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中历史学考选考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复习提纲(填空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提纲(一)
填空: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和主要影响
(1)社会根源
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与之间的矛盾。
②市场供需矛盾(相对过剩):一方面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供大);另一方面美国国内贫富差距扩大,贫苦家庭比例大,限制了社会购买力(求小)。
③投机狂热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2)主要影响
①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工业下降、外贸缩减、失业人数增多、收入降低)。
②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普遍的群众运动、势力猖獗)。
③大危机导致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导致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临近崩溃。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全球空前的经济战( 战、贸易战、货币战)。
④为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方式和道路。
(美:罗斯福新政;德日:走上了建立法西斯专政,实行对外扩张的道路)
2.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
原因:
(1)经济危机中受到沉重打击,国内矛盾空前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丧失所有殖民地——《凡尔赛和约》;国内市场狭小;严重依赖以美国为主的外国资本——受美国等国经济危机冲击)
(2)当时的德国政府束手无策
(3)垄断资产阶级(统治阶级中主要力量)倾向建立独裁政府,德国极右翼势力抬头
(4) 领导法西斯组织纳粹党进行活动,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经过:
(1)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2)1933年希特勒成为总理建立法西斯专政,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希特勒上台后疯狂扩军备战(1935年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兵役制; 年占领莱茵非军事区——莱茵河东岸)
3.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
原因:
(1)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十分沉重(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
(2)日本法西斯势力乘机而起,影响最大的是法西斯势力(直接听命于天皇,政府无权过问)
经过:
(1)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2)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初步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对内专制,对外扩张,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1937年, 上台组阁,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二、走向世界大战
1.英、法、美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影响、历史教训
(2)主要表现
①纵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国联调查后只确认侵略。
②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进行某些制裁(未把石油列入禁运范围;英国掌握的苏伊士运河继续供意军使用)。
③纵容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战——“不干涉”(英法)、“中立”(美国)。
④纵容德国出兵吞并奥地利——平静接受。
⑤制造阴谋——公开勾结出卖、达到顶峰。
⑥德国入侵波兰后,英法虽然对德宣战,但“宣而不战”,出现“奇怪战争”“静坐战争”。
(3)影响
①对法西斯国家——助长了其侵略的气焰,增强了其实力。
②对弱小国家和民族——导致局部反法西斯斗争的失败。
③对英法等国家——暴露英法的虚弱,作茧自缚;不利于团结,集体安全落空。
④对战争进程——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4)历史教训
①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
②世界大国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后果
(1)时间: 。
(2)主要内容
①双方互不使用武力。
②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对象时,另一方不向第三国提供任何援助。
(3)后果
①苏联:赢得时间,但是秘密议定书严重玷污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形象。
②英法:“祸水东引”破产。
③德国:避免两线作战。
④战争进程: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过程
(1)原因
①战争根源: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帝国主义间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空前尖锐的必然结果。
②历史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尤其是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③经济危机影响。
④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⑤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失败。
⑥大国的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
(2)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
填空: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与标志
(1)时间:1939年9月3日。
(2)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波兰、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
(1)波兰迅速溃败的原因
①波兰:装备落后;部署不当;孤军奋战。
②德国:准备充分;军事强大;战术先进(“战”)。
③英法:对德继续绥靖,在西线“宣而不战”。
④苏联:趁火打劫,占领波兰东部地区(东方战线)。
(2)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
3.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
(1)敦刻尔克撤退
①背景:1940年5月,德国法西斯进攻法国,把联军主力包围在法国东北的敦刻尔克。
②方向:从法国向英国撤退。
③评价: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
(2)不列颠之战
①时间:1940年。
②双方:德国执行“计划”,空袭英国本土;英国军民在的领导下进行了坚决反击。
③结果:英国粉碎了德国“空中闪电战”计划,德国的“海狮计划”不得不无限期推迟,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
④影响:打击了法西斯的气焰,鼓舞了反法西斯斗争;迫使德军回头对付苏联,从而陷入两线作战的局面;为后来第二战场的开辟和盟军反攻提供了根据地。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1.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1)苏德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①时间: 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②原因: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
③影响:苏联:初期失利,遭受巨大损失,但顶住了德军的压力,激发了民众的斗志。
德国:初期获利大,但陷入持久作战的局面。
战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美英调整对苏政策,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①时间: 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
第二天,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③影响:对日:无法与美国长期作战,为失败埋下祸根。
对美:是重大损失,
促使美国参战。
对战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增强了
反法西斯的力量,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战争胜利创造了条件。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其意义
(1)原因: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不断激化(根本原因);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推动(直接原因)。
(2)经过
①1939年11月,美国新《中立法》通过,为掌握制海权的英国购买军火打开方便之门。
②1941年3月,美国通过《》,授权总统可以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出售、转让、交换、出借军事设备和其他物品。
③美英制订美国参战后“先欧后亚”战略方针。
④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宣布支持苏联。
⑤1941年8月14日,美英发表《》。
⑥1941年9月,美、英、苏签订关于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
⑦1942年元旦,26国签署《》(形成标志)。
(3)意义
①大大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使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在战争中互相配合(政治上相互协调、经济上相互支持、军事上相互配合),并赢得最后胜利。
③力量壮大——鼓舞斗志——加速进程,赢得胜利。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及其意义
(1)莫斯科战役及其意义
①时间:1941年9月~1942年初。
②双方:德军和苏军。
③意义:是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受的重大失败,宣告“闪电战”破产。
(2)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其意义
①背景:莫斯科战役后,德军无力全面进攻,但仍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德军的战略意图:占领斯大林格勒,南下夺取高加索,北上迂回莫斯科。
②时间: 1942年7月——1943年2月。
③意义:是战场的转折点,也是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④胜利原因
苏联方面:国力强大;本土作战,军民同仇敌忾;杰出统帅朱可夫;展开巷战等。
德国方面: 战和寒冷的天气使德军优势无法体现;战线拉长,制空权丧失导致补给困难,军队士气下降。
国际社会方面:苏联得到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持;轴心国集团没有联合作战。
(3)中途岛海战及其意义
①时间:1942年6月。
②双方:日军、美军。
③意义: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4)阿拉曼战役及其意义
①时间: 。
②双方:英、德意。
③影响:是战场的转折点。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瓜岛战役、意大利投降、库尔斯克会战、诺曼底战役及其影响(c)
(1)瓜岛战役及其影响
①时间:1942年8月~1943年2月。
②地点:太平洋战场的瓜达尔卡纳尔岛。
③双方:美军、日军。
④结果:日军被迫从瓜岛撤退。
⑤影响:美军从此。
(2)意大利投降及其影响
①背景:1943年5月,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胜利结束。
②过程:1943年7月,盟军在意大利的登陆;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新政府与美英进行秘密谈判,最先退出战争。
③影响: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3)库尔斯克会战及其影响
①时间:1943年7~8月。
②双方:德军发动进攻,企图夺回战场主动权,苏军调集重兵严阵以待。
③重要战役:普罗霍罗夫卡地区坦克会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
④影响:德军完全失去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4)诺曼底战役及其影响
①背景: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盟国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德黑兰会议决定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
②时间:1944年6月6日。
③概况:代号,“”,方向,从英国出发,
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军队,美英盟军;指挥,美国的。
④意义:使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中;有力支持苏军作战;消除德国跨海征服英国的威胁;光复了法国;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
历史(七)第二次世界大战(三)
填空: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
2.德国、日本法西斯的投降
(1)德国法西斯的投降
①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加快战争进程。
②1945年春攻势,东线苏军兵临柏林城,西线盟军经过阿登战役——强渡莱茵河——鲁尔战役
③1945年4月,美苏军队在会师。
④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克柏林。
⑤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2)日本法西斯的投降
①1945年初,美军逼近日本本土。
②1945年4月,美军先后攻占硫黄岛和冲绳岛;同时轰炸日本本土。
③1945年7月,以中、美、英名义发表《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勒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④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和长崎分别投放原子弹。
⑤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⑥1945年8月,中国抗日军民发动战略反攻。
⑦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1.德、日法西斯犯下的主要暴行
(1)德:屠杀犹太人和建立集中营。
(2)日:南京大屠杀和“731”细菌部队。
2.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危害(b)
(1)战争规模空前:范围(直接涉及四大洲四大洋)、国家和地区(61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占世界人口80%的17亿人)。
(2)损失惨重:人员、物资、文化遗产等。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根本变化: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2)促进社会主义运动和运动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超出了一国的范围;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3)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革命奠定了基础(原子能、火箭技术、电子计算机)。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1)战败国(德、日等国)的反思: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2)战胜国(英、法、美等国)的反思:绥靖政策对世界大战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侵略行为不能姑息纵容,应及时制止;肩负起大国责任和义务;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
(3)战争受害国(波兰、法国、中国等)的反思:墨守成规的代价——创新、发展才是出路,要与时俱进。
(4)全世界人类的反思: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参考答案
填空:
一、
1. 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法西斯关税
2. 希特勒普遍义务1936年
3. 军部近卫文麿
4. 独裁
二、
1. 纵容慕尼黑
2.1939年8月备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参考答案
填空:
一、
1. 波兰
2. 闪电意大利
3. 英法海狮丘吉尔
二、
1. 1940年1941年石油
2.租借法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家宣言
三、
1. 第一次苏德巷战(城市战)1942年10月北非
四、
1. 牢牢掌握太平洋战场主动权西西里岛坦克会战第二战场霸王行动艾森豪威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参考答案
填空:
一、
1. 开罗宣言1945年2月波茨坦公告
2. 易北河广岛
二、
1.奥斯威辛
3.民族解放第三次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