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论文答辩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文化差异审视中西爱情悲剧
以《罗密欧和朱丽叶》和《牡丹亭》为例
严芬082021022
简述:《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都是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赞扬了男女主人公对个性解放和爱情幸福的追求。这两部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表现了同样的主题———爱情和个性解放。但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文化源流、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的不同,两部作品所表现的爱情观也有所不同。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社会背景、人物性格及爱情观的比较,加深了我们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把握。
通过比较二个时代的社会背景,《罗密欧和朱丽叶》发生在一个旧的社会体制向新的社会体制过度的时期,文艺复兴的历史潮流势不可挡;《牡丹亭》发生在明代统治者大力推崇程朱理学,对妇女的舒服十分的严重,贞操节烈的观念是社会的道德准则。其次是悲剧女主角的性格的塑造,杜丽娘在现实生活中含蓄隐忍,在梦中大胆奔放,只有在梦幻的世界中才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朱丽叶的赤裸裸的表白,显示了朱丽叶的纯洁善良,炽热奔放。最后是爱情悲剧结局的比较,在《罗密欧和朱丽叶》中,莎士比亚并不满足罗、朱在现实生活中的结合,而是赋予了他们更重大的使命,让他们以自身的完全的毁灭来换取最后的反抗,以自身的生命来同封建家族势力搏斗,直至流完最后一滴血;而汤显祖则是借助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让杜丽娘死而复生,化悲为喜,以一种超越现实理想化的大团圆作为结局。
比较后的思考:一中西不同的思维模式。中国的小农经济文化表现在文学上,就是追求安宁,和谐统一;西方的海洋文化,表现在文学上就是矛盾的不可调和而双双走向毁灭。
二中西文化的源流的不同。中国的文化是多源流的,儒家文化是主流,但是也融合了墨家,法家等的文化,他们要求现实的世俗生活应该积极主动,平静幸福;而西方文化是二源流的,它来源于两希文明,他们认为人应该征服自然,改造自己,这样痛苦成了入圣超凡的解救之道。
三中西方的价值取向不同。中国追求家庭本位的回归,要求忠君爱国、父慈子孝、友兄悌弟,夫妇和好,当个人之间有冲突时,既不能偏于父,也不能偏于子,而应以家族为重;而西方人则认为以个人为本位,自我为中心,要求自由民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四中西方的审美追求不同。中国追求中和之美,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执两用中",注重中庸的追求,提倡中和之美,所以悲剧的结局不能悲到极限,而是要留一点光明的希望;而西方的文化追求一种阳刚之美,它倡导一种理想精神,将情感诉诸于精神世界,通过体验美和宗教情感来求得情与理的和谐,西方美学悲剧一悲到底,给人以庄严感崇高感。
答辩中提出的问题:
一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两希文明是什么?
二中国古代有没有悲剧的概念?现在用悲剧去看是否合适?
三明代大力颂扬程朱理学,对妇女的束缚十分严重,但是中国的《金瓶梅》为什么会出现在同时期?
四中国的儒家文化代表,孔子主张中庸,那么西方有没有中庸思想?
回答:一《麦克白》《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两希文明是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希腊文明主要是指古典文明,发生在意大利古罗马的故乡。希伯来文明主要是指基督教文明,从犹太教脱胎而来,但在古罗马的母体中孕育成长壮大。
二中国古代没有悲剧的概念,在古代称为”苦情戏“,现在用现代的悲剧去看是合适的,鲁迅说过:”悲剧是把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她的美学特性是壮美和崇高。《牡丹亭》不仅述说了杜丽娘的毁灭与崇高,还讲述了社会的毁灭与凄凉。
三在明朝中后期的长江中下游一带,商业气息已是较浓的了,经济繁荣后便出现了一些有钱又识字的闲人,于是出版业便随之发达起来。书商们要赚钱,书生们要吃饭,有了闲钱的人们要惬意,通俗文学便出现并流行起来,流行得久了自然便流向了色情文学,因为“床笫文学”最能切中人性的欲望,最能成为畅销货。所以,色情文学一旦出现,很快就走上“畅销书”的排行榜,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四西方也是有中庸思想的。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都对“中庸”作了深入分析。亚里士多德说:“德性作为中道,作为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过度与不及,均足以败坏道德,因此,过度与不及是过恶的特征,适度是德性的特征。而只有达到中道的合适范围,才能成为道德的”。亚里士多德把“中庸”分成:怯懦和鲁莽之间的是勇敢,吝啬与奢侈之间的是大方,淡薄和贪婪之间的是志向,自卑与骄傲之间的是谦虚,沉默与吹嘘之间的是诚实,暴戾与滑稽之间的是幽默,争斗与阿谀之间的是友谊。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最美丽的和谐来自对立双方的中间把握,人们应否弃相反的两端尽可能地向“中道”靠拢,并最终取得善。亚里士多德强调“时中”,认为:“在一切可称赞的感受和行为中都有着中道。一个有德性的人自然应当时时求中。
论文评点:格式存在问题,注释不标准;举例的二部作品不够典型,应该诠释关
于这二部作品的悲剧性;摘要翻译错误;题目里的“文化差异”,问题范围宽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