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上帝会”说辨正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初三5月调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初三5月调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城市管理者们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开拓进取,积极担当。
B.在党中央高度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今天,竟然还有如此漠不关心....群众疾苦的领导干部,真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C.学校艺术节汇报演出晚会上,我班京剧社团将《贵妃醉酒》唱得字正腔圆,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样,令领导、家长、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
D.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只有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才能使我们有质的飞跃。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睥.睨/裨.益谙.熟/万马齐喑.龙盘虎踞./前倨.后恭B.应.届/应.验荷.载/荷.枪实弹鲜.为人知/寡廉鲜.耻C.嗫嚅./糯.米桑梓./莘.莘学子吹毛求疵./龇.牙咧嘴D.牌坊./染坊.劈.叉/劈.波斩浪河水暴涨./水涨.船高3.下面文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甘肃平凉的崆峒山,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
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
名词解释神学政治观

名词解释神学政治观稿子一嘿,亲爱的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神学政治观这个有点神秘又复杂的玩意儿。
你知道吗,神学政治观呀,简单说就是认为神在政治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和支配力量。
在这种观念里,神就是老大,啥都得听神的。
为啥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对好多事情都弄不明白,比如为啥会有自然灾害,为啥自己的命运会这样。
他们觉得这背后肯定有一股超级强大、神秘的力量在操控,那就是神啦。
所以呢,在政治方面,大家也觉得神说了算。
国王、统治者啥的,他们的权力都是神给的。
如果统治者干得不好,那就是违背了神的旨意,会受到惩罚。
而且哦,人们的行为规范、法律啥的,也都得按照神的指示来。
反正神就是那个最高裁判官,啥都能管。
不过呀,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慢慢变得聪明啦,开始思考更多,不再完全依赖神来解释一切。
但神学政治观在历史上可是有着重要地位的呢!怎么样,是不是对神学政治观有点感觉啦?稿子二亲,咱们来扯扯神学政治观哈。
神学政治观呢,就好像给政治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
想象一下,有个超级厉害的神,在天上看着咱们人间的一切。
在这种观念里,神是无所不能的,政治那也是神说了算。
比如说,谁能当国王,不是靠能力或者大家选举,而是神指定的。
而且啊,神还会规定大家该怎么生活,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就好像有个超级严格的老师,一直在监督着。
为啥会这样想呢?那时候的人们觉得世界太复杂了,自己搞不懂,只能靠神来指引。
觉得神肯定有大智慧,能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你看那些古老的传说和故事,好多都和神有关,什么神创造了世界,神决定了人类的命运。
在政治上也不例外,一切都是神的计划。
不过呢,后来人们慢慢长大啦,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不再完全听神的了。
但不管怎么说,神学政治观在过去可是影响了好多人的生活和国家的运行哟。
好啦,我讲得清楚不?。
2024年神话人物的歇后语

如来佛治孙悟空——强中还有强中手
孙悟空拔猴毛——变化多端;转眼就变;变化无常
孙悟空保唐僧——忠心耿耿;降妖拿怪
孙悟空变魔术——花样多
孙悟空变山神庙——露了尾巴
孙悟空打猪八戒——倒打一耙
孙悟空戴上紧箍咒——无法可使;有法难使
孙悟空当齐天大圣——自封为王;自个儿称王
25、唐僧西天取经——九九八十难;
26、唐僧西天取经——馋坏了妖魔鬼怪;
27、唐僧西天取经——孙悟空吃亏、佛祖占便宜;
28、唐僧西天取经——旅游考察两不误;
29、猪八戒摔爬子——————不侍后猴了、
30、孙悟空打闹天宫————翻天了
31、二郎神斗孙悟空 ——你变我也垄
32、二郎神斗孙悟空 ——以变应变
78、猪八戒——自私,好打小报告;
79、孙悟空——经常捉弄人
80、如来佛——唆使手下人要礼物;让那么多的妖怪下凡,考验唐僧,害无数无辜丧命。
81、如来佛手上翻筋斗——逃不出手掌心
82、猪八戒嚼沙锅——只顾自己咯嘣脆,不管别人牙碜不牙碜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王母娘娘开蟠桃会——聚精会神
王母娘娘缝花袄——神聊(缭)
王母娘娘的棒槌石——经过大阵势
王母娘娘得子——天下喜事
神话人物的歇后语 篇2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哪吒闹海——惊天动地
龙王的战士——虾兵蟹将
猪八戒照镜子——两面不是人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盘古的斧头——开天辟地
白骨精见了孙悟空——现原形了
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2、猴子爬山崖——有能耐
3、猴子爬竹竿——上蹿下跳
智辨真假

龙源期刊网
智辨真假
作者:
来源:《小天使·五年级数学人教版》2010年第05期
有这么一个古代印度的传说,圣庙里供养三尊相貌狞恶的神像。
一尊讲真话,一尊讲假话,另一尊则见机行事,那就是说,它有时说真话,有时说假话。
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对他们顶礼膜拜,
叩头烧香,也弄不清楚他们到底哪个讲真话,哪个讲假话。
有一天,一个聪明人告诉大家,他只要问三个问题,就可以弄清楚。
他先问左边的神像:“你的旁边是哪一座神像?” 神像说:“讲真话的。
” 接着他又问中间的神像:“你是哪座神像?” 神像说:“我可能讲真话也可能讲假话。
” 最后他问右边的神像:“在你旁边的是哪一座神像?”
这位神像回答是:“讲假话的。
”
根据三座神像的回答,他立即作出了正确的判断。
你知道到底这些神像分别是讲什么话吗?。
金田起义辨析

金田起义辨析作者:姜涛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1134 更新时间:2007年11月07日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开国史上的大事件。
史学界对此曾多有论述乃至争论。
然而由于史料的缺失,起义的若干重要环节始终扑朔迷离。
一些现已写入教科书的提法,如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爆发、同年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登极等等,并没有确凿的史料根据,而只是史学家们基于既有史实的合情推理。
近年来,随着一些新史料的发掘,尤其是反映太平天国早期斗争史的《天兄圣旨》的发现,上述提法赖以成立的基础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
因此有必要对金田起义的一些主要史实进行再辨析,以期得出更为近实的解释。
一、金田起义的前奏道光二十八年(1848),杨秀清、萧朝贵先后借天父、天兄附体降凡,从而分别取得了代上帝和耶稣基督传言的资格。
这两起相随的事件,是金田起义的前奏,也是拜上帝会由公开的宗教团体变为秘密的革命组织的重要转折。
在此之前,由冯云山在紫荆山区手创的拜上帝会[2]始终是一个公开传教的宗教团体。
虽然在洪秀全到来后,曾有过亲率会众外出捣毁邪神偶像的激烈举动,但从总体上说,拜上帝会的活动并没有超出封建秩序所能允许的范围。
道光二十七年(1847)冬,冯云山被紫荆山富户指控为“妖匪”,先是被团练逮捕,继而遭官府羁押。
直到此时,拜上帝会仍坚持以合法手段抗争。
冯云山在申诉时强调敬拜上帝是“遵旨敬天,不犯不法”。
洪秀全也一度去广州活动,试图向两广总督耆英申诉。
拜上帝会的弟兄们则是捐款集资,设法打点营救。
但在此之后,拜上帝会开始秘密谋创立国,兴兵起义。
它的性质也有了根本的转变。
从客观上说,地方团练的相逼是迫使拜上帝会走上造反之路的外部条件。
李秀成在追叙金田起义的起因时说过:自道光二十七、八年之上下,广西贼盗四起,扰乱城镇,各居户多有团练。
团练与拜上帝之人两有分别。
拜上帝人与拜上帝人一和(伙),团练与团练一和(伙),各争自气,各逞自强,因而逼起。
[3]冯云山案件的发生,无疑起了一种催化剂的作用。
第8课 《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层作业)(解析版)

第8课 陈太丘与友期行(12分)(23-24七年级上·贵州黔西·期中)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4分)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尊君在不.: (2)相委.而去: (3)元方入门不顾.: 2.(4分)翻译句子。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
3.(4分)本文出自《方正》篇。
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答案】1. 同“否”,不 舍弃,抛弃 回头看 2.(1)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2)友人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
3.第一,懂得“信”的重要;第二,懂得“礼”的重要;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解析】1.考查理解文言字词。
(1)句意:你的父亲在吗?不:同“否”,表示否定;(2)句意:却舍弃别人自己走。
委:舍弃,抛弃;(3)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顾:回头看。
2.考查翻译文言语句。
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
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注意重点字词“待(等),君(您),至(到),去(离开)”要理解正确;(2)注意重点字词“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引(拉)”要理解正确。
3.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
结合“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元方面对友人的责骂,以“无信”“无礼”反驳友人,指出友人的问题所在,可见他懂得“信”的重要,懂得“礼”的重要,且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北王 韦昌辉
翼王 石达开
说明了新生的农民政权一 开始就依照旧的封建制进 行内政建设,其封建意识 浓厚→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3.定都天京
(1)概况: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 城(2)意义:标志着天平天国和清朝对峙的局面形成
4.北伐和西征
(1)北伐:逼近天津,全军覆没 ——目的:推翻清政府
⑤天京陷落
结束:
开始:
1851—1864,历时14年
④金田起义
(二)两个纲领
1853年
1859年
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 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 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 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原道救世歌》: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 是自天来;上帝视之皆赤子。
特点:混杂着基督教义、儒家的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的宗教组织。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851—1864)
由盛转衰
洪秀 全创 立
金 田
永 安
“拜 起 建
上帝 会”
义制定来自军都 天 京北西 伐征
事 全 盛
1843 1851
1《853
反 天 获平
天京事变后,为改变不利局 面,洪秀全重新建立领导核心
洪 秀 全
天 王
总理朝政
《资政新篇》
没有实施
军事指挥
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 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7.失败——天京陷落
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
李秀成率军攻克杭州,近逼上海, 遭到李鸿章的淮军、美国人华尔率
真假神仙翻译文言文

天地悠悠,仙凡之别,自古有之。
神仙之说,乃道家文化之精髓,亦为世人向往之境界。
然神仙之真伪,历来争议不断。
今且以文言文论之,探讨真假神仙之辨。
昔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广成子曰:“吾闻之,天地至虚,而神明至实。
神明者,无形无象,无始无终。
神仙者,亦无形无象,无始无终。
天地之间,唯有无形无象之物,方可称之神仙。
”此言神仙之真谛,实乃无形无象,难以捉摸。
然世之神仙,或为仙山琼阁之主,或为蓬莱仙岛之仙,或为飞升成仙之人。
其间真假难辨,姑且论之。
真神仙者,乃天地之精华,阴阳之和,万物之灵。
其生于自然,成于修炼。
修炼之道,非一日之功,须历经千辛万苦,方能证得真仙。
真神仙具有以下特点:一、道德高尚,心怀仁慈。
真神仙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不图名利,不争权夺利。
二、法力无边,变化无穷。
真神仙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三、寿比南山,长生不老。
真神仙历经沧桑,而不老不死,其寿命之长,非凡人可比。
假神仙者,乃世间之伪君子,借神仙之名,谋取私利。
其具有以下特点:一、品行不端,心机深沉。
假神仙虚伪狡诈,善于伪装,以骗取世人信任。
二、法力有限,变幻莫测。
假神仙虽能呼风唤雨,但实为邪术,威力有限。
三、寿命短暂,终将陨落。
假神仙虽能暂时长生,但终难逃天命,终将陨落。
如何辨别真假神仙?有以下几个方法:一、观察其言行举止。
真神仙言行一致,品行高尚;假神仙虚伪狡诈,言行不一。
二、考察其法力。
真神仙法力无边,变化无穷;假神仙法力有限,变幻莫测。
三、了解其来历。
真神仙生于自然,成于修炼;假神仙借神仙之名,谋取私利。
总之,真假神仙之辨,需细心观察,洞察其本质。
真神仙乃天地之精华,道德高尚,法力无边,寿比南山;假神仙品行不端,法力有限,终将陨落。
愿世人能辨别真假,远离假神仙,追求真神仙之道。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共37张PPT)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1864年
一、“太平”之梦——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探究主题1: 19世纪中期,中国农
民为何幻想着构建太平盛 世,人间天国?
一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材料1 材料2 材料3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
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
曾国藩任用人才不拘一格,重能力而不重学历。曾国藩 重视家教,要求子女“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还要 求子女衣服不能过于华丽,出门不可坐轿。曾国藩赏罚 分明,军纪严明。
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
1860年夏天,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上海官绅 与西方侵略者勾结,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对抗太 平军。太平军在上海附近的青浦,大败洋枪队。1862年9月慈溪 战役中华尔被太平军击毙。
问 怎题 样分1:配《?天其朝核田心亩无是制处什度不么》均?中匀—体对,—现土无摘了地人自农和不《民产“饱天的品四暖朝什分有也田么别二。亩理按无制想照”度?什理》么想原社则会,
《天朝田亩制度》评价
A.反映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强烈愿望 农民反封建斗争斗争思想结晶
B.绝对平均分配产品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脱离生产力实际
金田起义时,广西巡抚周天爵在一封信
中写道:“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
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
又如石壕吏,未走先哭。乃于十二日甫抵
武宣,而教匪偷越紫禁山而来,如虎兕出
柙。……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空,而
纷纷向西逃者渡江船无歇时。问县(官)
刘作肃有何准备?答云‘只有一绳’,则 大哭。我何等福气……”
①起义背景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如何正话反说 展现口才智慧

如何正话反说展现口才智慧(2010-06-14 06:56:17)转载标签:分类:演讲口才训练口才提升口才训练演讲口才口才培训口才演讲张文魁教育中国古代文学是我们学习口才取之不尽的宝藏。
学习口才,要多向古代文献要素材,要懂一些国学基础,要让我们讲话有深度有扎实的历史根基。
我国古代口才智慧论辩水平已经登峰造极了,在以后的博文中我将不断给大家分享一些国学口才故事。
有一种论辩技巧叫:正话反说,是一种运用实际上的意思跟表面的意思正好相反的话进行论辩的方法。
请看一案例:古代庄宗爱好打猎。
一天,来到某县围猎,大队人马乱踩民田,当地县官闻讯赶来,拦马劝谏。
庄宗火冒三丈怒斥县官,县官吓得抱头逃窜。
这时,一个叫敬新磨的优伶,急忙率领同伴穷追,把那县官抓了回来,捋袖摩拳地痛骂道:“你身为县官,难道不知道我们的天子喜欢打猎吗?你为何要唆使老百姓种田而向皇上交租税呢?你难道不会让老百姓都饿死,而使这里的田地都空出来,供给我们的皇上驰骋打猎用吗?你真是罪该万死!”敬新磨说完,请求庄宗立即把那县官处死。
庄宗听了以后,不由大笑,放了县官,并下令人马不准再践踏农田。
在庄宗火冒三丈时,敬新磨顺着庄宗的意思,要求县官让老百姓饿死,空出土地让国王打猎。
正话反说,反而使庄宗认识了错误,迷途而知返。
在使用正话反说术时,如果同时使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将某个事理加以放大,这更能显示其荒谬性,给人敲起警钟。
楚王非常喜爱马。
他的马穿的是锦绣衣服,住的是华丽的宫殿,睡的是精致的床铺,吃的是枣脯。
由于条件太优越,他的马越长越肥,有一匹竟因太肥而死去。
楚庄王难过死了,要满朝文武大臣为马举哀,要把马装进棺材用埋葬大夫的礼节来埋葬。
左右大臣纷纷劝阻大王。
大王一概不众,并传下令来,有谁还敢来劝阻的,格杀勿论!楚国有个叫优孟的人,听说这件事后,他闯进王宫,仰天大哭,哭得死去活来。
楚庄王大吃一惊,问他哭什么。
优孟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说:“马是大王最心爱的东西,我们楚国这样一个堂堂的大国,要什么有什么,而仅仅用埋葬大夫的礼节埋葬,实在太委屈这匹马了,有失我们楚国的体面。
拜庙的谚语

拜庙的谚语1. 拜庙心要诚,就像种地得下功。
比如说我邻居老王,每次拜庙前都净手静心,那态度诚恳得很,他就觉得拜庙和种地一样,不下功夫就没好收成,心诚则灵嘛。
2. 拜庙求佛,莫要临时抱佛脚,好似考前才看书。
我有个朋友小赵,平时不做好事,遇到难事了才跑去拜庙,这就跟那些考试前一晚才翻书的学生一样,哪能行呢?3. 进庙拜神,先正己身。
这就好比去做客,得把自己拾掇干净,举止得体。
我上次看到一个人穿着邋遢,在庙里还大声喧哗,这可不对,拜庙得有个拜庙的样子。
4. 拜庙不懂礼,诚心也枉然。
如同见人不问好,虽有善意却失了礼貌。
我爷爷就常说,到庙里就得按照老规矩来,该磕头磕头,该上香上香。
5. 拜庙祈愿,贵在坚持。
像跑步减肥,跑一天可没效果。
我表叔为了家人健康,每个月都去庙里拜一拜,风雨无阻,他说这就和坚持做一件事一样,总会有回报的。
6. 庙前许愿,事后要还愿,这就和借东西得还一样。
村里有个人在庙里许了愿,事情成了却不去还愿,结果后来又遇到了麻烦事,大家都说他不守信。
7. 拜庙拜佛,心善是根本。
就好比花美在根好。
我见过那些心怀恶意的人去拜庙,他们以为拜拜就能消灾,可没有一颗善良的心,拜了也是白拜。
8. 到庙中祈福,别只图个热闹。
跟看大戏可不一样,不是凑个份子就行。
我参加过一次庙会,好多人在庙里挤来挤去,心思根本不在拜庙上,这样哪能灵验呢?9. 拜庙的规矩得守,不然就像开车闯红灯。
我表弟不懂拜庙的规矩,乱闯乱动,被老人说了一顿,他还不服气,可这就跟违反交通规则一样,是不对的。
10. 真心拜庙,不问庙大庙小。
就像交朋友,不在朋友富贵贫穷。
我自己有时候在小庙里拜神,也感觉很虔诚,因为我知道,重要的是内心的敬重。
11. 拜庙求平安,自身要行善。
这好比想要种子发芽,就得浇水施肥。
老张这人老是坑蒙拐骗,却想通过拜庙求平安,这不是笑话吗?12. 进庙拜神,心怀敬畏。
那感觉就像走在悬崖边,小心翼翼才对。
我在庙里的时候,看到周围肃穆的神像,就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不敢有丝毫怠慢。
老天爷的规矩的心得

老天爷的规矩的心得老天爷的规矩,在我看来就是一个词——礼。
所谓的礼,就是对于人和物要有礼貌,尊重他们。
如果你把自己当作神,把别人也当成了蚂蚁、蟑螂等小动物那般的渺小的话,这种行为显然只能叫做暴虐无礼!相反,在日常生活中对任何事情都要谦逊忍让,包括与父母兄弟姐妹吵架、遇到比自己强大的人,必须以敬佩仰视的心态去面对他……而且凡事要换位思考想想其它方面的因素,懂得适可而止才是明智的选择……这些仅仅算得上是初级的礼仪罢了!真正高深的礼仪,应该像孟子说过的那样——“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出自《滕文公下》)。
对于别人,一定要保持低调,再低调,要忍辱负重;如果发现有敌意,或者发觉已经被攻击了,绝对不能愤怒起来,否则会引起战争。
记住:冲突越激烈,就越危险。
首先要知道老天爷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天有四时气候之不齐,寒暑燥湿风火之不同。
主张所在,风雨寒温不同;则阴阳胜复之宜,各随其性,民皆安其土而有其俗,此造化之大经也。
故自南北朝以来,迄至隋唐,虽崇信释氏,而敦礼教之兴,盖无几焉。
其原固由于君上明德修政之故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这段话就讲述了关于中国古代礼仪的一点根据。
最早开始形成礼仪的人是谁?春秋时期,孔子认为人与人的交往需要遵循客观法则,他提倡礼乐,主张待人接物要符合当地的习惯风俗,并进而认为“有耻且格”,这是最早的礼仪雏形。
周公的“敬德保民”则完善了儒家的礼仪思想,更具系统性。
古语云:“国有礼仪,则可知其国之大小。
”礼仪乃社会秩序存在的基础,若连维护正义的最起码准则都没有,何谈什么幸福美好的社会呢?然后,就是知晓做人做事的礼仪要求了:“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出自《孝经》)这句话指出了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两条伦理标准。
只有在遵守这两条标准的前提下,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平等共处的局面才能够实现。
人类本质上是渴望快乐的群体,但一旦落入野蛮时代便难以摆脱苦难的桎梏。
假设没有以食色财气的概念取代以血缘之爱为基础的感情,假使我们今天仍将不吃、不穿、不住、不用,永远生活在天堂里,那么我们岂非依旧生活在混沌黑暗中?然而即使这样,我们对于今世生命的理解却绝不能等闲视之。
广东高三高中语文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广东高三高中语文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咋呼/咋舌阜盛/ 馥郁惟妙惟肖/娓娓动听B.棱角/菱角扑朔/追溯载舟覆舟/载入史册C.皮癣/苔藓隽永/镌刻刚愎自用/无裨于事D.训诂/沽酒徜徉/佯装引吭高歌/沆瀣一气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据说短信拜年,已成为与吃年饭、看春晚并列的春节三件大事。
同一时间里,祝福短信便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铺天盖地的散播。
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内容大同小异,相互抄袭,人云亦云,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
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不厌其烦。
有专家认为,虽然转发短信内容多姿多彩,但人们更容易被原创的温暖与真诚打动。
A.铺天盖地B.人云亦云C.不厌其烦D.多姿多彩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召开,本次会议同期举办“未来之声”活动,将邀请来自各经济体的约百名学生代表和指导老师来参加。
B.季羡林老先生即使在病榻,仍然忆往述怀,思考人生,写下了富有思想性的佳作《病榻杂记》,完全可以说是季老“思想不老”的极好写照。
C.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欣赏者要自己体悟,一经点破,那含蓄蕴籍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D.世博会结束后,主题馆将改为标准展览场馆,与世博中心、星级酒店等一起组成能适应举办展览、承接会议需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村道旁、树荫下,,;长弄里、街梢头,,;商邑中、闹市处,,。
①江南乡村粗茶淡饭的日子因此有了一份知足的踏实和依靠②朱漆的井栏护立诸多大小不一的水井③江南古镇荣辱不惊的岁月藉此平添几许鲜活的滋润和热闹④粗朴的麻石围起一圈圆圆的土井⑤江南旺埠车马川流的繁华仗此更具踌躇的厚实和轩昂⑥凉润的青砖砌出一口悠悠的老井A.②③⑥①④⑤B.④①⑥③②⑤C.②①④③⑥⑤D.④③⑥①②⑤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浙江专用)2021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六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和评价技法提分点27

专题六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和评价【考情预览】题目信息考点考向年份选文类型理解评价2021 ?论语·述而??论语·泰伯? 儒家经典√√2021 ?论语·公冶长??论语·述而? 儒家经典√√2021 ?墨子·节用? 墨家经典√202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儒家注疏√2021 ?论语·季氏??论语·公冶长? 儒家经典√√命题规律1.选材以近五年高考为主,结合2021年开场考察文化经典以来的选文,可看出呈现出以下特点:以儒家经典著作及注疏、后人相关文章为主,兼及墨家、法家著作。
提醒:道家思想与儒家可比性大,也要注意训练。
2.命题两道题目,题型稳定。
第一道多为填空题,有时也会以简答题的形式呈现;第二道为简答题。
考点为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和评价,有时根据文本难度,只考察理解能力,如2021 、2021两年。
技法提分点27 把握思想明内容,逐句理解析观点四突破理解传统文化经典读文支招四意识理解观点一要具备学派意识儒家有仁义礼智信,道家有无为而治,墨家的非攻,法家的锐意改革等,都是各自学派的核心观点,这一点要明确。
二要具备主次意识对于阅读有难度的文本,要以自己能读懂的句子为核心,逐步理解难懂句子的大概含意,然后印证、推测。
三要具备联系意识1.联系所学。
2.联系题目。
做题之前可先看第二题,它往往会提示选文的话题核心。
四要具备概括意识选文中的事件或观点需要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尽量选用经典中的成语、短语等概括性强的词语。
典题文本(2021·浙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缺乏观也已!〞(?论语·泰伯?) 【注】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
②使:假使。
【参考译文】孔子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啊!我好长时间没再梦见周公了!〞孔子说:“(一个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华,但如果骄傲又吝啬,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看了。
“拜上帝会”辨正

“拜上帝会”辨正
吴善中
【期刊名称】《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1(000)001
【摘要】洪秀全、冯云山是否建立过“拜上帝会”组织,这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本文认为,“拜上帝会”是太平天国的“自称”还是“他称”,
与“拜上帝会”存在与否不是同一概念,不能仅因为是“他称”的缘故而否定它的
存在;“拜上帝会”是客观存在的宗教组织实体;其名称当来源于梁发著《劝世良言》且很快被“太平天国”、“小天堂”、“天朝”等概念取代。
太平天国文献中未提及“拜上帝会”,是由于“会”字是太平天国的一个避讳字。
【总页数】4页(P119-122)
【作者】吴善中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8.3,C55
【相关文献】
1.太平天国拜上帝会不是邪教
2.拜上帝会的宗教思想与民间信仰
3.宗教与农民起义——兼论拜上帝会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4.“拜上帝会”子虚乌有考论
5.上帝会、拜上帝会与拜上帝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一上学期历史13 太平天国运动

D.都反对封建主义压迫
2.“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 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洪秀全《天父诗》实 质上旨在宣扬( D )
A.男女平等
C.君权神授
B.人际和谐
D.上下尊卑
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它( B
)
A.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B.动摇清朝的统治基础
提示:将基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
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相结合。
【对点训练】
1.太平天国时期的一首歌谣:“贼做官,官做贼,清 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 这一首歌谣( B ) A.属记事歌,再现了太平天国辉煌的历史 B.便于传播,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
C.表明金田已是全国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
D.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王朝
2.马克思指出:“推动了大爆发(太平天国运动)
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这句话正确解释是
( D )
A.英国入侵导致这一运动爆发
B.英国协助清军绞杀太平天国运动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军队援助太平军反抗清政府统治
D.鸦片战争激化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
主题二 天国兴衰 【思考】下列两部文献在近代中国有何地位?
提示:鸦片战争后,列强经济侵略和清政府的搜刮, 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1.背景:
(1)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冲击了传统经济结构。
②鸦片的输入,造成白银大量外流。
③战费和赔款又加重了人民负担。
(2)清政府吏治腐败,各级官吏大肆搜刮人民。
(3)天灾不断,广西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拜上帝会”说辨正作者:夏春涛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472 更新时间:2007年08月25日迄今为止,学术界一致认为冯云山所创建的宗教组织名叫“拜上帝会”,所有的相关论著、工具书和教科书均持这种说法,似乎已成不易之论。
但细加考证不难发现,“拜上帝会”说其实并不能成立。
国内最早持“拜上帝会”说的学者是简又文先生。
在1944年初版、1946年再版的《太平军广西首义史》一书中,简氏在卷三专列“冯云山创立拜上帝会”、“拜上帝会之真象(相)”两节,阐述了这一观点,并言之凿凿地说:“‘拜上帝会’是正式的原来的会名,见《起义记》,附印汉文原字。
史籍有作‘上帝会’,或‘尚弟会’者,皆误。
”[①]至于“上帝会”一说何以不能成立,简氏并没有作进一步的考释。
文中提到的《起义记》是《太平天国起义记》的略称,系瑞典传教士韩山文(Theodore Hamberg)根据洪仁玕口述、用英文撰写的《洪秀全之异梦和广西叛乱的起源》一书的中译本,译者正是简又文先生。
韩山文一书于1854年在香港出版;1935年由燕京大学图书馆重印时同时收录简氏中译本,成为中英文对照本。
原著有云:They formed congregations among themselves, gathering together for religious worship, and became soon extensively known under the name of “The congregation of the worshippers of God”.[②]简氏译文为:“此等新教徒即自立一会结集礼拜,未几,远近驰名,而成为‘拜上帝会’。
”[③]正是依据这一记载,简氏力持“拜上帝会”说。
学术界自此陈陈相因,遂使“拜上帝会”说成为一种通行的说法。
按照考证学原理,孤证是不能成立的,除非是铁证。
那么,简氏持“拜上帝会”说的这条证据是不是铁证呢?洪仁玕是洪秀全的族弟和最早的信徒之一,但他始终没有随洪秀全去过广西。
关于广西的布道情形,他是在洪秀全从广西返回家乡后,断续从其口中得知的。
韩山文一书在“The congregation of the w orshippers of God”旁特意附注“拜上帝会”四个汉字,说明洪仁玕确实认为冯云山创建的宗教组织名叫“拜上帝会”。
不过,太平天国自身文献没有就这一细节留下任何线索;而洪仁玕毕竟不是当事人,对于洪秀全的口述,他的理解是否正确、记忆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拜上帝会”说的可靠性。
因此,“拜上帝会”说是否能够成立,单凭洪仁玕的陈述是不足为据的,必须结合其他记载进行一番考证。
在西方人的相关报道中,不少文字都谈到这一细节。
英国驻华外交官密迪乐(T. T. Meadows)沿袭韩山文的说法,认为太平军最初建立的宗教组织名为“拜上帝会”(The Society of God-worshippers)[④]。
英国人呤唎(A. F. Lindley)在谈到此事时,则是一字不误地抄自韩山文一书。
[⑤]但相比之下,更多的西方报道持“上帝会”一说。
《中国丛报》在1851年7月刊文指出:“广州及邻近地区有一种很流行的看法,认为他们与外国人和基督教有某种联系,常以‘上帝会’(Shanti hwui)之名被提起。
”[⑥]《中国之外友》在1852年5月24日的一篇报道中,两处提到广西“叛军”名为“上帝会”,分别标注为“the Shang te Society”和“the Shang-te hwuy”。
[⑦]罗孝全(I. J. Roberts)牧师在同年10月6日的一封信中亦云:“据传,叛军的部分成员是由自称为‘上帝会’(the Seongti Society ,i.e.,“The GodSociety ”)的一个团体组成。
”[⑧]1853年访问过太平天国都城的美国海军军官费熙邦(E.G. Fishbourne)也说太平军的原始组织名叫“上帝会”(the Society of God)。
[⑨]清方记载中也大多持“上帝会”一说。
例如,1851年秋,清钦差大臣赛尚阿的翼长、广西按察使姚莹致函胡林翼说:“此次粤贼情形本分两种,一为会匪,乃广东人,习天主教传染而来,其党沿及粤西、湖南、贵州各省,……粤西现在名为‘上帝会’,实即天主教之会也。
”[⑩]张德坚《贼情汇纂》亦称“洪逆等结盟之始曰‘上帝会’”[⑪]。
上述报道尽管消息来源不一,但都持“上帝会”一说,而且大多认为该名称是信徒们的自称,值得重视。
在1853年6月末的一封信中,美国长老会哈巴安德(A. P. Happer)牧师讲述与一名来广州递信的太平军会面的情形,内称该信使亲口对他说,“上帝会”(Shangti hwui)是他们用来称呼其团体的名称。
[⑫]这是一条较为有力和直接的证据。
意大利方济各会传教士里佐拉蒂(Rizzolati)在同年1月的信中甚至说,太平军的旗帜上写有“上帝会”(Xam-ti-houoei)三字。
[⑬]从字面上分析,“拜上帝会”与“上帝会”的含义实际上是一致的,都是说该宗教组织以“拜上帝”为主要特征,区别仅在于前一种名称多一个“拜”字。
“拜”字原指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后来引申为通过某种仪式结成一定的关系,如“拜师”、“拜堂”、“拜把子”。
有清一代,“拜会”一词有着一层约定俗成的含义,指参加民间秘密团体(教门或会党),“拜”字作“参加”解。
1820年(道光元年)广西官府颁布的《乡约条规》便云:“劝我民,莫拜会,拜会结盟罹重罪。
告发获破受严刑,禁押折磨贻后悔。
路边墟口挂人头,都是从前逞强辈。
好百姓,莫拜会。
”[⑭]这在其他文献中也可以找到佐证。
两广总督徐广缙在咸丰元年(1851年)三月初九日的奏折中说:“信宜县土贼凌十八,在该县大寮寨地方聚党二三千人,拜上帝会,打造器械,肆行劫掠。
”[⑮]文中“拜上帝会”显然作“参加上帝会”解。
又如,同治十三年(1874年)《浔州府志》卷二十七辑录谭熙龄《紫荆事略》一文,内称洪秀全、冯云山等人“煽惑愚民”,“而上帝会之名目流播闾阎”;又说在金田起义前夕,“流贼蜂起,四境骚然”,“顾向之从贼者,类皆自逸去,而拜上帝会,则必家属子女俱,产业贱售”。
[⑯]谭熙龄是浔州人,《紫荆事略》系在多方稽考核实的基础上写成,较为可信。
按照谭氏的解释,洪、冯的宗教组织名叫上帝会,而且是自称;所谓“拜上帝会”,即参加上帝会之意。
太平军士兵李进富的供词则为辨明这一史实提供了最为直接的证据。
李进富是浔州府桂平县紫荆山区鹏隘山人,起义后不久被俘。
他在口供中谈到当初各地“拜会”的情形,并说自己是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八月间“与哥子一同去拜尚弟会”[⑰]。
供词系清吏笔录,故“上帝会”被改易为“尚弟会”。
李进富还分别提到“均去拜会”、“前往拜会”、“入会”、“拜了尚弟”、“拜了之后”、“我们会内”、“会内人数”等字眼。
这与谭熙龄的解释两相吻合,说明“拜上帝会”的确是参加上帝会之意,而不是宗教团体的名称。
前已说明,洪仁玕没有参与广西的布道活动。
对于“拜会”、“拜上帝会”的确切含义,他可能不太明了,因而将“拜上帝会”误解为宗教组织的名称。
忠实于洪仁玕口述的韩山文据此写进书中,而简又文先生不加深究,信以为真,遂导致以讹传讹。
通过上文的考异可以得出结论:冯云山创建的宗教组织名为“上帝会”,而不是“拜上帝会”;“上帝会”不仅确实存在,而且其名称是自称。
金田起义后,所有会众一律实行军事编制,“上帝会”这一宗教组织也就名存实亡,逐渐不再被人提及。
需要附带指出的是,太平天国对其宗教没有正式命名,间或称为“天教”。
范文澜、罗尔纲、王庆成、吴良祚等学者均将太平天国宗教冠名为“上帝教”。
但不少学者根据“拜上帝会”这一所谓的宗教组织名称相推演,称之为“拜上帝教”,欠妥。
太平天国宗教独尊上帝,称之为“上帝教”最为妥帖,前面不应再画蛇添足,加上“拜”这一动词。
[①]简又文:《太平军广西首义史》,商务印书馆1946版,第111页。
[②]Theodore Hamberg, The Visions of Hung―Siu―Tshuen and Origin of the Kwang―Si Insurrection. Hongkong, 1854; Reprint by Yenchin g University Library, 1935, p.28.[③]简又文译:《太平天国起义记》,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第6册,神州国光社1952年版,第853页。
按:这段译文不尽准确,似可直译为:“他们自行成立了一些宗教团体,聚集在一起进行宗教礼拜,不久便以‘拜上帝会’之名闻名遐迩。
”[④]T. T. Meadows, The Chinese and Their Rebellions, Viewed in Connection wth Their National Philosophy, and Administration. London, 1856; Reprinte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3, p.85.[⑤] A. F. Lindley, Ti Ping Tien Kwoh: The History of the Ti-Ping Revolution, Including a Narrative of the Author’s Personal Adventures.2 Vols., London, 1866, p.44.[⑥] A Report from the Chinese Repository. See P. Clarke and J. Gregory eds. , Western Reports on the Taiping.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1982, p.9. 按:当时西方人拼写中国专有名称的方法很不规范,导致所标注的拼音不统一,可说是五花八门。
《西方关于太平天国的报道》一书在卷末列有所收文献中原始拼音与现代汉语拼音、威妥玛―贾尔斯式拼写法的对照表。
[⑦] A Report from the Overland Friend of China, Western Reports on the Taiping, pp.17、18.[⑧] A letter from the American Baptist Missionary Rev. I. J. Roberts, Western Reports on the Taiping, p.19.[⑨] E. G. Fishbourne, Impressions of China, and the Present Revolution: Its Progress and Prospects. London ,1855, p.57.[⑩]姚莹:《复贵州黎平府胡》,《中复堂遗稿》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