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合集下载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细则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细则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细则一、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加强企业内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确保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的全面性、时效性。

二、建设单位应提供工程周边环境等资料,组织勘察、设计等单位列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

勘察单位应在勘察文件中说明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

设计单位应在设计文件中注明涉及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和环节,提出保障工程周边环境安全和施工安全的意见。

三、施工单位、项目部根据工程项目风险普查结果,梳理编制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清单,按照风险级别采取不同管控措施。

风险危险程度按照从高到低划划分为四个级别。

(一)一级风险(重大风险):作业过程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可能引发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施工作业;(二)二级风险(较大风险):作业过程存在较高安全风险,可能引发重伤及死亡事故的施工作业;(三)三级风险(一般风险):作业过程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可能引发轻伤事故的施工作业;(四)四级风险(低风险):作业过程存在较低安全风险,可能引发轻伤及以下事件的施工作业。

四、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分别由施工单位、项目部制定《重大(风险源)危险源管控方案》,并由项目部实施。

施工单位对一级风险管控进行监督指导。

管控包含以下措施:(一)开工前在现场醒目位置进行重大危险源公示;(二)施工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审批、论证和实施;(三)专项方案实施前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四)专项方案实施时,施工单位根据管控计划派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安全管理机构人员进行督导;(五)编制应急处置方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并开展实战演练;(六)监理单位应及时了解施工项目部每日工作内容,对隐蔽施工、重要工序和危险作业等施工过程实施旁站监督,未经验收通过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

对违反安全规定或安全措施不到位的行为,监理单位依法要求整改或暂停施工;(七)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及专业监测单位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制定的其他管控措施;(八)恶劣气候或特殊条件下,对风险等级低于二级的按照二级及以上风险进行控制,极端情况下停止施工。

冶金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冶金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冶金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实施细则规定了XX省冶金企业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简称“双重预防”)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重点内容等。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冶金企业是指从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生产活动的企业。

第三条省内冶金企业应根据本实施细则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除执行本实施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的有关法规和标准。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四条冶金企业应根据本单位实际开展双重预防工作,构建主要负责人组织、各部门实施、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形XX全风险自辨、自评、自控和隐患自查、自改、自报的工作格局。

第五条冶金企业应当在岗位责任制中明确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一名从业人员的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第六条冶金企业应建立健全双重预防工作体系考核奖惩制度,明确考核奖惩的标准、方式方法等。

第七条双重预防工作应贯穿于冶金企业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废弃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

第三章工作程序和内容第八条冶金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基本程序包括策划和准备、危险源辨识、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等级确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公告警示以及隐患排查治理。

第九条冶金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本单位划分为若干个辨识单元。

辨识单元的划分应遵从以下原则:——按装置工艺功能划分;——按照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

第十条危险源辨识单元确定后,应列出各单元内所有的危险物质和设备设施,把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热能、化学能、电能、辐射能等)或能量载体作为危险源,列出所有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别(安全风险类别)。

第十一条《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中所列较大危险因素存在的场所或设备均应作为危险源进行辨识。

第十二条冶金企业应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建立危险源清单,危险源清单项目至少应包括危险物质(能量源)、设备设施(能量载体)、所在位置、班组/岗位、安全风险类别、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以及管控措施等内容。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概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指在企业、组织或机构中,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同时开展隐患排查,针对发现的隐患进行治理和预防,以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本方案旨在为企业、组织或机构提供一种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方法。

二、实施过程1.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方案(1)明确和界定安全风险等级: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和分级,可以按照事故可能性和后果进行划分,将安全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例如高、中高、中、中低和低。

(2)制定相应措施: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包括人员培训、设备检修、应急预案编制等。

2.进行隐患排查(1)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根据安全风险等级和历史数据,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的时间、区域和责任人。

(2)开展隐患排查工作:组织专业人员按照计划进行现场隐患排查,包括设备检查、安全环境评估、操作规程检查等,发现的隐患记录在隐患清单中。

(3)隐患清单整理和分析:对隐患清单进行整理和分析,明确隐患的类型、严重性和处理措施等。

3.实施隐患治理(1)确定治理措施:根据隐患清单中记录的隐患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包括修复设备、更新操作规程、调整工作流程等。

(2)明确责任和时限:明确隐患治理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隐患能够及时得到治理。

(3)跟踪监督和验收:跟踪隐患治理的进展情况,及时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对治理结果进行验收,确保治理效果达到预期。

4.完善风险管控机制(1)持续改进和优化:根据隐患排查和治理过程的结果,不断改进和优化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提高其实施的效果。

(2)加强安全培训和宣传: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减少安全风险的发生。

(3)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进行预警和预防。

三、实施效果评估1.安全风险等级管控效果评估:通过定期对安全风险等级进行评估,以了解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一、总则安全风险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企业员工和财产安全的基础和前提。

为了全面、系统、科学地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1. 确保企业各项安全风险得到全面识别、评估和管控,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制定全面、科学、具体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确保全员参与、全员管理,形成长效机制。

3.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隐患及时排查、整改,防患于未然,确保公司业务的稳定、顺利运行。

三、工作内容1.安全风险分级管理(1)设立安全风险管控小组,责任明确,设立安全风险管理指导委员会,负责公司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

(2)制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对企业内部的各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分级管控。

(3)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明确责任人和落实时间表。

(4)定期对各项安全风险进行跟踪评估,及时更新风险评估,并不断改进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2.安全隐患排查治理(1)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制定详细的隐患排查方案和工作流程,明确排查频次、项目和责任人。

(2)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企业内部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确定隐患内容、位置和危害程度。

(3)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整理,制定整改方案和时限,督促相关部门尽快整改并报备。

(4)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记录排查情况、整改措施及效果,形成全面的隐患治理报告。

3. 安全管理流程优化(1)对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明确重要节点和责任人,缩短决策执行时间,提升管理效率。

(2)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安全隐患和事故的数据化管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员工安全知识的有效传达和应用。

四、工作要求1. 全员参与,形成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的全员管理模式,实现“预防为主,整治结合”的安全管理策略。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设实施方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设实施方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一种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对不同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级评估和管控,从而减少事故和风险对组织的影响。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设是指对组织内部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制定治理计划,并逐步实施,以确保组织的安全生产和工作环境。

本方案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提高组织的安全水平,防范事故的发生,减少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实施步骤1.建立安全风险分级评估体系-制定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和评分标准,涵盖工作流程、设备、人员等方面。

-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排序,确定评估模型。

-将各项指标和评分标准录入评估系统,实现自动化评估。

2.进行安全风险分级评估-按照评估指标和评分标准,对各项作业和区域进行风险评估。

-将评估结果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并记录评估结果。

3.制定安全风险管控策略-针对高风险作业和区域,制定相应的管控策略。

-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安全管控的具体措施。

4.实施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根据管控策略,实施相应的管控措施,包括设备检修、工作许可证管理、岗位培训等。

-监督和评估管控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修正和调整。

5.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设立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组,负责组织和指导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方案,包括排查的范围、方法和周期等。

-对各项设备和区域进行全面排查,记录隐患清单,对隐患进行分类和分级。

6.制定安全隐患治理计划-根据隐患的分类和分级,制定相应的治理计划。

-确定治理的优先顺序和时间节点,制定具体的治理方案和措施。

7.实施安全隐患治理-按照治理计划,逐步实施安全隐患的治理工作。

-加强隐患治理的跟踪和督导,确保治理措施的有效性。

8.监督和评估-定期对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即时整改。

三、工作资源和时间安排为了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设,需要充足的工作资源和合理的时间安排。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一)安全风险的定义安全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由于有可能对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不安全状态或事件。

(二)安全风险分级1. 根据安全风险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将安全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2. 高风险:指可能导致重大事故、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安全隐患,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管控。

3. 中风险:指可能导致一般事故、轻伤或财产部分损失的安全隐患,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4. 低风险:指可能导致轻微事故、基本无法对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安全隐患,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三)安全风险管控措施1. 针对高风险: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同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

2. 针对中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 针对低风险: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制定长期的安全维护计划,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一)隐患排查的定义隐患排查是指通过检查、调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二)隐患排查的步骤1. 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的时间、范围和责任人,确定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2. 隐患排查过程:进行实地检查、记录隐患、分析隐患的原因和后果,并制定整改方案。

3. 隐患整改措施:根据排查结果,立即对发现的隐患进行整改,确保隐患得到有效的治理。

4. 隐患跟踪督办: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和督促,及时解决未能整改的隐患。

(三)隐患治理的要点1. 强化领导责任:领导要高度重视隐患治理工作,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

2.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定期进行检查:建立健全的隐患排查制度,定期检查设备和场所,预防事故的发生。

4. 配备必要设备: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具,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5. 加强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将发现的隐患和整改情况通报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细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细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细则第一章范围第一条本制度规定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要求。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

第二章目的第三条为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按照关口前移、科学预防、精准管理、夯实责任、持续改进的要求,通过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持续提升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能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参照《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制度》(DB37/T3015-2017)《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制度》(DB37/T3014-2017),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细则。

第三章组织结构及职责第四条组织架构公司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运行、监督、考核工作。

(一)组长:董事长(二)执行副组长:总经理(三)副组长:副总经理(四)成员:××负责人、成本合约中心负责人、市场营销中心负责人、监察审计部、财务管理部、综合管理部及各××负责人。

第五条工作职责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参与,××负责。

(一)双重预防机制制度的制定、修订、宣贯和培训;(二)指导、监督××、××根据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定的双重预防机制制度,制定其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三)监督各××、××的双重预防机制落实工作及落实情况的考核;(四)对在建工程项目进行不定期抽查;(五)负责对重大风险和重大事故隐患的监督和管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一、引言安全风险的分级管控和隐患的排查治理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施细则,以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为了针对不同的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我们将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管控。

1.一级风险一级风险属于最高风险级别,对企业和员工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我们将对一级风险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和作业规范,明确责任和权力;(2)配备专业的安全保障人员,进行全天候监控和巡查;(3)安装高效的安全设备,如消防设备、安保系统等;(4)开展紧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2.二级风险二级风险相对一级风险较低,但依然存在潜在威胁。

我们将对二级风险采取以下措施:(1)明确风险源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2)增加安全值班人员和监测设备,确保安全状态的实时监控;(3)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纪律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3.三级风险三级风险属于一般风险,对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我们将对三级风险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工作流程、报告机制等;(2)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四级风险四级风险属于较低风险,对企业安全生产影响较小。

我们将对四级风险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简明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2)组织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和环境的安全;(3)开展安全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三、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治理是确保企业安全的重要环节,我们将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隐患排查(1)建立隐患排查制度,明确排查的时间、责任人和范围;(2)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排查,包括设备安全、作业流程等方面;(3)记录和整理排查结果,明确排查到的隐患种类和级别。

2.隐患分级根据排查结果,我们将对隐患进行分级。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

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安全风险和隐患,防范事故发生,保障企业员工和资产的安全。

一、风险分级管控1. 风险评估企业在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前,首先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企业各个环节和业务活动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出可能对企业产生影响的不利因素,确定可能引发事故的风险点和风险源,并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和可能性。

2. 风险分类根据风险的性质和特点,将风险分为战略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管理风险等不同类别。

对不同类别的风险,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和管理手段。

3. 风险分级根据风险的大小、影响的程度和可能性的大小,将风险进行分级。

通常可以将风险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和应对策略。

4. 风险管控对高风险和中风险的风险点和风险源进行管控,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减轻风险发生后的影响。

对低风险的风险点和风险源,可以采取预警措施和监控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理。

二、隐患排查治理1. 隐患排查企业要做好隐患排查工作,必须制定详细的排查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排查的范围和目标,确保排查工作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对于可能存在隐患的部门和环节,应该加大排查频次和力度,确保排查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 隐患识别在隐患排查中,要重点关注可能造成事故的隐患点和隐患源,识别出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和环节。

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故和事故后的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治理,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3. 隐患治理对于排查出的隐患,企业要及时制定治理方案和措施,明确治理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

治理隐患时,要根据隐患的性质和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治理的彻底性和持久性。

4. 隐患监督企业要建立健全隐患监督和反馈机制,定期对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监理实施细则2019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监理实施细则2019

XXX项目工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监理实施细则编制人:审批人:Xxx项目监理部XXX年XXX月1. 工程概况 (1)2. 安全监理目标 (1)3. 安全监理依据 (1)4. 安全监理内容 (2)5. 安全监理工作程序 (4)6. 安全监理实施分项细则 (6)7. 现场监理人员安全守则、安全监理师岗位职责 (6)1.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XXX住宅项目目1.2建设地点:1.3总建筑面积:1.4工程投资:1.5建设单位:1.6管理公司:1.7监理单位:1.8设计单位:1.9施工单位:北京XXX城建公司2.安全监理目标施工安全管理目标:在项目监理工作中,我项目监理部将严格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发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实现如下施工安全管理目标:2.1实现安全文明施工;2.2死亡事故为零;2.3重伤事故在2%。

以下,尽量减少轻伤事故;2.4杜绝火灾事故;2.5杜绝高坠事故;2.6杜绝物体打击事故;2.7不发生重大机械事故。

3.安全监理依据3.1本工程建设监理委托合同;3.2本工程监理规划、监理大纲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3.3国家颁布的各项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标准;3.4现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各级政府安全生产法规;3.5行业安全生产规范性文件、安全技术规范等;3.6其它有关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标准;3.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3.8《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3.9《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3.10《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暂行办法》。

4.安全监理内容4.1全面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的各参建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 4.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劳务单位、供货单位等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202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文件最新版

202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文件最新版

2024安全双控体系文件目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3)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4)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评估 (4)第四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8)第五章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治理 (10)第五章持续改进 (12)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3)第一章总则 (13)第二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 (13)(一)生产工艺固有风险重点评估内容。

(14)(二)设备设施重点评估内容。

(14)第三章安全生产风险管控 (15)第四章管理责任 (17)第五章附则 (18)202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作业指导书 (19)一、“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步骤 (19)(一)文件准备与宣贯 (19)(二)“双体系建设”组织实施 (19)(三)总结完善 (21)二、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21)(一)风险辨识分级小组 (21)(二)风险辨识 (22)(三)风险评价 (25)(四)风险分级 (26)表D.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27)(五)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29)(六)风险管控 (30)(七)风险辨识、分级和管控的反馈和评审 (31)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31)(一)四级隐患排查管理体系 (32)(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内容和要求 (32)(三)隐患治理 (33)(四)报送要求 (34)“xxx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35)一、目标 (35)二、组织机构 (35)三、职责: (35)四、工作计划 (36)五、工作要求 (39)xxxx年xx月x日 (39)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及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集团公司《关于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重预防机制指导意见》的精神,结合我公司实际,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持续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特制订本细则。

公司生产安全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实施细则

公司生产安全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实施细则

公司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实施细则1 总则1.1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规范风险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依据《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管理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1.2 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公司各单位、机关各部门。

1.3 规范内容界定1.3.1 本细则所称风险是指生产安全风险,是安全不期望事故事件概率与其可能后果严重程度的综合结果,风险分为重大、较大、一般和低风险,分别对应红、橙、黄、蓝四种颜色。

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应当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等级,一般风险按照最低合理可行的原则可进一步降低风险等级,低风险应当执行现有管理程序和保持现有安全措施完好有效,防止风险进一步升级。

1.3.2 本细则所称隐患是指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按危害大小、治理难易程度和紧迫性将隐患分为一般、较大和重大隐患。

1.4 管理原则1.4.1 推进基于风险的安全管理。

风险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通过持续开展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防止事故发生,确保风险可接受。

1.4.2 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

建立隐患排查、分类分级、整改治理、效果评估、验收销号的闭环管理流程,确保隐患及时排查治理。

不能如期治理的隐患应当按风险管控的程序落实防范措施。

1.4.3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的属地谁负责”和“分级监控、分级治理”原则,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应全面落实安全部门监管责任、业务职能部门管理责任、各单位主体责任,全面覆盖和全员参与,实现全过程、常态化的风险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各级负责人应当承包本部门、本单位最大风险和最大隐患。

1.4.4 坚持逐级建立清单原则。

风险和隐患排查管理实行清单管理,各单位、各部门应当逐级建立基层单位、二级单位、公司级等各层级风险和隐患管理清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实施细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实施细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明确各级安全监管职责,有效控制危害因素,降低安全风险,杜绝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本细则)。

第二条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3、《铁路安全管理条例》;4、《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5、《铁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

第三条适用范围第二章基本原则第四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应当遵照法律法规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立足从源头上管控安全风险,消除事故隐患,按照全面覆盖、分级管理、科学施策、动态实施的建设要求,建立生- 1 -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五条组织机构项目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各项目领导班子及分部负责人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及专业生产单位负责人为组员的双重预防领导组。

第四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七条风险的定义铁路安全风险是指铁路生产安全事故(含铁路交通事故)、故障或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严重性的组合。

风险点是指存在安全风险的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提上两者的组合。

第八条风险等级划分本细则针对工程性质、类别和特点的不同,以专业覆盖为基本方法,按照营业线施工、隧道工程、桥梁工程、路基工程、铺架工程、房建工程、爆破和拆除工程、其它工程等八大类别工程的安全风险程度、施工技术复杂程度和风险转化为事故后的危害程度,将风险由高至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为了有效防范和控制安全风险,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建立和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施细则。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实施细则1.建立安全风险分级评估制度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建立安全风险分级评估制度,将所有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级评估,确定不同风险等级的特点、适用的防范措施和责任分工,并将评估结果反馈至相关岗位。

2.制定风险管控措施针对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预防性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

预防性措施主要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人员培训措施等,而应急处置措施包括事故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等。

3.明确责任主体划分不同岗位或部门的安全风险分级责任主体,明确各级责任主体的安全风险管理职责和权限,在工作细则中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并定期对责任主体进行评估和考核。

4.监测和预警机制建立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通过使用安全监控设备、建立隐患报告制度等手段,实时监测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情况,及时发现并预警风险,确保及时处置。

5.健全应急预案制度为不同风险等级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责任分工和资源保障措施,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施细则1.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安全风险的特点,制定年度、季度或月度的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的范围、时间和方法,并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和执行。

2.开展隐患排查按照排查计划,对企业的各个环节进行隐患排查,包括设备设施、安全生产工艺、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

重点排查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并及时记录和整理问题清单。

3.隐患治理措施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隐患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并确定相应的整改责任主体。

治理措施主要包括设备维护修理、技术改造、操作规程完善等方面。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安全生产是企业的首要任务,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为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必须进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本方案将针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涉及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二、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方案1.风险分级根据风险的严重性和潜在危害程度,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高级别风险可能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需要优先级较高的控制措施;中级别风险可能导致一定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需要有一定的控制措施;低级别风险可能导致轻微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需要进行一定的控制措施。

2.风险评估与分级针对各个工作环节和岗位,进行风险评估与分级工作。

通过分析潜在的危险源和可能的事故类型,对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风险分级。

3.风险管控策略根据风险分级结果,制定相应的管控策略。

对高级别风险,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确保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对中级别风险,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尽量减少风险;对低级别风险,要采取一般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进行控制。

4.风险管控措施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技术措施包括使用安全设备、完善安全工艺流程、提供安全培训等;管理措施包括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安全教育等。

5.监督检查与评估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风险管控工作进行定期评估。

通过监督检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案。

三、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1.隐患排查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对企业的各个环节和岗位进行隐患排查。

通过巡查、检测、测量等方式,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2.隐患整改针对发现的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间表。

对于严重的隐患,要立即停止作业,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对于一般的隐患,要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并定期进行跟踪督查。

3.隐患治理开展隐患治理工作,包括对隐患的技术改造、管理控制等方面进行治理。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环境安全,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本文将阐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方案。

1. 重点行为风险分级管控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对存在较高风险的行为进行分级管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对企业的各种生产活动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每个环节的风险等级,然后根据风险等级的高低,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来降低风险。

对于高风险环节,应当加强监管和控制,确保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监测,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于中低风险环节,也要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

2. 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只有将潜在的风险隐患消除,才能真正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对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排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具体措施包括:- 制定隐患排查治理计划,明确排查的时间、范围和责任人;- 强化隐患排查的监督和考核机制,确保排查工作的深入落实;- 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整理,建立台账并制定整改方案;- 加强隐患整改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 定期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汇总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机制。

3. 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一种双重预防机制,通过两者的有效结合,可以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

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对责任的跟踪督促;- 健全安全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化管理,及时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管理实施细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管理实施细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确保风险有效受控,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第二条【编制依据】根据《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国务院安委办[2016]1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年)的要求,结合项目部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总体原则】按照“风险优先、科学评估、动态识别、分级管控、全员参与、系统联动、强化过程、持续改进”的原则,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努力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

第四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项目部(生产车间、采石厂、预制厂等)。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安全总监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小组。

第六条【层级职责】各层级负责本单位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项目部是风险分级管控的实施主体,开展日常风险辨识评价、分级管控、措施制定及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定期总结分析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接受上级单位和地方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持续改进和完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明确风险点的管控责任人(网格负责人)。

项目副经理: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全面落实管控措施,对风险实施全面管控。

项目总工: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动态开展风险辨识,组织制定风险管控措施。

安全总监:负责组织相关部门督办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措施落实不到位、整改不彻底、不及时的责任人按照项目部相关管理办法进行处罚。

工程管理部:在项目总工的组织下,开展风险辨识工作,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负责风险清单动态调整、汇总、上报、公示等工作。

安质环保部:负责风险管控措施的督办落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工作。

安全风险分级管理规定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理规定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理规定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1. 目的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建立规范的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以保障员工和公司的安全。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部门、项目和人员。

3. 安全风险分级管理3.1 定义安全风险是指可能对员工和公司造成伤害或损失的潜在危险因素。

3.2 分级标准根据安全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安全风险分为以下等级:- 高风险: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或严重财产损失的风险。

- 中风险:可能导致轻微人员受伤或财产损失的风险。

- 低风险:可能导致轻微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

3.3 分级管理措施针对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 高风险: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确保安全风险消除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中风险:按照预定的排查计划,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和整改,并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和管控措施。

- 低风险: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和整改,确保风险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

4. 隐患排查治理管理4.1 隐患排查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发现并记录存在的安全隐患。

4.2 隐患治理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治理措施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并确保隐患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

4.3 隐患排查治理记录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记录,包括隐患排查结果、治理措施和结果等信息。

5. 监督和评估公司将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6. 处罚措施对严重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以上为《安全风险分级管理规定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具体实施细则将在后续制度中进行规定。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关注点已经从生计和安全转变为了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这也使得安全管理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议题。

随着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如火灾、爆炸、自然灾害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为了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定义安全风险又称安全隐患,在工程或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各类因素和条件都会对安全造成影响和威胁。

安全风险包括事故频率、事故后果两个方面。

其中,事故频率是指发生某一事件的概率,事故后果是指事件发生后可能引发的损失。

分级管控原则为了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事故发生的概率;2.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3.对事故的控制措施和预案。

根据这些因素,可以将安全风险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在实际操作中,轻度风险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中度风险需要制定并严格执行预案,重度风险则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报告相关部门。

分级管控方案在实践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需要遵循以下方案:1.确认事故风险,包括等级、概率和可能的后果;2.根据事故风险等级,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方案、安全责任制度等;3.对潜在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监管,包括进行风险评估、对风险源进行控制等;4.建立风险应对机制,即在发生安全事故后的恢复措施,包括组织救援、避免事故扩大等。

隐患排查治理隐患定义如果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轻度,但是潜在的安全风险未完全消除,则称为隐患。

例如,在车间内存在电线散乱、通道不畅、火灾隐患等问题,可能引发事故并危害工人的人身安全。

隐患排查在排查隐患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原则:必须对企业内所有区域进行检查,并对所有设施、设备进行细致的检查和评估;2.系统性原则:利用完整的隐患排查标准,由设立专门的排查小组,按照固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隐患排查;3.定期性原则:必须以一定的频率进行隐患排查。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一、风险分级管控1. 制定安全风险分级评估标准:根据所在行业的安全风险特点和规定,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2. 风险分级评估: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风险分级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操作规程、人员素质等方面,确定单位的风险等级。

3. 制定安全管理措施: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人员培训、设备维护保养、操作规程制定等方面,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4. 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5. 风险信息共享:与相关单位、行业协会或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取和共享安全风险信息,避免重复投入和漏报风险。

二、隐患排查治理1. 隐患排查责任分工: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各级管理人员的隐患排查责任,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确保隐患排查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2. 隐患排查计划和周期:制定隐患排查计划和周期,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定期排查,确保全面覆盖。

3. 隐患排查方式和方法:根据各项安全风险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隐患排查,包括现场检查、数据分析、员工反馈等。

4. 隐患排查记录和整改:对发现的隐患进行记录,并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和时限,跟踪整改进展情况,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消除。

5. 隐患排查结果报告和汇总:对每次隐患排查的结果进行报告和汇总,对重大隐患和整改不到位的情况进行上级报告,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通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施,可以确保生产经营单位在工作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管控,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水平,保障员工和社会的安全。

三、隐患治理的具体措施:1. 制定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程序:明确隐患排查的流程和方法,确保每个环节得到适当的执行和监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及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集团公司《关于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重预防机制指导意见》的精神,结合我公司实际,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持续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特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分级管理,定期排查、治理。

对安全隐患和风险要分类定级,制定措施,落实责任,落实到人,限时整改或预控,使隐患整改和风险预控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

第三条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闭环管理,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排查、建档、评估、整改、验收闭环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治理、逐项销项制度;落实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估、分级、分责、监控、预警、预报制度。

第四条安全隐患治理坚持坚风险预控、关口前移,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之前,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安全风险不掌握不生产。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公司成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评审小组。

负责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工作。

第六条公司、各子(分)公司、各项目部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本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管控工作。

第七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整改和风险预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生产副经理,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过程负领导责任;总工程师负责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技术领导责任;各工地负责分管范围内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对本工地所属班组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全面责任;班组长, 对本班组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及风险预控负直接责任;职工个人对本岗位作业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风险预控负直接责任。

第八条各级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负监督管理责任。

第九条各职能部门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预控管理负管控责任。

第十条各单位应保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风险预控所需的资金,安全费用应优先用于安全隐患的治理与风险的控制。

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评估第十一条公司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评审小组,通过深入公司生产过程和服务的各工序进行现场观察,分析判断。

对已经和可能产生的及可望施加影响的危险有害因素和环境因素将其按工序逐一排列、汇总,最终形成公司的危险有害因素和环境因素。

第十二条安全监督部将确认的危险有害因素和环境因素汇编成危险有害因素和环境因素清单。

印发到公司各相关部门和项目部。

各部门和项目部在接到公司危险有害因素和环境清单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对需补充的危险有害因素和环境因素用危险有害因素清单和环境因素清单向安全监督部上报。

第十三条公司在已确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环境因素基础上,根据不同危险有害因素和环境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发生频次影响的范围、相关方关注的程度、违反规定的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公司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和环境因素。

第十四条评审小组通过定量评价法,分析危害导致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危险的大小,实现对公司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的预防和有效控制。

定量评价主要采取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也称LEC法,即用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这三种因素是:D—危害程度(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其简化公式是:D= L XE X Ca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为1,但在作系统安全考虑时,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件的分数定为10。

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表1所示。

表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b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

规定连续暴露在此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

同样,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2所示。

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c.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小的轻伤直到多人死亡的严重结果。

由于范围广阔,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轻伤规定分数为1,把造成十人以上死亡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它情况的数值均在1与100之间,如表3所示。

表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d根据公式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但关键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和总分的评价。

根据经验,总分在20以下被认为是低危险;如果危险分值到达70〜160之间,那就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如果危险分值在160〜320之间,那么这是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危险环境;分值在320以上的高分值表示环境非常危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环境得到改善为止。

危险等级的划分是凭经验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不能认为是普遍适用的,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

危险等级划分如表4所示。

表4危险等级划分(D)第十五条公司根据评审小组的评审结果,发布《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清单》。

第四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十六条根据危险有害因素风险值(D值)不同,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I、口、山、W、V五个级别。

确定各级管控范围如下:I级有害因素由作业班组管控;II级有害因素由工地管控;m级有害因素由项目部管控; IV级有害因素由分公司管控; v级有害因素由公司管控。

分级管控内容如下表所示:第十七条各管控层级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要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

要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公司总部、分公司、项目部(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

各项目部要高度关注施工生产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及时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第五章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治理第十八条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分五级:公司级、子(分)公司级、各项目部、工地、班组。

公司每月排查一次,分公司每月至少排查一次,项目部每周排查一次安全隐患;各工地每日一次、班组每日排查不少于二次安全隐患并将排查治理情况报项目部安全部门备查。

第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任何时间发现安全隐患,均有权有责任有义务向项目部安全部门汇报。

第二十条项目部对每周、日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坚持“谁主管、谁治理,谁验收、谁负责”原则,确定责任人、隐患等级、治理措施,进行登记,项目部安全部门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一条班组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当班整改消除,并做好记录。

当班确实解决不了的安全隐患应及时向工地或直接向项目部安安全部门汇报,经采取具体措施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组织生产。

第二十二条风险等级为山级和W级的安全隐患,由责任单位按照“五落实”即:落实整改目标、落实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落实整改资金,的要求制定整改计划和方案,责成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并下达整改通知书。

对限期整改的隐患,及时建档编号,由整改责任人负责监督检查和整改验收,验收合格后报本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销项,同级安全安全隐患的整改验收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第二十三条V级安全隐患的整改,由公司相关部门组织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制定并实施安全隐患治理方案。

V级安全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四)负责治理的部门和人员;(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二十四条对V级安全隐患由公司实行挂牌督办,项目部负责具体落实,安全隐患整改结束后,由相关专业部室组织验收、销项。

公司安全部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察、复查。

第二十五条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及时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

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及时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时,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向公司相关部室报告。

第二十六条在安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安全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工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工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施工生产、设施、设备,应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第五章持续改进第二十七条对于现场排查出的不在公司发布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清单》内的安全隐患,项目部、分公司应及时汇总并报告公司评审小组。

第二十八条公司评审小组对上报的安全隐患组织进行评审,确定风险等级,并及时发布评审结果。

第二十九条公司每年对《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清单》更新一次,并正式发布。

第三十条项目部在开工前以公司辨识出的危险有害因素和环境因素为基础,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予以增删,以确定本项目可能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和环境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