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管理办法
办公用品管理办法

公司办公用品用具管理办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办法规定了办公用品的管理范围、发放原则以及配备标准。
1.2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分厂及全体员工。
2. 术语2.1办公用品是指公司各单位申购的文具用品、印刷品、复印机耗材、油印机耗材及计算机耗材、办公家具(设备)、接待用品等。
2.1.1文具用品:笔、墨、尺、胶水、文件袋、文件夹、文件盒、笔记本、橡皮、订书机、起钉器、打孔机、剪刀、涂改液等。
2.1.2印刷品:各种信笺、信封等。
2.1.3复印机、油印机耗材:碳粉、油墨、蜡纸、纸张等。
2.1.4计算机耗材:墨盒、硒鼓、光盘、色带、照片打印纸等。
2.1.5办公家具(设备):桌、椅、凳、柜等;会议、培训(非电子类的白板等)用品用具。
2.1.6接待用品:接待用的茶叶、咖啡、鲜花等以及馈赠的礼品。
3. 职责3.1办公文具、印刷品、复印机和油印机耗材按需制定月计划,由总裁办负责审核、汇总,计算机耗材由计算机中心负责审核、汇总,物资采购中心负责采购,物流配送中心负责办公用品的管理和发放。
办公用品管理以节约为原则,严格控制费用的开支。
3.2各单位资料员于每月25日前报下月办公用品计划,计划须经部门领导签字认可并交总裁办备案,逾期不报,视为自动放弃领用下月的办公用品,除特殊需要可进入零星采购系统进行申购外,不予另行购买。
每月10日—20日将本单位申购办公用品领用完毕,25日以后为物流配送中心清点盘库时间。
3.3对超出购买标准的办公用品,必须做出使用计划,严格履行审批手续,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购置。
3.4 属计划外急用的办公用品,可按电子申购流程申请零星采购,各审核单位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产生的费用计入申购单位的办公费用指标。
3.4.1接待用的茶叶、咖啡、鲜花等以及馈赠的礼品,由需求单位填写申购单“附表2:接待用品申购表”,交总裁办负责采购,总裁办采购回来后直接通知申购单位领取,并建立领用交接登记。
3.4.2办公用章的刻制,由用章单位填写“附表3:刻章申请表”,申请单位领导批准后,由总裁办统一刻制。
油墨粘度控制规章制度

油墨粘度控制规章制度第一条: 为了规范油墨生产过程中的粘度控制工作,提高油墨产品质量,保障客户利益,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油墨生产过程中的粘度控制工作。
第三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建立油墨生产质量档案,详细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信息。
第四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配备专门的油墨粘度测试仪器,确保对油墨产品粘度进行准确的测量。
第五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设定合理的油墨粘度标准,严格执行标准规定。
第六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避免设备故障导致粘度控制不当。
第七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建立油墨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一旦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应及时追溯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第八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粘度控制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油墨生产过程中的粘度控制达到规定标准。
第九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油墨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确保产品符合客户需求。
第十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定期对油墨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第十一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反馈意见进行改进,提高服务质量。
第十二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好产品质量记录和保管工作,保障产品质量可追溯。
第十三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油墨产品的竞争力。
第十四条: 油墨生产企业应建立相应奖惩机制,对粘度控制工作表现出色的人员给予奖励,对不合格行为给予相应处罚。
第十五条: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违反规定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
以上为油墨粘度控制规章制度,如有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将逐步完善并实施。
印刷车间油墨管理制度大全

印刷车间油墨管理制度大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印刷车间油墨管理,提高印刷品质,保障印刷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印刷车间内的所有油墨管理工作。
第三条油墨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管理、安全生产、提质增效”的原则,确保印刷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第四条印刷车间油墨管理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执行。
第五条油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管理制度,确保油墨使用安全和环保。
第六条印刷车间应配备必要的油墨管理设备和消防设备,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二章油墨的存储管理第七条油墨的存储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油墨进行分类摆放,确保油墨品种清晰、易于取用。
第八条严格按照油墨生产商的要求存放油墨产品,防止受潮、晒红等影响。
第九条油墨的存放温度应控制在5-25摄氏度之间,避免高温或低温影响油墨质量。
第十条油墨的存储区域应保持通风、干燥,禁止与火种、酸碱等有害物质共存。
第十一条定期检查油墨的保质期,及时淘汰过期油墨,确保印刷质量。
第十二条对于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的油墨,应采取专门的安全措施进行存放管理。
第三章油墨的使用管理第十三条使用油墨前,必须对油墨进行检查,确认无异物、无悬浮颜料和颜料沉淀后方可使用。
第十四条根据印刷产品的特点及色调要求,选择适宜的油墨进行使用,确保印刷品质。
第十五条油墨的配制和搅拌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确保油墨品质。
第十六条使用油墨的机器设备必须保持清洁,减少杂质对油墨的污染。
第十七条对于使用过的油墨及时进行回收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四章油墨的废弃管理第十八条废弃油墨必须进行分类收集,满足环保要求进行处理。
第十九条废弃油墨应尽量减少及时清理,避免对印刷设备和环境造成影响。
第二十条对于废弃油墨的处理,在符合环保规定的前提下,尽量进行资源再利用。
第五章油墨的安全管理第二十一条油墨管理人员必须定期开展油墨安全培训,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十二条对于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的油墨,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进行管理。
使用油墨安全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前言油墨在印刷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系到印刷品的质量,还涉及到操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为了确保油墨的使用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以指导印刷企业规范使用油墨,预防事故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印刷企业中涉及油墨使用的各个环节,包括油墨的采购、储存、调配、使用、废弃等。
三、油墨安全操作规程1. 采购(1)采购油墨时,应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产品,确保油墨质量。
(2)采购前,需了解油墨的成分、性能、危害等信息,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采购时,需索要油墨的安全技术说明书,以便了解其理化性质、危险性、应急处理方法等。
2. 储存(1)储存油墨的仓库应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干燥。
(2)油墨应分类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油墨应分开存放。
(3)储存油墨的容器应密封良好,防止挥发和污染。
(4)储存油墨的仓库应配备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沙等。
3. 调配(1)调配油墨时,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2)调配场所应通风良好,避免油墨挥发对人体造成危害。
(3)调配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油墨配方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
(4)调配后的油墨应密封存放,避免污染。
4. 使用(1)使用油墨时,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2)印刷设备应保持清洁,避免油墨污染。
(3)印刷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油墨泄漏。
(4)印刷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印刷设备,防止油墨残留。
5. 废弃(1)废弃油墨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2)废弃油墨的容器应密封,防止挥发和污染。
(3)废弃油墨的处理过程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四、安全防护措施1. 通风:印刷车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油墨挥发对人体造成危害。
2. 防火:印刷车间应配备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沙等,并定期检查,确保其有效性。
3. 防毒: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油墨管理办法

1、目的对本公司印刷油墨的领用、存放、标识进行有效管理,避免油墨的混用及浪费,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印刷油墨的管理。
3、职责3.1、仓储部负责原装油墨的收发、存放、保管和标识。
3.2、生产部负责油墨的领用、余墨(含混合墨及原装剩余油墨)的标识和存放。
3.2、技术部负责余墨的管理、标识和监督。
4、内容4.1、仓储部负责原装油墨的收发、存放、保管和标识管理,对检验合格原装油墨进行分类存放,有效标识,达到目视化管理,并做到先进先出。
对保质期只剩下三个月的油墨及时预警,填写《工作联络单》反馈到相关部门。
4.2、生产部按生产工艺单要求领用所需类型、数量的油墨,并对余墨有效标识,按规定保存。
4.2.1、生产人员在接到生产任务时,首先向技术部油墨管理员优先申领余墨,进行过滤后配合新墨使用,不得以种种理由拒绝使用余墨。
为保证产品品质,领用余墨由机长或副机长负责把关。
4.2.2、印刷过程中加到油墨槽中的墨量要少一些,以保持经常添加新墨,油墨使用要根据用量少配勤配,原则上1次/小时,以保证油墨颜色和粘度的稳定性。
4.2.3、剩余油墨存放时,必须密封,同“杭华”油墨类型相同的油墨用杭华油墨桶存放。
完整填写《油墨标识卡》,同类型油墨放置在同一托盘上。
4.2.4、在同一品项原装墨未使用完时,原则上禁止另开新装原装墨,即产品印完后,余墨中没有两桶及两桶以上同品项、均使用过的原装油墨。
4.3、技术部管理员负责油墨中转区现场原墨的分类摆放及印刷余墨的管理。
4.3.1、对油墨中转区的原装墨分类摆放,做到先进先出。
4.3.2、对生产后的余墨分类存放,对不清楚品项的余墨及时刮样,余墨发放时须分清品项、先进先出。
余墨的保质期为二个月,对保质期30天的油墨及时预警,以《工作联络单》形式通知印刷车间主管。
4.3.3、对长期未使用的余墨,应及时转化为相似颜色的专色油墨,如深咖啡色、墨绿色等。
或转化灰色油墨后掺入到黑色油墨中使用,这部分油墨若转化不及时,超过保存期限,就会因氧化、水解、污染等造成浪费。
丝印油墨标准

丝印油墨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丝印油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丝印油墨的进货验收。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969.1 工业产品说明书总则GB/T 15962 油墨术语GB/T 13217.3油墨细度检验方法GB/T 13217.4 油墨粘度检验方法GB/T 14624.2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GB/T 14624.1油墨颜色检验方法GB/T 13217.7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附着牢度检验GB/T 22771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用滤光氙弧灯评定耐光性GB/T 18724 印刷技术—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GB-T6753.3 贮存稳定性试验方法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术语解释通过引用,对本标准所使用的术语进行如下解释:3.1油墨由颜料、填充料、连结料和辅助剂所组成的胶态分散体系,用于印刷的着色材料。
3.2颜色光作用于人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视察特性。
a. 观测者可用以区分大小、形状和结构相同的两个视场间的差异的视觉现象或可见辐射的特性。
b. 产生以上感觉的光刺激的特性。
例如:红光、白光等。
c. 能引起光刺激的物体的特性。
例如:红纸的红、黑布的黑等。
3.3细度指油墨中的颜料、填料等粉状物质被研细分散在连结料中的程度,以微米表示之。
3.4粘度是指流体在流动时抗拒其位置变化的力量,它等于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多以“n为代号。
3.5着色力表示油墨样品与标样之间颜色浓度的差别。
3.6标样是油墨生产控制及质量监督检测的对照样。
3.7耐光性指油墨印品在日光下或在曝晒机内曝晒一定时间后的颜色变化过程4要求4.1产品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油墨质量要求4.2净含量净含量符合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75号(2005)。
印刷公司油墨管理制度最新

印刷公司油墨管理制度最新一、总则1.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旨在规范油墨的采购、存储、使用、废弃处理等环节,保障人员健康和环境安全。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油墨管理的部门和个人。
二、组织管理1. 成立专门的油墨管理小组,负责油墨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督。
2. 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包括采购部、生产部、仓储部、质检部等。
三、采购管理1. 采购部应根据生产需求和环保要求,选择合格的油墨供应商。
2. 所采购的油墨必须符合国家环保标准,提供相应的质量检测报告。
3. 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审,确保油墨质量稳定可靠。
四、存储管理1. 仓储部应设立专用的油墨存储区域,严禁与食品、药品等物品混存。
2. 存储区域应干燥、通风、避光,防止油墨变质。
3. 定期检查存储环境,确保存储条件符合要求。
五、使用管理1. 生产部应按照作业指导书正确使用油墨,避免浪费和污染。
2. 操作人员需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手套等。
3. 定期对印刷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洁,保证油墨使用效果。
六、废弃处理1. 建立废弃油墨回收机制,减少环境污染。
2. 对于过期或报废的油墨,应由专业机构进行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3. 记录废弃油墨的处理情况,确保可追溯。
七、培训与教育1. 定期对员工进行油墨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2. 加强员工的环保意识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八、监督检查1. 质检部应定期对油墨的质量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应及时纠正并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油墨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2. 如有相关法律法规变动或公司内部情况变化,本制度可适时调整更新。
油墨管理办法

油墨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油墨是印刷工艺中的关键供给品,也是影响印刷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油墨的管理至关重要。
针对目前油墨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些管理办法。
二、管理对象管理对象为印刷工厂或其他拥有印刷设备的企业。
三、管理办法1. 选择优质油墨选择优质油墨是保证印刷品质的前提。
应根据印刷品种、材料和工艺要求选购合适的油墨。
应注重检查油墨的适用性、稳定性、流动性、附着力和耐光性等性能。
同时,还应注意油墨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2. 检查油墨储存条件油墨储存条件直接影响油墨的使用效果和质量。
在储存油墨之前,应对储存空间进行清洁消毒,防止杂质和尘土的侵入。
储存的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防止油墨在储存过程中发生变化。
同时,应注意避免日光直射,防止油墨老化。
3. 定期检验油墨质量定期检验油墨质量是保障印刷品质的重要手段。
应定期对油墨进行外观、流变、颜色和温度等多方面的检验。
如果发现油墨质量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影响印刷品质。
4. 合理使用油墨合理使用油墨是降低油墨使用成本的途径。
应合理控制油墨的用量和切换频率,避免浪费和损耗。
同时,应注意油墨与印刷材料的相容性,避免印刷品出现不兼容问题。
5. 规范油墨处理流程规范油墨处理流程是保障员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手段。
应建立油墨处理管理制度,明确员工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应对废弃油墨进行分类和储存,并将其送往合法的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四、本文提出的油墨管理办法是为了促进印刷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保障印刷品质。
对于印刷企业来说,应积极落实相关管理措施,提升油墨管理水平。
版危险化学品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油墨产品部分

编号:(X)XK13-018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17)(油墨产品部分)2011年1月19日公布 2011年1月19日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目录危险化学品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油墨产品部分)1 总则为了做好危险化学品油墨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工作,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80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决定》(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30号)、《关于摩托车头盔等11类产品生产许可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审批发证的公告》(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第89号公告)、《关于印发<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省级发证工作规范>的通知》(国质检监[2006]413号)等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本实施细则规定的危险化学品油墨产品划分为1个产品单元、3个产品品种(见表1)。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含一级、二级易燃溶剂的危险化学品油墨产品的生产许可证管理,不包括已实施许可证管理的防伪油墨产品。
表1 危险化学品油墨产品单元、产品品种和生产方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本实施细则规定的危险化学品油墨产品的,应当依法取得生产许可证。
任何企业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不得生产本实施细则规定的危险化学品油墨产品。
本实施细则在实施过程中,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产业政策一经修订,企业应当及时执行。
本实施细则将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变化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实施动态修订。
本实施细则中有关要求,国务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认为需要听证的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许可事项,将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 工作机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危险化学品油墨产品生产许可证统一管理工作。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许可证办公室)负责危险化学品油墨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日常工作。
印刷油墨消防管理制度

印刷油墨消防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印刷油墨企业消防安全工作,加强火灾防范和应急处置,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印刷油墨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印刷油墨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配备消防设施设备,加强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做好日常巡查和检查,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的落实。
第四条印刷油墨企业应当明确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度,明确各岗位人员的消防职责和任务。
第二章消防设施设备第五条印刷油墨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消防法规的要求,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设备,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六条印刷油墨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消防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第七条印刷油墨企业应当安装报警系统、消防水源和消防器材,确保及时有效地发现火灾隐患和扑救初起火灾。
第八条印刷油墨企业应当配备专职消防人员和消防队伍,做好消防应急处置工作。
第三章消防检查和验收第九条印刷油墨企业应当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了解火灾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第十条印刷油墨企业应当配合消防部门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和验收,确保消防设施设备符合国家标准。
第四章消防教育培训第十一条印刷油墨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二条印刷油墨企业应当制定消防演练计划,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检验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五章消防防火管理第十三条印刷油墨企业应当规范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做好防火措施。
第十四条印刷油墨企业应当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第六章火灾应急处置第十五条印刷油墨企业应当建立灭火救援预案,明确灭火和疏散逃生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警、早扑灭。
第十六条印刷油墨企业应当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火灾逃生和自救能力。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十七条印刷油墨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消防法规,履行消防安全管理义务,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印刷企业油墨管理制度

印刷企业油墨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印刷企业油墨的管理,提高印刷品质和生产效率,保障生产环境和员工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印刷企业内所有生产和使用油墨的相关人员。
三、油墨的种类1. 油墨分为水性油墨、油性油墨、UV油墨等多种类型,使用前必须确认油墨的种类,避免混用。
2. 油墨的配方和使用方法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严禁私自调整油墨配方。
四、油墨的存放1. 油墨必须存放在通风干燥、阴凉避光的环境中,远离火源和高温。
2. 油墨容器必须密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异物混入。
3. 油墨应按照生产日期先进先出原则使用,避免过期使用。
五、油墨的使用1. 在使用油墨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摇匀处理,确保油墨的均匀性。
2. 使用油墨的人员必须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呼吸器官。
3. 使用过程中如有油墨溅射到身体上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六、油墨废弃处理1. 油墨废弃物必须专门收集并交由有资质的处理机构处理。
2. 油墨废弃物存储时应做好密封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严禁将油墨废弃物随意倾倒或外流,一经发现,将立即处理并追究责任。
七、油墨管理责任1. 负责油墨的购买、存放、使用和废弃处理的人员必须明确责任,保证油墨管理的规范和安全。
2. 安全生产部门应定期对油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规定的执行和落实。
八、处罚措施1. 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个人或单位,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记过、降职等处理。
2. 对于严重违规的行为,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九、制度的修订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部门负责监督执行,根据生产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修订。
十、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若有疑问或意见可向公司安全生产部门反映,最终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以上就是印刷企业油墨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全体员工能够认真遵守,共同维护公司的生产环境和员工的安全。
生产部油墨管理制度

生产部油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生产部油墨管理,提高油墨使用效率,确保生产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生产部油墨管理工作。
第三条生产部油墨管理应遵循节约、合理、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油墨的分类和存放第四条油墨按照颜色、种类、用途等不同特点进行分类管理。
第五条油墨应储存在通风、阴凉、干燥的库房中,远离热源、火源。
第六条油墨存放应分类摆放,避免交叉混杂,做到一目了然。
第七条油墨容器应密封保存,定期检查油墨容器密封性能。
第三章油墨的领用和使用第八条生产部领用油墨应填写领用单,由相关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方可领用。
第九条油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生产部相关工艺要求,确保印刷品质量。
第十条油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印刷设备,消除油墨残留。
第四章油墨的检测和质量控制第十一条油墨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和质量控制,确保满足生产需求。
第十二条生产部应建立定期检测油墨质量的制度,对油墨进行抽检。
第十三条发现质量问题的油墨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供应商处理。
第十四条生产部应定期对油墨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调整使用计划。
第五章油墨的回收和处理第十五条油墨使用完毕后,应进行回收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
第十六条生产部应建立油墨回收的制度和流程,确保回收利用。
第十七条油墨的处理应符合环保法规,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十八条油墨容器应分类回收利用,定期清洗消毒,做到资源再利用。
第六章油墨管理的责任第十九条生产部负责人应对油墨管理工作负责,确保油墨的有效使用。
第二十条生产部应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油墨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油墨库存检查。
第二十一条相关部门应加强油墨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解释权属于生产部。
第二十三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四条本制度未尽事宜由生产部负责解释。
以上是生产部油墨管理制度,希望全体员工认真遵守,共同维护和改进油墨管理工作,确保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油墨生产员工奖罚规章制度

油墨生产员工奖罚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油墨生产员工的工作行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维护企业的稳定发展,特制定本奖罚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本企业的所有油墨生产员工,包括生产操作人员、厂务工人等。
第三条奖励和惩罚都是对员工工作表现的一种激励和约束措施,旨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第四条奖罚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必须服从和遵守,如有违反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二章奖励规定第五条奖励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提高工资、发放奖金、表彰荣誉称号、晋升岗位等。
第六条奖励的条件和标准由企业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情况和工作业绩确定,具体内容另行规定。
第七条员工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工作业绩突出者,可获得相应的奖励,以鼓励其持续努力。
第八条帮助他人、关心集体、爱岗敬业的员工,也可以获得适当的奖励。
第九条奖励的发放方式由企业自行决定,一般以集体表彰或个人颁奖的形式进行。
奖金的发放一般在月底或年底进行。
第十条员工对于获得的奖励应心存感激,继续努力工作,不可懈怠或骄傲自满。
第三章惩罚规定第十一条惩罚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扣除工资、罚款、责令停职或降职、开除等。
第十二条惩罚的条件和标准同样由企业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情况和工作业绩确定,具体内容另行规定。
第十三条员工在工作中出现违纪、违规、渎职等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惩罚,以维护企业的正常秩序。
第十四条违反工作纪律、违反安全规定、浪费企业资源等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十五条惩罚的方式和程序要求必须公平、合理、合法,不得滥用权力或私相掠夺。
第十六条员工对于受到的惩罚应认真检讨,切实整改,不得再犯,否则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第四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奖罚规程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监督和执行,如有违反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十八条本奖罚规程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向全体员工告知。
第十九条本奖罚规程的最终解释权归企业所有。
第二十条本奖罚规程如有需要修改,由企业决定并重新颁布。
丝印油墨的污染防治和处置办法是什么

丝印油墨的污染防治和处置办法是什么丝印油墨作为一种普遍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颜料,虽然能够为产品提供出色的质感和视觉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
如何有效的防治丝印油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现状丝印油墨污染的主要表现为废水、废气中微量的重金属、溶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毒害物质,以及废弃物的处理问题。
这些毒害物质对生态环境和人身健康造成伤害,日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丝印油墨的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传统的混炼成型、色调调整、印刷涂布等工艺流程。
在这些工艺流程中,废水、废气等污染物产生的量非常大,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往往需要采用高成本的专业技术,且处理难度高,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物质资源。
同时,印刷产生的印刷废料,如用于膜和纸张的或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多余印刷油(墨),占据着大量的储存空间,会对城市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
2.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丝印油墨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包括:(1)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
比如采用无溶剂、水性、粉体等环保型印刷油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提高工业废水处理的效率,减小对水环境的影响。
优化废水处理方案,采用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废水处理技术,有效去除污染物,并回收有效成分。
(3)加强印刷工业厂址的环境监管,减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完善印刷企业的环保设备和环境监测设施,加强对环境的自我管理和监察,严格遵守排污标准,并及时举报和处理超标排放行为。
(4)推广3R的理念,减少印刷废弃物的产生。
通过废弃物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措施都是为了减少丝印油墨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环境友好型印刷生产。
3. 发展趋势近年来,环保型印刷的理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制造商的肯定和认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保型印刷将逐步取代传统印刷,丝印油墨的环保趋势将持续加强。
油墨公司车间管理制度

油墨公司车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油墨公司车间管理,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油墨公司车间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等。
第三条油墨公司车间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公司的形象和利益。
第四条车间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教育员工遵守各项规定,做好生产管理工作。
第二章车间岗位责任第五条生产岗位:生产岗位负责具体生产工作,负责生产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
第六条技术岗位:技术岗位负责生产工艺的控制和优化,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和高效。
第七条管理岗位:管理岗位负责车间人员的管理和协调,安排各项生产任务,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第八条安全岗位:安全岗位负责车间生产安全,负责安全培训和防护措施的制定和执行。
第三章车间生产管理第九条生产计划:车间应根据公司的生产计划,制定具体的生产计划,按照生产计划组织生产活动。
第十条生产调度:车间管理人员根据生产计划,安排具体的生产任务,合理分配人力物力,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
第十一条生产过程控制:车间应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加强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第十二条生产报表:车间管理人员应及时汇总车间生产数据,编制生产报表,向公司领导汇报生产情况。
第四章车间安全管理第十三条安全意识:车间所有员工应增强安全意识,按照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四条安全检查:车间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生产安全。
第十五条安全培训:车间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第十六条突发事件:车间应建立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
第五章车间纪律管理第十七条出勤纪律:车间员工应按照规定准时上班,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自请假。
第十八条工作纪律:车间员工应按照规定完成工作任务,不得擅自更改工艺流程,不得私拆设备。
第十九条作风纪律:车间员工应端正工作态度,服从管理,团结协作,做好本职工作。
油墨厂车间规章制度

油墨厂车间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油墨厂车间的生产秩序,确保生产安全,促进企业发展,保障员工权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油墨厂车间的规章制度适用于油墨生产车间内的所有员工,员工应当遵守本规章制度的各项规定。
第三条油墨厂车间负责人应当严格执行本规章制度,对员工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第四条油墨厂车间的员工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生产操作。
第五条油墨厂车间的员工应当加强团结协作,共同维护车间的正常生产秩序。
第二章生产安全规定第六条油墨厂车间的员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安全和生产安全。
第七条油墨厂车间的员工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技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第八条油墨厂车间的员工在搬运重物时,应当注意力集中,避免疲劳驾驶,导致伤害自身或他人。
第九条油墨厂车间的员工应当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学习生产安全知识,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第十条油墨厂车间的员工在发现生产安全隐患时,应当立即向负责人报告,并及时进行整改,确保生产安全。
第三章生产纪律规定第十一条油墨厂车间的员工在生产作业中,应当按照作业计划和生产任务进行操作,严格按照工序流程进行生产。
第十二条油墨厂车间的员工在生产作业中,应当认真执行生产指令,严格遵守作业规范,杜绝违规操作。
第十三条油墨厂车间的员工应当爱惜机械设备,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整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第十四条油墨厂车间的员工在生产作业中,应当严格遵守生产安全规定,不得擅自改动操作规程,杜绝违规操作。
第十五条油墨厂车间的员工在生产作业中,应当遵守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第十六条油墨厂车间的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当积极协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生产任务。
第四章管理制度规定第十七条油墨厂车间的员工应当遵守公司的管理制度,服从管理人员的指挥和安排。
第十八条油墨厂车间的员工应当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产质量。
油墨产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油墨产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受理工作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墨产品核发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事项办理的依据、许可条件、申请要求、受理工作程序和要求、办理工作程序和要求、业务流程、业务文件和记录以及相关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油墨产品核发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事项的申请、受理、审查、评审、决定、送达、归档、期满换证、变更、补领证书、注销证书的办理。
本事项受国家质检总局委托由市局实施。
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年7月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2005年7月9日国务院第440号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2005年9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80号令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2005年12月2日国务院,国发[2005]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版)》2005年12月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4]164号)《关于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2006年11月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质检监联[2006]632号《北京市企业投资项目管理目录(2005年版)》2005年12月23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京发改[2005]2743号《油墨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2009年1月20日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全许办[2009]13号3许可条件3.1 有营业执照。
3.2 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3.3 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验检疫手段。
3.4 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
3.5 有健全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3.6 产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色牢度标准

1、目的规范油墨采购、进料、贮存、领用、调配及使用方法,避免油墨变异和被使用,提高油墨供应数据准确性,减少油墨的重复和过量采购,特制订本办法。
2、范围适用于公司丝印、移印油墨贮存和使用过程。
3、职责3.1、工程部:确定油墨使用类型和用量标准,并对油墨的使用过程提供技术支持3.2、采购部:负责对油墨厂商的评估及公司油墨的采购。
3.3、品保部:负责对油墨进料检验和使用监督包括:环保符合性、有效期等相关质量特性。
3.4、仓管部:负责油墨的进料、领用、退料、使用、贮存情况,按月统计汇报油墨库存,为油墨的统一申购提供数据支持。
3.5、生产部门:按月根据订单计算当月油墨需求量汇总给采购部门,负责油墨使用过程控制。
4、定义常用油墨是指原色油墨和经常使用的油墨,不论是单独使用还是配制专色油墨。
与之相对的不常用油墨是指用量小和使用频次少的油墨,如一个月用不到一次。
5、管理方法与程序5.1、仓库统一建立和执行油墨进出存管理规则,设立油墨贮存仓,建立油墨贮存档案管理,常用油墨的安全库存标准等,常用油墨的安全库存量的设置不超过1个月用量,不常用油墨不设置安全存量。
5.2 工程部门确定公司需要准备库存的油墨种类,制定《丝印、移印油墨使用清单》,明确油墨适合印刷的材料和印刷方式、范围,油墨的有效期等,制定单位产品的油墨用量标准。
5.3 采购部门甄选合格的供应商,油墨属于本公司禁用物质管控的高风险物料之一,供应商必须提供环保符合性声明和材质保证书,按批次油墨的环保符合性(RoHS)的检测报告。
具体执行参照本公司《禁用物质管控程序》。
5.4 油墨的采购管理5.4.1 物控部每月根据订单和产品BOM之油墨用量标准确定油墨需求提出申购。
5.4.2采购部门根据油墨的库存情况安排采购计划,库存情况由仓库管理部门提供,内容包括常用油墨的实际存量与安全存量,采购计划的制定要根据每月库存的增减情况进行调整,力求库存水平与安全存量持平。
5.4.3符合环保要求是油墨采购的基本要求,其它如开油水、慢干水等也必须符合此要求。
印刷品质量管理制度

印刷品质量管理制度一、印刷品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印刷品质量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呢。
咱想想看啊,要是印刷品质量不好,那看着多闹心呀。
比如说一本书,字印得模模糊糊的,图片也是歪歪扭扭的,这谁愿意看呀。
再比如那些广告印刷品,要是质量差,可就没办法很好地吸引顾客啦。
二、印刷品质量的标准1. 清晰度这是最基本的啦。
文字得清楚,笔画不能断也不能连得乱七八糟的。
图片呢,得能看清细节,不能是那种马赛克似的。
就像咱们看那些精美的画册,里面的风景照片,每一片树叶、每一朵花都清清楚楚的,这才叫合格的清晰度呢。
2. 色彩准确性颜色也很关键哦。
要是本来该是蓝色的天空印成了绿色,那可就闹笑话了。
色彩要和原稿或者设计的要求相符,不能有太大偏差。
比如说,一个品牌的标志是特定的红色,那在印刷品上就得是那个红色,不能偏粉或者偏橙。
3. 纸张质量纸张的好坏也影响着印刷品质量。
纸张不能太薄,不然容易破,也不能太厚,显得很笨重。
而且纸张的表面要光滑,这样油墨才能均匀地附着,不会出现一块深一块浅的情况。
三、印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 设备检查印刷之前,一定要好好检查设备。
那些印刷机啊,油墨喷头之类的,得保证它们都是正常工作的。
就像汽车出发前要检查发动机一样,印刷设备要是有问题,印出来的东西肯定好不了。
比如说喷头堵塞了,印出来的图案就会缺一块少一块的。
2. 油墨管理油墨的质量和使用量也得把控好。
不同的印刷品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油墨,要选对才行。
而且油墨不能太稠也不能太稀,太稠了印不出来,太稀了颜色就淡了。
每次使用油墨的量也要计算好,不能浪费,也不能不够用。
3. 操作人员的技能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那可是相当关键的。
有经验的操作人员知道怎么调整设备参数,能根据不同的印刷品做出最合适的设置。
他们就像大厨一样,知道怎么掌握火候和调料的用量。
要是操作人员不熟练,可能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套印不准之类的。
四、印刷品的后期检查1. 外观检查印完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外观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
对本公司印刷油墨的领用、存放、标识进行有效管理,避免油墨的混用及浪费,特制定本规定。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印刷油墨的管理。
三、职责
、仓储部负责原装油墨的收发、存放、保管和标识。
、生产部负责油墨的领用、余墨(含混合墨及原装剩余油墨)的标识和存放。
、技术部负责余墨的管理、标识和监督。
四、内容
、仓储部负责原装油墨的收发、存放、保管和标识管理,对检验合格原装油墨进行分类存放,有效标识,达到目视化管理,并做到先进先出。
对保质期只剩下三个月的油墨及时预警,填写《工作联络单》反馈到相关部门。
、生产部按生产工艺单要求领用所需类型、数量的油墨,并对余墨有效标识,按规定保存。
、生产人员在接到生产任务时,首先向技术部油墨管理员优先申领余墨,进行过滤后配合新墨使用,不得以种种理由拒绝使用余墨。
为保证产品品质,领用余墨由机长或副机长负责把关。
、印刷过程中加到油墨槽中的墨量要少一些,以保持经常添加新墨,油墨使用要根据用量少配勤配,原则上1次/小时,以保证油墨颜色和粘度的稳定性。
、剩余油墨存放时,必须密封,同“杭华”油墨类型相同的油墨用杭华油墨桶存放。
完整填写《油墨标识卡》:同类型油墨放置在同一托盘上
、在同一品项原装墨未使用完时,原则上禁止另开新装原装墨,即产品印完后,余墨中没有两桶及两桶以上同品项、均使用过的原装油墨。
、技术部管理员负责油墨中转区现场原墨的分类摆放及印刷余墨的管理。
、对油墨中转区的原装墨分类摆放,做到先进先出。
、对生产后的余墨分类存放,对不清楚品项的余墨及时刮样,余墨发放时须分清品项、先进先出。
余墨的保质期为二个月,对保质期30天的油墨及时预警,以《工作联络单》形式通知印刷车间主管。
、对长期未使用的余墨,应及时转化为相似颜色的专色油墨,如深咖啡色、墨绿色等。
或转化灰色油墨后掺入到黑色油墨中使用,这部分油墨若转化不及时,超过保存期限,就会因氧化、水解、污染等造成浪费。
、负责监督生产车间余墨的《油墨标识卡》和密封保存情况,发现不按规范存放油墨的行为时,及时知会印刷主管。
五、考核
对违反以上规定的人员,考核5元/次,如果造成更大损失,按公司相关制度追加处罚。
六、相关文件
《油墨标识卡》
《工作联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