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写作叙事方式分析
从“新华社中国网事”谈微博新闻的叙事结构

关键字 : 新华社
中国网事 叙 事结构 为文体结构 。” [ 2 1
两类事件的多样 化安排 ,可 以进一步扩
“ 新华社 中国网事” 是新华社 开通 的
一
个新 浪微博 , 旨在聚 焦 网事 , 走 近 网
行 的地方 , 曾来 了地方警察 , 拘捕 了八个 游行示威 的人 。” 这段长句精心推敲 , 只
要用“ 八人被捕” 四个字就行 了。 再则, 就是要舍 得“ 割爱 ” , 要下 “ 狠
不掺水 分 , 让人一饮 , 满 口香 醇 , 良久 回
味 !●
露在水上的只有八分 之一 ,其 余八分 之
“ 核心 ” 事件。
# x x x #【 标题 】 ( 记者从 x x x 获悉 / 了 解) 5 W+ H +背 景资 料 +网址 链 接 + @+
记者
图 片 +视 频
体现 了在 中国特有文化背景下 ,小说叙 事结构 的独特性 。董小英在《 叙述学 》 一
书 中指 出 “ 叙事结构主要是指文本 内部 的叙述方式安排 , 为文章结构 ; 另一个是
微博新 闻叙事结构正体现 了“ 核心” 事件和 “ 卫 星” 事 件 的有机 结合 , 通过对
【 中国首次面向应届初 中毕 业生招
收女 飞行 学员, 女 同学们有感兴趣的没 】 过: “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 ,竭力将可有可
无 的字 、 句、 段删去 , 毫不可惜 。”比如 ,
有 人 在 文 中 写 了这 样 一 段话 : “ 您 的 刻 不
xxx标题记者从xxx获悉了解5wh背景资料网址链接记者图片视频中国首次面向应届初中毕业生招收女飞行学员女同学们有感兴趣的没谈微博新闻的叙事结构61中国地市报人20134期column业务探讨记者26日从武汉六中获悉在今年空军武汉飞行少年军校面向湖北招生的40名学员中有10名女生
从网民的阅读模式看网络新闻的写作技巧

4 .网民 的 阅读 是 以 效 率 为 导 向 的 ,
有一个基本 的固定 时间——2 秒钟 ,此 首先 是水 平式阅读 ,用户通 常阅读文本 并且希望解读信 息的含 义 5 网 民在 阅读 网页 文本 时 ,总是 希 望用 比较高 的效 率来 获 得 自己需要 的 横 。接 下来 ,用户 的 目光 向下移 动 ,
寻求 信息与信息之 间的关 联 ,解读信息 的含 义 ,理解部分 与整体之 间的关系 。
( 2)单 个段落 要简短 。简短 还应 导 语 对 于 网络 新 闻 的传播 效 果 至 该体现在段 落上 。网民青睐扫描式 的阅 关 重要 。无 论 是 “ ”型 还是 “ F z”型 读 ,而简短 的段 落 自然更加适合扫描式
的关 系 ,并尝试通过碎 片化的信息来还 多数 转载 自传统 的媒体 ,这些 网站在转 读 的速 度 要慢 于 报 纸 阅读 的速 度 。而 原事情 的整体 面貌 。 载时 ,通常都会对标题做一 定的修改 , 且 ,网民的阅读是讲 求效率的 ,长篇 的 综 合 上 面 的分 析 ,不难 得 出 以下 将 多行题 变为单行题 ,压缩 字数 ,尽量 新 闻报 道 容 易 让 网 民感 到 厌倦 和 不 满 。
表明 ,平均而 言 ,用户在浏览 网页文本 单个文本2 %的 内容 ,但是Jk bNesn 在 逐 字 逐 句 的 阅读 。这 个 研 究 成 果 和 前 8 ao i e l 时 ,大约只阅读 2%左右的 内容。 0 指 出 ,在 实际使用环境 中,用户 大约 只 面介 绍的其他研究成果是相 互支持的 。 根 据 实 验 得 到 的 数 据 , J k b 会 阅 渎 2%左 右 的 网 页文 本 内容 。 0 a 0 网 民 在 阅 读 网 络 文 本 时 ,往 往 希 望 迅 速
新闻故事的格式特点及写作技巧

新闻故事的格式特点及写作技巧新闻故事是一种特殊的新闻形式,它以叙事的方式呈现新闻事件,通过描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背景环境等元素,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新闻事件的内在逻辑和情感色彩。
以下是新闻故事的格式特点及写作技巧:一、格式特点:1.新闻故事通常采用倒叙的方式,先呈现新闻事件的结局,再逐步揭示事件的起因和经过。
2.新闻故事强调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语言、动作和环境描写来呈现新闻事件的本质。
3.新闻故事通常采用客观、中立的报道方式,以避免影响读者的判断。
4.新闻故事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辞手法和华丽词藻,以传达信息为主。
二、写作技巧:1.选择合适的角度:在撰写新闻故事时,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来呈现新闻事件。
这个角度应该能够突出新闻事件的特点和价值,同时吸引读者的兴趣。
2.注重细节描写:新闻故事的细节描写非常重要,可以通过描绘人物形象、语言、动作和环境来呈现新闻事件的本质。
细节描写要准确、生动、形象,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构建情节发展:新闻故事需要有内在的逻辑结构和情节发展,让读者能够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情节发展要合理、紧凑、有吸引力。
4.引用权威来源:在撰写新闻故事时,引用权威来源可以增加报道的可信度。
这些来源可以是官方文件、专家学者、新闻机构等。
5.保持客观中立:新闻故事应该保持客观、中立的报道方式,避免加入过多的个人观点和情感色彩。
在呈现不同观点时,要进行平衡报道,避免偏袒一方。
6.突出重点信息:在撰写新闻故事时,要突出重点信息,让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新闻事件的本质和重要信息。
重点信息应该包括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和结果等要素。
7.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新闻故事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辞手法和华丽词藻。
用词要准确、简练、明了,以传达信息为主。
新闻的叙事视角分析

新闻的叙事视角分析作者:韩晓梅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2期【摘要】新闻是一种向受众报告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叙述。
本文主要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事方面入手,借用有关叙事视角理论,对采用第一和第三人称叙事的新闻作品进行分析。
希望通过分析为新闻报道视角的选择与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叙事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在叙事学的研究中,小说的叙事性早已为人熟知,许多叙事学著作研究也有关于小说的叙事本质、特征和方法等内容。
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叙事”,因此也应该具有叙事性。
可是新闻与小说又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也就提示我们新闻的叙事性与小说定有较大差异,如此一来对新闻的叙事性和叙事视角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新闻的叙事性按照通常解释,叙事就是对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真实或虚构事件进行叙述。
所谓“事(事件)”是指有目的的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及其结果。
而历史就是将无数的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组合,对历史的部分或全体描述就为历史叙述。
因此历史叙述和新闻叙述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对真实事件的记述,只不过,历史是记述过去的事件,新闻是记述最近发生的事件。
可以说,今天的新闻有可能就是以后的历史。
从以上关于叙事的解释我们可以认为新闻就是一种“叙事”,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对公众来说有知晓意义的事件进行报道。
这里的“报道”当然建立在叙述之上,或者就是叙述。
所不同的是,新闻的叙事往往要求按照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来进行,文学可以虚构故事,而新闻必须恪守真实这一生命线,真实性是新闻叙事与虚构性叙事的本质区别。
二、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分析就当下而言,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多采用第三人称的方法叙事。
也就是说通过隐藏了的“我”来对受众传播自己的观点或者所掌握的信息。
采取隐藏的“我”来讲述新闻时,记者多是以一种较为客观、较为清醒的旁观者角度来描述对象,是典型的限知叙事类型。
因为采用的是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所以第三人称叙事能够在纪实性的文本(如新闻)中增加文本的可信度,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主观判断带来的偏颇,同时也让读者能够信任记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关于新闻的特点及写作方法

关于新闻的特点及写作方法新闻,是指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途径所传播的信息的一种称谓。
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新闻的特点及写作方法,仅供参考!一、消息的特点1、短小精练:消息要短小精练,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就小记者采写新闻来说,写好短消息,便于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同时也锻炼小记者的采写能力;就读者阅读新闻来说,它便于阅读。
2、语言生动简洁:消息的语言只有生动、简洁,才能吸引读者。
3、“倒金字塔”结构:消息的写作是将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面,按事实重要性程度和读者关注的程度先主后次的安排,内容越是重要的,读者越是感兴趣的,越要往前安排,然后依次递减。
这在新闻写作中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二、消息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1、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
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
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
三、学会恰当运用新闻背景材料背景材料在不少新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是新闻稿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交代背景应根据。
浅谈不同媒体形态下消息的特点及写作方法

浅谈不同媒体形态下消息的特点及写作方法发布时间:2021-02-24T14:28:14.99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作者:管炜[导读]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融合转型成为头等大事。
通辽日报社内蒙古通辽 028000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融合转型成为头等大事。
这种趋势对新闻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新闻写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发展的需求。
不同媒体有各自的个性特点,有自己的特殊写作规律,这就决定了不同媒体对新闻作品有着不同的要求。
这种情况在消息报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不同媒体形态下消息的特点(一)报纸消息与其他媒体相比,报纸消息虽然在时效性方面不占优势,但在信息的全面性和整合度上更胜一筹。
此外,报纸还包括可以让读者随时、随地阅读,反复翻阅,轻便易携等等。
(二)广播消息广播消息最大的特点是便于口说耳听,让人一听就懂。
因此,广播消息的写作应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需要注意的是,广播语言不是日常的口头语言,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合乎语言规范的语言。
(三)电视消息广播消息写作中的特点电视消息几乎全都具备。
此外,电视消息还有画面这一最能体现电视媒体特点的传播元素。
画面与声音共同构成电视媒体的特征。
电视消息的写作要紧密配合画面,坚持从画面出发,结合画面进行组织和思考。
(四)网络消息网络消息“扫描式阅读”的特点非常明显。
首先是对新闻标题的“第一依赖感”形成。
第二是扫描式阅读带有极大的跳跃性、检索性、忽略性,如果新闻中没有醒目的关键词和引人注意的细节,就难以抓住读者高速运动的眼球。
第三是受众对接收新闻的过程实施全方位自由选择和调配。
不同媒体形态下的消息写作方法(一)报纸消息的写作报纸消息的导语写作可采用“文学式”手法,在导语中更多地使用细节和有人情味的事实,使用更吸引人的写作手法,并寻找更吸引人的角度。
表达应简洁,新闻要素可以有侧重地交待而不要面面俱到;报纸消息的主体建构提倡多段落、短段落,以新闻“跳笔”来写作,段落之间要进行流畅的转接。
网络新闻消息写作小技巧

网络新闻消息写作小技巧侯巍(黑龙江东北网络台,哈尔滨150090)[摘要]消息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网络新闻媒体,消息是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也是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报道形式。
在网络时代,如何写好网络消息,如何在海量的网络新闻里抓取最具可读性的新闻,消息成为最快捷的报道体裁,也是网民获取消息最快捷的方式。
[关键词]消息;新闻写作;技巧消息也称新闻,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件的一种体裁。
《新闻学大辞典》对消息的解释为: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是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报道形式。
消息发布迅速、及时,叙事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篇幅短小体裁,好的消息,会让网民第一时间了解足够信息。
而好的消息一定是有大量的采访做为前题,所以说采访是消息写作的前题基础。
要写出好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首先要求记者深入细致地采访,占有丰富、典型而真实的材料。
较强的新闻敏感力,善于获取新闻线索,掌握基本的采访方式、方法,有熟练的采访技巧尤为重要。
成功的采访,为消息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作为网络新闻媒体,如何快速写好消息?下面就如何快速报道网络消息谈几点写作技巧。
―、短小而精悍新闻写作从技巧方面强调新闻类稿件要做到尽量短,它也是新闻写作质量的重要标准。
把新闻写短,是网民阅读新闻习惯、接受新闻习惯的要求;也是网络媒体优势,海量新闻满足可读性的要求。
消息写作提倡“短些,短些,再短些”,但也不能短到空洞无物的地步,而应力求短而有丰满内容,短而实。
网络具有快速、及时报道突发事件的先天优势,拥有新闻采访权的网站又有具有原创、独家、首发的优势,两方面密切结合,就能在重大突发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组织自己的采访、报道队伍进入新闻现场,以短讯、快讯、现场连线、手机图片等方式滚动发布事件最新进展。
短消息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运用最多。
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标题具有向读者推荐的作用。
网络新闻写作技巧(2稿)

网络新闻写作技巧一、网络新闻力求"短、精、易"长期以来在新闻界流传这样一句话:“看书看皮,看报看题”。
进入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受众,面对“信息海洋”就更渴望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了解自己生存环境发生的最新变化。
据美国学者研究发现:79%的网络读者对内容是一扫而过,只有16%的人逐字逐句地阅读。
这就要求网络新闻稿件尽量实现"短、精、易"的要求。
(一)、短:篇幅短小适合有学者提出网络新闻以不超过 500 字为最佳,或以不超过一个屏幕的大小为标准。
导语开门见山,精心提炼,以不超过两句话为宜。
一个段落一个中心,不宜将文字堆彻成大段,善用分段,每段两三句话为宜。
对于无法割舍的长篇幅新闻,可以采用超级链接等方式以"化整为零",也可用小标题的方式将长新闻分成小块。
例:江津区“华城希望”杯少儿歌手赛圆满落幕稚嫩的童声,流行的唱腔,激情的演绎,庞大的亲友团……今日,江津区首届“华城希望”杯少儿赛歌手决赛在江津电影院落下帷幕,43名参赛选手现场比拼,充分展现江津少年儿童的优秀演唱风采。
……特别提示:进入江津网专题可欣赏全部参加决赛选手的照片和视频。
链接地址:/html/node_163527.htm另外,网络记者还要善于拆开新闻来写,坚持一事一报,独立成篇,坚决避免相关新闻的长篇罗列。
如在专题会议或学术论坛上可以挖掘到了几条新闻,那就一件事报一条新闻,切忌将几件事写成一条不分主次的综合新闻。
例:江津区“华城希望”杯少儿歌手赛圆满落幕稚嫩的童声,流行的唱腔,激情的演绎,庞大的亲友团……今日,江津区首届“华城希望”杯少儿赛歌手决赛在江津电影院落下帷幕,43名参赛选手现场比拼,充分展现江津少年儿童的优秀演唱风采。
……稚嫩童音再现摇滚名曲少年乐队引领全场眼球星光闪耀的舞台上,爵士鼓、电吉他、键盘等一大堆摇滚乐器一应俱全。
今日上午,“华城希望”杯首届少儿歌手赛如火如荼地进行,五个稚气未脱的孩子,用娴熟的手法、可爱的童音,演绎了beyond乐队的经典名曲——《真的爱你》,引得观众情绪高昂,连连叫好。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写作比较研究

2024.02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新闻写作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但它们之间的联系也十分密切。
网络媒体的兴起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势和特点,促进新闻传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一、什么是新闻写作新闻写作是新闻作品的制作活动,涉及将采访中收集的素材加工成特定的新闻作品,然后通过新闻工具传播出去。
它是新闻采访的延续和扩展,也是新闻编辑的前提,体现出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新闻写作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和发生过程。
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通讯还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些要素。
通过把握这些要素,可以迅速理解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
此外,新闻报道的构成还包含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等部分。
一般来说,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概括,导语是新闻报道的第一段,主体是新闻报道的主要部分,背景是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历史或环境信息,结语是新闻报道的最后一段。
在写作新闻时,需要做到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观点明确、语言简洁。
新闻写作是新闻事实的文字表达手段,必须准确无误地传达事实,让读者能够迅速理解。
二、传统媒体新闻写作的特点和技巧1.传统媒体新闻写作的总体特点传统新闻媒体通常以客观、真实、公正的报道为准则,追求事件的真相和准确呈现。
这种原则对于新闻写作具有重要影响,要求记者避免主观偏见和个人情感色彩的介入,确保新闻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传统新闻媒体具有严格的新闻筛选和发布流程,以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①严谨性。
传统新闻媒体如报纸,对于新闻报道的写作要求非常严格,注重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新闻事件发生后,记者通常需要进行实地采访和调查,收集和核实信息。
此外,传统新闻媒体通常有专门的编辑人员对稿件进行审查和校对,以确保报道内容真实可靠。
②深度性。
传统新闻媒体通常更注重对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和分析,强调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新闻联播的叙事结构对作文写作的启示

新闻联播的叙事结构对作文写作的启示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而新闻联播作为一档权威、全面且具有影响力的新闻节目,其叙事结构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深入研究新闻联播的叙事结构,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对作文写作有益的启示。
新闻联播的叙事结构通常具备清晰的条理和逻辑。
它总是以最重要、最紧急的新闻作为开头,迅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这就如同我们在写作文时,开头要开门见山,点明主题,让读者能够一下子明白文章的核心内容。
比如,在写一篇议论文时,开篇就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不拖泥带水;写记叙文时,在开头设置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或事件,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新闻联播在报道新闻时,会按照重要程度和相关性依次展开。
这启示我们在作文写作中,也要合理安排内容的主次和先后顺序。
对于重要的观点、情节或论据,要给予更多的篇幅和更深入的阐述;而相对次要的部分,则可以简略提及。
比如,写一篇关于“环保”的议论文,如果重点是讨论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解决环境问题,那么在论述相关技术和案例时就要详细、具体,而对于一些常见的环保意识宣传等内容则可以简单带过。
新闻联播注重用事实说话,通过具体的数据、案例和现场画面来增强报道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这一点对于我们的作文写作同样重要。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空泛地表达观点,而要运用丰富的实例来支撑自己的论点。
比如,写“勤奋使人成功”的主题作文,可以列举一些古今中外通过勤奋取得成就的名人故事,如匡衡凿壁偷光、爱迪生发明电灯经历无数次失败仍坚持不懈等,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勤奋的力量。
同时,新闻联播的语言简洁明了、准确规范。
这就提醒我们在写作时要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和生僻、晦涩的词汇,力求用最简洁、最易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比如,描述一个场景时,不要堆砌形容词,而是抓住关键特征,精准地描绘出来,让读者能够迅速在脑海中构建出清晰的画面。
另外,新闻联播在叙事过程中会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与衔接,使整个报道流畅自然。
这也是我们在作文写作中需要学习的。
融合新闻叙事_语言、结构与互动

融合新闻叙事:语言、结构与互动融合新闻叙事:语言、结构与互动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传统新闻媒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如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高信息传递的效果和可信度,成为了新闻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因此,融合新闻叙事成为一种前卫的新闻传播方式,在其中,语言、结构和互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语言作为新闻传播的基本工具,具有直接、生动和准确传递信息的作用。
在融合新闻叙事中,语言应该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切中读者的心理需求。
比起冗长的表达,简洁的语言更容易引起读者的重视,并能够更快速地传递信息。
同时,应该注意使用生动的语言,通过形象、具体的描述来激发读者的兴趣,使他们在读完新闻后对所报道的事情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准确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新闻报道必须建立在准确的事实基础上,避免主观臆断和不客观的评论。
其次,结构在融合新闻叙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传统新闻报道通常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先交代最重要的信息,然后逐渐展开,最后给出细节。
然而,在融合新闻叙事中,采用线性结构可能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
读者可能更喜欢故事性的结构,即通过叙事的方式来展示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
通过设置引人入胜的开头,引发读者的好奇心,然后逐步展示事件的发展过程和结果,最后给出相关的背景信息和分析。
这种结构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的含义和影响,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最后,互动是融合新闻叙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媒体的特点是单向传播,即新闻机构向读者传递信息。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读者已经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对象,他们更愿意参与到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因此,新闻机构应该积极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力量,与读者进行互动。
可以通过发布在线调查和投票,邀请读者发表评论和观点,开展线上问答和讨论,甚至与读者进行实时互动。
这样的互动可以增加读者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和可信度。
综上所述,融合新闻叙事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闻传播方式,适应了互联网时代读者习惯的变化。
论网络深度报道的叙事策略及叙事功能

0 本 结构 上 的特殊 性 ;乔 慧琳 、崔峰 认 为 , “ 所谓 网 音 ,4 %来 自图形和 图像 , 因此 在 传播 过 程 中调 动
络 深度报 道 就是 综合 运 用 多媒 体报 道 手段 , 围绕社 受 众 的 感官 器官越 多,传播 的 效果 就 越好 。” I网 5
“ 美国传播 学 家做 过试 验 ,研 究人在 了解 外部世 界
的有机 组合 ,最 终形 成一 个 比较 中观 的、 并且 是 动 时 对 各 种 信 息 的接 受 程 度 ,最后 得 出 结论 :人 获
态的认 知 构 架 ”【,该 认 识侧 重 于 网络 深 度报 道 文 得的信息 中有2 %左右来 自文字,3 % 1 】 0 0 左右来 自声
对 于这 种特 殊 的 内在 规 定性 ,也 即 网络 深 度报 速 及 时 ,又 不 受版 面 、时段 与 频 率 的限制 ,从 而发 道 的含 义 ,学术界 看 法不 一 。李春 霞认 为 ,网络 深 布 无 限 的信 息 ;还 易 于保存 ,更 可提供 全 文检 索。
度报 道 “ 不是 一篇报 道 的 微观 系统 ,而是 多篇报 道
华
进 ,蒙冬明
论网络深度报道的叙事策略及叙事功能 个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充分的报道;它
电子报 纸 深度报 道 是报 纸 深度 报 道 的 网络化 、数 字
一
化 . 内容基 本 上 是 纸质媒 体 的重 复 ,只 是存 在 P 的图像 、图表 、声音和视频可以使报道 生动形象, DF 版 、图文 版等 几种 不 同的 表 示 方式 而 已 。可见 , 网 具 有 与 广播新 闻与 电视 新 闻一 样 的现 场 感 ;它的信 络 深度报 道有 其特 殊 的 内在 规 定性 。 息 可 以 随 时更 新 , 以 电子 速 度 在 网络 中流动 ,迅
浅谈网络新闻写作的方法

浅谈网络新闻写作的方法作者:付巍来源:《活力》2016年第17期[关键词]网络新闻;特点;方法一个人。
不但要看新闻,还要学会写新闻。
经常进行网络新闻写作和交流,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增强对社会现象和新生事物的敏感性,通过互相的交流,在自我增值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推销。
下面,我想通过这些名人的成功例子,结合自己学到的知识,就网络新闻的一些特点和写作的方法技巧跟大家交流和互相学习。
平民精神在网络新闻中的理性回归在现代新闻中,平民精神日益突出。
平民化现象是当前新闻报道中的一股潮流,具体表现在平民意识、平民题材、平民视角、平民语言等方面。
老百姓越来越成为新闻的主要采写对象,新闻越来越多地在为老百姓说话。
传统政论说教的话语形态逐渐让位于大众、平民、个性化的纪实语言叙事。
报道对象从精英人群向平民阶层“渗透”,报道风格也开始向平实自然与人文忧患意识的方向回归。
论坛当年的辉煌,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其中的网络新闻迅速、深入和开放。
相比报纸电视天天都是领导的活动和讲话,论坛的本地八卦新闻很接近生活,跟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语言生动,人情味很浓,趣味性很强。
易某人、浦志高,还有后来者居上的红旗队长等等,他们都是网络新闻写作的成功者。
善于利用图片说话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真实。
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但是,相对于传统媒体一文一图的特点,网络新闻的优势是可以用图片而且是大量的图片来多层次全方位地深化主题。
大家可能都有这个习惯,在论坛,一篇新帖子,如果标题上注明有PP的,点击率就高,关注度就大,版主也比较容易加精。
反之,单靠文字来说话,从而表达作者对新闻事件的倾向性,难度就很大。
在这方面,“心境如烟”就比较渐入佳境。
他的帖子除了兼备上面第二点提到的“平民”视角和趣味性之外,图片占的分量也比较重。
图文并茂的帖,网友看起来就比较过瘾。
近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斗鸡引发的棘手问题》。
其实,只要你在生活上是个有心人,再加上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可以很快地成为名人,甚至远远地超越他们。
主流媒体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叙事

202010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借助新媒体技术,一改过往单调乏味的报道方式,向着可视化方向不断突破。
主流媒体数据新闻的发展有目共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以数据新闻的可视化报道实践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为基础,从叙事学角度出发,探析主流媒体数据新闻可视化叙事的传播特征,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一、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叙事在新闻写作中,数据的运用并不陌生。
在早期新闻写作中,数据的运用大都是对新闻事实的补充和说明,通过数据的运用增强新闻的权威性与真实性。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数据新闻可视化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何谓可视化,可视化如何在数据新闻中起作用成了学界议论热点。
可视化主要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新闻数据作图像化处理,以更直观的形式展现于受众面前。
一方面便于新闻工作者从庞杂的数据中快速获取规律,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数据新闻呈现出更强的互动性,进而赢得受众青睐。
新闻的可视化叙事让新闻数据以生动的样貌显现,让枯燥无味的数据灵动起来,由繁变简,将数据与文本的关联性进行最大程度的挖掘,最终实现静态到动态的转化。
这种叙事模式不仅有效增强新闻文本的交互性,同时也为受众群体提供了更好的新闻阅读体验。
二、SWOT分析(一)优势数据新闻可视化优势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点:(1)趣味性强。
数据新闻可视化通常会凭借表格、图片、视频等形式将新闻主要内容予以展示,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纯文字新闻的单一性和乏味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新闻趣味性,吸引受众关注。
(2)深度性高。
可视化数据新闻需要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从而揭示蕴藏于数据背后的规律与真相。
因此需要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件予以深度理解,利用大数据这一有利工具对新闻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加强新闻的深度报道。
(3)简洁易懂。
可视化数据新闻通常会把冗杂的数据以明了的图表形式进行呈现,将复杂难懂的信息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可视化信息,更易得到受众喜爱。
新媒体写作中的创新形式与表现手法

新媒体写作中的创新形式与表现手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写作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传播思想的主要途径。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创新形式与表现手法在新媒体写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几种新媒体写作中的创新形式与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优势及适用场景。
一、多媒体结合在新媒体写作中,以文本为基础,结合多媒体元素的创新方式被广泛应用。
这其中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通过多媒体的融合,可以丰富文章的表达形式,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一篇旅游攻略中,一段配有精美图片和音频的文字描述,能够更直观地向读者展示目的地的风景和氛围,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交互性体验新媒体写作还可以通过添加交互元素,提供丰富的读者体验。
通过互动的方式,读者可以参与到文章中来,与作者进行互动和沟通。
例如,在文章中添加投票、调查问卷或留言功能,可以很好地了解读者的观点和反馈。
这种交互性的写作形式强调与读者的互动,让读者参与其中,增加他们对文章的兴趣和参与感。
三、微型写作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短文本的形式在新媒体写作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微博、朋友圈等平台限定的字数,使得作者不得不用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来传递信息。
这种形式的特点在于简短、精练,要求作者有极强的概括能力和表达功底。
通过微型写作,作者可以通过少量的文字引起读者的共鸣,快速传播信息。
四、跨媒体叙事跨媒体叙事是指将同一主题或故事情节以不同媒体形式进行表达和呈现。
例如,一篇新闻报道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呈现;一部电影可以派生出小说、音乐和游戏等不同形式的衍生作品。
跨媒体叙事以多元化的形式满足读者对信息获取的需求,增加了故事的可塑性和表达的多样性。
五、虚拟现实体验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虚拟写作成为一种新的创新形式。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作者可以创造出虚拟的环境和场景,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字所描绘的场景。
例如,在小说中,作者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创造出一个虚拟的世界,读者可以通过VR眼镜或者其他设备完全沉浸其中。
新闻联播的叙事结构对作文写作的启示

新闻联播的叙事结构对作文写作的启示新闻联播是我国最主要的重要新闻节目之一,它以客观、准确、简明扼要的方式传递着国内外的重要新闻。
在新闻联播的叙事结构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对作文写作有启示的地方。
本文将探讨新闻联播的叙事结构对作文写作的启示,并提供一些建议来改善作文的表达和逻辑性。
一、寻找新闻联播的叙事逻辑新闻联播通常采用“倒金字塔”式的叙事结构,即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然后逐渐展开,且具体细节逐渐减少。
这种叙事结构使得观众在短时间内获得关键信息,并能够快速理解新闻的重点。
这启示我们在写作时,应该先明确主题,并集中精力在核心内容上。
通过给出关键信息,然后逐渐展开论述,可以有效提高作文的逻辑性和阅读体验。
二、注意配图的选择和使用在新闻联播中,每个重要新闻都会配以图片或视频素材,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新闻内容。
这提醒我们在作文写作中,可以使用图表、实例和引用等手段来增强论述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通过插入适当的配图,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可读性。
三、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新闻联播的叙事通常以客观语言表达事实,对新闻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概述。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作文写作中要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避免主观情感色彩过重,并使用简洁、明确的表达方式。
语言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信息,使文章更具有权威性和可读性。
四、注重时间结构和连贯性新闻联播的时间结构非常重要,它以时间节点为线索,将新闻事件有机地串联在一起。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写作时,也需要注重时间结构和连贯性。
可以使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样的时间词汇,或者采用时间线条的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接受和记忆文章的内容。
五、关注新闻联播的焦点和新意新闻联播通常会关注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事件,并强调新闻的新意。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写作时,应该关注文章的焦点和新意。
选择具有独特性和热点的话题,并通过提供新鲜的观点和想法,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和独特性。
新闻的写作方法范文

新闻的写作方法范文新闻是新近听到的事件,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件。
下面为大家带来新闻的写作方法,希望大家喜欢!写作要紧扣活动主题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整个活动的内容必然要体现出这个活动的主题,但是在有些新闻稿中的主题内容却与主题脱离。
比如上次一篇《我校举办第三届“模拟课堂“比赛》的新闻,原稿中过多地描写了文艺表演环节,而弱化了教学水平的考核环节。
既然是“模拟课堂”的比赛,主体肯定是要考核参赛者的教学水平,文艺水平只是其中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所以,我的修改意见是,弱化文艺表演环节,弱化文艺才华,突出参赛者的教学水平和知识积累。
在修改稿中发现,“课堂即兴问答”和“智力抢答”两个环节都充分地体现出来,并且还介绍了复赛中“专业讲课”的比赛情况。
活动意义要围绕文化建设这一方向举办活动一般就为了活跃校园的文化,所以,在谈及活动意义的时候,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有层次地概括活动的意义。
一般也分成三个层次。
首先是对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其次是对活动主题本身的意义,如“纪念开放三十周年之诗歌朗诵赛”的意义就有一条是“使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加深入人心”;最后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等。
当然,并不是所有会议,所有活动都必须在新闻稿中评论意义的。
有些活动的意义过于平常、普通也就没有必要体现,免得给读者审美疲劳。
活动程序要分清主次跟会议类的新闻稿一样,在写活动程序的时候要分清这些程序的主次,活动都有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才是报道的重点,就如一场晚会,节目的表演才是写作的重点,而像现场的互动环节则是次要的,一般一句话带过即可。
再如,大型的音乐会,往往都分上下半场,有中场休息,如果我们把中场休息的情况也描写进去,肯定会让读者厌烦,在新闻稿中就破坏了对整场音乐会的描写基调。
活动必须体现主题活动的参与人员往往包括学校的主要领导,嘉宾、新闻媒体朋友,青年学生,这么多不同身份的人员同时参加了活动,如果仅仅写一句“校领导、《福建日报、我校青年学生代表1000余人参加了活动”则显得太随便,给人的感觉是人员很杂,反而看不到活动的覆盖面之广。
叙事型新闻报道的写作与消息写作的不同

叙事型新闻报道的写作与消息写作的不同
叙事型新闻报道与消息写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写作目的和方式不同。
消息写作通常用于传递最新、最重要的新闻信息。
它注重简洁明了的语言,直接传达事实,尽可能多地使用客观的陈述句,避免太多的个人感受和评论。
消息写作通常采用倒金字塔式的写法,即最重要、最突出的信息排在最前面,后续补充细节和背景。
叙事型新闻报道则更加注重故事性和叙述技巧,讲述一个具体事件的经过和背后的故事,以及可能引起读者兴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
它更善于花费篇幅来描绘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使读者更好地感知事件的复杂性和文化内涵。
叙事型新闻报道通常采用线性,逐步展现故事情节的方式,读者可以通过情节的发展,了解整个事件的历程和背后的原因。
总之,叙事型新闻报道更关注深入、细致和生动地叙述事件,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和背后的原因;而消息写作则更注重简洁明了地传递最新和最重要的事实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 2009- 02- 06 作者简介 : 刘大威 ( 1981 ) , 吉林松原人 , 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 07 级硕士研究生在读 , 研究方向为应用写作。
! 91 !
语言 文学研究
刘大威
网络新闻写作叙事方式分析
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 并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这 一点比起那些署名的发布者, 有更大的柔韧度。网 络时代的交互性使得进入网络 中的人通过网 上论 坛、电子邮件、发帖子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也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粘贴和复制, 对自己感兴 趣的话题进行论述, 他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 , 也是 信息的发布者, 网络媒体的发布者与接受者的界限 已经淡化了, 网络是一个没有界限、没有区别的场 所, 在这里, 人们可以畅所欲言, 可以发布信息 , 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把关人已经消失 , 每个人都是信 息的把关人。网络新闻写作主体充分具有主体的独 立性 , 它不像传统媒体那样, 有很多的限制 , 网路 信息的发布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发布自己感兴趣的信 息, 只要是不违法的都可以, 不用拘泥于传统媒体 的条条框框 , 有 很大的随意性。从叙事的角 度看 来, 网络信息的接受者同样也是信息的发布者, 是 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叙事主体 , 一个信息的最终完 成, 是需要发布者与接受者共同完成的 , 它有赖于 接受者的阅读 , 并从阅读者的 反馈中得到新 的信 息, 如果接受者不去阅读 , 这种叙事过程就完成不 了。所以, 网络新闻的叙事者同样也变成了读者 , 而读者也变成了叙事者的一部分, 而这种新出现的 新主体, 则是网络带给新闻写作的新变化。
注 24 . ( 秦 州. 网 络 新 闻 编 辑 学 [ M ] . 复 旦 大 学 出 版 社 2007 : 162. ) 秦 州. 网 络 新 闻 编 辑 学 [ M ] . 复 旦 大 学 出 版 社 2007 : 172. ∗欧阳友权 . 网络文学本体论 [ M ] . 中国文 联出版 社 2004 : 143. 参考文献 : [ 1] 何 纯 . 新闻叙事学 [ M ] 湖南 : 岳麓书社 , 2006. [ 2] 聂 庆 璞 . 网 络 叙 事 学 [ M ] . 中 国 文 联 出 版 社 , 2004 . [ 3] 胡 亚 敏 . 叙 事 学 [ M ] .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 2004 . [ 4] 刘明华 、 徐泓 . 新闻写 作教程 [ M ] . 中 国人民 大 学出版社 , 2002 . [ 5 ] 杨先 顺 . 试论 新闻 写作 的 叙事 角度 [ J ] . 新 闻 大 学 , 2001 . [ 6 ] 蔡之 国 . 新闻 叙事 学研 究 框架 的构 想 [ J ] . 南 通 大学学报 , 2006 . 释: 胡亚敏 . 叙 事学 [ M ] . 华 中师范 大学 出版 社 2004:
二、网络新闻叙事阅读的分析
网络新闻写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实 现了文字、视频、音频、多媒体、 f lash 动 画等多 种形式的整合, 网络新闻写作中, 为了适应受众扫 描式阅读的需要, 首先应该重视新闻标题的拟制 , 在传统媒体上, 标题被称为 ∃ 新闻的眼睛% , 具有 十分重要的作用 , 在网络媒体中, 新闻标题就显得 更加重要。网络新闻传播中, 新闻标题成为受众决 定是否索阅读的第一要素 , 受众对网络新闻标题因 而也就形成 ∃ 第一依赖% 。为了让受众在扫描式阅 读中快速准确捕捉新闻的核心内容和信息要点, 在 网络新闻正文的写作中主要可以采用一些技巧, 比 如每一段开头安排一个段旨句 , 用以概括全段内容 要点 , 便于受众阅读每段的第一句就可以把握该段 基本信息。要知道, 对于进行扫描式阅读的受众 , 如果一段的开始几句不能吸引住他的注意力 , 其余 内容就可能被忽略掉。最重要的是将最重要的新闻 要素置于最前面 , 无论是写作一篇新闻还是处理其 中一个段落 , 都要遵循 ∃ 重要信息优先% 的原则。 读者通过快速扫描搜寻信息, 一旦发现所需要或感 兴趣的内容, 则会进行深入阅读。因此 , 网络新闻 写作必须适应受众搜寻信息和深入阅读这两种阅读 ! 92 !
果更接近真实、更接近生动。网络新闻写作的视角 也符合这一特点, 网络新闻写作的主体并不是单一 的 , 谁都可能成为写作主体 , 这样写作的视角也会 随之变化, 现代信息社会, 已经出现没有独家新闻 的局面 , 如何脱颖而出 , 这就需要一个崭新的视角 吸引读者, 视角的变化极大的改变了新闻的叙事艺 术结构 , 同一个故事因为视角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 的效果 , 网络新闻大都是复制新闻, 对读者没有什 么新鲜感, 要想吸引读者的眼球 , 就必须选取一个 全新的视角。视角的选择是多样性的 , 读者也是分 层次的 , 必须根据读者的兴趣爱好来选取视角 , 这 样难免会失去一部分读者。 2、网络新闻写作主体的分析 网络新闻写作的来源一般是复制性的 , 各大媒 体的信息都大同小异 , 大部分的作者 都是不署名 的 , 甚至有些新闻的发布者发布假消息。网络是一 个没有边际的世界, 出 现在网络上的 是匿名的作 者。再者, 网络新闻是一个碎片 , 可以以段落的形 式 , 也可以视频的方式 , 这样, 叙事主体的性质就 变的模糊起来。当今, 各大网站的论坛的火爆 , 更 加确定了叙事主体的不确定性, 每个人都是新闻的 发布者 , 这种互动性削弱了传者为主的局面, 那些 匿名发布信息的人 , 可以通过链接、图片、视频等
一、网络新闻写作叙述分析
1、网络新闻写作叙事视角的分析 叙事视角提供了发话人/ 叙述人与受话人 / 受述 人两种角色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由叙述人给予 受述人作为叙述内容的信息, 是一种言语功能。视 角的分类是多元的, 但大的归类不外乎这样几种 : 其一 , 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全知视角指的是叙述 者在讲述故事时 , 没有看不到和感受不到的任何东 西, 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 , 甚至能透视人物内心最 隐秘之处 ; 限知视角是通过故事中的某个人物的视 野观察事物, 只了解部分的情况。其二 , 内视角与 外视角。它由叙述者的观察位置处于故事之内还是 处于故事之外所决 定。内视角 是故事内人物 的眼 光, 外视角是 故事观察者的眼光。 这些不同 的叙 述视角本身虽然正如我们一再 强调的并无优 劣之 分, 但如果全知全能叙述成为新闻叙述的主要甚至 唯一的叙述方式 , 新闻给人的总体感觉必是生动性 不足 , 说教味太浓。而新时期网络新闻写作叙述视 角由单一视角向多元视角转变 , 势必使新闻叙述效
络新闻进行综合的、全方位的展现。网络新闻的链 接性大大增加新闻报道的综合性、信息量、可选择 性和自主性。借助于视频、 YouT ube 等互动媒介, 增加了新闻的可视性, 使得新闻语言不在像传统写 作那样要求准确、具体、通俗、综合 , 网络新闻写 作只需把相关信息加以链接, 真正的做到了充分、 全面的报道事实。
摘 要 : 对于网络 新闻写作来说 , 从叙事学的 角度来 看其写作 特征 , 是 有其现 实意义 的 , 网络新 闻写作 已 经成为网络化写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 但是从叙事学角 度来看 网络新闻 写作还 是难得 一见寥 寥无几 的 , 有也只 是 浅层次对于概念的探讨 , 本文就这一方面进行研究和 思考 , 通过 对叙事 学角度 下的网 络新闻写 作进行 分析和 阐 述 , 使网络新闻写作更具科学化 , 有助于叙事学角度下的网络新闻写作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 关键词 : 网络新闻写作 ; 叙事 ; 分析 中图分类号 : G 21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8- 7508 ( 2009) 02- 0091- 03
方式的需要。网络读者绝对不会牺牲自己的宝贵时 间去阅读对自己没有关系的新闻 , 因此, 网络叙事 的时候 , 都要把最重要的信息置于最前端 , 这与传 统新闻写作中的 ∃ 倒金字塔结构% 完全一致, 正如 艾丰所指出的: ∃ & 倒金字塔∋ 的实质就是快速交流 的逻辑 : 既是快速表达的逻辑, 也是快速接受的逻 辑。也就是说, 在快速交流的情况下 , 表达的一方 和接受的一方所能够接受的都只是 & 倒金字塔∋ 的 逻辑。网络新闻的大容量和读者的知识层面较高这 一特点 . 使得网络新闻较其他新闻媒体多了一个可 对事实进行深度的挖掘 , 对主题进行高度的提炼的 优势, 这样能够更好的突出主题 , 进行深层次的挖 掘。 除了文字的表述之外, 网络新闻写作还充斥着 大量的图片、f l ash 音频和视频的形式, 这些都是 对文字新闻最强有力的补充。网络图片新闻是指以 网络为载体 , 以单幅或多幅图片对新近发生的事实 进行的报道 ( 。现在各个网站都开设了图 片专栏, 用以吸引受众的视线, 图片新闻是文字新闻最重要 的因素 , 大多数的图片都是根据文字的内容而配置 的 , 图片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 , 有的是以摄影的 形式出现的 , 有的则是图表或者是漫画的形式 , 图 片类型的选择完全是根据 文字的内容而 定的。从 2001 年起 , 国内有些网络开始应用 f lash 技术播报 新闻 , 千龙网于 2003 年推出的 < f lash 7 日 > , 包 括热点专题 ∃ 记者出击% ∃ f lash 7 日新闻% 等栏目 报道新闻, 成为全国第一家以虚拟主持人 , 虚拟记 者的风格来报道新闻, 从这以后 , 新华网、搜狐等 一些门户网站也开始采用这种形式进行新闻报道, f l ash 新 闻是 集文 字、图 片、视 频、动 画、音 频、 图表于 一体的具 有交互功 能的网 络新闻 ) , f l ash 新闻的交互性, 使得受众于新闻作品有了很好的互 动 , 形成了人到动画, 动画到网络的链接 , 更好的 传播新闻事件。另外, f lash 新闻有更好的娱乐性, 它可以借助卡通和动漫的手法, 对新闻进行合理的 变化, 采用不同的方式, 使得枯燥的新闻兴趣化, 从而更好的完成这一传播过程。再者 , f lash 新闻 也开创了新闻写作新的叙事方式 , 它可以从不同的 背景, 不同的角度来报道新闻事件, 不再是传统的 解说方式, 给受众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网络新闻写作结构分析
网络传播使新闻写作符号的多样化成为可能。 网络传播符号 的多样性并没有改变文 字为主的状 态。所谓超文本, 是一种不是以单线排列、而是可 以按不同顺序来阅读的文本 , 也是一种非顺序的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