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作业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
1d 2b 3a 4d 5c 6c 7a 8a 9c
10a 11b 12a 13a 14c 15d 16d 17a
二、多选题
18de 19abcd 20abcde 21abd 22abcde
23abcde 24abce 25abcd 26cde
三、判断题
1错 2对 3对 4错 5错 6错 7对
8错 9对 10错 11错 12 对 13对 14错
15对 16对 17错 18对 19错 20对
四、名词解释:
1、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主要利用价值手段强制地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国家与企业及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2、税收收入: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固定地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而形成的国家与企业及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3、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抬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人或者供应人的一种经济现象。
4、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政府对跨国纳税人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利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
5、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的方式,把来自市场体系的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转移给居民和其他受益者而形成的财政支出。
6、国家预算:从形式上看,它是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表格之中,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解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从实际经济生活来看,国家预算的编制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
7、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五、简答题(参考答案):
1、简述财政的收入分配置职能。
(1)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通过收入再分配来调节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分配差异,促进社会公正、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2)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而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
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相对称,它是在平等竞争的环境下由等价交换来实现的。
社会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3)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第一,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第二,规范工资制度。
第三,加强税收调节。
第四,通过转移性支出,改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2、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作用?
(1)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及国民生产总值就多。
一般而言,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起着基础性的约束作用。
(2)生产技术水平是指在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的程度,生产技术水平是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内含于经济发展水平之中。
表现在:一是技术进步速度越快,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也越快,财政收入规模的增长也就有充分的财源;二是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供财政分配的产品(剩余产品)也就越多。
所以,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
3、简述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的主要表现。
(1)市场失灵,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a外部效应;b市场垄断;c不完全市场;d信息不充分;e公共产品
(2)市场缺陷主要表现有以下两个方面:
a收入分配不公;b经济波动
4、财政政策的四大目标是:
(1)物价相对稳定(2)收入合理分配
(3)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4)经济适度增长
5、政府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
政府财政的投资决策标准取决于政府在不同时期所要实现的政策目标。
政府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主要是:
(1)稀缺要素标准。
(2)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
(3)就业创造标准。
6、为什么说价格总水平的升降会影响财政收入规模?
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价格总水平升降的影响上。
物价上升时,财政收入增长率可能高于物价上升程度,即财政收入的实际增长;财政收入增长率也有可能和物价上涨程度持平,即财政收入实际上没有增长;当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程度时,财政收入就变成了负增长。
价格总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实际上有两个原因:一是具体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二是现行的财政收入体制。
价格比率的变化也会引起财政收入的变化。
由于价格比率的变化会引起货币收入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导致收入来源的构成发生变化。
同时,不同部门之间对于财政收入的贡献比例是不同的,从而会使整体财政收入发生变化。
7、税负转嫁的方式有:
(1)前转 (2)后转 (3)消转 (4)税收资本化
8、西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特点:
(1)保障项目名目繁多。
(2)社会保障资金有确定的来源。
(3)社会保障支出依法由政府来安排。
(4)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有明显的宏观调控动机。
9、简述财政的基本特征:
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
①阶级性和公共性;②强制性;③无直接偿还性;④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六、论述题
1、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1)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广义地理解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地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
不论作何种理解,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标。
财政的资源配置机制和手段主要有:第一,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符合高效的资源配置原则。
第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确定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的比例,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比例。
第三,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第四,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投资的整体效率。
第五,提高财政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
是指财政通过收入再分配来调节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分配差异,促进社会公正、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而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
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相对称,它是在平等竞争的环境下由等价交换来实现的。
社会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第一,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
第二,规范由国家预算拨款的公务员的工资制度以及相类似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制度。
第三,加强税收调节,通过间接税调节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调节各经济主体的要素分配;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公司的利润水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使之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差距范围内;通过资源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级差收入;通过遗产税、赠予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
第四,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
障支出、救济支出和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多重含义。
发展和增长是不同的概念。
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增加,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人均水平来衡量。
发展比增长的含义要广,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长,还包括随着产出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的变化,表现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比重相应下降,而制造业、公用事业、金融贸易和建筑业等的比重相应上升,随之劳动就业结构发生变化,教育程度和人才培训水平逐步提高。
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第一,财政政策是维系总供求大体平衡的重要手段。
当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财政可以实行紧缩政策,减少支出和增加税收或二者并举。
一旦出现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情况,财政可以实行适度放松政策,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或二者同时并举,由此扩大总需求。
第二,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例如累进税制度、失业救济金制度都明显具有这种作用。
第三,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最优结合。
第四,财政应切实保证前面提到的那些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和平的和安定的环境。
2、论述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财政收入规模是衡量一国财力和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职能范围的重要指标,世界各国都将财政收入的增长作为主要的财政目标。
但财政收入的增长并不是以政府的意愿为转移的,它受到各种因素制约,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收入分配政策、价格水平、政治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产品越丰富,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越多,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越高,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也会更高。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起着基础性的约束作用。
2.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生产技术水平又称为技术进步,是指在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的程度。
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技术进步速度越快,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也就越快,财政收入规模的增长也就有充分的财源;二是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剩余产品价值所占比重扩大,因此可供财政分配的产品也就越多。
可以说,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
3.收入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政府收入分配政策是一国政府采取的对收入进行再分配的政策措施。
一国政府在收入分配中越是追求公平,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力度就会越大,政府要求掌握的财力就会越多。
在同等的国民收入或社会产品的水平下,政府再分配的力度越大,政府的财政收入规模就会越大。
从收入分配政策的表现形式上看,对财政收入规模的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
(1)收入分配政策能够影响剩余产品在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总量中所占的份额,进而决定财政分配对象的大小。
实际上各国政府的财政来源,占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2)收入分配政策决定财政收入占剩余产品的份额,从而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
一般来说,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较之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而言,更强调收入分配公平,因而在剔除其他因素影响下,前者的相对财政规模会更大一些。
4.价格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价格总水平升降的影响上。
实际上价格的变化会对财政收入规模产生不同的影响,物价上升时,财政收入增长率可能高于物价上升程度,即财政收入的实际增长;财政收入增长率也有可能和物价上涨程度持平,即财政收入实际上没有增长;当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程度时,财政收入就变成了负增长。
另外,财政收入体制中的税收制度对于价格水平的上涨反应是不同的。
除了价格总水平以外,价格比率的变化也会引起财政收入的变化。
5.政治与社会因素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政治因素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局和政体结构两个方面。
社会因素如人口状态和文化背景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财政收入规模。
3、试述农业财政投资的必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林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
我国过去多年的实践也证明,农业发展必须要有政府支持。
1.农业的国民经济意义。
农业发展对于同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农业生产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为其他生产活动提供了基础。
(2)农业劳动生产车的提高是工业化的起点和基础。
(3)稳定农业是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2.政府对农业进行投资的必要性。
由于农业具有重要的国民经济意义,并且完全市场化的农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必然会出现不稳定状态。
所以,从稳定农业以进一步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政府必须广泛介入农业部门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将农业部门的发展置于政府的管理之下。
另一方面,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生产率,而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
因此,安排好农业投资的资金来源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投资的资金应当主要来自农业部门和农户自身的积累,国家投资只应发挥辅助作用。
然而,要使农业部门和农户自身的积累成为农业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有两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1)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必须高于农业生产的投人成本,否则,农业部门的积累无从产生;(2)农业投资的收益必须高于、至少不低于全社会平均的投资收益率,否则,农业部门即便产生了利润也不会向农业投资转化。
在我国目前GDP分配格局下,上述两个条件都是得不到满足的。
主要原因在于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偏低,而农业投入品的相对价格水平偏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不进行投资,农业部门要获得发展是很困难的。
从理论上说,金融机构贷款也可以成为农业投资的资金来源。
但是,借款是要还本付息的。
在农业投资盈利率较低的情况下,不可能将大量信用资金投放于农业部门。
除非政府给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以财政补贴,或者专门成立以农业部门为贷款对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否则农业部门很难得到金融部门的支持,但是,如若这样做,仍是需要国家财政拿出资金。
因此,从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来看,农业发展也必须由政府投资。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政府从事农业投资的必要性,并不只在于农业部门自身难以产生足够的积累,而且生产率较低的现状难以承受贷款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许多农业投资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只适宜由政府来进行,如大型水利工程和农业科研等。
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
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