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工程教学课件第六讲

合集下载

《地震与工程抗震》课件

《地震与工程抗震》课件

地震工程研究已经从单一的建筑结构扩展到包括桥梁、隧道、地下结构等更广泛的结构类型。
地震工程研究已经从单纯的理论研究向实际工程应用转变,更加注重工程实践和验证。
地震工程将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包括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以解决地震工程中的复杂问题。
地震工程将更加注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以提高地震工程设计的精度和效率。
包括桥墩震断、支座脱落、梁板坠落等,这些震害都与桥梁结构的设计、施工质量和抗震构造措施有关。
桥梁结构的振动反应
02
地震发生时,桥梁结构会受到地震波的冲击而产生振动,振动的幅度和频率与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波的特性有关。
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
03
抗震设计是减轻地震灾害的关键,包括场地选择、地基处理、桥墩设计、支座系统等,这些措施能够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少震害的发生。
THANK YOU
总结词
地震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全球地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
详细描述
根据震源深度、地表地质等因素,地震可以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全球大部分地震都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这些地区的地壳构造活动较为频繁。
总结词
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两类,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和速度传播,对地表和建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详细描述
体波是指在地壳内部传播的波,包括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快,但破坏力较小;横波传播速度慢,但破坏力较大。面波则是在地表传播的波,其影响范围较广,破坏力较强。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速度受到地壳结构、地下水位、地表地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02
工程抗震的基本概念
减轻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于地震ppt课件

关于地震ppt课件

快速响应机制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地 震发生后迅速启动救援行动。
资源整合与调配
整合各方资源,包括人力、物 资、设备等,并根据救援需要 合理调配。
信息共享与沟通
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确 保各方及时获取准确信息,协
同应对。
救援装备与技术
01
02
03
高科技救援装备
采用高科技救援装备,如 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 移动照明等,提高救援效 率。
地震的分类与成因
总结词
地震可根据成因和规模进行分类,其成因主要与地壳运动有关。
详细描述
根据成因,地震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等。其中,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内部应力累积到一定程度 后,岩层突然断裂而产生的。火山地震则与火山活动有关,而塌陷地震则是由地下空洞或采空区塌陷引起的。此 外,根据规模,地震可分为微震、有感地震和破坏性地震等。
度的差异,提前对可能受影响的 地区发出预警。
预警时间
预警时间取决于地震震源深度、地 表地质等因素,通常预警时间较短 ,但可以为人们提供宝贵的逃生时 间。
预警信息的发布
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方式 ,向公众发布地震预警信息,提醒 公众采取应急措施。
预警信息的发布与接收
信息发布流程
地震监测系统检测到地震信号后 ,迅速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预 警级别和受影响区域,通过预警 信息发布系统向公众传递预警信
近年典型地震案例
玉树地震
2010年青海玉树市发生7.1级地震,造成约3000 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雅安地震
2013年四川雅安市发生7级地震,造成约20人死 亡,数百人受伤。
鲁甸地震
2014年云南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造成约600人 死亡,数千人受伤。

哈工大地震工程课件工程地震部分第六人造

哈工大地震工程课件工程地震部分第六人造
在地震发生后,应加强应急管 理,及时组织救援和疏散人员 ,减少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
次生灾害防范实例
总结词:通过实际案例,了解次生灾害的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法。
唐山大地震后引发的大火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加强消防管理和 应急救援,可以有效地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汶川地震后引发的泥石流灾害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加强监测和预 警,以及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泥石流造成的损失。
哈工大地震工程课件 工程地震部分第六讲
目录
CONTENTS
• 地震成因与分类 • 地震工程概述 • 地震灾害与防灾减灾 • 工程抗震设防与加固 • 地震现场应急处置与次生灾害防范 • 地震工程案例分析
01 地震成因与分类
地震成因
01
02
03
04
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 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发生的
建立预警系统
通过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预警地震发 生,为应急救援争取时间。
开展宣传教育
加强公众对地震灾害的认识,提高防灾意识 和自救互救能力。
制定应急预案
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救援流 程和责任分工。
地震应急救援
快速响应
地震发生后,相关部门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组织救援力量赶赴灾区。
物资保障
新西兰基督城大地震工程案例分析
新西兰基督城大地震概况
新西兰基督城大地震发生于2010年9月4日,震级为7.1级,震中位于新西兰南岛基督城市区附近。地震造成了大量建 筑物倒塌和损坏,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新西兰基督城大地震工程案例分析
新西兰基督城大地震后,大量建筑物倒塌,其中以砌体结构和木结构为主。分析这些建筑物的倒塌原因,主要是因为 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差、材料强度不足等原因所致。

《地震工程》课件

《地震工程》课件
地震的成因: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地下水变化等
地震的分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人工地震等
地震的震级:根据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进行划分,如里氏震级、矩震级等
地震的烈度:根据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影响程度进行划分,如麦加利地震烈度、欧洲地震烈度 等
地震波的传播和影响
地震波类型:纵波、横波、面波
进行结构动力分析
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地震工程结构分析的目的:评 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方法:采 用地震模拟、结构分析等方法
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内容:包 括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
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应用:用 于设计、施工、维护等阶段, 确保结构的抗震性能达到要求
结构减震和隔震技术
减震技术:通过改变结构本身的特性,如增加阻尼、改变刚度等,来减小地震对结构的影 响。
地震工程案例分析
历史大地震的影响和教训
1976年唐山大地震:造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万人死亡,经济损失巨大
1923年关东大地震:造成 14万人死亡,经济损失巨大
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造成 30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 巨大
2008年汶川大地震:造成8 万人死亡,经济损失巨大
2011年日本大地震:造成 1.5万人死亡,经济损失巨大
隔震技术:通过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如橡胶垫、铅芯橡胶垫等,来减小地震对 结构的影响。
减震技术的优点:可以减小地震对结构的影响,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隔震技术的优点:可以减小地震对结构的影响,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可以减小地震 对室内人员的影响。
结构健康监测和加固
结构健康监测:通过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结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 加固方法:采用加固材料和加固技术,提高结构抗震能力 加固效果评估:通过模拟地震试验,评估加固效果 加固实例:介绍实际工程中的加固案例,展示加固效果

工程地震(地震现象)PPT精品文档

工程地震(地震现象)PPT精品文档

确定的平面
的夹角
Z
d S X i
R
波射线
波阵面的法线,代表 波的传播方向。
视速度 V* = d/dt 真速度 V = dR/dt
V* >V V / V* = sin i 29
地震微观现象——地震波
地震波
Seismic
震源扰动在地球介质中传播形成的弹性波
wave
在地球介质内部传播的地震波——自由波
– 体波 Body wave SV波—质点振动在 纵波(P — Primary wave)质播质传方点入S点播H向振射振方波动一面动向—致方内方正质向。。向交点与与 。振波波动的的与传
25
26
27
地震微观现象——地震波
Y
O 水平面
X
28
地震微观现象——地震波
地面 O

波前

任一时刻在介质空间
h

中分割已经扰动和未

被扰动区域的曲面。

等相位面
F

经过相同的传播时间

震源扰动所到达的空 间点构成的曲面。


波阵面

扰动区中的一系列等 相位面。
入射面
入射角 i
入射线与界面法线 入射线与界面法线
because of their inertia — while the frame and the paper roll are moved by
atphneend vraiebhcroearatdivnsygtwhgeroigwuhnatvdwe. fiothrmasn. attached pen hangs from the frame.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wiki/Earthquake

地震工程课件 工程地震部分 第六章 地震活动性、地震地质构造

地震工程课件 工程地震部分 第六章 地震活动性、地震地质构造
Seismicity, Seismotectonics
世界上的地震分布
•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全世 界约80%g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所有的 深源地震都集中于此,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 部能量的80%。 • 沿地中海向东延伸至喜玛拉雅山,终止于我国的 川滇地区的地震带,大多分布于大陆上,也称欧 亚地震带,除环太平洋地震带外几乎所有的中源 地震和大的浅源地震都发生在此带内。释放能量 占全部地震能量的15%。沿线有一些中等震源深度 的地震发生,喜玛拉雅山南麓有一系列大地震, 尤其是这一段西端的中亚兴都库什、东端的我国 西藏东南部墨脱都发生过巨大的地震。 • 大洋海岭地震活动带和大陆裂谷系地震活动带。源自区域地震构造调查(150千米)
• 资料汇编和补充调查 • 第四纪地貌面 (夷平面、阶地)的分 布和变形 • 地震活动断裂 • 活动盆地 • 活动褶皱
近场区地震构造调查(25千米)
• 地貌陡坎,断层三角面,陡坎的年平均剥蚀 速率 • 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探 • 电镜扫描 (SEM)石英显微形貌法 • 测年技术 :放射性碳14C法 、热释光(TL)法、 电子自旋共振 (ESR)法 、K-Ar法 • 第四纪岩浆岩和火山、地壳形变测量以及地 质、地貌、海平面变化、考古等方面的资料
地震时序图和时序分析
• 地震活动分期分段 • 极值理论、马尔科夫模型、线性预测等统 计方法、熵谱分析、周期图、ANN。
地震发生的概率模型
• POISSON • RENEW • MARKOV
POISSON模型
地震活动的强度特征
• 震级-累积频度关系
lgN(M)=a-bM
N(M)为一个地区大于等于M的地震次数,M为 震级,a、b分别为统计常数,该式也称为 古登堡-里希特关系式

6第六讲地震勘探原理详解

6第六讲地震勘探原理详解

野外采集方式
第二节
折射波运动学
一.单一水平界面的折 射波时距曲线
设地下有一个水平 界面,如右图。令上层速 度为1,下层速度为2, 并且2> 1,界面的深度 是h。在地表O点激发,当 地震波以临界角i入射时 ,在地面测线上的盲区边 界OS2以外将能接收到折 射波。 下面分析任意一条折 射波射线到达地面的旅行 间。对于接收点S4,其旅 行时为:
折射的交叉时与界面深度,由(1)式可得
在速度参数不变的前提下,交叉时反映了折射界面深度变化情况。 在折射波的盲区范围内接收不到折射波,用Xm表示临界距离,也称盲 区半径。在S2点观测时,折射波与反射波同时到达,这是由于以临界角入 射的射线路径OBS2既是反射波的传播路径也是折射波的初始路径。因此在 X=Xm处,两条时距曲线时间相等。我们可以通过求导得到反射与折射两条 曲线的斜率是一样的,即两条时距曲线相切。该点称为折射波的始点。通 过数学换算,得到始点的水平及垂直坐标分别为:
(*)表明,一个水平界面情况下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是一条直线,直线 的斜率1/ 2的倒数是视速度。当X=0,截距时间为
t 01 2h co s i v1
(1)
t01是折射波时距曲线延长线与t轴交点的纵纵标,因此称为交叉时。折 射波的交叉时与反射波的t0时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反射波的t0时间 是地震波沿界面法线往返传播的时间,而折射波的交叉时没有确切的物 理意义,因为它是观测不到的。
Beach
Water
Whoa Baby Help
反射规律
• 利用 Fermat原理可以展示射线的反射规律
B
1
2 3 5 4
3.斯奈尔(Sn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l)定律
如右图:地震波在分层介 质中传播时,遵循下面这样一 个式子:

《地震》PPT课件【第6课时】

《地震》PPT课件【第6课时】
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避震常识
课后活动:观察公共区域的的地震疏散通道及 安全隐患点。
课堂活动:选择安全躲避点
商场、书店、展览馆 停车场 体育场、影剧院
柜台 低矮家具
车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柱子旁 座椅间
墙角
游戏:地震来了往哪里躲?
9把椅子排成一排,每把椅子上放一张卡片(字朝上),9 名学生围成一个圈。教师发出口令:大家顺时针齐步走,地 震来了,赶紧找地方躲起来。学生寻找分数高的地方“躲” 起来(坐在椅子上)。得2分、1分的留下,得0分的淘汰, 如此往复。
课堂总结
公共场所避震
在影剧院、➢
体育馆等 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
➢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
撤离。
➢ 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
在商场、书 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 店、展览、 东西护头; 地铁等处 ➢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
掌握在商城、书店、展览馆、停车场、体育场、影剧院等公 共区域的地震应急避险方法。
情境导入 看(视频1)思考:哪些地方是安全隐患点?
小组讨论: 商城、书店、展览馆这些地方的安全隐患点在 哪里?
商城、书店、展览馆场所的安全检查要点: 1.是否避开了易掉落物体? 2.是否远离玻璃门窗?
小结:可以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 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 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 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 吊灯等高耸悬挂物。

(6)地震解释与应用地震勘探 教学课件

(6)地震解释与应用地震勘探 教学课件
• 例如在灰岩地区找溶洞和岩溶塌陷部位, 封闭型空洞处会有振动延续变长的长周期 反射波形,图5.1-4是一石灰岩层中存在第 四纪生成的空洞的反射波场。
• 对时间剖面进行地质解释,需要将时间剖 面转换为深度剖面。
图5.1-4 空洞的反射波场
• 时深转换使用的速度应尽可能接近于 地层的速度,即由某一地质单元的层 速度vi乘以地震波在该地质单元的单 程旅行时间ti ,便得到该地质单元的 厚度hi ,然后对全部地质单元求和.
层混砂一般粘性土
0
IV 松软土层
Tg>0.80
在基础设计中,为解决建筑物抗震 问题,加大建筑物基础及整体刚度, 增加建筑物埋置部分的阻尼,减小 结构物振幅,提高自振频率,降低 固有周期,使建筑物的固有周期避 开地震的卓越周期。
• 地基固有周期的计算精度主要取 决于测定横波速度vs的精度,地 层既厚又简单,卓越周期越短, 波速法与常时微动观测值越接近。
• 才能使建筑物的固有周期避开地 震卓越周期。
• 地震卓越周期对于每种地基都 是个常数,其值相当于地基的固 有周期。地基固有周期可通过常 时微动的观测或波速资料确定。
1.子层周期求和法 子层周期求和法计算地基固有周期
巧的计算公式为
Tg 4i n1vhsi i
(5.2.5)
式中hi 为第i层地层厚度,单位为 m;vsi 为第i层横波速度,单位为m/s; n为土层数目。
• 修正速度资料,重新制作了深度剖面, 根据 CC层的真实高点位置,获得了 工业油流。
• 当存在多层界面时,当上覆构造复杂 时,会对下覆简单构造的波场产生影响, 出现与速度有关的假构造,称速度陷阱.
• 如上图所示,上覆为正断层,下伏 为水平界面的的模型,假设v2>v1,正断 层的波场如前所述,下伏水平界面的 波场变成了互相错断的三节时距曲线, 出现了假断点。

抗震课件第六章

抗震课件第六章

第六章多高层建筑钢结构抗震设计§6.1 多高层钢结构的主要震害特征钢结构强度高、延性好、重量轻、抗震性能好。

总体来说,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房屋的震害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要小。

例如,在墨西哥城的高烈度区内有102幢钢结构房屋,其中59幢为1957年以后所建,在1985年9月的墨西哥大地震(里氏8.1级)中,1957年以后建造的钢结构房屋倒塌或严重破坏的不多(见表6–1),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破坏就要严重得多。

多高层钢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形式有三种:①节点连接破坏;②板件破坏;③结构倒塌。

6.1.1 节点连接破坏主要有两种节点连接破坏,一种是支撑连接破坏(图6–1),另一种是梁柱连接破坏(图6–2),从1978年日本宫城县远海地震(里氏7.4级)所造成的钢结构建筑破坏情况看(表6–2),支撑连接更易遭受地震破坏。

* Ⅱ级––支撑、连接等出现裂纹,但没有不可恢复的屈曲变形Ⅲ级––出现小于1/30层高的永久层间变形Ⅳ级––出现大于1/30层高的永久层间变形Ⅴ级––倒塌或无法继续使用查发现,梁柱连接的破坏大多数发生在梁的下翼缘处,而上翼缘的破坏要少得多。

这可能有两种原因:①楼板与梁共同变形导致下翼缘应力增大;②下翼缘在腹板位置焊接的中断是一个显著的焊缝缺陷的来源。

图6–3给出了震后观察到的在梁柱焊缝连接处的失效模式。

(a)美国Northridge地震6-7a),7(a)母材的断裂(b)支撑处的断裂图6-7 钢柱的断裂6.1.3 结构倒塌结构倒塌是地震中结构破坏最严重的形式。

钢结构建筑尽管抗震性能好,但在地震中也有倒塌事例发生。

1985年墨西哥大地震中有10幢钢结构房屋倒塌(见表6–1),在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也有钢结构房屋倒塌发生。

表6–3是阪神地震中Chou Ward地区钢结构房屋震害情况。

1976年,墨西哥结构设计规范分别进行过较大的修订,而1971年是日本钢结构设计规范修订的年份,1982年是日本建筑标准法实施的年份,从表6–1和表6–3知,由于新设计规范采纳了新研究成果,提高了结构抗震设计水平,在同一地震中按新规范设计建造的钢结构房屋倒塌的数量就要比按老规范设计建造的少得多。

科学《地震》课件

科学《地震》课件

国际经验交流
加强与国际救援组织的协调合作,共 享资源和技术支持。
学习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提高地震救援和重建工作的水平。
国际资金援助
呼吁国际社会提供资金援助,支持灾 后重建工作。
06
地震的未来展望
科技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地震监测技术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 、地磁、地电等,提高地震监测
的精度和时效性。
地震预测模型
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 更精确的地震预测模型,提高地震 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地震模拟与仿真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模拟地震发 生的过程和影响,为地震防范和应 急救援提供决策支持。
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网络、宣传册等多种 渠道,普及地震知识,提高公众
地震可能导致山体滑坡、地面塌陷等,改变 自然景观。
生态平衡破坏
地震可能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
05
地震救援与重建
地震救援
01
02
03
救援队伍组织
迅速组织专业的救援队伍 ,包括消防、医疗、搜救 等人员,进行现场救援。
救援设备配备
配备先进的救援设备,如 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 医疗急救设备等,提高救 援效率。
科学《地震》ppt课 件
目 录
• 地震概述 • 地震的形成原因 • 地震的预测与预防 • 地震的影响与后果 • 地震救援与重建 • 地震的未来展望
01
地震概述
地震的定义
总结词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地壳运动或板块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自然现象。
详细描述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层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发生断裂,释放出积蓄的能量而 产生的。这种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对地表和建筑物造成破坏。

《地震工程学》课件

《地震工程学》课件

05
案例分析与实践
国内外典型地震案例分析
国内典型地震案例
选取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典型地震事件,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分析其地震参数、震害特点及影响范围。
国外典型地震案例
选取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地震事件,如日本阪神地震、美国洛杉矶地震等,对比分析其地震参数、震害特点及抗震 措施。
地震工程实践与经验总结
03
地震工程学的应用与实践
地震工程学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地震工程学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通过合理的结构 设计和加固措施,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
新型抗震材料的研发
地震工程学的发展推动了新型抗震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如高性能混凝土、阻尼器 等,这些材料和设备的性能和效果在地震工程学研究中得到充分验证,为建筑结 构的抗震提供了有力支持。
抗震设计实践
介绍国内外在建筑、桥梁 、道路等工程领域的抗震 设计实践,总结抗震设计 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抗震加固实践
介绍对既有建筑进行抗震 加固的工程实例,分析抗 震加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
应急救援实践
总结地震发生后的应急救 援经验,介绍救援队伍的 组织、救援装备和救援技 术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案例分析与实践的启示与思考
启示
通过国内外典型地震案例的分析,总结地震工程实践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抗震设计和 抗震加固提供参考。
思考
深入探讨如何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加强地震预警和应急救援能力,以减少地震造 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感谢观看
THANKS

当前地震工程学面临的主要挑战
01
02
03
地震预测的难度
地震活动具有极大的不确 定性和复杂性,准确预测 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 强度仍是一个科学难题。

地震工程学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地震工程学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 最大反应及简化
– Sa=|x’’(t)+x’’g(t)|max, Sv=|x’(t) |max, Sd=|x(t) |max – 三点近似: Sa = w |J0-t{x’’g(T)e-ew(t-T)sinwd(t-T)dT}|max = w Sv = w2 Sd
back
特解(强迫振动)
• 输入过程的离散化——微脉冲 -x’’g(T)dT – dx(t)=e-ew(t-T)[A0coswd(t-T)+B0sinwd(t-T)]
布设方式:线 布状 设布 在设 某 潜 建 几 地在 区 筑 十 表发域物至及震内不几地断(同百下层上高米几辐百附度十射公近处-20线里0米上)处 目的:地 巨 近 结震 大 场 构动 地衰 区 震 的 随减 的 动 反 空 深规 地 、 应 间 度律 震 相 的、 动 源 关 变地资机性化震料制、传、土播场结效地相应影互响作用 举例:美 北 台 日国 京 湾 本加 阿 圣 饭SM州 拉 安 店A斯 德 、RT加 列 天-1斯 津、断 医SM层院A台R阵T-2
• 多种定义
• 峰值 • 有效峰值 • 持续加速度 • 等反应谱有效加速度 • 概率有效峰值 • 静力等效加速度
• 简要评价
• 等效简谐振幅
• 平均振幅 • Arias强度 • 均方根加速度 • 谱强度
back
a(t) (m/s2)
多种幅值定义
2.5
1.5
0.5
-0.5
-1.5
-2.5
0
5
10
15
– 烈度是分等级的,地震作用成倍数关系
– 烈度具有以后果表示原因的间接性,是“危害性”而非 “危险性”,抗震设防则恰恰以后者为依据
• 我国的做法

工程地震ppt

工程地震ppt
n 1


an bn

1

1

f ( x) cos nx d x
( n 0 , 1, )

f ( x) sin nx d x ( n 1, 2 , )
由公式 ② 确定的
称为函数 的傅里
的傅里叶系数 ; 以
的傅里叶级数 .
叶系数为系数的三角级数 ① 称为
应谱值大小
EPA R a / 2 . 5
EPV R v / 2 . 5
7)谱强度 由速度反应谱确定,与输入能量有关:
SI ( )

2 .5
0 .1
SV ( T , )d T
2.3 地震动频谱特性
一、傅里叶谱 什么是频谱?
谱的含义是将物理量按照组成结构分解所形成的 函数或图表,以揭示其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特性 (例如强度)的变化。
远离结构的自振频率!
想其他替代方法 1)持续峰值 地震动时程中多次超过的某数值的
较大幅值。在加速度时程或速度时程中选取某幅 值,使地震动幅值有3-5次超过此值,分别作为 持续加速度峰值和持续速度峰值,一般为实际峰 值的0.6-0.7。
2)概率有效峰值加速度。取值大的幅值出现次数
并不多;设定一个阈值,例如90%,由小到大作 幅值频数分布,当累积出现次数与总次数的比例 (即累积概率)达到90%的加速度幅值作为概率 有效峰值加速度。
40
50
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八角台强震记录,特点竖向与水平差不多
峰值 556.2cm/s2
东西分量
竖向分量
峰值 633.1cm/s2
南北分量
峰值 581.6cm/s2
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卧龙台强震记录,特点有两次主要事件

《地震工程学》课件

《地震工程学》课件

案例二:中国汶川地震
案例四:印度尼西亚苏 门答腊地震
案例六:土耳其伊斯坦 布尔地震
案例八:意大利拉奎拉 地震
案例十:俄罗斯堪察加 半岛地震
案例一:日本阪神地震
案例三:美国旧金山地 震
案例五:智利瓦尔帕莱 索地震
案例七:墨西哥城地震
案例九:新西兰基督城 地震
经验教训:地震工程实践中常见的问题和挑战 改进措施: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案例分析:具体案例分析,包括问题描述、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实践经验:总结实践经验,提出建议和指导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研究内容:地震工程学主要研究地震对建筑物、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影响,以及如何设计和建造抗震结构。 研究方法:地震工程学采用实验、数值模拟、现场观测等多种方法,对地震作用下的结构行为进行研究。 实验方法:通过模拟地震振动的实验,研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破坏机理。 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地震作用下的结构行为进行数值模拟,预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和破坏情况。 现场观测方法:通过对地震现场的观测和记录,了解地震作用下的实际情况,为地震工程学的研究提供依据。
抗震设计。
地震预测的准确性:如何更准确地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和强度
建筑物抗震性能: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地震救援和恢复:如何提高地震救援的效率,以及如何快速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生活
地震工程学的研究和应用:如何推动地震工程学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地震灾害的预防和应对 能力
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提高地震监测的 准确性和实时性
汇报人:
,
汇报人:
01
02
03
04

6 地震(课件)人教鄂教版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6 地震(课件)人教鄂教版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当然,地动仪复原模型仅仅是对原物的模拟,而不是原物。 相信今后对张衡地动仪的研究还会不断深入。
拓展与应用
我的新认识
张衡地动仪可以测 出地震的发生方位, 但是对地震的精准 预测和预警还需要 现代科技的进一步 研究。
世界上第一台地震 仪是我国张衡发明 制造的,让我感受 到我国古人的聪明 智慧。
我们也应像科学家们一样严谨细致地对待科学研究。
科学实践
搜集并整理关于地震的资料,说一说大地震发生时地表形态会有哪些变化?
地震会使地面断裂、隆起,引起山体 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强烈的地震会使一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发生 巨大的改变。比如:
科学实践
推测地震产生的原因。
地震是地表的 晃动造成的。
地震是地球内 部活动产生的。
地震发生时,地下传来轰鸣声,吊灯在摆动,房屋在摇晃;地震 后房屋倒塌,道路损毁等。
拓展与应用
张衡的科学思想和实 践对19世纪末世界第一台 现代地震仪的诞生起过重 要的启迪作用。鉴于张衡 地动仪在科学发展史上的 杰出地位,在过去的近百 年间,国内外曾提出过多 种它的复原模型。近些年, 我国组织了对地动仪的科 学复原研究,2008年复原 出新的地动仪模型(如 图)。
在专业振动台上, 可以观察到地动仪的 不同反应:它只对地 震波的水平运动有反 应——吐丸,而对非 地震的干扰振动没有 任何反应。
6
地震
新知导入
从图片中,看到哪些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路面塌陷
地震造成
全球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有些地震会给地表造成破坏,给人 类带来灾难。地震是怎样形成的?遇到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科学实践
一、探究地震的形成原因
有关地震的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2 结构振动形式及体系的模型化
地震作用下结构振动空间振动 结构空间振动分析
空间振动简化:可分解为沿结构两个 水平轴的水平振动和绕该两轴的扭转振动 以及沿结构纵轴的竖向振动和绕该轴的扭 转振动等六个分量。
常用的结构体系简化计算模型
质点系模型 并列质点子模型 空间质点系模型 杆件模型 空间模型
缺点:
地震动输入的概率分布或概率数字特征的选择, 以及反应量的概率分布特征的确定,都需要大量 的地震动加速度过程a(t)的观测记录积累及丰富 的数学基础知识。
第七章 结构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预备知识: 结构动力学 数值计算方法
分析方法: 时域Βιβλιοθήκη 析法 频域分析法 振型迭加法 反应谱法 复模态理论
7.1 结构运动方程的建立 7.1.1 结构的离散化方法
水平地面运动
结构物的地震破坏大多数是由于水平振动引起 的,所以在对大多数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时可主 要考虑水平分量的影响
竖向地面运动
对于那些处于高烈度区的对竖向地震动作用比 较敏感的高耸结构、大跨度结构及长悬臂结构要 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地震动的旋转分量
分析时一般不予考虑。但它确对结构物的影响 不可忽视。在必要时进行结构的平—扭耦联地震 反应分析。
地面运动的简化 地基—结构相互作用 水平地面运动 竖向地面运动 地振动的旋转分量
地面运动的简化
认为地基各点作用同步振动,即把地基看作一 个在水平及竖向作平移的刚性平面(不考虑地基 结构相互作用) 。
地基—结构相互作用
实际上地基为弹性体,当地震能量通过地基输 入结构并引起结构振动后,上部结构的振动将反 馈给地基,从而改变了地基的振动特性;同时由 于地基的弹性性质,它将与结构物一起组成一个 统一的振动体系,在地震作用下与结构一起振动。
质点系模型
①剪切模型——假定楼板为绝对刚性,柱和墙 本身用一无重量的弹性直杆代替。
②弯曲模型——变形以弯曲为主,质点除平移 外还将发生转动。对弹性结构可采用此模型(如 高耸塔桅结构、剪力墙结构、横梁刚度远比柱大 的框架结构)。
③剪弯模型——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它适用于 中等刚度的结构(如框—剪结构、横梁与柱刚度 相近的框架结构)。
第六讲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概述 结构线性地震反应分析(I)
第六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概述
结构地震反应取决于: 地面运动 结构动力特性
分析方法发展分三个阶段: 静力反应谱动力 弹性 非线性 动力阶段 随机振动分析 确定性振动分析
6.1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力学模型 6.1.1 地面运动的简化与地基的模型化
优点:计算简单、概念合理。
缺点:只是弹性范围内的概念,不能很好地反 应结构的非线性性质。
6.2.3 时程分析法
mx cx kx mxg
由于运动方程中地震动加速度不能用数学表达式表示, 故无法用解析方法求解。只能将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 按很小的时段划分,借助于计算机进行数值分析,从而 得到各个时刻的地震反应。当恢复力为弹性时,为弹性 反应;当恢复力为弹塑性时,为弹塑性反应。 优点:概念合理,方法可靠。可以了解结构在地震过 程中从弹性到塑性逐步开裂、损坏直到倒塌的全过程, 从而可控制结构的破坏,保证结构物的安全。 缺点:计算工作量大,恢复力模型及地震波选取非常 重要。
广义坐标法 有限单元法 集中质量法
1. 广义坐标法
假定结构的位移可以用一个有限级数表示,级 数的每一项都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和一个指 定的形状函数的乘积。
n
v(x,t) i (x) yi (t) i 1
i (x) ——形状函数 yi (t) ——振幅函数(又称广义坐标) 将无限自由度体系转化为有限多自由度体系, 实现这一转化的关键在于形状函数的设取。
空间模型
6.2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确定性地震反应分析
将确定的地震波作用于结构
随机地震反应分析
将地震动看作随机过程作用于结构
6.2.1 静力理论
假定结构物为绝对刚体,其任何一点的绝对加速度
都和地面加速度相同,而忽略结构本身的振动。
F
W g
a0
K
W
K a0 地震系数 g
优点:概念简单、使用方便。 缺点:没有考虑结构动力特性对地震反应的影响。
主要内容:如何由输入的数字特征确定输出的 数字特征(主要指方差)。
随机过程分析法与反应谱法是并行的。前者是 从随机的观点处理了反应超过给定值的概率,后 者是从确定性的概念函数,处理了复杂频谱组成 的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反应。
优点:
较好地处理了反应谱分析中的振型组合问题。 使抗震设计从安全系数法向概率理论过渡。
质点系模型
并列质点子模型
横向变形不容忽视
空间质点系模型
空间振动
杆件模型
以梁、柱、墙构件为基本单元,而将质 点集中于各个单元的结点。它是目前工程 设计计算较多采用较多的模型。
空间模型
当结构平面上质量与刚度分布不均匀时, 结构将发生扭转振动。这时须采用空间模 型以考虑楼板在两个方向上的水平位移与 扭转变位。目前工程设计计算多采用有限 单元系统。
能量理论认为:可以利用结构的局部或整体塑性变形 来吸收能量,从而确保结构免遭破坏。结构控制中消能 减震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优点:概念清楚、分析合理。
缺点:结构的塑性变形与损伤有关,结构的损伤检测 及损伤理论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6.2.5 随机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此方法认为地震动与结构地震反应都是随机现 象,因而只能求得其统计特征,或者具有出现概 率意义上的最大反应。
6.2.2 反应谱理论
以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实际地震过程中的反应为 基础来进行结构反应分析。它考虑了结构动力特 性与地震动特性之间的动力关系,又保持了原有 的静力理论形式。
V h (T )W a0 Sa (T ) W
g a0
(T ) Sa (T )
a0
β(t)表示质点运动加速度对地面最大加速度的 放大倍数。
6.2.4 能量理论
地震时,结构处于能量场中。能量理论就是研究这种 能量的转换关系。
mx cx f (x) mxg 两边同乘以 dx xdt ,T0 内积分:
m
T0 xxdt c
0
T0 x 2dt
0
T0 0
f (x)xdt m
T0 0
xg
xdt
EK En (Ee Eg ) E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