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
1.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位于股前内侧区倒置的三角形间隙,由腹股沟韧带,缝匠肌内侧缘,长收肌内侧缘围成。
其内有隐神经、股动脉、股静脉通过。
2.股鞘(femoral sheath):在股三角内,可见自腹横筋膜和髂腰筋膜向下延续,包绕股动脉,股静脉上段的筋膜鞘,即为骨鞘。
3.股管(femoral canal):骨鞘在矢状面上被筋膜分成三份,外侧容纳股动脉,中间容纳股静脉,内侧格即为股管。
4.股环(femoral ring):股管的上口即为股环,其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外侧界为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
5.肌腔隙(lacuna musculorum):肌腔隙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部,后外界为髂骨,内
侧界为髂耻弓。
其内有髂腰肌、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通过,是腹、盆腔与股内侧区之间的重要通道。
6.血管腔隙(lacuna vasorum):血管腔隙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部,后界为耻骨肌筋膜
及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陷窝韧带),外界为髂耻弓。
其内有骨鞘及其包含的股动、静脉、生殖股神经股支和淋巴管通过。
7.收肌管(adductor canal):又称Hunter管,位于股中1/3段前内侧,外侧壁为股内侧
肌,内侧壁为大收肌,前壁是缝匠肌以及股收肌板,下口为大收肌腱裂孔,其内有隐神经、股血管通过。
8.腕管(carpal canal):由腕横韧带与腕骨沟共同构成的骨筋膜鞘。
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及拇长屈肌腱共9条肌腱、正中神经、桡侧囊、尺侧囊通过。
9.尺侧腕管(ulnarcarpal canal):腕横韧带尺侧端附于豌豆骨和钩骨,与腕掌侧韧带远侧份围成,内有尺神经和尺血管通过
10.桡侧腕管(radial carpal canal):腕横韧带桡侧端分两层附于舟骨结节和大多角骨结
节,其间的间隙即腕桡侧管。
其内有桡侧腕屈肌腱及其腱鞘通过
11.掌浅弓(superficial palmar arch):位于掌腱膜深面,屈指肌腱及蚓状肌浅面。
由尺动脉末端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
12.鱼际间隙(thenar space):被掌中隔分成两层的掌间隙层的外侧即为鱼际间隙。
前界
为示指屈指肌腱、第1蚓状肌,后界为拇收肌及筋膜,内侧界为掌中隔,外侧界为掌外侧隔。
13.掌中间隙(midpalmar space):被掌中隔分成两层的掌间隙层的内侧即为掌中间隙。
前界为尺侧囊、第3-5指屈指肌腱、第2-4蚓状肌,后界为第3-5掌骨、骨间肌、骨间掌侧筋膜,内侧界为掌内侧隔,外侧界为掌中隔、
14.指蹼间隙(fingerweb space):在掌骨头处,掌腱膜深层的横行纤维与其向远端发出
的 4 束纵行纤维之间,围成 3 个纤维间隙,称指蹼间隙。
是手掌、手背与手指的掌、背侧之间的通道。
15.指髓间隙(pulp space):又称指髓,位于各指远节指骨远侧4/5的皮肤和骨膜之间,
有纤维隔连于皮肤和指深屈肌腱末端,将指腹的脂肪分成小叶,形成密闭的指髓间隙,内有丰富的脂肪、血管和神经末梢。
16.指腱鞘(tendinous sheaths of fingers):包绕指浅、深屈肌腱的鞘管,由腱纤维鞘和腱滑膜鞘构成。
分为腱纤维鞘和腱滑膜鞘。
17.甲状腺假囊(false capsule of the thyroid gland):来自颈深筋膜中层的脏层,是位于外侧的甲状腺被囊、
18.颈袢(ansa cervicalis):舌下神经发出降支与第1颈N前支构成颈袢上根,在颈鞘浅面下行,与来自第2~3颈神经前支构成的颈袢下根组成颈袢
19.气管前间隙(pretracheal space):颈深筋膜中层前下部覆盖气管称气管前筋膜,此筋
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借疏松结缔组织连接形成气管前间隙。
内部结构有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腺奇静脉丛,小儿胸腺上部,头臂干,左头臂静脉和气管前淋巴结。
20.甲状腺悬韧带(suspensory ligament of the thyroid gland):甲状腺假被膜在侧叶
内侧和峡部后面与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以及气管软骨环的软骨膜愈着并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将甲状腺固定于喉及气管壁上。
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为判断是否甲状腺肿大的依据之一。
21.椎前间隙(prevertebral space):位于椎前筋膜与颈、胸椎之间,上达颅底,下至第三胸椎,该间隙感染除局限于此范围外,还可向两侧蔓延至颈外侧区。
22.椎动脉三角(vertebral artety triangle):内侧界为颈长肌,外侧界为前斜角肌,下
界为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尖为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
三角内的主要结构有:胸膜顶,椎动脉,椎静脉,甲状颈干,甲状腺下动脉,颈交感干及颈胸(星状)神经节等。
23.腋尾(axillary tail):乳房外上份的腺组织可在胸大肌下缘,平第3肋间隙处穿腋筋膜孔伸入腋窝,称腋尾。
24.乳房后间隙(retromammary space):乳房与胸肌筋膜之间的间隙称为乳房后间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管
25.乳房悬韧带(suspensory ligament of the breast):乳房结缔组织中,分别连于皮肤和胸肌筋膜之间的纤维束,称乳房悬韧带。
对乳房起支持和固定作用。
26.希氏筋膜(Sibson's fascia):胸内筋膜向下覆于膈的上面,称膈胸膜筋膜,向上覆于胸膜顶上面,称胸膜上膜,即希氏筋膜。
有保护肺尖及胸膜顶的作用。
27.支气管肺段(bronchopulmonary segment):是肺叶支气管的分支,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和它所属的肺组织共同构成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
28.肋膈隐窝(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是在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转折处的凹陷结
构,其深度一般可达两个肋及其间隙,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胸膜腔积液及出血首先聚积于此。
此外,深呼吸时,肺下缘也不能充满此隐窝。
29.动脉导管三角(triangle of ductus arteriosus):动脉导管三角位于主动脉弓的左前
方,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
三角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
该三角是手术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30.腹股沟管浅环(superficial inguinal ring):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份有一个三
角形的裂隙,成为腹股沟管浅环。
正常成人的腹股沟管浅环可容纳一个手指尖,内有精索(男性)和子宫圆韧带(女性)通过。
31.精索外筋膜(external spermatic fascia):腹外斜肌腱膜和深筋膜随精索及精索内筋膜和精索中筋膜向内下延续并包裹之,由此形成精索外筋膜。
32.弓状下缘(arc inferior border):起自精索及其被膜外侧份的前方、继之呈弓状跨过
精索及其被膜,最后经精索及其被膜后方止于耻骨梳,此即为腹内斜肌弓状下缘
33.腹股沟镰(inguinal falx):弓状下缘内侧端与腹横肌下份纤维合并,形成腱性或者肌性的结构称为腹股沟镰。
34.直疝三角(direct hernia triangle):又称Hesselbach三角。
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
内侧边是腹直肌外侧边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
此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且腹横筋膜又比周围部分薄。
因此易发生疝。
腹股沟直疝在此由后向前突出,故称直疝三角。
35.凹间韧带(interfoveolar ligament):腹横筋膜在腹股沟管内环内侧增厚致密,形成近乎矢状位的韧带称为凹间韧带。
36.腹股沟管深环(deep inguinal ring):又称腹股沟内口或腹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
上方1.5cm处,是腹横筋膜随精索向外突出而形成的一个卵圆孔,即精索由腹腔进入腹股沟管的入口。
37.精索内筋膜(internal spermatic fascia):腹横筋膜在腹股沟管深环出形成的斜向内
下放、并容纳睾丸及精索之指套状囊袋称为精索内筋膜。
38.腹股沟管(inguinal canal):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1/2的上方由外向内下斜行的肌肉筋
膜间裂隙。
长4~5cm,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
腹股沟管有4个壁及内外两个口。
管的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在外侧1/3处有腹内斜肌的起始部,后壁为腹横筋膜,在内侧1/3处有联合腱,上壁为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内口为腹环,外口为皮下环。
39.网膜孔(omental foramen):网膜孔,又叫Winslow孔,是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与
后腹膜壁层之间的孔,是网膜囊与囊外腹膜腔之间的唯一通道。
前界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小网膜游离缘),后界为遮被下腔静脉的腹膜,上界和下界分别是肝尾叶和十二指肠上部。
正常的网膜孔可容一指伸入。
其内有三件重要结构,分别是肝固有动脉、胆总管、和肝门静脉。
40.胃结肠韧带(gastrocolic ligament):大网膜前两层腹膜连接与胃大弯与横结肠之间,
称为胃结肠韧带。
41.胃脾韧带(gastrosplenic ligament):胃前后壁的腹膜由胃底起贴合成胃脾韧带连至
脾门,再折返覆盖脾脏。
42.脾肾韧带(splenorenal ligament):包裹脾脏的腹膜由脾门连至左肾的表面,形成脾肾韧带,然后以行为后腹膜壁层。
43.十二指肠空肠曲皱襞(duodenojejunal flexure fold):其位于横结肠系膜根下方,十二指肠空肠曲上方,其深面为Treitz韧带,是手术时确认空肠起点的重要标志。
44.肝肾隐窝(hepatorenal recess);在肝右叶脏面和右肾及结肠肝曲之间,称肝肾隐窝。
为仰卧位时腹腔的最低处,是腹膜腔内液体易积聚之处。
45.直肠膀胱陷凹(rectovesical pouch):男性的腹膜在直肠与膀胱之间形成的深窝称为
直肠膀胱陷凹,距肛门约7cm。
腹膜腔的渗出液或脓液,常因重力作用聚集于各陷凹中故临床上可经直肠前壁处作穿刺或切开引流。
46.直肠子宫陷凹(rectouterine pouch):又称Douglas腔。
是腹膜在直肠与子宫之间移
行形成的陷凹,是立位和半卧位时女性腹膜腔的最低部位,与阴道穹后部仅隔阴道后壁和一层腹膜。
腹膜腔的积液常积于此,可经阴道穹后部穿刺或引流。
47.胃胰襞(gastropancreatic fold):胃后方,网膜囊后壁上由胃左动脉向前顶起的半月状腹膜皱襞。
48.胆囊三角(Calot triangle):解剖学上将胆囊管、肝总管及肝脏脏面三者构成的三角形
区域称为胆囊三角,又叫Calot三角。
该三角内常有发自肝右动脉的胆囊动脉经过,并常见胆囊颈部的淋巴结。
49.肝裂(hepatic fissure):Glisson系统中大支区域之间的若干面缺少血管和胆管而出现
的裂隙叫做肝裂
50.结肠边缘动脉(colic marginal artery):是由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形
成的围绕结肠和乙状结肠的门型动脉弓。
边缘动脉发出很多直动脉,后者又分为长短支,短枝多起自长支,在系膜带处穿入肠壁;长支在浆膜下环绕肠管,在另外两条结肠带附近分支入肠脂垂后,穿入肠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