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目标掌握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重点和难点从化学方程式的实际意义上理解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提问]1.叙述生铁的冶炼原理

2.板演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的化学方程式

3.什么叫纯净物?什么叫混合物?铁矿石和生铁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引入]铁矿石和生铁都是混合物,怎么根据黑板上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

[讲解]运用小学算术和初中代数应用题中学过的知识: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总质量×100%,可从铁矿石求出纯三氧化二铁的质量,也可以从纯铁的质量求生铁的质量。

[板书]三、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简单计算。

出示黑板中两个有关杂质的计算题。

1.现有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2000t,问其中含有纯Fe2O3多少吨?

2.在多少吨含杂质5%的铁中,含有纯铁为190t?

根据: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总质量×100%

[讨论]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变换出如下两式:

纯物质质量=纯物质质量分数×不纯物质的质量

不纯物质质量=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分数

对照上两题,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求出上两例题的答案。

1.2000×80%-1600(t)

2.190÷(1-5%)=200(t)

强调:化学方程式中所表示的各化学量,反映的是纯净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因此在计算时必须要把含杂质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然后才能将其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巩固新课]学生练习,出示计算题如下:

现有Fe2O380%赤铁矿石2000t,问能冶炼出杂质含量为3%的生铁多少吨?

请学生到黑板上板演计算过程。

[解]2000t赤铁矿中含Fe2O3质量为:

2000×80%=1600(t)

设1600t Fe2O3可炼出xt铁

Fe2O3+3CO=2Fe+33CO2

160 2×56

1600t x

含杂质3%的生铁质量为:

1120÷(1-3%)=1154.64(t)

答:从2000t铁矿石中可炼出1154.64t生铁。

教师进一步提示,上述计算程序能否简化?

[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找出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将上述三步计算并成一步。[板书]

[解]设可冶炼出含杂质3%的生铁x。

Fe2O3 +3CO =2Fe+3CO2

160 2×56

2000×80%t x(1-3%)

答:略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准确称取25g 放于盛有200g 稀盐酸的烧杯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分解),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气体溶解忽略不计),试计算: (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答案】80% 10.5%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碳酸钙的质量和生成氯化钙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质量分数。 【详解】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5g ﹣216.2g =8.8g 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z 322210011144x z CaCO +2HCl=CaCl +H O O g +C 8.8↑ 10011144==x z 8.8g x =20g z =22.2g (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20g 100%=80%25g ?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2.2g 100%10.5%216.2g-(25g-20g) ?≈ 答:(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0%;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5%。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

过程要完整。 2.向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为克。 【答案】(1)30%(2)29.4g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生成的沉淀氢氧化镁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由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先与未反应完的稀硫酸与,再与硫酸镁反应,通过图像可知与硫酸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120g-80g=40g; 解:设与硫酸镁反应消耗NaOH的质量为x 2NaOH+MgSO4=Mg(OH)2↓+ Na2SO4 80 58 X 8.7g X=12g NaOH%=12g/40g ×100% = 30% (2)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即可计算出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80g×30%=24g 设硫酸的质量为y, H2SO4+2NaOH==Na2SO4+2H2O 98 80 Y 24g 98/80 =y/24g Y=29.4g 答:略 考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氯碱工业是最基本的化学工业之一,是指工业上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反应原理是:

专题练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练习: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一、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例1. 甲醇(CH 3OH )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OH CH 3+nO 2=2CO +mCO 2+16H 2O.若反应生成3.6克水,请计算: (1)m 值是 (2)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 【练习】1、下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有错误,简述发生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 加热12.25克KClO 3,充分反应后可制得氧气多少克? 解 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g KClO 3 △ 2MnO KCl + O 2↑ 112.5 32 12.25g x g 25.125.112=x 32 ∴ x=3.2g 答:加热12.25gKClO 3,可制得O 23.2g. (1)错误原因 ;(2)改正 . 【练习】2、 把干燥纯净的KClO 3和MnO 2的混合物13.32克,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称量剩余物质量为9.48克,求①生成氧气的质量;②剩余物质各是什么?质量分别是多少克? 二、有关不纯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例 2.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某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要进行小实验,需获得标准状况下的CO 24升(标况下,3 98.12米千克 =CO ρ),他们用含杂质10%的大理石与足量稀盐酸反应 则需这种大理石多少克?(CaCO 3+2HCl=CaCO 3+H 2O+CO 2↑) 【练习】3现有20%的硫酸铜溶液80g ,跟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可得到氢氧化铜多少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224)(2SO Na OH Cu NaOH +↓=+)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https://www.360docs.net/doc/8813839726.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实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①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CaCO3 CaO+CO2↑ ③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00 56 和已知量、未知量 x 1t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x==1.8t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答:需要碳酸钙1.8t。 【要点诠释】 (1)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否则会一错全错; (2)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的是各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 (3)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要带单位; (4)解题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知识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及注意事项 知识点一实例的规范解题格式如下: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注意:未知数不能带单位CaCO3 CaO+CO2↑-----------------------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 100 56 x1t --------------------------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 = x==1.8t ------------------------- 计算结果要有单位答:需要碳酸钙1.8t。 【要点诠释】利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格式是本课题的重点: 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 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

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小王同学为了测定某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10g该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400g澄清石灰水分四次加入,烧杯中沉淀的质量与每次加入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关系如表。请计算: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加入澄清石灰水 100100100100 的质量/g 生成沉淀的质量 0.4m 1.0 1.0 /g (1)表中m的值为_____。 (2)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0.8 10.6% 【解析】 【分析】 第一次生成沉淀0.4g,而第三次不到0.4g的3倍,则第二次应该为0.4g的二倍,所以m=0.4g×2=0.8g,根据碳酸钙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详解】 由分析可知,m=0.4g×2=0.8g 设原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106100 = 10g?x 1.0g x=10.6% 答:(1)表中的m的值为 0.8。 (2)原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6%。 2.将含有杂质(不溶于水)的氯化钡样品12.5g放入39.6g水中充分搅拌,完全溶解后过滤。取20g滤液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得到4.66g沉淀。请计算: ①配制的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答案】20.8%;83.2% 【解析】

【详解】 ①设参加反应的氯化钡的质量为x 。 224 4BaCl +H SO =BaSO +2H 208233x 4Cl .66g 208233 =x 4.66g x= 4.16g 则配制的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4.16g 20g ×100%=20.8% ②由于20g 溶液中含有4.16g 氯化钡,则可设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为y 。则 4.16g y =20g-4.16g 39.6g y=10.4g 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为:10.4g 12.5g ×100%=83.2% 答:①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8% ②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为83.2%。 3.小宇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10g 样品与1g 二氧化锰混合,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_ g ; (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加热时间t1后,9.68g 剩余固体中除杂质外还含有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_。 【答案】3.84 98% 氯酸钾、氯化钾、二氧化锰 【解析】 【详解】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过程中,由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反应前后质量不会发生改变,固体质量减少的原因是由于生成了氧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加热t1、t2时,反应还没有停止,加热t3、t4后反应已经结束,根据质量守恒可知生成氧气的总质量=10g +1g -7.16g=3.84g; (2)解: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

竞赛专题辅导7: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辅导七: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内容综述] 本期内容主要讲解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知识要点主要包括: (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2)掌握纯或不纯原料(或产品)的有关计算及混合物参加反应的计算 (3)有关多步反应的计算 (4)有关过量问题的计算。而在最近几年的化学竞赛试题可以看出最后一道或两道计算题都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因此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另外,竞赛题中所出现的试题绝大多数需要运用一些技巧进行计算。为此,本期主要从化学竞赛中常用的巧解方法进行剖析,供大家参考。 [要点讲解] 一、运用质量守恒法巧解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计算。 【例1】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测得其中含水2.8%,K2CO337.3%.取1克样品投入质量分数为18.25%的盐酸10克后,中和多余酸又用去18.5%的KOH溶液10克。问蒸发以后的溶液得到多少克固体? 【解析】本题若用常规的解法难度极大,通常按照如下解题过程进行:(1)求出1克样品中K2CO3的质量;(2)求出1克样品中KOH的质量;(3)算出K2CO3生成KCl质量;(4)算出由KOH生成KCl的质量(5)算出过量盐酸和KOH反应生成KCl的质量(6)求出KCl 的总质量。如果抛开那些繁杂的数据,经过仔细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KOH还是K2CO3,与盐酸反应最终均生成KCl。因此抓住氯元素反应前后守恒,即: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与KCl 中氯元素的质量守恒。则有:(设蒸发后得到KCl固体的质量为X) HCl------------ KCl 74.5 10克×18.25% x 解得: x==10克×18.25%×74.5/36.5==3.725克 二、运用平均值法巧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例2】取10克混合物与足量盐酸盐酸充分反应,有可能产生4.4克二氧化碳的是() A.K2CO3和 MgCO3B.Na2CO3和 CaCO3 C.MgCO3和 BaCO3D.Na2CO3和K2CO3 【解析】本题涉及到许多碳酸盐与稀盐酸的化学反应,可以利用平均式量的方法求解。设碳酸盐的化学式为MCO3,式量为A,则其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CO3+2HCl==MCl2+H2O+CO2 A 44 10克 4.4克 A/10克==44/4.4克 A==100 由计算可知碳酸盐的平均式量为100,即两种碳酸盐的式量的平均值能为100的选项均符合题意。要求一种碳酸盐的式量大于100,另一种碳酸盐的式量小于100即可。对照选项,A和C选项均符合题意。 三、运用关联式法巧解多步化学反应的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练习(含答案)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 A.2:1 B.4:8 C.1:8 D.1:16 2.电解54克水,可得到氢气() A.6克B.3克C.1.5克D.8克 3.化学反应:A+2B=C+D,5.6克A跟7.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克C。现要制得0.4D,则所需A的质量为() A.5.6克B.11.2克C.14.6克D.无法计算 4.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在反应中,铝、氧气、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 A.27:32:102 B.27:16:43 C.4:3:2 D.9:8:17 5.用氢气还原+2价金属氧化物a克,得到金属b克,则该金属的原子量是() A.16b/(a—b)B.4(a—b)/ b C.4b/(a—b)D.b/16(a—b) 6.质量相同的下列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Mg B.Al C.Zn D.Fe 7.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是()A.27:32:102 B.27:24:43 C.4:3:2 D.108:96:204 8.4克氧气可跟()克氢气完全反应。 A.1 B.0.5 C.2 D.4 9.3克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得氧化镁()克 A.10 B.6 C.5 D.12 10.在化学反应A2+3B2=2AB3中,6克B2与足量的A2反应后,得到34可AB3.则化合物AB3中A,B 两元素的质量比是( ) A.17:4 B.14:3 C.14:7 D.14:17 11.用铝和铁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都得到2克氢气,则消耗铝和铁的质量比为() A.1:1 B.27:28 C.9:28 D.3:2 12.2.3克钠、2.4克镁、2.7克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按钠、镁、铝的顺序得到氢气的质量比为() A.1:2:3 B.1:1:1 C.2:3:1 D.3:2:1 13.相同质量的钠、镁、铝、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比是() A.1:2:3:2 B.2:3:2:1 C. 14.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还原8克氧化铜,应该通入氢气的质量是() A.小于0.2克B.等于0.2克C.大于0.2克 15.托盘天平调至平衡,在两盘烧杯中各盛98克10%的硫酸,向两边烧杯中同时分别加入足量Mg,Zn欲使天平仍保持平衡,加入Mg和Zn的质量分别是() A.3克Mg,3克Zn B.1克Mg,1克锌 C.7克Mg,7克Zn D.5克Mg,5克Zn 16.8克氢气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_______克氧气() A.56克B.64克C.72克D.60克 17.制取71克五氧化二磷,需要磷_______克,需要烧氧气_______克() A.30克30克B.30克40克C.31克40克D.40克31克 二、填空题 1.12.25克KCl3跟3.25克MnO2共热,反应完全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7克。则其中MnO2是_______, KCl3分解的质量为_______克,产生的O2质量为_______克。 2.相同质量的Mg、Zn、Fe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产生氢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

九年级化学计算复习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计算复习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化学计算复习 1.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2.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 有关溶液的计算 4. 综合计算 二. 重点、难点: 1.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 综合计算 三. 教学过程: 化学计算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计算 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溶液的计算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有关溶液和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式中每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原子个数的总和,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计算时要先求单个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再乘以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2. 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时要注意表示各种元素质量的符号排列顺序同数字顺序要一致。计算结果要约成最简的整数比。 3. 在计算原子、分子个数或化学式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这一类题目时可利用一些经验公式将难题化简。常用的经验公式有: ()原子个数 元素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1= ()分子个数 物质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2=()在化学式中: 元素质量 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质量 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原子个数 3 A A B B A B = 4.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是根据纯净物中各元素间量的关系进行的。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也是指纯净物之间的关系。含有杂质时应先求出纯净物的质量再进行计算。

5. 许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当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有溶液时,应用溶质质量来进行计算。 6. 正确理解有关固体溶解度概念中的四个要素:(1)一定温度,(2)100g 溶剂,(3)溶液达到饱和状态,(4)被溶解的溶质通常用g 作单位。固体溶解度只同温度有关,同溶质、溶剂的质量无关。 7.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是否饱和无关,与温度无关,只有在饱和状态时才能进行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8.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有: ()溶质质量分数:质 液质质剂1100%100%a m m m m m %=?=+? ()溶液的稀释公式:浓浓稀稀稀浓水2m a m a m m m ?=?=+%% (3)溶质相同的两种溶液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m a m a m m a 浓浓稀稀浓稀混?+?=+?%%()% 9.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一定的综合性,解题时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已知和所求;弄清题中所给的各量关系,理出解题思路,抓住解题关键;计算要正确,单位要统一。 例1. 在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取此混合气体5克与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将此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能得到白色沉淀多少克? 分析:生成白色沉淀CaCO 3中的碳即是原混合气体中的碳,根据碳元素质量守恒的原则,可计算出白色沉淀的质量。5×36%÷0.12=15克。 例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按体积比含氮气78%的空气 B. 含铜80%的氧化铜 C. 98%的硫酸 D. 含氮30%的硝酸铵样品 分析:空气和98%的硫酸是混合物,纯氧化铜中铜的含量为80%,纯的硝酸铵中含氮35%,所以含氮30%的硝酸铵样品为混合物。答案为B 。 例3. 锌粉、铝粉、铁粉、镁粉的混合物a 克与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蒸发水后得固体b 克,求反应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 分析:蒸发水后得固体是ZnSO 4、Al 2(SO 4)3、FeSO 4、MgSO 4 四种物质的混合物,其中包含四种金属的质量,而SO 42-的质量为(b-a )克,而SO 42-的质量与氢气的质量比为96:2 ,所以氢气的质量为(b-a )克/48。 例4. 将8克SO 3 溶于92克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SO 3与水反应得到H 2SO 4 ,所得溶液溶质是H 2SO 4 ,根据SO 3质量求出H 2SO 4质量9.8克,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模拟试题】 1. 甲、乙两同学在室温下各取100克某溶液分别作结晶实验,甲将溶液蒸发掉20克水后,再冷却至室温得晶体3.6克;乙将溶液蒸发掉30克水,冷却至室温得晶体6克(晶体不带结晶水)则如果蒸发掉10克水并冷却至室温,析出的晶体质量为

初三化学计算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计算题 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得到11.2g固体物质,计算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2.刘彬同学的姑父从三峡搬迁到我们家乡后,准备兴建一座碳酸钙精粉厂。为检测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他在实验室用6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2.8g。求: (1)依椐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某工厂的废料中含铁和铜,需回收此废料中的铜.现取铁和铜的混合物样品l0g,向其中加入废弃的稀硫酸50g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1gH2。 求:①废料中铜的质量分数。 ②废弃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7.取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6g,与质量为73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4.4g,计算: (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9.(6分) 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其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__合金; (2)小华取该合金的粉末32.5g,与足量该盐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g气体请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3)若想测出该盐酸的质量分数,你认为实验时必须提供和测出的数据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参加反应的合金质量B.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体积和密度D.产生气体的质量 17、(本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将1.80g不纯的氯化铜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跟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溶液5.85g。求: (1)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答案: 1.解:设原混合物中KClO3质量为x,依题意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6g-11.2g=4.8g(1分) MnO2 由2KClO3=====2KCl+3O2↑(1分) △ 2.44 3.(5分)(1)解:设质量为x的这种稀硫酸可与4.0gCuO恰好完全反应 CuO +H2SO4 =CuSO4 +H2O(2分) 80 98 4.0g 10% x =(1分)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第1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能力目标: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格式,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思想教育: 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地利用资源。 教学重点: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情况分析: 通过前一节的学习,学生对化学方程式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关键,教师应紧紧结合化学方程式意义,引导学生对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这一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分析题意,理清解题思路,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计算问题的能力;通过解题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简明地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1、探究法:通过对问题的合理设计,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探究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 2、边讲边练法:通过边讲边练,及时反馈信息,达到师生互动,争取在课堂40分钟解决本节课大部分问题。 教学辅助设备:小黑板、学生课堂练习资料。

师:投影展示几个高高的大烟囱向空气中排放浓烟,天空黑云一片.这是东北的某城市,冬天大约有150天需要烧煤取暖,已知煤中含1%的硫,若每天烧煤2000吨,则一冬天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有多少吨?你知道怎样计算吗? 学生好奇地开始讨论。 生1:用2000吨×1%╱ ×100%就可以求出二氧化硫的质量。 生2:他求出的二氧化硫的质量再乘以150天才是一冬天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的总质量。 师:两位同学合作的很好,那么这个问题有没有其它的计算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 (师板书):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师:投影(例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完全分解245克氯酸钾,可制取多少克氧气供分组实验? 师:分析示范,并提问。 生:根据(例1),自学课本(例题2)并讨论,总结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一般步骤: 生开始讨论…… 师: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哪个小组首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结论。 生3:根据题意设未知数,一般设为X。 生4:写出并配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生5:求出有关物质间的质量比(即相对分子质量与系数乘积之比,)写在相应化学式下边。 生6:把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质量比的下面。 生7:列比例式,求解。 生8:简明写出答案。 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全面,现在练习检验一下,看哪一位同学书写的规范。 师:投影练习题。 1、实验室要制得96克氧气,需氯酸钾多少克?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2、31克白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多少克?生成五氧化二磷各多少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溶液部分计算题

九年级化学溶液部分计算题 第一类:溶质质量分数定义的应用 1要配制30%60克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多少克?水多少克? 2将10克氯化钠溶解于40克水中,将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的溶液? 320克氯化钾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则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多少?需要的水的质量为多少? 4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0克,现将18克的硝酸钾溶于50克的水中,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多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52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为25克,求2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 ℃时,将60克硝酸钾溶于200克水中,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6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0克,现将50克氯化钠溶于200克水中,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7向3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70克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8向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0克硝酸钾,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9把120克10%的硝酸钾溶液平均分成三等分 ⑴第一份升高温度,求溶质质量分数⑵第二份加入10克硝酸钾求溶质质量分数⑶第三分加入10水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二类稀释与浓缩问题 1.将100克10%的硝酸钾溶液蒸发50克水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2.向200克2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0克水, 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多少? 3.把50克50%氯化钾溶液稀释成10%的,需加水多少克? 4.将2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增至20%,需蒸发水多 少克? 5.配制500毫升质量分数为20%硫酸溶液,需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多少毫升? 需水多少毫升?(20%的硫酸密度为1.14g/cm3,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 6.汽车电动车一般要使用铅蓄电池.某铅蓄电池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 28%的稀硫酸,若用1升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该稀硫酸溶液时,需要水(密度为1 g/cm3)多少升?配得稀硫酸的质量为多少?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有一份锌粉与铜粉的混合物样品,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将32.5g样品加入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1)样品中金属铜的质量是____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9.519.6% 【解析】 混合物中只有锌能够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题目给出了氢气的质量,所以可以根据氢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和消耗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进而求算铜的质量和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所消耗的硫酸中的溶质的质量为y。 Zn+ H2SO4 = ZnSO4 + H2↑ 65 98 2 x y 0.4g 65982 0.4 x y g == x=13g y=19.6g 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32.5g-13g=19.5g 所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g00 10019.6 00 100g ?= 答:(1)样品中金属铜的质量是19.5g。(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2.某小组同学将530 g碳酸钠溶液加入到280 g石灰乳(水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中,使之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计算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2% 【解析】 【详解】 设原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2CO3+ Ca(OH)2=CaCO3↓+ 2NaOH 106 100 80

X 则 解得x =10.6g 所以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 3.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在 20℃时,称取5g 样品,加入27g 水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用去 10%的稀盐酸 36.5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试计算: (1)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已知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g,试通过简单计算确定反应后所得溶液是否为20℃时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答案】80% 10% 不是 【解析】 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氯化氢的质量为:10%×36.5 g3.65g。设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 NaOH + HCl = NaCl+ H2O 40 36.5 58.5 x 3.65g y 40/x=36.5/3.65g x=4g 58.5/y=36.5/3.65g y=5.85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g÷5g×100%=80%。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8554 100%10% 52736.5 g g g g g g +- ?= ++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 20℃时,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36g÷(36g +100g)×100%≈26.5%>10%; 点睛: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4.某化学活动小组用稀盐酸对赤铁矿中Fe2O3含量进行测定时(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得到一黄色残液。为防止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对其组成进一步进行探究。过滤该残液,取100g滤液向其中不断加入5%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沉淀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下: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知识梳理 1.利用_________的化学方程式,才能进行计算,每个方程式各物质间都有固定的_________,质量比_________相等,但等号左右质量比之和_________相等,根据反应中的一种反应物或_________的质量,来计算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_________。在计算过程中要以_________定律为基础,利用正确的反应为依据。 答案:正确质量比不一定一定生成物质量质量守恒 2.在2H2+O2点燃2H2O反应中,_______份质量的氢气与_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___份质量的水,这三种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 答案:4 32 36 1∶8∶9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主要是:①设_______;②写_______;③摆_______;④列_______;⑤解_______;⑥答_______。 、 答案:未知数化学方程式已知量和未知量比例式求解简明地写出答案 疑难突破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剖析:(1)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定要正确。 (2)各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计算正确,有的需要乘上它的化学计量数。 (3)所列比例式中,物质的质量都应该是有关纯净物的质量,如为不纯物的质量,需要算出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 (4)计算中所用的已知物的质量必须是参加反应的。 (5)计算中的单位必须对应统一。 ~ (6)解题过程要完整规范。 问题探究

问题怎样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探究:(1)写的时候,通常先写相对分子质量,然后再写实际质量。在做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写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和未知量,直接列出比例式,或者只写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和未知量,不列出比例式。这些都是错误的。 (2)各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若物质不纯,必须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各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计算正确,有的需要乘上它的化学计量数。 (4)计算中所用的质量必须是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5)计算过程中的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对应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 : (6)必须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如化学式书写不得有误,必须配平等。 (7)解题过程要完整规范。 典题精讲 例题12 g镁带要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需消耗氧气多少克?同时生成氧化镁多少克? 思路解析:本题为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反应物的质量以及生成物的质量。答案:解:设需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同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y。 2Mg + O2====2MgO 48 32 80 - 12 g x y 483280 == 12g x y 解之:x=8 g y=20 g 答:消耗氧气的质量为8 g,同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2。 知识导学 应当十分明确地认识到,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什么

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100篇及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100篇及答案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某混合溶液中含有硫酸和盐酸,取该混合溶液20g 于烧杯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溶液pH 的变化如图所示(BaCl 2溶液呈中性)。求: (1)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g ; (2)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计算20g 混合溶液中HCl 的质量为多少?_____ 【答案】4.66 17.1% 2.92g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可知,生成4.66g 沉淀消耗的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20g ,而总消耗的氢氧化钡的溶液的质量为60g ,则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60g ﹣20g =40g ,据此结合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 【详解】 由图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为4.66g ,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20g 设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分数为x 2 2442Ba(OH)+H SO BaSO +2H O 171 23320gx 4.66g ↓= 171233=20g 4.66g x x =17.1% 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60g ﹣20g =40g 设20g 混合溶液中HCl 的质量为y 22 2()17173 17.1%40g y Ba OH +2HCl BaCl +2H O ?= 17173=17.1%40g y ?

y=2.92g 故填:(1)4.66;(2)17.1%;(3)2.92g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1)主产品Na2CO3的俗名是_____,副产品氯化铵中阳离子符号为_____。 (2)在实际生产中,产品Na2CO3中常混有少量的NaCl,现有样品11.0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A点表示_____,B点的溶质为_____。 ②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答案】纯碱或苏打 NH4+ Na2CO3与盐酸或HCl恰好完全反应 NaCl、HCl 96.4%。 【解析】 (1)Na2CO3的俗名是纯碱或苏打,氯化铵中的阳离子是铵根离子,符号为NH4+。 (2)①由图像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加入的稀盐酸恰好与碳酸钠反应。由图像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加入的稀盐酸的量是过量的,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NaCl、HCl。(5).设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x 100 g×7.3% x=10.6 g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96.4% 答: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96.4%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一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13.25g碳酸钠样品(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放入烧杯中,加入95.8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测得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实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解:①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CaCO3CaO+CO2↑ ③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0056 和已知量、未知量x1t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x==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答:需要碳酸钙。 【要点诠释】 (1)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否则会一错全错; (2)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的是各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 (3)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要带单位; (4)解题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知识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及注意事项 知识点一实例的规范解题格式如下: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注意:未知数不能带单位CaCO3CaO+CO2↑-----------------------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 10056 x1t--------------------------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 = x==------------------------- 计算结果要有单位 答:需要碳酸钙。 【要点诠释】利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格式是本课题的重点: 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 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

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知识点三:几种常见的计算类型 1.常规题: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并且伴随着物质的体积、密度与质量间换算的有关计算。(见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一)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见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二) 3.巧解型:这类题主要是利用所给数据,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数量关系,间接解题(见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三、四) 【要点诠释】由于化学方程式体现的是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若给定物质的体积、密度等条件,应把物质的体积转化为物质的质量。有些题目利用常规化学方程式不易解决的就要想办法看能否用差量法或者极值法等。实际解题没有固定的模式,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规律方法指导]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就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涉及到的题型有选择、计算等。 1.对于常规题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来计算。 a.计算中可能用到的公式有: (1)质量=密度×体积 (2)分解率=已分解物质的质量/未分解物质的质量×100% (3)某物质的质量分数=某物质的质量/含该物质的总质量×100% (4)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 b.计算中易发生的错误: (1)题意理解不清,答非所问。 (2)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使计算失去真正的依据。 (3)单位不统一,有时把体积直接代入计算。 (4)把不纯物质的量当作纯净物的量代入。 (5)粗心大意,求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出现错误。 解题时要注意认真分析题意然后仔细计算;对计算中易发生的错误要尽量避免。 2.有些题不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直接利用质量守恒即可解决。 质量守恒法是利用变化前后物质质量保持不变这一原理进行求解。运用守恒法的解题关键在于找出等量关系,往往从物质质量守恒或元素质量守恒着手。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基本计算 题1、20g红磷完全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五氧化二磷(精确到)同时消耗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O2的密度是/L)(精确到/L) 【思路点拨】在初中阶段,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都是质量关系。若要求出待求气体的体积数,则要将已求出的气体质量换算成体积;若有一定体积的气体参加反应,则先要换算成气体的质量。 【解析】首先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求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再把已知量、未知量写人相应物质的下面,然后列出比例式,求解。所求的是气体的体积,得先求出质量,再换算成体积。

最新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100篇及答案

最新中考化学化学计算题100篇及答案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为了测量铁锈(Fe2O3·xH2O)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①:取20g铁锈,加入足量的14.6%的稀盐酸200g,充分反应。 步骤②:向①反应后的溶液中慢慢滴入16%的NaOH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步骤①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步骤②中与FeCl3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_____g,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根据计算所得数据在图中画出产生沉淀的曲线。 ________________ (4)铁锈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答案】 FeCl3、HCl 150g 21.4g 画图 56.0% 【解析】(1)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由于盐酸足量,所以反应后溶质为 FeCl3、HCl; (2)氢氧化钠优先与盐酸反应,使溶液的pH值变大为7,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时溶液的pH值不变,所以与FeCl3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200g-50g=150g; 设生成沉淀的质量是x FeCl3+3NaOH═Fe(OH)3↓+3NaCl; 120 107 150g×16% x x=21.4g 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1.4g;

(3)所以产生沉淀的曲线为; (4)所以铁锈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56%。 2.我市东部山区盛产石灰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石灰石资源的品质,采用两种方案对当地石材进行化学分析: 方案一: 取10g石灰石粉末样品置于下图所示装置,充分加热至质量恒定,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12g 方案二:另取10g同质地石灰石颗粒样品,置于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4.27g 相关资料: 当地石灰石含有的主要杂技为二氧化硅,其化学性质稳定,加热不易分解且不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计算出两种方案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______ 【答案】42.7% 97% 石灰石分解需要高温,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酒精灯火焰温度偏低,石灰石粉末未能充分分解,引起误差较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8.12g=1.88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