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考察报告 提升化工园区竞争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化学工业园区竞争力的必要性

——日韩考察报告

2005-04-07

/jsdpc/fzlt/node202/userobject1ai14534.html 2005年3月13日至27日,我随南京化工园赴日韩考察招商。期间,除参加南京市政府在韩国汉城、日本东京举办的两场投资说明会外,还重点拜访了韩国的SK化学、韩华石油、东洋制铁化学、GREENSOFT化学和日本的明和产业、大赛路化学、双日化学、伊藤忠及三菱瓦斯、三菱化学、触媒化学、出光兴产、东洋工程等知名的化工企业。通过交流,初步了解了日韩企业的投资意向,同时他们也对我省投资环境和有关开发区建设的提出了想法和建议。对比国外知名化工园区的发展,深感我国化学工业园区提高竞争力和错位发展、特色竞争的必要性。

一、世界知名化工园区

发达国家的化工区具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但十五年前,美国休斯顿、日本鹿儿岛、荷兰鹿特丹等地引入生产装置互联、上下游产品互供、管道互通、投资相互渗透,从而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一体化”理念,使化学工业园区发展壮大,已经形成了许多著名的石化区。如:比利时安特卫普化工区。该化工区位于欧洲中心,毗邻欧共体总部布鲁塞尔,地处公路、铁路、水路网络相交处,是无与伦比的货物储存与分配中心。安特卫普港货物的装卸速度、效率和质量举世闻名,其中原油、石油产品、化工产品等液体散货占港口吞吐总量的26%。安特卫普港总面积140平方公里,化工区面积35平方公里,化工区内的企业归属不同的投资者(巴斯夫占6平方公里),但能形成"一体化",即生产装置互联、上下游产品互供、管道互通、投资相互渗透,从而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安特卫普化工区,虽然生产界区模糊,但产权清晰、财务关系协调。在化工区内,生产企业与独立仓储公司的关系,电网、管线、天然气管道等管道投资公司与生产企业的联系、交流,都为化工区企业提供了具有竞争性的服务价格和合理的公用工程,企业之间都依靠规范的运作机制,从而达到企业间长期稳定的协作。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企业稳定地扩展自己的经营优势,减少竞争对手,减少科研经费投入风险,且更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为规范化工区内投资企业的行为,巴斯夫在管辖区内设有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下设7个专门委员会,制定管理法规。此外,安特卫普港务局也设有管理委员会,由在化工区内建立的检查监督委员会实施监督。

走"以港兴区"的发展道路,铁路、公路系统十分发达、便捷,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政策使投资者纷沓而来。

德国路德维希港化工区:路港化工区是巴斯夫总部所在地,是一个已有135年历史的老化工基地,化工区内的企业都由德国巴斯夫公司独家投资的。化工区占地7平方公里,内有350套装置,公司总员工数44000(包括科研开发人员和总部管理人员)。1996年,路德维希港销售额达到129亿美元,区内有三套光气反应器装置,光气总量6.1吨/小时,平时厂区内有3万人在作业,邻近居民区居民总数达21万多人,巴斯夫总部办公楼距最近的光气生产装置不到200米。路港沿莱茵河畔布局,全长6Km,现已聚集了200多个厂家,全为巴斯夫独资或控股,产品有8000多种,其产品形成了树形的产业链,最上面是炼油,乙烯的源头产品生产,中间树茂密的地方是中间产品和下游产品,树下是无机化工产品。产品与产品之间上中下游关系紧密。路港在十五年前开始引入一体化的理念,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其一体化已经从“生产一体化(integrated production)、专有技术一体化(know-how verbund)、能源资源共享一体化(conserving energy and resources)”发展到了“与当地社区共发展(working with local communities)、与客户合作一体化(cooperation with customers)、员工网络一体化(employee network)”,形成了管理完善、理念超前的化学工业园区。十五年前的今天,路港的环境污染情况就像今天中国一样,经过近十几年的整治,现在的路港已经可以和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的环境媲美,附近居民就在五十公里之内,环保安全的计算机一体化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世界的典范。

新加坡玉廊石化区: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面,首都新加坡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境内自然资源匮乏,经济主要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出口、航运、金融为主。20世纪60年代,为适应船用燃料油和航空煤油的需要,新加坡大量发展炼油工业。目前,新加坡已经成为继休斯敦、鹿特丹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和石油转口贸易中心。1984年石化联合企业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乙烯装置规模为年产量30万吨/年;1996年,石化工业产值为220亿新加坡元(相当于156亿美元),仅次于电子工业居第二位;1997年,石化联合企业二期工程建成投产,乙烯的装置规模为年产量51.5万吨/产值为270亿新元(约合163亿美元)。规模更大的石化联合企业三期工程已列入计划,其乙烯单装置生产能力将从原计划的50万吨/年进一步扩大到100-102万吨/年。新加坡政府和日本新加坡石化有限公司各出资50%成立的新加坡石化公司,在一期工程投产后,新加坡政府将其股份分两次转让给外企,全部由外企经营;二期工程也全部由外企经营,政府仅强化基础

设施建设。新加坡玉廊石化区是在十年前开始将周围的化工企业集中到玉廊并开始实施其一体化的战略战策。由于其一开始建设起点就高,由政府直接管理和建设,并按市场化进行运作,在实施一体化建设后,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统一管理和集中应用,虽然占地不大,但早已成为世界上管理规范、环境等规划超前的现代化化学工业园区。

国外化学工业园区“生产一体化、专有技术一体化、能源资源共享一体化”,已经实现了或正在朝“与当地社区共发展、与客户合作一体化、员工网络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其成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国外大型化工基地的特点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起点高,规划超前;二是环境保护意识强,坚持可持续发展;三是劳动生产率高;四是重视研究开发工作;五是重视对市场的研究和预测;六是一切按照经济规律运行。

二、国内化工园区概况

我国化学工业园区的建设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决定在部分沿海地区建立经济特区,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一方面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优势,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另一方面通过特区带动沿海区域经济的发展。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进一步加快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经济特区的巨大带动作用下,许多地区兴建经济技术开发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化学工业园区也随之在上海和江苏的南通、泰兴、张家港等少数地区出现。利用资源或临港优势,建立化学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发展化学工业,在许多发达国家已有成功的经验。原化学工业部根据国内化学工业园区发展的动向,在编制全国化工“九五”发展规划时,明确提出“大集团、大化工”的战略构想,并从当时的条件和可能出发,规划建立18个大化工基地和15个精细化工基地,期望以产业集群的形式带动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随着“九五”规划的实施,1998年以后,一些经济相对发达或区位优势相对较好的地区,建设化学工业园区的热潮进一步升温。长江经济带以及广东、浙江、福建等省相继规划建设了一批化学工业园区。目前,沿长江的七省二市分布着几十个正在建设或规划将要建设的化学工业园区,下有江苏的南京、常州、苏州,上有四川的沪州和重庆的长寿等各具特色的化学工业园区;广东的惠州、茂名和福建的泉州均以大型石化企业为龙头设立园区,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浙江的嘉兴、上虞和宁波正在建设以新型材料加工、精细化工为主的不同特色的化学工业园区。这些园区都建设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招商引资效果显著。进入2000年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