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是普通话训练的有效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朗读与普通话训练
云南省陆良县大莫古镇波漠小学李春莲
一个古希腊神话故事,讲述了人们语言相通创造了神奇世界,乃至想建登天楼梯,此事惊动了上帝,上帝于是把人们的语言变得不通。虽是神话故事,但可看出语言相通对于人们的创造何等的重要。信息时代,对人们的语言交流提出更高要求,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势在必行。然而当前,在普及普通话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受方言语调的影响较深,造成的“成系统的语音错误”难以纠正,严重影响了语音面貌——普通话效果。所以,要从“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做起,扎实地进行“三步走”,使人们的普通话水平达到较完美的程度。
一、正确地朗读是学习普通话的基本要求
人类的思维是建立在语言材料-----词的基础上的。从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词就是一个个表情达意的“信息”。人类大脑里贮存大量的这种“信息”,并依据一定的语法规则和逻辑关系,在人体发声器官的作用下形成有声语言。说方言的人,常把这些“信息”概念和方音结合起来,形成了错误的语音习惯。例如:云南人把声母读错,“老虎”读成“lǎo fǔ”;有的把韵母读错,“大风”读成“dàfōng”;有的把声调读错,“纪律”读成“jǐlǜ”;还有不少云南人前鼻音与后鼻音不分;等等。
当代文章都是用普通话的词汇写成的。朗读时,要严格按普通话标准音准确地朗读。首先应从字词人手,解决好文章中每个字词的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音变等问题,发音力求清晰响亮。比如读《第一场雪》中的“雪”、“一咯吱一声响”的“声”时,可将其单独拿出来进行重点朗读练习,直至将其声、韵、调全都读准。朗读者要消除方言语调的影响,就要把普通话的正确读音反复读出来,为流利地朗读打下基础。正确地进行朗读练习是训练标准语音的基础,是学习普通话的基本要求。
二、流利地朗读是提高普通话表达能力的要求
在口语(普通话)表达中,语句流畅与否,对表达效果影响很大。好的口语表达,语句流畅,如行云流水,听起来明白易懂,让人愿意听,并很有吸引力;反之,则断断续续或反反复复,令人心烦。究其原因,口语表达流畅与否跟朗读
的基本功有密切关系。流利地朗读是在正确地朗读的基础上,把句子中的字、词、词组连贯地读出来,做到“目视、心思、口诵”。这三者是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是一个环节中的三个步骤。只是看心里不想,就不能全神贯注;只是想不去看,就无所遵循。只有三者协调统一,才能流利地朗读。当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很多方面的因素,这里重点谈两个方面。首先,要有正确的停顿,停顿不当,自然就会出现“读破”句子的现象。例如,如果在下句画斜线处停顿朗读:“铃声一响,我们/就/急/切地盼/望着下课了”,就是不自然的停顿,使得句子的结构混乱,也不符合语法要求,听起来含混不清。当然,由于停顿不当引发的语义歧义,引来麻烦的例子已有不少。其次,读准字音不要重复。重复,往往是读错了某个字的音或怕读错字音而反复地读。这样久了,就养成了重复读的习惯。这种不得法的朗读练习势必造成口语表达障碍。若要克服以上两种不良习惯,一定要反复地、慢速地进行朗读练习,因为朗读是先看到汉字,反映到大脑,变为思维概念再就字发出声音。慢速地读,基本上掌握了句子的结构和语意,也就能做到合理停顿。另外,朗读时要按照文中标点符号的要求停顿,然后逐渐提高朗读速度,快速地反复练习,朗读的基本功就会自然形成了。这都是有文字凭借情况下的练习,“熟能生巧”后,无文字凭借的“说话”,即口语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在口语表达时,自然会准确、流畅,并且遣词造句的能力也会明显提高。
三、有感情地朗读是提高普通话综台使用能力的训练
有感情地朗读必须在正确地读和流利地读的前提下进行,否则,要达到“感情朗读”,只是一句空话。
如果采用方言语调朗读,就不会收到“感情朗读”的效果。语调是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而采用的抑扬顿挫的语音变化形式,也叫句调。正确的语调具有极强的语言表现力。比如,朗读一个高升调,它的字调有可能是阳平或阴平,读得好会使听者受到感染。如果把握不好,读成方言调就成了降调或曲折调,就达不到“感情朗读”的预期效果。再如,普通话的双音节词语中大多数是“中·重”的轻重音格式,在方言中却把一些词语读作”重·轻”的格式,实际表现为第一个音节音较长,而第二个音节音较短。如“牡丹”、“明天”两个词,普通话都读‘中·重”的格式,如果第一个音节“牡”、“明”读得比第二个音节长,很明显就是方言语调了。在“感情朗读”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普通话对语调和轻重音
格式的要求来读。
语言环境和语言的感情色彩是朗读者应该首先注意的问题。因此,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运用语音技巧,从句子的语意、内涵和说话时的特定环境、心境及目的出发,认真揣摩朗读中升调、降调、平调、曲折调的用法。要用有声语言再现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和再创造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做到既能与作者心灵相通,又能与听众进行情感交流。这就需要朗读者不但要会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而且还要把自己全部的感情倾注于作品之中。这样,才能做到声情并茂。
实践证明,朗读作为一种综合型的语音训练方式,对于人们快速掌握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形成熟练地讲普通话的技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