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P4)
2、被试:指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P13)
3、自变量: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
(P19)
4、因变量:由自变量而引起的某种特定反应。
(P19)
5、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P41)
6、绝对感受性:人能觉察出客观事物最小的刺激量的感受能力。
(P50)
7、差别感受性:指人刚刚能觉察两个同类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P50)
8、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P51)
9、感觉对比:指感受器因同时有两种刺激或先后相继的两种刺激,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
象。
(P52)
10、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整体反映。
(P55)
11、空间知觉: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和远近等空间关系的反映。
(P65)
12、时间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顺序性的反映。
(P66)
13、运动知觉:物体在空间位移、移动速度及人体自身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反映。
(P67)
14、记忆: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以及再现。
(P83)
15、外显记忆: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的提取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
(P87下)
16、内隐记忆:指在不需要有意提取的情况下,个体已有的经验自动地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
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P88上)
17、遗忘:指信息不能够从信息系统中提取,或者提取发生错误。
18、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记忆的干扰作用。
(P103)
19、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记忆的干扰作用。
(P103)
20、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间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P135)
21、抽象: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部规
律进行认识的过程。
(P137)
22、集中思维: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
维。
(P138)
23、发散性思维:从一个方向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索、探索多种答案的思维。
(P138)
24、概括: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综合并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
(P143)
25、问题解决:指由一定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目标,应用一定人之操作或技能活动,使问题
得以解决的过程。
(P145)
26、定势: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影响下,心理活动所处的一定的准备状态,它使思维和想象具
有一定的倾向性。
(147下)
27、功能固着: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用途和功能,而看不到其他
用途和功能。
(P149)
28、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抽象逻辑思维的细胞,
是用一定的词来记载和标志的。
(P152)
29、想象: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P157)
30、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行形成与之相符或相仿的新新形
象的过程。
(P158)
31、创造想象:不依赖于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P159)
32、心境: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体验。
(P176)
33、激情:体现的是一种快速的、猛烈的、短暂且具有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P177)
34、应激: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P178)
35、道德感:关于人的言论、行动、思想、意图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
(P179)
36、理智感:人在认识和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
(P181)
37、美感:指人们根据审美的需要对事物进行评价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P182)
38、意志: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这一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
心理过程。
(P190)
39、自觉性: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充分认识到行动的社会意义,使自己
的行动服从于自己的认识和社会要求方面的品质。
(P197)
40、个性: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P210)
41、动机:激励并维持一个人的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
(P237)
42、成就动机: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一种内在动力。
(P238)
43、兴趣: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
(P240)
44、信念:人对其正确性坚信不疑,并在实践中自觉、努力遵循的思想观念。
(P245)
45、个性心理特征:指个体在其心理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征。
主要包括能力、
气质和性格。
(P248)
46、气质:就是表现于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征。
(P248)
47、性格: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P252)
48、能力: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P258)
49、一般能力:指各种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它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
(P262)
50、创造能力:按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一切已知的信息,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个人
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P262)
51、心理健康:指在身体、智力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
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P291)
1.感觉适应是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发生的感受性变化现象。
它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
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2.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4.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5.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
人的个性就是在
一个人身上经常的、稳定的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6.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一种内在动力。
7.能力是指个体顺利的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绩效的个性心理特征。
8.知觉是大脑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
的整体反映。
9.问题解决由一定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思
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10.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感
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具有反射的性质。
11.发散性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探求合乎条件的多种答案的思
维,也叫求异思维、辐射思维。
12.功能固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
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很难看出它的
其他用途。
13.动机指给行为以力量,发起、指引和维持躯体和心理活动。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14.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
15.创造力:
16.信念:把问题所提供的信息集中起来,思路朝着一个方向聚敛进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结论的思维,也叫聚合思维、求同思维。
17.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描述或图样示例,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8、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独立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9、.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的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包括同时性对比和继时性对比。
20、、运动知觉是个体对事物空间位移的反映。
通过视觉、动觉、平衡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作用来实现。
21.空间知觉是个体对外界事物空间特性的反映,包括大小、形状、距离、深度、方位等知觉。
22、时间知觉是个体通过某种媒介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