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注射用炎琥宁输液导致静脉炎及护理体会
![注射用炎琥宁输液导致静脉炎及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26d8bc87cd184254a353544.png)
注射用炎琥宁输液导致静脉炎及护理体会炎琥宁系植物穿心莲提取物—穿心莲内酯经酯化,脱水,成盐精制而成。
主要用于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在我院应用比较多,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良反应,笔者针对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4月急诊使用炎琥宁静脉滴注时进行如下护理干预,浅谈一下护理体会。
1、资料与方法1.1选取我院急诊输注注射用炎琥宁患者221例,临床诊断均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男女比例接近1:1,其中对照组111例,男56例,女55例,年龄为18~65岁,平均年龄(38.6±4.1)岁。
观察组110例,男48例,女62例,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40.1±3.9)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所患疾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①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②认真做好三查七对,配制输液及输注过程中均严格遵守无菌操作;③药物均现用现配,溶媒均为同一厂家,5%葡萄糖注射液(因本观察周期比较长,药物批次有变化,但同一时期观察组与对照组所用药物均为同一批次);④输液期间定期巡视,注意观察患者输液近端静脉红肿情况及其它不适症状,一旦出现情况立即报告当班医师采取处理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医疗护理干预,方法:①加强护理及健康宣教,对患者解释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包括针眼疼痛如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无需恐慌,及时告知医护人员【1】②严格控制药物滴速及药物浓度;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选用合适的溶媒及用量,依笔者经验,药物溶媒使用量大、浓度低,出现静脉炎的机率就会低。
在滴注速度方面,起始滴速一般控制在50-60滴/min并密切观察患者针眼近端静脉有无红肿及瘙痒情况,如有应立即将滴速调至30滴/min以下,10-20min后,待瘙痒、红肿好转后再调节滴速至适当,并继续观察,③加药注射器专用勿与其他药物接触污染④两组输液中间用适当溶媒冲管或更换输液器。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静脉输液意外静脉炎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静脉输液意外静脉炎](https://img.taocdn.com/s3/m/adb15a5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9.png)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一静脉输液意外“静脉炎”案例分析I发生输液性静脉炎不良事件怎么办输液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发炎,患者血管内膜增生,管腔变窄,血流缓慢,周围皮肤可呈现充血性红斑,有时伴有水肿,以后逐渐消退,充血被色素沉着代替,红斑转变为褐色。
输液性静脉炎是临床输液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有文献报道,在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中近80%可发生程度不等的静脉炎。
临床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在临床疾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起重要作用。
由于输入药物种类多,有些药物浓度高、刺激性强,且静脉输液是一种最频繁的无菌操作,是有创治疗,具有潜在的感染和并发症的危险。
不同原因引起静脉壁的化学性或感染性炎症,给患者带来痛苦,也造成静脉穿刺困难,甚至影响药液的顺利输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所以我们在临床上应重视由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并针对发生的原因给予积极预防。
【事件案例】1患者一般情况:患者,男性,76岁。
诊断:脑梗死,因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低由普通病区转入脑科监护病房口患者病情危重,持续甲级心电监护,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留置胃管,四肢水肿明显,右手背带有静脉留置针。
2.事件发生经过:患者住院后遵医嘱输入0.9%氯化钠250m1+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3.75g,输注完毕后为患者更换0.9%氯化钠25OmI+注射用七叶皂苜钠20mg,20分钟后护士观察输液部位皮肤情况,发现沿静脉走行出现发红并伴有条索状硬结,立即停止输液,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50%硫酸镁溶液局部湿敷,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涂保护。
3.本案例原因分析(1)主观因素:患者年老、体弱、营养状况差、免疫力低下,存在意识障碍,并且长期卧床,肌肉萎缩,四肢水肿,血管不良,末梢血液循环不良。
(2)客观因素:长期采用外周静脉进行输液,血管受损严重。
(3)注射部位局部疼痛、肿胀是七叶皂苜钠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之一。
(4)护理因素:护士对静脉炎的观察及防范措施相关知识培训不够,静脉输液意外处理欠佳。
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护理
![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8df741876c66137ee061946.png)
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护理【摘要】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输液反应之一,是由于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在静脉内长时间放置刺激性大的留置管,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以是同一根静脉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静脉感染或因输液时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它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还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同时也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
近年来,许多护理同仁对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静脉炎;输液治疗;治疗护理1.预防性护理1.1 静脉的选择血管的好坏是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之一,因此,选择血管时应选择弹性好、回流通畅、外横径较粗、便于穿刺和观察的部位,避免多次穿刺。
故长期输液的病人,应有计划地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开始,避免选用靠近关节、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
1.2 留置外周静脉套管针的护理1.2.1 穿刺前严格检查静脉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如有破损及过期禁用,必须一次性使用。
穿刺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穿刺完毕后以无菌透明敷料固定,便于观察穿刺点及早发现静脉炎。
透明敷料可2d更换1次,同时以碘酒、酒精消毒穿刺点,消毒范围直径不少于8cm。
敷料不粘或被污染时应及时换药,防止细菌性静脉炎产生。
1.2.2 使用外周静脉留置套管针期间,用TDP灯照射穿刺肢体2次/d,30min/次,输液过程中,持续热敷穿刺肢体,特别是湿热敷效果最好,每2h1次,20min/次。
热疗改善血液循环,加快了静脉回流,增强了病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有助于血管壁创伤的修复,增强了病人局部的抗炎能力。
1.2.3 留置外周静脉套管针大剂量滴注药物时,用75%乙醇纱布持续湿敷于套管针敷贴上方至拔针后30min,滴注过程中采用喷雾器将75%乙醇均匀喷洒在纱布上,使纱布保湿,当其不断挥发时,带走机体大量的热,使局部皮肤温度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下降而减轻疼痛,同时,降低细菌活力,制止局部炎症的发生和发展可起到保护血管、减少因药物刺激所致静脉炎。
输液性静脉炎的护理
![输液性静脉炎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54ecc2c81c758f5f71f6767.png)
输液性静脉炎的护理摘要】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给医护工作者的处置治疗带来难度。
我们通过对产生静脉炎因素的研究,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早护理,大大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
【关键词】静脉炎护理静脉炎是由于输入刺激性溶液,溶液浓度较高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静脉导管时间过长,引起的局部静脉壁化学性或机械性伤害反应。
它的出现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甚至影响药液的输入而延误治疗。
几年来,我们注意对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科住院患者出现静脉炎35例,按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的静脉炎分级指标共分Ⅲ度,其中 I 度19例,Ⅱ度11例,Ⅲ度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21~88岁。
35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33例治愈,2例死于原发病。
2 静脉炎产生的相关因素2.1化学因素静脉内输入各种刺激性溶液及非生理性pH液体的输入均可能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2.2物理因素各种机械原因均可损伤静脉壁,而出现炎症反应。
2.3液体输入量及速度静脉输液量日大于1500ml时或输液速度大于血流速度,则静脉炎发生率会明显增高。
2.4 污染因素污染主要是指局部消毒不严、消毒液浓度不足、输液器污染、针头污染、加药针管污染、配药后时间过长污染,而输液微粒污染最不容忽视。
2.5 机体因素机体抵抗力低下是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3静脉炎的预防3.1 加强输注液体质量控制 (1)药物现配现用,稀释时应使其充分溶解。
(2)在安瓿开封时微粒极易混入药液,因此在锯安瓿前后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减少针头穿刺胶塞次数,尽量一次性使用针头。
(5)必要时,可选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及可来福接头。
3.2 静脉的选择血管应选择弹性好、回流通畅、外横径较粗、便于穿刺和观察的部位,尽量选用上肢静脉输液,如特殊情况或病情需要在下肢静脉穿刺,输液时可抬高下肢20~30°,减轻药物对下肢静脉的刺激。
关于静脉炎护理的描述
![关于静脉炎护理的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38fb85a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4.png)
关于静脉炎护理的描述
1. 早期识别和干预,早期识别静脉炎的症状和体征对于及时干预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静脉炎的典型症状,如红肿、疼痛、发热和硬结等。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干预。
2. 保持患处清洁,对于已经发生静脉炎的患者,保持患处的清洁是至关重要的。
定期清洁患处,防止细菌感染,有助于减轻炎症和疼痛。
3. 应用热敷或冷敷,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应用热敷或冷敷来缓解炎症和疼痛。
热敷有助于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而冷敷则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4. 使用压力袜,对于静脉炎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佩戴压力袜。
压力袜可以帮助提高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预防血栓形成。
5. 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对于静脉炎患者也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的摄入,保持
适当的体重,有助于减轻静脉炎的症状。
6. 积极治疗原发病,静脉炎往往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如静脉曲张、血栓形成等。
因此,积极治疗原发病也是静脉炎护理的重要一环。
总之,静脉炎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包括早期识别和干预、保持患处清洁、应用热敷或冷敷、佩戴压力袜、饮食调理以及积极治疗原发病等。
同时,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也应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指导。
静脉输液引起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输液引起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27fe73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8.png)
静脉输液引起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在当前的临床治疗中,静脉输液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给药方法,也是现代护理工作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通过静脉输液给药,能够提升药物药效的发挥速度,在多种疾病的治疗和抢救中均发挥重要的价值。
但是静脉炎的治疗过程中易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静脉炎。
静脉炎的出现不仅会影响药物的疗效,还会增加患者的治疗痛苦。
临床调查研究发现,约有70%的静脉输液治疗患者出现严重程度不一的静脉炎症状,这些并发症增加了静脉输液风险。
因此需要重视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
全面、认真的分析引发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或是发生静脉炎后正确的处置,均是提升静脉输液安全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分析一些静脉输液引起静脉炎的常见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和处置措施,让你不再害怕静脉炎。
1.引发静脉炎的常见因素1.1输液药物因素静脉输液的药物进入血液后会导致药物的PH值和渗透压发生明显变化,无论是酸性药物还是碱性药物,都可能对血管内膜正常的代谢与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输入特殊的药物时,如高渗药物能够增加血浆的渗透法,增加血管内膜细胞发生萎缩、脱水、坏死等风险。
在输入抗癌症的药物时,药物的毒性作用和刺激性均高于普通药物,对血管内膜细胞的影响更加明显,如果反复输入势必对血管内膜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会导致静脉萎缩会变细。
此时,静脉炎的发生风险非常高。
1.2机械性的损伤和刺激重症患者和住院患者需要长时间的进行静脉输液,鉴于一些治疗和药物的特殊性,有事需要对同一条血管进行反复的穿刺或留置针在静脉留置的时间过长,这时对血管内膜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
这种机械性的损伤会导致血管壁不断的变薄,弹性下降,加速血管的萎缩和变细,脆性增加,进而导致静脉炎的出现。
1.3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指的是由于护理人员护理不当所引发的静脉炎。
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因素:(1)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穿刺时未严格的执行无菌穿刺技术,增加静脉感染的风险。
(2)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没有合理的选择静脉血管,导致患者血管条件变差,埋下隐患。
预防产科输液中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预防产科输液中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9f92f13650e52ea551898c2.png)
长度 最短 、 管腔 最 少的导 管 。同时 上述 实践 也 汪 明 , 选 择直 1 . 1 材 料 :静 脉 留 置 针 ( 购 自美 同 B D公 司 )的两 种 型号 : 2 4 G 最细 、 0 . 7 m m x 1 9 a r m和 2 0 G 1 . 1 m m x 3 O m m。 敷岵 选用 3 M透 明敷 岵 。 保 胎 径相 对 细 小 管腔 的 留置 ( 如2 4 G 留置 针 ) 可 以 明显 减 少 静 脉 炎 , 这主 要源 于相 对较小 的留置 针在进 入血 管后 可 以漂 浮在 血管 巾 , 药物 为利托 君注 射 液。
中 图分类 号 : R 4 7 2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3 5 — 0 1 7 6 — 0 2
表 2 两种类型静脉留置针致静脉 炎严重 程度
近 段时 间 以来 ,产科 病 房入 院进 行 保 胎治 疗 的孕 妇 日益增 多, 治疗 使用 的保胎 药 物输 注往 往持续 2 4 小 时 以上 。 传 统 的静脉 输 液方式 , 需要 进行 反 复穿 刺 , 增 加孕 妇痛 苦 的同时 , 也 加大 了广 : 科 护士 的 工作量 。 因此 静脉 留置针 以其操 作简 单 、 套管 柔软 可 随 血 管形状 改 变而变 化 、 留置 时间 相对较 长 以及 对血 管刺 激性 小 等
优 点在 保 胎 孕妇 的静 脉 输 注 巾广 泛应 用… , 但 是 由 于保 胎药 物 本 3 讨 论 . 1 产科 病房 因保 胎孕 妇 日渐增 多 , 而 且保胎 药 物是 连续 2 4小时 身对组 织 的刺激 性 、 留置 时问较 氐以及 操作 不规 范等原 使用 静 3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a74497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c.png)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壁发生炎症反应的一种疾病,常见于静脉穿刺、静脉输液等操作后。
如果不及时预防和护理,静脉炎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因此,对于需要进行静脉操作的患者,预防和护理静脉炎非常重要。
预防静脉炎的措施:1. 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如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等。
外周静脉通路适用于输液、输血等常规操作,而中心静脉通路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营养支持、化疗等情况。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进行任何静脉操作之前,护士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包括洗手、戴手套、使用无菌巾等。
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无菌,减少感染的风险。
3. 规范穿刺技术:穿刺静脉时,护士应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避免多次穿刺或穿刺不准确。
正确的穿刺技术可以减少损伤静脉壁的机会,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4. 定期更换输液器具:输液器具应根据临床需要定期更换,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组输液器具。
长时间使用同一组输液器具可能导致细菌滋生和感染,增加静脉炎的风险。
5. 注意静脉通路的观察:护士应定期观察患者静脉通路的情况,包括观察通路周围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等症状。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如更换静脉通路、给予局部抗菌药物等。
静脉炎的护理措施:1. 加强皮肤护理:定期清洁患者的皮肤,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细菌感染。
如患者有皮肤破损或红肿等情况,应及时处理,并避免使用该部位进行静脉操作。
2. 规范输液操作:在进行输液操作时,护士应注意输液速度的控制,避免过快或过慢。
过快的输液速度可能导致血管扩张和静脉炎的发生,而过慢的输液速度可能导致静脉血栓形成。
3. 留意患者的症状变化: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体温、心率、血压等指标的变化。
如发现患者有发热、寒战、局部红肿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 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对于已经发生静脉炎的患者,护士应根据医嘱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消炎药等。
一例静脉输液引起静脉炎的护理
![一例静脉输液引起静脉炎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c00cf0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3.png)
一例静脉输液引起静脉炎的护理[摘要] 总结1例一例静脉输液引起静脉炎的临床护理,根据患者年龄、病情,治疗方案及药物性质选择输液工具及输液顺序,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严密观察静脉炎的临床症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配合手指操锻炼,未在继续发生静脉炎。
[关键词] 留置针;静脉炎;护理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减少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已经逐渐成为临床输液主要的静疗工具,但是,留置针输液是一柄双刃剑,治疗的同时也会引起静脉炎可能。
我科于2019年1月31号收治一例重症肺炎、一型呼衰的患者,予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后出现静脉炎,我科护理人员认真分析、寻找原因,并及时予50%硫酸镁热敷,配合手指操运动等针对性护理措施,患者静脉炎逐渐减轻直至痊愈。
病例资料患者,男,58岁,因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咳嗽、咳褐色痰伴血,于2019年1月31日22:10拟诊双肺炎症、一型呼衰由急诊转入我科。
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当晚予右前臂桡侧静脉置入22G静脉留置针输液,2月2日19:00患者右前臂桡侧穿刺处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样红线,触之疼痛,考虑静脉炎,立即拔管、温毛巾热敷并更换至左手背静脉穿刺。
2月3日上午患者右上臂开始出现肿胀,见图1,左手背静脉穿刺处沿静脉走向又出现条索样红线,触之疼痛,予拔管,更换左前臂静脉,同时两前臂抬高,25%硫酸镁湿热敷。
2月4日上午患者左侧上肢静脉穿刺处又出现红、痛。
上肢血管B超辅检:血流通畅、无栓子。
我科护理人员认真分析、寻找原因,针对原因积极处理,及时指导患者进行手指操运动等针对性护理措施,9天后患者右前臂及左手背处静脉炎红肿热痛消失,皮温正常,触痛(-),见图2。
图1 图2护理2.1病情观察每日观察患者穿刺处有无红肿热痛,双上肢红肿热痛有无改变,认真记录。
进行输液穿刺处评估、手指操执行情况、效果评估,如有异常,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2.2护理措施2.2.1输液工具选择及输液顺序合理安排回顾患者近日静脉输液,①输液总量大,每日总量近2000ml/日;文献报道每日输注液体总量 >1 500 mL,加重对血管内皮的损害,促使静脉炎的发生。
浅谈输液性静脉炎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
![浅谈输液性静脉炎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b3ba2462e3f5727a5e9621d.png)
Me ia fr t nS p 2 1 V l 3 N . dc lnomai e 0 0 o 2 o9 I o
钠 、安定 、度冷 丁。 ( 4)抗 肿 瘤药 及 辅 助药 :斑 蝥酸 钠 、奥沙 利 铂 、
输 液 带 来 的静 脉 炎 等 问 题 是 护 理 工 作 的 难 点 ,药 物 的刺 激性 、毒性 及 输注 速 度是 导 致输 液 性静 脉 的重 要
原因。
也是 医患 纠纷 的 常见 原 因 。输液 引起 的静脉 炎 首先 是 穿 刺 点 局 部 感 到不 适 或 有 轻 微 疼 痛 ,进 而 局 部 组 织 有 发 红 、肿胀 、灼热 、疼 痛 ,并 出现 沿静 脉 走 向索状 红 线 , 久 之 可触 及 条索 状 硬 结 ,严重 者 可伴 有 畏寒 、发热 等全
1 ,药 物 干燥 后 再 滴 白酒 ,保持 患 处 湿 润 ,用 药 至 局 次
部 疼痛 消失 、硬结变 软 为止 。
13疗 效 评 定标 准 显 效 :治 疗 3 局 部 皮 肤 色 泽 正 _ d
正常组织细胞具有一定损伤 ,影响细胞代谢及其功能。
其 损 伤程 度 与药 物 的浓 度 、酸 碱度 、渗透 压 及药 物 本身 的毒性 作用 有关 。 3 . 药 物 的输 注速 度 溶 液 通过 输 液导 管进 入 血管 .2 2 腔 ,其 流 动特 性 遵从 流 体力 学 中层 流 的规 律 ,根 据层 流 的原理 溶 液从 输 液导 管 进入 血 液后 形成 与 血 液平 行且 独 立 分层 的液 流 ,当溶 液 流与 血 液 的流速 逐 渐 接近 时 ,在 远 离输 液 导管 处 ,溶 液 与血 液 发生 混合 在 此 时溶 液 开始 接 触血 管 内皮 细 胞 ,如 果静 脉 内 血液不 能 够 进一 步 中和
静脉输液实习报告体会
![静脉输液实习报告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6ab134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c.png)
一、前言作为一名护理专业的学生,静脉输液实习是我学习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静脉输液这一基础护理操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护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良好的实践技能和人文关怀。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详细体会。
二、实习背景静脉输液实习是在我完成基础护理课程学习后进行的,实习时间为四周。
实习地点为XX医院,实习科室为内科。
在实习期间,我跟随带教老师学习了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
三、实习过程1. 理论学习实习初期,我主要跟随带教老师学习了静脉输液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静脉输液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常用药物及配伍禁忌、输液速度的计算等。
通过理论学习,我对静脉输液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实践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开始进行实践操作。
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以下几项操作:(1)静脉穿刺: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进行静脉穿刺,包括选择合适的血管、消毒、铺巾、进针角度、拔针等步骤。
(2)输液泵的使用:我学会了如何使用输液泵进行精确的输液速度控制,以及如何观察输液泵的运行情况。
(3)输液并发症的处理:我学习了如何处理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如空气栓塞、静脉炎、渗漏等。
(4)输液记录的书写:我学会了如何准确、规范地书写输液记录。
3. 实习感悟(1)责任心的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责任心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护士,我们要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负责,对每一项操作都要严谨认真,确保患者的安全。
(2)沟通技巧的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我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大量的沟通。
我发现,良好的沟通技巧对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至关重要。
通过沟通,我学会了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
(3)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科室的各项工作,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工作任务。
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静脉炎护理措施
![静脉炎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506c85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6.png)
静脉炎护理措施摘要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壁炎症反应,常见于静脉留置针、外周静脉输液等操作后。
静脉炎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且严重时可能引起并发症。
因此,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减轻静脉炎的发生。
本文旨在介绍静脉炎护理的相关措施,以提供护士们在临床实践中参考和应用。
引言静脉炎是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在静脉留置针、外周静脉输液、血管造影等操作后。
静脉炎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温度升高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感染和穿刺部位的并发症。
因此,提供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预防和减轻静脉炎非常重要。
一、护理前准备在进行静脉留置或输液操作前,护士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和器材:确保设备和器材的完整性和洁净度,包括输液管、静脉留置针等。
2.洗手消毒:使用符合规范的洗手消毒方法,在操作前先进行彻底的洗手消毒,以确保手部的清洁和无菌。
3.准备所有所需物品:包括备用的静脉留置针、敷料、绷带等。
确保一切所需物品在操作前已准备妥当。
二、操作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在静脉留置或输液操作过程中,护士应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皮肤消毒:在操作前,使用适当的皮肤消毒剂对穿刺部位进行彻底消毒,以减少细菌的繁殖和感染的风险。
2.技术娴熟:在进行操作时,护士应确保自己具备良好的技术娴熟度,避免在取穿刺针或输液管时对静脉壁造成损伤,以减少出血和发炎的发生。
3.观察及处理异常:在操作过程中,护士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及局部反应。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操作,处理相关问题,并咨询医生进一步判断和处理。
4.确保静脉通畅:在操作前,确保静脉通畅,避免在局部堵塞或感染的情况下进行穿刺,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护理后的观察及处理在静脉留置或输液操作完成后,护士需要进行观察和处理:1.观察局部反应:在操作完成后,护士需要及时观察穿刺部位的局部情况,包括红肿、压痛等症状。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2.敷料更换:根据需要,及时更换敷料,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和清洁,防止感染的发生。
输液性静脉炎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
![输液性静脉炎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dab35e5aaea998fcd220e3b.png)
输液性静脉炎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静脉输液是一种常用、有效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住院治疗的病人,由于经常输液,血管内壁受到不同因素的刺激,使血管壁发炎,出现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水肿,静脉呈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等炎性改变,这不仅给病者带来了痛苦,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强度和治疗工作的难度,因此在输液治疗中均应注意观察并及时预防和处理静脉炎。
关键词:输液性静脉炎;常见原因;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1-wt 引言输液性静脉炎主要发生在长期输液的患者。
患者因为长期的输液治疗,静脉血管内壁持续受到药物和针头的刺激,导致血管内壁发炎。
在静脉注射的局部出现疼痛、红肿和水肿。
甚至在局部出现条索、脓性渗出等炎性改变。
输液性静脉炎的血管内壁受到刺激,在初期往往只是表现为局部的触痛,如果出现皮肤颜色的改变,就说明炎症刺激已经达到了血管的中、外膜、皮肤及真皮。
输液性静脉炎持续得不到缓解,到了后期就会出现静脉硬结或者条索状。
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在临床疾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
1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措施1.1血管选择措施在输液血管选择时要尽量选择弹性好、回流通畅外横径粗和便于穿刺观察的部位,特别是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应针对性的保护和护理静脉,避免在硬化受伤感染静脉上穿刺。
1.2高浓度药物输入措施以20%的甘露醇来说明高浓度药物的输入原则,首先是采用多条血管轮流使用,给与每个血管休息机会,避免只使用一条血管。
静脉留置甘露醇输入原则上不能超过2次/d,如果需要1次/6 h,则需在套针上静注 2 次,重新穿剌其他静脉上静注 2 次,最大程度减少静脉的刺激。
1.3化疗药物输入措施化疗药物具有较高的药物刺激性,在输液前需要进行诱导穿刺,保证化疗药物可以有效输入到血管内。
门诊静脉输液并发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门诊静脉输液并发静脉炎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ae03be167ec102de3bd8995.png)
门诊静脉输液并发静脉炎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2-07-04T10:24:58.4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杨云华[导读] 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减少任何一个可能引起静脉炎的环节,体现“预防”在防止发生静脉炎中的首要地位。
钱娟琴翟昌林邵忠华金云晔(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桐乡 3 1 4 5 0 0 )【关键词】门诊输液静脉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334-01 在门诊病人的疾病治疗中,静脉输液成为大多数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穿刺针刺激血管,输入液体成分、p H值、渗透压、输液速度、细菌感染等各种因素对血管壁直接刺激,导致血管壁炎症表现出现静脉炎。
临床表现为穿刺静脉出现多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严重者出现结节甚至溃疡。
静脉炎成为静脉输液的常见并发症,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增加困难。
我科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科输液室共输液61820例次,发生静脉炎213例,其中男92例,女121例,年龄2~89岁,平均年龄39.5岁。
2 发生原因静脉炎是由于血管受到化学、物理和感染等因素刺激,血管内血液成分发生改变,诱发炎症介质的释放,继之血管内皮受损,血管壁缺血缺氧,管壁通透性增大,局部组织液增加,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
刺激性药物与炎症细胞堆积共同作用,更易使局部发生静脉炎。
3 护理方法针对门诊病人特点,进行必要的知识宜教。
门诊患者流动性大,年龄不同,性别、性格、文化修养、职业及患有的疾病都不同,容易产生恐惧、焦燥、激动的情绪,特别是患儿,来到陌生环境,见到穿白大褂的医务人员,易大声啼哭不止。
此时需要我们医务人员用温柔的话语耐心的解释,细心的观察,解决患者的一些实际问题。
在输液前向病人耐心讲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施以静脉输液健康教育,消除患者情绪,取得病人配合。
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
![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a85e40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c.png)
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静脉炎是一种让人不太舒服的疾病,尤其是在输液治疗或者长期静脉置管的情况下容易出现。
那咱们今儿就好好聊聊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这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哦!先来说说我之前遇到的一位患者老张。
老张因为生病需要长期输液,结果没几天就出现了静脉炎。
他的手臂沿着静脉走向红肿、疼痛,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预防静脉炎的重要性。
要预防静脉炎,首先得从输液操作规范说起。
护士在进行穿刺的时候,那可得小心谨慎,选好血管,尽量一次成功。
就像给植物浇水,得找对“管道”,不能这儿戳一下那儿戳一下,把血管壁给弄伤了。
而且,输液的速度也得控制好,不能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一股脑儿地冲,得根据药物和患者的情况调节得稳稳当当的。
在选择输液工具方面也有讲究。
能不用钢针就不用钢针,现在有很多高级的留置针、PICC 导管等,它们对血管的刺激相对较小。
好比我们出行,能坐舒适的高铁就不坐颠簸的三轮车,道理是一样的。
药物也是个关键因素。
有些药物刺激性比较强,就像辣椒一样,对血管可不友好。
这时候,医生就得想办法稀释或者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刺激。
比如说,提前用点生理盐水冲洗一下血管,给血管先“洗个澡”,做好准备。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经常帮他们翻身、活动肢体,促进血液循环。
这就好比一台机器,老是不动就容易生锈,血管也是这个道理。
那万一不小心得了静脉炎,该怎么护理呢?如果症状比较轻,像只是有点发红、疼痛,那可以先热敷一下。
用温热的毛巾轻轻敷在患处,就像给受伤的部位做个温暖的“抱抱”,能缓解不少疼痛。
但要注意温度别太高,别把皮肤给烫伤了。
要是症状比较严重,那可能就得用药了。
医生会根据情况开一些外用的药膏或者口服的药物。
这时候患者就得乖乖听话,按时用药,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再来说说饮食方面。
得了静脉炎,可不能随便乱吃。
要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让血管更有弹性。
少吃那些油腻、辛辣的食物,它们就像“捣乱分子”,会让病情加重。
我还记得老张后来经过精心的护理,静脉炎慢慢好了,他脸上又有了笑容。
输液性静脉炎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
![输液性静脉炎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984ddcce89eb172ded63b775.png)
多次穿刺 。
输液性静脉炎发生原 因及护理干预
山西省 霍州市人 民医院(3 4 0 010 ) 李润琴
输液疗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 , 具有药效发挥快 、 利用
21 0 0年 1 月至 2 1 年 1 ,我科住院患者 出现静脉 炎 01 月
率高 、液体和药物的静脉滴注速度及滴 注量 可控的优点 , 是
21 患者状况 : . 机体抵 抗力 低下患者( 如糖尿病 、 免疫抑制治
疗、 中性 粒细胞减少或缺乏 )尤其是 皮肤黏膜 防御能力下 降 , 者 易发生静脉炎 。此 外 , 者疾 病特征也与静脉炎发生 率密 患 切相关 , 例如风湿病 患者 因伴 有静脉壁 生物性损 伤 , 在静 脉 滴注治疗过程中极 易发生静脉炎。 22 穿 刺部位 :穿 刺部位血管 管径 与静脉炎 发生率显 著相 . 关, 血管 管径越小 , 静脉炎发生概率越高。此外下肢静脉因静 脉瓣多且血流速度缓 慢 , 易发 生静 脉炎 。因此静 脉滴 注应 较 遵循避免选择患肢或下肢血管输液的原则 。 23 微粒污染 :微粒污染是输液性静脉炎 的重要诱 因之一 。 - 静脉污染途径包 括静 脉滴注器具 、 配液操作和空气 污染 。此
卫生 与应急救援 , 0 5 3 1 : 3 2 0 ,2 ( ) 5 .
『 许 海兰. 5 1 内科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及其创新性方法 研究. 实用医
技杂志 , 0 1 87 :7 7 2 1 ,1 ( ) 7 .
静脉输液致静脉炎的护理进展
![静脉输液致静脉炎的护理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eea17270066f5335a81213e.png)
发生 。
1 1 药 物因素 .
药物 因素 包括药 物 的酸碱性 、 浓度 、 刺激 性
16 污染 因素 .
就是所谓 的输液微 粒污染 。这 种微粒 包括
和 毒性 等。血浆 p H值 正 常为 7 3 7 4 血液 系统 虽有 缓 .5~ .5, 冲作用 , 但输入过 酸或过碱 的药物 , 可以引起血 管 p 就 H值 的
体无法活动 , 静脉 血流 速度相 对较 正 常肢体 缓慢 , 液在 静 血
脉 内滞 留, 造成对血管壁 的刺激及压 力增加 , 液体 外渗 , 局部 组织水肿 , 易形成静脉 炎。 15 静脉输入液量及速度 . 黎旌 红等 报道静 脉输入 量 日 大于 10 l 5 0m 时发 生静 脉炎 的几 率 明显 高 于 日输 出量小 于 10 。路兰花等 报道输液速度大于血流速度 , 加血管 00ml 增 壁的侧压力 , 则机 械性 静脉炎 发生 率 明显增 高 , 特别 在下 肢 静脉 内大剂量输入 , 由于下肢 静脉瓣 多 , 输血 流 回流缓慢 , 运 血 流 在 血 管 内滞 留 容 易形 成 血 栓 而淤 滞 , 致 静 脉 炎 的 导
中国医学创新
21 0 1年 1 2月 第 8卷 第 3 6期
M dcl noa o f hn , ee b r2 1 , o 8N .6 e i nvt no ia D cm e.0 1V 1 o3 aI i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输液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输液;静脉炎;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45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58-01
1 病例资料
1.1 案例过程患者xxx,女性,37岁,于2013年5月26日因淋巴结结核收入我科治疗,患者高热,呈弛张热热型,于2013年6月1日凌晨4点患者在输完脂肪乳后主诉留置针穿刺部位疼痛,护士去床边观察局部皮肤无异常,回血畅,于是告知患者所输液体含氯化钾,一般患者输含氯化钾补液时会感觉局部疼痛,直到早晨八点护士床边交班时发现患者留置针部位有条索状的红线,触诊皮肤局部发硬,发热,为输液性静脉炎,值班护士立即拔出浅静脉留置针,局部皮肤于硫酸镁湿敷,有边敷料覆盖,汇报护士长,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2013年6月6日,患者静脉炎好转,局部无疼痛,发热现象。
1.2 分析值班护士在患者主诉局部疼痛时,没及时发现异常,护士只考虑患者病情不稳定,应该保留静脉通道,忽视了患者局部皮肤的观察,该事件为一例不良事件。
1.3 静脉炎的定义由于血管内壁的刺激,造成血管壁发炎。
静脉炎患者血管内膜增生,血流缓慢,周围皮肤可呈充血性红斑,有时伴有水肿,以后逐渐消退,充血被色素沉着代替,红斑转变为褐色。
1.4 临床表现病人主诉注射部位有烧痛、紧绷发胀,随着注射部位的血管会产生索状的红线,触诊有时会有发硬、发热的感觉。
输液流速可能不变、减慢、或停止,其取决于血栓形成与否,与造成阻塞的状况。
2 造成静脉炎的危险因子包括
2.1 导管针的材质、长度与管径大小。
2.2 操作技术不良。
2.3 不适当的穿刺部位。
2.4 导管针留置的时间太长。
2.5 固定方法不当。
2.6 输液的浓度的酸、硷性太强,或不兼容造成沉淀。
2.7 病患本身的病理生理状况,如年龄或疾病造成血管壁脆弱,发炎。
3 静脉炎的分类
3.1 机械性静脉炎①不正当的固定方法: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的滑动。
②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壁。
③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由于关节活动造成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
3.2 化学性静脉炎药物稀释不足、输液酸、碱度过高、溶质的浓度过高、留置针材质的差异性皆是造成化学性静脉炎的原因。
3.3 细菌性静脉炎通常与消毒方法不正确、穿刺技术不良、输液套管无菌状态的破坏、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有关。
3.4 临床特点为沿静脉走行突然发生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出现条索状物或硬结。
急性期后,条索状物变硬,局部皮肤色素沉着。
检查患肢,沿受累静脉走向可触及条索状硬物,有压痛。
周围皮肤可出现充血性红斑,色素沉着,伴有瘙痒,皮肤呈黑褐色。
3.5 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监控增强无菌意识,严格挑选消毒产品;配药室和治疗室环境按规定消毒、定期监测。
增强血管保护意识,正确选用静脉,计划使用静脉原则是先手后足,先细后粗,先选远心端后选近心端,血管轮流选用,不可在同一条静脉上短距离反复穿刺输液,避免穿刺部位靠近关节,应尽量选择易穿刺、有弹性、易于固定的静脉,但对老年患者,尽量保留粗大血管已备抢救时急用。
改进方法,提高静脉穿刺技术穿刺前,不要过度牵拉、拍打静脉,以免增强摩擦力,压脉带结扎距离穿刺点最佳为5-10cm,操作时动作轻稳,避免反复探测血管,前后持针符合力学原理,进针角度20°为宜,直刺血管,力求一针见血。
对于血管脆、弹性差的血管,选用小号针头,穿刺力度不能大,小角度、缓慢进针,见血后以情况可不再进针,注意固定牢靠。
合适给药,合理安排注意药物配伍禁忌,稀释输注药物,改变ph 值。
输注高渗溶液时应选择较大的、最合适的静脉;输入血管刺激性药物前后要输入等渗液,并均匀、缓慢滴入。
输液速度要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给药要求、机体情况等因素调节,药物温度维持在25℃-35℃为宜,但要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和患者感受调整。
合理选用器材配药选用侧孔针,输液器要有终端过滤器,尽量避免选用
与组织相容性差、刺激性强的留置针和导管,器材大小、型号、粗细要合适。
选用器材必须是合格、无菌产品。
留置针留置时间不宜过长,浅静脉留置一般不超过7d,深静脉留置不超过半月。
正确拔针、封管输液完后先拔针后顺血管方向按压3-5min,按压面积需超过皮肤进针处和静脉进针处。
留置针封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用生理盐水或稀释肝素液,边推封管液边缓慢旋转退针。
增强责任心,加强输液巡视,避免渗漏一旦发生输液渗漏,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根据渗漏原因、药物性质、对血管组织的损伤程度选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3.6 输液性静脉炎的护理措施发生静脉炎,如属一般输液针和普通留置针应拔出,更换输液器,更换穿刺部位,拔针后压迫针眼3-5min,用0.5%的碘伏消毒并用无菌输液贴保护。
炎症部位可根据药物毒性、刺激性等选择冷敷或热敷。
症状应在3d内改善,若无改善迹象应通知医生评估是否细菌感染。
若picc(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央导管)发生静脉炎,可先热敷。
机械或化学性静脉炎症状应缓解,若症状持续并无改善迹象,需拔除。
局部可用药物外敷或封闭治疗。
发生静脉炎,应抬高患肢、制动,以促进血液循环,进行修复。
若疑细菌感染,需进行导管针与血培养。
应从其他静脉及导管内分别抽取血液培养,以作为诊断的依据。
若疑似化学反应,需作记录并报告。
避免再度穿刺已发炎的血管,发炎血管须等到症状完全消失、恢复弹性方可使用。
参考文献
[1] 阎玲.中药湿敷治疗输液后静脉炎的护理及临床观察[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1,8(1):67.
[2] 黎旌红.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原因分析与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31-32.
[3] 王二凤.静滴甘露醇引起多发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7(1):103.
[4] 路兰花,李宇新.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4,13(12):954.
[5] 刘铭镛,马跃华,谢永康,等.静脉穿刺后两种拔针法的对比研究[a].全国青年护士论文集[c].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