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定风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定风波》导学案
设计者:孟庆力宫兆燕审定者:高二语文全体成员设计时间:2017年10月10日
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使用时间:2017年10月17日
学习过程
个性化wenku.baidu.com计
学习目标:
1.研习品鉴,理解作品的意境。
2.拓展提升,体悟人生之雨和人生之归。
一、导入
二、初读感知,梳理词意
1.典型字字音:蓑()料峭()萧瑟()
如果我们想把全词作者的情感浓缩到词中的一个字上,你会选哪个字?为什么?
五、拓展延伸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宋代: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宋代: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素材链接】
1.“乌台诗案”及其对苏轼的影响
元丰二年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正臣等以“指斥乘舆”“讪谤朝廷”罪将苏轼追摄入狱,并进行了长达一百多天的查证与审问。对于一贯忠心耿耿,效命于皇上的人,皇上也一定会礼遇而贤对之,神宗皇帝并无杀意,而是把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贬谪黄州期间,由于突如其来的政治打击与精神折磨,使他思想猛然失衡,思想陷入深刻的矛盾当中,苏轼的政治苦闷更加浓重,以致于他经常出入于寺院,参禅礼佛,以佛道静达空虚的理念来寻求自我解脱,且自名为东坡居士,甚至以弃官归隐来表达自己官场失意的极度苦闷。元丰三年,苏轼刚出狱不久,惊魂未定,因夜见孤鸿,于是乎触景生情,以孤鸿自喻,作《卜算子》。通过孤鸿形象抒发他贬官黄州的寂寞与苦闷。“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三州冷。”等句使全词笼罩着一层浓郁的孤独与感伤情调,很好地衬托出他政治上失意后的孤寂心境与忧伤情怀。又如在《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中,苏轼写道:“先生饱食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这貌似悠闲的神态,其实饱含着诗人内心的辛酸与痛苦!该诗的最后两句“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这既是对海棠零落的悲叹和惋惜,也是对诗人自己生命才华的浪费,命运坎坷的痛掉!在《正月十二日与藩、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中有“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句,这句诗看似旷达,然而在这种旷达的背后却蕴藏着无比深沉的悲哀,表现了诗人在遭受政治挫折后对整个社会人生的空漠之感。为摆脱强大的政治苦闷,苏轼在《别黄州》和《临江仙·夜归临皋》中分别写道“投老江湖终不失,来时莫遗故人非”,“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达了作者欲以归隐求得解脱的强烈欲望和对官场的极端厌恶。但有学者认为苏轼早在作《题西林壁》时就早已“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甚至认为苏东坡通过“皈依佛僧”已达到“物我相忘,身心皆空”的境界。对于这一观点笔者又不敢苟同。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读了上面的两首词,说说你对词中体现出的词人的心境的理解,进一步认识苏荔其人,请你写出一句最想对苏轼说的话,可以评价他的人或他的词,可发以表达你对他的情感,也可以谈他对你的影响。
例:你的“旷达”其实是一种无奈,你的“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
3苏轼“归”的思想
苏轼360首词中,归字出现100多次。如“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又如“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还有“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吾乡何在?在心安处,心的江海远在俗世之外;苏轼是归于“心”,陶渊明是归于“田园”。联系前面说的“东坡为何不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自解与超脱,是中国文人最后可退守的精神家园。
课堂小结:
2.粗通大意:齐读小序和词,看看这首词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以及苏轼在这件事情中是什么态度。
3.初识词人:自由诵读这首词,结合词的内容,简单说说词人给你的最初印象。
三、品读赏析,领略词境
1.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诵,然后在小组内合作讨论,每组指出本组认为最需要注意的地方,说明原因并示范朗读。
(点评后全班齐读全诗)
2.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圈出词中具体描绘的自然景物
3.请同学们各用一句话概括上片和下片的内容。
4.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词中苏轼的形象并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对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我们面前仿佛浮现了一个的苏轼。请同学们带着理解,再一次朗读一遍这首诗。(可抽生读)
四、重点研读,知人论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