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3篇)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0ab55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19.png)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3篇)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 生物有不同的性状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多样的生命个体。
过程与方法● 提高观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现象特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协同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教学难点】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现象特征的能力【教学准备】为全班准备:几个相貌特征组合成的性状图、班级相貌特征统计表、四张相同的头部相貌轮廓图。
为每组准备:班级相貌特征统计表。
为每个学生准备:白纸、记号笔。
【教学过程】导读:猜猜老师描述的是班上哪个学生?为什么毫不费力就猜到了?二、自主探究:1.观察我们的不同1)在小组中选择两个人,观察他们的眼睛、鼻子、嘴巴和眉毛,看看他们看起来有什么不同。
2)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预设:通过观察对比,我们会发现,就某一外貌特征而言,人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比如两个人都是双眼皮,而另一个人是单眼皮。
)2、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1)与同学合作,对照下图,观察我们的眼皮,前额发际,耳,下颌等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把调查的结果填入下表中,先小组内互相观察,统计,再汇总成全班表格性状人数性状双眼皮单眼皮有耳垂无耳垂前额V发尖前额平发际下颌中央有沟下颌中央没沟舌头能向内卷曲舌头不向内卷曲2)讨论:我们的长相独特吗?结合单眼皮和双眼皮的特点,有耳垂的和没有耳垂的,会有多少种不同长相的人?3)上表中每个人的特点都不一样。
如果结合起来会有多少种情况?结合了多少种人?4)如果考虑更多的外貌特征,会有多少种不同长相的人?我们班能找到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吗?全世界都能找到一模一样的人吗?三、拓展活动:猜猜描述的是哪位同学的特点?(根据眼睑、额头发际线、耳垂、下颌骨等特征猜测)四、课外延伸:回家观察父母及亲人的外貌特征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2教学目标:1、知道滑轮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能产生的具大作用。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6bbf6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b.png)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2、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隐秘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水滴里的生物有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轮虫。
5、微生物分布在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
6、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有变形虫、啤酒中的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硅藻等微生物。
这些都是常见的微生物。
7、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答:在大自然里的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等地方都可以找到微生物。
可以用显微镜可以观看到微生物,也可通过肉眼觉察物体上的霉斑在渐渐扩大等。
8、显微镜的根本构造9、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对光——放置——调整——观看10、显微镜的使用右手握臂,左手托座。
轻拿轻放,不放边缘,不碰镜片。
反光镜不对太阳。
有盖玻片一面朝上,夹住,观看部位放通光孔正中。
左手调整,右侧观看,物镜至标本片5 毫米处。
A两眼睁开,左眼观看。
10.洋葱表皮细胞:有细胞壁,有中心大液泡,细胞近似于长方体。
细胞核小,细胞形态规章。
人表皮细胞,无细胞壁,细胞形态不规章,界限不是很清楚。
细胞核较大,颜色较深。
11.熟透的苹果掉在地上,苹果开头腐烂。
泥土里的细菌开头分解苹果,在其他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苹果渐渐变成了腐殖质。
11.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取养料。
牙齿外表的细菌靠食物残渣生活。
11.牛奶变成酸奶,是由于牛奶中有一种名叫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12.细菌的三种根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13.细菌的功:生产腐殖质;利用细菌生产的食物﹑药品和生物塑料餐具。
细菌的过:有的细菌会致病14.可以削减致命病菌传播的方法:捂住口鼻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
15.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
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教案
![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60555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b.png)
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科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 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积极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针对科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包括以下几个单元:1. 物质的分离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分离方法,如过滤、蒸发、磁性等。
2. 物体的运动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3. 风与空气学习风的形成原因和作用,了解风的分布和性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4. 宇宙与地球学习地球的结构、地球运动和天文现象,了解地球与太阳系的关系。
5. 植物和动物研究植物和动物的特征、生长和繁殖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和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提问、展示实物和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知识讲解和示范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科学知识,并展示一些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 实验活动安排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和观察来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合作来解决问题。
5. 检测与评价通过小测验、练习和课堂表现等方式,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6. 总结与展示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归纳和提炼,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可以包括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实验记录等方面,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教师也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对教学方法、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进行评估和调整,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 课件(共18张PPT)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 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e660b8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9.png)
像工程师那样
生活中几乎每一件产品都 是由工程师设计开发或改进的 。设计新产品有一系列的步骤 和程序。
像工程师那样
生活中几乎 每一件产品都是 由工程师设计开 发或改进的。设 计新产品有一系 列的步骤和程序 。
像工程师那样
生活中几乎每一件产品都是由工程师设计开发或改进的。设计新产 品有一系列的步骤和程序。
像工程师那样
明确问题: 我们小组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海模
比赛。比赛的具体要求是:用自制的 蒸汽小船在80厘米长的航道中航行, 看谁的小船先到达终点。
像工程师那样
前期研究时—— ●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合适的方式 获取信息,如查阅文献、上网检索、 实验研究、向有经验的人咨询。 ●有时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选用 关键词进行检索,尽量使用权威 网站上查到的资料。 ●检索后要提取对完成任务有帮助 的信息,并记录下来。
学科学 爱科学
Thank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工程师那样
列出需要研究的问题 1.蒸汽动力怎么产生? 2.船的结构可以是什么样子的? 3.如何掌握船的平衡和方向?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像工程师那样
1.在网上搜索“蒸汽动力”“蒸汽船原理”等关 键词,查询有关蒸汽船的类型。
2.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或家长请教,或 者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研究一下影响船行驶 的因素、蒸汽动力的原理,可能会对你的设 计有启发。 3.搜索“载人蒸汽小火车”视频资料,也许对制 作蒸汽小船会有启发。
像工程师那样
我觉得蒸汽船 就是要重点考虑蒸 汽动力问题。
我们需要考虑蒸汽 怎样产生,怎样收集, 怎样成为动力。
蒸汽船的快慢与船的 结构也有关呢!
像工程师那样
像工程师那样
像工程师那样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41c0c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1.png)
教学软件:提供各种教学软件如模拟实验、模拟实验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科学知识 教育资源库: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如课件、教案、习题等方便教师备课和 学生自学
教师教学资源
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实验教学、讨论式教学等 教学工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等 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 教学案例:精选的科学实验案例、科学探究案例等
教学方法实施
探究式教学:引 导学生自主探究 培养科学思维和 创新能力
合作学习:通过 小组合作培养学 生的团队协作能 力和沟通能力
实验教学:通过 实验操作培养学 生的动手能力和 实践能力
问题解决教学: 通过解决实际问 题培养学生的问 题解决能力和创 新能力
教学方法评价
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建议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等 注重评价的及时性和反馈性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 注重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师培训建议
加强教师对科学教材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能力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提高科学素养和教学水平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教材结构
教材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个课时 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如“物质与能量”、“生命与环境”等 每个课时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活动建议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强调实践操作和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93dc5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6.png)
2005 年 , 聂 海 胜、费俊龙搭 载‘神舟六号’ 遨游太空。
2024/8/24
2008 年 , 翟 志 刚、景海鹏刘 伯明搭乘“神 舟七号”遨游 太空。
2024/8/24
给地球量一量“身”
先量一量地球最大的 “腰围”——赤道。
活动
2024/8/24
1. 根据毛泽东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算出 地球赤道的长度。(1千米=2里)
2024/8/24
1.1水滴里的生物 1.2做酸奶 1.3 馒头发霉了 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2.1地球的形状 2.2地球的表面 2.3地球的内部 2.4 火山和地震 2.5地表的变迁 3.1蜡烛的变化
2024/8/24
3.2 铁锭生锈了 3.3变色花 3.4洗衣服的学问 4.1 登月之旅 4.2太阳系大家族 4.3看星座 4.4探索宇宙 4.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5.1 假设 5.2实验
2024/8/24
人体表皮细胞和洋葱表皮 细胞有什么不同?
2024/8/24
洋葱表皮细是由多个近似于 长方形的格子组成,每个格子实 际上是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就 是一个细胞。人体表皮也是由许 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 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
2024/8/24
细胞是谁发现的?细胞与 生命体有什么关系?
发霉的苹果
坏了的馒头
2024/8/24
发霉桔子
2024/8/24
2024/8/24
说说在哪些条件下食品和其他物 品会发霉?
• 温度 • 水分 • 通风不畅 • 光照充足 • 时间过长
2024/8/24
实验结论:霉菌适宜在温暖、潮湿的 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
序号 条件组合
实验方法
1
六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37ce6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a.png)
六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科学是一门引领我们探索世界奥秘的学科,通过学习科学,我们可以认识自然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生物、物理和化学三个方面来介绍六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的主要内容。
一、生物科学生物科学研究生命的起源、发展和变化,涵盖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方面的知识。
在六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中,我们将深入学习以下几个主题:1. 动物的分类与特征通过观察和实践,我们将学习到不同动物的分类方法,并了解它们各自的特征与生活习性。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昆虫的外部结构,学习到昆虫类动物的特点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了解植物的生长与繁殖过程是学习生物科学的重要环节。
在六年级上册中,我们将学习到植物的结构特征,如根、茎、叶以及花的结构。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到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如营养器官繁殖和花的授粉过程等。
3. 微生物的作用与应用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对人类和自然界产生着重要的作用。
在六年级上册中,我们将了解到微生物的分类与特征,并深入学习到微生物在食品加工、环境清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
二、物理科学物理科学是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在六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中,我们将学习以下几个主题:1. 声音的传播与利用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将学习声音的传播规律和特性。
我们将深入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同时,在实验中我们还将学习到声音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
2. 光的传播与折射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理现象之一。
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将学习到光的传播规律、反射和折射的现象。
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光的传播路径和折射规律。
3. 电流的产生与应用电流是物体中电荷流动所产生的物理现象。
在六年级上册中,我们将学习电的基本知识,包括电流的产生和电路的搭建等。
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将了解到电的特性和电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全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单元知识点汇总(全册)
![全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单元知识点汇总(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2ba6089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0.png)
全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单元知识
点汇总(全册)
第一单元:认识科学
- 科学是什么
- 科学的特征和方法
- 科学家的工作
- 科学与我们的生活
第二单元:营养与消化
- 纤维素和淀粉质的区别
- 食物的分类
- 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作用
- 消化系统的构成和作用
- 各种消化器官的功能
第三单元:呼吸与循环
- 呼吸的重要性
- 呼吸道的构成和作用
- 心脏的构造和功能
- 血液的成分和作用
第四单元:感觉与运动
- 感觉器官的结构和作用
- 大脑的作用
- 骨骼和肌肉的运动方式和作用
第五单元:生态与环保
-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生态环境的污染和保护
第六单元:物质与能量
- 物质的属性和分类
- 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做功
- 能源的种类和利用
以上是全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单元的全部知识点汇总,每个单元都涵盖了该主题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共同构成了丰富
而有趣的科学知识体系。
这些知识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a262a6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a.png)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重要工具,而六年级科学上册的内容主要涉及了生物学、物理学和地理学三个领域。
以下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物学知识点1. 眼睛及其保护人类的眼睛是我们视觉感知的器官,需要学会保护眼睛免受伤害。
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并掌握正确使用电子设备、合理用眼的方法。
2. 健康饮食学习了解不同类型的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并明白各类营养素对身体发育和生长的重要性。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身体健康。
3. 动植物与环境关系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和动物的特点与适应能力。
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明白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的意义。
二、物理学知识点1. 物体的性质和分类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习物体的性质,如形状、颜色、材质等。
根据物质状态和某些性质进行分类,认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基本特征。
2. 热能与温度了解热能的产生和传递。
学习温度的测量方法,认识温度对物体性质的影响。
掌握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3. 电路与电器研究简单电路的组成和基本原理,了解电路中电流的产生和流动。
学习电器的安全使用,了解电能的利用和节约措施。
三、地理学知识点1.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掌握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特点,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了解人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活动,并认识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气候与季节学习气候带的划分和各气候带的特点,了解不同气候对生活的影响。
认识季节变化的原因和特征。
3. 测量与方位学习使用地图、罗盘和经纬度等工具,掌握方位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了解地图的制作过程和地理信息的表示方法。
以上是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概述,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然界和人类活动,并且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善于思考,探索科学的奥秘,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862e412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6.png)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引言: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通过科学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认识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内容涵盖了物质的组成、光的传播、动植物的生长以及地球与宇宙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科学学习机会。
本文将从物质的组成、光的传播、动植物的生长以及地球与宇宙等方面探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内容与特点。
一、物质的组成在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物质的组成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组成。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理解物质的组成。
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将学会如何进行物质的分析和合成实验,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如何利用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来描述化学反应,进而提高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是另一个重要的主题,也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规律,探索光的性质和影响因素。
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将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光的传播和反射现象,探索光的折射现象,并通过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来解决问题。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光的性质和规律的理解,并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三、动植物的生长动植物的生长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另一部分。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规律,进一步了解动植物的特点和生命机理。
在学习动植物的生长中,学生将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动植物的种子萌发、根、茎、叶的结构以及光合作用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将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并培养对动植物的保护意识。
四、地球与宇宙地球与宇宙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的最后一个主题。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地球与宇宙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形状、运动规律以及地球的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重点整理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427cb3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d.png)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重点整理本文旨在整理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重点内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和掌握相应知识点。
第一单元海洋世界1. 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占地球表面积的71%。
2. 海洋生物种类繁多,生态系统复杂,有助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
3. 海洋的污染问题严重,应该加强环保教育和管理。
第二单元生物圈中的能量循环1. 光能是生物能量的源头,通过光合作用被转化为化学能。
2. 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了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
3. 生物圈中的能量循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第三单元物质的三态变化1. 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2. 物质的三态变化分别是凝固、融化、汽化、凝结和升华。
3. 物质的三态变化和天气现象有密切关系。
第四单元空气和呼吸1. 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2.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提供我们呼吸的氧气。
3. 呼吸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将氧气转化为能量的重要方式。
第五单元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1. 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类似,都经历了孕育、生长、成熟和老化四个阶段。
2. 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养分、水分、温度等。
3. 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是进化的结果,有助于适应生存环境。
第六单元化学与生活1. 化学反应是物质变化的基本形式,是很多生活实践的基础。
2. 化学物质有很多种类,如有机物、无机物、金属等。
3. 化学反应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很多领域,如烹饪、清洁、医学等。
以上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重点内容,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加深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为接下来的学习和探索打好基础。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要点归纳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要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097cf3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2.png)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要点归纳单元一:人体适应环境
- 人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 人体对温度、光线、声音和气味的感知能力
- 人体对寿命的影响因素
单元二:日常生活中的物体与材料
- 物体的分类和特点
- 物体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 材料的分类与性质
- 材料的有效使用和保护
单元三:生物的生活与繁殖
- 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 动物的生活性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 观察动植物的方法和技巧
单元四:物体与能量
- 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的作用- 物体的测量和计算
- 能量的基本概念和转化形式- 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
单元五:时间与地球
- 时间的计算和测量
- 天文现象的观察和解释
- 理解地球的运动和地球的景观- 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
单元六:我的家乡
-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 常见的自然灾害与预防措施
- 垃圾分类和环境整治
- 爱护家乡的责任和行动
单元七:科普小达人
- 科学知识的获取和传播途径
- 科学实验的基本要素和步骤
- 探索科学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 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以上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重点内容归纳。
希望能对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576c20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5.png)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概述一、科学探究方法1. 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工具进行细致观察,记录现象。
2. 实验法:设计实验,通过控制变量来验证假设。
3. 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
4. 资料分析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二、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状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转换。
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和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腐蚀性)。
3. 能量的形式: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
4. 能量的转换与守恒:能量在不同形式间的转换,总量保持不变。
三、生物与环境1. 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基本特征,如需要营养、呼吸、排泄等。
2. 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
3. 环境保护: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节能减排的方法。
四、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的构成。
2.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以及引起的昼夜更替和季节变化。
3. 太阳系:太阳和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4. 宇宙的探索: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和天文观测的基本知识。
五、科技与生活1. 常见科技产品:了解常见的科技产品,如电脑、手机等。
2. 科技对生活的影响: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3. 科技安全:学习如何安全使用科技产品,避免网络陷阱。
六、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发现如何推动技术进步。
2. 科技对社会的影响:科技进步如何影响社会发展。
3. 科技与环境保护:探讨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七、科学态度与责任1. 科学态度:培养好奇心、求知欲,学会怀疑和质疑。
2. 科学责任:了解科学研究和应用中的伦理和责任。
八、科学实践1. 实验操作:学习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2. 科学项目:参与科学项目,实践科学探究过程。
以上是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概述,学生应通过课堂学习、实验操作和实践活动,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a7d6f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1.png)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六年级上册科学内容的基本知识;2.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创新能力;3. 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的所有内容,包括以下单元:1. 单元一:生物的结构和功能;2. 单元二:恒温和恒温动物;3. 单元三:生物多样性;4. 单元四:科学与人类生活;5. 单元五:环境问题与保护;6. 单元六:物质与能量。
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都将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和资源进行呈现和巩固,包括课堂讲解、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研究、观察记录等。
三、教学方法1.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使他们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增加研究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2. 探究与实验: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3. 合作研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加强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教具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四、教学评价1. 教师的评价:通过实时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参与度和问题解决能力,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2. 学生的自我评价:鼓励学生主动进行研究总结和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研究自觉性和自我反思能力;3. 小组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评价,相互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4.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效果。
以上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教案内容和教学活动设计,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1deeb6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b.png)
2.呕吐是因为胃里有酸水;剧烈运动感到肌肉酸痛, 是因为胃和肌肉产生了酸性物质;胃酸是酸性物质, 胃药是碱性物质。吃未熟透的柿子有涩味、肥皂洗手 时会有滑腻的感觉,是因为柿子和肥皂含有碱性物质。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 (显微镜)。
第2课 做酸奶
1、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 (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 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乳酸菌)属于 (杆菌)。
2、细菌的特点:①细菌(体积微小),三种基 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②细菌也 要吃食物,③细菌的(繁育)很快,
1、铁坚硬呈银白色,锈松软呈暗红色 。铁生锈的原 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2、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水中有盐, 铁制品表面不干净、粗糙等因素会使铁更容易生锈。 3、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喷漆、覆 盖搪瓷、电镀、涂沥青、制成不锈钢。 铁生锈和水、氧气都有直接的关系。
第3课 变色花
第3课 地球的内部
1、科学家会从火山、地热、地震等现象上分析地球 内部的结构
2. 地球内部从外向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人类在 探地研究中最深深度是14千米。 3. 科学家通过地震和核实验时产生的地震波来猜测地 球内部结构——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 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慢。
第4课 火山和地震
3、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腐殖质)。生产 (新的食物),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会致病。
第3课 馒头发霉了
1、馒头发霉对照实验
温暖潮湿 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暖气上 容易发霉 温暖干燥 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暖气上 不容易 寒冷潮湿 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冰箱里 不容易 寒冷干燥 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冰箱1.金星是离我们最近的行星,虽然它与水星相比离 太阳更远,但它的表面温度却很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2、(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5、利用细菌可以(生产腐殖质)、(生产新的食物)、(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6、减少致病细菌传播的方法有:(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
7、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8、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1)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4)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在温暖潮湿条件下的馒头发霉了,其他条件下馒头没有发霉。
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9、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10、利用霉菌可以(制酱)、(做腐乳)、(生产农药);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11、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
12、(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3、洋葱表皮细胞是(规则)的;人体表皮细胞(不规则),细胞之间(界限不清)。
14、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
15、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人们站在海边发现总是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消失)。
2、船在桌面上模拟进出港时,可以看到(桅杆和船身同时出现)。
3、(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
4、地球表面有各种形状,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海洋)、(岛屿)等。
5、地形地图或地球仪用(蓝色)表示水,用(绿色)表示耕地、平原和森林,用(白色)表示冰川,用(黄色)表示山地沙漠。
6、地球内部构造是科学家根据(地震)、(火山)、(地热)等自然现象推测出来的。
7、地球的内部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8、(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9、(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10火山的结构有(地下岩浆)、(火山通道)、(地表熔岩)、(熔岩流)、(火山喷发物)。
11、设计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番茄酱,用薄薄的土豆泥封住洞口。
(3)用酒精灯加热。
现象:冒出大量水汽,番茄酱喷出。
结论: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12、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13、设计地震的模拟实验:(1)把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
(2)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断。
现象:毛巾会弯曲成褶皱状;木棍被压断时听到响声,同时手感到震动。
结论: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1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15、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16、“沧海变桑田”指的是地表发生的变化。
引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地层运动)、(填海造陆)等。
17、改变地表的人类活动有:(拦河筑坝)、(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
第三单元《物质的变化》1、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叫(物理变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可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来判断。
3、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4、设计蜡烛变化的实验:(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现象:杯壁上蒙上了一层小水滴);(2)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现象:烧杯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将一只白瓷片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观察它的底部(现象:白瓷片底部有黑色的物质)。
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水、二氧化碳等新的物质。
5.属于物理变化的有:(水的三态变化)、(铁水变钢锭)、(压扁饮料罐)、(将白糖加热至熔化)等。
6、属于化学变化的有:(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树叶颜色变化)、(火柴燃烧)、(盐酸滴在石灰石上)、(在装有白醋的玻璃杯中放入一个生鸡蛋)、(在碱中倒入少量白醋)、(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将白糖加热至焦黑)、(馒头发霉)等。
7、铁钉在(有空气)和(有水)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8、(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粗糙)等也容易使铁生锈。
9、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10、铁是(银白色),锈是(暗红色);铁(坚硬),锈(松软);铁(有光泽),锈(没有光泽)。
11、铁钉生锈实验:问题:铁钉生锈的原因是什么?实验:(1)把铁钉放在空试管里(铁钉没有生锈);(2)把铁钉放在装满水的试管里,加一点油(铁钉生锈,但速度比较慢);(3)把铁钉放在有一半水的试管里(铁钉很快生锈)。
结论:铁钉在(有空气)和(有水)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12、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覆盖搪瓷)、(加入其他物质,制成不锈钢)、(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喷漆)。
13、像(白醋)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
14、像(碱水)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
15、像(紫甘蓝水)这样能检验其他物质酸碱性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16、自制紫甘蓝指示剂的方法:(1)撕成小碎块;(2)加入半杯温水(50—60℃);(3)挤压菜叶3——5分钟;(4)将紫甘蓝汁倒入小烧杯。
17、呕吐时胃里有酸水、剧烈运动感到肌肉酸痛是因为胃和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18、吃未熟透的柿子会感到(有涩味)、用肥皂洗手会有(滑腻)的感觉,是因为柿子和肥皂里有(碱性物质)。
19、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有:(西红柿)、(苹果)、(橘子)、(葡萄)、(橙汁)等;生活中常见的碱性物质有:(小苏打)、(饼干)、(柿子)、(肥皂)、(洗衣粉)等。
20、(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而(竹子)喜好(碱性土壤)。
21、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加(硫酸亚铁)改良土壤。
22、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23、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干净。
因为(溶解在水中的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衣物也就洗干净了。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1、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制的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2、(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3、观察环形山的日子应该选在每月(农历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左右。
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7.3)天。
5、(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飞船以每小时4万千米的速度奔向月球,(阿姆斯特朗)和(阿尔德林)驾驶登月舱成功登上了月球。
6、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
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7、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8、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是(肉眼观察—望远镜观察—照相观察—登月考察)。
9、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天体,叫(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叫(行星);像(月亮)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地球运行的天体,叫(卫星)。
10、在太阳系中,(卫星)围绕(行星)运转,(行星)围绕(恒星)运转。
11、月亮绕着(地球)转。
地球自转的同时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12、(四季)的形成和(地球公转)有关。
13、太阳的直射点照在(地球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夏)季,另半球是(冬)季。
14、太阳光(直射)时,产生的温度(高),斜射时产生的温度低。
15、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6、目前,我们已知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50多颗卫星)、(无数的小行星)、(彗星)等。
17、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越远),行星的公转周期(越长)。
18、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
19、(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
(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星。
20、(北斗七星勺口两星连线,向勺口方向延长5倍距离),就能找到(北极星)。
21、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运转,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22、银河由(2000多亿)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构成。
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划开天空。
23、在太空(俯视),看到的银河像个(旋涡)。
24、我知道的天文望远镜有: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专门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空间天文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25、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
26、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 7.9千米/秒)时,它才会脱离地球的引力而飞向太空。
27、(现代航天运载火箭)和(航天器)将人们带进崭新的航天时代,探索更加遥远的宇宙深处。
28、(先驱者10号)是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太空探测器。
29、人类为升空而牺牲的第一人是我国明朝人(万户)。
30、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31、航天器有:(航天飞机)、(科学试验卫星)、(太空探测器)、(宇宙飞船)等。
32、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
33、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34、中国“神舟6号”宇航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35、(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36、(麦哲伦号)太空探测器拍摄了(金星)表面;(漫游者)探测器是用来勘探(火星)表面的。
37、金星(表面温度高),火星(比地球上冷得多),所以不适合人类居住。
38、从火星上一块岩石中发现的(菌状体)表明那里可能存在着(生物)。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1、(好奇心)总是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并试图找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