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如何看待“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待语文“参考答案”
2016年北京率先改革,高考语文总分提到了180分,中考语文总分150分。

语文火了!但很多家长和学生对于学习语文有着很多甚至根深蒂固的误区!对于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的认识便是其一。

语文试题大多给出“参考答案”,但是人们对“参考答案”的认识却有很多偏差。

很多官方文件(例如“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题目样例”)很多热门备考书籍(例如“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里,也原样照搬。

于是“参考答案”在人们心目中就具有了“圣旨”般的权威地位,人们称之为“标准答案”,或简称为“标答”。

这是一种“迷信”。

这种迷信,在语文备考中危害极大。

语文备考有两项任务:一、明确答题的思路、步骤,二、激发、充实积淀内涵。

因为“参考答案”大多未能展示清晰的思路,所以第一项任务落空;因为“参考答案”谬误甚多,所以第二项任务也难以实现。

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并合理利用“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是提供给阅卷人员评分的一种参考,并非考生备考或考场答题的准绳。

第一、“参考答案”并非最佳答案,而是一种分寸尺度的提示。

[例1·2010年山东课标卷·16]下面是一段介绍菊花的材料。

请概括其主要内容,以“菊花”开头写一段文字,不超过50字。

菊花,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一种观赏花卉,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根据花序大小和形状的不同,菊花可分为单瓣、重瓣,扁形、球形等;根据花期的迟早,可分为早菊花、秋菊花、晚菊花等;根据花径的大小,可分为大菊、中菊、小菊;根据瓣型不同,又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

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使菊花具有了独特的观赏价值。

不仅如此,有些菊花还可食用,可冲饮,可入药,有良好的保健功能。

在百花凋零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被视为高雅不屈的象征,成为历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参考答案】(菊花)是栽培历史悠久的人工养殖观赏花卉,依据花序、花期、花瓣分为多种类型,可供食用药用,是高雅不屈的象征。

这则“参考答案”正好50字,符合题目要求。

但有两个要点缺失:菊花分类的“花径”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这应该不是命题人水平所致;它应该是在向阅卷人展示一种评分的分寸——缺失某一个或两个要点,可以给满分。

但是,如果把这则“参考答案”神圣化为备考的金科玉律。

我们就会有些恍惚:为什么花序、花期、花径、花瓣四项分类标准里,独独剔除“花径”?为什么“高雅不屈的象征”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要保留前者去掉后者?
因此,备考中教师和学生要自己作答,得出“备考答案”。

【备考答案一】(菊花)是栽培历史悠久的观赏花卉,依花序、花期、花径、花瓣分多种类型,可食用药用,是象征高雅不屈的艺术题材。

【备考答案二】(菊花)是栽培历史悠久的观赏花卉,依花的序、径、瓣和花期分多种类型,可供食用药用,是象征高雅不屈的艺术题材。

第二、“参考答案”很多并非恰切中肯,而是谬误层出不穷。

[例1·2011年全国课标卷·1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题目给出的这个长句的核心(重要信息)是:“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


次要信息包括两部分:“为建立……所做的工作”和“为促成……做出的杰出贡献”。

这样,一主二辅,分割信息,本可以得出清晰的“长改短”的句式转换。

可命题人居然给出了如下的“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

“参考答案”无论内容还是组织,都呈混乱状态,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

备考中如果迷信这种答案,当然没有思路可循。

逐次提取重要信息,可以得出如下“备考答案”。

【备考答案】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

了解了他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了解了他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

[例2·2010年广东卷·17]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表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
阅读文本是西德作家沃尔夫冈·博歇尔特的小说《面包》。

画线部分是三处细节描写,我们逐次分析一下。

①“我还以为这里出什么事了。

”他说,并环视一下厨房四周。

【参考答案】撒谎想掩饰自己偷拿面包的行为。

画线部分含两部分内容:“他”(丈夫)的语言和动作。

“参考答案”只涉及“撒谎”的语言,对“环视一下厨房四周”的动作片视而不见。

看一下上文相关内容,我们会发现,“参考答案”对“撒谎”的认识也是不准确的,肤浅的。

题目上文是:在厨房餐桌上是一个盛面包的盘子。

她知道,他切过了面包。

小刀还放在盘子旁边。

桌布上留下了面包屑。

每晚他们就寝时,她总把桌布弄干净的。

每天晚上如此。

然而现在桌布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还在那里。

她感到地上的凉气慢慢地传到她身上。

她转过头来不再看盘子了。

“他”不仅是“想掩饰”,而是“在掩饰”;不仅是“偷拿面包”,而是“切”下吃了。

更重要的是透过细节看内心。

【备考答案】丈夫说谎话,并用“环视”的动作向妻子掩饰自己偷吃了一片面包的行为,表现出内心的惶恐和愧疚。

②“我原以为这里有什么事。

”他又说了一遍,又失去了自制,把视线从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角落。

【参考答案】觉得妻子可能发现,继续撒谎时慌乱不安。

这个“参考答案”同样无视细腻的动作描写。

这里不是简单的“继续撒谎”,语言上是重复,动作上有发展。

读一下与画线部分相关的上文,我们可以进入小说人物的感情世界:
“我也听到了什么。

”她回答,这时她发现,他夜晚穿着衬衣看起来这是老了。

跟他年龄一样老了,六十三岁。

白天他看起来还年轻些。

她看起来已经老了,他在想,穿着衬衣的她看起来相当老了。

不过也许是头发的原因。

夜里女人显老总是表现在头发上。

头发使人一下变老了。

“你应该穿上鞋子的。

这样光着脚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她没有注视他,因为她不愿意忍受他在撒谎。

他们结婚三十九年之后他现在撒谎了。

多么深切的体察,多么细腻的笔触,却被“参考答案”搞成那么一种样子。

【备考答案】丈夫感到妻子衰老,又担心偷吃面包的行为被发现,更让妻子伤心,慌乱中继续重复同一句谎话,又觉得欲盖弥彰,以致失去自制,目光游移,不敢正视妻子。

表现出内心更加忐忑不安、十分羞愧。

③他把头深深埋在盘子上。

他没有摔跟头。

【参考答案】面对妻子的宽容,感到愧疚。

这里“他”把头“埋在盘子上”是“深深”地,不应无视;“他没有摔跟头”,是妻子眼中所见,需要解释。

这一处画线语句的同段上文是“她注意到”,同段下文是“就在此刻她对他非常同情”。

相关上文是:
当他第二天晚上回家时,她分给他四片面包;平时他只有三片。

“你可以慢慢吃,吃四片。

”她说着离开了餐桌。

“我吃这面包消化不了。

你多吃一片吧。

我消化不好。

”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

【备考答案】面对妻子的同情、理解、宽容,丈夫感到无地自容,几乎失控摔倒。

表现出深深的愧疚和痛苦。

语文备考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理解程度和对生活的认识水平。

显然,迷信荒疏的“参考答案”,只能将学生引向迟钝和粗糙。

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华子孙的骄傲。

但是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题目的“参考答案”,错谬舛误却层出不穷,有些常识性错误匪夷所思,令人扼腕。

[例1·2007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初夏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却圆。

16.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参考答案】“琼珠碎却圆”十分精细地描绘出初夏时节,小雨过后的一个特写镜头:清新的景,纤秀的手,拨弄泉水,溅起水花,水花在荷叶上散开,却又即刻复原,水珠圆润晶莹的瞬间景象,真切入微地展现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

这个“参考答案”可以说是百孔千疮,一片荒芜。

首先,“参考答案”所云的“特写镜头”缺少主体人物,词中描绘的是谁的“特写镜头”?莫不是苏轼用自己“纤秀的手”在“拨弄泉水”?
再者,题目要求“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但是,“参考答案”中的“情景”均有重要缺失。

从“景”的角度,下片里诸如“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和“玉盆”等形象都不见了。

从“情”的角度,“参考答案”中,由“瞬间景象”到“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之间,缺少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特写镜头里主体人物的心情。

王国维先生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

“琼珠碎却圆”首先是词中所描绘的少女澄澈、欢悦心情的形象写照。

“参考答案”竟视而不察。

另者,仅就“作品中画线句”“琼珠碎却圆”而言,“参考答案”所云“水花在荷叶上散开,却又即刻复原”也让人费解,“复原”成什么?“复原”成“水花”吗?
又者,题目要求“联系下片内容”;但稍懂诗词的人也知道,上下两片是不能完全割断的。

这首词上片所描写的正是下片情景的环境和缘由。

“昼眠”被“棋声”惊醒,既表明环境的雅静,也表示“昼眠”已足,心境愉悦。

正是在这种特定的环境、心境引出下片的“情景”。

如果说,“参考答案”依据题目,严格局限于“下片内容”,那它又为什么要跳过上片,涉及词的题目,出现“初夏时节”的字眼呢?
“参考答案”的拟定相当率性。

【备考答案】“琼珠碎却圆”精妙地描绘出一幅园池初夏的动态特写。

一位活泼可爱的少女,酣香的昼眠在棋子轻敲的声响中醒来,她透过碧纱窗看到微雨过后满园清新:小荷初成,随风翻转;榴花经雨,盛开似火。

这秀色生机让她陶醉。

少女禁不住端着玲珑的瓷盆到池塘边玩水。

她纤秀的手,拨弄清泉,溅起水花,水花撞击荷叶,飞溅散成许多珍珠般的水珠,水珠落到荷叶上,旋即汇聚成圆润晶莹的大珠。

可以想见,少女的心情恰如这瞬间的景象,清澈、欢悦得有点不能自持。

这幅小品,间接而真切地传达出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

这种率性绝不是个例。

如果说,高考语文的“参考答案”全部错误——这样说的确是耸人听闻;但是,如果说,历年古代诗歌阅读题目的“参考答案”几乎都不精当,都有毛病——这样说又确实是负责任的。

[例2·2011年全国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第一处错误:“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

按这种说法,这首诗是在抒发“秦盛唐衰”的感慨。

这就很奇怪,诗人为什么不追思大唐王朝曾经的繁荣强盛,而去遥想秦国?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可这里不也是唐朝统治中枢所在地吗?不错,诗题是“春日秦国怀古”,但以秦汉譬唐,不正是唐代诗人的惯常表达方式吗?杜甫诗中“况复秦兵耐苦战”“武皇开边意未已”就是中学语文教材里的名句。

第二处错误:“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油然而生”指好的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是一个褒义成语;而“不堪回首”显然不是什么好的感情。

这是一处典型的褒词贬用,一则成语题目中使用不恰当的选项。

第三处错误:“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

诗歌里描摹的“泾水之滨”,可不是“只见古碑”,还有荒原、远村、游荡的牛马和耕破的原田。

而“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两句,更是形象丰富,感情深邃——怎么视而不见?
【备考答案】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的感情。

诗歌首联总写景和情:郊野一派荒凉引发极度哀伤,回肠九曲一如泾水盘旋。

颔联写村落生活:没有春草生机,凸显古碑苍凉,牲畜游荡,原田废置,破败不堪。

颈联写自然景观:山雪苍茫,烟树昏残,毫无生气和希望。

关中一带,曾是秦国的发祥地;而盛极一时的唐王朝经历安史之乱,元气大伤,一百余年后,京畿一带居然如此荒凉残破,不见一丝转机。

尾联收束:脚下黄沙,内心枯焦。

“不堪回首”一语双关:既不忍回首荒原,更不忍回顾历史——无限凄楚迷茫尽在其中。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参考答案】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这个“参考答案”实在笼统,就是提供给阅卷参考,也未免不负责任。

势必对将语文教学引向空洞概念化产生不良影响。

“参考答案”有责任说清诗歌哪里是“触景生情”,哪里是“寓情于景”;而所谓的“景”和“情”又分别具体是什么内容。

【备考答案】诗歌开篇触景生情,诗人行经萦纡泾水,放眼望去,满目荒凉,“欲销魂”三字脱口而出,到诗歌结尾,更是发出“不堪回首”深沉喟叹。

中间两联描摹所见,寓情于景,残破的村落,兀立的古碑,云雪的晚山,烟笼的黄昏——凄凉的景色无不包容、渗透着悲怆绝望的感情。

诗人对照古今,满怀抑郁,这主观情绪更使他感受到满眼昏黄。

昏黄,是眼前景色的写照,是脚下行路的写照,是大唐王朝现状的写照,也是诗人自身处境与内心世界的写照。

更有些题目,从文本来看,根本没有答案;但命题人却给出了“参考答案”。

这就只好凭阅卷处置了。

[例1·2012年北京卷·10]②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

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

(唐·郑谷《阙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宋·杨朴《莎衣》)
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

(宋·刘子翚《海棠花》)
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

(元·杨维桢《燕子辞》)
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

(明·邱濬《都城春日》)
诗歌阅读采用明代金銮的诗“柳堤”做文本: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题目所说“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就是通感修辞格。

因为“通感”不在《考试说明》的范围,所以题目回避了术语,而用语句说明。

这一点考虑很周到。

但是题目很费解。

触觉,应该是指雨落在身体上被感知;视觉应该分别指看到雨落和燕子飞掠。

可是,我们无论怎样打通经络,发挥联想和想象,也无法把这些感觉与“香”联系到一起。

至于雨有无香味,可能见仁见智。

退一步,就算这场雨落下的是“纯净水”,本身“无香味”,也会激发出泥土和花草的香气。

“雨香飞燕促”描写的就是诗人敏锐的感受,根本就没有“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

一道站不住的题目居然也有“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D、E
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

是看见燕子来、春雨飘感觉到“香”,还是春雨落到身上感觉到“香”?
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

是看到尘土被雨水沾湿感觉到香,还是感觉到雨的滑润感觉到香?
我想,一般人感觉不到,除非有特异功能。

金銮、杨维桢和邱濬都嗅到了雨香,都在诗中写出了嗅觉快感,都没有用通感修辞格。

题目都兜了个大圈子。

之所以把D、E作为“参考答案”,无非因为“花经宿雨香难拾”写的是“花香”,“菡萏香中带雨披”写的是“菡萏香”,“几经夜雨香犹在”写的是“海棠花香”,而“燕子来时春雨香”“浥尘香雨润如膏”和“雨香飞燕促”,“香”的主体都是“雨”。

高考语文试题和“参考答案”中错误不少,但如此用心费力去制造错误的还真不多见。

这道题目当然没有答案。

如果删掉题目的拽文,只问“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是”,那么答案是:A、B、C、D、E。

还有一些“参考答案”,简直就是答非所问。

问其原因,可能因为制定“参考答案”的专家看题不仔细,和命题专家又沟通不够;也可能是“参考答案”已制定,后又修改题目,而忘记调整“参考答案”。

这在阅卷中并不是大事,因为阅卷领导小组从来不把“参考答案”奉为圣旨,他们会根据题目修订、补充,甚至会推翻“参考答案”。

[例1·2005年北京卷·21]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

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
有一句俗话:我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这话,话糙理不糙。

“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一般而言,并不一定表现在文字表面。

往好里说,曲笔讽喻,含蓄内敛,别有所指,以小寓大;往坏里说,另有所图,借题发挥,指桑骂槐,含沙射影——从古至今,司空见惯。

因此,“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类问题,只根据文章,往往是看不出来,无法回答的。

是需要掌握作者背景材料,并兼顾时代环境深入探究的。

探究结果,也大多是见仁见智的揣度而已。

但是,有些题目给出的“参考答案”,却在“见仁见智”之外,是无论如何站不住脚的。

例如这道题目就是答非所问。

【参考答案】想表现的是:①母爱是普遍的;②母爱又是独特的。

阅读文本是史铁生的《合欢树》。

散文写的是,在作者病重时妈妈种下一棵“合欢树”。

母亲种下的,是对儿子痊愈的希望,对儿子幸福未来的憧憬。

合欢树,是母爱的象征意象,代表着母亲一片拳拳之心。

作者在散文结尾怀念这棵树,表达着对母亲的思念,对母爱的感戴。

这则“参考答案”阐述“母爱”的属性。

这是读者阅读散文可能得到的感受,绝不是作者“想要表现”的。

史铁生在写作中完全沉浸在对母亲的怀念中,他在痛苦的思念中不能自拔。

不可能一边痛思母亲,一方面又想给读者阐明“母爱”的属性。

就算是作者有点儿“精神分裂”,“参考答案”的两点母爱属性,也不能是并列的,而应该是“虽然母爱是普遍的;但母爱又是独特的。

”前者是铺垫,重点在后者。

看文本吧。

题目出在文本最后一段: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

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

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
的。

语段共两句话,分别来看这里写的“会跑去看看那棵树”的孩子,应该就是上文中那个“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的新生儿。

作者写第一句话“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

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要表明任何一个人都享受母爱,都感怀母爱。

第二句话“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是重点,作者要表明,母爱对于我十分厚重,尽管我在这篇散文里这样抒写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但是仍然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不能把自己对母亲的感念传达给读者。

有点儿“书不尽言,难以表达”的意味吧。

【备考答案】作者这样写想表现的是:尽管人人都感怀母爱,但我的母亲给予我的爱是如此深厚与特殊,任何人也不能够真正懂得我对母亲的独特感受。

当年,是以类似“备考答案”的细则评阅试卷的。

但是印到各种“考试说明”“备考资料”里的,仍然是“①母爱是普遍的;②母爱又是独特的”这个已经被否定的“参考答案”。

还有一些“参考答案”,虽不能说是完全错误,但确实是粗制滥造,漏洞百出的。

如在教学和备考中将其称为“标准答案”,进而奉为“圣旨”,那就既不能明确思路,也不能充实提高。

我们不能说“参考答案”是给语文教学灌迷魂汤,但迷信“参考答案”的确是在吃迷魂药——灌不灌,吃不吃,全在自己。

[例1·2007年北京卷·23]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向北京市民披露了两条重要信息,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

(每条不超过25字)
【本报讯】近来,北京市民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情况更加关注。

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起点为湖北丹江口水库,重点为北京颐和园团城湖,总干渠1277公里。

其中,北京段起点在房山拒马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北上至颐和园团城湖,全段输水管道线路长78.4公里。

中线工程竣工后长江水才可进京,竣工时间最后敲定为2010年。

为保障在长江水抵京前北京的用水,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将在今年年底完工,2008年4月具备通水条件;届时,该段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从河北等4个水库引水,每年大约可向北京供水4亿立方米。

这对奥运会筹备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答案】信息一:长江水将在2010年引入北京。

信息二: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年底完工,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

“信息一”只13字,要点有所缺漏,表述不够完整:“引入北京”怎么引入?是用火车皮拉呢,还是易拉罐装?“信息二”共24字,语句不够连贯,时间表述模糊:“年底完工”?哪年年底?是2010年,还是2080年?这样的信息能让关注“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情况”的北京市民满意吗?
新闻报道冒号前的两句话,不属于信息内容。

“就此”的“此”指“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情况”。

可见,冒号之后是题目要求“概括”的内容。

冒号之后共五句话。

其中第一、第二、第五句,不属于“工程的进展情况”,可略过。

第三句是重要信息:中线工程竣工后长江水才可进京,竣工时间最后敲定为2010年。

第四句的重要信息是: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将在今年年底完工,2008年4月具备通水条件;届时,该段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

统筹整理重要信息,得出“备考答案”。

【备考答案】
信息一: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竣工后,长江水将引入北京。

信息二:2008年4月,北京段作为应急调水通道将具备通水条件。

这应该是符合题目“每条不超过25字”的最好概括。

当然,如果题目要求“每条不超过10字”,就需要这样概括了:
信息一:2010年长江水进北京。

信息二:2008年春北京段通水。

总之,“参考答案”仅是”参考“。

它不是给老师讲课用的,也不是供学生作为终极目标答题用的,它仅是共阅卷老师做参考的。

我们学习过程中要有自己说得过去的”备考答案“它重在有解析过程,注重了概括表述,还有深度延伸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