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 2-5《种子的萌发》 教科版
《种子的萌发》教学案例
《种子的萌发》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种子的结构和萌发的过程;
2.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过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准备新鲜的豆类种子如豌豆、黄豆等;
2.透明玻璃瓶、湿纸巾、盘子等实验用具;
3.学生笔记本。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种子的结构和萌发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种子如何发芽,生长为植物的过程。
2.实验操作(15分钟)
a)每组学生准备一小瓶,将湿纸巾放入瓶中;
b)将豆类种子放入湿纸巾中,适量添加水;
c)在自然光下摆放瓶子,并记录观察每天的变化。
3.实验记录(15分钟)
学生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变化,并在笔记本上做好实验记录。
4.讨论及总结(20分钟)
a)学生将观察到的种子的萌发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并讨论萌发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b)老师指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概括种子的萌发过程。
5.实验报告(10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记录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口头展示。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种子的萌发过程,加深对种子的理解。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激发了他们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兴趣。
在实践中学习、讨论、总结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这种实验案例更适合小学生或初中生进行,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适当调整难度和深度。
教科版科学四下2.5《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下2.5《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种子的萌发》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和成分,以及种子萌发的条件。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种子萌发的基本过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身边的自然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还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经验,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种子的结构和成分,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种子的结构和成分,种子萌发的条件。
难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以及如何设计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种子的结构和成分,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和条件。
2.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植物,对种子有一定的了解。
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种子、实验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种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颗饱满的种子和一颗干瘪的种子,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这两颗种子有什么不同?”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种子的结构和成分,以及种子萌发的条件。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种子的结构。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实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了解种子的结构。
(2)设计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例如,设置不同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观察种子萌发的情况。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种子结构和成分、种子萌发条件的掌握情况。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我们所学的种子,还有哪些植物的种子可以萌发?让学生举例说明。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2.5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
5、种子的萌生【教课目的】科学观点:1、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生命,条件适合时种子就会萌生,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生过程中起着不一样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进行对照实验并做记录。
2、运用感官和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感情、态度、价值观:培育研究种子奇妙的兴趣,养成仔细仔细、坚持察看的科学态度。
【教课要点】察看蚕豆种子的结构与各部分的作用。
【教课难点】认识子叶在蚕豆抽芽过程中的作用。
【教课准备】演示:课件分组:培育皿、镊子、小刀、放大镜、浸泡 2 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不一样抽芽阶段的蚕豆种子【教课过程】一、引入复习:植物妈妈利用哪几种方法将种子散布到了远处?议论:种子在如何的环境下能够萌生呢?板书课题:种子的萌生二、研究过程1、察看种子的内部结构(1)种子萌生的过程中终究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第一要认识种子的内部结构。
(2)介绍实验资料。
浸泡 2 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
(3)演示解剖方法。
示范用镊子剥蚕豆皮的方法,重申要领:a.不要焦急; b.把剥了皮的蚕豆从张口的那处当心掰开,放在培育皿中。
b5E2RGbCAP(4)分组研究。
研究要点:种子能够分红几部分?注意比较三各种子的异同。
(5)报告沟通。
(6)认识种子的各部分(绘图)。
双子叶与票据叶的例举。
推断:种皮、胚根、胚芽和子叶在蚕豆种子生长过程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p1EanqFDPw2、察看抽芽天数不一样的蚕豆种子(1)种子萌生的过程中种子的各部散发生了什么变化呢?(2)发放不一样抽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3)察看不一样抽芽阶段的蚕豆种子外形。
(4)解剖不一样抽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5)报告沟通研究发现。
(6)子叶在蚕豆抽芽过程中的作用?三、小结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蚕豆的胚包含胚根、胚芽和子叶。
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生过程中起着不一样的作用。
四、怀疑双子叶植物与票据叶植物在种子结构上不一样,花和受精过程也不一样吗五、部署课外活动作业连续察看蚕豆种子抽芽的变化过程并做好记录。
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种子的萌发》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种子的萌发》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科学课教学的教材内容为《种子的萌发》,是四年级下册的科学课教材。
该章节主要讲述了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生长的过程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种子的结构、不同种子的特点。
2.了解种子萌发生长的基本过程。
2. 能力目标1.能够观察和描述种子萌发生长的基本过程。
2.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并据此归纳总结探究问题。
3. 情感目标1.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对科学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锻炼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搭建好实验展示台,并备好实验所需物品。
3.准备好讲义和教学PPT。
2. 教学流程环节内容导入 1. 在黑板上写出“种子的萌发”几个字,带领学生回忆种子和植物自然发展的过程。
2. 显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到植物从种子到成长的过程。
3. 向学生提出问题:在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种子萌发成为植物的过程?4. 让学生小组交流,并向全班进行展示。
讲授 1. 分组向学生展示不同种子的结构。
2. 讲解种子的生命周期和萌发的过程。
实验 1. 向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和目的。
2. 给学生一些简要的指导,但是还是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发现。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记录。
1.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总结,让学生发现萌发的关键因素。
归纳总结2. 围绕教学目标和实验内容,进行总结性的讲解。
1. 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2. 提供在线测试作为自主学习的辅助工具。
3. 下堂课前为学生安排复习任务,并与学生互动,解决疑问。
3. 课堂互动1.导入环节: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家中开花的植物,并让其分享一下这些植物的萌发过程。
2.讲授环节:随时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加深学习印象。
3.实验环节:理性引导,避免过分干预,让学生自主实验,自主探究。
4.归纳总结:让学生进行自主总结,分享归纳结果。
教科版科学四下2.5《种子的萌发》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2.5《种子的萌发》教案一. 教材分析《种子的萌发》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萌发的条件以及萌发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种子内部的结构以及萌发的过程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种子的结构,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观察并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
2.难点:种子内部结构的观察,种子萌发的条件的探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观察法:指导学生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种子萌发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种子、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2.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单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颗种子,引发学生对种子的好奇心和兴趣,进而提出本节课的主题《种子的萌发》。
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种子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种子的组成。
接着,教师用实物展示种子,让学生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并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种子萌发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1.每组取一颗种子,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的萌发》公开课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的萌发》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种子的萌发》是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材以实验活动为主,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操作经验,他们对种子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种子内部的结构和发展过程不是很清楚。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观察和描述物体特征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种子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掌握探究种子萌发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难点:理解种子内部的结构和发展过程,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种子、植物图片、实验器材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颗种子,实验记录表格。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从种子变成植物的?让学生对种子的萌发产生兴趣。
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种子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让学生了解种子的外部和内部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种子的变化。
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学生通过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回答,巩固对种子萌发条件的理解。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我们实验中研究的条件,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拓展对影响种子萌发因素的认识。
2021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新的生命,条件适宜时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以黄豆种子为例认识双子叶植物种子的构造,像黄豆这样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
胚是有生命的。
3、种子的各部分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的不同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1、设计经历“比较不同种子萌发时所需水分不同”的对比实验并做记录。
2、学会运用感官及工具研究黄豆种子的内部构造。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增强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
2、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记录的良好科学探究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黄豆(双子叶)种子的基本构造。
【教学难点】预测种子各部分的作用,并指导落实课后持续观察。
【教学准备】学生材料(1)每小组一盘种子,内含黄豆5颗、花生5颗、油菜籽10粒,放在塑料盘中。
(课前放在学生实验桌)(2)浸泡2天的黄豆种子2粒,放大镜1个,镊子1把,放在塑料盘中。
(放在讲台桌旁,课中调换)(3)一小盘浸泡过的其它种子,内含花生、芸豆、黑豆、青豆等,塑料勺1把。
(放在讲台桌旁,课中下发)(4)塑料盘、棉花,浸泡2天的黄豆2粒。
(课结束前下发)教师材料烧杯3个,黄豆、花生、油菜籽各50粒左右,水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老师这里有一些“宝贝”,就装在这个袋子里,谁来轻轻摸一摸,究竟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呢看看大屏幕,他们摸出来了吗我给每个小组也准备了一份,请你细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学生从课桌中取出种子并分组观察。
学生汇报观察情况,逐步归纳出这些种子的相同与不同。
整理材料,小结它们都是种子,但是他们的外形、颜色、大小、轻重等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征。
(板书种子)二、浸泡种子虽然特征不一,但是他们将来都能长成新的植物。
这样放着会长吗要想使这些种子发芽也就是萌发需要些什么呢 (板书的萌发)学生回答。
(板书水分)这三种种子萌发时需要的水分会一样多吗(板书)怎样做才能知道谁需要的水分多谁需要的水分少小组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种子的萌发教案(优秀8篇)
种子的萌发教案(优秀8篇)四年级科学《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过程与方法:1、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2、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那么,农民为什么要在春天播种呢?2、农民播种的种子都能萌发吗?需要哪些条件?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阅读教材P90—P9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分组完成探究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验方案:讨论和完善方案;参照P92中1—6题进行修订和完善。
预测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课下完成: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反思实验得失。
2、拓展反思:(1)种子萌发是否还需要其他环境条件?(2)有人说光也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你如何探究?学习任务二:阐明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1、阅读教材P92最后一文字,总结出种子萌发的自条件。
2、阅读P93—P94《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各小组根据课本思考讨论5个问题,并制定出你认为可行的方案。
然后完成P94的“讨论1和2”。
3、小组展示交流成果,代表描述如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4、拓展反思取三粒完整且具有生命力的玉米种子,甲切去了胚乳(只留下胚),乙切去了胚,丙不作处理,然后,将三粒种子种在适宜条件的土壤中,三粒种子的萌发状况将会怎样?学习任务三: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1、观看课件,种子萌发的过程,2、展示自学成果,小组代表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三、系统总结四、尝试应用:1、某良种站想把一袋优质玉米种子邮寄给远方的农民朋友,为保证邮寄的种子质量,应注意哪些问题?2、如果你到种子公司购买当年作物播种所需要的种子,你应当怎样挑选种子呢?五、诊断评价1、早春播种以后,农民常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出苗,其原因是A保湿保温,有利萌发B防止鸟类啄食种子C种子的萌发需要避光D防止大风大雨侵袭2、播种在水涝地的种子很难萌发,这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A水分B空气C养料D温度3、玉米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因是胚乳里的营养物质()A被胚根吸收掉B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C转移到幼苗的幼叶上D被土壤中的其他植物吸收4、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实验中,下下列列说法正确的是A、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为样本B、为了避免浪费只需取3~5粒种子为测定样本C、重复测定1~2次,取几次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D、为了使测定结果准确至少要取10000粒种子为样本5、小明在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共重复测定了三次,每次都是种下100粒,出芽的情况分别是95粒、90粒、94粒。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5 种子的萌发教科版 (2)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凤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教学难点: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板书设计
4.种子变成了幼苗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出土后幼苗的变化
活动导入:
1、师:全面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及时进行反馈,引领学生在以后的时间里坚持进行观察。
5、师:板书: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6、师:(总结)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
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回家仔细地去观察一棵植物,观察植物的叶子分
布的情况,想想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次备课:
教
学
后
记
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科目
科学
年级
班级
28-31
时间
课题
种子变成了幼苗
主备人
学情分析
教学
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的叶在茎上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过程;激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研究科学的愿望。
2、师:组织学生交流。(鼓励学生说出新发现、新问题)
3、师:指导学生观察实物凤仙花。
4、师:指导学生测量凤仙花植株的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
植株上交叉生长?植物的叶子和幼小植物的茎为什么大部
分是绿色的?听说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植物生长
《种子的萌发》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5.种子的萌发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学生已熟悉了植物的花、果实的形成过程以及种子用各种方式将种子撒播到远处之后,种子在怎样的条件下才会萌发而引出的研究。
教材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浸泡种子。
第二个活动是种子内部结构。
第三个活动是发芽的蚕豆。
二、教学背景:
学生对于植物的种子是有一定感性认识的,但是对于种子的内部结构以及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部分所起什么作用知道甚少。
本课让学生通过亲自解剖多种种子,了解种子内部的结构;再让学生在课外对种子发芽进行持续地观察和记录,发现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5 种子的萌发教科版
教学设计教案名称种子的萌发课时1课时科目科学教学年级四年级(下)设计者磨课记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生命,条件适宜时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认识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了解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会运用感官和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经验和动手操作经验,他们的好奇心很强,对做实验很感兴趣,前几节课学生对植物的花、果实的形成过程以及如何把种子传播出去都做了研究,对种子发育成植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对种子是怎样萌发的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种子的基本构造。
教学难点:探究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课题引入1.出示绿豆苗:同学们,老师手上这盆绿油油的绿豆苗多么喜人呀,知道它们是靠什么来发芽的?(靠绿豆的种子来发芽)2.揭示课题:对,种子在条件适合的时候就会生根、发芽、长叶,长成一棵新植物,科学上称为“萌发”。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种子的萌发”。
活动2【讲授】浸泡种子1.同学们一定认识许多的种子,今天王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看,是什么种子?(依次出示蚕豆、花生、黄豆、绿豆)2.这些种子的外形一样吗?它们在哪些方面存在区别?(颜色、大小、形状……)3.看来各种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征。
4.同学们,这些种子就这样干放着,会发芽吗?(不会)需要什么?(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氧气。
)5.你们说得都非常正确,种子是生命体,它只有具备了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才会萌发。
种子萌发需要多少水呢?课前有同学做了这么个实验,我们来看看。
(播放视频)6.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水到哪儿去了?(被种子吸收了)你还有什么发现?7.为什么都各选10粒种子,而不是1粒呢?8.水分是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最基本条件,种子只有在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之后才能将贮藏的养分转变成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种子的萌发》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种子结构和萌发过程的重要性。
16.家庭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下植物的生长过程,下节课分享。
17.板书(5分钟)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种子结构和萌发过程的关键点。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5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5分钟思考作业: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如水分、温度、空气等。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这些因素的理解和看法。
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我对作业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既注重了作业的实践性,又注重了作业的思考性。通过观察作业,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与种子萌发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践作业,让学生亲身体验种子生长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研究作业,让学生不同种子的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思考作业,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24.及时反馈:在作业收齐后,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5.设立榜样:在课堂上,可以选取部分优秀作业进行展示,让学生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6.家校沟通: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27.调整作业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时调整作业难度,确保作业既能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又不会过于繁琐,增加学生的负担。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改进作业设计,提高作业的质量,使作业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3.教学内容拓展不够
虽然我在拓展环节预留了5分钟的时间,但由于课堂时间紧张,未能充分拓展种子萌发的内容,如种子萌发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等。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5 种子的萌发教科版
1、知道蚕豆种子的构造:由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组成。
2、了解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各部分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种子的内部构造;观察发芽的蚕豆,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胚根和胚芽、了解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措施:图文并茂、动手操作、实时激趣‘’
3、实验操作:种豆。
了解种子的结构及种豆实验。
良好
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出示课件
六、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名
种子的萌发
省份
市
区/县
单位全称
教师姓名
学段学科
科学中段
教材版本
册次章节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
课时
第一课时
年级
四年级
学习者分析
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进一步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上侧重训练设置对照实验。并且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活动,能够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种子外表相似的地方。
2、交流。
3、讲解。
了解种子外部结构。
良好
三、研究种子的结构。
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1、观察剥去种皮的种子。
2、用放大镜观察在这两片豆瓣的连接处
3、画图记录种子的内部。
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
良好
四、研究发芽的种子。
研究发芽的蚕豆,
1、了解胚根、胚芽、子叶结构及长成各部分的作用2、学生猜测。
教学准备
各类种子、发芽不同时期的蚕豆、镊子、小刀、放大镜、观察记录表、相关课件。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种子的萌发》教科版
《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风雷学校陈晓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生命,条件适宜时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进行对比实验并做记录。
2.运用感官和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观察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演示:课件分组:培养皿、镊子、小刀、放大镜、浸泡2天的蚕豆、黄豆的种子、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教学过程】一、引入复习:植物妈妈利用哪几种方法将种子散播到了远处?讨论:种子在怎样的环境下可以萌发呢?板书课题:种子的萌发二、探究过程1.激趣引入上课了,我先展示一张有花生、玉米等种子的图片,然后问学生:“看了这张图片,你想知道什么?”有的说想知道种子是怎样长成植物的,有的说想知道种子是怎么得来的,还有的说想知道种子为什么会长成植物……学生回答了很多,我接着鼓励学生: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可真多,但我们这节课不可能一一来研究那么多的问题,相信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都能解决,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种子是怎样慢慢发芽的,然后板书课题。
这样引题主要是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动脑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
2.观察种子我给学生提示观察方法,提出明确的观察目标:“请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观察这两种不同种子的图片,看一看,想一想他们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观察后发现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不一样。
又让学生观察浸泡过的种子和干种子的图片,经过对比学生能很快的发现浸泡的种子变大了。
这时我问:种子为什么会变大呢?学生们回答说因为种子喝了水。
我趁热打铁:对,种子要萌发必须要喝水。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种子的萌发》教案
5.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1.学生观看视频、熟练掌握解剖以“花豆”为典型的双子叶植物种子,并观察种子的结构。
2.学生持续观察种子的变化,根据观察归纳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3.学生通过合作,乐于探究生命世界的规律,做到尊重生命、爱护大自然。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对植物也很感兴趣。
平常看到土地里已经萌发出的幼苗,就会提出很多关于植物的问题,但是他们不太清楚种子结构是什么样的,对种子是怎样萌发的缺乏深入的探究与思考。
【教学重点】学生观看视频、熟练掌握解剖以“花豆”为典型的双子叶植物种子,并观察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学生持续观察种子的变化,根据观察归纳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学生材料:【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PPT放映图片,提问这些农作物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呢?学生观看图片,推测农作物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师板书:种子2.种子在条件适合的时候就会萌发,为什么它能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植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种子的萌发。
师板书:种子的萌发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原因。
二、新课教学(一)交流原因1.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进行总结,归纳为植物生长的外部条件和种子自身这两部分原因。
师:本课主要探究学习种子自身这个原因。
(二)观察种子外部结构2.接下来我们来观察种子吧!请学生分组观察这三种种子外部有什么相同之处?3.归纳小结种子外部:种皮、种脐(正板书)4.你们想不想知道种子的内部是什么样子?我们一起来观察吧!你们想怎样观察种子内部呢?(三)探究种子的内部结构5.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观察种子的内部、观察种子内部结构的注意事项;学生观看解剖种子的视频,归纳解剖的步骤。
老师分发提前浸泡好的种子和实验器材,学生分组解剖,并及时做好记录。
6.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黑板张贴“种子”画,标注种子的内部结构:胚根、胚芽、子叶小结:胚是有生命的,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7.那这些结构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将充当什么角色呢?学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年级科学下册2.5种子的萌发教案教科版20190411212
《种子的萌发》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3.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来探究种子萌发的过程,学会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懂得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2.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控制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学会抽样检测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和协作情感。
2.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3.抽样检测法测定发芽率的方法及原理。
三.教学难点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的结论的得出。
2.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现象分析。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分析法。
五.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1)种子结构及种子萌发过程的CAI课件。
(2)培养皿、滤纸等,分发给各小组。
2.学生准备:(1)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做好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演示实验。
(2)可自己再收集一部分种子。
(3)玻璃瓶、罐头瓶或烧杯。
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教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倒背如流的诗句。
那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学生解释:这是一首描写草的生命活动的诗句,是草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
教师:非常正确,这不但是草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也是被子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被子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我们这一章就来详细地认识一下被子植物的一生。
[讲授新课]教师:当我们步入茂密的大森林,抬头仰望那参天的大树时,都不禁会感叹生命的伟大。
但是不要忘记,对于被子植物来说,生命的起源要从种子的萌发开始。
【精品】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5 种子的萌发_教科版
《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教材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第5课【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新的生命,条件适宜时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认识植物种子的构造,知道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认识到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经历运用感官和工具观察比较蚕豆、黄豆、油菜籽、白云豆、玉豆等种子内外部结构特点并做好记录的过程。
2.指导学生开展蚕豆发芽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坚持观察记录的良好科学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种子(双子叶)的基本构造。
【教学难点】预测种子各部分的作用,并指导落实课后实验。
【教学准备】学生材料:(1)每小组一包种子,内含蚕豆、油菜籽、黄豆若干,放在塑料杯子中,毛巾一块。
(课前放在课桌上。
)(2)放大镜2个,浸泡2天的蚕豆种子4粒,记录纸一张,放在解剖盘中。
(放在讲台桌旁,课中调换。
)(3)一小袋浸泡过的其他种子,内含白板豆、玉豆、黄豆等。
(放在讲台桌旁,课中下发。
)(4)塑料培养皿(含记录纸2、棉花),浸泡2天的蚕豆各2粒。
(课结束前下发。
)教师材料:蚕豆幼苗一盆,干、浸泡2天、浸泡更长时间的蚕豆种子各一大盆,浸泡实验装置,学生材料一套(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前一节课中,我们探究了《种子的传播》,知道了植物妈妈有办法,都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将种子宝宝传播出去。
(板书种子)2.你能预测一下,传播出去的种子宝宝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有哪些奇遇发生呢?(预设:会发芽。
会被吃掉,会烂掉)二、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种子1.奇遇的状况可真多。
瞧,今天老师收集了一些植物的种子。
认识它们么?请同学们观察下它们有哪些异同点?2.交流:那这些种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颜色,大小,形状,轻重等)(都有一层皮,上面有一个月芽形的痕迹。
4.2.5 种子的萌发 教案.doc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第5课时种子的萌发教案一、学情分析种子是由前一代植物开花后的胚珠发育而来的,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能孕育植物的新生命。
植物的种子获得了适宜的条件,胚便由休眠状态进人到活动状态,开始生长,这个过程叫做种子的萌发。
因为种子萌发需要一段时间,实际的研究活动要持续10天左右,需要教师做好安排。
本节课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观察浸泡过的种子。
种子萌发时,必须具备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这个部分学生将进行几种种子吸水量的研究,对比观察不同植物种子的吸水量和变化。
第二,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学生将在这个环节中观察剥开的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第三,发芽的蚕豆。
学生将把浸泡的种子放在盘子中,对种子进行持续的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变化过程。
结合对种子内部结构的研究,发现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变化;2.知道种子各部分在萌发过程中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坚持观察记录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变化。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你们认识这些种子吗?把种子和对应的植物连接起来吧。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展示正确连线:2.教师动画展示春耕秋收:师:植物的生命依靠种子,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3.师:种子为什么能够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植物呢?(学生自由回答)设计意图:本堂课以趣味连线展开,聚焦学生关注力的同时直奔主题,这一板块最后提出的问题则与下一板块紧密联系,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本次课程。
二、学海扬帆活动一:观察浸泡过的种子。
1.师:观察蚕豆种子、油菜种子和黄豆种子,它们的外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学生进行观察并描述。
2.师:蚕豆种子为肾形,略扁,颜色为青绿色或棕褐色等。
师:油菜种子为圆球形,细小,较轻,颜色为深红色或黑色。
师:黄豆种子为圆球形,颜色为明黄色。
师:这三种种子都有种脐和种皮。
3.浸泡方法:分别将10粒蚕豆种子、油菜种子和黄豆种子放入盛有200毫升水的烧杯中,仔细观察浸泡2天后的种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种子的萌发
【教材简析】
种子是由前一代植物开花后的胚珠发育而来的,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能孕育植物新的生命。
植物的种子获得适宜的条件,胚便由休眠状态进入到活动状态,开始生长,这个过程叫做种子的萌发。
种子萌发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故本课内容的实际研究需要持续10天左右。
本课内容共分为三部分:1.“浸泡种子”,准备三种不同的种子,进行浸泡实验,旨在了解不同的种子在浸泡过程中都需要吸收水分;2.“种子的内部构造”,将浸泡后的蚕豆种子剥开,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内部结构。
3.“发芽的蚕豆”,对浸泡的种子进行持续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的变化过程,结合种子内部结构的研究,发现种子各个部分的功能。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植物种子并不陌生,在三年级《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中,学生对各种植物的种子已经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种子的内部构造缺乏细致观察,很多孩子都认为子叶最终会成长为植物的根和叶,对于胚根和胚芽的特点和功能,学生并不笃定。
四年级学生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种子如何成长为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参与到相关的探究活动中去。
但对种子发芽过程的观察需要持续10天左右,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持续多日的观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做好提醒和督促工作,确保学生对种子发芽的全过程有整体认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新的生命,条件适宜的时候,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了解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知道种子的各个部分的名称,了解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各个部分的功能。
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感官及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科学态度目标
能认真、细致并且持续对物体进行观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通过种子萌发体会到生命的珍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在种子萌发过程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持续观察了解种子各个部分在萌发过程的作用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未浸泡的油菜种子、黄豆种子、蚕豆种子,浸泡变软的油菜种子、黄豆种子、蚕豆种子,观察记录表,小刀,镊子,放大镜
演示材料:课件,带有刻度的烧杯(备用: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教学过程】
一、聚焦(预设2分钟)
1.导入:[PPT2出示]种子是植物用来繁殖后代的,遇到合适的环境会发芽、生长,变成一株新的植物。
2. 揭题:你知道植物种子的内部构造是怎样的吗?种子的每个部分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起着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种子的萌发》。
二、探索种子的内部构造(预设30分钟)
(一)观察浸泡过的种子
[材料准备:浸泡过的油菜种子、黄豆种子、蚕豆种子和没有浸泡过的油菜种子、黄豆种子、蚕豆种子,放大镜](说明:上一节课时已经在课堂上使用三个烧杯分别浸泡了10颗油菜种子、黄豆种子和蚕豆种子,并且记录实验开始前的水量。
)
1.设问:浸泡过的种子更便于我们研究。
上节课我们用了200毫升水,浸泡了10颗油菜种子、黄豆种子和蚕豆种子,现在将种子取出来,同学们对比一下,水量有什么变化,水都去哪里了?
引导学生得出:水分被种子吸收了,种子发芽需要水。
2.提出要求:已经浸泡了两天的种子和没有浸泡过的种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请同学们看一看,摸一摸,仔细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PPT3出示]把观察到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
(预设:浸泡过的种子会膨大,变软。
有些学生还能观察到种皮破裂并脱落,胚根和胚芽从种子内部生长出来。
)
(二)研究种子的内部构造
[材料准备: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小刀、放大镜、记录纸]
1. [PPT4出示]提出要求: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它的内部构造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1)请轻轻把蚕豆的种皮剥开,观察种皮是什么样子的。
小心将种子里的“豆瓣”分开,用放大镜观察两片子叶的连接处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2)将蚕豆种子的内部构造画下来。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1)学生展示自己的记录,并交流。
(2)[PPT5出示]讲述:我们观察到的蚕豆种子的这些部分,分别叫什么,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3)[PPT6出示]提出要求:这是大豆种子和花生种子,请你找一找这些种子的构造有什么相同之处。
(4)交流并板书我们所观察到的种子的构造。
(三)观察发芽的蚕豆
(说明:第(三)部分的教学有两种思路,其一,学生将种子带回家进行持续观察,两周后根据观察的结果进行教学。
其二,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发芽第3天、第6天和第9天的蚕豆种子,在课堂上直接发给学生进行观察。
)
方案一:学生将种子带回家观察,两周后进行教学
1.引导学生研究种子的变化
(1)提出要求:植物种子的胚根、胚芽和子叶,在植物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什么作用?我们可以通过继续观察它们的变化,帮助我们寻找答案!请大家把浸泡过的种子放在一个盘子里,底部可以铺垫餐巾纸或棉花,保持种子湿润。
回家后继续观察种子的变化,并且记录在教科书第33页的表格中[PPT7出示]。
(说明:将种子发芽的后期观察布置为一项实践作业,让学生将种子带回家进
行持续观察,两周后根据观察的结果进行教学——交流观察结果并根据观察所得推测种子各部分的作用。
)
2.切除发芽实验
(说明:让学生将种子带回去进行观察,本节课的容量可能不够。
所以,针对从很多学生认为子叶最终会发育成植株的前概念,安排了此项拓展活动,从另一个角度来研究和强化种子各个部分的功能的认知。
)
(1)设问:切除部分子叶、胚根或胚芽后,蚕豆种子还会发芽吗?
(2)将切除部分子叶、胚根和胚芽的蚕豆种子,分别放入透明的一次性杯子中,进行跟踪观察。
(预设:该实验可由全班同学共同完成,准备一次性透明杯子,分别放入切除子叶、切除胚根、切除胚芽的蚕豆种子,放置在教室里,学生定期进行观察。
)
3.资料阅读
(1)提出要求:了解种子的构造有助于人们培育植物,人们在培育植物时有时候会采用人工育种。
读一读教科书第39页的拓展资料,想一想人工育种的好处。
(2)学生阅读和思考,并进行简单交流。
方案二:准备好不同阶段发芽的种子,分发给学生观察[材料准备:发芽3天、6天和9天的种子,小刀]
1.提出问题:植物种子的胚根、胚芽和子叶,在植物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什么作用?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发芽3天、6天和9天的蚕豆种子,让我们通过观察它们的变化,帮助我们寻找答案。
2.将蚕豆种子分发给学生,学生进行观察并记录。
3.全班交流展示,(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实物和观察记录),教师适机引导和追问。
引导得出: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发芽时,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子叶主要的功能是储存营养。
(同时,可以告知种皮是包在种子外面的保护层,种皮上有种脐,种脐一端有种孔,水分从种孔进入种子,促进种子萌发。
种孔也是种子萌发时,胚根从种皮突出的地方。
)
(说明:若时间允许,可以择机进行方案一的“切除发芽实验”和“资料阅读”。
)
三、种子和植物繁殖(预设3分钟)
1.小结: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等。
植物的胚是有生
命的,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它可以发育变成一株新植物。
2设问:[PPT8出示]绿色开花植物通常用种子来繁殖后代,但植物有时候也可可以用其他方式繁殖后代,你能举例吗?(学生尝试举例,教师进行指导并鼓励学生课后去阅读相关资料。
)
四、完成作业及点评(3分钟)
【板书设计】
5.种子的萌发
种皮
种子构造胚根(发育为植物的根)
胚胚芽(发育为植物的茎和叶)
子叶(提供营养)
【活动记录使用说明】
1.记录单1,在活动过程中记录。
记录单1:利用文字或图画记录(浸泡和没有浸泡)种子的不同特点
浸泡过的种子没有浸泡过的种子
看一看
摸一摸
2.记录单2,画一画在研讨前填写,注一注在讨论归纳后填写。
记录单2:将蚕豆种子画下来,并且标注出种子的基本构造画一画、注一注:
【作业设计】
1.将种子各部分和它们名称、作用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 A子叶 E为种子发芽提供营养
()() B胚根 F发育成植物的根
()() C胚芽 G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一般由种皮和胚组成
B.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受精以后形成的
C.植物种子最重要的是种皮,种皮缺损的种子肯定不能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