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提高就业质量的举措

高职院校提高就业质量的举措

高职院校提高就业质量的举措1.引言1.1 概述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其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举措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高职院校需要积极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探索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本文将从加强实践教育、提升教学质量和强化职业技能培养三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提高就业质量的具体举措和措施。

在加强实践教育方面,本文将重点介绍实习与实训以及校企合作。

通过实习与实训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培养实践能力和技能。

同时,校企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合作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习岗位。

提升教学质量是提高就业质量的关键之一。

文章将着重介绍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丰富。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教学工作的基础,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养一支具备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

此外,丰富的教学资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教学设备的更新和教育技术的应用。

强化职业技能培养是高职院校提高就业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关注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和实用技能培训。

通过合理设置专业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取理论知识,还能够具备实践能力。

此外,实用技能培训是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技能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该与就业市场密切联系,了解市场需求并开设相关的实用技能培训课程。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提高就业质量需要采取多种有效的举措。

通过加强实践教育、提升教学质量和强化职业技能培养,高职院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并有助于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文章的后续部分,将详细介绍和分析这些举措,并展望未来高职院校提高就业质量的发展方向。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高职院校提高就业质量的举措展开阐述。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文章的主题,即高职院校提高就业质量的举措。

随后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高职院校女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女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女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女生选择在高职院校接受职业培训。

然而,就业市场上,高职女生的就业形势却并不理想,女生的就业率普遍较低,就业难是高职女生面临的普遍问题。

为此,本论文将分析高职院校女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高职院校女生就业难的原因1.性别歧视在招聘中,某些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对于某些职位,男性更容易获得工作机会,而女性却面临就业难的情况。

2.职业偏见由于家庭和社会高度重视男性在职场中的角色,许多用人单位可能更愿意聘用男性,相反,女性可能被视为容易怀孕,不如男性稳定、可靠。

3.缺乏实践经验相对于男生,由于女生在家庭的扮演以及社会压力,她们往往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缺乏实践经验使得她们在求职中表现差。

4.就业观念的陈旧由于环境的问题,某些家庭和社会并不接受女生走职场发展的道路,这可能使得女性对职业的观念偏旧,归根到底她们并不明白自己可以扮演怎样的职业角色。

同时,某些女性甚至缺乏主动性,不敢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实际能力。

三、解决办法1.推广性别平等政府和企业应该呼吁更多的性别平等和反性别歧视行动,这有助于消除歧视和所有就业候选人的机会平等。

2.提高实践能力培训机构、企业等应该更加重视对女性的实践培训,以提高她们的实践能力。

此外,试用期制度的建立也可增加女性在职场的竞争力。

3.更新职业观念建议父母和社会应该平等地对待儿女,还应实施有针对性的计划,包括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课程和培训,以帮助她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职业优势和定位,从而增强就业和职场发展的底气。

4.提高竞争意识建议高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校期间就应该让学生了解职场发展的道理,帮助女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和体力,在职场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

四、结论通过对高职院校女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我们可以看到,高职院校女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并不是自身能力不足,而是社会问题。

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

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

就业E MPLOYMENTOCCUPATION612012 11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王 庚摘 要: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的直接体现,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意义重大。

就业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学校以及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取得实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职学生 就业能力一、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问题就业能力的概念正式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关注的是自然失业者和结构性失业者的就业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对就业能力的关注开始多元化,研究逐渐成熟。

国际劳工局对就业能力的定义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中出现变化的能力。

美国哥伦比亚企业就业能力委员会将就业能力定义为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

国内学者郑晓明研究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综合能力。

从各方对就业能力的界定来看,就业能力是一种适应就业环境变化的自我发展能力,是一种可通过改善和调整自身技能、知识和综合素质,以满足不同职业岗位需要的一种可以开发和培养的综合能力。

作为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看,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基本的工作能力,往往也被称为职业能力,包括人际交往、沟通协调、团队协作、适应环境等社会能力,以及获取专业技能、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从事相关工作岗位所必备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等。

基本工作能力是高职学生成功就业的基本素质,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基本标准。

二是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也被称为专业能力,该项能力反映着学生能否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综合运用在具体的工作之中,专业能力是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关键。

三是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体现出对自己准确把握,对就业机会的准确把握,对自身的营销能力,即求职能力。

如何提高在校高职学生的就业力

如何提高在校高职学生的就业力

浅谈如何提高在校高职学生的就业力自高校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都有了接高等教育的机会。

在令人欣喜的同时,不断扩招也造成越来越多的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每年的大学毕业生的就问题成为了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场场爆满的毕业生招聘会成为莘莘学子希望之地。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能回避的问题,大学生是否能顺利就业,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关系到社会和经济的稳定,也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战略思想,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在校学生的就业力,就成为当务之急。

1 就业力的概念及构成1.1就业力概念“就业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重要阐述和概括,突出了素质教育,使学校的教育目标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条件相吻合,体现了高职高专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

就业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满足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实现就业理想,并在今后社会职业活动中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目标的本领。

1.2就业力的构成因素大学生的就业力不单纯指一项技能、能力,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

就业力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概括,在内容上它包括学习能力、求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等。

(1)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

大学生要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不被社会淘汰,它是就业力的基石。

(2)求职能力求职能力是指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获得满意职位的能力。

主要包括职业判断能力和应聘能力。

(3)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解决就业实践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反映。

(4)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指毕业生在职业实践中对职场的适应和融合力。

是创新能力、政治鉴别力、社会洞察力和情感道德品质的综合体现,它是大学生思想成熟与否的标志,也是毕业生在各种环境中自我心理、生理的调节能力,是完成由学生角色向社会职业角色顺利转换的关键。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一、引言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其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

了解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1、就业率普遍较高:与本科毕业生相比,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由于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毕业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2、就业质量有待提高:尽管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率方面表现良好,但就业质量仍有待提高。

许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技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个人职业发展。

3、区域性就业不均衡: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多集中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一些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则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1、就业观念有待转变: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就业期望过高,不愿从事基层工作或到边远地区工作,导致就业难度增加。

2、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脱节: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不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毕业生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脱节,就业竞争力下降。

3、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不足:一些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体系,学生在校期间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感到迷茫。

四、对策与建议1、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高职院校应建立完善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体系,通过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举办职业讲座、开展实习实训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

2、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3、加强区域合作和农村支持: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和农村支持工作,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等方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质量。

“双高计划”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举措

“双高计划”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举措
此外,学生在校期间要主动参加实践,加强学习,积极 参加校内外各种比赛和活动,考取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 在实习期间努力提升自身技能本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进行客观的自我分析,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制定就业目标、不 盲目就业,主动找寻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后要吃苦耐劳, 积极进取,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岗位上创造价值。(作 者单位 /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工作与所学专业匹配度较低。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就是就业专业匹配度,这是是否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直接体 现。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是衡量人职匹配程 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毕业生在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岗位工作, 有利于他们发挥专业优势,能更快地适应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有一些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岗位和自己所学专 业并不对口,而毕业生离开原来所学的专业,到其他的专业 岗位上工作,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也会使他们重新学习 与工作有关的内容。
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就业观是人 生理想在职业选择上的具体体现,是一个人对职业目标的 追 求 和 向 往 。只 有 以 正 确 的 择 业 观 、就 业 观 引 导 就 业 预 期 , 才能科学把握就业方向和职业目标,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 后摆正工作态度、提升工作业绩打下坚实基础。高校要多 措并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理想信念教育是使 学生开拓进取、拼搏向上的强大精神支柱和不竭的动力源 泉。高校要把就业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高校 辅导员要利用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理 想信念。
就业稳定性较差。就业稳定性反映了毕业生对职业岗 位的适应程度,毕业生连续在某一单位工作的时间越长, 职业稳定性就越高,它从侧面反映着就业质量。一般而言, 一定的职业稳定性是就业质量较高的外在表现。有的毕业 生进入企业工作后,发现实际情况与当初招聘时的信息有 差距,工作环境相差较大,工资与自己的期望有差距;有 的毕业生坦言公司工作强度太大,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 还有的毕业生认为岗位实际工作内容和之前预期的差距过 大,不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晋升空间狭小,看不到未来 的前景,选择离职。

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1 引 言2019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高职院校实现扩招100万人的目标。

经历严峻的疫情考验,在2020年5月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高等职业教育扩招被再次提上日程:在2019年扩招100万人的基础上再次扩招200万人。

这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充分重视,也让更多群体有了进入大学校园学习提升自己的机会。

但是对于个体来说,近年来就业市场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加。

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日趋严峻。

高职院校学生唯有想方设法提升自身就业能力,才能在就业大潮之中脱颖而出。

虽然我国抗击新冠疫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受世界多国爆发性流行的影响,国内疫情防控措施依旧十分严格,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将长期持续。

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是政府、高校、学生三方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2 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变化2.1 劳动力市场用人需求减少受疫情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面临不小的挑战。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卢海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依据2020年第一季度智联招聘大数据的分析报告显示,相对于2019年同期,2020年第一季度无论是招聘岗位数还是招聘人数都有27%左右比例的下降。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0年高校毕业生达到874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而2021年高校毕业人数预计突破900万大关。

以上数据表明,大学毕业生持续增多加重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不平衡,就业压力愈发显现。

为扶持受疫情冲击最大的2020届高校应届毕业生,国家出台了大量帮扶政策,如2020届应届生身份可延长两年以及硕士研究生、公务员、事业单位扩招等。

2020届未就业群体以应届生的身份加入求职大军,与2021届应届生展开激烈竞争,这成为2021年就业市场主基调。

2.2 就业市场对人才素质要求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受学历和工作经验限制,就业往往职位和起薪较低,多从事基层服务行业。

试析怎样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

试析怎样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

试析怎样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高职教育的毕业生数量也越来越多。

但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却也是一直存在的。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呢?一、加强对就业市场的了解高职教育的职业化理念,意味着教育的重心在于提供职业技能和就业技巧。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就业市场的了解,掌握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趋势。

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逐渐形成适应就业市场的教育体系。

二、完善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高职教育应该以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主要目标,因此,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应该完善。

在现代经济市场中,企业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和个人素质,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注重职业素质和实际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高职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除了学生本人的迷茫和不足外,学校也应该承担起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责任,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帮扶。

例如,在学生的就业前准备和招聘信息等方面及时提供帮助和咨询。

四、拓宽就业渠道和机会高职院校应该拓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和机会,除了传统就业方向外,应该引导和开发新型就业方向和门路,例如:创业和自主创新、国外就业等。

五、提高学科科研水平高职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是提高毕业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可以让高职毕业生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加强对就业市场的了解,完善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和机会,以及提高学科科研水平等方面的努力,为高职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保障,也促进社会繁荣稳定和经济发展。

浅谈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浅谈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浅谈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摘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途径。

本文在阐述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五条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对于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途径什么是就业能力?国内外学界和各种社会组织有着多种不同的解释,至今仍没有形成关于就业能力概念的统一定义。

在各种定义当中,笔者较认同国际劳工组织对就业能力的界定。

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就业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它的构成包括诸多方面。

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专业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2)实践能力(收集信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新技能掌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执行能力);(3)思维能力(目标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策略谋划能力、创新能力);(4)自我意识发展能力(正直诚信、服务意识、自信、吃苦耐劳、责任感、敬业精神、成就动机和持续学习能力);(5)适应能力(主动积极、毅力、忍耐力、应对危机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6)应聘能力(竞争意识、推销能力、职业规划能力)。

1、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1)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感到大学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落后,很难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这主要是由于许多高校存在着落后的办学理念,没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多技能、高素质人才,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且难以顺利就业。

(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欠缺。

主要原因是就业指导师的缺乏导致没有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教师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如果指导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实践经验不足就会限制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2.1高职院校应改革专业课程内容,使其与社会需要相结合高职院校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把专业设置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高职学生如何提升个人就业能力

高职学生如何提升个人就业能力

专题——职业素质决定职业成败讲稿职业与人的一生密切联系着,是人安身立命之所在。

一个人职业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他的一生。

是取得成就的最关键因素,决定着职业成败。

当今社会生活瞬息万变,社会职业千姿百态,职场竞争异常激烈,变幻莫测。

青年时代是多梦的时代,富于憧憬和理想、勇于开拓和迎接挑战是当代青年的一大特征。

作为即将走入社会的你们,应该怎样来顺应社会需求,把握好各种机遇,全面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为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开拓和设计出宽广而又顺畅的道路,以成就自己的职业梦想,这是我们今天需要进一步认识的问题。

下面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共同了解一下:一、什么是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有哪些。

二、什么是职业素质、职业素质的含义、职业素质的基本特征及职业素质的构成有哪些?三、职业素质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四、我们应该如何提升司法警官职业素质?一、职业能力的涵义1、能力是指人们完成某种活动的质量、效率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任务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包括多方面内容,即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的心理系统,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

认知能力是指学习、理解、分析、概括、推理能力;操作能力是指动手能力、操纵制作能力和运动能力;创造能力是指独立地以新的模式、新的思维去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并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而发现新的原理、形成新的技能、发明新的方法、获得新的成果: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际交往能力、对新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自身与环境达到平衡的调节能力。

能力的心理结构式较复杂的,根据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在本世纪初提出的二因素论,可将能力分为一般能力(一般因素)和特殊能力(特殊因素),人要顺利的完成某种活动,都需要有着两种因素参与,而一般因素在能力结构中是基础和关键。

通常认为能力是顺利的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这些能力是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般能力,通常称为一般智力。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建议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建议

专业技能培养
根据行业需求,结合企业 实际,制定专业技能培养 方案,确保学生掌握相应 的职业技能。
实践操作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模拟 项目、实习实训等方式,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
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深化校企合作
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 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
需求紧密结合。
产教融合
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让学生在 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提 高学生对行业和职业的认知。
缺乏职业规划
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 规划,对自己未来的发展 缺乏清晰的认识,导致在 就业过程中缺乏目标。
社交能力较弱
一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较差,与同事和上级的沟 通不够顺畅,影响工作效 率和职业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问题分析
教育模式存在问题
当前的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存在 一定的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够 合理、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等, 导致学生无法获得足够的实践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案例分析:某高职院校就 业能力提升实践
某高职院校概况及就业能力提升背景
学校名称:某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位置:某省某市
学校规模:全日制在校生约10000人
就业能力提升背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 争加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学 校致力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 提高学生竞争力。
某高职院校就业能力提升举措及实施效果
举措一
01
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
合作企业
02
与当地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实施效果
03
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提高,企业认可度增加,就业率

浅谈高职学生如何提升就业能力

浅谈高职学生如何提升就业能力

随着高职院校的扩大招生,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高质量就业成为学生和家长的最大期待,于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迫在眉睫。

然而,在安徽省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有些问题也慢慢显现,主要有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系统混乱;教学实训设施不足,“双师”型教师力量不足,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学生综合素质难以提高,就业观念薄弱。

这一发展中的问题使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就业难,就业层次低的问题一度成为学生、家长、社会、政府关注的热点话题。

1 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力要求的具体表现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力要求越来越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求职准备的能力。

主要包括求职信息收集整理能力、自我发展定位、求职简历表制作和自荐能力、面试能力、笔试能力等方面,这是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的前提条件。

(2)工作能力。

包括人际沟通交往能力、适应工作环境能力、开展工作能力及学习能力,这是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的前提条件。

(3)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力。

即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全面地学习,在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前提下,利用专业素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协调能力、协作合作能力等。

(4)综合素质能力。

包括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及发现各类突发事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能力等。

(5)创新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毕业生走出校门后,在社会工作中,不断解决困难、开创局面的能力,这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生涯的关键。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际情况的就业能力构成要素与指标见表1所列。

2 我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能力现状及成因分析据统计我校近三年留在本省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分别为61.8%、55.23%、66.54%,2021届毕业生总数2772人,就业2623人,就业率为94.62%,学生就业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1)工资待遇较低。

薪酬待遇是高职院校大多数毕业生就业时考虑的重要问题,对高职毕业生来说,找到待遇较好的工作相对比较困难,大多数学生毕业之后只能进入企业从事基础性工作。

薪酬预期与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薪酬预期与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薪酬预期与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摘要】高职大学生的薪酬预期与就业能力在就业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薪酬预期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还直接影响着就业能力的提升。

本文从薪酬预期对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就业能力的重要性、提升途径、薪酬预期与实际就业情况的关系以及启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薪酬预期和就业能力是相互关联的,必须重视薪酬预期对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同时提高就业能力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高职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该合理设置薪酬预期,注重提升就业能力,以提高竞争力和职业发展。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薪酬预期,就业能力,提升,关联,影响,途径,实际就业情况,启示,重要性,综合考虑,因素1. 引言1.1 背景介绍薪酬预期与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引言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越来越多的高职大学生进入职场。

与之相对应的是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高职大学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薪酬预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薪酬预期是指一个求职者对于自己未来工作的薪资期望。

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薪酬预期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对自己价值和能力的一种表现。

很多高职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却存在着对于薪酬预期的模糊和不合理,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就业能力的提升。

2. 正文2.1 薪酬预期对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薪酬预期对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高职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自己对薪酬的期望来选择工作机会,这种期望往往会影响他们的就业能力和表现。

薪酬预期可以直接影响高职大学生对工作的态度和积极性。

如果一个学生对薪酬有较高的期望,他们可能会更积极地去争取工作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相比之下,如果一个学生对薪酬没有太高的期望,可能会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得比较懈怠,不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薪酬预期对高职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生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目标合理设定薪酬预期,并且在就业过程中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职场的竞争和挑战。

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5E”培育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5E”培育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5E”培育体系构建研究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概述 (6)1. 就业能力的定义与内涵 (8)2. 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9)3. 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特点分析 (11)三、“5E”培育体系的理论基础 (11)四、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5E”培育体系构建 (13)1. “5E”培育体系的构建原则 (14)2. “5E”培育体系的框架设计 (15)3. “5E”培育体系的实施步骤 (17)五、“5E”培育体系的具体实施策略 (17)1. 培育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19)2. 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 (20)3. 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与推广 (21)4. 职业素养与技能培训的强化 (23)5. 持续改进与评估机制的建立 (24)六、“5E”培育体系的实施效果与评价 (25)1. 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6)2. 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 (27)3. 存在问题的诊断与对策建议 (28)七、结论与展望 (30)1. 研究结论总结 (31)2. 研究创新点阐述 (32)3. 研究不足与局限 (33)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4)一、内容综述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日益凸显,其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有效地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众多教育专家和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5E”培育体系便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框架,旨在通过五个关键要素——即专业技能(Essential Skills)、持续学习(Continuous Learning)、团队协作(Teamwork and Collaboration)。

来全面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专业技能是就业能力的基础,它要求高职毕业生掌握所学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职场的需求。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教育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适应性,是国家重要的人才梯队。

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本文将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就业对策研究。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分析1. 就业面临较大的挑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前受到的歧视和偏见较多。

由于社会认知度不够,许多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学历存在质疑,导致他们的就业难度增加。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能力持有质疑,影响学生的就业前景。

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实习经验相对较少,缺乏与用人单位的深入联系和沟通,影响学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能力。

2. 就业状况普遍偏低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较低。

在纷繁复杂的人才市场上,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难度增加,竞争压力较大,造成了一定的就业状况偏低的现象。

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挑战,也给高职院校及相关部门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3. 就业对策研究面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就业对策研究,以有效改善学生的就业现状。

(一)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培训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组织实践活动和校企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和素质,增加与用人单位的对接机会。

(二)深化产教融合,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该深化产教融合,与用人单位建立紧密联系,共同探讨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与用人单位的深入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培训服务,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拓宽就业渠道,多方联动高职院校应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多方联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高职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然而,当前高职学生就业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就业困难1.1 专业不匹配高职教育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但由于市场需求变化较快,部分专业与实际岗位需求不符合。

在选择专业时,学生缺乏足够的信息和指导,导致错误选择。

对策:加强专业调研,在开设新专业之前进行市场需求调查,确保专业设置与实际需要相匹配。

同时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认清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1.2 职业素质不足虽然高职教育侧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但在软技能方面仍存在差距。

一些学生缺乏沟通、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在招聘过程中难以胜任相关工作岗位。

对策: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将沟通、团队合作等软技能纳入课程设置,并通过项目实践和实习培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建立岗位需求与校企合作机制,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二、就业信息不对称2.1 就业信息获取渠道狭窄当前高职学生在就业信息获取方面主要依赖于校内就业服务中心和招聘会,但这些渠道的覆盖面较窄,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对策:加强网络化招聘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就业信息来源。

组织更多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如在线招聘、校企线上交流等,增加学生接触外部资源的机会。

2.2 实习机会不足一些高职院校缺乏充分的实习资源和创新创业平台。

当然我说到底是个人是否认真从事了高考日报工作,而不是你可以考虑自行查找由没有运营经验或不是正式注册公司所创办获得特殊情况下具体报社错导师开放公司在招聘上的渠道以及对人才需求的理解和把握有限。

对策: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争取更多实习机会。

学校可以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实践需求,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平台。

三、缺乏自我发展意识3.1 就业观念单一一些高职学生对就业观念存在误区,过于追求稳定就业而缺乏发展动力。

这种心态容易导致学生对岗位工作不持续投入,影响个人职业发展。

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策略研究

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策略研究

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其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挑战。

调查数据显示,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理想,尤其是在一些新兴行业和跨学科领域的就业情况较为困难。

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包括就业观念不清、就业技能欠缺、求职渠道狭窄等。

面对这些现实问题,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只有通过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才能提升高职毕业生的竞争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对于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进行系统性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00字】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研究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可以帮助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就业质量,实现自身的自我价值。

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可以促进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增强学校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也符合国家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策略,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以期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帮助。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2. 正文2.1 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面临新的挑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对就业市场了解不足,导致就业选择不够理性。

一些学生在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欠缺,难以满足企业岗位需求。

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

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

三、产教结合 、校企合作增强学生 的就业能力
著名教育 学家 吕型伟 曾撰文对我国传统教育进行 了回顾与总 结 :教学 内容死板 ,教学 大纲多年不变 ;单纯的知识教育 ,旧有 经验 的复制 ,忽视 实践 ,没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以考试分数评 高低 :忽视人 文教 育 ,没有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等。学校通过企业 反馈 与需要 .有针 对性培养人才 ,结合市场导 向,注重学生 实践 技能 ,更能 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形成 了一 中新型 的教学 与就 业
专业要根据培养目标市场需求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实际要求来设置和调整同进要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学校教学工作相对稳定的关系学院要确定个特色鲜明的骨干专业同时要加强专业过程的管理和指导要按照职业技术教育规律办事多培养应用型人才
山 西 青 年

了解 生涯规划 。明确个人性格适合的专业方向 模式 :校企合 作。校企合作 常见 的模式和优 势 : 性格是命 , 职业是运,性格和职业的组合才成了一个人真正的 ( 1) 学校 引进企 业模式 :让 学生把理论 和实际相结合 ,真
命运 ,大学生只有在职业生涯规划 中清楚 自己性格 ,才能找到适合 正做 到校企 资源共 享。 自己性格的职业。有道是 :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千真万确。 ( 2)工教结合模 式 :学生利 用 自己的业余 时间 ,把 自 己的 对 自己要做的或是将要做 的事没有任何准备就是在为失败做准备 ! 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 当中,一来巩 固 自己的专业 ,二来可 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 。对每个人而言 ,职业生命是有限的, 以赚到 自己的生活费。 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 。 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当代 ( 3) 订 单模式: 是一 种校企深度融合 的产物 , 企 业需要什么 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 ,踏入这个拥挤 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 的 样人才 ,学校立 即修改人 才培 养方案 ,按照企业的需要培养专业 需要 , 使 自己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 , 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 技能人才 ,成就企业精英 。 涯规划,将 自己的未来好好 的设计一下 。有了目标 ,才会有动力。 四、熟悉国家政策 。扩展就业渠道 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确定人生方向和奋斗 目标,认识 自身 学校就业指导 老师熟悉国家各项政策 ,根据学生 的就业 意向 的价值 ,增强竞争力,塑造更清晰的自我 ,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 和实 际情况 ,指导 不同的就业途径。国家最近几年给 大学 生的政 项 。我认为:大学生做生涯规划可 以用 “ 我是谁 ”、 “ 我在哪”、 策有 :鼓励 高校毕 业生到基层 、到 中西部地 区就业 ,鼓励 高校毕 “ 我能干什么”这三句话时时提醒 自己。 业生应征入伍 ,积极聘 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 国家 和地 方重大科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及胜任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及胜任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及胜任力提升的策略研究【摘要】本文围绕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及胜任力提升展开研究。

在探讨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分析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探讨了就业能力提升的策略,设计了胜任力培养方案,讨论了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的作用,以及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机制的建设。

结论部分强调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高职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促进其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胜任力、提升策略、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合作机制、重要性、发展方向、研究背景、研究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胜任力成为了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转型的背景下,企业对高职生的用人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企业更加注重人才的全面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而高职学生在实际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

如何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胜任力,促进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的紧密结合,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课题之一。

通过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及胜任力提升的策略研究,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高职学生就业问题存在的矛盾和不足之处,推动高职教育向更加贴合市场需求、更具实践性和专业性的方向发展。

的探讨将为解决当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及胜任力提升的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职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提升其就业能力和胜任力对于他们未来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高职学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来源,其就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通过深入研究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及胜任力的提升策略,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等教育与实际就业需求的对接,对于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浅析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浅析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摘要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本文根据高职教育和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阐述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叙述了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种途径,为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就业能力学生高职教育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就业质量的好坏,极大影响着高职院校办学的社会认同度,影响着高职院校办学的持续能力和校园稳定,影响着高职院校办学的成败。

因此,高职教育不应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职业技术的教育培训、让他们顺利毕业,还必须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一、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从我国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就业工作开展的经验来看,他们的就业能力应该有两个层次,即基本就业能力和获得持续发展的就业能力。

第一,基本就业能力,即获取可供自己职业起步的平台的能力。

主要包括:(1)基本的专业技术能力,这是他们就业的前提。

这也是用人单位所看重的,如果高职学生不具备这种能力,那他们就与我国现阶段所谓的农民工在能力方面没有什么区别了,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就不具有社会所期望的那种就业竞争力,而不能获取与自身的社会身份相一致的工作岗位,即实质上不能够获取与高职院校毕业生身份相吻合的职业岗位。

(2)工作环境适应能力。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环境与学生毕业后工作环境差异太大,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工作环境适应能力,才能在刚刚获得的工作岗位上站稳脚跟。

(3)社会交际和沟通能力。

当前的社会生产几乎都是社会化大生产,每一个从业者都需要与其他人良好合作才能完成某项工作。

如果高职毕业生的社会交际和沟通能力不强,他们事实上是难以完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的。

第二,持续发展就业能力,即高职学生初次就业后在工作岗位上持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最终达到实现自我的能力。

包括:(1)多元技术能力,即一系列与自己职业相关的与不同岗位相适应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
电商101班唐润娣 1004020106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社会的外在因素以及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一个社会普遍关注并日益重视的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当中的一部分,也不能独身置外,所以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学生,我深感未来的就业压力,但这是我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觉得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自己四个角色的共同参与,才能有望更好的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第一,作为国家,大学生的就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了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这其中包括:
1.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方就业;
2.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兵役;
3.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
4.积极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5.强化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作为执政机关的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中的主渠道作用,建全社会公共职业训练平台,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实施职业训练,使其掌握职业搜索的能力,获得对职业领域的适当了解,提升就业与发张所需的相关能力。

其次,政府要建立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的职业标准体系,提高职业培训质量。

再次,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采用财政政策激励社会各界以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的建立,以扩大高校在就业能力方面的可利用资源。

在社会上起良好模范带头作用。

第二,企业作为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角。

积极参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也是应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

同时,也可以为自身招纳人才提供有意的借鉴。

如企业可以在毕业生大三的时候就提供就业岗位让学生在进行实操中能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的工作中,并在工作中又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另外,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积极参与高校的专业设计和课程设计。

并根据实际的需要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保持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需求衔接,提升大学生的可雇佣性。

把大学生真正培养成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效益的人才。

第三,高校作为大学生的培养基地,更是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首先,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时该做到以下几点:
1.应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灵活务实地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

要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需要为依据,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纠正只注重现有师资,忽视市场需要的倾向。

同时,要将就业状况作为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调整的依据,对连续3年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就业
率的专业应中断或停止安排招生计划,对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应予调整。

要把重点放在专业建设上,转变过去那种把专业理解为固定化课程、规格统一、批量培养的观念,强化其作为课程组合或课程模块的概念,更多地体现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适性、灵活性、务实性等特点。

2.加强与企业合作办学,倡导“订单式”培养,大力推进弹性学制和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

“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要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培养人才的途径和方式,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行“订单式”对口培养,加强针对性和适应性。

要根据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适时修改教学计划,恰当安排教学、实习实训等活动,促进学校与企业和用人单位形成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

此外,学校还应根据职业技术与职业岗位的特点,以实际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标准,积极推行弹性学制,实行多种学制并举的教学管理制度。

3.根据高职教育的教学规律和特点改革教学。

要积极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

要按照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要强调以能力为本,以应用为目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通。

教材建设、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注意及时跟踪先进技术的发展,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相关内容。

4.大力推行高职高专毕业生“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

要采取特殊措施,加强就业所需要的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对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要在学生毕业前采取紧急措施及时调整、补充相关课程,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做好应急准备,促进学生就业。

要培养学生的广适性能力,积极尝试开设“第二专业”、“辅修专业”或系列实用课程、考证课程等方式,鼓励学生选择相关职业领域或职业资格证书等课程组合模块进行自主学习,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要主动与劳动、人事部门联系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高校也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从根本上坚定学生的理想和信念,引导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增强振兴中华、建设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敬业精神,倡导诚实守信。

要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为他们的素质拓展提供服务,通过各种活动加强学生个人气质、能力、品格等各种要素的训练,提高人文素养。

2.加强就业心理素质教育。

高职高专学生的求职心态正确与否决定着他们的就业机遇,就业心理素质对学生能否被录用和录用后的工作成败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依赖、焦虑、自卑、自傲和攀比等心理问题,学校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自信、耐挫等心理素质,将就业
指导与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相互融合,为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打下基础。

为此,首先要加强全程就业心理素质教育,为高职生求职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准备。

要尽早地、系统地进行就业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尽早树立良好就业心态、完美就业心理素质。

及时辅导毕业生应聘、面试的心理技巧,提高其应聘和面试的成功率。

其次要以人才质量作为提高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根本。

实行就业心理素质教育的人本化,帮助其正确进行自我认识与评价(对所在学校、所学专业和自我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正确定位,进行自我设计,增加从容就业、竞争成功的机率,形成稳定良好的就业心理。

3.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加强社会实践教育。

社团是带动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它在配合学校实施能力本位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营造职业氛围、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

要体现团组织在帮助大学生成才工作中的综合效益和完整价值,以培养优秀大学生作为工作的重点,从而带动一大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大学生群体茁壮成长。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

要以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勤工助学活动为重点,深化学生课外活动,推动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发展,引导学生面向社会需要,完善知识、技能结构。

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面向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克服困难、公关技巧等能力,以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第四,作为置身求职者的高职院校学生。

应该积极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以下几点我觉得是很必要的。

1.学生要转变观念,适应社会。

学生就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己是大势所趋。

因此,我们学生应尽快适应形势的变化,转变观念,接受“自主择业”的挑战。

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学习,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

及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增强求职的竞争能力和实际效果。

2.学生应面对现实,准确定位。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同普通老百姓找工作一样,不存在照顾、包统的问题。

因此,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准确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正确对待高职高专学生就是要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的客观现实,根据所处的择业环境,调整自己的期望值,进行切合实际的选择,从一些基础的工作做起,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

特别是要把眼光放到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乡镇企业、社区。

现在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它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市场。

3.学生要勇于竞争,自主择业。

学生要懂得,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竞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唯有通过双方的选择,优胜劣汰才能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

“狭路相逢勇者胜”。

要养成风险、自信、自主、进取的良好意识,消除惰性心理和自我封闭、害怕风险等不良心态,克服依赖心理,掌握择业主动权,敢于和善于推销自己。

4.学生调整心态,正视挫折。

由于我国正处在改革的关键阶段,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竞争中,遇到干扰和障碍,碰到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

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及容易产生急躁心理和心态失衡。

因此,在平时我们就应该养成良好的求职心态,确立“是金子总会闪光”的观念,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

5.学生迎接挑战,积极创业。

当前,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重要的就业方式。

大力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能力和人格,我们要树立创业观念,掌握创业理论,学到创业技能,提高创业能力,才能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业,高质量地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