》的作者、成书时间、历史背景等。
2. 故事梗概:介绍《西游记》的主要情节,包括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等主要角色的形象特点。
3. 作品主题:探讨《西游记》中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忠诚、勇敢、智慧、团结等。
三、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启发。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作品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四、教学安排1. 第一周:介绍《西游记》的背景、故事梗概,布置阅读任务。
2. 第二周:学生完成自主阅读,进行分组讨论。
3. 第三周:课堂讲解《西游记》中的重点、难点内容。
4. 第四周:继续课堂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主题。
5. 第五周:总结阅读心得,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
五、评价方式1.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阅读《西游记》的进度和理解程度。
2. 讨论发言:评价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态度等。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选择《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作品中的情节。
2. 绘画作品:鼓励学生根据《西游记》中的场景或角色,创作绘画作品,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七、教学资源1. 《西游记》原著:提供正版《西游记》原著,方便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2. 相关影视作品:推荐一些经典的《西游记》影视作品,供学生课后观看,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关于《西游记》的研究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
八、教学评价1. 阅读理解:通过测试或提问的方式,评估学生对《西游记》的理解程度。
《西游记》整书阅读教案公开课
《西游记》整书阅读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1.2 阐述《西游记》在中华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3 引导学生关注《西游记》中的奇幻元素和人物形象。
1.4 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2.1 教师示范分析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主要人物形象。
2.2 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2.3 分享彼此对人物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章:故事情节梳理3.1 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西游记》的故事情节。
3.2 学生分小组梳理各章节的关键词和重要事件。
3.3 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呈现故事情节的梗概。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师提出《西游记》中的主题线索,如忠诚、勇敢、智慧等。
4.2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阐述自己对主题的理解。
4.3 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探讨成果。
第五章:阅读策略分享5.1 教师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策略,如速读、精读、做笔记等。
5.2 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方法和对整本书的理解。
第六章:创意写作练习6.1 教师提出一个与《西游记》相关的写作主题,如“如果我是孙悟空,我会如何战胜困难”。
6.2 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尝试从人物的角度出发,发挥想象力,编写故事。
6.3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提供反馈和建议。
6.4 教师点评并指导写作技巧和方法。
第七章:小组讨论与辩论7.1 教师提出一个与《西游记》相关的话题,如“是否应该追求长生不老”。
7.2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并准备辩论。
7.3 各小组进行辩论,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第八章:艺术创作与展示8.1 教师鼓励学生从《西游记》中获得灵感,进行艺术创作,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8.2 学生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8.3 教师点评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8.4 学生进行互相评价,交流艺术创作的体验。
9.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和过程。
西游记交流课教学设计意图
西游记交流课教学设计意图教学设计意图《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一部作品。
通过对《西游记》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因此,设计一节《西游记》交流课的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设计内容和步骤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西游记》相关的视频片段或音频,或者展示《西游记》中的插图或摘录,引发学生对这部文学作品的兴趣。
同时,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西游记》的了解和感受,建立起对话和交流的基础。
2. 了解作者及背景通过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和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到这部作品的历史渊源和文学意义,从而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作品的尊重。
3. 分享作品内容教师可以选择《西游记》中的一些重要段落或故事情节进行讲解,深入剖析其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和文学意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4. 展示相关艺术作品通过展示《西游记》相关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戏曲等,让学生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感受《西游记》的魅力,拓展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5. 小组讨论和分享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彼此对《西游记》的看法和解读,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6. 情感体验和表达通过朗诵、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体验《西游记》的故事和情感的同时,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7. 总结和展望在课程的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这节课进行简要的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和交流收获,同时展望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持续关注和学习热情。
教学设计原则和方法1.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通过多种形式的引导和激发,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西游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阅读准备:1、学生自带《西游记》。
2、课件一套。
三、阅读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1、老师吟诵:“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这段描写选自我们刚刚学习的课文——生答(《猴王出世》。
)这个石猴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生答(孙悟空),同学们对机智、勇敢,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继续阅读了《西游记》这本原著。
今天这节课外阅读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西游记》!2、关于这部著作,专家评价:《西游记》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奇书。
如果没有《西游记》,古代神魔小说将黯然失色。
(二)指导略读,整体感知1、学生展示手中的《西游记》,说说是什么版本?这本书由几个部分组成?(前言、简介、目录、正文,后记)2、指导略读前言或简介,想想作者吴承恩在什么情况下写《西游记》?书主要内容是什么?《西游记》主要写了哪些人物?3、快速略读书的目录,说说你最想读其中的哪个故事或你读过哪个故事情节?同学们掌握的知识可真不少,大家读书可真仔细,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西游记》,羡慕那些长生不老、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神仙;惊叹那些曲折离奇、妙趣横生的故事,有些情节至今想来还觉得趣味盎然。
请看看老师记忆中的趣人妙事——4、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说说其中的趣人妙事了。
四人小组先交流一下吧.。
四人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注意,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要说一次,而是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把这段故事说得生动有趣。
可以选一个代表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内容,也可从表情、动作等方面提供一些意见。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2. 帮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背景、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3.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2. 第九回《悟彻菩提真旨功成圆满沙悟净》3. 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女儿村悟空施威》4. 第四十回《心猿归正悟性开明》5. 第七十回《三打白骨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指导学生运用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深入了解作品内容。
2.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了解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原因,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
2. 第九回《悟彻菩提真旨功成圆满沙悟净》:学习沙悟净的忠诚与坚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女儿村悟空施威》:分析孙悟空与唐僧的关系,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 第四十回《心猿归正悟性开明》:引导学生从孙悟空的成长过程中,认识到知错就改的重要性。
5. 第七十回《三打白骨精》:通过分析白骨精的形象,提高学生对邪恶事物的辨识能力。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步骤1. 预习引导:要求学生提前阅读指定章节,了解故事情节,对遇到的问题做好标记。
2. 课堂讲解:针对预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借鉴观点。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完成阅读:要求学生课后继续阅读《西游记》,了解故事情节,对遇到的问题做好标记。
《西游记》阅读推进课教案
《西游记》阅读推进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西游记》选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使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升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西游记》选段阅读。
2. 分析人物形象。
3. 讨论故事情节。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西游记》选段的内容。
2.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四、教学难点:1. 把握《西游记》的语言特色。
2. 深入理解人物内心世界。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讨论。
3. 利用案例分析法,剖析人物形象。
一、教案概述1. 教学目标1.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2 使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1.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升文学素养2. 教学内容2.1 《西游记》选段阅读2.2 分析人物形象2.3 讨论故事情节3. 教学重点与难点3.1 理解《西游记》选段的内容3.2 分析人物形象特点4. 教学方法4.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4.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讨论4.3 利用案例分析法,剖析人物形象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西游记》的背景及作者1.2 学生分享对《西游记》的了解和阅读体会2. 阅读选段2.1 教师发放选段,学生自主阅读2.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选段中的关键信息3. 分析人物形象3.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3.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特点3.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4. 讨论故事情节4.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情节4.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的理解4.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5. 课堂小结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5.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三、作业布置1. 完成《西游记》选段的阅读四、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2.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和建议3.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五、课后拓展1.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西游记》全书2. 引导学生参加古典文学社团或相关活动3. 推荐其他古典文学作品,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交流,学生能够理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西游记》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升阅读品味。
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西游记》整本书的阅读交流。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特点。
3. 教学难点:深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理解作者通过人物塑造所传达的价值观。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带好《西游记》书籍、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西游记》的心得和感受。
二、分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进行讨论。
2. 讨论内容包括: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等。
3. 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三、整本书阅读交流(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整本书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心得,以及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人物或情节。
3. 教师针对学生分享的内容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情况进行反思,提出今后阅读的目标和计划。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交流人物形象: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故事情节: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大闹天宫、红孩儿战孙悟空等价值观:团结协作、勇往直前、战胜困难作业设计2. 选择一个《西游记》中的人物,深入了解其性格特点,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整本书阅读交流,使学生对《西游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分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西游记》阅读交流课(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头主题歌)师:熟悉这旋律吗?生(齐):熟悉。
师:是什么?生(齐):《西游记》。
师:确切地说,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头主题歌。
提起《西游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很早以前,民间就流传着许多有关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
前些日子,老师布置同学们阅读了《西游记》这部神魔小说,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聊聊《西游记》。
师:首先,我们来聊聊故事中的人物。
(板书:人物)不用我问,唐僧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的人物一定是……生(齐):孙悟空。
(出示孙悟空图片)师:你知道孙悟空这个名字是谁取的?生1:唐僧。
师:不对。
生2:是菩提祖师。
师:对,是孙悟空最初拜师学艺的师傅菩提祖师。
孙悟空还有一个法号,叫什么?它又是谁给他取的?生3:叫“孙行者”,是唐僧取的。
师:在你们的心目中,孙悟空有什么特点?生1:孙悟空会七十二变。
书中写道:二郎睁开凤眼四处探看,发现大圣变成了麻雀,就摇身变做一只饿鹰,飞扑过去。
大圣见事不妙,变做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
二郎急抖翎毛,变做一只大海鹤,冲上云霄。
大圣急转直下,钻入水中,变成一条小鱼。
二郎追至涧边,不见大圣踪影,心想:“这妖猴肯定变做鱼虾之类下水了,看我怎么拿他!”二郎变成一只鱼鹰,在水波中寻觅。
大圣变的鱼儿游得正欢,见一只鱼鹰飞来,心想:“不好!肯定是二郎变的!”急转头,荡起了水花。
二郎看见水花,乐道:“见到我就转头的鱼儿,肯定是那猴子变的。
”追上来就啄了一口。
大圣跳出水面,变成一条水蛇,钻入草中。
二郎没有啄着,却见一条水蛇蹿了出去,肯定是大圣!又变成一只长嘴灰鹤,直追水蛇。
水蛇又变成了一只花鸨……师:这处描写中,孙悟空变化了几回?生1:五回。
师:孙悟空善于变化。
生2:孙悟空有一双火眼金睛。
在“三打白骨精”中有这样一段话:那白骨精逃走以后,把孙悟空恨得咬牙切齿,她不甘心,又摇身一变,变成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婆,手里拄着拐杖,一边走,一边哭着向唐僧他们走去。
孙悟空走上前去,睁开火眼金睛,一眼看出这老太婆是白骨精变的,也不说话,举起金箍棒就打……师: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妖魔鬼怪。
师:孙悟空真是神通广大。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就有这样一些成语,高度赞美了孙悟空这一“神”的形象。
出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不避艰险西天取经腾云驾雾来去无踪千变万化大显神通明察秋毫火眼金睛除恶务尽天下太平) 生:(齐读)师:在许多读者的心目中,孙悟空是“神”。
但是,别忘了,最早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孙悟空是什么样的?生1:孙悟空是个猴子。
“美猴子出世”这一章中就告诉我们,他出世的时候是个石猴。
师:谁能模仿一下孙悟空行动的样子?生2:(模仿孙悟空挠痒痒及瞭望的样子)师:除了美猴王出世之外,你在阅读小说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还有哪些情节描写告诉我们孙悟空就是一只猴子?生3:在“大闹天宫”这一章中说,孙悟空本来就喜欢吃桃子,而这桃子更是仙家珍品,孙悟空望着桃子,馋得口水直淌,多想摘几个下来解解馋,可那些力士们一直跟在孙悟空左右,孙悟空一直下不了手。
这天,孙悟空把力士们全部赶到桃园外面,自己一个人爬上树,专拣熟的,饱饱地吃了一顿。
师:爱吃桃子是猴子的天性。
师:还有吗?老师提示一下,孙悟空被二郎神追赶,变成一座庙宇,结果被二郎神识破,是怎么会被识破的呢?生5:孙悟空来到山下,变成一座庙宇,嘴变成庙门,牙齿变成门扇,眼睛变成窗棱,慌忙之中,把尾巴变成旗杆,竖在土地庙后面。
二郎神赶到山下,不见孙悟空的影子,却看见一座土地庙,二郎神绕土地庙转了两圈,见旗杆竖在庙后,不禁笑道:“这猴头又在哄我,我见过无数寺庙,从来就没有见到旗杆竖在后面的。
”……师:这是一处细节描写。
你读书真细心,能注意到这样的细节描写。
同学们,只有当我们关注、品味小说中的情节——(板书:情节)尤其是一些细节描写的时候,你才有可能对人物的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
师:像这样的描写在小说中还有不少,作者这样做,正是为了提醒读者时刻不要忘记孙悟空是个猴子。
当然,孙悟空又具有喜怒哀乐等人之常情。
对孙悟空“人”的特点,这里暂时不讨论。
师:神、猴、人,三者就是这样完美地结合到了孙悟空身上,这在我国以往的文学画廊中,还没有任何一个形象能做到这一点。
师:与孙悟空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人物形象,那就是……生(齐):猪八戒。
(出示猪八戒图像)师:在你的印象中,猪八戒又是怎样的一个形象?生1:猪八戒很贪吃。
他给高太公家当女婿,高太公这样说他:“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
食量又很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晨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够。
”师:整天就是惦记着吃,这是你看到的猪八戒。
生2:猪八戒还十分懒惰。
唐僧叫猪八戒去化斋饭,猪八戒答应一声,前去化斋,可走了十几里路,也没有碰到一个人,猪八戒又气又累,见到一块草地,就躺在草地上睡起觉来。
师:能偷懒就偷懒,这在作品中显得非常突出。
生3:猪八戒十分好色。
“盘丝洞除妖”这一章中,猪八戒见七个女妖精在泉中洗澡,忍不住笑嘻嘻地说:“女菩萨,也带我和尚一块儿洗洗怎么样?”说完,丢下钉耙,脱了衣服,“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师:猪八戒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你知道他为何被逐出天界,贬到凡间的吗?生4:因为在蟠桃会上调戏嫦娥仙子。
师:真是色胆包天!师:唐僧被黄袍怪捉拿去,猪八戒去波月洞找师父。
(出示:“……我是大唐差往西天去的!我师父是那御三藏。
若在你家里,趁早送出来,省了我钉钯筑进去。
”那怪笑道:“是,是,是有一个唐僧在我家。
我也不曾怠慢他,安排些人肉包儿与他吃哩。
你们也进去吃一个,如何?”这呆子认真就要进去……)师:(朗读)你说他笨在哪?生5:他师父唐僧是和尚,而和尚是不吃荤,只吃素的。
师:他竟然连师父是和尚都忘了,真是笨到家了!师:猪八戒的身上集中了那么多缺点,不过,有时八戒还挺机灵的。
小说中也有几次这样的“灵光一现”,你注意到了吗?生6: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悟空智降妖怪”中,八戒又思量:“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
道:“哥呀,不说你还好哩,一说你,那妖怪便一发无状:‘是甚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我剥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啃了他的骨,吃了他的心,饶他猴子瘦的,也要把他剁炸着油烹!’”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道:“贤弟,你起来,我这就去把他拿住,以报骂我之仇!”师:你从哪儿看出猪八戒的机智来?生6:他用激将法请出孙悟空去救师父唐僧。
师:同时,他又巧妙地借妖怪之口,大骂了一通孙悟空,还真够机灵的。
师小结:贪吃、懒惰、贪财、好色、呆笨、机灵……同学们,这就是吴承恩给我们刻画的猪八戒的艺术形象,真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师:同学们,除了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之外,《西游记》这部小说还有一个为读者津津乐道的地方,这便是它的语言特色(板书:语言)。
老师读原著的时候,也非常喜欢它的语言描写,尤其是一些诗词描写。
请看……(出示:峰岩重叠,涧壑湾环。
虎狼成群走,麂鹿作群行。
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
千尺大蟒,万丈长蛇。
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
道旁荆棘牵漫,岭上松楠秀丽。
薜萝满目,芳草连天……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师:请同学们出声读一读。
生:(朗读)师(走近一学生):我看你一脸困惑,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生1:有许多字不认识。
师:不仅如此,是不是还有许多不理解的生僻的词或句子?生1(点头):是。
师:是啊,读像《西游记》这样的原著,在字音、词义方面,我们有不少障碍。
不要说你们,就连在座的老师初读的时候,也会遇到跟你一样的困难,老师自然也不例外。
你猜猜,当时老师是怎么做的?生1:查《汉语词典》。
师(笑):来,跟你握个手,恭喜你,答错了。
(哄笑)师:老师时常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跳过去阅读,这样也能读懂个八九不离十。
如果你读原著,不妨也这样试试。
师:今天,为了方便同学们阅读,老师给有些生僻的字加上拼音。
(出示:峰岩重叠,涧壑(hè)湾环。
虎狼成群走,麂(jǐ)鹿作群行。
无数獐(zhānɡ)豝(bā)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
千尺大蟒,万丈长蛇。
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
道旁荆棘牵漫,岭上松楠秀丽。
薜(bì)萝满目,芳草连天……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
)师:(诵读)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生1:这样写可以衬托出取经路途的艰险。
生2:“山高必有怪”,暗示接下来要出现妖怪了。
师:说得对。
如果你读《西游记》的原著,会发现很多这样险恶的环境下,都会出现一个妖怪。
这在文学写法上叫“伏笔”,就是设下一个埋伏,预示着下面即将发生的事情。
原著也正是这么写的……(出示: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
”果然这山上有一妖精……)师:(朗读)(出示: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师:请你结合这一回的标题猜一猜:这座山上藏着哪个妖精?生3:白骨精。
师:读了这个题目,你大致能了解到这一回主要的故事情节吗?生4:就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师:对。
那么,“圣僧恨逐美猴王”主要讲什么呢?生5:唐僧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
(出示: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师:你读一读第十九回的题目,能猜一猜这一回的主要内容吗?生6:就是讲孙悟空在云栈洞打败猪八戒,唐僧收猪八戒为徒弟。
师:“浮屠山玄奘受心经”说的是在浮屠山,有一位禅师传授给唐僧一卷多心经,共五十四句,二百七十字。
师:《西游记》属于章回小说,每一回都有一个题目,我们称它叫“回目”(板书:回目),在形式上是一个工整的对句,字数相等,对仗工整,如“云栈洞”对“浮屠山”,“悟空”对“玄奘”,“收”对“受”,等等。
同时,它也高度概括了这一回的主要内容,显得十分凝炼。
这一语言特色非常值得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好好玩味。
师:第十九回中有这样一段打斗场面的描写……(出示:行者金睛似闪电,妖魔环眼似银花。
这一个口喷彩雾,那一个气吐红霞。
气吐红霞昏处亮,口喷彩雾夜光华。
金箍棒,九齿钯,两个英雄实可夸:一个是大圣临凡世,一个是元帅降天涯。
那个因失威仪成怪物,这个幸逃苦难拜僧家。
钯去好似龙伸爪,棒迎浑若凤穿花……)师:谁试着来读一读?生7:(高声朗读)师:从这段打斗的场面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7:武打的场面非常激烈,让人觉得眼花缭乱。
师:这处描写,语言对仗工整,长句、短句参差结合,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师:像这样生动明快的描写,在原著中可谓比比皆是,堪称一绝。
这也正是这部小说吸引世人目光的原因之一。
师:同学们,《西游记》原著共100回,70多万字,在文学史上享用崇高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出示并引读:《西游记》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