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说、会说、乐说——一堂好的口语交际课的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敢说、会说、乐说——一堂好的口语交际课的标准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它既是一个人智慧的反映,也是一个人随身携带的永不过时的魅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强弱,对一个人的发展与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思考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口语发展实际,我想:一堂好的口语交际课,应该达到让学生敢说、会说、乐说的境界。

一、敢说

许多老师都深有体会,口语交际课上最头疼的是学生的沉默,往往老是少数那几个学生侃侃而谈。可学生们下课跟同学们交流时却个个说得兴高采烈。造成学生课堂上不敢说有哪些主要原因,怎样让学生敢说呢?

1.胆子小不敢说。这主要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同学。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堂,首先说要培养学生“敢说”的这种积极态度,否则,课标所要求的“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就成了一句空话,学生以后在生人面前也会羞于开口,或造成尴尬,或错失良机。

如何让学生敢说呢?教师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布置学生提前搜集素材,上课做到有准备地说。学生们有备而来,自然心中不慌。二教学生一些实用的方法,比如:上台紧张是自然的,不如在瞬间干脆忘掉讲话的内容;不知该说啥时,干脆练习说最完整的话(口语交际本来是要求简洁的)并且把语速放慢,留出思考的时间;说话中要尽可能地做到与听众的目光交流,训练胆量等。三是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信心。归根到底,敢当众发言,是一个人自信的表现。而这种心理素质的提高,又跟一个人读书的多少,理解水平的高低,思维的敏捷,社会经验的丰富有关。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书,多参加社会实践,多积累经验,因为“功夫在诗外”。

2.要求高不敢说。这是目前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的观念问题。因为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训练是跟“习作”安排在一起的,于是,许多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将口语交际课上成了习作的准备课,将口语交际“说”的水平定位成了“口头作文”的水平。以这样的标高来评价学生,当然觉得学生说得个个都不如意了。诚然,从“说”到“写”是习作训练中科学有效的方法,但口语交际课还有自己

的独特任务,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说”的内容,还要关注“说”的形式;不仅要指导学生说什么,还要指导学生用什么方式说,包括语音、体态、交际规则等的指导。要知道,我们在口语交际课堂上要完成的只是最基本的表达训练,追求的目标,应该是让每一个孩子能当众说,说明白,说清晰,而不是培养少数几个孩子的出口成章能力。所以,我们课堂评价的尺度,应放在有利于让全班每一个同学敢于当众发言上,要学习《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小林校长,当一个本来“没什么好说的”孩子开口说自己“起床刷牙后来到了学校”时,他始终保持微笑倾听的姿式,然后高兴地向大家宣布:“很好啊,本来觉得没话说,找到了可说的话,这才是最重要的。”

二、乐说

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说”的兴趣,除了靠教师现场组织穿针引线、推波助澜,及时评价时真诚鼓励、有效指点外,还需要在情境、话题两方面精心设计,让学生因投入而忘我地说,动情地说。

1.情境创设富于变化。口语交际教学,“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只有创设出自然有效的交际情境,学生才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产生“说”的内驱力。单一的情境创设,难免会使学生的“说”始终在一个层面徘徊,难以保持学生“说”的兴趣。而富有情节变化的情境,如同一场连续剧,学生在这样的对话游戏中,既能发挥创造力,又能当场知道结果判断自己是否成功,谁不想参与呢?比如《推荐一本好书》,不妨设计这样一个连续的情境,让同座分角色体验:你想跟同学换书看,该怎样极力推荐自己的书好(另一方则要找出种种理由不同意);借不到书想干脆买一本,回家要钱时,怎么夸这本书才能说动妈妈(另一方则需要找出种种理由求证是否真是一本好书);要到了钱来到书店,书店的营业员又在推销另一本好书,如何向营业员咨询比较以确定买哪一本?回家时拿着买到的书,怎样向家里的其他人介绍?再如《秋游怎样组织》一课,也可以创设不同情境让小组讨论:如何确定出方案?如何向校长申请能得到外出的批准?回家该如何向家长汇报让家长放心?第二天别班同学询问如何解答?

2.话题设计富有思维含量。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消除学生在口语交际课堂上的表演感。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生活话题,因其具有挑战性,

更能调动学生说的欲望。以干国祥老师上的《龟兔赛跑》一课为例:干老师先让学生讲故事,以人人耳熟能详的《龟兔赛跑》为话题,让学生讲出N个版本。这个富有思维含量的话题为学生的再创造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空间,学生们说得趣味盎然:除了把传统的故事添枝加叶外,有的讲了乌龟安火箭兔子装喷射器,最后导致比赛无效的高科技版本;还有的讲比赛是在下坡的斜坡上进行的,兔子后腿长下坡不方便,而乌龟一滚就下去了……干老师在学生讲得意犹未尽时,及时打住抛出下一个话题:“这些故事有相同的地方吗”在比较中训练学生的求同思维能力,让学生有话可说。当学生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比赛环境对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如中途有小河就对乌龟有利时,干老师又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设计新的比赛?”最后问学生“你喜欢兔子还是乌龟?”拷问学生心灵,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索故事的教育意义。老师春风化雨般的点拨润泽着孩子们的心灵,教学形式虽然简单,但因为话题富有思维含量,使得一堂朴素的课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三、会说

目前口语交际课堂上有两种情况,学生虽然说得精彩说得热闹,但不能称之为“会说”。一种是口语的“书面语化”。比如那些将口语交际课定位成口头作文课了的,虽然学生说得很漂亮,但说的全是生活中用不上的“书面语”的,这样的语言缺乏“交际”的实用价值,不能服务于日常生活,不是我们口语交际课的训练目标。二是“日常口语式”,比如上“接待客人”“打电话”这样的课,教师往往通过模拟小品的方式,让学生分小组表演,然后大家评议,评出表现最好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说,都是重复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会的内容。课堂,不过是学生原有水平的一次展示罢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如何才叫“会说”呢?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能说会道”的能力。口语交际课堂上,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教学生把握“说”的时机,学会倾听。

常言道“会说的不如会听的”,说话滔滔不绝的人,并不是说话最有份量的人。善于倾听,不仅能理解到位,把握住最佳应对时机,还能体现对对方的尊重,在情感上得到认同,同时,倾听能力更是一个学生学好各种功课的基础。可我们的课堂上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当老师喊别的同学发言时,其他的同学要么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