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精细化管理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综述
我院等级医院评审工作的做法与成效

我院等级医院评审工作的做法与成效曹红梅;韩光曙;陈建平;戴红阳;张燕如【摘要】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以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多措并举开展等级医院评审创建工作,推动了医院全方位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3年医院接受了省卫生厅等级医院复核评价.【期刊名称】《江苏卫生事业管理》【年(卷),期】2014(025)001【总页数】4页(P12-15)【关键词】等级医院评审;PDCA循环;持续改进【作者】曹红梅;韩光曙;陈建平;戴红阳;张燕如【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市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市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市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市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市210008【正文语种】中文医院质量是医院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1]。
卫生部办公厅于2011年印发了关于《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江苏省卫生厅出台了《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把迎接等级医院评审工作作为医院第一要务来抓,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创、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立足实际,强化管理,提高技术,改善服务,深入开展自评工作,实现医院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和常态化,全面提升了医院各项水平。
2013年8月医院接受了江苏省卫生厅等级医院复核评价与评审工作,得到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一致认为鼓楼医院领导高度重视迎评工作,员工积极参与,迎评氛围浓厚,服务质量上乘,技术水平精湛,文化底蕴深厚,各项工作亮点纷呈,做到了加强管理,持续改进。
现将我院的做法、成效和体会总结如下。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建于1892年,是全国最早的西医院之一,担负着省内外医疗、教学、科研、应急、社会公益等多项中心任务。
1994年,医院通过了江苏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评审。
专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与思考关于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专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与思考关于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
思考
一、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专科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是专科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
专科医院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因素。
专科医院所依靠的是先进技术和
良好的专业素养,是以技术为核心的以技术为基础,以专家为棒的一种医
院管理模式,而要做好这一管理模式,必须充足准备具备技术能力的专家。
这样,专科医院的医疗护理水平和医学服务水平才能得到提高,病患可以
获得更好的医疗护理和治疗效果,从而满足人们对专科医院的必要。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原则
1、科学化战略性人才规划。
在制定人才战略性规划时,应当分析医
院的发展方向,水平要求,特色优势,负责科室,明确人才的类别,熟悉
编制结构,以最大程度保证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2、优先引进高层次的人才。
专科医院应当应运而生,根据医院的特
色优势,不断引进高层次的人才,优先引进有实践经验的高手,能够最大
程度的发挥他们的职业水平,能够真正服务于病患。
3、注重培养内部人才。
专科医院应当注重培养自身的人才,能够给
予内部人员足够的发展机会,保证内部人员有效发挥其才华,不断的提升
自身的专业水平,从而更好的服务病患。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医院“人才树”工程接力行动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医院“人才树”工程接力行动李霞;易利华;诸玲【摘要】人才是立院之本,是医院发展的最核心竞争力,中青年人才是医院人才的中坚力量,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以“人才树”工程为基础,深化实施“人才树”接力行动,有效激发中青年人才工作热情,不断挖掘工作潜能,促进医务人员自身成长,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期刊名称】《现代医院管理》【年(卷),期】2014(012)002【总页数】3页(P12-14)【关键词】精细化管理;人才树接力;人力资源管理;公立医院【作者】李霞;易利华;诸玲【作者单位】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省无锡市214002;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省无锡市214002;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省无锡市21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精细化管理起源于发达国家,特别是以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企业管理为代表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1]。
作为一种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已跨出企业管理领域向多领域扩展,很多医院也开始引入精细化管理。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医院)在国内较早地对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探索,尤其是重点对医院人才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医院“人才树”工程的构建》于2013年荣获“亚洲医院管理奖”。
2014年,医院继续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线,进一步深化“人才树”工程,开展“人才树”接力行动,激发和促进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升了医院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推动医院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1 背景2009年,医院以树形结构为理论基础,结合自身发展实践,按照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创新性地建立了医院“人才树”工程,即:建立人才“基底-树干-树冠”三级培养体系。
基底的目标培养群体是普通医务人员和新职工,以确立终身学习理念、实施全员职业养成教育为主;枝干的目标培养群体是技术骨干,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施推助成长计划为主;树冠的目标培养群体是学科带头人等精英,以加强能力业绩考核、拓展学术辐射力为主。
贯彻精细化理念,多举措优化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贯彻精细化理念,多举措优化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发布时间:2022-09-27T08:14:42.88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2期作者:漆明欣[导读] 随着我国各行业领域快速发展,针对医疗方面,各大医院更重视对内部档案的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工作漆明欣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摘要:随着我国各行业领域快速发展,针对医疗方面,各大医院更重视对内部档案的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工作是促进医院管理体系强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能协调医院与医患之间的资料传输存档工作。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内部管理工作也要加强力度,为了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细致化、全面化,精细化管理理念逐渐被更多医院所重视。
在档案管理方面,医院既要引进专业性人才,同时又要针对现有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地总结、优化,从整体到细节,不断落实新思想、新举措,为医院的发展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关键词:精细化;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前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在内容和流程上与其他领域的档案管理存在着大同小异的特点,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工作人员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逐步做到更精细的信息分化,提升对档案分类管理的细致性,便于以后资料存档和查找。
医院档案资料数据比较庞大,医务人员既要注重信息的真实性,避免不同档案信息流失,通过精细化理念的运用,制定完善管理制度。
彰显档案管理工作系统化和秩序化,促进整体工作的有效调整,为以后的档案存档和信息录入打好基础。
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数据量大分类不清我国现有的医院规模存在着很大差异,所存放的档案信息量也会有所差别,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只是将不同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存放在固定的位置,但是由于一些档案的种类比较相近,并且医院并没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导致很多档案得不到妥善的分类,这样对于后期的查找以及信息的更新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很多医院的医疗水平比较低,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信息档案的管理工作,导致一些医疗信息很容易外泄,随着医院档案信息逐步增多,管理工作并不能有效启发服务作用。
如何实现医院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

如何实现医院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发布时间:2021-08-30T04:36:58.108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7期作者:母骏[导读] 分析出医院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哪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提出积极的改进措施。
剑阁县人民医院 628317精细化管理是科学管理的概念,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在医院的日常管理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推进的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当下,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重视精细化管理,展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研究,分析出医院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哪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提出积极的改进措施。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自身的知识储备、实战经验、技术及职业道德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院的服务质量。
医院作为服务行业,其服务质量、对疾病的治疗等都是医院发展的核心要素。
医院实行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能够很好地提升医护人员的综合技能水平,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以下则为大家科普医院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知识。
1.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概念精细化管理制度是以消耗最少的资源和管理成本,来获取最大的收益。
精细化管理最先被用于企业经营与生产当中,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精细化管理就是将责任落实得更加清楚、具体,明确到每一个医护人员的工作,保证每个岗位的人职责明确。
2.医院人事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现今,由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于服务行业服务要求不断提升。
医院作为服务业中的翘楚,需要追随时代的步伐及时满足人们的需求。
然而,传统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不再适用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了,人们对于医院的服务有着多方面的反馈,人事管理在医院内部的许多问题都未能够及时解决,导致医院的服务效率不高、医院就医服务口碑较差,导致医患之间的关系紧张,不利于医院在医疗行业中立足。
对此,医院人力资源部门就需要实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医院服务质量,以此来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随着医院的每一步改革持续推进,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造成的困难也就越来越大。
医院改制后人才管理的探索

人才是医院发展最核心的要素,也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要大力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为人才梯队建设储备后备力量[1],使医院以及学科发展的整体理念得到提升。
宿迁市人民医院是地级市中心医院,2003年7月改制前,医院高级职称43人、研究生学历10人,分别占全院卫技人员的8%和2%;护理人员共计235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本科生仅4人,医院相对匮乏的人才资源仍在不断流失。
2003年7月,由宿迁市委市政府主导,宿迁市人民医院改制为国有股份制医院,更名为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
改制后,依靠鼓楼医院强大的技术和管理支持,以及金陵药业的资本扶持,医院步入快速发展期。
在医学人才的引进和培训方面,逐步探索出一系列适应医院人才发展的新举措、新路径和新方法。
医院努力健全有关人才培养制度、运行体制、组织模式及评价机制,并不断完善和与时俱进[2],在人才引进、选拔、教育和培养等方面,实现优秀人才发展有机会、施展有舞台、社会有地位。
1医院改制后人才管理的探索1.1知人善任、唯才是举,把最优秀的人才“引”出来近年来,医院每两到三年就对人才引进的方案进行调整和更新,人才待遇政策不低于周边医院。
引进方式灵活多变,优秀的医学人才能引进最好,无法引进可采取聘请顾问或客座教授的方式为医院服务,已成功签约南京鼓楼医院等知名专家担任科室的学科带头人。
医院定期邀请徐州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科研人才,到医院对科研工作进行指导。
在医院内部,注重优秀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根据人才的技术专长、管理能力、学术水平,分别安排不同的重要工作岗位[3]。
为选出优秀人才,每5年医院开展不同层次的人才选拔工作,如中层干部的竞聘、后备干部的推荐,根据医院发展需要,选拔院长助理,评价方式更加科学,通过综合考核选出优秀人才。
1.2教育为先、培养为重,把优秀人才“扶”起来1.2.1人才教育,学技术、增学历、提素质。
医学人才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及时掌握国内外尖端的学术动态。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THINDUSTRY[作者简介]计璐娟(1987-),女,江苏苏州人,硕士,初级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
”对于医院也是一样,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科教兴院的必由之路,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源泉[1]。
当然,医院人才队伍建设,首先是人,他们的能力更多的是靠学习、培养、实践等环节才能成长。
近年来,医院以提升性搬迁为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战略观念,重视学科人才培养。
根据医院发展及人才自身特点,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人才管理机制,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改善人才队伍结构,搭建人才队伍梯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队伍的发展环境,为医院进一步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1医院人才的内涵及意义1.1医院人才的内涵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对于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而言,人才的内涵更加丰富,主要包含了临床型人才、科研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这4类[2]。
医院是诊治疾病、护理患者的医疗机构。
是面向民众或特定人群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场所,因此需要临床型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一个医院而言,科技是医院发展的先导,因此,科研型人才十分重要。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实现医院的科学管理,管理型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
复合型人才是指在各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要能出类拔萃的人,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是医院长远发展的需要。
1.2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行业竞争激烈,对于医院来说,人才、技术、市场、形象等无形资产中,人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3]。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简介

封面说明Fengmian Shuoming《中国医院管理》第41卷第4期(总第477期)2021年4冃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简介曹红梅杨海龙陈建平王珊珊撰文张可欣钱秀华摄影~毬院党委党校赴井冈山现地教学并进行义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始建于1892年,现已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科研实力较强的大型研究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深化学科内涵,培育一大批重点专(学)科。
其中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9个,省临床医学中心3个,省医学重点学科7个,省医学创新团队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9个,省级质控中心5个,省专科(专病)诊疗中心8个。
医院在2019年复旦综合医院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37位,风湿免疫科排名第4位,生殖医学科排名第6位,内分泌科、整形烧伤科、骨科、麻醉手术科、消化内科、药学部获得全国提名。
医院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其中海外院士1人,柔性引进院士1人,长江学者3人,杰青2人,优青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9人,中华医学会分会主委1人、候任主委和副主委5人,江苏省医学会分会主委、候任主委和副主委41人,南京医学会分会主委、候任主委和副主委4人。
医院秉持疑难危急重症诊疗中心定位,不断拓展医疗新技术,干细胞临床研究走在全国前列,严重脊柱侧弯矫形、骨关节置换及修复国际领先,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IVF)、消化内镜诊疗技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治疗、小切口治疗复杂心脏病和心脏大手术技术、肿瘤免疫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治疗技术等国内外领先。
三级和四级手术比例超85%,病例组合指数(CMI)位居全国第8位。
卒中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孕产妇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等6大专病中心齐头并进。
医院创新医疗服务模式,连续3年荣获国家卫健委“全国人民群众满意的医疗机构”称号。
医院圆满完成汶川特大地震救治、H7N9禽流感防治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等各项应急保障任务,成为全省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从南京鼓楼医院新大楼看人性化服务与精细化管理

1.1 优化的功能布局更加科学 合理
全新的建筑,没有建成南京的高 “地标”,反而出人意料地“矮”,
门诊大楼只有5层,住院病房也仅有14 层,却安装了多达62部电梯,包括多部 手扶电梯,患者每走20米,就有一部电 梯可用,可迅速将进入大厅的人流分送 至各楼层就诊区,实现快速救治与转 运。门诊每层都设立挂号、收费、取药 窗口、检验和导医咨询综合服务区,各 功能区既划分明确、又自成体系,病人 可在一个区域内完成诊疗、检查、取 药的整个看病过程。新建病房楼采用 “回”字型病区设计,每个层面有4个 病区,以疾病和专业设置病区,如心脏 内、外科,神经内、外科相邻,充分体 现诊断治疗的一体性,医护人员相互支 持,降低运行成本。
Humanized service and delicacy management from the new building of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 CAO Hongmei, ZHANG Yanru, DING Yitao// Chinese Hospitals. -2014,18(8):38-41 【Key words】humanistic hospital,humanized service, modern design, delicacy management 【Abstract】Taking “building the best-service humanistic hospital” as a vision, along the humanistic concept, the Affiliated Drum Tower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put the new south extended building into use in 2012. The hospital service has become humanized, modernized and intelligentized. The delicacy and human - orientated management has been achieved. The hospital environment has been improved and the service process has been optimized. The working efficiency has been increased with staff working demand satisfie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hospital has been consecutively increased. The new hospital building has been widely approved by the patient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and has obtained apparent effect. Author’s address:The Affiliated Drum Tower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No.321, Zhongshan Road, Nanjing, 210008, Jiangsu Province, PRC
务实创新 砥砺奋进——南京鼓楼医院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纪实

务实创新砥砺奋进——南京鼓楼医院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纪实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务实创新,砥砺奋进,现已发展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并在改革创新中构建了新发展格局,推动了高质量发展。
党建一凝聚再创辉煌“深共识”医院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完成内设机构和基层党组织架构优化调整,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成立全省首家公立医院党校,健全教育培训体系,在全院广泛开展学习新中国成立后首任院长陈祖荫同志“五讲五爱”精神活动,系统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和“传承红色基因、再创鼓医辉煌”主题教育;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制定重大事项报告、为受到不实举报者澄清正名、党内谈话等基础性管理制度10余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优化政治生态。
抗疫一夺取防控复工“双胜利”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在全省率先建成独立方舱CT;率先上线互联网医院“发热筛查门诊”服务,访问量超150万人次;新建780m2的独立发热门诊成为省、市发热门诊示范标杆;在江北院区建成江苏省医院中唯一的国家级核酸公共检测实验室,日检测量最高可达3万人份。
复工复产工作成效全省第一。
2020年3月25日召开加快和逐步恢复医疗服务和医疗秩序全院动员大会,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医疗运行秩序,调整优化分时段预约诊疗,推进诊室改造搬迁,增设午间门诊,强化周末门诊,大力推进日间手术,实行 “五天工作、七天运转”。
2020年医院门急诊总量368万人次,同比增长12%,复工复产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医疗机构前列。
医疗一铸就守护健康“硬实力”医院广泛运用核心技术和医疗新技术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建立了全球最大的脊柱侧凸标本库(12000例),干细胞修复子宫内膜疤痕技术为世界首创,风湿免疫科、生殖医学中心分别位列最新复旦版中国医院专科综合排行榜第4位、第6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风湿免疫疾病、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运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治疗等技术国际领先,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单机量全国第一。
科室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科室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思路科室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思路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和变革,科室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成为医院管理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如何培养和发展科室的专业人才,不仅关系到医院的发展和竞争力,也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关键因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科室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并分享我们的观点和理解。
一、评估科室人才需求科室人才梯队建设的第一步是评估科室人才需求。
通过深入了解科室的定位、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变化,可以确定科室所需的人才类型和数量。
还需要评估科室现有人才的水平和潜力,以及是否满足科室的发展需求。
通过科学的评估,可以为科室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和依据。
二、建立全面的培训体系在科室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建立全面的培训体系至关重要。
这个培训体系应该包括不同层级和职务的培训内容,从初级职员到高级管理层,涵盖技术培训、管理培训和领导力培养等方面。
培训内容可以由内部培训师或外部专业机构提供,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医疗机构合作来实施。
培训体系的建立可以提升科室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科室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推行轮岗制度和交叉培养科室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打破传统的部门壁垒,推行轮岗制度和交叉培养。
通过轮岗制度,可以让科室人员在不同岗位上获得锻炼和经验,增强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
交叉培养可以让科室人员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这种跨界的学习和交流,有助于培养有全局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科室人才。
四、注重人才发展和激励机制科室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应该注重人才的发展和激励机制。
通过为科室人员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以及晋升和职业发展的通道,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动力。
科室还可以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根据科室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晋升机会。
这种激励机制可以提高科室人员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增强他们的职业发展动力。
医院人才队伍现状分析与对策

医院人才队伍现状分析与对策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医院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医院人才队伍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医护人员缺乏技能提升机会、员工福利待遇低等问题。
因此,应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完善员工福利待遇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技能水平。
关键词:医院、人才队伍、培养、福利待遇、技能提升正文:一、背景介绍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重要职责。
然而,当前医院人才队伍存在一系列问题。
二、人才队伍现状分析1.人员结构不合理当前医院人才队伍中,缺乏高级职称的医生和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而普通职员的比例较高。
这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导致医院在开展高难度医疗救治、医疗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障碍。
2.医护人员缺乏技能提升机会在医学领域,技术革新日新月异,如果医护人员的技能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将难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可现在,大部分医院的技能培训仍停留在对初级技能的培训上,对于管理、科研、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能力提升,缺乏培训和训练机会,这将很难满足医院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要。
3.员工福利待遇低当前,医院员工的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相对较低,面临压力大、工作负荷大、权益保障差等问题,导致医院人才流失严重。
三、对策建议1.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对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挖掘人才资源,并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完善培养、招聘、晋升等方面的制度来培养人才。
2.完善员工福利待遇制度建立优厚的薪酬福利,完善权益保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基础上,提供员工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3.提高医护人员的技能水平对于医护人员的技能水平,医院应该注重他们的日常工作和基本技能培训。
同时,医院应该加强对于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培训,为医护人员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
四、结论目前,医院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但是通过采取科学的对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

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发表时间:2019-09-04T16:00:34.820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作者:卞青青[导读] 针对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医院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211500 摘要:医疗质量综合体现了医院的服务水平、技术水平、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是医院发展与生存的生命线,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医院想要提升核心竞争力,需要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为自身的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本文主要针对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医院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提升策略随着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质量涉及的因素不断增加,包括技术水平、服务便捷可及性、患者满意度、经济效果、费用控制、服务态度以及工作效率等,综合体现了医院的管理水平、技术实力、环境设施以及人员素质。
医疗质量与人民的生命安全具有密切关系,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的核心,而如何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是现代医院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往的质量管理更加关注医疗反馈和评价,对各个医疗环节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引进精细化管理,可以将质量控制融入到每个服务细节中,进而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对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深化精细化管理的相关措施 1.1加强技术管理医院要结合医疗技术标准,不断完善技术指标和技术项目,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鼓励各个科室开展技术创新,实施损害处置预案、风险评价、操作授权、新技术报批以及临床准入,完善各项制度和规章,监督临床科室按照诊疗常规标准开展,强化科室的技术管理,责任到人。
1.2应用管理工具在深化精细化管理中,医院要合理应用管理工具,对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分析,为质量改进提供数据支撑。
同时,医院还要加强安全管理和医疗质量的培训与教育,在全体医护人员中树立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实现被动检查向主动检查转变。
医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践

医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践张稳;张丽丽【摘要】高层次人才队伍是医院发展的动力支撑.为了解决人才招收编制限制、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以及人才使用不灵活的难题,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通过结合自身状况与人才发展特质,在医疗高层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上探索出具特色的人才发展道路.%High - level talents are the driving suppo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Command Area has explored a path of developing high - level talents in the area of recruiting and cultivation, which solved the problem of quota restriction in talents recruit, single mode in talents cultivation , and the un - flexible in talents using.【期刊名称】《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年(卷),期】2012(019)009【总页数】2页(P850-851)【关键词】医院;高层次人才;人才建设【作者】张稳;张丽丽【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卫生技术干部训练中心,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政治部宣传科,南京2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一个优秀人才,可以带动一个学科,创立一个品牌;一群优秀人才,可以带动一所医院。
抓住高层次人才,就抓住了医院跨越式发展的命脉[1]。
为了解决在高层次人才招收上的编制限制、在培养上的模式单一,以及在使用上的不灵活问题,本院准确把握医院建设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探索和破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难题,在探索医疗高层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上积累了丰富经验,走出具特色的医疗高层人才发展道路。
新常态下加强院办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新常态下加强院办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曹红梅;张燕如;齐晓敏;管燕萍;沈晓静;徐海;许青;韩光曙【期刊名称】《中国医院》【年(卷),期】2016(000)003【摘要】新常态下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医院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院长办公室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创新医院管理模式,构建了以人性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数据化和专业化6个层次为要点的精细化管理模型,努力做到服务、协调、保障人性化,职责、制度、流程规范化,办文、办会、接待标准化,通知、审批、反馈信息化,计划、目标、考核数据化,学习、研究、发展专业化,全面提升了管理水平,推动了医院发展。
【总页数】3页(P44-46)【作者】曹红梅;张燕如;齐晓敏;管燕萍;沈晓静;徐海;许青;韩光曙【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10008 南京市中山路321号;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10008 南京市中山路321号;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10008 南京市中山路321号;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10008南京市中山路321号;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10008 南京市中山路321号;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10008 南京市中山路321号;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10008 南京市中山路321号;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10008 南京市中山路321号【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关于加强院办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J], 曹红梅;张燕如;韩光曙;齐晓敏;管燕萍;沈晓静;徐海;许青;孟繁荣2.新常态下拓展院办工作职能与范畴的思考与实践 [J], 丁燕;3.新常态下加强院办精细化管理的探讨 [J], 潘蕾4.我院学科建设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J], 胡红岩; 曹红梅; 张燕如; 王恬; 徐海; 沈晓静; 唐奇柳; 范洁5.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编办、国家经贸委、监察部、劳动保障部、审计署、国务院法制办、全国总工会文件关于对贯彻落实《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通知》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的通知(建金管[2003]25号)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立医院学科学术后备人才管理与考核初探

公立医院学科学术后备人才管理与考核初探王梦溪;叶树俊【摘要】南京鼓楼医院通过构建学科学术后备人才库、建立后备人才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等措施,对医院后备人才的管理与考核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实践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后备人才管理与考核工作的建议.【期刊名称】《江苏卫生事业管理》【年(卷),期】2017(028)001【总页数】2页(P8-9)【关键词】医院后备人才;管理;考核【作者】王梦溪;叶树俊【作者单位】南京鼓楼医院人事处,江苏南京210008;南京鼓楼医院人事处,江苏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公立医院医学学科学术后备人才是医院学科发展和科技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要素,加大对学科学术后备人才的支持力度、健全医院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形成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公立医院科技人才队伍是顺应医改的必由之路。
本文结合南京鼓楼医院的学科学术后备人才的管理模式,探讨公立医院医学学科学术后备人才开发、培养的良好途径。
知网的检索结果显示,关于“后备人才”的讨论多集中于体育领域,医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并不多。
公立医院在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方面,更多强调的是“高层次人才”这一概念。
易利华以树形结构为理论基础,提出建立以“基底—树干—树冠”三级培养体系为核心的“人才树”工程,其中将“树干”人员定位为医院技术骨干、后备学科带头人等[1]。
史新叶等则认为后备人才是医院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是医院科研创新、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2]。
本研究将公立医院学科学术后备人才定义为医院各科室中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科研能力在其专业领域达到省级或市级先进水平,能够担当起引领学科发展重任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
为贯彻实施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战略,加快医院高层次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我院于2014年11月制定了《学科、学术后备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办法(试行)》,并与2015年1月1日正式试行,对公立医院医学科技后备人才管理与考核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形成了初步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精细化管理经验介绍———医院人才队伍精细化管理一、医院简况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前身是1892 年由美国基督会资助的加拿大籍传教士威廉·爱德华·麦克林医学博士(E﹒,中文译音“马林”)创建的一所“基督医院”。
鼓楼医院由建院时50张病床,百余名员工,发展到现在已拥有开放床位1800 余张,2700 余名职工。
2009 年门急诊病人200 万余人次,出院病人5 万余例。
现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共建单位,多个江苏省临床医学中心、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
多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医院医疗硬件设备先进,为临床及时诊断、疾病治疗提供了有力保证。
鼓楼医院传承百年丰厚历史文化底蕴,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之路,实施科学管理、打造医院文化品牌,不断改革创新,加强内涵建设,先后被中央文明委、江苏省及南京市表彰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集体”、“文明单位”;被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等称号。
如今,鼓医人正以满腔的热情、聪明的才智和与时俱进的执著,打造“国内服务最好的人文医院”。
近几年来,南京鼓楼医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从转变观念、创新机制、严谨务实、营造氛围、搭建平台等方面,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给医院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医院人才队伍精细化管理(一)健全机制,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举措一:完善人才管理组织构架成立高层领导构架,统领人才建设全局。
医院党政领导,把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为首的“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以及由党政各职能处室参加的“知识分子工作”小组,集中精力,全面规划,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不仅按照现代化医院的岗位设置要求配置专业技术人才,而且根据科学发展和临床需要建设人才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和发展重点优势学科,扶持弱势学科,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技能、高素质的优秀学科带头人。
实行人才“一对一”全程服务。
党政各职能部门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引进人才来院工作,从医疗、科研、教学以及生活等方方面面给予跟踪服务,全面落实人才发展战略。
举措二:拓宽人才引进机制医院根据自身发展、社会需求,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加速引进人才。
从2001 年以来,本着“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批项目,发展一个专业”的思路,用不拘一格的引进方式,陆续从国内外知名医疗中心引进了多名中青年专家担任学科带头人。
另外,医院还打破常规,通过聘任顾问、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等形式,灵活用人机制,拓宽用人渠道,为人才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着眼于医院的长远发展和竞争能力,广纳贤才,不仅注重学历、职称,更加注重品德、能力和业绩,敢于打破常规,不论人才是何种体制、身份,行政关系,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大人才观,走引进人才与培育现有人才并举之路。
举措三:改进人才培养机制鼓楼医院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方针,避免出现“引来女婿,跑了儿子”现象,注重发挥老专家、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同时精细培养、大胆选拔和使用优秀中青年人才,使一批基础扎实、技术精湛、思路活跃、勇于创新的中青年骨干脱颖而出。
医院设立人才培养基金,每年投资数百万元用于继续教育、10 万美金用于医务人员出国培训、100 万元订购国内外医学杂志和书籍;有计划、有目标地选拔和培养中青年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安排他们到国外进行系统学习和专业技术进修以及新技术培训,参与国内外大型学术交流活动等;积极发展与先进国家医院友好合作关系,增加与国外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同时邀请国外专家来院讲学、传授和切磋技术,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近年来,医院先后派出400 多人次到国外参加学术交流,每年选派了150 多名中青年骨干出国学习深造,邀请并接待200 多人次国外专家、学者来院访问讲学。
现任的临床科室正、副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出国研修达到100%。
举措四:强化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为避免一些学科出现后继乏人的状况,医院注重加强后备人才的培育。
一方面,主动与全国各地高校保持良好联系,并坚持来院工作的人员“凡进必考”,严把“入口”质量关。
另一方面,在培养人才工作中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以岗位促培养,为各类人才提供实战才华的舞台,明职责,压担子,使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二是坚持以导师促培养,做好传帮带;三是坚持以项目促培养,让人才承担重点科技项目,通过科研平台施展才干,在攀登医学高峰的实践中摔打磨炼出成果。
(二)细化人才发展平台为使高层次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医院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不仅形成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和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也使人才得以健康成长,学科建设发展顺利。
举措一:量体裁衣,给予人才适合的政策条件要是引进的高端人才有所作为,必须为他们提供充分施展的空间,满足他们实现事业发展的愿望,达到引进一个人,发展一个学科,壮大一个团队的目的。
为此,医院针对各类人才的特点和需要,给予合适的职称条件和扶持政策,让他们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举措二:建立竞争机制和激励创新机制(1)实行专科主任公开竞争上岗制,通过公开、公正的竞聘程序,使“能者上”,让人品好,业务水平高并且有管理能力的人才成为学科带头人,使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整体结构不断优化。
(2)推行科主任综合目标责任制,赋予科主任“行政领导权、业务决策权、人事管理权、经济分配权和医德医风奖惩权”,同时医院对科主任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及奖惩。
(3)设立各种科技奖励制度。
设立了科研成果奖励金,课题按期完成奖励金、发表论文奖励金和新技术新疗法奖励金,每年开展十佳新技术新疗法评选活动,重奖获得各种成果奖的人员。
医院分别于2003 年、2005 年、2007 年及2010 年颁布、调整了科技管理办法及奖励制度,大大激发了大家的创造热情,申报课题数由2005 年的150 余项增加到2009年的370 余项。
(4)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对各类人才进行客观、公正的绩效考核,同时设置有竞争力的薪酬,做到一流业绩、一流岗位,一流报酬,使人才的价值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都能得到认可,激发人才的积极性。
举措三:提供开展科研和新技术的有力保障(1)设立科研基金,鼓励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近年来获得的科研立项显著上升,科研经费投入也逐年上升。
(2)创新基础科研平台。
医院一方面与大学密切合作,做到科研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投入近1000 万元,在省内首先成立了以基础科研为目的的科研部,每年投入一定数量的运行经费,不断增加基础实验设备,引进基础科研人员,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相关技术平台。
另外,医院还和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合作,组建了再生医学与生物材料实验室,采用全新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联合手段,并以此寻找医学研究新的突破口和制高点,为开创今后一个时期医院科研工作的新局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引进高科技含量的医疗设备,为人才技术的发挥提供支撑条件和必备保障。
举措四:加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重点学科是医院的支柱,医院设立专项基金,除上级部门拨款外,医院对重点科室增加相应的配套资金。
同时每年对其研究生定向培养、引进人才、出国访问、购置设备给予优先安排的政策倾斜。
对有专长、有特色有影响的科室,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打造拳头产品,使品牌专科的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增强发展后劲。
(三)创造氛围,加快人才成长医院在培养人才,建设人才队伍工作中十分注重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和宽松的环境。
一方面做到管理到位、培养经费到位、激励机制到位,另一方面做到在思想上、生活上、工作上关心帮助,创造人才健康发展的环境。
举措一:以医院文化精髓塑造人具有百年历史的鼓楼医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医院先后通过“文化年”、“服务年”、“人文医院建设年”等几个主题年和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文化建设,用制度规范行为,用理念描绘愿景,用目标凝聚人心,用服务践行理念,着力培养人才创新意识、敬业意识、卓越意识、风险意识和感恩意识,形成爱院敬业的价值观和一切为病人的服务理念,让“追求最好的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接触病人身心痛苦”成为医院生生不息的精神,打造一支以“树高尚医德、攀技术高峰”为使命的人才队伍。
举措二: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对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总结、获得成果的人才给予奖励。
医院每年拨出专项资金大力表彰、奖励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形成争当第一,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氛围。
利用各种机会,对他们救死扶伤的事迹以及开展的新技术新疗法,通过媒体给予大力宣传报道,扩大影响,树立形象。
对贡献大表现突出的人才,医院力争上报参与各种先进任务、劳动模范的评选,使他们获得各种荣誉称号,从精神上获得自我价值的体现,更激发他们的干劲,促进他们成长。
举措三:体现人文关怀,解除后顾之忧对引进的高端人才,医院从各个方面为他们排忧解难。
在他们开展工作之初,“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帮助他们尽快打开局面。
领导还经常与他们谈心,及时解决他们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协调关系,扫除障碍,扶上马,送一程,使他们顺利开展工作。
除此之外,把切实解决住房、生活设施、配偶及子女的就业安置等切身利益问题作为重要环节提供支持,有的给予安家费解决住房问题,有的帮助牵线搭桥或在院安排解决夫妻分居问题,有的帮助解决子女上幼儿园和中小学等问题。
(四)取得成效通过精心培养和引进、大胆选拔和使用优秀的中青年高端人才,通过运用有效的管理机制,一支高学历、高层次人才队伍已经逐渐成长起来。
同时,带动了一批医、教、研水平全面提高的专科实现了跨越式的高速发展,医院的内涵建设、技术实力、服务水平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可持续发展潜力大大增强。
更为重要的是让老百姓享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1﹒科技产出成绩斐然根据国家科技信息情报研究所统计资料,医院发表统计源论文从2004 年排位第63 位,到2008 年升至第24 位。
2009 年收录论文超过80 余篇。
近五年医院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科技成果奖和新技术引进奖一百多项。
2﹒人才队伍成长壮大经过几年的努力,一支作风正、技术强、素质高的人才队伍逐渐成长壮大起来,成为医院建设发展的主力军。
3、学科建设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人才群体和具有竞争力的重点学科。
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江苏省分子诊断技术重点实验室1 个,江苏省临床医学中心2 个,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1 个,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16 个,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27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