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条码识别技术-物联网识别技术及应用(第2版)-甘早斌-清华大学出版社

合集下载

(word完整版)条形码识别技术

(word完整版)条形码识别技术

1.条码技术概述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条码应用技术就是应用条码系统进行的信息处理技术。

条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是继计算机技术应用和发展应运而生的.随着70年代微处理器的问世,标志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它要求人们对社会上各个领域的信息、数据实施正确、有效、及时的采集、传递和管理。

因此如何代替人的视觉、人的手工操作、或者在复杂的环境中正确、迅速地获取信息并加以识别,成为人们普遍关心和有关人员精心研究的课题。

条码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可靠准确. 有资料可查键盘输入平均每300个字符一个错误,而条码输入平均每15000个字符一个错误.如果加上校验位出错率是千万分之一。

2、数据输入速度快。

与键盘输入相比较,用条形码扫描读入电脑的速度大约是键盘输入的100倍,并且能够实现“即时数据输入”,一个每分钟打90个字的打字员1.6秒可输入12个字符或字符串,而使用条码,做同样的工作只需0。

3秒,速度提高了5倍。

3、经济便宜. 与其它自动化识别技术相比较,推广应用条码技术,所需费用较低。

4、灵活、实用。

条码符号作为一种识别手段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有关设备组成识别系统实现自动化识别,还可和其他控制设备联系起来实现整个系统的自动化管理。

同时,在没有自动识别设备时,也可实现手工键盘输入。

5、自由度大。

识别装置与条码标签相对位置的自由度要比OCR大得多。

条码通常只在一维方向上表达信息,而同一条码上所表示的信息完全相同并且连续,这样即使是标签有部分缺欠,仍可以从正常部分输入正确的信息。

6、设备简单。

条码符号识别设备的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无需专门训练。

7、易于制作,可印刷,称作为“可印刷的计算机语言”。

条码标签易于制作,对印刷技术设备和材料无特殊要求。

正因为条码具有上述迅速,准确,廉价,使用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克服了其他输入方法的不足,所以他在各个行业中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最初应用于物流管理,最引人注目的是pos系统,它使商店的定货管理,盘点,库存管理,库存查询,验货管理,收款等各项工作得到极大地提高。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课件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课件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教材适应范围
➢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第2版)是一本关于物联网基础技 术及应用的普通高等学校教材
➢ 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物联网技术基础、导论或 物联网技术相关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 也可以作为相关机构物联网技术培训教材 ➢ 同时,对有一定信息网络基础并希望在物联网技术方面有所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第2版) 教材简介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主要内容
引言 教材基本情况 第1版教材内容及特点 第2版修订原则 第2版教材内容及特点 本教材适应范围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引言
从新世纪初,物联网就已经悄悄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并在各行各业“初露锋芒”。
➢从射频识别到传感网技术 ➢从移动通信到网络通信 ➢从“智慧地球”到“感知中国” ➢从“E-社会”到“U-社会” ➢从“人-人相通”到“物-物相联” ……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第2版修订原则
✓ 去除个别略显过时的概念和提法 ✓ 更新相关统计数据 ✓ 适当整合教材内容 ✓ 增加近几年发展和新出现的先进技术和新应用。如5G、大
数据、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制造等 ✓ 配套资料在原有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增加了复习思考题
及参考答案的内容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第2版教材内容及特点
➢ 第1版共7章内容,包括:物联网概述、感知与识别技术、无 线传感网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智能处理技术、物联网应用 系统设计和物联网的典型应用。
➢ 本书自2012年出版发行以来,受到广大师生及社会读者的普 遍青睐,反响较好。根据物联网及信息技术不断飞速发展的实 际情况以及广大教师、学生和读者的教学和学习需求,2020 年予以重新修订。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第七章 RFID系统关键技术-物联网识别技术及应用(第2版)-甘早斌-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七章 RFID系统关键技术-物联网识别技术及应用(第2版)-甘早斌-清华大学出版社

7.1.2 RFID系统的攻击手段
针对RFID系统的安全攻击手段和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1、对RFID系统进行破坏、扰乱的攻击
通过干扰、阻塞无线信道或其它手段,产生异常环境,使RFID发 生故障,或进行拒绝服务的攻击等。
2、对通信数据的收集、复制和修改
主要包括欺骗伪造,重放,窃听,跟踪和浏览。欺骗伪造是指攻 击者获取标签的敏感信息(例如密钥或产品代码)后,可依此伪 造出相同的标签并欺骗读写器进行验证,以获取利益。
在后端通信链路中,系统面临着传统计算机网络普遍存在 的安全问题,主要是恶意代码和病毒的攻击,属于传统信 息安全的范畴。
3、读写器
当读写器将数据发送给主机系统之前,都会先将信息存储 在内存中,并用它来执行一些功能。在这些处理过程中, 读写器功能就像其他计算机一样存在传统的安全侵入问题。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读写器都是私有的,只提供用户业务 接口,一般不提供相应的扩展接口让用户自行增强读写器 安全性。因此读写器同样存在和其他计算机终端类似的安 全隐患。
Hale Waihona Puke 7.1 RFID系统的安全技术
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主要涉及到读取控制、隐私保护、用户 认证、不可抵赖性、数据保密性、通信层安全、数据完整 性、随时可用性等方面。
而从物联网的体系结构来看,其应用层、传输层和感知层 的安全问题与这八个方面都紧密相关。但是,由于物联网 连接和处理的对象主要是人、物及其相关的数据,其“所 有权”特性导致物联网信息安全要求比以处理“文本”为主的 互联网更加复杂,对“隐私权 (Privacy) ”保护的要求更高。
4、真实性
电子标签的身份认证是验证通信双方真实性的主要方法。
5、隐私性
安全的RFID系统应当能够保护使用者的隐私信息或相关经济实体的 商业利益。

第一章 物联网识别技术-物联网识别技术及应用(第2版)-甘早斌-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物联网识别技术-物联网识别技术及应用(第2版)-甘早斌-清华大学出版社

完整的自动识别计算机管理系统包括自动识别系统 (Automation Identification System,AIDS)、应用接口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简称API)或中间 件(Middleware )、应用软件(Application Software)系统。
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和大脑信息传递和处理。网络层包 括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网络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 处理中心等。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类 似于人体结构中的神经中枢和大脑。
应用层是物联网的”社会分工”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广泛智能 化。应用层是物联网与行业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与行业需求 结合,实现行业智能化,这类似于人的社会分工,最终构成人 类社会。
第一章 物联网识别技术
1.1 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1991年Kevin Ashton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也曾提及物联网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
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 网》报告中提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 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可以通过一些关键技术(包括通信技 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传感器技术、机器人技术、嵌入式技术和纳米技术等), 用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世界万物都可以上网。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感知层被认为是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五 官的作用相似。主要任量、标识、音 频、视频数据。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涉及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 RFID标签和读写器、传感器、多媒体信息采集、实时定位、传 感器网络等技术。

第二章1条码技术

第二章1条码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
第二章 条码技术
概述
基本概念
条码 这是最抽象也是最一般的自动识别系统模型。
信息载体 特 定 格 式 信 息 信息获取装置 信息处理 信息识别
结论信息
译码 比对 编码
上述各模块在条码技术中的意义。
自动识别技术
第二章 条码技术
概述
基本概念
条码结构
条码符号的结构
一个完整的条码符号是由两侧空白区、起始字符、数据字 符、校验字符(可选)和终止字符以及供人识读字符组成。
自动识别技术
第二章 条码技术
概述
编码原理
代码的编码方法 代码的编码系统是条码的基础,不同的编码系统规定了 不同用途的代码的数据格式、含义及编码原则。 编制代码须遵循有关标准或规范,根据应用系统的特点 与需求选择适合的代码及数据格式,并且遵守相应的编码原 则。 比如,如果对商品进行标识,我们应该选用由国际物品 编码协会(EAN)和统一代码委员会(UCC)规定的、用于标 识商品的代码系统。该系统包括EAN/UCC-13、EAN/UCC-8、 UCC-12三种代码结构(详见’商品条码’部分),厂商可根 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代码结构,并且按照惟一性、无含义 性、稳定性的原则进行编制。
例: UCC/EAN-128条码符号
一维条码是由一个接一个的“条”和“空”排列组成的, 条码信息靠条和空的不同宽度和位置来传递,信息量大小是由 条码的宽度来决定的,条码越宽,包容的条和空越多,信息量 越大。 这种条码只能在一个方向上通过“条”与“空”的排 列组合来存储信息,所以叫它“一维条码”。人们日常见到的 印刷在商品包装上的条码,即是普通的一维条码。
自动识别技术
第二章
条码的码制是指条码符号的类型,每种类型的条码 符号都是由符合特定编码规则的条和空组合而成。

第八章 RFID技术标准体系-物联网识别技术及应用(第2版)-甘早斌-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八章 RFID技术标准体系-物联网识别技术及应用(第2版)-甘早斌-清华大学出版社
(2)RFID 应用标准
RFID 应用标准主要涉及到特定领域或环境中 RFID应用系统的构 建规则。
(3) RFID 数据内容标准
RFID 数据内容标准主要涉及数据协议、数据编码规则及语法,包 括编码格式、语法标准、数据符号、数据对象、数据结构和数据 安全等。
(4) RFID 性能标准
RFID 性能标准主要涉及设备性能及一致性测试方法,尤其是数据 结构和数据内容(即编码格式及其内存分配)。
适用于超高频段860~960MHz,规定了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 接口、协议和命令以及防碰撞方法。
(6) ISO/IEC 18000-7
适用于超高频段433.92 MHz,属于有源电子标签。规定了读写器 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协议和命令以及防碰撞方法。有源标签 识读范围大,适用于大型固定资产的跟踪。
第八章 RFID技术标准体 系
8.1 RFID标准化概述
8.1.1 RFID标准的社会影响因素 (1) 无线通信管理 (2)人类健康 (3) 个人隐私 (4) 数据安全
8.1.2 RFID标准化组织
目前,国际上形成了五大标准组织,分别代表了国际上不 同团体或者国家的利益。这五大标准化组织是:
(1)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 (2) EPC Global (3) 泛在识别中心(Ubiquitous ID Center) (4) AIMgloble (5) IP-X
8.1.3 RFID标准体系结构
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化的目标在于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 准、解决编码、通信、空中接口和数据共享等问题,最大 程度地促进RFID技术及相关系统的应用。
(3) ISO/IEC 18000-3
适用于高频段13.56MHz,规定了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物理接口、 协议和命令以及防碰撞方法。

1第二章 条码识别技术--简化--1

1第二章 条码识别技术--简化--1

QR码的纠错
QR码具有“纠错功能”。这一“纠错能力”具备4个级别, 级别越高,纠错能力也相应提高,但由于数据量会随之增加, 编码尺寸也也会变大。
QR码,用的是里德-所罗门码(RS)来做纠错。RS码原理比 较复杂,整体基于“任意k个确定点可表示一个阶数至少为k-1 的多项式”,实际上发送超过k个点,就算中间有一些错误, 也能通过数学原理反推出最初的多项式,从而获得信息。并不 是所有位置都可以缺损,像最明显的那三个角上的方框,直接 影响初始定位。中间零散的部分是内容编码,可以容忍缺损。
• 商品条码的识读是通过分辨条空的边界和宽窄来实现的,因
此,要求条与空的颜色反差越大越好。条色应采用深色,空 色应采用浅色。白色作空,黑色作条是较理想的颜色搭配。
3. 尺寸设计
在条码尺寸设计时,主要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印刷包装上可容纳的条码面积。
• 与装潢的整体协调。
• 印刷厂的印刷条件。
3. 尺寸设计
条码安全、防伪、保密
(1)覆盖式隐形条码 这种隐形条码的原理是在条码印制以后,用特定的膜或涂 层将其覆盖,这样处理以后的条码人眼很难识读。覆盖式
隐形条码防伪效果良好,但其装潢效果不理想。
隐型条码防伪技术产品组成,即:
(1)隐形条码专用覆盖防伪油墨 (2)隐型条码专用扫描器 经过防伪油墨产品覆盖印刷的各种条码和信息,在使用与之 配套的《隐型条码专用扫描器》的扫描下,可准确显示条码 的原始内容。 北京大学德力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隐形条码专用防伪 油墨”。覆盖颜色为黑色、蓝色。
条码识读器的选择原则
1.与条码符号相匹配 2.首读率 3.工作空间 4.接口要求 5.性价比
5.2 常用的识读设备
从扫描方式来分类 从操作方式来分类 按识读码制的能力来分类 从扫描方向来分

《条码识读》PPT课件

《条码识读》PPT课件

自动识别技术
第二章 条码技术
条码识读系统的技术参数
自动识别技术
第二章 条码技术
条码识读系统的技术参数
条码的识读
条码识读原理
首次读出条码符号数量 首读率=——————————×100%
识读条码符号的总数量
错误识别次数 误码率=——————×100%
识别总次数
不能识别的条码符号数量 拒识率=———————————×100%
条码符号的总数量
自动识别技术
体激光器波长稳定,多用于长度测量,其中氦氖 激光器波长为633nm,因此早期的条码扫描器 一般采用氦氖激光器作为扫描光源。但到了80 年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固体半导体激光 器问世,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它具有光功率大、 功耗低、体积小、工作电压低、寿命长、可靠性 高、价格低廉这些特点,这使得原来使用的氦氖 激光器迅速被取代。
自动识别技术
第二章 条码技术
条码识读系统的组成 通信接口
条码的识读
条码识读原理
(2)RS232方式∶扫描条码得到的数据由 串口输入,需要驱动或直接读取串口数据,需 要外接电源。
条码扫描器在传输数据时使用RS232串口通 信协议,使用时要先进行必要的设置,如:波 特率、数据位长度、有无奇偶校验和停止位等
《条码识读》PPT课件
第二章 条码技术 条码的识读
自动识别技术
第二章 条码技术
条码的识读
条码识读原理
条码识读的基本工作原理
条形码识读的基本工作原理:
光源发光
照射到条码符号上 光反射
光电转换器接收并进行光电转换产生模拟电信号
信号经过放大、滤波、整形,形成方波信号
译码器译码 数字信号。
光信号

第十章 RFID应用系统的构建-物联网识别技术及应用(第2版)-甘早斌-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十章 RFID应用系统的构建-物联网识别技术及应用(第2版)-甘早斌-清华大学出版社
(2) 箱内零件密度低的地方:例如,有些零件是交错摆放的,在靠 近它们的间隙附近的物品表面是粘贴标签较理想的位置。
(3) 粘贴标签时,要尽可能远离有金属和水的地方。
(4) 对于具有导电性质的物品,务必与之保持一定距离。
预想的操作中并非总是粘贴标签的面朝向着读写器的天线 方向。因此,在测量标签灵敏度的大小时,必须考虑从正 面以外的方向投射电波的情况。
在此,只针对特定的业务来介绍实践检验的要点。
10.3.2试验计划
关于项目的操作大体如上文所述,但是实践检验之前制订 一个计划很重要。在制订计划的时候,需要考虑以下几个 方面:
1.试验示例
(1)在试验台上检验要具有类似于现场那样的运行环境; (2)根据参数变更,预测结果后,选择不同的试验模型,直至发现
(1)人工操作能够变成自动的吗? (2)自动的批量读取能够提高速度吗? (3)能够减少记录的遗漏和错误吗? (4)能够实时地采集信息吗? (5)能够通过比过去更少的手续进行单品识别吗? (6)能够在比过去更多的场所进行读取吗?
10.3项目实施前的试验
10.3.1试验环境分析
通过前面RFID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影响标签读取率的主 要原因有:
实践检验:为了检验RFID系统实施成功的实际可能性,通过使用 实际的电子标签和读写器读取来进行试验,并从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以及投资预算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
阶段2
项目试点:通过引入部分设备,开发试验项目系统后,通过试验 项目的实际运营,实践检验反映能够得到的结果,并研究系统的 运行和运营情况。
如何准确无误地记录试验情况并分析产生其结果原因是值得深入 研究的。在实验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仅仅记录是否能够读取就可以了吗?有定量表示读取灵敏度的 方法吗?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第2版) 课件24.RFID应用-课件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第2版) 课件24.RFID应用-课件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签自动分拣, 只需上下货采用人工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8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
RFID应用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
传统的RFID应用领域(高频、近距离)
• 门禁等,身份识别 • 交通一卡通等,小额支付和电子钱包 • 二代身份证等,法定证件
新兴的RFID应用领域(超高频、远距离) • 商品防伪,如酒、烟、贵重物品 • 物流管理,如大型超市、航空包裹、邮政包裹 • 智能仓储,如大型仓库、港口、码头、机场 • 人员管理, 如大型展会、大型景区、煤矿井下 • 食品药品管理, 如食品安全、高危药品 • 安全生产管理, 如危险物品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嵌入射频芯片的门票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
可以多人同时入场,不受环境影响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3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
•商品防伪
➢ 五粮液在酒瓶盖上集成小型电子标签,实现酒类防伪功能。
标签天线
单瓶级验证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4
•门 禁 卡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5
•食品跟踪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
电子标签
动物出生便贴上标签,从而实 现鸡、鸭、牛、羊、猪从出生到 餐桌的全程跟踪。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6
•公路不停车收费管理系统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
电子收费系统
通过车载电子标签与收费站的天线进行微波通讯, 系统根据车型和车牌号自动收取费用,并通过网络与 银行系统进行结算,从而实现车辆不停车收费。

第五章 电子标签-物联网识别技术及应用(第2版)-甘早斌-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五章 电子标签-物联网识别技术及应用(第2版)-甘早斌-清华大学出版社
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通常安装在被识别对象表面,标 签存储器中的信息可由读写器进行非接触式读写,被称为 是目前使用的条形码的无线版本。
5.2电子标签种类
针对标签所附对象的材料属性以及特定的应用不同,标签 具有不同的设计、形状、大小和工作频率;标签读取的范 围也因工作频率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标签内存作为一种 电子设备,需要能量才能工作;另一方面,标签的内存是 一种受限资源,取决于标签数据写入的频率,即多长时间 写一次。有些标签考虑到安全因素,数据一旦写入,就不 能被改变。
因此,根据能量获取方式、数据调制方式、工作频率、可 读写性和数据存储特性的不同,电子标签可分为不同的种 类。
5.2.1按能量来源分类
尽管电子标签的电能消耗是非常低的(一般是1/100 mW 级别),但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的IC芯片和天线必须 在有足够的电能供应条件下才能正常工作。
按照标签获取电能的方式不同,标签可分为有源标签和无 源标签;根据使用电能的方式不同,则标签又可分成被动 式标签、半被动式标签和主动式标签。
第五章 电子标签
5.1电子标签概述
5.1.1 条码的局限性
条形码虽然在提高商品流通效率方面功不可没,但自身也 有一些不可克服的缺陷。例如:
(1)条形码只有在可视范围内才能被扫描仪读取,因而工作人员必 须亲手扫描每件商品,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容易出 现差错。
(2) 如果条形码撕裂、污损或丢失,扫描仪将无法扫描进而无法识 别产品。
经过研究Ashton发现,用电子标签标识零售商品能够变化 出千百种应用与管理方式,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透明化和 自动化。这就是用电子标签标识物品的来源
5.1.3 电子标签的概念
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的信息载体,即RFID系统中存储可 识别数据的电子装置,由IC芯片和通信天线组成,又称应 答器(电子标签、Transponder ,Responder)、射频卡、 数据载体等,简称标签(Tag)。

条码技术与应用第2章

条码技术与应用第2章

赫。一般采用硅光电池、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作
为光电转换器件。
条码识读
3.放大、整形与计数 – 条码识读系统经过对条码图形的光电转换、放大和整 形,其中信号整形部分由信号放大、滤波、波形整形
组成,它的功能在于将条码的光电扫描信号处理成为
标准电位的矩形波信号,其高低电平的宽度和条码符 号的条空尺寸相对应。这样就可以按高低电平持续的 时间记数。
• 条码扫描器的选择原则 1)与条码符号相匹配
2)首读率
3)工作空间
4)接口要求
5)性价比
条码质量检测
• 条码质量指标 : 最低反射率(Rmin)、最高反射率(Rmax)、符号反差
(SC)、总阈值(Global Threshold,GT)、空反射率
(Rs)、单元(element)、单元边缘(element edge)、边
• 涉及扫描识读的概念 • 《条码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29052000 ): • 条码识读器、扫描器 、译码 、译码器 、)光电扫描器的分 辨率 、读取距离 、读取景深 、红外光源、可见光源 、光 斑尺寸 、接触式扫描器 、.非接触式扫描器 、手持式扫描
器 、固定式扫描器 、固定光束式扫描器 、移动光束式扫描
• 正在研究的防伪技术有6类,指纹加密、遗传密码加密、 声纹加密、手背脉纹加密、纸张加密、光学防伪膜等。
条码防伪技术
• 具有防伪功能的条码只有两种: 一种是红外隐形条码,它包括覆盖式隐式条 码、光化学处理的隐形条码、隐形油墨印刷 的隐形条码; 另一种是荧光条码。
条码防伪技术
• 多功能覆隐条码技术 • 隐形条码是多功能覆隐条码系统的防伪标识。隐形条码, 是在保持条码原有几何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运用专用设备,

第2章 自动识别技术(2.1--2.2 )

第2章 自动识别技术(2.1--2.2 )

2020年7月20日星期一
9
图2-2 商品用条码组成图
刘化君 刘传清编著
1 )EAN 码 EAN 条码符号有两种版本,即 13 位标准码(又称 EAN-13 码)
和 8 位缩短码(又称 EAN-8 码)。
EAN-13 条码 2)UPC 码
EAN-8 条码
是由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 UCC )制定的一种码制,常用的
2020年7月20日星期一
3
刘化君 刘传清编著
《物联网技术》(第2版)
第2章 自动识别技术
2.1 条形码识别技术
条形码技术是集条码理论、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技 术、条码印制技术于一体的一种针对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 具有速度快、准确率高、可靠性强、寿命长、成本低等特点, 因而被广泛应用。
2.1.1 条码的基本概念
9. 条码双向可读性
从条码的左、右两侧开始扫描都可被识读的特性。双向可读的条码,识读过程 中译码器需要判断扫描方向。
10. 条码的码制
条码的码制指条码符号的类型。每种码制都具有固定的编码容量和所规定
的条码字符集。目前常用的一维码码制有EAN码、UPC码、交叉25码、39码、
128码以及库德巴码码(Codabar)等。
2. 模块的概念
模块是指条码中最窄的条或空。模块的宽度通常以mm或mil(千分 之一英寸)为单位。构成条码的一个条或空称为一个单元,一个单 元包含的模块数是由编码方式决定的。
3. 条码符号的密度
条码的密度指单位长度的条码所表示的字符个数。
2020年7月20日星期一
5
刘化君 刘传清编著
《物联网技术》(第2版)
第2章 自动识别技术
4. 条码的宽窄比
对于只有两种宽度单元的码制,宽单元与窄单元的比值称为宽窄比, 一般为2~3左右(常用的有2:1、3:1)。

第二章第2节条形码技术

第二章第2节条形码技术
10100010110001101001100100100110111101010001101010100111010100001000100100100011101001110100101
10100101110010111000100100100010000101011100101010110001010111101100100100110010110001101000101
条形码识读过程的光电信号波形图
30
光电扫描器的扫描方式
(1)手动扫描:是指由扫描器与条形码符号载体之间作相 对运动实现的扫描。采用手动扫瞄,其特点是识读距离小 于1mm,是一种接触式的扫描过程。
(2)自动扫描:即光源发出的光经光学系统聚成光点后, 由阅读器中的扫描光束运动机构使光点在被识读的条形码 上完成扫描。 •直接自动扫描:阅读器光电扫描部分中的扫描光束运动机 构发出扫描光束扫描条形码.---激光条形码阅读器 •间接自动扫描:将条形码符号映像在光电二极管阵列上, 然后对此光电二极管阵列依次采样完成扫描---CCD阅读器
4
5 6
0100011
0110001 0101111
0011101
0111001 0000101
4
5 6
1011100
1001110 1010000
7
8 9
0111011
0110111 0001011
0010001
0001001 0010111
7
8 9
1000100
1001000 1110100
16
早期的条形码符号
5
2.2.2一维条形码
条形码(BARCODE)是由黑色条符和白色条符根据特定 的规则构成的用来表示字母,数字和其它符号的图案。

物联网识别技术 2.1 条码编码与原理

物联网识别技术 2.1 条码编码与原理


数目
5.不变或可变 长度
6.字元密度
7.自我检错能 力
13:28 / 13
一维码识别原理
为了阅读出条形码所代表的信息,需要一套条形码识 别系统,它由条形码扫描器、放大整形电路、译码接 口电路和计算机系统等部分组成。
扫描系统
光电 系统
光电 转换器
信号整形
放大
滤波 整形
译码 译码器
计算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3:28 / 14
13:28 / 5
辨识条形码
辨识条形码的工具是条形码阅读机。用条码阅读机扫描条形码,可得到 一组反射光信号,此光信号通过光电变化就会变为一组与线条、空白相 对应的电子信号,再通过解码后就可以恢复原来的信息,传入计算机数 据库加以存储。现在条码辨识技术已经得到很大发展,连手机上的摄像 头都可以充当条形码阅读器,其读取的错误率很小,大概是为百万分之 一级别,是一种准确性高、可靠性高、应用面广、成本低、输入快速的 物品资料处理技术。
13:28 / 8
ISBN码和ISSN码
13:28 / 9
Codabar条码和ITF码(交叉二五条码)
13:28 / 10
128条码和39码
13:28 / 11
一维码编码原理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维条形码,信息量约几十位数据和字符。一个完整 的条码的组成次序依次为:
左侧空 白区
起始符
数据符 (校验符) 终止符
WPS等软件的工具制作,并且可以选择不同的码制来生成不同的条形码。 在输入框中输入条码信息,点击生成条形码,即可生成对应信息的条形
码。
13:28 / 16
项目实现
条形码的识别 条形码的识别就是将条形码中的信息解读出来的过程,条形码的组成是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第2版) 课件14.条码识读设备-课件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第2版) 课件14.条码识读设备-课件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3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4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
条码识读设备的分类 光笔——只能识读一维条码 激光式——只能识读一维条码和行排式二维码 图像式——不仅可以识读一维条码,而且还能识
读行排式和矩阵式二维条码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5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
手持激光扫描器 又称激光枪,是一种被广泛应形
译码器 接口电路
扫描系统
信号整形
译码
◆信号整形 组成:信号放大、滤波和整形部分 功能:将扫描系统获得的模拟电信号
处理成为标准电位的矩形波信号,即标 准的数字脉冲信号,其高低电平的宽度 与条码符号的条空尺寸相对应。
◆译码部分 组成:嵌入式微处理器 功能:对获得的条码脉冲数字信
号进行译码,译码的结果通过接口 电路输出到条码应用系统中的数据 终端。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
条码识读设备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
光电转 光学系统 换器
扫描系统
信号 放大
滤波
整形
译码器 接口电路
信号整形
译码
◆扫描系统 组成:光学系统和光电转换器 功能:是完成对条码符号的光学
扫描,将获得的条码符号的光信号转换成为 模拟电信号。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
光电转 光学系统 换器
读设备
当激光扫过条码,光敏二 极管将测量其返回光的强 度
激光扫描器的识读范围 就是激光二极管的宽度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6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基础
全向激光扫描器 能准确的识从任何方向通过扫描器识读区域读的标
准尺寸的商品条码。多用于商业超市的收款台

第四章 射频识别技术概述-物联网识别技术及应用(第2版)-甘早斌-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四章 射频识别技术概述-物联网识别技术及应用(第2版)-甘早斌-清华大学出版社

(2) 辐射近场区
在辐射近场区中,场区中辐射场占优势,并且辐射场的角度分布 与距离天线口径的距离有关,天线各单元对观察点辐射场的贡献, 其相对相位和相对幅度是天线距离的函数。对于通常的天线,此 区域也被称为菲涅尔区。
由于大型天线的远场测试距离很难满足,因此研究该区域中场的 角度分布对于大型天线的测试非常重要。
4.3 RFID技术的理论基础
RFID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其数据通 信基础就是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无线载波通信技术, 而读写器与上位机通信功能则大多数是采用有线通信,都 比较成熟,此部分不再介绍,本节将主要介绍读写器与电 子标签之间通信所涉及到的一些物理学以及通信方面基础 理论。
(4) 进入21世纪,RFID标准已经初步形成,有源电子标签、无源 电子标签及半有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
4.2 RFID系统组成及特点
4.2.1 RFID系统组成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
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 到识别目的的技术。图 4-1给出了RFID系统的示意图。下 面分别加以说明。
(1) 无功近场区
无功近场区也被称为电抗近场区,它是天线辐射场中紧邻天线口 径的一个近场区域。在该区域中,电抗性储能场占支配地位。通 常,该区域的界限取为距天线口径表面 处。
从物理概念上讲,无功近场区是一个储能场,其中的电场与磁场 的转换类似于变压器中的电磁场之间的转换。
在该区域中束缚于天线的电磁场没有做功(只是进行相互转换), 因而将该区域称为无功近场区。
式4-1
式4-1中,D 为天线直径, 为天线波长,

对于天线而言,满足天线的最大尺寸 L小于波长 时,
天线周围只存在无功近场区与辐射远场区,没有辐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二维平面码的人高度的概念,利用色彩或灰度(或称黑 密度)表示不同的数据并进行编码,将条码的维度从二维 增加到三维(如图2-5所基础上引示)。
三维条码(3D Barcode )又称多维条码、万维条码或数字信 息全息图,能够表示任何计算机的数字信息,包括:音频、 图像、视频、全世界各国文字。这种条形码实际由24层颜 色组成,能够承载的信息是 0.6MB 到 1.8MB,从而使编 码容量大幅提高。目前关于三维码识别技术正处于研究和 发展之中。
(Davide·Allair)博士研制出39码,很快被美国国 防部所采纳,作为军用条形码码制。39码是第一
个字母、数字式的条码,后来广泛应用于工业领
域。
1976年在美国和加拿大超级市场上,UPC码的成 功应用给人们以很大的鼓舞,尤其是欧洲人对此 产生了极大兴趣。1977年,欧洲共同体在UPC-A 码基础上制定出欧洲物品编码EAN-13和EAN-8码, 签署了“欧洲物品编码”协议备忘录,并正式成立 了欧洲物品编码协会(简称EAN)。
目前,国际上条码技术的发展呈如下特点:
1.条码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2. 条码技术与其他识别技术趋于集成 3.条码技术标准体系逐渐完善 4.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应用向纵深发展
2.2 条码技术概述
2.2.1条码基本概念 条码是一种信息代码,用特殊的图形来标示数字、字母信
息和某些符号。 条码由一组宽度、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照一定的编码规
则组合起来,用以标示一个完整数据的符号。通常,将人 可以识别的字符注在条码符号的下面。
2.2.2 条码的分类
条码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主要依据条码的编码结构和条 码的性质来决定。
例如,就一维条码来说,按条码的长度可分为定长和非定 长条码;按排列方式可分为连续型和非连续型条码;从校 验方式又可分为自校验型和非自校验型条码等。按维数可 分为一维条码、二维条码和三维条码
二维码是一种比一维码更高级的条码格式。一维码只能在 一个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上表达信息,而二维码在水 平和垂直方向都可以存储信息。一维码只能由数字和字母 组成,而二维码能存储汉字、数字和图片等信息,因此二 维码的应用领域要广得多。
根据构成原理和结构形状的差异,可分为两大类型:
一类是行排式,又称堆积式二维码或层排式二维条码 (Stacked Or Tiered Bar code),其编码原理是建立在一维码 基础之上,按需要堆积成二行或多行。代表性的行排式二维 码有PDF417,Code49、Code l6K等;根据卡上数据的读 写方法来分类,有接触型IC卡和非接触型IC卡。
此后不久,随着发光二极管(LED)、微处理器和激光二 极管的不断发展,迎来了新的标识符号(象征学)和其应 用的大爆炸,人们称之为“条码工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条码技术发展也越来越成熟,市 场上现存的条码将近300种。主流的条码由商品条码、库 德巴条码、128条码、ISBN与ISSN码、39码、PDF417码、 快速响应矩阵码、Datamatrix码、Maxicode码等。
另一类是棋盘式或点矩阵式二维条码(Checker Board Or Dot Matrix Type),它是在一个矩形空间通过黑、白像素在 矩阵中的不同分布进行编码。具有代表性的矩阵式二维码有 QR Code、Data Matrix、Code One、Maxi Code等。
3. 三维条码
传统的条码编码方式,无论是模块组配法还是宽度调节法, 都是用条和空的宽度来承载信息的。二维条码在几何结构 上相对于一维条码有所扩展,但在编码方式上仍沿用了一 维条码的形式,还是局限于用条和空的宽度变化来传载信 息,只是通过条空纵向排列来扩展条码的信息量。
2.1 条码的起源和发展
2.1.1 条码的历史 条形码技术最早产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诞生于威斯汀
豪斯(Westinghouse)的实验室里。 直到1949年的专利文献中才第一次有了诺姆·伍德兰
(Norm Woodland)和伯纳德·西尔沃(Bernard Silver) 发明的全方位条形码符号的记载,在这之前的专利文献中 始终没有条形码技术的记录,也没有投入实际应用的先例。息用条码来表示,以及如何将 条码所表示的数据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条码技术 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条码技术包括编码 技术、符号技术、识读技术、印制技术以及检测技术。
条形码或称条码(Barcode)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 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 形标识符。
1.一维条码
一维条码是指通常所说的传统条码,如图 2-2所示。
一维条码按照应用可分为商品条码和物流条码,商品条码 包括EAN码和UPC码,物流条码包括128码、ITF码、39 码和库德巴码(Codabar)等。
2. 二维条码
二维条码又称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它是 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分 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 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 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 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 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 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
2.2.1 条形码的发展方向
国际上,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条码技术及其应用都深 层次的集成;条码技术产品逐渐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由一 维条码发展到二维条码,目前又出现了将一维条码和二维 条码结合在一起的复合码;条码介质由最初的纸质发展到 特殊介质;条码技术的应用范围从商业领域拓展到物流、 金融等经济领域,并向纵深发展,面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 向高、精、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1970年美国成立美国统一编码协会(UCC),美国邮政 局采用长短形条码表示信函的邮政编码。同年,美国超级 市场AdHoc委员会制定出通用商品代码UPC码。
1973年美国统一编码协会(简称UCC)建立了UPC条形 码系统,实现了该码制标准化,常见的UPC条码如图2-1 所示。
1974年Intermec公司的戴维·阿利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