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A10联盟(合肥八中等)2018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0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
语文试题
巢湖一中合肥八中淮南二中六安一中南陵中学舒城中学
太湖中学天长中学屯溪一中宣城中学滁州中学池州一中阜阳一中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中国》一书中使用“丝绸之路”这个词语。

自此,这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

早期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为方便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到汉唐时达到鼎盛,无数商贾携带香料、药物等来到中国,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远销海外。

在唐朝中期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首选,郑和下西洋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

数千年来,商人、教徒、外交家和学术考察者等在这条“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道路上来来往往,通商、旅行、互动,在推动物质交流丰富性的同时,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多样性。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

不论是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还是七下西洋的郑和,他们的故事与丝路密不可分。

而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出土文物,则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者。

以至于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这样感慨道:“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一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此外再没有第五个。

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自敦煌至喀什的环塔克拉玛干古代文明区,此外再没有第二个。


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

首先,它本身就是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不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慨,还是木卡姆乐曲的悠扬,都让人们对丝路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几千年来,那些行走于丝路上的各色人等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都通过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记录下来。

以骑毛驴的阿凡提为例,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的形象原型都可以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找到。

尽管在不同文化里他被赋予了不同的名字和特征,故事也各有发展和特色,但其根源都来自于丝路。

依托于丝路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的相遇与交流,又极大地刺激了艺术家与大众的想象力和创新激情,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山水底衬,酷似中国山水画中朦胧而有层次的泉石意境;歌德的《中德季日即景》中浸染着他对孔子、老子哲理的向往和仰慕,这些哲理诗组成了中西文学在19世纪初的共鸣。

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后诞生了诸多艺术成果,其生命力有时甚至比在原生地还旺盛。

中西方之间、国与国之间,因丝路使彼此的血液与基因交融起来,逐渐形成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李冰《丝路文化的历史传承》)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丝绸之路”一词源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中国》一书,自此,这条道路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B.丝绸之路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之分;前者鼎盛于汉唐时期,后者兴起于郑和下西洋之后。

C.丝绸之路不仅推动了物质交流,而且带来了文化交流,西方的宗教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由此传人中国。

D.丝绸之路是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所有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曾记录过与丝路相关的人或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论述“丝绸之路”名称的起源以及丝绸之路的发展、演变过程。

B.第二段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有力地论证了丝绸之路带来文化交流多样性。

C.从物质交流到文化交流再到文化交融,文章层层深入地论述丝绸之路的作用。

D.文章站在文化层面审视丝绸之路,是为了论述其对于文艺创作的重大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丝绸之路是一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有助于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开展贸易。

唐中期前,中国的贸易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后来逐渐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

B.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认为,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四大文化体系,而其唯一交汇点在自敦煌至喀什的环塔克拉玛干古代文明区。

C.骑毛驴的阿凡提的形象原型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并且它们的根源都来自于丝路。

这一事实生动地体现了丝路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

D.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诞生了许多富有生命力的艺术成果。

与此同时,中西方之间、国与国之间也因丝路而彼此交融,逐渐形成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清]刘鹗
这日,老残多喝了两杯酒,到房里躺下歇息。

才闭了眼,看外边就走进两个人来:一个叫文章伯,一个叫德慧生。

是老残的至友,齐道:“我们要往登州府去访蓬莱阁的胜景,就此动身罢。

”不久便到了登州。

海边,慧生拿远镜左右观视。

忽然大叫:“你瞧,那边一只帆船在那洪波巨浪之中,实在危险得极!幸而是向这边来,不过二三十里就可泊岸了。


三人凝神细看,原是只很大的船。

船主坐在舵楼之上,楼下四人专管转舵的事。

前后六枝桅杆,挂着六扇旧帆,又有两枝新桅,桂着一扇簇新的帆,一扇半新不旧的帆。

船面上坐的人口,男男女女不计其数,却无篷窗等件遮盖风日。

这船虽有二十三四丈长,破坏的地方却不少:东边有一块,已经破坏,浪花直灌进去;东边又有一块,水波亦渐渐侵入;其余地方,无一处没有伤痕。

那八个管帆的各人管各人的帆,彼此不相关熙。

水手只管在那坐船的男男女女队里乱窜,搜他们的干粮,剥他们身上的衣服。

章伯看得亲切,不禁狂叫道:“这些该死的奴才!这船眼睁睁就要沉覆,他们不知想法早点泊岸,反在那里蹂躏好人,气死我了!好好的一船人,断送在这几个驾驶的人手里!”沉思了一下,又说道:“好在我们山脚下有渔船,何不驾一只去,将那几个驾驶的人打死?岂不救了一船人的性命?”
老残笑向章伯道:“章哥此计甚妙,只不知你带几营人去?”章伯愤道:“自然是我们三个人去!”老残道:“他们船上驾驶的不下二百人,我们三个人要去杀他们,恐怕只会送死。

”章伯一想不错,便道:“难道白白地看他们死吗?”老残道:“依我看来,驾驶的人并未曾错,只因两个缘故,把这船就弄的狼狈不堪了。

一则他们是走太平洋的,只会过太平日子,不意今日遇见这大的风浪,所
以都毛了手脚。

二则他们未曾预备方针。

遇了这阴天,他们就没了依傍。

为今之计,依章兄法子,驾只渔艇追将上去,送他一个罗盘,他有了方向,便会走了。

再将这有风浪与无风浪时驾驶不同之处,告知船主,他们依了我们的话,岂不立刻就登彼岸了吗?”慧生道:“老残所说极是,我们就赶紧照样办去。


说着,三人带了一个最准的向盘,一个纪限仪,逸了一只轻快渔船,一直追向前去。

一霎时,离大船已经不远了。

谁知除那管船的人搜括众人外,又有一种人在那里高谈阔论的演说道:“这船也就是你们祖遗的产业,现在已被这几个驾驶人弄的破坏不堪,难道都在这里等死不成?就不想个法儿挽回吗?真真该死奴才!”
众人被他骂的顿口无言,说道:“我们实在惭愧!只是有甚么法子呢?”那人便道:“你们大家敛几个钱来,我们拼着几个人流血,替你们挣个万世安稳自由的基业,好不好呢?”众人一齐拍掌称快。

章伯远远听见,对二人说道:“不想那船上竞有这等的英雄豪杰!”慧生道:“看他如何的举动,倘真有点道理,我们便可回去了。

”老残道:“这等人恐怕不是办事的人,只是用几句文明的话骗几个钱罢了!”只见那船上人敛了许多钱,交给演说的人,看他如何动手。

谁知那演说的人,找了一块众人伤害不着的地方,立位了脚,高声叫道:“你们这些没血性的人,还不去把这些管船的一个个杀了吗?”就有那不懂事的少年,依着他去打掌舵的,也有去骂船主的,俱被那旁边人杀的杀了,抛下海了。

那船上人,就有老年晓事的人高声叫道:“诸位切不可乱动!倘若这样做去,胜负未分,船先覆了!”
慧生听得此语,向章伯道:“原来这英雄只管自己敛钱,州别人流血的。

”说着,三人便将帆叶抽满,与大船相近。

三人便跳将上去,深深的唱了一个喏,便将自己的向盘及纪限仪等项取出呈上。

舵工看见,例也和气,便问:“此物怎样用法?有何益处?”
正在议论,那知那下等水手里面,忽然起了咆哮,说道:“船主!他们用的是外国向盘,一定是洋鬼子差遣来的汉奸!请船主赶紧将这三人绑去杀了,以除后患。

倘用了他的向盘,他就要来拿我们的船了!”这一嘈嚷,满船人俱为之震动。

就是那演说的英雄豪杰也喊道:“这是卖船的汉奸!快杀,快杀!”
船主舵工听了,俱犹疑不定,一个舵工说道:“你们来意甚善,只是众怒难犯,赶快去罢!”三人垂泪,赶忙回了小船。

哪知大船上人,余怒未息,看三人上了小船,忙用被浪打碎了的断桩破板打下船去,顷刻之间,将那渔船打的粉碎,看着沉下海中去了。

老残自知万无生理,只好闭着眼睛,听他怎样。

只听耳边有人叫道:“先生,起来罢!天已黑了。

”老残慌忙睁开眼睛,楞了一楞道:“呀!原来是一梦!”
(节选自《老残游记》)【注】《老残游记》: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船”为中心谋篇布局,便于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酌状态与感受,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也便于突出文章主旨。

B.小说较为具体地描写船“破坏的地方不少”,不仅形象地表现出船的残破,也为下文写老残等三人内心的焦虑和担忧作铺垫。

C.小说运用细节、动作、外貌、语言等描写手法写主要人物,使老残的老成持重、文章伯的正直急躁、德慧生的温和善良跃然纸上。

D.船上的人不但没有接受老残三人好心献上的向盘及纪限仪等工具,反而用断桩破板打碎三
人乘坐的渔船,可见他们的愚蠢与暴虐。

5.小说以“呀!原来是一梦!”结尾有何作甩?请简要分析。

(5分)
6.这篇小说富有象征意味。

请结合文本,联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永远的顾先生
贺捷生
顾骧先生比我大五岁,我称他“顾先生”,是由衷的。

这些年知识界推崇“民国范儿”,以我的童年在民国受到的教育,“先生”在我的心目中,是神圣的、崇高的,不怒自威。

在路上遇到,像我们这些小女生,无论在疯跑还是在谈笑,都得迅速回到学子的位置,躬身而立,向先生问好。

我认为顾先生就是一个有民国范儿的人。

他爽朗、豁达,知识渊博,出现在什么场合,都是一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样子。

2009年11月,顾先生给我打来电话,说鉴于世风愈下、道德泯失,需要文化人通过对文化的坚守,唤起社会的良知、社会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为此商务印书馆和他商量,拟选十位品德高尚的散文界高手编一套“文化人散文随笔丛书”,请他担任主编。

他推荐入选的十位作家中,有我的名字。

我吓了一跳,忙问另外九位作家都有谁,他说有铁凝、肖复兴、徐小斌、邵燕祥、于是之、袁鹰、吴冠中……我马上打断他,说不行不行,你选的这些人,不仅品德高尚,也不仅是散文界高手,有些还是业内大家,我写的郝些小随笔、小杂感,怎么能跟他们比?他一听这话,不高兴了,直呼其名说:“贺捷生,你怎么这样没有自信?凭你的人生经历,你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社会责任感,还有你与众多老一辈革命家的情感联系,谁也不能取代。

你以为我推荐你,仅仅因为你是元帅的女儿吗?不是的。

”然后不容争辩地说:“你听我的,就这么定了,加紧准备作品吧。


放下电话,我心里很不平静。

那年我74岁,虽然积累了许多资料,也动过再写点什么的念头,可毕竟年纪不饶人,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对未来的写作不敢抱多大的希望。

当我把十几年来陆续发表在报刊上的长篇短章汇集在一起时,心里竞有些莫名的激动。

我从小爱好文学,爱好写作,还在湘西隐姓埋名求学的时候,就想当一个女记者或女作家。

但之后几十年,一路艰辛,一路坎坷,到古稀之年回过头来检点这些文字,却是那么贫瘠,那么荒凉,让我心生愧意。

不过,文学在我的心里,依然是崇高的,依然像花朵那样艳丽,流水那样清纯。

人老了,我庆幸这些文字还能让我敞帚自珍,让我觉得心里有梦、有念想。

正因为如此,我把我一生中第一部散文随笔集,定名为《索玛开花的时节》。

《索玛开花的时节》出版后,顾先生比我还高兴,马上提出召开作品研讨会。

他说他的许多朋友给他打电话,一些读者还给他寄来热情洋溢的信,说这本书有立场、有品位,在文学界独树一帜。

我知道他还是在鼓励我,坚决不答应。

我说,顾先生,你即使借我一个胆,我也不敢开研讨会。

别说在文学界、散文界,即使在这套丛书的十位作家中,我也师出无名,甘拜下风。

顾先生又一番谆谆教导,最后,架不住他的反复劝说,我同意开一个小范围的答谢会,请他和长期帮助我的张抗抗等人,还有几个部队的朋友吃一顿饭。

可是,不知通过什么渠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上将也得到了消息,说要来参加。

我没有退路了,只好临时借餐馆的一个会客室,在饭前举行了一个小型座谈会。

在这个原本没有计划的座谈会上,顾先生有备而来,率先发言,对我这本小书进行了认真又不失专业的评点。

让我感动的是,他第一次不直呼其名,改称我“贺大姐”。

那种姿态,就像毕业班的
老师对学生发表临别赠言。

他说:“我赞同李继耐主任进来时说的,贺大姐的《索玛开花的时节》,是一本历史和艺术相结合的有价值的精品。

她把这本书交给我们出版,使这套文化散文随笔丛书越发显得沉甸甸的。

它有历史价值、思想价值,也有审美价值,而且文笔很优美,因而,在此,我要说一句冒昧的话,她这本书,在当今的军旅文学中,恐怕也是佼佼者。

甚至,我们还可以说,贺捷生大姐不但是一名著名的军旅作家,也是当今文坛的一名受人尊敬的知名作家……”
听着这席话,我心惊肉跳,热泪盈眶。

虽然我心知肚明,知道顾先生对我的称赞,仍然是先生对学生的称赞。

如今,事过多年,想到我的写作能持续到今天,我才理解,他当年说的那席话,对我的写作和今后的路,还有“扶上马,送一程”的意思。

那天,我记得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是一个幸福的人”。

但我想说却没有说出来的一句话是:顾先生,您是我永远的“先生”。

(节选自《炎黄春秋》2016年第6期)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作者看来,顾先生爽朗、豁达,知识渊博,出现时总是一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样子,符合知识界推崇的“民国范儿”。

B.“文化人散文随笔丛书”入选的十位作家中,其他九人品德高尚,是散文界高手,有些还是业内大家,作者认为自己无法与之相比。

C.作者将自己的书定名为《索玛开花的时节》,原因是在她心里文学是崇高的,像花朵般艳丽,流水般清纯,让她有梦、有念想。

D.《索玛开花的时节》出版后,作者本不打算召开研计会,后在顾先生的反复劝说下,才答应举行一个小型的座谈会。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称顾骧为“先生”是发自内心的,在路上遇到他时,无论自己在疯跑还是在谈笑,都会马上躬身而立,向他问好。

B.顾先生主编“文化人散文随笔丛书”,目的是让文化人通过对文化的坚守,唤起社会的良知、社会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

C.贺捷生之所以入远”丛币-下但作豕,个IX四刀赐是1:9rp朋后A,定由于她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文章中体现的社会责任感等。

D.座谈会上,顾先生对《索玛开花的时节》作出了高度评价,称赞这本书是当今军旅文学中的“佼佼者”,作者也因之成为知名作家。

E.听r顾先生的一席话,作者十分震惊,同时也十分感动,多次说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顾先生是自己永远的“先生”。

9.作者为什么称顾骧为“永远的‘先生…?请根据原文加以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 13题。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

少颖悟绝伦,家贫无书,从人假三史,旬日即归之。

曰:“吾已得其详矣。

”凡书皆一阅不再读,宋绶、蔡齐以为天下奇才。

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

又中贤良方正,选迁著作佐郎。

夏人寇边,方平首乞合枢密之职于中书,以通谋议。

帝然之,遂以宰相兼枢密使。

时调诸道弓手,刺其壮者为宣毅、保捷,方平连疏争之,弗听。

既而两军骄甚,合二十余万,皆市人不可用,如方平言。

既,以修起居注使契丹。

契丹主顾左右曰“有臣如此,佳哉”,骑而
击球于前,酌玉卮饮之,且赠以所乘马。

还,知制诰,权知开封府。

府事丛集,前尹率书板识之,方平独默记决遣,无少差忘。

进翰林学士。

英宗立,迁礼部尚书,请知郓州。

还,为学士承旨。

帝不豫,召至福宁殿。

帝冯几言,言不可辨。

方平进笔请,乃书云:“明日降诏,立皇太子。

”方平抗声曰:“必颍王也,嫡长而贤,请书其名。

”帝力疾书之,乃退草制。

神宗即位,召见,请约山陵费,帝曰:“奉先可损乎?”对曰:“遗制固云,以先志行之,可谓孝矣。

”又请差减锡赉,以乾兴为准,费省什七八。

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无加也其见称重如此。

契丹泛使萧禧来议疆事,临当辞,卧驿中不起。

方平谓枢密使吴充:曰“但令主者日致馈勿堕。

且使边郡檄其国也。

”充启从之,禧即行。

方平慷慨有气节,既告老,论事益切,至于用兵、起狱,尤反覆言之。

且日曰:“臣且死,见先帝地下,有以藉口矣。

”平居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

守蜀日,得眉山苏洵与其二子轼、辙,深器异之。

尝荐轼为谏官。

轼下制狱,又抗章为请,故轼终身敬事之,叙其文,以比孔融、诸葛亮。

(节选自《宋史·张方平传》)10.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平述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无加也/
B.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无加也/
C.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无加也/
D.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元加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茂材原称秀才,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之讳改为茂材,或作茂才。

B.修起居注是宋代官职名称,负责记录皇帝言行,以作为修史材料。

C.礼部为六部之一,负责全同学校、科举、外交及官员考核等事宜。

D.山陵本指山岳,此处借指皇帝陵墓。

有时也用来比喻帝王或王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方平天资超群。

他从小就聪明绝顶,读书过目不忘,每本书只需读一遍即可,因此,被宋绶、蔡齐行作天下奇才。

B.张方平直言敢谏。

朝廷筹建宣毅、保捷州军,他接连上疏劝阻;英宗立皇太子,他主张立颍王,并让皇帝写下名字。

C.张方平慷慨有气节。

告老还乡之后,他仍评论时政,尤其关心用兵、起狱之书;平常从不趋附他人,对人和蔼可亲。

D.张方平慧眼识人。

他十分器重苏轼,排粹苏轼为官;苏轼入狱,他又上疏为苏轼球忙。

因此,苏轼终身部很敬重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又请差减锡赉,以乾兴为准,费省什七八。

(2)但令主者日致馈勿堕。

且使边郡檄其国也。

(二)订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15题。

夜坐寄朱仲开、张瓯江
陈鹤
坐久北风起,江声带远沙。

客愁初到鬓,乡梦不离家。

林静无残叶,灯寒有落花。

怀君滞羁旅,云海各天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魁(5分)
A.首联描写诗人深夜久坐时所闻所感,起到了以动写静、烘托气氛的作用。

B.颔联为虚写,诗人想象远在异地他乡的友人思念家乡,因而愁思染白双鬟。

C.颈联虽没有点明季节,但由残叶飘零的树林、林中满地的落花可知是冬季。

D.尾联点明寄友的题旨,在前三联层层铺垫下,尾联情感显得格外真挚动人。

E.这首五言律诗平实、自然而又韵味深长,其中蕴含着细腻真实的人生体验。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杜牧在《阿房富赋》中描述秦朝统治者奢侈浪费,暴殄天物,对盘剥来的财物“用之如泥沙”的句子是“,,”。

(2)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描写古风淳厚、清新质朴的乡村风貌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是一处占地三百亩的宅第,四周封闭,内院星罗棋布
....着四方形的建筑,与传统四合院不同的是,它的每栋建筑均有五间房,装有自来水。

②距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不到一个月时间,日本作家村上春树领跑赔率榜。

令人大跌眼镜
....的是,美国现总统特朗普也登上了赔率榜。

③在解决朝核问题过程中,有的国家硬塞私货,有的国家一边指手划脚、一边“背后捅刀”,有
的国家则是浑水模鱼,甚至企图火中取栗
....。

④随着中国游客的锐减,韩国许多购物街人流稀少、门可罗雀,过去那种人来人雀,熙熙攘攘,
热闹得不可
..的场面一去不复返了。

..开交
⑤主人请客的酒席很是丰盛:酒是茅台,菜也精致,光是一道活鲤三吃——干炸奇门、红烧马
鞍桥,外加软斗代粉,就足以令人大快朵颐
....。

⑥近来,新一轮央企重组大幕拉开。

央企重组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慎之叉慎,因为
任何风吹草动
....都牵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

A.②④⑥B.①③⑤C.②⑤⑥D.①③③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据巴西环境部门的统计,持续20余天的森林大火已烧毁超过15.5万公顷林地。

有关人员表示,近期有望把剩余火灾全部扑灭。

B.根据我们这些年来连续不断的跟踪调查显示,乡村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在他们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大多存在着心理疾病。

C.东汉虽然已经是名存实亡了,但是汉献帝为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针增加了不少人气,使曹操有了巢4灭各路诸侯的理由和旗帜。

D.用文言文撰写的古典文史作品,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不仅深受两岸同胞的喜爱,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