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人性”与“神性”的抗争
读书心得——浅析《巴黎圣母院》中的神父克洛德
读书心得——浅析《巴黎圣母院》中的神父克洛德《巴黎圣母院》这一故事源于15世纪的法国,雨果在《原序》中讲述了创作缘起,若干年前,他在圣母院两座钟楼的一个黑暗角落里发现了一个手刻的希腊词语ΑΝΑΓΚΗ(命运),这几个大写希腊字母,受时间的侵蚀已经发黑,深深陷入石头里面。
作者被这个词所包含的巨大悲剧深深触动:究竟是谁,一定要把这罪恶的、不幸的烙印留在古老教堂的额头上才肯弃世而去?这便是促使雨果创作《巴黎圣母院》的原始动力。
书中作者运用极其饱满的笔触塑造了神父克洛德这一形象,最有深度,最值得反思,但也备受争议。
在大部分读者眼中克洛德充斥着虚伪、丑恶,我们习惯于把一切愤恨都集中到克洛德身上。
但细细品读整部作品后,我开始思考,是否这一切罪责都要归因于克洛德自身?若真如此,雨果便也不会称他是“善良的灵魂”了。
可见,作为诠释“命运”一词的人,克洛德人性的畸变与“宿命”存在着不可割裂的关联。
当时,法国宗教走向分裂,极端主义盛行,宗教神学中积极的一面趋于没落,逐渐沦为制约人性的思想武器。
克洛德集众多矛盾于一身,“善与恶”在其身上共存,最终饱受宗教迫害成为“杀人的魔鬼”。
而他的一生中,神性与人性的对抗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神性与人性相遇相融(三十六岁之前)克洛德有着较好的社会出身。
幼年就由父母决定了他终生从事神职的生活,注定了以后将要在宗教生活中安放自己的生命。
小小年纪的克洛德便有超乎常人的求知欲,几乎每次都是第一个到校。
十六岁就在神秘神学方面有所建树,经院神学也达到了博士的水平;后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医学,研究鲜少有人涉猎的拉丁语、希腊语。
这样德性高超的人自然配得上雨果所给的“善良的灵魂”这个称号。
期间,克洛德学会了低眉顺眼,家庭与学校的教养也使他养成了端庄顺从的性格。
这种品质已经逝去久远,却正是教育所向往的。
在这一人生阶段,他都走在奔向宗教神职的路上,不谙世故,封闭于书本。
即使是在这样严于律己的生活中,克洛德的人性也并未完全退场。
神性与人性
神性与人性的变奏——艺术史演变的精神之维摘要:西方哲学有着强烈的人性特征,同时又具有浓厚的神性特点,人性与神性的并存形成了西方哲学的传统。
研究人性与神性的关系,对西方古代哲学中神性与人性的历史演进、矛盾运动进行分析、梳理,有助于对其后西方近现代哲学的传承脉络关系,以及西方哲学思考方式的深层理解与把握。
关键词哲学;神性;人性由古希腊哲学所奠定的西方哲学的人性和神性的特征,构成了西方哲学的深厚的传统。
从苏格拉底到黑格尔的各种哲学几乎都包容了人性和神性, 但近代从文艺复兴开始,尤其是20 世纪以来,在反传统思潮中,西方哲学家赋予人性以新的含义,批判并力图清除哲学的神性,成为西方哲学新的表现形态和发展趋势。
因而对神性与人性的追问,就成为了言述西方哲学的两种不可或缺的维度。
对西方古代哲学(从公元前5 世纪到公元后15 世纪,包括古罗马和中世纪两个时期) 大约两千年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学习西方文化,理解其后西方近现代文化的传承脉络关系,把握西方文化的思考方式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试图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就这一论题的历史演化作一梳理。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神性与人性的交融作为西方文化史之源的古希腊哲学诞生于城邦制的奴隶社会。
在从原始宗教之中脱颖而出的时候, 古希腊哲学首先表现为自然哲学的形态,这使它同时具有人性和神性的特征。
因为,那种自然哲学可以说是广义的人学,并包含着严格意义上的人学的萌芽。
正如黑格尔说的,自然界乃是与人“不同质”但又与人“牵连在一起”的人的另一半。
在古代哲学中,始基和宇宙本原的性质,决定了人的属性。
人类为了认识自已,首先必须认识自然界,所以认识自然界也就是间接地认识人自身。
当智者派把哲学变得通俗,即直接着手“认识自己”并通过人自身去看世界的时候,普罗塔戈拉率先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著名命题。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1 ] (P187) 在他看来,世界万物都必须接受人的感觉的标准和评价,要由现实的人的喜怒哀乐来决定真假、善恶和美丑。
希腊神话的人性与中国神话的神性
希腊神话的人性与中国神话的神性从《希腊神话》到《中国神话》,看东西方“人性”“神性”的差异。
神话,是古人信念与智慧的结晶。
古人将自己的愿望与认识蕴含于神话故事之中,我们可以从神话中窥得古人对社会、生活、希望等的感知。
也就是说,古人用神话来认识和解释他们心中的世界。
所以,读神话可以与古人对话,了解当时人们的意识形态。
神话具有深刻的社会含义已经成为共识,神话展示了当时人们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和希腊代表着两大古老的文明。
在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中国是东方文明的摇篮,如果说《中国神话》是东方文明的代表,那么《希腊神话》便是西方文明的表现。
中希神话经过千年的沉淀,流传至今,不止在于其故事的生动性、趣味性,更在于其中蕴含的深层价值观与意识形态。
从《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中西方“人性”和“神性”的差别。
所谓“人性”,是指平常人的爱恨情仇、优点缺陷。
人性中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有宽容大度,也有嫉妒报复;“人性”是人类内心的总和。
所谓“神性”,是指超越凡人、摆脱欲望的最高境界,是“神”和“圣人”的特征。
神性中只有人性里美好的一面,脱离了人类发展初期的“兽性”和欲望。
孙中山先生曾说:“古人所谓天人一体,依进化的道理推测起来,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成,既成人形,当从人形更进化而入于神圣。
是故欲造成人格,必当消灭兽性,发生神性,那么才算是人类进步到了极点。
”《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人性”与“神性”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希腊神话》尚美,《中国神话》尚德1、《希腊神话》崇尚美貌在《希腊神话》里,更强调“神”的美貌,不管是女神还是男神,对他们的外表和形体都进行过具体的描绘,可以说《希腊神话》中的“神”更多是因为貌美而被大家推崇。
赫拉是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是众神之主宙斯的妻子,被称为“天后”,相当于我们神话中的王母娘娘,主管婚姻和生育。
赫拉在古希腊语中表示“高贵的女性”。
武松的神性与人性读后感
武松的神性与人性读后感
又是一个星期五的晚上,在西交大苏州附中经典研读中心,久违的思辨光芒又闪起了。
今晚我们的讨论中心是《武松的神性和人性》一文,这是孙绍振老师关于武松打虎与李逵杀虎的文章。
为何前者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长久地被人们传颂,深入人心;而后者却鲜为人知?正如标题,这一切应当是他们的人性与神性交织的结果。
武松是个神人,他连喝18碗酒不醉,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皆非常人所能及。
但这神勇的外壳下却是纯粹的一个人,是一个自大的,好面子的,会害怕的,甚至有点怂的活生生的武松。
【“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
——这是他看到榜文说有虎时的想法。
【“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
——打老虎时损了武器,慌了神,吓到了。
【“天色看看黑了,傥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
”】
——见势不妙,溜之大吉,武松也并不那么勇敢。
这使他多了些许人味。
李逵杀虎却又不是如此,他是为报杀母之仇而杀。
他杀性大得很,更残忍,画面脑补起来都觉得太血腥。
一场恶战使他似乎忘了被老虎吃得还剩下一条腿的母亲,杀虎之后居然睡着了。
那整个场面像恶鬼的屠杀,让人感到心惊。
充满了非人的神性,机器人一般的冷漠,就如恐怖谷理论所云,令人惊惧而非亲近。
同理而论之,西楚霸王项羽与孙悟空两个文学形象便亦如此。
前者之残暴与勇猛非人也,其性格也非常人可知。
后者虽本领高强,却犹如人。
故如是,后者却比前者更耳熟能详。
神性压抑下的人性抗争
神性压抑下的人性抗争摘要:在西方国家,宗教思想、教会思想自古以来就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人们借宗教信仰来寄托自己的祈望,来减轻自己的罪恶、痛苦,认为对上帝彻底的忠实就能使人的灵魂得到洗涤,从而成为圣洁高尚的人。
然而,随着宗教、教会的发展,其弊端日益显露出来,呆板的教规戒律压抑着人性的正常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压抑已久的人性开始爆发、抗争。
在此,我们将以一群神父的爱情悲剧来反映这一现象。
关键词:宗教;人性;神性;抗争;爱情悲剧在西方文学中,有一群引人注目的神父形象:《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红字》中的丁梅斯迪尔以及《荆棘鸟》中的拉尔夫。
他们从小接受神学教育,修身灭欲,对上帝有一种狂热的虔诚与笃信。
但他们毕竟是肉体凡胎,呆板的教规只能暂时地禁锢他们的心,一旦那个能在他们心中掀起轩然大波的女神出现,他们灵与肉的平衡便被打破了。
在禁欲主义的压制下,这些神父的爱情往往伴随着人性与神性的抗争,体现了宗教与爱情永恒冲突的主题,被赋予了爱情悲剧美的内涵。
一、教士的神性基督教是西方国家最主要的宗教信仰,西方一些基督教学者曾把基督教奉为“西方的神明”,柏拉图的思想体系可以说是其正宗而权威的信仰源头。
蒂利希曾总结说:“基督教力图使它的教义被有教养的罗马人所理解和接受时,柏拉图体系仍成为它的思想宝库。
”[1]柏拉图的学说尤其是灵肉二元对立学说,被基督教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柏拉图高扬灵魂,鄙视肉体,认为肉体是不完善的,是灵魂的桎梏,而灵魂却是不朽的。
他在《斐德诺》对话中做了有趣而详细的论述:灵魂“羽翼的本性是带着沉重的物体向高飞升,升到神的境界,所以在身体各部之中,是最接近于神灵。
”[1]如果灵魂不被肉体的罪恶所污染,不断追求超越,就能获得永恒的幸福;而如果灵魂迷恋于感性世界,则只会被囚禁在肉体之中。
二元论造成的灵魂与肉体的分裂是难以弥合的,信徒们从信仰中首先得到的是罪感,而罪感的根源又在于自身,那么修身律己的首要戒规便是对性的约束。
浅析悲剧经典作品中的“神性”与“人性”
184艺术家The artists一、古希腊典型悲剧中的“神性”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作品《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被释放的普罗米修斯》和《带火者普罗米修斯》的主角都是神。
神性泛滥的时代,悲悯、大义、体恤弱小等优秀品质将普罗米修斯符号化,甚至奥林匹斯的众神也被符号化:代表阴暗、仇恨的复仇女神、代表智慧的雅典娜、代表美貌的维纳斯……正式的、官方的、毫无争议的标签,这是一个固化的时代,人们到剧场的目的不是感受、体悟人性和永恒,而是去聆听对虚无的赞美与褒奖。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中,主角变成了人,却只是外化的人、物质的人,其内核是神所操纵的小丑。
神性从原先的赤裸裸,到被人皮所包裹。
即便主人公俄狄浦斯是一个英明的国王,是一个魁梧健壮的人,依旧受到命运的捉弄,在神示中不堪地活着。
自出身起就受到太阳神的捉弄,生灭全看神的心情,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的不同就在于前者认为神不一定正义,而后者认为神一定正义。
但不约而同地在抒发赞美神性,咏叹个人命运的可知不可为。
到了最后一位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情况有所改观,在他的笔下,美狄亚对自己悲剧的命运发出了抗争,亲手杀死自己的两个孩子后驾着龙车远去。
虽然结局有些魔幻,但是仍然表达了作者对神、对命运的抗争。
自此,古希腊悲剧从英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走到了最具代表性的命运悲剧《俄狄浦斯王》,人物也从最初的神变为渐渐萌生了反抗意识的人。
二、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的“人性”经过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后,当时的文学艺术活跃在一种“以人为主”的氛围中。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就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
《哈姆雷特》,有人称它为悲剧的集大成者,在这出典型的性格悲剧中也暗含了莎士比亚自己对命运的思考,在剧中,哈姆雷特对命运的态度几经变化,甚至看似前后矛盾。
起初他认为,命运变幻无常,既不扬善,也不惩恶,反而给高贵之人带来了灾祸。
他像马基雅维利那样,咒骂命运为“娼妓”,并在一次独白中表示要挺身反抗“命运的暴虐”。
拉尔夫——神性与人性的化身——拉尔夫人物形象塑造的典型性分析
第 3期 ( 总第 7 ) 6期
21 0 0年 5月
山西 广 播 电视 大 学 学报
Jun l f h n iR do& T ies o r a a x a i oS V Unv ri
而皇之的以教会的名义掳走了 10 万英镑。让这笔巨额财 30 产成为他的晋升阶梯, 继而在教会中, 拉源自夫以他特殊的才能 上 绞架。
三、 追求生命真谛的拉尔夫 在荒无人烟的马特洛克岛上, 在人文主义的灵光乍现之
后, 拉尔夫发现, 情欲把他带到了另一个世界, 一个与沉闷、 压 抑的教会生活完全相反的世界。他终于明白自己是多么虚 伪、 多么自 多么放肆, 傲、 他以前所追求的一切, 包括神职人员 的贞操和顺从都只不过是一种噱头、 幻想和俏皮话。但认识 到了, 又能怎么样呢?现实是生命在继续, 生活在继续, 他还 需要回到那个古老的、 酸腐的、 僵化的梵蒂冈, 去继续他的追 求, 尽管拉尔夫已经没有了当初的热情。 虽然拉尔夫的命运是坎坷的, 注定是一个悲剧。但作为 人, 在本质上是不屈的, 就是不断地表现 自己、 自己、 创造 扩张 自己。即使是那些平凡而渺小的人心中也存留着这片神圣的 领地, 跃动着抗争的火花。而拉尔夫更是不 自 觉地, 潜意识地 反抗不公的命运。理性主义悲剧观认为, 真正的悲剧不是逆 来顺受的忍受苦难 , 只有不屈从苦难, 反抗苦难, 在厄运的罗 网里拼命挣扎才是最关键、 最重要的。唯有这种充满生命力 壮伟的抗争, 才能显示人生的价值, 超越生死, 达到精神的崇 高。就如荆棘鸟一样, 它毕生只歌唱一次, 但歌声却比 世界上 任 何生灵的歌 声都悦耳。它一旦离巢去找荆棘树, 就要找到 才肯罢休。它把自己钉在最长最尖的刺上, 在蓁蓁树枝间婉 转啼鸣。它超越了 垂死的剧痛, 歌声胜过百灵和夜莺。一次 绝唱, 竟以生命为代价! 然而整个世界都在屏息聆听, 就连天 国里的上帝也开颜欢笑。只有忍受极大的痛苦, 才能达到尽 善尽美的境界……拉尔夫就是这只荆棘鸟, 面对现实生活中 不能逾越的艰难与悲哀时, 人性不仅不会泯灭, 反而炽烈地燃 烧着, 推促着人们去追求——尽管追求不到, 甚至引来失败和 毁灭, 追求却永不停止。只有追求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 才是 曾经活着的痕迹。
人性善恶的辩论辩题
人性善恶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人性本善。
首先,人性本善的观点可以从儒家思想中得到支持。
孟子曾说,“人之初,性本善。
”这一观点强调了人性的本善性,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的品质,只是受到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此外,基督教也认为上帝创造人类时是善良的,人性本善是上帝的创造。
其次,心理学也支持人性本善的观点。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类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天生追求自我实现和成长,这表明人性本善的一面。
另外,社会学家杜尔凯姆也指出,人类在社会互动中会受到社会规范的塑造,从而表现出善良的一面。
最后,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案例可以证明人性本善的观点。
比如,有很多人在面对他人困难时会伸出援手,表现出善良和同情心。
此外,一些志愿者组织和慈善机构的存在也证明了人性本善的一面。
反方观点,人性本恶。
首先,道家思想认为人性本恶。
老子曾说,“人之生,其贞之善,其死之恶。
”这一观点强调了人性本恶的一面,认为人在生存和竞争中会表现出自私和恶劣的一面。
此外,佛教也认为人性本恶,认为人类受到贪嗔痴的困扰,表现出贪婪和嫉妒的行为。
其次,心理学也支持人性本恶的观点。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本能冲动和潜意识的影响,认为人类天生具有自私和恶劣的一面,需要通过社会化和教育来约束和规范。
最后,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案例可以证明人性本恶的观点。
比如,很多犯罪行为和战争冲突都是人类自私和恶劣的表现。
此外,社会上存在着很多不公平和不道德的行为,也说明了人性本恶的一面。
综上所述,人性善恶的辩题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
从儒家思想、基督教、心理学、道家思想、佛教、心理学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看,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自私和恶劣的一面。
因此,人性善恶是一个相互交织的复杂现象,不能简单地用善或恶来概括。
史铁生苦难名言
史铁生苦难名言史铁生苦难名言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主要是指人们普遍熟悉的成语、俗语、谚语、格言、诗词等。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名言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史铁生苦难名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有些事只适合收藏。
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
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
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
——史铁生《我与地坛》【2】:我什么都没有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放。
——史铁生《我与地坛》【3】:要是有些事我没说,你别以为是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
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
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
——史铁生《记忆与印象》【4】: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
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
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
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史铁生《我与地坛》【5】: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的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史铁生《合欢树》【6】: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的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的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史铁生《我与地坛》【7】: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
——史铁生《我与地坛》【8】:孤独的心必是充盈的心,充盈得要流溢出来要冲涌出去,便渴望有人呼应他、收留他、理解他。
心灵间的呼唤与呼应、投奔与收留、坦露与理解,那便是心灵解放的号音,是和平的盛典是爱的狂欢。
那才是孤独的摆脱,是心灵享有自由的时刻。
——史铁生《爱情问题》【9】: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史铁生《命若琴弦》【10】: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人性本恶辩论材料
人性本恶辩论材料人性本恶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
在长期以来的哲学、社会和心理学领域里,都有人将这种观点作为一种主张。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探讨人性本恶辩论材料,了解不同观点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
人性本恶观点的主张人性本恶主张认为,人类天生就有一种古怪、狡猾和残忍的天性。
人类本性欲望无止境,从而追求自身利益。
暴力、战争、暴行、犯罪、折磨等行为都可以被理解为人性中原始的、野生的因素在操作。
在这种说法中,人类的本质就像是一棵种子,不受外部力量的引导和改变,长成不受控制的野草一般。
所以我们需要文化、道德和法律约束这些追求欲望和狡猾行为的力量,以保护社会的秩序和人类的共同利益。
人性本恶的证据人性本恶的观点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证据加以证明。
首先,历史上的种种残暴、暴力和战争等事件,可以看出人类天性中存在的暴力倾向。
如果人类本质是善良、渴望和平与安宁的,这些事件就不会发生。
其次,心理学上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本性催生了他们的行为意图高度关注自身获益的追求。
例如,急功近利、贪婪、利己主义等,都是清晰表明人性本恶存在的证据。
人性本恶观点的理论缺陷尽管人性本恶主张看似具有较强证据支持,但其理论依据也攸关缺陷。
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类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并不代表恶行。
这可能只是在保护自己、家人和社会的情况下行动。
人类本性的不完美只表明,我们必须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应对外部变化。
其次,人性本恶的理论了解了历史上的恶行,却无法解释人类历史上的善行。
无论是慈善、感恩、同情、友爱、互助、公正等等,人类秉持这种美德的行为同样频繁和普遍,仍需以另一种角度去考虑和理解。
结论在辩论人性本恶的问题上,看似拥有较多证据的人性本恶派和看似拥有较少证据的人性善良派,两者之间的评价和立场的取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在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文化环境。
不过诚然,历史上的恶行和不太完善的人性确认存在,但一个人就不同于所有人,就像电影《忠犬八公》中大家所认可的那条忠诚的狗一样,它开创了一种新的思考模式,即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于对待人性问题,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考模式。
《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作文800字(通用23篇)
《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作文800字(通用23篇)《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作文800字篇1在20__年初,新冠肺炎爆发,全国上下展开了抗疫活动。
各个城市涌现出许多“逆行者”,当然也有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被记录下来。
这些画面背后,是“逆行者”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力量。
“逆行者”的精神,尽在他们的舍小家,为大家中。
一对戴着口罩的夫妻紧紧地抱住对方,因为他们即将奔赴抗疫的战场,这是出征前无言的离别。
待丈夫进入隔离区,注视着玻璃窗外的妻子,而妻子把手放在玻璃上,眼角泪珠悄悄滑落。
他们知道,这份工作会有很大风险;他们不知道,这一次会不会是永远的别离。
但是,他们依然义无反顾的支持着对方,因为他们知道,在这种紧要关头,他们要舍小家为大家、先国家后个人,因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还有很多家庭需要他们去守护。
这就是“逆行者”的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精神!“逆行者”的精神,尽在他们的不辞劳苦中。
一位全副武装的中年医务人员在座椅上小憩,脸上写满了疲惫。
头套、口罩、护目镜,配上连体的防护服,这套装备看起来就十分难受,然而这些医务人员为了节省资源要穿着这样的衣服持续工作十二个小时,期间不能吃饭,不能喝水。
甚至有一些女医生为了穿戴防护服更加方便,毅然剪短了一头长发。
是那不辞劳苦的意志,支撑着他们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这就是“逆行者”的精神,不辞劳苦的敬业精神!“逆行者”的精神,尽在他们的不怕牺牲中。
疫情期间,一位老人红遍了网络,他就是已有84岁高龄的中国科学家钟南山。
我永远忘记不了他眼含热泪的说出:“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它一定可以过关的!”17年前,他在非典肆虐时挺身而出,而现在,他又毅然站在了抗击新冠肺炎的最前线。
有多少和钟南山院士一样的平凡人,为了守住攻克疫情的防线,牺牲自我的时间和精力,去守护一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健康与安全。
这就是“逆行者”的精神,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逆行者”们的身上,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赞颂和讴歌的精神,他们会成为历史中的一道最美的风景线,被铭记在万千百姓的心中。
“人性”与“神性”的抗争--从《巴黎圣母院》、《红字》、《荆棘鸟》看西方宗教下的爱情悲剧
、
扭 曲、 态 的爱 情一 变
』 性 悲 剧 、
刑 架 , 在 “ 性 “ 性 重 压 迫 下 的 克 浩 德 , 终 姓 人 与 神 双 最
1 纪 法 国浪漫 主义 作家 雨果 在 《 9世 巴黎圣 母 院》 中 也 在 自 己 布 下 的 宗 教 网 中 毁 灭 了 。 塑 造 的 副主教 克 洛 德 一 直 被 看 作 邪 恶 势 力 的 代 表 , 电 雨果 曾宣 称 : 人 是 生 来 善 良、 洁 、 正 和 诚 实 “ 纯 公
“ 性 ” “ 性 ” 抗 争 人 与 神 的
从《 巴黎 圣母 院》 《 字》 《 棘 鸟 》 西方 宗教 下的 爱情 悲剧 、红 、荆 看
陈 秀敏
鞍 山 师 范 学 院 中文 系 . 与 江 鞍 山 14 0 ) 1。 5
[ 摘 要 ] 爱情 . 人 娄 永恒 的话 题 , 在 西方 宗教 的禁载 主 艾 压制 下 是 而 爱情每 每 带 有 悲剧 色彩 。 在 西方 文 学作 品 关 于神 职 人 员的 爱情 的描 写 中 使 有 了 人 性 ” 神 性 与“ 的抗 争 。本 文 试 从 三部 作 品
维普资讯
第 1 9卷 第 5期 2O O 2年 5月
辽 宁教 育学 院 学报
Jun l f o ra “∞ r d c t n lIs tt o I E u a o a n tue g i i1 N ຫໍສະໝຸດ 9 05 Ma O 2 y2 O
诠释 西方 宗教 下 的 爱情 悲剧 。
【 关键 词 】 爱情 ; 九性 ; 性 ; 争 ; 神 抗 悲剧 [ 图分 类 号 】 10 9 中 16 9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章 编 号】 10 -9 X(0 2 0 -0.0 文  ̄ 31 1 20 ) 50 8- 2 5
神性与人性的区别
神性与人性的区别人类作为一种高级智慧生物,与众多其他生物一样,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与特征。
然而,在人类内心深处,还隐藏着一种超越个人的存在,即神性。
神性和人性是人体内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它们在个体的思想、行为和信仰方面都有所展现。
本文将探讨神性与人性的区别,以及它们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首先,神性是指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超越个人的神圣力量或存在。
无论人们是否信仰宗教,神性都可以被视为人类共同的心理特征。
神性给予人类一种与自然、宇宙和神明相连的意识。
在宗教中,神性常常被视为与创造力、智慧和仁慈等积极价值联系在一起。
人们相信神性是他们与上帝或更高层次的存在之间的桥梁。
相比之下,人性与个体的行为和情感密切相关。
人性是指人类个体自身的性格、欲望和特点。
人性包含了人类的善良和恶劣等官能。
相对于神性而言,人性更加常规和可见。
人性的表现多取决于个体的生活经历、个人原则和外部环境等因素。
从无私的善良到自私的自利,人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和冲突。
人类通过自身的人性与外界互动,演绎了一幕幕精彩的人间剧。
尽管神性和人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却相互依存和互相作用。
神性可以被视为人性的指引和引导者。
在人类社会中,追求高于个人欲望的价值和理想,往往需要神性的指引。
许多宗教都教导人们通过信仰和虔诚,发挥自己的神性,以期达到全人类的和谐与幸福。
然而,人性的存在也使得神性获得了充分展现的机会。
人性的情感、道德和智慧是神性实现的重要基石。
只有通过了解和发展人性,人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神性。
在现代社会中,神性和人性的相互关系经常受到挑战和考验。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倾向于以理性和自主决策为基础,而较少依赖神性的指导。
许多宗教信仰也面临着世俗化的挑战。
然而,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理性的思索,人类对于神性和人性的追求始终存在。
因为人类不仅仅是一个自私的个体,也具有更高的道德追求和宇宙觉醒的渴望。
综上所述,神性与人性的区别体现了人类内心的两个方面。
人性善恶人生思辨
人性善恶人生思辨人性善恶,人生思辨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关于人性善恶的探讨从未停止过。
自古至今,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们都在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善恶的辩证关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一位文学家的视角,用独特的观点诠释人性善恶的主题,并且思辨人生的意义。
首先,人性中的善是不可否认的。
无论是单纯的慈善行为,还是孝敬父母、互助他人的举止,种种示范出的良善行为都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我记得一次的故事,是关于一位年逾九旬的老人的。
他一生清贫,但是在他的晚年,他决定将自己一生的积蓄捐给慈善机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当被问到为什么时,他微笑着说:“我从小就被人帮助过,所以我希望能为别人做点什么。
”这位老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人性中潜在的善良之道。
然而,人性善良的同时也伴随着人性的恶劣。
我们无法否认,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窃贼、凶手和恶棍,他们的存在是对人性制度缺陷的一种体现。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那些用诡计欺骗别人、残害他人的形象。
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
例如,莎士比亚的《奥赛罗》中的奥赛罗和亨廷顿,一个被猜忌和嫉妒所深陷的皇帝,一个残忍无情的虐待狂,他们的行为展示了人性中的黑暗面。
对人性善恶的思辨不仅仅限于个体层面,也体现在整个社会制度中。
如何建立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社会,一直是人类社会思考的重点。
在启蒙时代的欧洲,伟大的法国作家卢梭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人们原本是善良的,但是社会制度的不公平影响了人性,导致人们的堕落和腐化。
而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中,马克思与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认为私有制是社会不平等和剥削的根源,只有通过革命的方式,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性的真正解放。
而在人生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思考和思辨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这种思考常常伴随着对人性善恶的质疑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主人公在探索自我、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对人性的善恶进行思辨。
“人性”与“神性”的抗争
“人性”与“神性”的抗争作者:梁美娟雷意群来源:《电影评介》2008年第15期摘要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而在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压制下,爱情每每带有悲剧色彩。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巨著《巴黎圣母院》对神职人员的爱情描写中,便有了“人性”与“神性”的抗争。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巴黎圣母院》鲜明地体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意识,人性与神性的抗争在这部影片里得到了尽情的展现。
关键词爱情人性神性抗争悲剧《巴黎圣母院》这部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巨著,我在读书期间就拜读过原著和翻译版,现也观看了电影。
电影给我最深的感触就是人性与神性的抗争。
电影开篇就描绘出了圣母院的凝重和古老,只有几只鸽子反映出生命的活力。
然后,几个希腊字母在风沙中显现,引出了主题。
这种“倒叙”的手法制造了悬念,激发观众强烈的好奇心,迫不及待的想探究到底是谁的灵魂这么痛苦,非要在圣母院的顶端刻下这几个字母来发泄他的痛苦与矛盾不可。
接着,开始了故事的叙述。
故事发生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法国巴黎。
那时候,宗教盛行,教会有着至高的威严,教皇拥有无上的权力。
人们崇尚教皇,信奉上帝。
自然科学知识贫乏,稍稍有些盛行的只有炼金术,也从属于宗教,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电影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
美丽善良纯洁活泼的吉普塞少女爱斯梅拉达,外貌奇丑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道貌岸然淫邪狠毒的副主教克洛德、一表人才虚伪狡诈的花花公子弗比斯……电影情节以爱斯梅拉达的遭遇为主线,讲述了一个扭曲、变态的爱情故事——人性悲剧。
副主教克洛德被看作邪恶势力的代表,是鞭挞的对象,但如果认真考察他的内心世界及同周围环境的联系,就不难发现,他身上不仅有牧师的虚伪,也有着人性遭到压抑之后的悲哀。
纵观14世纪后期的欧洲,资产阶级掀起人文主义运动,这场运动直接抨击了中世纪教会的精神独裁和禁欲主义,追求个人的幸福已成为普遍现象,而克洛德作为社会的一员,也有了人性的要求。
但他一直过着远离女人的清修生活。
神性与人性的关系
神性与人性的关系人类自古以来就对神性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试图探究人性与神性之间的关系。
神性是指神的属性或特质,而人性则是指人类的本质、品质和行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神性与人性之间的互动,以及在这个互动中可能存在的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神性和人性各自的特点。
神性通常被认为是无尽、智慧和全能的,而人性则是有限、有缺陷和善恶参半的。
然而,这种对比并不是绝对的,因为神性和人性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在许多宗教和哲学传统中,人类被认为是神创造的形象,具有某种神性的因素。
其次,神性与人性之间的互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
有些人认为,人性是神性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信仰和宗教实践,人类可以达到与神相通的境界。
在这种观点中,人性被视为神性的一种追求,人们通过与神性的接触和融合,来提高自己的人性。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修行者通过冥想和祈祷来寻求心灵与神性的联结,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然而,也有人持相反观点,认为神性与人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他们认为人性的弱点和欲望会阻碍与神性的联系。
人类的贪婪、嫉妒和自私等负面特征,使得与神性的交流变得困难。
在这种观点中,人性被视为神性的对立面,必须克服人性的腐败才能在神性中找到真正的满足。
无论是将人性看作是神性的表现还是对立面,神性与人性之间的关系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探求神性与人性之间的互动可以帮助人们找到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通过追求神性,人们可以超越物质欲望的束缚,寻求更高尚的道德和价值观。
这种追求能够指导个人和社会的行为,带来和平、公正和谦卑。
其次,神性与人性的关系也对人类的真正自由和幸福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超越自身的人性局限,人们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神性给予了人类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力量和希望,使人们能够克服困难和挑战。
在追求神性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自己的潜力和目的,实现真正的自我。
最后,神性与人性的关系也提醒着我们关于人类共同性的重要性。
无论信仰的差异和文化的多样性如何,对神性的探究都是人类普遍的心灵需求。
金东里小说的命运叙事和人性洞察
金东里小说的命运叙事和人性洞察摘要:金东里的小说题材丰富,擅长运用民俗、神话、巫术等神秘元素,在对现实命运的苦难叙事中洞察着细微的人性。
在神秘、哀婉的氛围和简练、细致的语言中,小说人物在神性和人性间的纠葛徘徊被充分表现出来,作者借此探索人生的根本性问题,指引读者构筑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思索和关怀。
关键词:金东里;小说;命运叙事;人性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20)05-0067-03(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江苏南京211172)周云楠∗∗∗第40卷第5期绥化学院学报2020年5月Vol.40No.5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May .2020收稿日期:2019-10-11作者简介:周云楠(1989-),女,安徽马鞍山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国际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韩国语语言文学。
人生与人性是金东里小说的核心命题,他的小说中含有大量神秘力量、黑暗巫术、土俗神话,有“把文学诱导到宗教和哲学的嫌疑”,但揭开这层华丽的外壳,复杂境遇下的百态人生是小说最主要的关照。
金东里摒弃文学的功利性,用最纯粹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其折射出来的各色元素,他将命运置于能动的地位,描写人物对自身命运有意识的感觉和抗争,在自为的体验里收获关于人生深层含义的理解。
20世纪初期,韩国社会经历巨变,金东里亲眼见证无数影响历史进程的事件,他的作品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浓厚的民族责任,在当下的、现实的空间里记录真相背后的生活,阐发感慨。
他对人物的命运叙事并不刻意煽情,也绝不添油加醋以展现同情、怜悯,而以不加粉饰、真实可感的视角来表现人性的高度和深度,对人类最本质、最普遍的问题进行解释和批评,使得小说展现出丰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一、金东里小说中非典型的命运叙事(一)底层人物的宿命反抗意识。
1.《巫女图》独特的“女性意识”。
生和死的关系是金东里思考的焦点,他极具探索热情,在对死亡世界的摸索中获得超然的感知,而神秘的巫教、风俗、信仰则是生死间的桥梁,以一种激烈的,具有冲击性的基调向我们展现生命的无奈和无常。
浅析孙悟空的_人性_神性_和_动物性_
2010年10月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Oct.2010第24卷第5期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24No.5●中国文学研究浅析孙悟空的“人性”、“神性”和“动物性”耿红卫,杨艳全,冯瑞娟(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摘要:孙悟空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学形象,他身上体现着“人性”、“神性”、“动物性”。
然而,孙悟空又并非这三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人性”、“神性”、“动物性”的有机结合。
这一文学典型的产生和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孙悟空形象的塑造不仅有继承也有创新,而最根本的则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关键词:孙悟空;人性;神性;动物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334(2010)05-0084-03收稿日期:2010-07-18作者简介:耿红卫,男,河南宁陵人,河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孙悟空是集“人性”、“神性”、“动物性”于一体的英雄形象。
这一优秀艺术典型的出现,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
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审视这一形象,无疑将是一个新的视角。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孙悟空这一形象的丰富内涵,而且也将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形象的多样性、复杂性,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清艺术形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西游记》及其艺术成就《西游记》作为一部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游记》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就是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
在这里,环境是天上地下、龙宫冥府、仙地佛境、险山恶水;人物形象身奇貌异,似人似怪,神通广大,变幻莫测;故事则上天入地,翻江倒海,兴妖除怪,祭宝斗法。
作者将这些奇人、奇事、奇境熔于一炉,构筑了一个统一和谐的艺术整体,展现出一种奇幻美[1]15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辨“人性”与“神性”的抗争
梁铎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而在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压制下,爱情每每带有悲剧色彩。
在西方文学作品关于神职人员的爱情的描写中,便有了“人性”与“神性”的抗争。
本文试从三部作品诠释西方宗教下的爱情悲剧。
关键词:爱情;人性;神性;抗争;悲剧
爱情,永远是人类生活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爱情与“谈爱色变”的禁欲主义一直在作着努力的抗争,即“人性”与“神性”的抗争。
尽管这种碰撞都带有悲剧色彩。
文章试从这个角度出发探讨《巴黎圣母院》、《红字》、《荆棘鸟》中笼罩在宗教统治下的爱情悲剧。
1人性悲剧:扭曲、变态的爱情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副主教克洛德一直被看作邪恶势力的代表,但如果认真考察他的内心世界及同周围环境的联系,就不难发现,他身上不仅有牧师的虚伪,也有着人性遭到压抑之后的悲哀。
纵观14世纪后期的欧洲,资产阶级掀起人文主义运动,这场运动直接抨击了中世纪的教会的精神独裁和禁欲主义,追求个人的现世幸福已成为普遍现象。
克洛德一直过着远离女人的清修生活,节制自己的各种欲望。
直到见到了在巴黎街头跳舞的艾斯美拉达,人的意识才觉醒了。
他被这种强烈的爱折磨着。
作为一个神职人员,这可谓是大逆不道。
但是副主教也是一个人,他也有人的感情、欲望和爱。
然而,他所要求的这种爱是他所代表的势力和环境所不能允许的,因此,它表现出来的方式便是扭曲的,变形的。
他一方面憎恨宗教的非人性,一方面又在心里激起了对自己人性要求的憎恨,使自己成为一个无法解脱的疯狂的人。
于是在他爱而不得中,他设置了一系列阴谋,劫持爱斯美拉达,诬陷她,直到把她送上绞刑架,处在“人性”与“神性”双重压迫下的克洛德,最终也在自己布下的宗教网中毁灭了。
2处境悲剧:内疚、自责的爱情
与克洛德的悲剧不同的是,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红字》中则描写了海丝特·白兰与神职人员亚瑟·丁梅斯代尔的爱情悲剧。
海丝特是年青、美貌的女郎,却嫁了一个年纪衰老、体态畸形的丈夫,她感受不到爱情,在她丈夫失踪以后,青年牧师丁梅斯代尔闯进她孤独的生活,她爱上了牧师。
可是,她却遭到清教政权的惩罚,终生戴着红字示众。
丁梅斯代尔是一个博学多识,前途无量的教师,很早地就立下了献身宗教的志向。
但是,清苦的教会生活,呆板的教条,虽然一时禁锢了丁梅斯代尔的内心,但一看见海丝特时,他的“人性”就复活了,并且最终战胜了“神性”,与海丝特发生了关系,但是,他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宗教观念早已扼杀了他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望,他把自己与海丝特的爱情关系看成是“冒犯了一条神圣的法律”。
他既害怕和海丝特一起戴红字示众,又怕上帝不饶恕他。
为了悔罪,他在密室中用血淋淋的鞭子抽打自己,不断折磨自己,他的良心丝毫得不到安宁。
而在这时,他在他的神圣职务上,却获得了灿烂的声誉,更使他陷入无边痛苦深渊之中,他的精神一直处在
罪恶的痛苦和徒然的悔恨之中,心灵备受折磨,终于心力交瘁,成了宗教毒害的牺牲品。
3结局悲剧:执着、偷猎的爱情
1977年,澳大利亚女作家科林·麦考洛的长篇小说《荆棘鸟》,一经出世即引起轰动,被誉为一部“澳大利亚的《飘》”。
男主人公拉尔夫同样无法摆脱禁欲主义的束缚,但他不能不爱梅吉,他的灵魂长期处于“神性”与“人性”的尖锐对立之中。
当他得知富翁玛丽·卡森死后,把财产留给了罗马天主教会,其条件是“教会必须赏识拉尔夫神父的价值和才干”时,他身上展开了上帝与情欲、权力与爱情的激烈搏斗,最终,“神性”战胜了“人性”,他摒弃了梅吉,虽然他爱她。
在小说中,梅吉的形象最富魅力最激动人心之处,是她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她说过:“我生来就是为他的,只为他”。
为此,她无畏地闯入宗教禁区,与上帝争夺拉尔夫。
值得一提的是,与前面两例爱情不同的是,拉尔夫与梅吉有过刻铭心的两天。
在友人的帮助下,拉尔夫来看望在麦特带克岛独自休养身心的梅吉,一辈子的努力在顷刻间冰消瓦解,于是在这20世纪的伊甸园中,亚当偷吃了禁果,两天的欢愉也使梅吉“从上帝那里偷到了拉尔夫”。
《荆棘岛》之所以引起轰动,还在于其“人性”与“神性”冲突的最终结局上,尽管梅吉从上帝那里偷到了拉尔夫———有了他的孩子,但作家最后还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坏了给读者看,那就是戴恩的死。
梅吉一直瞒着拉尔夫有了两个人的结晶,戴恩长大后,出于对拉尔失的崇拜,也要献身于上帝,作一个教士,梅吉答应了儿子,并给拉尔夫写信要他照顾他,“我偷来什么,就归还什么”。
戴恩在神学院毕业后,在希腊由于救两个溺水的女孩而丧身。
梅吉来到罗马要拉尔夫想办法运回戴恩的尸体,并告诉了拉尔夫:戴恩是他的儿子,拉尔夫失声痛哭,失掉了情人,又失掉了儿子,他为上帝付出了高昂的精神代价,到头来一无所有。
埋葬儿子后,他倒在梅吉的怀里,喊着:“梅吉,梅吉……”合上双眼而死去。
宗教以禁欲主义为工具,残害了法国中世纪的克洛德,又钳制了19世纪美国殖民地上的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在20世纪同样践踏了澳大利亚土地上的梅吉与拉尔夫。
《巴黎圣母院》、《红字》、《荆棘鸟》三篇小说都写到了神职人员的爱情,写出了“人性”与“神性”的冲突,其中一个重在写追求“人性”的过程中对“人性”的扭曲,一个写内心处境与外在处境的抗争中的毁灭,另一个则写险些抗争胜利后结局的失败,但在充满悲剧的追求中所表现的无所顾忌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必然令人振奋,使人的形象变得崇高伟大起来,从而赋予了宗教下的爱情悲剧美的内涵。
这正是我要写作这篇文章的主旨所在。
锋绘2019年第2(下)期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