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区线损治理技术专题总结
低压台区线损个人工作总结
![低压台区线损个人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e0fdca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2.png)
低压台区线损个人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一名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员,始终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全面贯彻落实公司的线损管理要求,努力提高低压台区线损管理水平。
在此,我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
一、线损管理体系建设根据县局关于线损管理的要求,我积极构建低压台区线损管理体系,从组织架构、管理制度、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
1. 成立线损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 制定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制度,明确线损管理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奖惩办法,确保线损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3. 技术体系方面,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线损管理技术,如远程抄表、负荷监测等,提高线损管理的精准度和效率。
二、线损管理具体措施1. 强化抄表工作,确保按时准确抄表,减少漏抄、估抄现象,提高线损数据的真实性和可分析性。
2. 定期召开线损分析例会,深入剖析线损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推动线损管理工作不断改进。
3. 对高损台区进行重点治理,针对性地采取设备改造、用电管理整顿、营销人员培训等措施,降低线损率。
4. 加强与供电所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工作。
三、线损管理成果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我所在低压台区线损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 线损率明显下降,达到了县局下达的降损目标。
2. 供电质量得到提升,客户满意度不断提高。
3. 线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得到提高,为供电所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不足与改进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1. 对线损管理理论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不够,需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
2. 在线损分析方面,有时未能深入剖析问题,对整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力度有待加强。
3. 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仍有待加强,需要更加注重团队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针对以上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学习线损管理相关知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加强线损分析,深入剖析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工作。
高损台区治理工作汇报
![高损台区治理工作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6fd957feaeaad1f346933f1f.png)
建设高损台区治理长效机制,夯实台区线损管理基础
建设高损台区长效治理机制,坚持集中治理与常态管理并重,夯实台区线损管理基础。
在高损台区治理工作总结经验,认为只有将工作持续开展下去,台区线损管理工作才能得到持续的提升。
通过制定管理办法,明确职责分工和考核方法,将高损台区治理工作常态化。
建立了线损月报制度、每月上报公用台区报表、高损台区报表、线损分析。
每月召开线损例会,分析台区线损波动原因、解决办法、存在问题。
对高损台区分类治理,量化考核。
对于业扩报装、负荷调整等管理因素造成的高损台区,分清原因后,落实考核。
效益分析:高损台区数量月度降幅持续超过10%,通过制度化管理,常抓不懈,就能够彻底消灭高损台区,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
- 1 -。
低压台区线损年度工作总结
![低压台区线损年度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367dc6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9.png)
低压台区线损年度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压台区线损一直是电力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降低能源损耗,各地电力部门在过去的一年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下面就对低压台区线损年度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各地电力部门加强了对低压台区线损的监测和管理。
通过引入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低压台区线路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及时发现和处理线损问题。
同时,建立了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加强对线损情况的分析和研究,为线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各地电力部门积极开展了线损治理工作。
通过加强对线路设备的维护和改造,提高线路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降低线损率。
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强对电力盗窃的打击,提高电力使用效率,减少非技术损耗等,有效降低了低压台区线损率。
另外,各地电力部门还加强了对低压台区线损工作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开展线损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用户对线损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用户节约用电和合理用电的意识,进一步降低了低压台区线损率。
总的来说,各地电力部门在过去的一年中在低压台区线损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低压台区线损治理工作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b5861a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d.png)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台区线路是电力系统中运载电能的主要通道,线损是影响系统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线损的异常情况,需要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本文将针对台区线损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意外事故导致线路损失电力设备遭到意外事故,如雷击、闪over、塌杆等,会导致线路短路、断路等异常情况,从而导致线路损失,甚至造成电力系统的废纪录,严重影响电力供应。
治理措施:加强线路维护及巡检,避免设备发生意外损坏。
对于已发生的意外,及时排除故障,修复设备,恢复电力供应。
二、线路老化、损坏线路老化、过载、振动等都会导致线路损失。
随着电力系统的逐步发展和升级,线路经过长期的使用,会逐渐受到损耗和老化的影响,导致线损率逐年上升。
治理措施:加强线路维护与检修,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设备,在设备的采购上选择性能优良、质量可靠的设备,减少线路老化、损坏引起的线路损失。
三、线路负载不平衡线路负载不平衡也是导致线路损失的原因之一。
当线路负载不均衡时,在电流的作用下,电压降在线路中也将不同。
更高的电流产生更大的损耗,因此,高压较低的线路将受到更多的损失。
治理措施:采取电能计量和数据分析,在峰谷负荷差别较大的地区设置负载平衡器,调整负载,保持系统的均衡运行状态,减少线路损失。
四、电力盗窃电力盗窃也是导致线路损失的原因之一。
盗窃电能不仅会导致线损,同时也会增加电力系统的负担。
电力盗窃不仅导致电网资产贫乏,而且影响全社会的恩惠以及经济发展,因此,抵制电力盗窃应当成为一个社会责任。
治理措施:加强对线路安全的监管与维护,定期巡查线路,及时发现并治理被盗电量,建立各新能源接入点、关键用户的电量监管和比对机制,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以及技术应用支持,减少电力盗窃的发生。
综上所述,线路损失的原因多种多样,治理措施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加强线路的维护、巡检、设备采购及管理等,提高整个电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从而减少线路损失的发生。
台区治理年度总结(3篇)
![台区治理年度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5df20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c.png)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需求不断增长,供电服务质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台区作为供电系统的基础单元,其治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供电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本年度,我单位紧紧围绕“提高供电质量,优化服务体验”这一目标,对台区进行了全面治理,现将治理工作总结如下:二、治理目标与原则1. 治理目标(1)降低台区线损率,提高供电效率;(2)提升台区设备设施水平,确保供电安全;(3)优化供电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2. 治理原则(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3)创新驱动,技术支撑;(4)以人为本,服务至上。
三、治理措施与成效1. 线损治理(1)开展线损普查,摸清线损底数。
本年度,我们对台区线损进行了全面普查,对存在问题的台区进行了分类梳理,为后续治理提供了依据。
(2)实施并线改造。
针对部分台区线损率较高的现象,我们采取了并线改造措施,将0.4 kV主干线由原来的4根35平方毫米绝缘导线改为5根,降低了电阻,减少了损耗。
(3)改造接户线。
对线损率为4%~4.5%的台区,我们重点对负荷大的计量箱进行了接户线改造,更换为35平方毫米绝缘导线,降低了损耗。
(4)治理三相不平衡。
针对台区三相不平衡问题,我们通过调整负荷分配、更换设备等措施,实现了三相平衡,降低了损耗。
2. 设备设施治理(1)加强设备巡检。
本年度,我们对台区设备进行了全面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了设备缺陷,确保了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2)更新改造设备。
针对部分老旧设备,我们进行了更新改造,提高了设备性能,降低了故障率。
(3)推广应用新技术。
我们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如智能巡检机器人、低压集抄系统等,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
3. 供电服务治理(1)优化供电方案。
针对部分台区供电负荷集中、供电半径过长等问题,我们优化了供电方案,缩短了供电半径,提高了供电质量。
低压台区线损治理总结(一)
![低压台区线损治理总结(一)](https://img.taocdn.com/s3/m/173bc63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4.png)
低压台区线损治理总结(一)
前言
低压台区线损治理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的重要举措。
经过长期的推广和实践,我们对低压台区线损治理的经验和教训
进行了总结,以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应用于实践中。
正文
1. 低压台区线损治理的背景
•低压台区线损是指电力输送过程中由于电阻、感抗等原因产生的能量损耗。
•低压台区线损率高会导致电网供电不稳定,影响用户的用电质量。
2. 低压台区线损治理的必要性
•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改善电网供电质量,提高用户的用电体验。
•有效提升供电部门的经营效益。
3. 低压台区线损治理的主要措施
•加强线路设备的维护,减少老化和损坏带来的损耗。
•提高低压台区的负荷管理能力,合理调整供电方案。
•加强对低压台区线损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
•加强对用户的能源管理教育,提高用电的科学性和节约性。
4. 低压台区线损治理的效果评估
•对改造后的低压台区线损率进行监测和对比分析。
•统计用户的用电质量和满意度指标。
•进行经济性评估,分析投入与效益的关系。
结尾
低压台区线损治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
通过总结和分享,希望能够为其他地区和单位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共同推动低压台区线损治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才能实现电力资源的最优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总结
![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13e51e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c.png)
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总结以下是两篇不同的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总结:工作总结一电力线损管理真的太重要啦!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就像牛顿说的,他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咱电力线损管理也得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不断前进呀。
在实际工作中,我首先明白数据统计是基础。
这就好比袁隆平搞杂交水稻,得先有大量准确的数据支撑。
我仔细记录每一个台区的线损数据,一点都不敢马虎。
我深知自己在工作中的每一份努力都如同砖石,构筑起通往成功的坚实道路。
然后呢,设备维护也不能马虎。
就像乔布斯对苹果产品的极致追求,咱对电力设备也要精心呵护。
定期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确保设备都能高效运行,减少不必要的线损。
还有啊,人员培训也超级重要。
这就像朗朗不断练琴才能成为大师一样,咱的工作人员也得不断学习提升技能呀。
通过培训,让大家都清楚线损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总之,电力线损管理工作虽然辛苦,但看到线损一点点降低,心里那叫一个美呀!以后我还得继续加油,把这工作干得越来越好!工作总结二哎呀呀,电力线损管理可真是个技术活呀!就像成龙大哥拍戏,那得各个方面都做到位才行。
咱得重视技术创新呀。
比如说瓦特改良蒸汽机,那就是不断钻研创新的结果。
我们也得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线损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管理措施也得跟上呀。
就像王健林管理万达集团那样,得有一套完善的体系。
我们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把工作落实到位。
还有呢,团队协作太关键啦。
好比一个球队要想赢球,队员之间得配合默契。
我们各个部门之间也要紧密合作,共同为降低线损努力。
在工作中,我有时候也会觉得累,但是一想到能为电力事业做贡献,就又充满了干劲。
就像雷锋说的,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我也要在电力线损管理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定能把线损管理工作做得越来越好,让电力更好地服务大家!。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aa0d42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3.png)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台区线损是指在电力输送的过程中,由于电线本身的电阻、接触不良、设备老化等原因,电力损耗的现象。
台区线损异常通常表现为线路电流过大、电压下降明显、发热等状况。
本文将从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异常原因分析1. 电线本身问题:台区线路使用的电线如果质量不佳,导体电阻过大,由于电阻与电流成正比,电线耗电量会随之增加,从而导致线路损耗明显增加。
2. 设备老化: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台区设备的老化程度也会逐渐加重。
老化设备的内部电阻会增加,导致电流通过设备时产生更大的损耗,间接导致台区线损异常。
3. 线路接触不良:接触不良是导致线路损耗的常见原因之一。
接触不良会导致电流通过接触点时产生局部过热,从而加剧线路损耗。
4. 台区线路距离问题:线路的长度对线损也有一定的影响,线路长度越长,电阻产生的损耗就越大。
二、治理措施1. 电线检修与更新:对于质量不佳的电线,应及时进行检修与更换。
采用低电阻、高导电性的材料制造电线,能够有效降低线路损耗。
2. 设备维护与替换: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老化设备。
建立科学的设备维护制度,确保设备运行良好。
3. 加强线路接触检测:定期检查台区线路的接触点,确保接触正常,减少接触不良带来的损耗。
在线路接触处使用可靠的接头,确保接触牢固。
4. 优化线路规划:对于线路过长的台区,可以考虑进行线路优化和调整,缩短线路长度,减少线路损耗。
5.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台区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维护意识,增强他们对台区线路损耗异常的重视程度,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6. 加强监控与管理:通过线路监控系统,实时了解线路状况,并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多种多样,需要从电线、设备、接触、线路规划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与治理。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才能有效减少线损,提高电力输送效率。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5077ac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6.png)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台区线损是指电力输送过程中因线路、设备等不可避免的因素而造成的电能损失。
线损直接影响了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用户的用电质量,因此对线损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1. 线路老化:线路使用时间长,可能会导致线路老化,线路老化会造成线路电阻增大,从而导致线损的增加。
2. 设备故障:变压器、配电设备等设备的故障会导致电能损失。
设备故障可能会导致电流不稳定或过大,从而引起线路损失增加。
3. 负荷过大:电力系统在负荷过大的情况下,线路容量超载,导致导线温升过高,从而增加了线路的电阻,导致线损增加。
4. 负荷不平衡:负荷不平衡会造成电流不平衡,导致线路损失增加。
载波通信设备和防雷设备的性能不良也会造成线路的电损增加。
5. 线路绝缘不足:线路绝缘不足或绝缘老化导致了漏电现象,电能的流失也会引起线路损失的增加。
6. 人为因素:由于人为施工不慎或者连接不当、设备运行不规范等原因,也可能导致线路的损耗增加。
二、台区线损异常的治理措施1. 设备维护管理:加强对于变压器、配电设备等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设备故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 线路改造升级:对于老化严重的线路进行改造升级,在保证线路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减少线损的发生。
3. 负荷管理:合理规划负荷,适当调整负荷,减少过载情况的发生,降低线路的电阻,从而减少线损。
4. 设备升级更换:对于性能不良的载波通信设备和防雷设备进行更新升级,提高设备的性能,减少电能的流失。
5. 绝缘处理:定期对线路的绝缘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提高线路的绝缘性能,降低漏电现象,从而减少线损。
6. 人员培训:加强对经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确保施工及设备运行规范。
7. 技术监控:加强对电力系统的技术监控,及时发现并排除线路异常情况,减少线损的发生。
8. 管理制度完善: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线损治理工作机制,促进线损治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线损年度总结报告范文(3篇)
![线损年度总结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91004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62.png)
第1篇一、概述本年度,我司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线损管理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积极推进降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本年度线损管理工作总结如下:二、线损指标完成情况1. 综合线损率:本年度综合线损率为5.2%,较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达到了年度目标要求。
2. 技术线损率:技术线损率为4.8%,较去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说明我们在技术降损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3. 管理线损率:管理线损率为0.4%,较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表明我们在管理降损方面成效显著。
三、主要工作及成效1. 线损管理年活动的开展:- 深入开展线损管理年活动,提高全员降损意识。
- 组织开展线损知识培训,提升员工业务技能。
2. 管理降损方面的工作:- 对公变低压三相负荷平衡工作进行了布置和安排,绘制了台区负荷分布图并进行测试与调整,大部分供电所均已实施。
- 加强计量管理,对公专变计量箱进行周校,并对部分供电动力用户及圩镇用户表计进行了拆校。
- 对部分无功不足10kV线路增设了电容补偿,提高线路功率因数。
- 结合迎峰度夏,对公司配电网供电结构进行了部分调整,消除供电负荷瓶颈和降损。
3. 无功管理与经济运行:- 针对较多变电站尚未采取无功电容无功集中补偿的问题,加大了整改力度。
- 35kV线路、10kV线路功率因数全部达到0.95及0.9以上的要求。
- 加强小水电上网无功监控,按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分别确定小水电上网功率因数标准。
四、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1. 部分供电所执行力不足:- 针对部分供电所执行力不够的问题,我们将加强对台区负责人的考核,不仅考核线损指标,还要考核降损工作过程。
- 完善客户资料现场情况与微机档案的相符性,淘汰电能表,确保表计加封。
2. 无功管理与经济运行:- 继续加大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入,提高线路功率因数。
- 加强小水电上网无功监控,确保按标准执行。
五、展望在新的一年里,我司将继续深入推进线损管理工作,不断提升线损管理水平,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电力线损技术工作总结多篇
![电力线损技术工作总结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2a7bf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f.png)
电力线损技术工作总结多篇电力线损技术工作总结多篇电力线损技术工作总结多篇1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也是降损增效的根本途径,20xx年在线损管理方面紧紧围绕县局关于线损管理的要求,从建立健全线损管理体系、技术体系、保证体系出发,不断加大线损管理力度,深挖内部潜力,取得了近年来线损指标完成最低的成绩,现将20xx线损工作总结如下:一、线损管理1、成立线损管理领导小组,确定供电所各员工在线损管理中的职责和规定管理制度,以奖罚办法考核全所人员。
2.落实月度工作计划汇总制度和月度线损分析例会制度,提出线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造措施,努力营造浓厚的'线损管理氛围;3、确定了云头村作为全所线损管理示范台区,以示范台区来推动其它所线损管理工作。
二、减少损失管理1、首先是强化了抄表工作,要求按时抄表,采取督查、跟抄的办法,减少漏抄、估抄现象,提高线损数据的真实性和可分析性。
2、线损管理人员需提交月度线损分析报告,分析资料,明确线损原因及责任人,严格执行线损管理考核办法,年度线损考核奖励1.6万元。
3、对{损台区采取的措施:一是要对低压线路及接户线、计量装置破损等设备进行改造,二是要抓用电管理,杜绝人情电、关系电、偷窃电,三是要加强营销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减少因业务技能低下造成的失误。
4.加强检查。
重点检查计量装置是否完好,电能表接线是否正确,临时用电安装是否规范,是否存在窃电、暂估抄送、漏抄送、少抄送等情况,如发现问题和违规行为,严格按照营销差错责任制对责任人进行查处。
5、进行了5条10kv线路和51个台区的理论线损计算,为降损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三、存在的不足1、在线损管理体制方面,考核与激励体制不够完善,2.执行部分责任人下达的减损措施时,存在执行不力的问题。
下一步如何加强管理的执行尤为重要。
3、10kv线路网络薄弱较为严重。
线路长,供电半径大,导线线径小,尤为突出,一直是困扰我们降损一个瓶颈。
台区日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
![台区日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2653d9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d.png)
台区日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台区日线损是指电力公司输送电能到用户终端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电能损耗。
这种损耗不仅会影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会增加电力公司的运营成本,降低经济效益。
对台区日线损进行异常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台区日线损异常原因分析1. 设备老化台区的输电、配电设备长期使用容易老化,这对台区日线损异常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设备老化会导致线路阻抗增大,导致电能传输效率降低,使得台区日线损异常升高。
2. 过载运行对于某些高负载区域,电力公司可能会采取过载运行的方式来满足需求,这会导致线路过载,从而导致台区日线损异常上升。
3. 非法用电某些用户可能会通过各种手段进行非法用电,比如串接电表、调整电表表盘等方式,这会导致台区日线损异常增加。
4. 操作失误台区运行中可能会存在维护操作不当、误操作等情况,这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增加台区日线损。
5. 天气因素恶劣的天气条件,如雷电、冰雪等会对台区设备造成影响,导致台区日线损异常增加。
6. 负荷波动用户负荷存在波动性,当突然出现大幅度的负荷波动时,可能会导致台区日线损异常。
二、台区日线损异常的治理措施1. 加强设备更新换代对老化的输电、配电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是降低台区日线损异常的重要途径。
新设备能够提高输电效率,减少电能损耗。
2. 确保合理的运行负载对于电力公司,需要合理确定台区的运行负载,避免出现过载运行现象,以减少台区日线损异常。
3. 完善监控系统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可以对台区的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定位非法用电的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提高员工操作技能电力公司需要加强对台区工作人员的培训,规范其操作行为,以减少因操作失误造成的台区日线损异常。
5. 提前预警天气变化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信息,提前预警可能影响台区设备运行的恶劣天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6. 增加台区的容量对于负荷波动较为明显的台区,可以考虑增加台区容量,以降低因负荷波动导致的台区日线损异常。
台区线损年终总结
![台区线损年终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150960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6.png)
台区线损年终总结
2019年度台区线损工作总结
一、工作概况
2019年,我区台区线损管理工作持续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始终坚持以提高供电质量和保障用户用电安全为核心,以减少线路损耗和改善电网运行为目标,不断加强线损的监测和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二、线损监测与分析
1. 强化线损监测:通过完善线路监测设备和系统,加大对重点线路的监测频率和深度,及时发现和处理线损异常情况。
2. 深入分析线损问题:对于线损率较高的线路进行详细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有效降低线路损耗。
三、线损管理措施
1. 优化设备运行:对老旧设备进行逐步更新,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减少设备故障对线损的影响。
2. 加强巡查与维护: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线路故障和异常情况,并迅速处理,减少不必要的电量损失。
四、成效与经验
1. 线损率显著下降: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2019年度台区线损率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达到了预期目标。
2. 用户满意度提升:线损率下降意味着用户用电质量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3. 制定长期规划: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线损治理的长期规划,加大对线路设备的更新与维护力度,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线损管理水平。
五、下一步工作展望
在2020年,我们将继续坚持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持续推进线损监测和治理工作,争取进一步降低线路损耗,提高全区供电质量。
同时,我们将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与联动,提高用户对线损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推动台区线损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低压台区线损个人工作总结
![低压台区线损个人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877817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0.png)
一、工作背景作为供电企业的一名员工,我主要负责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工作。
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需求不断增长,低压台区线损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线损,保障电力供应,我积极参与了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工作。
二、工作内容1. 线损数据统计与分析(1)定期收集低压台区线损数据,包括线损率、损耗电量等;(2)对线损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线损较高的台区,分析原因,制定降损措施;(3)跟踪降损措施的实施效果,评估降损效果。
2. 线损原因分析(1)对低压线路、配电变压器、计量装置等进行巡检,发现设备缺陷,及时上报;(2)对窃电、违规用电等现象进行调查,追回损失电量;(3)对线损较高的台区进行现场勘查,分析原因,如线路老化、接头松动、负荷不平衡等。
3. 降损措施实施(1)针对设备缺陷,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2)对窃电、违规用电等现象进行查处,加强用电管理;(3)优化配电线路,降低线路损耗;(4)提高负荷平衡,减少不平衡损耗。
4. 线损管理培训(1)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线损管理培训,提高业务技能;(2)定期开展线损管理知识竞赛,提高员工对线损管理的认识。
三、工作成效1. 低压台区线损率逐年下降,提高了供电质量;2. 追回部分窃电、违规用电损失电量,降低了企业损失;3. 员工业务技能得到提高,为线损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工作不足与改进措施1. 工作不足:线损数据统计不够准确,部分台区线损率波动较大。
改进措施:加强线损数据统计,提高数据准确性;对线损率波动较大的台区进行重点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针对性措施。
2. 工作不足:部分台区设备老化严重,影响供电质量。
改进措施:加大设备更新改造力度,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加强对老旧设备的巡检和维护,降低设备故障率。
总之,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为降低线损、提高供电质量贡献力量。
低压台区线损原因及治理措施
![低压台区线损原因及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9361f6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d.png)
低压台区线损原因及治理措施低压台区线损是指在低压配电网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电能损失的现象。
低压台区线损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增加了用户的用电成本,甚至可能会导致电网安全事故发生。
对低压台区线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于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用电成本、保障电网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低压台区线损的原因1. 电缆老化低压配电网中的电缆如果长时间使用,就会逐渐老化,导致绝缘材料的损坏,增加了线路的电阻,进而导致线损的增加。
2. 不合理的线路敷设在低压配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如果线路敷设不合理,比如线路长度过长、线径过小、走向拐弯过多等,都会导致电能损耗增加。
3. 器材设备老化低压台区的配电设备和器材如果长时间使用,会出现老化现象,导致设备性能下降,进而增加了线损。
4. 电能盗窃电能盗窃是低压台区线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非法用户通过各种手段来窃取电能,导致了线损的增加。
5. 线路过载台区线路长期超负荷运行,容易导致线路散热不良,增加了线路的电阻,从而导致线损的增加。
1. 更新老化设备对于已经老化的设备和器材,需要进行及时更换或修复,以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减少线损。
2. 合理规划和设计线路在低压配电网的规划和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线路的长度、线径、走向等因素,合理规划线路,减少线损。
3. 安装实时监测设备在低压台区线路上安装实时监测装置,可以及时发现线路的异常情况,从而及时采取措施修复问题,减少线损。
4. 加强巡检和维护定期对低压台区的线路和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可以有效减少线损。
5. 加强违法行为打击对于电能盗窃行为,要加强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减少盗窃现象,降低线损。
6. 加大配电设备负荷管理力度对于配电设备的负荷管理非常重要,要合理安排设备的负荷,避免过载运行,减少线路的散热不良,降低线损。
三、结语低压台区线损是影响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问题,有效治理低压台区线损对于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用户用电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台区日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
![台区日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db6d89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2.png)
台区日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台区日线损是指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上每天的损耗情况,通常是以百分比或功率单位来衡量。
台区日线损异常主要是由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因素引起的,包括线路老化、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
为了减少线损,提高供电质量,需要对台区日线损异常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1. 线路老化:随着线路的使用时间的增长,电线和绝缘体容易磨损和老化,导致电力传输的效率下降,线损增加。
2. 设备故障:台区设备如变压器、隔离开关等出现故障时,会导致电力系统的工作不稳定,从而增加线损。
3. 负荷不平衡:当负荷不平衡时,电流在各相之间的分布不均匀,导致一些线路负荷过重,产生较大的线损。
4. 偷电现象:一些违法行为如电表欺骗、窃取电力等会导致台区日线损增加。
1. 配置智能监控设备:通过在台区设备中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维修和更换,减少因设备故障引起的线损。
2. 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定期对台区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和有缺陷的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因设备老化引起的线损。
3. 实施负荷均衡措施:通过调整台区的供电方案,优化供电负荷分配,减少负荷不平衡现象,降低线损。
4. 加强执法力度:对于偷电行为,加强巡查力度,严厉打击电力盗窃行为,增加违法成本,防止偷电现象引起的线损。
5. 提升操作人员技能:加强对台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减少因操作失误引起的线损。
台区日线损异常主要由线路老化、设备故障、负荷不平衡和偷电现象等因素引起。
为了减少线损,需要配置智能监控设备、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实施负荷均衡措施、加强执法力度和提升操作人员技能等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线损,提高供电质量。
台区线损治理技术专题总结
![台区线损治理技术专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566d89b011ca300a7c3904d.png)
南京能瑞线损梳理技术专题一、治理线损意义有些损耗是在所难免的,但大局部损耗的因素暴露出供电企业在电力营销管理方面的漏洞与缺乏,因此治理线损主要意义在于:〔1〕低压台区线损合格率的大小可以衡量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
〔2〕降低台区损耗可以节省大量电能,提高供电公司经济效益。
二、相关名词解释低压台区线损:线损即供出电能的损耗,直接表现为一个考核单元所有通过集中器成功采集到采集系统的用户用电量之和与该考核单元所有通过集中器成功采集到采集系统的考核表计量的当日用电量之和的比拟关系。
客户认为台区损耗在0-15%范围内是合格的,超过这个范围的考核单元,线损是不合格的。
日电量:即当日的用电量,它是第N+1日日冻结电能示值和第N 日日冻结电能示值之差。
综合倍率:综合倍率=CT*PT, CT为电流变比,PT为电压变比。
考核单元、台区和考核对象:考核单元和台区是很容易混淆的,说台区线损其实是不标准的,损耗计算的对象是考核单元,而一个考核单元可能由多个具备相似地域特征的台区组成,具体包含几个台区是由模型决定的。
考核对象和台区是等价的,考核对象的名称就是台区的名称。
以考核单元【奎星苑小区8#配电室】为例,其包含3个考核对象,也就是3个台区,如下列图所示:模型:考核单元在系统中供入计量点与该考核单元现场所包含的所有供入计量点相对应的关系三、线损常见故障类型及解析【1】总表异常总表异常包括总表失压、欠压、失流、电流线接反、电流值异常、停走、飞走、功率因数低等.分析以上几个问题前要先清楚总表接线方式,可以先到营销系统查看考核表:计量点管理→台账管理→计量点台账查询,输入台区名称,计量点性质选考核,查询考核表接线方式,通常情况下均为三相四线,也有少局部三相三线,只要注意一点,三相四线的PT必等于1,三相三线的PT必等于100,低压侧电压通常在100~110V之间,且B 相电压为0;三相三线总表正常召测时电压电流数据如下列图所示:图3-1 三相三线总表召测电压电流数据截图〔1〕失压、失流、电流线接反均会导致总表计量电量比实际值小,而电流线接反和电流值异常要区分开,假设某相电流值一直为负值那么电流线肯定接反了。
低压台区线损治理总结
![低压台区线损治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302d21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f.png)
低压台区线损治理总结
低压台区线损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到电力供应的质量和经
济效益。
为了有效地降低低压台区线损,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首先,我们对低压台区线路进行了全面的巡视和检修。
通过定期巡视和勘测,
在发现问题线路和设备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及时的维修和更换,确保了线路的正常运行和电能传输的稳定性。
其次,我们完善了低压台区线路的管理制度。
我们建立了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为线路运行和维护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台区线路日常巡检的监督,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我们注重加强对低压台区线路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通过组织专业的
技术培训和知识普及,提高了线路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同时,我们建立了技术支持平台,提供技术咨询和问题解答,为线路维护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了及时的解决方案。
最后,我们加强了对低压台区线路负荷监测和管理。
通过安装智能监测设备,
实时跟踪线路负荷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超负荷运行和设备故障等问题。
通过合理调度电力供应,优化线路负荷分配,有效减少了线路的损耗,提高了电力供应的效率。
通过以上的措施和努力,我们成功地降低了低压台区线损率,提高了电力供应
的质量和稳定性。
我们将继续加强线路的管理和维护,不断完善技术和管理手段,为电力供应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0d6915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7.png)
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与治理措施随着电力供应的不断增加和电网的扩大,线损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线损是指输送电能过程中电能的损耗,主要包括传输线路损耗、变压器损耗和配电设备损耗等。
线损率是衡量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线损率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电能,还会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和市场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需要对线损异常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来降低线损率。
线损异常原因分析:1. 供电变压比例不合理:供电变压比例过高或对用户的远距离供电,将导致线路压力不稳定,增加了线路损耗。
治理措施:合理规划供电变压比例和供电范围,尽量减小输电距离。
2. 设备老化和缺乏维护:电网设备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老化、断裂等问题,影响设备的运行效果,增加了线路损耗。
治理措施: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线路负载过高:线路承载负荷超过其额定负荷,导致线路过载,进而增加线损。
治理措施:合理规划输电线路和负荷,适时进行线路改造和扩容,增加输电能力。
4. 非法用电和盗电现象:部分用户存在非法用电和盗电行为,通过非法接电、改装电表等方式获取电能,导致线路损耗。
治理措施:加强对用户用电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用电和盗电行为,提高用户用电诚信意识。
5. 不合理的线路走向:部分输电线路的走向不合理,经过了一些农田、建筑物等障碍物,增加了线路的遭受外力破坏的风险和线损率。
治理措施:合理规划线路走向,避开农田、建筑物等障碍物,减少线路的遭受外力破坏的风险。
6. 输电线路电阻过大:线路电阻是导致输电线损的主要因素之一,电阻过大会导致线路损耗增加。
治理措施:合理选择导线材料和电缆规格,减小线路电阻,降低线损率。
7. 变电站电流不平衡:变电站电流不平衡会导致电能流失不均,增加了线损。
治理措施:加强对变电站电流平衡的监控和调节,采取措施提高电流平衡度。
线损治理措施:1.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电力信息系统,实现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线损异常问题,提高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能瑞线损梳理技术专题一、治理线损意义有些损耗是在所难免的,但大部分损耗的因素暴露出供电企业在电力营销管理方面的漏洞与不足,因此治理线损主要意义在于:(1)低压台区线损合格率的大小可以衡量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
(2)降低台区损耗可以节省大量电能,提高供电公司经济效益。
二、相关名词解释低压台区线损:线损即供出电能的损耗,直接表现为一个考核单元所有通过集中器成功采集到采集系统的用户用电量之和与该考核单元所有通过集中器成功采集到采集系统的考核表计量的当日用电量之和的比较关系。
客户认为台区损耗在0-15%范围内是合格的,超过这个范围的考核单元,线损是不合格的。
日电量:即当日的用电量,它是第N+1日日冻结电能示值和第N日日冻结电能示值之差。
综合倍率:综合倍率=CT*PT, CT为电流变比,PT为电压变比。
考核单元、台区和考核对象:考核单元和台区是很容易混淆的,说台区线损其实是不规范的,损耗计算的对象是考核单元,而一个考核单元可能由多个具备相似地域特征的台区组成,具体包含几个台区是由模型决定的。
考核对象和台区是等价的,考核对象的名称就是台区的名称。
以考核单元【奎星苑小区8#配电室】为例,其包含3个考核对象,也就是3个台区,如下图所示:模型:考核单元在系统中供入计量点与该考核单元现场所包含的所有供入计量点相对应的关系三、线损常见故障类型及解析【1】总表异常总表异常包括总表失压、欠压、失流、电流线接反、电流值异常、停走、飞走、功率因数低等.分析以上几个问题前要先清楚总表接线方式,可以先到营销系统查看考核表:计量点管理→台账管理→计量点台账查询,输入台区名称,计量点性质选考核,查询考核表接线方式,通常情况下均为三相四线,也有少部分三相三线,只要注意一点,三相四线的PT必等于1,三相三线的PT必等于100,低压侧电压通常在100~110V之间,且B相电压为0;三相三线总表正常召测时电压电流数据如下图所示:图3-1 三相三线总表召测电压电流数据截图(1)失压、失流、电流线接反均会导致总表计量电量比实际值小,而电流线接反和电流值异常要区分开,若某相电流值一直为负值则电流线肯定接反了。
但是通过实时数据召测若某相电流值为负值,并不能说明电流线一定接反,其通常有以下三种可能性:①、电流值异常:通常表现为该相电流值短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值不变,或者超过电流互感器量程,也可能连续很长时间为正值,再连续很长时间为负值;②、现场用电设备过度无功补偿:无功过补偿会导致用电设备无功功率倒送,电流相位角超前电压相位角90度,导致电流值反向,通常发生在工厂大机器启动的时候会出现此种情况,且机器正常运转后即可恢复;③、大楼电梯反向供电:有些大楼为了节约电能,在电梯运行系统中安装了一种电梯能量回馈装置,在电梯制动过程中产生直流电,通过该回馈装置把直流电转换成符合电网质量要求的交流电反向供给电网,也可能导致电流值反向;(2)功率因数低对线损的影响:①、普通用电设备功率因数低对线损的影响表现为正损耗:P=UIcos∮,p表示有功功率,cos∮表示功率因数,∮表示电压电流间相位角,若p一定、U一定,cos∮越小,则I越大,导致输电导线热损耗增加,压降增加,从而导致变压器低压侧电压增加,变压器输出功率增加,从而导致线损率增加;②、总表功率因数低对线损的影响表现为负损耗,损耗规律当前供入/功率因数=当前供出?:(注:目前没能理清总表功率因数低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但可以肯定总表功率因数低对线损的影响程度要强于普通低压电气设备功率因数低对线损的影响,待日后学习补充)【2】CT问题CT设备本身出现故障的可能性较小,因为其构造简单,内部就是绕心的铜线圈,只要匝数对,基本不会有问题,所以CT问题主要体现在供电公司业务管理上,具体体现为:①、管理不当:由于供电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管理不当,导致现场变压器更换互感器后不能及时的在营销MIS中将更换后的互感器参数更改过来,或者上报CT参数时出错,导致系统中总表仍然按错误的CT计算,从而使总表计量的供出电量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
若现场CT为200,系统CT为240,则变压器实际供出的实时电流与采集系统计量的一次侧电流的比值为200:240,实时功率比值亦是200:240,不难推出一天内变压器实际供出电量与采集系统采集电量的比值为200:240,所以变压器系统采集供出电量是实际供出电量的倍,因此导致线损率增加。
②、选型不当:在实际选取电流互感器时,应保证CT一次侧额定电流稍大于变压器的额定电流,二次侧电流额定值通常有1A和5A两种,为获得最佳供电效果,在选取CT时,其一次侧额定电流控制在变压器额定电流的~倍之间;而变压器额定电流是由变压器容量决定的,变压器容量选取也是有讲究的,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一般地,倍的变压器容量值约等于CT倍率。
若变压器容量选择过小则不能满足现场用电需求,并使变压器长期处于过负荷状态,容易烧毁变压器;若变压器容量选择过大,则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使变压器长期处于空载或轻载状态,使无功损耗增加,造成电能的浪费。
假设变压器容量为M KVA,三相电压U稍大于380V,取390V,则额定电流I=M/390/√3,若变压器容量为630KVA,则其额定电流I=630KVA/390V/=,则=1152A =1330A,在实际选取时可以选择1000:5,1200:5,1500:5都是可以的。
【3】模型问题通常分为考核单元建错、计量点建错,计量点状态未选择等;①、考核单元建错:以龙桥公用变为例,其考核单元如图所示:图3-2 龙桥公用变考核单元明细最常见的错误是线损最小计算周期不是按日计算,而是按月计算,从而无法查看该考核单元每天的线损情况,导入考核单元后点查询查不到线损情况,是空值,如下图所示:②、计量点建错:实际线损计算时参与计算的考核表并不是该考核单元下所有考核对象包含的考核表,而供出计量点是所有考核对象包含的用户计量点,供电关系不能很好的被建立起来,需要在主站更改模型,j计量点建错对线损的影响参见档案互串;③、计量点状态未选择:供入计量点状态未选择,则该计量点无法参与损耗计算,以水产花园西模型为例,如下图3-3所示:图3-3水产花园西供入计量点模型两供入计量点状态均未选择,应选中两计量点,并保存,则计量点状态即可显示为已选择,才可以参与损耗计算。
供入计量点状态未选择会导致负线损,供出计量点状态未选择会导致正线损。
【4】三相负荷不平衡当三相负载不平衡运行时,中性线即有电流通过,不平衡度越高,零序电流越大。
这样不但相线有损耗,而且中性线也产生损耗,从而增加了电网线路的损耗,该损耗在对低压台区的线损影响不是很大,但会影响变压器输出电能质量,增加变压器自身的损耗,降低变压器寿命。
所以,当线损分析发现某台区三相负载不平衡度很大时,应提交局方更改线路,合理分配负荷。
【5】未覆盖、未采集、同步档案故障未覆盖,简单的说就是计量点还没有和采集终端没有建立采集关系,未采集就是计量点虽然和采集终端已经建立采集关系,但是计量点还没正常采集。
未覆盖和未采集都会导致正线损。
我们不可以低估任何一个计量点对线损的影响力,有可能某个关键的未采集或者未覆盖计量点就决定了考核单元线损的合格与否。
为论述方便,在此处作如下定义:设营销MIS中该台区计量点数量为a(注:a为在【计量点管理】--【台账管理】--【计量点台账查询】中查出的结算用户计量点设立和在用之和),采集系统该台区供出计量点数为b,该台区日冻结数据计量点数为c,该台区考核表数目为m。
理想情况下,三者间关系可以用一个等式描述:a=b=c-m。
①、若a<b(注:地委采集系统已具备自动同步档案功能,但该系统功能仍未得到完善,有时无法自动同步,故可能出现此种情况),说明营销MIS销户档案未同步到采集系统,要找出多出的供出计量点所在台区,以该台区为单位,手动同步该台区档案,若数量很少,以计量点为单位同步亦可。
档案同步完成后,要以涉及到的台区所对应的考核单元为单位进行一次损耗计算,计算完成后再观察;②、若a>b,为排除档案未及时同步的可能性,亦要以该台区为单位同步一次档案,再进行损耗计算,再观察,若仍然是a>b,则a-b为未覆盖户数与该台区在中间库的户数之和。
该台区供出计量点和日冻结数据还要进行一次对比,若b>(c-m),则多出来的计量点为未采集问题,需要安排消缺。
【6】窃电窃电:采用一定的方式让电流不通过计量设备而直接用电,窃电会导致正线损,客户窃电的手法和形式是多样的,其分类情况如下:按照窃电的主体分为:①客户自己窃电;②客户和供电公司内部成员联合窃电。
按照窃电的手段分为:①现场不接电表;②表计进线火线端子短路;③破坏表计;④线路中间直接下线;⑤表计进线端子直接拉线。
类型1:失压法(原理:P=UIcos@,U=0导致无法计量)示例1:三相四线将连接片解开,导致失压示例2:将2、5、8端子的电压线解掉导致失压类型2:短接法(原理:P=UIcos@,I=0导致无法计量)示例1:从2、5、8上任意连接1根或者多根电源,进行窃电示例2:直接将表计拿走,将1和2、3和4进行短接示例3:将表计1和2或者3和4进行短接示例4:从单相表的进线1、3进行引线窃电【7】档案错乱档案错乱的主要类型:考核单元在系统中供入计量点与该考核单元现场实际所包含的所有供入计量点相对应的关系不对;考核单元在系统中供出计量点与该考核单元现场实际所包含的所有供出计量点相对应的关系不对;总表的考核电量由现场负荷决定,但是营销MIS档案归属和现场未必完全对应,故变压器输出功率亦未必会随着营销MIS中该台区下计量点的总功率的变化而变化,对于供入计量点档案串入会导致正线损,档案串出会导致负线损;对于供出计量点档案串入会导致负线损,档案串出会导致正线损;四、线损分析常用操作及介绍【1】模型查看高级应用—线损分析—台区线损模型设计—输入考核单元编号—查询—点击右下角【损耗模型维护】在【维护考核对象】菜单下可以增加或者删减考核对象(考核对象就是台区的意思)。
若要将两个考核单元合并为1个,则需要把一个考核单元删除,把删除的考核单元所包含的考核对象添加到另一个考核单元考核对象的列表中,考核对象实质上是一个台区的意思,再在供入计量点列表中添加被删除的考核单元所包含的供入计量点即可。
在【维护供入计量点】处需要填写:计量方向为正,损耗符号正运算,状态在用,数目要和营销系统中考核表数量一致。
【2】营销系统供入计量点信息查看【计量点管理】--【台账管理】--【计量点台账查询】--【选择台区名称】,右上方计量点性质选择【考核】,计量点状态分别选择【设立】和【在用】各查询一次。
备注:考核表总数=设立用户+在用用户【3】采集系统供入计量点信息查看在采集系统中,【高级应用】--线损分析—台区线损分析—输入台区编号查询,点击【考核单元名称】可以查看当月每天损耗情况,再点击【日期】和供入计量点电量可以查看考核表的数量、资产、倍率、所属集中器地址、计量方向、计量系数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