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系统知识详细讲解
视频会议技术知识要点

电视会议系统对会议室的要求
1.会议室的布局与照度 (1)会议电视系统会议室的大小与参加人数有关,在 扣除第一排到监视器的距离外,按每人2-2.5m ² 的占 用空间来考虑,天花板高度应大于3m。 (2)会议室的桌椅布置应保证每位与会者有适当的空 间,一般应不小于150cmX 70cm,主席台还要适当 加宽到150cm X 90cm。 (3)从观看效果来看,监视器的布局常放置在相对于 与会者中心的位置,距地高度大约一米左右,人与监 视器的距离大约为4-6倍屏幕高度,大约两到三米, 各与会者到监视器的水平视角就不大于60度。最好将 电视机置于会议室最前面正对人的地方。
3、H.323视频会议的标准
H.323框架建议是基于宽带IP网的视讯会议系 统系列协议集合 线路类型:LAN、ADSL等IP线路 基于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遵循H.323标准,采 用实时传输协议(RTP)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RTCP)实现音频和视频流的实时传输和控制, 解决音频和视频流的同步;视频编解码采用 H.261/H.263算法;
视频会议系统的终端设备,通过视频处理、音 频处理和复用、解复用等功能,把会议室信息 变为可传输数据码流送上传输,同时把来自 MCU的其他终端的会场信息通过音像设备广 播出来。
MCU处在星形视频会议网的中心,它必须具 备多个和终端相连接的接口,些接口就是 MCU的端口。端口种类的多少和容量的大小 是衡量MCU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MCU最大 端口数是有限的,因此在遇到会议点特别多的 情况时,可以将多个MCU级联使用,以增加 会议系统的场点容量,通常级联不超过2级。
4.基于H.323的视频会议系统的组 成
根据H.323建议,IP视频会议系统由会议终端 (Terminal)、网关(Gateway)、网闸(Gatekeeper)、 IP网络,以及多点控制器(MCU)组成。 终端是提供单向或双向实时通信的客户端。所有 终端支持语音通信,可选支持视频和数据通信。网关 用于实现与非H.323终端的连接。网闸执行保护数据 网络完整性的功能,主要包括地址转换访问控制和带 宽管理等。 多点控制器用于支持三点或多点之间的网络会议, 由多点控制器(MC)和零个或多个多点处理器(MP)组 成。MC确定所有终端的音视频处理能力并控制会议 资源。MP混合、交换和处理音频、视频和数据流。
视频会议系统基础知识

可将本地多媒体文件作为虚拟设备源,把音视频内容播放给 会议中的其他用户。
会议控制人可将桌面操作情况和应用操作步骤共享给全体与 会者,便于协同工作和应用培训;通过切换操作权,用户可 将自己桌面的操作权交由其他远程用户进行远程控制。
与会者既可以进行对所有人的公开文字交流,也可发起与指 定与会者之间的点对点私密交流。
会议过程中,可以方便地将某个文件实时传送给全体参会者 或指定人;“文件传输管理”页面中,可以对本地用户上传 与下载的文件进行管理;主席用户可以及时清除会议中的传 输文件。
可以随时对进行中的会议过程进行录制,存储于本地电脑中; 操作者可将会议录像进行剪辑,上传到系统,将链接发布到 自己的网站供访问者进行点播观看。
基本形态 一般的视频会议系统包括MCI多点控制器(视频会议服务器)、会议室终端、PC桌面型终端、电话接入网关(PSTNGateway) Gatekeeper(网闸)等几个部分。各 种不同的终端都连入MCI进行集中交换,组成一个视频会议网络。
⑴多点处理单元(MCU)
MCI是视频会议系统的核心部分,为用户提供群组会议、多组会议的连接服务。
频采集卡即可,其成本也低于普通的硬件视频终端。 国内的网络视频会议厂商已 经率先推出saas模式的会议系统,创新式的推出租用服务,更是让网络视频会 议的成本降到一般企业可以接收的范围内。由于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在
召开视频会议的同时实现电子白板、 程序共享、文件传输等数据会议功能,作为 会议的辅助工具。
多力曰视频父互音视频交互、多屏输出画面显示、云台遥控功能。
可以在白板区域自由绘制、书写信息;支持多人同时操作; 可方便灵活得使用荧光笔和激光笔等增强工具;支持对屏幕 中的任意矩形区域进行截图,并将所抓的静态图片显示在一 个新建的白板页上。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课件

视频会议的未来发展
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将进一步提升视频会议的效果,实现自动翻译、语音识别等功能。
2 VR技术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将为视频会议带来沉浸式的体验,让参与者感觉身临其境。
3 其他技术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视频会议可能会结合更多的技术,如增强现实和区块链等。
总结
1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的回顾
视频会议可以帮助企业内部的分布式团队进 行高效的沟通和协作,节省时间和成本。
远程医疗
视频会议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 以实现远程医疗诊断、远程手术指导等。
远程教学
视频会议可以实现远程教学,为学生提供优 质的教学资源和全球化的学习机会。
其他领域的应用
视频会议还被广泛应用于政府、教育、娱乐 等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视频会议的注意事项
1 会议召集与通知
2 会议准备
及时召集会议,并向参与者发送会议通知, 确保会议能够按时开始。
提前测试设备、网络和软件,确保会议顺 利进行,减少技术问题的影响。
3 会议的规范
4 会后整理与总结
会议期间要遵守会议的规范和礼仪,确保 高效的沟通和良好的交流氛围。
会议结束后,整理会议记录和讨论结果, 并进行总结,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搭建视频会议系统的关键要素
网络环境
视频会议需要稳定的网络环境,包括高速互联网连接和低延迟的网络传输。
带宽要求
视频会议需要足够的带宽支持,以确保高质量的音视频传输和流畅的会议体验。
互联网传输技术
视频会议使用了一些互联网传输技术,如IP传输和云服务,以实现远程会议的连接和数据传 输。
视频会议的应用
企业内部会议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操作指南

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操作指南第一章:概述 (3)1.1 系统简介 (3)1.2 功能特点 (3)1.2.1 实时音视频通信 (3)1.2.2 多人会议 (3)1.2.3 数据共享与协作 (3)1.2.4 会议录制与回放 (3)1.2.5 系统兼容性 (4)1.2.6 安全可靠 (4)1.2.7 易用性 (4)第二章:安装与配置 (4)2.1 系统安装 (4)2.1.1 准备工作 (4)2.1.2 安装步骤 (4)2.2 网络配置 (4)2.2.1 确认网络连接 (4)2.2.2 配置网络参数 (5)2.3 麦克风和摄像头设置 (5)2.3.1 检查设备连接 (5)2.3.2 配置麦克风 (5)2.3.3 配置摄像头 (5)第三章:账户与权限 (5)3.1 账户注册与登录 (5)3.1.1 账户注册 (5)3.1.2 账户登录 (6)3.2 权限设置与管理 (6)3.2.1 权限设置 (6)3.2.2 权限管理 (6)3.3 账户安全与隐私 (6)3.3.1 密码管理 (6)3.3.2 隐私保护 (6)第四章:会议发起与参与 (7)4.1 发起会议 (7)4.2 加入会议 (7)4.3 会议邀请与通知 (7)第五章:会议管理 (8)5.1 会议设置 (8)5.2 会议成员管理 (8)5.3 会议记录与回放 (9)第六章:共享与协作 (9)6.1 屏幕共享 (9)6.1.2 操作步骤 (9)6.2 文件共享 (9)6.2.1 功能概述 (10)6.2.2 操作步骤 (10)6.3 协作工具使用 (10)6.3.1 功能概述 (10)6.3.2 操作步骤 (10)第七章:音视频设置 (10)7.1 音频设置 (10)7.1.1 音频设备选择 (10)7.1.2 音量调节 (11)7.1.3 噪音抑制 (11)7.2 视频设置 (11)7.2.1 摄像头选择 (11)7.2.2 分辨率设置 (11)7.2.3 帧率设置 (11)7.3 美颜与滤镜 (11)7.3.1 美颜功能 (11)7.3.2 滤镜功能 (12)第八章:聊天与互动 (12)8.1 文字聊天 (12)8.1.1 打开聊天窗口 (12)8.1.2 发送文字信息 (12)8.1.3 私聊功能 (12)8.1.4 聊天记录 (12)8.2 表情与手势 (12)8.2.1 表情使用 (12)8.2.2 手势识别 (12)8.2.3 表情与手势互动 (13)8.3 互动工具使用 (13)8.3.1 白板功能 (13)8.3.2 文件共享 (13)8.3.3 屏幕共享 (13)8.3.4 实时翻译 (13)8.3.5 互动问答 (13)第九章:故障排查与常见问题 (13)9.1 网络问题排查 (13)9.1.1 网络连接故障 (13)9.1.2 网络速度慢 (13)9.2 常见故障处理 (14)9.2.1 视频会议系统无法登录 (14)9.2.2 视频画面卡顿 (14)9.2.3 音频问题 (14)第十章:系统升级与维护 (15)10.1 系统升级 (15)10.1.1 升级准备 (15)10.1.2 升级过程 (15)10.1.3 升级注意事项 (15)10.2 软件维护 (15)10.2.1 定期检查 (15)10.2.2 软件更新 (16)10.2.3 软件故障处理 (16)10.3 数据备份与恢复 (16)10.3.1 数据备份 (16)10.3.2 数据恢复 (16)第一章:概述1.1 系统简介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是一款集音视频通信、数据共享、互动协作等功能于一体的远程通信解决方案。
视频会议系统的基础知识—经典

视频会议系统的基础知识—经典谈视频会议软、硬技术特点视频会议系统是通过网络通信技术来实现的虚拟会议,使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可以共聚一处,通过图形、声音等多种方式交流信息,支持人们远距离进行实时信息交流与共享、开展协同工作的应用系统。
视频会议极大的方便了协作成员之间真实、直观的交流,对于远程教学和会议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视频会议领域①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现在最常用的实现手段。
特点是使用专用的设备来实现视频会议,系统造价较高,使用简单,维护方便,视频的质量非常好,对网络要求高,需要专线来保证。
②基于软件的视频会议系统:完全使用软件来完成硬件的功能,主要借助于高性能的计算机来实现硬件解码功能。
特点是充分利用已有的计算机设备,总体造价较低。
③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完全基于互联网而实现的。
特点是可以实现非常强大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办公,对网络要求极低,完全基于电信公共网络的运营,客户使用非常方便,不需要购买软件和硬件设备,只需交费即可,视频效果一般。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及其特点软件视频是基于PC架构的视频通信方式,主要依靠CPU处理视、音频编解码工作,其最大的特点是廉价,且开放性好,软件集成方便。
但软件视频在稳定性、可靠性方面还有待提高,视频质量普遍无法超越硬件视频系统,它当前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个人和企业。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是软件视频的一个重要应用,主要采用服务器+PC的架构。
在中心点部署MCU服务器、多画面处理服务器和流媒体服务器;在普通桌面PC上配置USB摄像头、耳麦和会议终端软件;在会议室配置高性能PC、视频采集卡、会议摄像头和会议终端软件。
在召开视频会议时,采用基于Windows的操作界面进行会议的各项设置和管理。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的优势:1、部署方便当前主流配置的PC一般都能够作为视频终端,这些PC安装好摄像头、耳麦及相关软件,通过局域网或者互联网接入到中心MCU服务器,即可参加会议。
2、可集成数据会议由于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在召开视频会议的同时实现电子白板、程序共享、文件传输等数据会议功能,作为会议的辅助工具。
视频会议系统知识详解

视频会议系统分那几类?有什么区别?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视频会议大致分为两种: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和软件视频会议。
这两种之间的比较:1.音视频质量1.硬件产品:音频编码采用国际电信联盟ITU组织的H.320标准的G.7xx的音频编码规范。
声音是经过有损压缩的。
2.软件产品:传统的软件解决方案给人们的印象是音视频质量相对较差。
但随着PC的CPU处理能力不断快速增强,只要用户具备一定的带宽,音频编码可以采用编码除了了国际电信联盟ITU组织的H.320标准的G.7xx外,还可以使用其他第三方音频编码标准(比如GIPS语音标准)。
可以实现比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更清晰的声音效果。
2.易于使用1.硬件产品:这是硬件解决方案的传统优势,使用方便,符合用户传统使用习惯。
2.软件产品:一方面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人们对计算机应用越来越熟悉和习惯;另一方面,软件产品在技术设计和功能实现上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方便性和友好性,使得大多用户无需特别的培训即可立即使用3.价格1.硬件产品:一次性购买价格昂贵。
而且由于需要一定带宽,用户将长期支付带宽接入费用。
2.软件产品:产品价格只是硬件产品的几分之一,甚至更低。
可以完全利用现有的网络条件。
4.技术更新1.硬件产品:硬件产品的生命周期约为3年,而技术每天都在更新,专用硬件设备无法赶上硬件技术发展的步伐。
硬件更新或更换新的升级模块将非常昂贵,而且实施起来不方便。
2.软件产品:任何新技术的应用和功能增强都可以及时地为用户更新,随时随地的,非常方便。
产品的升级价格较硬件产品要低得多。
5.网络带宽适应性1.硬件产品:对带宽要求较高,一般需要384kb以上的独立线路或者专网。
解决防火墙问题太复杂。
2.软件产品:可以使用用户现有的网络环境。
适合于从56kb的拨号、xDSL,专线,或者其他方式接入的网络环境,适应各种的代理服务器和防火墙。
可以满足不同网络环境需求。
6.数据协作1.硬件产品:早期的硬件产品不提供数据协作功能;目前一些高端硬件厂商需要在其系统中增加特别模块,需要额外的PC来支持此功能,系统连接复杂。
视频会议重要基础知识点

视频会议重要基础知识点视频会议已成为当今现代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了解一些视频会议的基础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工作和学习中的挑战。
以下是视频会议的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点:1. 视频会议的定义和作用:视频会议是一种通过网络连接远程参与者的交互式通信方式。
它可以用于远程办公、远程教育、商务会议等各种场景,使得参与者能够面对面地交流和协作,节约时间和成本。
2. 视频会议的基本组成:视频会议系统通常由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和显示设备等硬件组成。
软件方面,视频会议系统需要支持音视频编码、传输协议和会议控制等功能。
3. 视频会议的传输方式:视频会议可以通过不同的传输方式实现远程通信。
常见的传输方式包括IP网络传输和ISDN传输。
IP网络传输是目前主流的方式,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远程通信。
4. 视频会议的网络要求:视频会议对网络的要求比较高,主要包括带宽、延迟、抖动和丢包率等指标。
为了获得良好的视频质量和流畅的会议体验,需要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带宽支持。
5. 视频会议的会议控制:视频会议系统需要支持会议控制功能,包括会议预约、会议邀请、会议记录和会议结束等操作。
会议控制可以通过中心服务器或分布式方式进行管理。
6. 视频会议的安全性:视频会议中的信息传输需要保证安全性,防止信息被窃取或篡改。
常用的安全措施包括加密传输、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等。
7. 视频会议的常用应用:视频会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远程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和跨地域协作等。
它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沟通成本,促进信息共享和合作创新。
以上是视频会议的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点。
对于大学教授来说,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视频会议技术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
视频会议系统全面解析

视频会议系统全面解析一、什么是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设想一个问题:一个跨国集团其总部在美国,其分部分别在欧洲、亚洲、非洲。
某一天总部通知要开一个集团高层会议,各大洲的老总们就要匆匆收拾行囊,花一大笔钱,在飞机上坐14-24小时去开只有一到两天的会。
换来的是满身的疲劳及工作效率的低下。
再如在国内,国务院要召开一个全国会议表彰先进;或者北京大学教授要给全国各分校学生授课;或者现代化战争要求军队需要即时了解战场情况;或者天坛医院专家要给远在海南的垂危病人指导手术;再或者政府、军队布置抗洪抢险紧急事宜等等……图一视频会议效果图如何快速、高效、经济地解决这些问题?答案是使用视频会议。
需要开会的每个会场安装一套视频会议终端,接上电视机、摄像头、麦克风等附件,再接入相应的宽带网络如IP,ISDN,E1/T1等,即可实现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传送,从而让我们真正实现天涯共一室的梦想。
随着现代视频压缩技术,尤其是宽带网络的日益完善和发展,实时视频通讯已成为宽带网络中除电视、数据之外的第三大服务内容。
如果有这么一套视频会议系统,那么欧洲的老板只需坐在其办公室即可同各大洲的他的下属们面对面地商讨公司业务;党中央国务院的会议精神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传到各县、乡、镇,任一乡镇的会场图像亦可实时传给中央;北大各分校学生可即时向北大授课的教授提问;如《DA师》中的军队渡海画面可以在指挥中心实时展现;各行业远程诊断、远程指挥、远程抉择等都能成为现实。
这种不受地域限制、建立在宽带网络基础上的双向、多点、实时的视音频交互系统就称为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二、采用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优势(一)节约会议的经费、时间在我国,召开一次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电视会议,费用仅为5万元。
相同规模的会议若在宾馆召开,会议费用将高达100万元。
据统计,日本、美国之间开通1小时的国际电视会议,双方总资费不超过50万日元,并能允许10多人直接参会,通过数据流、投影等可以让所有员工旁听。
视频会议系统知识详解大百科

视频会议系统知识详解大百科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
传统的面对面会议方式已经逐渐被视频会议系统所取代。
视频会议系统不仅能够节省时间和成本,还能够增强沟通效率和公司之间的协作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视频会议系统的相关知识,并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和使用视频会议系统。
一、视频会议系统定义视频会议系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通信技术的远程会议系统,它采用了视频、语音、文字等多种形式,使各地的参会人员能够像面对面一样进行交流和沟通。
视频会议系统不仅可以进行两地之间的视频通话,也可以进行多方视频会议和远程培训等功能。
目前,视频会议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政府、医疗、教育等领域。
二、视频会议系统的优势1. 省时省力: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实现远程会议,无需参会人员花费长时间的旅途和住宿费用。
2. 提高效率:参会人员不需亲自出席会议,减少了会议前的准备工作和后续的整理工作。
同时,视频会议系统可以实现远程协作和快速决策,提高了效率和沟通效果。
3. 节约成本:传统的会议需要支付参会人员交通、住宿、餐饮等费用,而视频会议的成本则相对较低,能够大大减少会议成本。
4. 环保节能:视频会议系统能够大幅度减少人员和车辆的出行,从而减少了排放量和污染,节约能源,具有环保节能的优势。
三、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场景1. 企业会议:企业内部会议、跨部门会议、股东大会等,能够实现远程参会,随时随地沟通协作。
2. 校园教育:远程授课、远程招生宣传、学生在线辅导等。
3. 医疗卫生:病历会诊、远程医疗、医学培训等。
4. 政府部门:政府会议、远程办公、案件调解等。
5. 公共服务:旅游路线宣传、消费指导、公益活动等。
四、视频会议系统的实现过程视频会议系统的实现主要包括会议预约、会议召开、会议评价等环节。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这几个过程。
1. 会议预约会议预约是视频会议系统实施的第一步。
在会议预约环节中,需要选定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主题、参会人员等信息。
第十章视频会议系统详解

5.远程监控
可以对高危区、安全区和监控区进行无人职守及远程监视。
1.3视频会议的发展历程
• (1)20 世纪 60 年代至 80 年代的模拟技术视频会议: • 在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曾推出模 拟可视电话系统(Picture Phone)。1964 年,美国 贝尔实验室在纽约国际博览会上展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模 拟技术可视电话—Picture Phone MOD-I。其图像和话 音采用分时传送方式。其后又出现Picture Phone MOD-II 等各种会议电话系统,当时的电视会议系统对 带宽的需求高达1MHz,因为系统费用昂贵,商用业务 最终被迫终止。
5) Internet上的组播视频会议,尽管它 也将是最有争议的潮流。
它具有许多LAN产品所具有的特征,并且也被设计为多用 户共同模式。 • Internet视频会议具有其服务器环境所具有的所有特征, 它是通信能力和信息资源结合的产物,同时它还在全球 性环境适用,时区不同已不成问题。 • 通讯服务市场进入启动阶段中国电信、联通、铁通等公 司已经在积极开展视频会议通讯服务试点,几年内将开 始积极推广企业租用的市场。 • 相信视频会议领域在未来的几年内,将伴随通讯行业和 IT 行业迅猛发展,成为炙热的潮流之一
2.1.1 H.323终端
• H.323终端提供了点对点或多点会议中音频(以及可 选的视频及数据)通信能力。通过网关实现与其它H 系列终端、GSTN或ISDN话音终端、以及GSTN或 ISDN数据终端的互操作。 • 图2.2中显示了用户设备接口、视频编解码器、音频编 解码器、远程信息处理设备、H.225.0层、系统控制功 能以及分组网络的接口。所有H.323终端必须具有一 个系统控制单元、复用层、网络接口和一个音频编解 码器单元。视频编解码器单元和用户数据应用是可选 的。
视频会议系统知识详解(大百科)

视频会议系统组成详解中国视频会议网 /视频会议系统是支撑整个视频会议运行的关键点,视频会议系统组成设备需求以及具体组成网络方式成为搭建视频会议的关键,上海视盈数码是国内顶尖视频会议系统组成供应商,无论您需要多大规模的视频会议网络,视盈数码都能为您提供完备的视频会议系统组成方案,并为您详解其中原理。
视频会议系统组成设备详解:一般的视频会议系统包括MCU多点控制器(视频会议服务器)、视频会议终端(会议室型硬件终端、PC桌面型硬件终端、软件视频会议终端)、网关(Gateway)、Gatekeeper(网闸)等几个部分。
各种不同的终端都连入MCU进行集中交换,组成一个视频会议网络。
(1)多点处理单元(MCU)多点处理单元(MCU)由多点控制器(MC)和多点处理器(MP)组成。
MC能提供支持多点会议的控制功能。
在多点会议中,MC与每一会议终端进行能力交换,最终确定会议中的公共能力。
MC还为会议选定通信模式,使会议中各个终端工作在选定的通信模式上。
MP可以处理视频、音频和数据码流。
MP对视频码流的处理有两种方式:视频切换和视频复合。
MP对音频的处理主要是混合,它可以将M个通道的输入经过处理后得到N个通道的输出。
在数据处理方面,MP主要处理的对象是T.120数据(目前只在软件中有使用,硬件视频会议主要采用双硫协议实现数据交互)。
MCU是视频会议系统的核心部分,为用户提供群组会议、多组会议的连接服务。
目前主流厂商的MCU一般可以提供单机多达100个用户以上的接入服务,并且可以进行级联,可以基本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MCU的使用和管理不应该太复杂,要使客户方技术部甚至行政部的一般员工能够操作。
目前主流的MCU(如POLYCOM DST MCS4200系列MCU)操作界面非常人性化,全中文,使用非常方便,并符合中国企业和政府会议的需要。
(2)大中小型会议室硬件视频会议终端产品大中小型会议室硬件视频会议终端产品是提供给用户在会议室内使用的,视频会议终端有的设备自带摄像头和遥控器(如POLYCOM VSX系列视频会议终端),有的设备不带摄像头(如POLYCOM DST系列视频会议终端出厂时不带摄像头,但这样也增加了用户选择的余地,配置可以更加灵活),视频会议终端可以通过电视机或者投影仪进行视频显示,用户可以根据会场的大小选择不同的设备及数量。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培训

视频会议基础知识培训...../扫盲级培训基础知识文档资料一(视频会议基础知识篇)1、什么是视频会议通俗的说:视频会议系统就是为人们无法聚集到同一个地方进行会议的时候,提供一种高科技的通信、协作与决策的一种现代化手段。
专业的说:视频会议是利用现有通信网(包含各类传输网络)与数字信号压缩处理技术,将音视频与数据信号处理后传到远端,实现面对面的交流。
其交流形式为点到点,点对多点与多点对多点。
要紧设备包含MCU(多点操纵单元)、视频会议终端、网关、网闸与有关的配套外围设备,如显示设备、音响系统等。
2、视频会议系统协议标准视频会议行业的国际标准是由ITU(国际电信联合会)与IETF(国际工程师组织)制定的。
目前视频会议行业的国际标准有H.320、H.323(ITU)与SIP(IETF)3个标准集。
其中H.323是目前主流的标准。
SIP是已经确定的下一代标准。
ITU-T H.320是关于在从56Kbps到2Mbps的ISDN与交换的56Kbps电路上进行电视会议的标准。
自从1990年最早通过以后,H.320成为广泛同意的关于ISDN会议电视的标准。
H.320是一个"系统"标准,它包含了许多关于系统各部分的其它ITU-T标准,下列标准是H.320的要紧构成部分:H.320是一套标准,他包含视频、音频的压缩与解压缩、静止图像、多点会议、加密及一些更新的特性,要紧用于系统的终端与MCU的设计。
H.320标准包含H.200系列标准与T.120系列标准;H.200系列指的是视听业务,具体来说是以传送活动图像为主的通信业务.T.120系列要紧针对声像业务,即传送静止图像的通信业务。
ITU-T H.323标准涵盖了音频、视频及数据在以IP包为基础的网络——LAN、INTRANET、EXTRANET与INTERNET上的通讯,建立H.323标准是为了同意不一致厂商的多媒体产品与应用能够互操作。
关于范围广泛的基于IP 网络的多媒体通信应用来说,H.323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构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频会议系统组成详解中国视频会议网 .video-session./视频会议系统是支撑整个视频会议运行的关键点,视频会议系统组成设备需求以及具体组成网络方式成为搭建视频会议的关键,视盈数码是国顶尖视频会议系统组成供应商,无论您需要多大规模的视频会议网络,视盈数码都能为您提供完备的视频会议系统组成方案,并为您详解其中原理。
视频会议系统组成设备详解:一般的视频会议系统包括MCU多点控制器(视频会议服务器)、视频会议终端(会议室型硬件终端、PC桌面型硬件终端、软件视频会议终端)、网关(Gateway)、Gatekeeper(网闸)等几个部分。
各种不同的终端都连入MCU进行集换,组成一个视频会议网络。
(1)多点处理单元(MCU)多点处理单元(MCU)由多点控制器(MC)和多点处理器(MP)组成。
MC能提供支持多点会议的控制功能。
在多点会议中,MC与每一会议终端进行能力交换,最终确定会议中的公共能力。
MC还为会议选定通信模式,使会议中各个终端工作在选定的通信模式上。
MP可以处理视频、音频和数据码流。
MP对视频码流的处理有两种方式:视频切换和视频复合。
MP对音频的处理主要是混合,它可以将M个通道的输入经过处理后得到N个通道的输出。
在数据处理方面,MP主要处理的对象是T.120数据(目前只在软件中有使用,硬件视频会议主要采用双硫协议实现数据交互)。
MCU是视频会议系统的核心部分,为用户提供群组会议、多组会议的连接服务。
目前主流厂商的MCU一般可以提供单机多达100个用户以上的接入服务,并且可以进行级联,可以基本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MCU的使用和管理不应该太复杂,要使客户方技术部甚至行政部的一般员工能够操作。
目前主流的MCU(如POLYCOM DST MCS4200系列MCU)操作界面非常人性化,全中文,使用非常方便,并符合中国企业和政府会议的需要。
(2)大中小型会议室硬件视频会议终端产品大中小型会议室硬件视频会议终端产品是提供给用户在会议室使用的,视频会议终端有的设备自带摄像头和遥控器(如POLYCOM VSX系列视频会议终端),有的设备不带摄像头(如POLYCOM DST系列视频会议终端出厂时不带摄像头,但这样也增加了用户选择的余地,配置可以更加灵活),视频会议终端可以通过电视机或者投影仪进行视频显示,用户可以根据会场的大小选择不同的设备及数量。
一般视频会议会议室设备带SONY EVI-D100P/EVI-D70P或CANON的专用摄像头,可以通过遥控方式前后左右转动从而覆盖参加会议的任何人和物。
(3)桌面型硬件视频会议终端产品桌面型硬件视频会议终端一般集成显示器和摄像机,直接在该桌面型硬件视频会议终端上举行视频会议,常规情况下只能1-4人使用,以1人使用为好(主要是给企业领导在自己办公室使用或政府领导在自己办公室使用),该设备的典型是POLYCOM V500视频会议终端设备。
(4)软件视频会议终端直接在电脑安装客户端软件就可以举行视频会议,一般配置费用比较低的PC摄像头(USB 摄像头),和使用耳麦实现音频采集和输出,常规情况下只能一个人使用。
(5)网关(Gateway)在基于IP网的视频会议系统中,网关是跨接在两个不同网络之间的设备,把位于两个不同网络上的会议终端连接起来组成一组会议。
网关有三大主要功能:①通信格式的转换,例如,IP网上的会议终端要和电路交换网上的会议终端实现互访,就需通过网关来完成H.225.0码流和H.221码流之间的互译;②视频、音频和数据信息编码格式之间的互译,以完成表示层之间的相互通信;③通信协议和通信规程的互译,以完成应用层的通信。
目前,用户直接通过或手机在移动的情况下加入视频会议,这点对国许多领导和出差多的人尤其重要。
可以说接入网关(PSTN Gateway)今后将成为视频会议不可或缺的功能。
(6)Gatekeeper(网闸)与电路交换网络上的会议系统不同,基于IP网的视频会议系统,面向的是分组交换的质量不能保证的IP网,从而导致了网闸这一特殊角色的出现。
网闸是一个可选的角色,但基于IP网的实际视频会议系统,如果没有网闸,则难以很好地工作。
视频会议系统组成结构详解:一、点对点视频会议系统组成结构点对点视频会议系统只涉及到两个会议终端系统,其组网结构非常简单不需要MCU,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网络设备,只须在终端系统中系统控制模块中增加会议管理功能即可实现。
其组网结构见图所示,图中控制协议虚线实际上并不存在,其容也是通过接口相互传递。
两个会议场点(终端系统)只须相互拨号呼叫对方并得到对方确认后便可召开视频会议。
通信网络根据视频终端的不同,通信网络可以选择IP广域网、ISDN(BRI/PRI)、E1、DDN专线、卫星线路(V.35)等。
二、多点视频会议系统组成结构在多个会议场点进行多点会议时,必须设置一台或多台MCU(多点控制设备)。
MCU是一个数字处理单元,通常设置在网络节点处,可供多个会议场点同时进行相互间的通信;MCU应在数字域中实现音频、视频、数据信令等数字信号的混合和切换(分配),但不得影响音频、视频等信号的质量。
多点会议组网结构比较复杂,根据MCU数目可分为两类:单MCU方式和多MCU方式。
而多MCU方式一般又可分为两种:星型组网结构和层级组网结构。
三、单MCU方式星型视频会议系统组成结构在会议场点数目不多且地域分布比较集中时,可采用单MCU方式,其组网结构见图所示。
图中T1-T6均为视频会议终端系统设备。
四、多MCU方式星型视频会议系统组成结构这种星型结构对会议终端系统要求较低,增加新会议场点时易扩展。
MCU功能类似于交换机,各MCU在这种组网结构中地位平等。
由于该组网方式的会议场点数目较多。
一套完整的视频会议系统的主要组成一套完整的视频会议系统通常由视频会议终端、多点控制单元MCU、网络管理软件、传输网络以及相关附件五大部分构成。
由于用户已有的网络状况、硬件设施各有特色,所以对视频会议系统中视频会议终端系统、多点会议控制器MCU、网络管理软件等部分的要求,也各不一样。
一、视频会议终端的分类类型主要的视频会议终端有三种:桌面型,机顶盒型,会议室型。
1、桌面型终端桌面型终端是强大的桌面型或者膝上型电脑与高质量的摄像机(置或外置),ISDN卡或网卡和视频会议软件的精巧组合。
它能有效地使在办公桌旁的人或者正在旅行的人加入到你的会议中,与你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主要应用:桌面型视频会议终端通常配给办公室里特殊的个人或者在外出差工作的人。
虽然桌面型视频会议终端支持多点会议(例如会议包含2个以上会议站点),但是它多数用于点对点会议(例如一人与另外一人的会议)。
2、机顶盒型终端机顶盒型终端是以简洁著称。
在一个单元包含了所有的硬件和软件,放置于电视机上。
安装简便,设备轻巧。
开通视频会议只需要一台普通的电视机和一条ISDN BRI线或局域网连接。
视频会议终端还可以加载一些外围设备例如文档投影仪和白板设备来增强功能。
主要应用:机顶盒型终端通常是各部门之间的共享资源,适用于从跨国公司到小企业等各种规模的机构。
也往往是公司购买的第一种"会议室型终端"。
3、会议室型终端会议室型终端几乎提供了任何视频会议所需的解决方案,一般集成在一个会议室。
会议室型终端通常组合大量的附件,例如音频系统,附加摄像机,文档投影仪,和PC协同文件通讯。
双屏显示、丰富的通讯接口、图文流选择使终端成为高档的、综合性的产品。
主要应用:会议室型终端主要为中、大型企业而设计的。
二、多点控制单元MCU多点控制单元也叫多点会议控制器,英文名为Multi Control Unit,简称MCU。
MCU是多点视频会议系统的关键设备,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交换机的作用,它将来自各会议场点的信息流,经过同步分离后,抽取出音频、视频、数据等信息和信令,再将各会议场点的信息和信令,送入同一种处理模块,完成相应的音频混合或切换,视频混合或切换,数据广播和路由选择,定时和会议控制等过程,最后将各会议场点所需的各种信息重新组合起来,送往各相应的终端系统设备。
三、传输网络传输网络即宽带连接方式,通常有LAN接入、ADSL接入、cable modem接入方式和无线接入等四种方式四、附属设备一套视频会议系统需要哪些附属设备需要看具体应用需求,通常用到的附属设备包括投影仪、监视器/电视机、大型扩音器、麦克风、大型摄像机、DVD播放机、录像机、外部遥控器、写字板、中央控制、记忆卡、放映机、等离子屏、计算机监视器等。
视频会议系统原理中国视频会议网 .video-session./在了解视频会议系统原理之前有必要对于视频会议系统是什么以及其组成进行一次简单的梳理。
什么是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数字及网络技术进行各系统组网,线路上传输的均为数字化信号,不仅大大改善了音质,提高了系统可靠性,而且从根本上消除了一般会议系统存在的干扰、失真、串音及系统不稳定等缺陷。
使每一位与会代表均能收听到稳定、纯正的声音。
系统的运行及会议的过程都实行全面的控制,而且系统操作及安装也非常简单。
视频会议系统的组成?视频会议系统一般由网络子系统、投影显示子系统、音响子系统、监控子系统、会议发言子系统、灯光效果子系统和中央控制子系统等组成。
所有系统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共享数据和控制信息,分散操作,集中控制。
使设备操控人员可方便、快捷的实现对所有设备的监视和控制。
视频会议系统的原理如图所示:视频会议终端将输入进来的视频使用H.261、H.263或H.264协议、音频使用G.711、G.722或G.728、数据、控制信令进行单独编码,然后将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复用”打包后形成遵循网络协议的数据包,通过网络接口传到MCU供选择广播。
从MCU传来的其他会场的数据包通过“解复用”,分别还原成视频、音频以及数据及控制信令分别相应的输出设备上回显或执行。
在这原理图中有两处要强调的地方:一是音频数据量(小于等于64K)远远小于视频的数据量,编码的时延也比视频时间短。
因此在早期的视频会议系统中经常会出现听到声音后很久才看到人嘴动的情况。
业界术语叫唇音同步。
现在的视频会议知名品牌都在音频编码后加入一定的时延,唇音同步问题已完全解决。
二、在传输的信息里面,优先级的排列顺序为:音频->视频->控制信令->数据。
因为会议以说话为主,在网络拥塞时,画面可能会有马塞克,但会议的声音必然首先保证是连贯和清晰的。
另外,ITU已经在2003年中期公布了H.264视频编码协议。
采用该协议,384kbps下传输的视音频质量相当于H.263视频编码协议768kbps带宽下的质量与效果。
H.264协议是视频会议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视频会议终端及MCU是否支持H.264这种最新的视频编码协议,成为该视频会议品牌是否具有生命力和研发能力的一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