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平武基础资料汇编

合集下载

(和平)基础资料汇编

(和平)基础资料汇编

第一部分镇域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一.地理位置三江侗族自治县和平乡地处桂北山区,位于三江县的东南部,东与高基乡毗邻,南和融安县板榄镇交界,西与丹洲镇接壤,北和斗江镇相连,距县城古宜镇39公里。

二.历史沿革和平乡民国时期属丹阳区合水乡,解放后并归丹洲人民公社,改乡建制后于1987年10月由丹洲乡和斗江乡划分出来成立和平乡,乡政府驻地和平街,距县城39公里,是全县成立最晚的乡镇。

和平乡居住着壮、汉、瑶、侗等5个民族。

其中壮族占85%以上,是三江县的“壮乡”。

三.政区体系和平乡下辖六溪、清江、和平、板六、大寨5个村委会,44个自然屯,72个村民小组。

四.交通状况和平乡村村都通了等级公路,100%的自然屯修通了公路。

2003年修通的和平至板榄四级路南下可直达融安,2008年又改建成油路;2005年竣工的扶平至和平柏油路北接斗江直通209和321国道;2007年修建的和平至六溪水泥路西接209国道通往丹洲。

五.自然条件(一)地形地貌:三江侗族自治县属于丘陵地带,山多平地少,山地是最主要的地貌类型,面积大、分布广。

和平乡拥有丰富的森林和竹林资源,同时也拥有岩溶洞资源的地形地貌特征。

(二)气候:三江县属中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近十年来年平均气温18.3℃,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7.3℃,极端最低气温5.2℃。

最热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27.3℃,极端最高气温39.5℃。

活动积温为5691.481%以上。

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334.3小时。

平均无霜期320天,年均降水量为1730.2毫米。

太阳辐射量为89.69千卡/平方厘米年,雨热同季,寒署分明。

(三)水文:三江县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为1730.2毫米,水资源总量24.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7005立方米。

和平乡降水量年降水达2200多毫米,春夏降水量较多,秋冬降水量较少。

六.资源条件(一)土地资源三江县属红壤地带,县内大部分土地属丘陵地貌,红壤类极为普遍。

蜀道文化上的阴平道--浅谈平武县阴平道上的驿路浅谈平武县阴平道

蜀道文化上的阴平道--浅谈平武县阴平道上的驿路浅谈平武县阴平道

蜀道文化上的阴平道--浅谈平武县阴平道上的驿路浅谈平武县阴平道上的驿路发表时间:2018-09-18T10:12:49.093Z 来源:《知识-力量》4中作者:何鹏任银[导读] 平武县位于涪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

周秦时期为氐羌民族聚居之地,是氐人所建白马国的一部分。

《史记•西南夷列传》载:“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

”汉武帝开南夷(平武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四川省绵阳市 622550)摘要:平武县位于涪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

周秦时期为氐羌民族聚居之地,是氐人所建白马国的一部分。

《史记•西南夷列传》载:“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

”汉武帝开南夷,置阴平道,因其地在古氐羌族聚居之域,按汉制民族地区之县称道而不称县,道为背部都尉治,229年(三国蜀汉后主建兴七年),蜀汉政权在刚氐道境内南部分置广武县,同时改刚氐道为刚氐县,治地未变,两县皆隶阴平郡。

关键词:广武县治地;平武县;阴平道广武县治地与江由戍同在一地,即今平武县南坝镇。

263年(魏元帝景元四年,即蜀汉炎兴元年)十月,曹魏征西大将军邓艾兵出阴平邪径,突袭江由戍,蜀汉守将马邈不战而降。

魏军由此长驱直入,攻陷成都,蜀汉灭亡,广武、刚氐二县归于曹魏。

505年(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即南梁武帝天监四年),梁汉中太守夏侯道迁举郡降魏。

梁武帝遣益州刺史邓元起与将军孔陵、鲁方达、任僧褒率军出南安(今剑阁)拒魏。

北魏遣尚书邢峦、统军王足、将军李义珍等率军入蜀接应夏侯道迁,占据了梁、益二州十四郡地。

北魏据蜀后,改北阴平郡为阴平郡,并新设龙州,与阴平郡及阴平县同治今江油市小溪坝镇。

同时,在蜀汉江油关所在地今平武县南坝镇设置江油郡,上隶龙州,郡下设江油县,与郡同治。

“江油”之名,源于蜀汉江油关。

三国魏将邓艾,自此入蜀,亡蜀汉,旋置阴平县,并置阴平郡。

晋永嘉后郡、县均为氐所据。

阴平古道遗址自今甘肃省文县鸪衣坝至江油关(今四川平武南坝乡)。

平武资料

平武资料

第一章基本概况1.1自然条件1.1.1地理位置平武县是绵阳市最北端的一个山区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向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过渡的地带,属长江二级支流涪江的上游地区。

介于东经103°50′31″—105°58′13″,北纬31°59′37″—33°02′41″,东邻青川县,西接松潘县,南为江油市、北川县,北连甘肃文县,北西抵九寨沟县。

东西宽约107公里,南北长约115公里,全县国土面积5959.71平方公里。

1.1.2地质地貌平武县大地构造位置处在扬子准地台西缘的龙门山褶断带和昆仑秦岭地槽褶皱带的西秦岭—摩天岭东西构造带、松潘—甘孜地槽褶皱带的结合部位。

中生代侏罗纪及其以前各个地质时期的地层出露基本齐全。

县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起伏突出,西北部为极高山、高山,最高点西北部雪宝顶海拔5400米,最低点东南部平驿乡椒园子涪江河谷海拔600米,两地高差4800米。

境内群山起伏,连绵逶迤,峻岭险峰,高耸入云。

海拔5000米以上山峰5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比比皆是。

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幅员面积的94.33%。

1.1.3气候因平武县境多山,海拔高度相差达4800米,气候类型垂直变化很大,故平武县境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由于地势起伏很大,立体气候差异明显。

在低山河谷地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夏热无酷暑,冬长无严寒,气候温和,降水丰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在中山和高山地带,降水量大,日照不足,四季难分。

在中山和高山山脊,气温更低,长冬无夏。

少数极高山则终年积雪。

平武县多年年平均气温14.7℃,极端最高气温37℃,极端最低气温-7.3℃,年平均无霜期251天,年平均降水量866.5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1%,年平均日照1376小时。

平武县平均风速小于1米/秒,只有0.7米/秒,属全国小风气候区范围。

1.1.4河流水系平武县位于涪江上游,境内大、小河流均注入涪江,它们组成不对称羽状水系。

平武-松潘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平武-松潘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平武-松潘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徐明专;彭大勇【摘要】依据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资料,分析研究了平武-松潘地区水系沉积物元素背景特征、不同地质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单元素异常特征、元素共生组合特征、综合异常特征等,并优选了找矿远景区,指明了找矿方向.【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7(037)003【总页数】5页(P514-518)【关键词】水系沉积物测量;找矿远景区;找矿方向;平武-松潘地区【作者】徐明专;彭大勇【作者单位】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九地质队,成都610100;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九地质队,成都61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3调查区位于可可西里—松潘前陆盆地松潘边缘海盆地与摩天岭古陆块的构造结合部位,摩天岭东西向构造带属于巨型纬向体系—秦岭带的一个南缘亚带。

主要由一系列褶皱、冲断及片理带等组成的强烈挤压带,总体走向表现为东西向或近东西向;受干扰地段,则发生程度不同的方位偏转,构成了本区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

多期多阶段构造-岩浆活动及变质变形作用,为区内丰富的矿产资源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调查区位于重要的Au、Fe、Mn成矿带上,区内及邻近地区已发现一大批大、中型金铁锰矿床(东北寨大型金矿、平武大坪虎牙中型铁锰矿等),是区域上重要的金属矿产富集区。

因此,在通过在该区内开展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明确区内的地球化学特征,圈定找矿靶区,能够为地质找矿指明方向。

调查区共划定九个组级正式地层单元,一个群级地层单元和四个段级地层单元。

出露地层除上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下第三系缺失外,从志留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其中三叠系最为发育,分布最广,构成区内主要地层单元。

区内构造发育(图1),断裂以南北向—北西南东向为主,次为东西向—近东西向。

皱褶走向东西、近东西向。

本次在调查区内依据地球化学普查规范按1∶5万比例尺开展了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

采样布局、采样密度、采样介质及截取粒级、样品加工、样品分析均在研究该区域背景资料、地球化学景观特征、结合行业规范确定,化探工作方法正确、合理,为后期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平武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宣传材料

平武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宣传材料

平武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宣传材料一、平武县基本情况平武县位于嘉陵江支流,涪江上游,四川盆地西北部,盆周山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东接青川县,南邻北川县,西界松潘县,北连甘肃文县,东南靠江油市,西北抵南坪县,东西宽104公里,南北长120公里,幅员面积5962.5平方公里。

全县辖9个镇、16个乡、249个村、148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68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16.30万人,非农业人口2.38万人,农业劳动力8.35万人,属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县、省定贫困县,有藏族、羌族、回族等11个少数民族,有少数民族6.61万人。

200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6.97亿元,农业总产值2.28亿元,工业产值4.69亿元,人均纯收入2307元,财政收入0.74亿元,银行存款余额8.80亿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6.10亿元,社会消费品临售总额3.20亿元。

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据二类调查资料统计,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684.5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4.14%,活立木总蓄积3938.53万立方米;林业用地中,国有林面积329.07万亩,占总面积的48.07%,集体林面积355.51万亩,占总面积的51.93%。

二、天保工程完成情况平武县于1998年10月1日停止天然林采伐,1999年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根据“四川省林业厅关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绵阳市县级实施方案的批复”:我县天保工程建设期为从2000年至2010年,森林管护面积438455公顷,工程建设投资2000年为2394.84万元、2001-2010年静态投资每年1339.36万元(不含2005年以后每年的“医保”等四项保险补助)。

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了“生态立县、水电强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把生态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1、公益林建设情况1998年-2007年共计按上级下达我县任务完成了公益林建设715845亩。

其中:人工造林53490亩、封山育林407930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45825亩、飞播造林208600亩;截至2007年底国债投资额3907.5万元,到位资金3907.5万元。

平武中学阳光课间教材大样稿

平武中学阳光课间教材大样稿

平武中学大课间教材《羽毛飘动,青春飞扬》2014年12月初稿前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学生为本。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意见》,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宏伟目标,学校应因地制宜,不断推行“素质教育”,坚持“学生发展观”,坚信“生命在于运动”,坚定“健康第一”思想,树立“终身体育”新理念,创造性地开展一系列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不断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他们体育活动兴趣和爱好,使其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激励他们在民主、合作、探究的体育活动中,不断提升其自身素质,助其渐渐具备坚强意志、吃苦耐劳品质和敢拼敢干勇气,以及拥有大爱和具有弘扬民族文化的探索精神。

这样,教育才能实现学生本体价值,也才能健全他们个性和人格,使他们与自然和社会达到完美融合,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地健康地发展。

我校吸取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细悟了阳光体育的真谛,努力找到了适合学生健康发展之路。

在“我参与,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思想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地参加了阳光课间体育活动,伴着悠扬的歌声,和着优美的旋律,相继在校园操场。

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和积极向上,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凸显了我校课改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观念指导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使我校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名副其实,颇有特色。

《羽毛飘动,青春飞扬》分为四个部分,共长20分钟。

第一部分是准备阶段,在《白羽毛飘起来》的音乐声中同学们激情飞扬,进行热身运动,快乐长跑。

第二部分是健身操,音乐由慢到快,讲述着白马人英勇奋进,勤劳善良、热情好客的光辉历史,具有浓浓的白马风情。

第三部分,圆圆舞。

学生们以圆圆舞音乐为背景,2000多名学生在操场上拉着手组合成70多个圆圈在操场上飞舞转动。

第四部分:分组活动。

整个大课间热情澎湃,跌宕起伏,场面蔚为壮观,同学们尤为喜欢,跳出了最炫民族风,成为学生们学习、传承民族文化的课堂。

木皮藏族乡消防基础情况摸底统计

木皮藏族乡消防基础情况摸底统计

建成区 常驻人 口指乡 镇政府 所在地 的场镇
常驻人
口。
填写说明: 1.有文物古建筑的填写数 量,并注明属于国家、省级 、市级文物单位。 2.易燃易爆企业注明易燃易 爆物品的名称及数量。 3.生产加工企业注明生产、 储存物品的名称及数量。
填写说明: 1.建有队站的乡镇 填写队站级别、车 辆数及队员人数。 2.乡镇专职消防队 指的是由政府或者 消防大队直接领导 的专门用来火灾扑 救的队伍。 3.队站级别分为乡 镇一级、乡镇二级 。
填写说明: 邻近力量可以 是最近的城市 消防站也可以 是邻近的乡镇 消防站。
填写说明: 1.室外消火栓的供水形 式,是否纳入生活用水 管网;2.天然水源指的 是池塘、河流等距离岸 边距离不超过8米,可 用于消防车或手抬泵取 水;3.取水码头是指消 防车可以直接吸水取 水,距离、高度均不超 过8米。
审核 人:
邻近消防 站名称
距离 (km)
乡镇水源情况
室外消火 栓数量 (个)
天然水 源
(处)
消防车取 水码头
是否 建有
志愿消防队伍 队伍数量
平武县
平武
木皮藏 族乡人
平武县
约30000
0.01
0
九绵18标 炸药库1处
电站3 个
0
0
0
县消 防大
20
2

0是
1
民政府

填写说
明:
填写说明: 建成区面积指 乡镇政府所在 地的场镇面积 。
填报 王祯 人: 阳
联系电 话:
13989288823
志愿消防队伍 人数
20
平武县 填报单 木皮藏
乡镇名称
所属(县、区 、市)

平武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平武县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保障平武县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汶川大地震后平武县发展建设的需要,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科学有序地推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其职能作用的新要求,特制定《平武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第2条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实事求是、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的要求,充分考虑震后平武县实际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保护和彰显地域文化特色,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各类恢复重建资金,发挥组合优势,加快恢复重建工作,重建一个充满活力与民族地域特色的新平武。

1、恢复重建期规划原则民生为本,稳定为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恢复为主,有所提高尊重自然,传承文化2、发展提升期规划原则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科学布局传承历史、弘扬文化、突出特色城乡协调、统筹兼顾远近结合、有序推进第3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3、《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年)4、《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5、《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发「2008」31号)6、《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体系专项规划》(发改厅「2008」2775号)7、《绵阳市“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镇体系规划(2008-2010)》8、《绵阳市“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建设规划(2008-2010)》9、《平武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10、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第4条规划年限本规划年限分为近期(恢复重建期) (2008—2010年)、远期(发展提升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第5条规划范围平武县城市总体规划包括两个地域范围,即平武县域和平武县城。

1、平武县域平武县县域规划范围为:平武县行政管辖范围,辖9镇16乡,面积5974平方公里。

平武概况 Microsoft Word 文档

平武概况 Microsoft Word 文档

平武概况政区位置:平武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区的东缘,长江二级支流涪江的上游地区。

东与青川县相接,南与北川县、江油市相连,西与松潘县、九寨沟县相依,北与甘肃省文县相伴,是出入九寨、黄龙风景区的“东线门户”。

政区沿革:平武历史悠久,古称龙州,自西汉置刚氐道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北朝北魏后期到中华民国初期,其间有1100余年的郡、州、府治地历史。

政区划分:全县辖25个乡镇(其中藏族乡8个、羌族乡5个、羌族聚居镇3 个),共有248个行政村、16个社区居委会。

1999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现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四川省中医工作先进县、四川省文明县城、四川省卫生县城。

政区人口面积:全县幅员面积为5974平方公里,有汉、藏、羌、回等20个民族,总人口18.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6.6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5.8%)。

政区自然特征:地处盆周山区,具有典型的山地地貌景观。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境内海拔最低600米,最高5588米,相对高差近5000米。

立体气候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4.7℃,平均降水量806毫米,平均无霜期255天。

全县土地中林业用地45.64万公顷,占72.7%;牧业用地12.4万公顷,占20.81%;农作物播种面积4.72万公顷,占7.52%。

农业用地中,耕地面积2.03万公顷,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2.0亩。

政区资源特点: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独具特色。

森林覆盖率达74.14%,有珙桐、红豆杉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5种;有大熊猫、扭角羚、金丝猴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8种,被誉为“熊猫故乡”、“天下大熊猫第一县”。

可开发的农副土特产品1800多种(其中野生中药材1500余种),是全国茶叶、木耳生产基地,为全国核桃重点产区县之一。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种39种。

其中锰、铁锰、铁矿、花岗石、大理石等储量丰富,开发前景可观。

水电资源丰富,境内430余条大小河流呈羽状分布,河道落差大,长江支流——涪江流经全境。

基础资料汇编

基础资料汇编

基础资料汇编一、镇域概况(一)地理位置清水镇地处仁寿县北部,紧邻天府新区。

北与视高镇接壤,东接文宫镇,东南与大化镇为邻,南连黑龙滩镇,西邻里仁乡,西北连兴盛镇。

北距成都32公里,南到仁寿37公里,西到眉山33公里,距黑龙滩水库7公里。

幅员面积66.9平方公里。

(二)建制沿革历史上,清水镇原名清水铺,1377年便有各路商家云集“青云古刹”,且“凤凰山”下有一清水河而得名。

1952年建清水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5年建镇。

(三)行政辖区及人口清水镇现辖10个行政村,2个社区,10个居民小组,75个村民小组。

2012年全镇总人口3042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95人,农业人口25633人。

外来流动人口4027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7607人,镇域常住人口26848人。

全镇有耕地面积23162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亩。

(四)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清水镇属于浅丘与山区地貌,其中成黑快通以北的镇域北部地区为浅丘区,地势较为平坦,占镇域幅员面积的1/3;成黑快通以南区域为二峨山所属山区,海拔较高,高差较大, 占镇域幅员面积的2/3。

2、气候清水镇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快。

年均气温17.3℃,多年平均降水量1163mm,无霜期长,年均310 天,以东北风为主导风向。

3、河流及水域镇域主要河流为浑水河、清水河及东风渠和清水支渠,两条河流在城镇北部交汇,清水支渠为镇域主要灌溉水源。

除人工渠外,河流流向为由北向南。

4、资源(1)林木类清水镇林木类植被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属用材林。

全镇森林覆盖率49%。

(2)农业类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甘蔗、蔬菜等。

(3)矿产类清水镇矿产资源较为贫乏,主要为粘土,目前镇内多家砖厂及坩埚生产厂以此为生产原料。

(五)社会经济状况1、经济结构2012全镇地区生产总值6.35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2.68亿元、第二产业1.55亿元、第三产业2.12亿元,分别占产值的42.17%、24.36%、33.47%。

平武水文资料

平武水文资料

平武水文境内最大河流为嘉陵江最大支流涪江,贯穿本县157公里,其次有清漪江、夺补河等涪江支流15条、溪流428条。

发源于岷山主峰雪宝顶北坡的涪江由西北向东南纵贯全境,夺补河(火溪河)、平通河等大小430余条支流呈羽状分布,深切于绵延起伏的崇山峻岭之中。

平武县位于涪江上游,境内大、小河流均注入涪江,它们组成不对称羽状水系。

涪江是嘉陵江西岸最大的支流,水系在县境干、支流、溪沟计有441条,除涪江干流外、县境主要支流有虎牙河、黄羊河、土城河、新签河、旧堡河、夺补河、古城河、高村河、水田河、五龙庙河、白鸭河、石坎河、白庙河、平通河、马家河、徐塘河、杨家河、泗耳沟等18条,多发源于县境内。

涪江干流在平县境内全长156.4公里,流域面积5510平方公里。

发源地海拔3590米,在椒园子出境处海拔600米,河床落差2990米,平均比降15‰。

西山区型河流,河道曲折,深切于崇山峻岭之中;沟深谷窄,滩多流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65.77万千瓦。

涪江上游处在龙门山多雨区,加上有雪山融水,故水量充沛,平均流量152.8立方米/秒。

年径流总量47亿立方米。

再加上其他河流也流量大,水能蕴藏量丰富,给水利开发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全县年均径流量达55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48万千瓦,规划“一库七级”开发梯级方案已经开始实施,设计装机容量53万千瓦,投资36亿元。

水力资源县境内水利资源丰富。

境内最大河流为嘉陵江最大支流涪江,贯穿本县157公里,其次有清漪江、夺补河等涪江支流15条、溪流428条。

全县流域控制面积6682平方公里(含松潘境内834平方公里),河网密度为0.3公里/平方公里。

多年平均总水量56亿立方米(含过境客水8亿立方米),最大的1967年产水65亿立方米,最小的1956年产水31.1亿立方米。

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42万千瓦,可开发量100万千瓦,最优开发量40万千瓦,目前仅开发1.7万千瓦。

09-基础资料汇编

09-基础资料汇编

一、镇域概况(一)地理位置烈面镇位于武胜县西北部,与南充市相接的嘉陵江西岸。

烈面镇东临嘉陵江,北接南充市李渡镇,西与赛马镇相邻,南接金牛镇。

(二)社会经济烈面镇辖狮子桥、望水垭、高梯、高原、大渔塘、大冲坳、顺天寨、双碑桥、和平、红花坝、白鹤山、玉屏、沿江、二龙宝、高峰、白云、塘龙山、窑罐、花岩洞、楼房沟、江陵、汉初、石龙滩23个村,居委会4个,村委会23个。

幅员面积49.1平方公里,土地利用现状以耕地为主,2012年末实有耕地1391公顷。

烈面镇在武胜县属发达镇,区域经济以商贸和农副产品加工和建材等为主体。

2012年生产总值98807万元,比前一年增长14.13%。

烈面镇具有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以及良好的农业基础,全镇农民人均年收入为8174元。

2013年,全镇推进产业发展,全镇新签约落户项目6个,其中工业企业3个,农业企业3个,项目总投资4012万元,同比增长12%。

拓宽增收渠道,强化专合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农民与业主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楼房沟村众富黄金梨专业合作社管理,建成黄金梨水果基地1500亩,新发展花岩洞村优质黄金梨200亩。

蔬菜产业逐步扩大,以沿江村500亩蔬菜基地为龙头,带动周边各村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全镇蔬菜种植达13000亩。

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年种植水稻11400亩以上、玉米6930亩、小麦6600亩、优质油菜5430亩。

发展养殖业,全镇发展生猪养殖大户5户,建成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小区1个,1000头育肥猪场2个,建成50亩红花坝村美蛙养殖基地。

烈面镇农产品丰富,全镇粮食作物以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为主,2013年合计产出14867吨,油料作物以花生和油菜籽等为主,2013年合计产出785吨,糖料作物以甘蔗为主,产出716吨,蔬菜及食用菌产出5425吨,水果类以柑橘类水果为主,合计产出1886吨。

2013年,全镇出栏生猪55167头,比上年减少4852头,牛593头,比上年减少366头,羊3885头,比上年减少2010头,活家禽共计349909只,比上年年减少40.5%,家兔66744只,与上年变不大,增长4.2%。

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

1 工程概况1.1 工程地理位置和对外交通绵阳市北川县白草河干松坝水电站坝址位于阿坝州松潘县白羊乡政府下游约1400m白草河干流上,距北川县县城约73.1km。

厂址位北川县境内,干松坝村的左岸山脚下,厂坝之间公路里程约11.1km。

对外交通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目前有北川~松潘县白羊四级公路直通坝址、厂址,对外交通较为便利。

1.2 工程任务和规模绵阳市北川县白草河干松坝水电站是白草河流域梯级开发电站中的第二级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下游生态用水要求的水电站工程。

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958km2,多年平均入库径流量6.69亿m3,水库总库容44万m3,水库正常蓄水位1102m,电站装机容量34MW,多年平均发电量14977万kW·h。

水电站建成后每年可提供14977万kW·h的电量,对优化四川省电力系统电源结构,提高系统供电质量将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白草河丰富的水能资源尽早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北川县工业发展和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进而对北川县乃至绵阳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为当地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设计依据和基本资料2.1 设计依据2.1.1 工程等级绵阳市北川县白草河干松坝水电站初设审批方案坝址以上集水面积958km2,水库总库容30万m3,电站装机容量34MW。

绵阳市北川县白草河干松坝水电站调整后新坝址以上集水面积958.4km2,水库总库容44万m3,电站装机容量34MW。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确定本工程为Ⅳ等工程,电站为小(1)型水电站。

2.1.2 建筑物级别主要建筑物:砼闸坝、发电引水建筑物、发电厂房和升压站为4级建筑物。

2.1.3 设计洪水标准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确定主要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砼闸坝、发电引水建筑物进水口设计洪水重现期为5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2370m3/s,校核洪水重现期为20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3102m3/s;发电引水建筑物(除进水口外)设计洪水重现期为5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2370m3/s,校核洪水重现期为10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2738m3/s;发电厂房及升压站设计洪水重现期为5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2545m3/s,校核洪水重现期为10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2940m3/s。

资料汇编

资料汇编

目录前言 (1)第一章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2)1.地理位置 (2)2.历史沿革 (2)第二章自然条件与资源 (3)1.地形地貌 (3)2.气象与水文 (4)3.水系 (4)4.工程地质条件 (4)5.行政概况 (4)第三章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目标 (5)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5)1.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浪潮 (5)2.中国加入WTO (5)3.城镇化战略实施 (5)二、镇域发展条件分析 (5)1.区位优势 (5)2.交通优势 (6)3.资源优势 (6)4.工业优势 (6)5.城镇发展优势 (6)三、经济基础综合分析 (6)第四章社会发展与人口结构 (7)前言基础资料是科学合理编制规划的重要依据和基本保证。

总体规划应具有测量、勘察、经济、社会、资源、现状、历史等基础资料,要按规划范围,根据规划需要进行搜集,力求真实可靠,准确无误。

基础资料的搜集一般由规划设计部门提出提纲,由镇政府组织或责成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提供或由规划设计部门的规划工作人员协同搜集。

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全部搜集到位,而且搜集到的资料也不一定都符合要求,因此需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筛选,必要时还需作补充调查和专题论证,以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本次汇编,对所搜集的所有资料按照类别和重要性进行筛选后,汇集成册。

第一章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1.地理位置灵通山位于东经117°,北纬24°2′的平和县境之西南部。

它处于大溪乡新荣村与安厚乡东川村交界处,高1280米,是闽南闻名的旅游胜地,北边、东北边和南边也有4座千米大山。

主要景点在大溪镇,距平和县城56公里,距漳州市区116里,景区总面积36.3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600米,主峰擎天峰海拔1287.4米,与漳州第一高峰——大芹山(海拔1544.8米)相峙而立。

2.历史沿革灵通山,最早叫大矾山;因有大鹏鸟常来此栖息,又称大鹏山;又因山多枫树,秋日层林尽染,满山红遍,故有大枫山之名;随着枫树的减少,唯见此山群峰耸立,又称之为大峰山,载入史册。

天下大熊猫第一县平武欢迎你(最终稿2012.3.27)

天下大熊猫第一县平武欢迎你(最终稿2012.3.27)

天下大熊猫第一县平武欢迎你——平武县专题片解说词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经过历史长河的孕育和洗礼,留下了许多令人神往的名胜古迹和民族风情;这是一块魅惑的土地,在她5974平方公里的版图上,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灿烂的人文景观;这是一块激情的土地,经历“5.12”特大地震的洗礼,涅槃重生的18万人民感恩奋进,在废墟上创造奇迹。

她就是镶嵌在九环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素有“天下大熊猫第一县”美誉的——平武。

出题目(天下大熊猫第一县—平武)平武,位于四川西北边缘,涪江上游,总面积5974平方公里,全县辖9镇16乡,现有人口18.6万人,境内居住汉、藏、羌、回等20个民族(其中羌族5.151万人,藏族1.327万人)。

平武县是少数民族比照县,省定贫困县,“5.12”大地震十个极重灾县之一。

现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中医药先进县、省级卫生县城。

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平武受灾最重,损失最惨,重建任务最重。

4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平武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创造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加快发展的人间奇迹,迈进了发展振兴、追赶跨越建设全省山区经济强县的明媚春天。

全县525个项目,126.4亿重建投资全面完成,平武总体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活有改善”。

历史悠久区位独特平武历史悠久,自西汉置刚氐道以来,已经经历了2200多年,北朝北魏后期到中华民国初期,其间有1100余年的郡、州、府治地。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民族文化。

羌族文化、白马藏族文化等民族文化特色鲜明;三国文化、报恩文化等历史文化厚重;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铸就的感恩文化感天动地。

平武,西界“人间瑶池”黄龙,北抵“童话世界”九寨沟。

距九寨沟177公里,距黄龙寺124公里,“九环线”贯穿全境,是名符其实的九寨、黄龙东进门户,是距“九寨、黄龙”最近,气候最宜人,最适合游客居住的“九寨、黄龙”中转站。

平武县中药材情况

平武县中药材情况

生态立县水电强县旅游兴县和谐发展中共平武县委平武县人民政府平武县中药材情况介绍平武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任太清•平武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东缘地带,长江的二级支流涪江的上游地区。

东邻青川县,南连北川县,西界松潘县,北靠甘肃省,东南接江油市,西北倚九寨沟县。

全县辖9镇16乡(其中,藏族乡8个、羌族乡5个)、249个行政村、1489个村民小组,10个居民委员会。

全县总人口1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4万人、非农业人口2.2万人,羌、藏、回等少数民族人口4万人,县境总面积5974平方公里。

shejizhizuo:Rentaiqing中药材产业分布情况(一)植物类药材分布植物药材地理分布:•1、温湿同步的响岩—南坝—水观带,主产川芎、何首乌、桑根皮、勾藤、五加皮、柴胡、淫羊藿等;•2、低温高湿的大印—徐塘—大桥——土城带,主产厚朴、党参、重楼、肉独活、川牛膝、鱼醒草、绞股兰、草乌等;•3、中温的高村—古城—龙安—木皮—阔达带,主产天冬、木通、木瓜、金银花、木香等;•4、高海拔高寒的白马—黄羊—虎牙——泗耳带,主产当归、虫草、西五味、羌活、续断、川贝母、大黄等。

shejizhizuo:Rentaiqing(二) 名贵药材分布•川贝母:主要分布在白马、虎牙、黄羊、泗耳等高寒高海拔地区;•麝香:主要分布在木座、木皮、白马、黄羊、土城、虎牙等原始森林地区;•鹿茸:主要分布在白马水匣、龙安杨家河等到地区,属家养;•虫草:主要分布在虎牙,黄羊等高山草甸:•天麻:主要分布在药丛山(六重山)、观摩顶、木座自一里沟等灌木丛林下。

(三)大宗品种药材分布•药材名称分布区域药材名称分布区域•杜仲大桥镇大安、安丰黄柏大桥镇大安,土城乡兴隆•厚朴锁江乡五星、土城乡海河,黄羊乡草原银杏龙安镇枕头坪,古城火炬•木瓜高村乡民主,木皮乡小河乌梅平通桅杆、易阳•枣皮大桥镇安丰茱萸木皮乡金丰,高村乡福寿•辛夷锁江乡锁江,水晶镇水晶金银花古城镇石坪,木皮乡小河•柴胡水观乡天鹅大黄龙安镇石人,•水晶镇青龙、大坪山,土城乡独木桥•云木香土城独木桥,水晶镇青龙,阔达乡筏子头党参徐塘乡平沟,旧堡乡庆林沟•当归泗耳乡泗耳沟,黄羊乡草原玉竹水田乡田龙•牛膝大桥镇大安、老营坪、阔达乡筏子头独活大桥镇安丰,阔达乡筏子头,泗耳乡茶坊•桔梗阔达乡筏子头白术水观乡凤鹤、豆叩镇华峰•半夏水观乡凤鹤山药木皮乡关坝、徐塘乡油榨•大力子水田乡田龙,龙安镇泗竹垭川芎南坝镇兴隆,水观乡平溪•天麻高村乡代坝,水观乡大沟猪苓木座乡民族•伏苓南坝镇南坝林场玄参阔达乡筏子头•赤芍大桥镇安丰、老营坪天南星南坝镇石坎•川乌锁江乡锁江,土城乡毛香苡仁南坝镇石坎•白合木皮乡小河甜当归黄羊署光,水观乡天鹅(四)矿物质原药材、动物资源药材情况•我县野生资源品种多,丰富的矿物质源中融合了多种矿物质原药材、丰富的动物资源提供了众多的动物类药材、特别是有着“植物王国”之称的植物资源成为中草药的重要种质资源。

平武可研(精)

平武可研(精)

第一章概述1.1编制依据及背景1.1.1任务依据四川省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受平武县交通局公路管理所的委托,对黑水至白鸭公路改建工程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根据委托书的要求,组成项目研究组,通过对路线方案的纸上定线,现场勘察、调查收集有关地区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等资料,听取地方有关部门的意见,在充分论证发展预测、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同时参照《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部1996年,于2012年7月上旬完成了编制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2编制依据本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如下:1、《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部1988年6月;2、《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部1996年讨论稿;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及现行有关公路工程的规范、规程;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5、《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交公路发(1996611号】(交通部1996年;《公路工程基本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交公路发(1996612号】(交通部1996年;《公路工程估算指标》【交公路发(1996611号】(交通部1996年;&《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计委、建设部1993年;7、《平武县路网建设规范》、《平武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计划纲要》及《平武交通志》8、平武县各有关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计划;9、四川省关于投资估算、概算、预算的补充规定。

10、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和审批程序的通知》(交路农建函[2011]251号的通知。

11、四川省交通厅川交【2006】560号《关于做好发展农村公路建设前期工作的通知》。

1.1.3编制背景平武县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由于地方经济落后,少数民族长期居住在交通不发达、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改变少数民族落后的经济现状,大力发展旅游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县域基础资料第一章县域行政区划及历史建制沿革一、概述平武县隶属于四川省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岷山、龙门山脉山区,长江的二级支流涪江的上游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1°59′31″~33°02′41″,东经103°50′31″~104°59′13″。

东接广元市所属青川县,南靠绵阳市所属江油市、北川县,西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所属松潘县、九寨沟县,北与甘肃省文县接壤,沿东南至西北方向略显狭长形状,东南至西北最长处245.3公里,西南至东北最窄处78公里,幅员面积5974平方公里。

全县辖9镇、16乡, 2007年底全县总人口18695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153人,占12.92%。

龙安镇总人口3563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338人,占全镇人口的43.04%。

全县共有汉、藏、回、羌、蒙古、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高山族等1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6万人。

全县属盆周山区省定贫困县和少数民族比照县,社会经济正由农业经济逐步向现代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发展。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6.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8亿元,一、二、三产业之比为3.1:4.6:2.3,县财政收入1.29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34元。

二、历史沿革(一)隶属变革平武县“地处边陲,界在氐羌”,是蜀北之重镇,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征战频繁,县名取“天下太平,休兵罢武”之意,周秦时期为氐羌民族聚居之地,是氐人所建白马国的一部分。

两汉属广汉郡,后汉属广汉属国。

三国蜀汉后主建兴七年(229年),蜀汉政权在刚氐道境内南部分置广武县。

晋太康元年改名平武县。

南朝宋、齐两代,平武县建置未变,隶北阴平郡,其时,北阴平郡与所辖阴平县同于治今江油市小溪坝镇。

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氐人首领李龙迁率部众在蜀汉江油关所在地(今平武县南坝镇)修建城池,建立割据政权,称藩于梁。

西魏所置龙州,下辖郡、县甚多,除在今平武县境内的江油郡及所辖江油、平武二县外,还有在今江油市境内的阴平郡及所辖龙安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平武郡为龙门郡,其年又加一西字,称西龙门郡。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改西龙门郡为龙州,又称龙门州。

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建立的大夏割据政权占据龙州。

明朝嘉靖置龙安府。

明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年)复称平武。

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军攻占龙安府,各土司亦相继归顺清朝。

民国二年(1913年),国民政府施废除龙安府,仍为平武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27日,平武县解放。

1950年1月,平武县人民政府建立,隶剑阁专区(治今广元市)。

1985年2月,撤销绵阳地区,建立绵阳市,平武县改隶绵阳市。

1995年,又恢复了6个乡,全县共辖9个镇、16个乡。

(二)管辖区划变革1950年1月,平武县人民政府建立,隶属剑阁专区(治今广元市)。

当年7月,建立藏族自治委员会,下设黄羊、白熊、虎牙3个大部落,在原土司世袭领地内恢复番官,头人制度。

藏族自治委员会辖区以外,分设5个区,19个乡。

1951年9月,改藏族自治委员会为藏族自治区。

1956年2月,划白石乡隶属江油县,甘溪、桂溪、都坝、贯岭乡隶属北川县。

1956年全县行政区划改为4个区,32个乡、1个镇。

1959年,全县人民公社化以后形成6个区,39个人民公社、1个镇。

1984年改人民公社为乡,全县共辖6个区,39个乡,1个镇。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撤销6个区,撤销和合并了部分乡,新建了部分镇,改39个乡、1个镇为9个镇、10个乡。

1995年,恢复锁江、徐塘、平南、水观、水田、旧堡等6个乡,全县共辖9个镇,16个乡(其中6个藏族乡)。

2003年,改徐塘、锁江、平南三乡为羌族乡。

2007年底,平武县共辖9个镇、16个乡(龙安镇、古城镇、南坝镇、水晶镇、豆叩镇、响岩镇、平通镇、大印镇、大桥镇、坝子乡、高村乡、水田乡、平南乡、徐塘乡、锁江乡、土城乡、旧堡乡、阔达乡、黄羊关藏族乡、虎牙藏族乡、泗耳藏族乡、白马藏族乡、木座藏族乡、木皮藏族乡、水观乡)。

第二章县域自然地理资料一、自然地理位置平武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区的东缘,长江的二级支流,涪江的上游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3º50′31″—104º59′13″,北纬31º59′31″—33º02′41″;四周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分别与广元市所属青川县,绵阳市所属江油市、北川县,阿坝藏族羌簇自治州所属松潘县、九寨沟县,以及甘肃省文县接壤。

二、地形地貌平武县地处盆周山区,具有典型的山地地貌景观。

境内山地主要由近南北走向的岷山山脉、近东西走向的摩天岭山脉和近北东至南西走向的龙门山脉组成,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占幅员面积的94.33%。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极高山、高山,向东南渐次过度为中山、低中山和低山。

西北部最高处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东南部最低处涪江二郎峡椒园子河谷海拔600米,两地高差近5000米。

县境处于我国三大构造域结合部位,中生代侏罗纪及其以前各个地质时期的地层出露齐全,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十分强烈。

三、气候特征平武县气候温和,降水丰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云多、雾少、阴天多的特点。

由于地势起伏突出,高差悬殊,气候要素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呈垂直分布。

低山河谷地带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性季风气候,低中山地带属山地温暖带气候,中山地带属寒温带气候,高山地带属亚寒带气候,极高山地带属寒带气候。

多年平均气温14.7℃,年极端最高气温37℃,年极端最低气温-6.6℃。

多年平均降水总量839.9毫米,多年平均日照时间1323.5小时。

多年平均无霜期252天。

平武县主要气象特征值表表1-2-1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 气温多年平均℃14.7极端最高℃37.0 1974.07.17极端最低℃-6.6 1975.12.14 2 降水量多年平均mm 839.9一日最大mm 151.0 1981.08.20平均降水日数 d 14.63 风速多年平均M/s 0.6 多为N向最大风速M/s 15.7 1982.06.174 多年平均蒸发量mm 1068.85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h 1323.56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72.07 多年平均气压mb 915.38 多年平均雷暴日数 d 189 日雨量级出现的平均天数≤10.0 mm d 23.5≤25.0 mm 7.7四、水文特征平武县境河流众多,发源于岷山主峰雪宝顶北坡的涪江由西北向东南纵贯全境,夺补河、平通河等大小430余条支流呈羽状分布,深切于绵延起伏的崇山峻岭之中。

涪江干流在县境内全长157公里,流域面积5510平方公里,总落差2990米,河床平均比降15‰,平均流量153立方米/秒,平均径流总量47亿立方米/年,水能蕴藏量102万KW,可开发量70万KW。

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夺补河、平通河、虎牙河等14条。

其中,发源于王朗自然保护区的夺补河(又名火溪河)全长108公里,流域面积1490平方公里,总落差2485米,河床平均比降23‰,平均流量41立方米/秒,平均径流总量13亿立方米/年,水能蕴藏量35万KW,可开发量33万KW。

五、土壤平武全县区域内土类多样,自然土有黄壤、棕壤、黄棕和暗棕壤、山地褐色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寒膜土八个种类,全县区域内农耕地分为粘、壤、砂、石砂、石砾等五个土类。

黏土约16万亩(田1.1万亩),大多数分布于古城、坝子、南坝等乡、镇,其他乡镇也有零星分布。

石砂土约16万亩,遍布全县。

壤土面积少,约7.6万亩(田8000亩),多属高产田地,多分布于河谷地带,石砾土仅零星分布,这些土壤多属中性,部分田土有偏酸偏碱趋势。

全县田土有机质含量较高,有效氮、磷、钾养分较丰,但因山高低温及水土流失的影响,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作用。

六、地震、地质平武县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盆周山区,县内崇山峻岭,最高山峰达海拔5400米,最低处海拔高程600米,由于受河流下切侵蚀强烈,所以县内山崖陡峭相对高差达1000-2000米,地形十分复杂。

从大地构造上看平武正处于巨型纬向构造的秦岭构造带摩天岭构造与北东向的龙门山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受这两大构造的控制和影响在平武境内产生了一系列的次一级构造,形成了平武地区的地震地质现状。

(一)地震烈度区划根据国家地震局1974年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平武县全县属七度烈度区,其中平武以北的藏区、水晶为八度烈度区,平武西南部的豆叩、南坝区大部为七度区,部分地区为六度区。

1976年8月松平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地震局经实地调查绘出了松平7.2级地震烈度图。

5.12地震以后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局部修订2008版,平武抗震设防烈度调整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调整为0.20g。

5.12地震是由两次7.2级地震,一次6.7级及若干4.5级和小震计二千多次组成的震群型地震。

极震区位于松潘县小河与平武水晶交界处,极震区叠加烈度为九度,均位于松潘县小河区境内。

平武县水晶叶塘土城以及王郎自然保护区属八度烈度区,八度烈度区域为南至大桥北至牧羊场,东至白马,西至虎牙的椭圆形区域。

(二)地震地质平武县境内的地震地质构造主要由北东向的龙门山构造带,近东西走向的摩天岭构造和杨柳坝旋钮构造三部分组成。

1、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龙门山构造带属华夏构造的一部分,它位于四川盆地西北侧,南起四川天全一带,往北经灌县、茂汶、北川、青川到陕西宁强,全长450公里,是我省三大活动构造带之一。

该带地震活动强烈,自公元1169年以来已发生破坏性地震25次,其中以1933年迭溪7.5级地震最为强烈。

龙门山构造带穿过平武县东部,是控制平武南坝、古城、豆叩的主要构造。

南坝断裂:南坝断裂带南起平武平驿与江油武都间,北至青川境内。

走向北48°东,倾向北西,倾角25°~50°,上盘为寒武系地层,下盘为志留系地层。

断裂附近地层平行劈理密集。

是力学性质以压性为主兼具扭性的冲断层,该断裂在平武县境内长度约为45公里。

南坝断裂在平武县境内将龙门山断裂分为南北两部份,以此为界习惯上分别称之为龙门山前山断裂带和后山断裂带。

该断裂带地震活动性较弱,据历史地震调查,近五十年该断裂带上无四级以上地震发生。

青溪断裂:青溪断裂属龙门山后山断裂带的一部分,它南起于平武古城沿北62°东经青溪、桥楼进入青川县境,全长约九十公里。

该断裂带倾向北西,倾角60°以上。

上下两盘皆由志留系千枚岩组成,断裂内有炭化糜棱岩,定向排列构造透镜体及劈理等标志,显示强烈的挤压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